地理必修一说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20XX年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试讲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说课稿篇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说课稿20XX-12-25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能在天体系统中确定地球所在位置,二是结合太阳燃烧的稳定状态和大行星运轨道特征,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特征。
这里需要补充太阳大小长期稳定的燃烧保证地球表面长期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生命进化;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保证地球宇宙环境的安全。
这两点宜在讨论地球是特殊的行星时补充。
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找出地球与其他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的共性以及轨道位置和自身条件上的特性。
运动特征共性包括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结构特征主要是通过与类地行星比较得出地球在质量和体积方面不具特殊性。
地球上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有适合的温度;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所以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厚度、压力适合的大气层;因为地球存在岩浆活动,所以有地球内部氢氧分异化合的水汽溢出形成海洋。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2.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作为普通的行星是与八大行星比较,在运动特征上和结构特征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作为特殊的行星是自身和宇宙环境造就了存在生命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体系统,掌握用框图结构说明地理事物系统的方法;2.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活动,感受到世界是物质的、普遍联系得和运动发展的,世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能为人类认识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促进学生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堂地理课的授课。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科学,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还培养我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环境意识。
接下来,我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今天的课程。
一、课程导入同学们,提起地理,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是雄伟壮观的山川河流,还是繁华热闹的城市乡村?地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无处不在。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地理的神秘面纱,探索这个美丽星球。
二、课程内容1. 地球概况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地球的基本情况。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行星,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球表面分为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什么?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一揭晓。
2. 中国地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
我们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河流湖泊等方面,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
3.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学习世界各大洲的地理概况,包括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4. 城市地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地理研究城市的发展、规划和管理。
我们将学习城市地理的基本概念,如城市区位、城市形态、城市功能等。
5. 环境地理环境地理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我们将学习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基本情况、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城市地理和环境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地理知识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地理,热爱地理。
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概况。
2. 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思考如何解决环境问题。
3. 收集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分享给大家。
五、结语地理是一门实用的科学,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地理,能够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地球,关爱我们的家园。
高一地理说课稿范例5篇【导语】生命,需要我们去努力。
年轻时,我们要努力锤炼自己的能力,掌控知识、掌控技能、掌控必要的社会体会。
机会,需要我们去寻觅。
让我们鼓起勇气,运用聪明,掌控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创造出一个更加杰出的人生。
作者高一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一地理说课稿范例5篇》,期望可以帮到你!1.高一地理说课稿范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根据最新的课程标准,我将通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五说”来进行论述。
第一,是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节课,教材以一系列的设问入手,能够引发学生想要探索的爱好。
讲述了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关系,使得学生知道地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地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学习地理知识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
本节课对学生以后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否感爱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根据地理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推敲到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欠缺,我将制定以下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学习地理的意义,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二)进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爱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爱好。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点,我肯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觉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
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在来说一下学生: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自然科学这门课程中接触过一定的地理知识,相对来说还是对地理比较感爱好的。
但他们缺少对地理知识的整体认识,在上课中比较随便,在学习方法上更加欠缺。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说一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课程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包括三个单元:地球与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将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的影响和利用形式。
在第一个单元“地球与地理”中,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运动等,并探讨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将了解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第二个单元“自然地理环境”中,我们将学习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特点,包括地形、水系、气候等。
我们将学习地表的形成过程,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学习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了解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地理信息的分析和管理。
在第三个单元“人文地理环境”中,我们将学习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的影响和利用方式。
我们将学习人口与城市的分布规律,了解城市化的过程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将学习农业、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发展与环境问题,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我们将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提升:第一,我们将具备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我们将对地球的各个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第三,我们将对人类活动对地球资源的影响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是一门内容丰富、有趣实用的课程。
希望大家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关注社会问题,为地球做出积极的贡献!谢谢大家!。
高中地理说课稿(五篇)高中地理说课稿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
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根据课标要求,讲本节课细化为以下几个目标: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适于呼吸的大气④形成并存在液态水⑤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26′S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高一地理必修一说课稿高一地理必修一说课稿高一地理必修一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
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示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份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
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判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索的体会和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普遍存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二、说学情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学生学完了前四章内容,已基本掌握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估计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量,应该能得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D�D地域差异性。
高中地理必修说课稿(必修一、必修二)目录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2 (7)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 (1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说课稿2 (1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1 (15)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2 (20)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3 (25)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4 (35)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5 (40)气压带和风带说课稿1 (48)气压带和风带说课稿2 (50)气压带和风带说课稿3 (52)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1 (57)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2 (61)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3 (64)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4 (69)全球气候变化说课稿 (72)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76)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 (86)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 (90)大规模的海水运动3 (97)大规模的海水运动4 (10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说课稿1 (106)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说课稿2 (1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 (116)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1 (119)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2 (125)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3 (13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1 (13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2 (140)高中地理必修2全套说课稿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144)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 (147)城市化说课稿 (152)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156)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164)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166)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说课稿 (169)工业地域的形成说课稿... (174)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说课稿1 (184)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说课稿2 (19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说课稿3 (197)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说课稿4 (20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公转的地理意义》【板书题目】,我将从说教材、说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我的授课理念和思路。
(精品教案)地理讲课稿范文集锦6篇为大伙儿整理的地理讲课稿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理讲课稿篇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次讲课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在必修1、2、3的教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接了必修1第二、三、四章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大气、水、地貌,并在此基础上,说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从整体来认识地理环境,因此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时期总结。
并且,本节又是学习必修2,3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惟独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才干更好地明白自然环境对人类日子的妨碍,也才干在生产、日子中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人地关系。
能够讲: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对于人地关系教学的转接点。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及体现。
教学难点: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知识目标:明白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基本内涵;能举例讲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利用地理过程图讲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办法目标:掌握探索性学习的办法,形成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经过创设情境及组织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去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培养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1、教法:依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纳案例法、咨询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假如将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索”,学生会无从着手,但假如将咨询题分解为一具个梯级深入的小咨询题,则探索自会水到渠成。
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知识储备,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的基础经过咨询题引导,学生积极考虑,按照从个不到普通、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获得新知。
2、学法:“授人以鱼,别如授人以渔。
”我体味到,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并且,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办法,算是让他们“会学习”。
在学法的指导方面,我加强了对学生的看图、读图以及猎取有效的地理信息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高三地理必修一说课稿范文三篇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状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以下是本文库准备的《高三地理必修一说课稿》助你榜上有名!高三地理必修一说课稿1一、说教材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
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理解水资源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
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能力目标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德育目标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及其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因为这些知识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源性质的前提。
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教学难点1、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
这些内容和各地的气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关系密切,而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就给学习带来了难度。
第一章行星地球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中部略鼓、两级略扁的近圆椭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面貌: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目前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2、地球仪(理想化的地球):(1)基本要素: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南北极点--地轴与地球的两个交点,其中正对着北极星的一个为北极,另一个为南极。
赤道--区分地球为南北半球的地表大圆,好像地球的腰带。
(2)纬线和纬度:垂直于地轴的地表同心圆称为纬线。
每一条纬线都是完整的圆圈,但不同的纬线周长不同(南北半球对称),自赤道向两极纬线周长逐渐递减。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是对纬线的区别标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划分0-90度,北半球称为北纬(用N表示),南半球称为南纬(用S表示)。
重要的纬线有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23.5度(南北回归线)、66.5度(南北极圈)、30度(副高所在纬度)、60度(副极地低压所在纬度)、90度(南北极点,纬线缩为一点)。
(3)经线和经度: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地表半圆弧称为经线。
每一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弧,所有的经线弧长都相同(约为2万千米)。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是对经线的区别标度,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经线为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度,分别称作东经(用E表示)和西经(用W表示)。
重要的经线有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时区中央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完整经圈,是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经120度(东八区中央经线)。
(4)经纬网的功能和计算:经纬网具有空间定位、定向和测距的功能。
计算依据:赤道弧度360度,周长40000千米。
计算公式:a.赤道上1度经差弧长为111千米;b.同一经线上1度纬差弧长为111千米; c.纬度X处1度经差弧长为111千米乘以cosX。
二、地图1、比例尺:概念:比例尺表示地图对实地的缩小程度,数值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分子分母单位都是厘米,但比例尺本身为一比值,没有单位,分子常为1。
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课程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一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空间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一、教材内容概述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三个大的模块展开。
在地球与地图模块中,学生将学习到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自然地理模块包括大气、水文、地貌、生物等自然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人文地理模块则涉及人口、城市、交通、经济活动等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制图和地理信息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地理知识。
2. 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地理原理。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球运动的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地球与地图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分布规律。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地图的阅读和制图练习,学习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简单的地理数据分析。
地球的宇宙环境1、地位作用:本节课不单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导入课还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课。
学生只有对本节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后,才能对自然环境中诸多自然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地球整体概貌有一个清晰的科学的了解。
2、课程标准:能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相关插图、数据资料,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通过分析“太阳系示意图”和八大行星基本数据表,归纳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3、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二、教法:同时我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六分钟看人类探测到的宇宙,将知识直观化。
学法:针对天体的分类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我会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我将采用活动探究与直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1、课前准备:在上课之前,我将会把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完成自主学习1的天体的类型和天体系统的概念等基本知识。
2、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六分钟带你观看全人类观测到的宇宙的视频直观导入本节课的开始,把学生带到神秘的宇宙空间,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拉一伸,既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
3、知识点讲解:看过视频之后,让学生展开思维回答:什么是宇宙?使学生明白“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再让学生回顾刚刚看的视频中提到的光年,什么是光年?天体的类型和相关知识由于课前已经让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这一部分,所以我会采用多媒体展示导学案这个知识点的答案,并让学生核对答案之后,我会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部分天体的图片,向学生演示各种天体的特点和视觉性状。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串讲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学科,它包括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作为学习地理的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必修一地理的知识点进行串讲,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使得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出现,而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此外,地球还有倾斜轴和地理经纬度网等特征。
2. 大气与气候大气是由气体组成的,它围绕地球表面存在。
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
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受到经纬度、海洋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3. 水资源与利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
水的可再生性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可以将水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供水等方面。
4. 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土地利用包括农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和自然保护用地等。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提高生产力和居住条件,但也要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做好土地保护工作。
5.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分布不均衡会影响地区的发展。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它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和信息密集的特点。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6.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形式,它提供了人类的食物和纤维等生活所需。
工业是农业之外的生产活动,它以机械化和技术化为特点,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和工业在现代社会中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7.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人与人、地与地之间联系的桥梁。
交通包括陆上交通、水上交通和空中交通,它们为人们的出行和物资的流通提供了便利。
通信则包括传统的书信、电话通信和现代的互联网通信,使得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和便利。
8. 区域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合理规划和资源配置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讲授地理这门课程。
地理,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科学,对于我们了解世界、认识自我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今天的讲课内容。
一、引言1. 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地理学科概述1. 地理学科的定义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地理学科的研究内容(1)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形成、分布、发展和变化规律;(2)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口、城市、乡村、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地理现象;(3)经济地理:研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资源、产业、市场、区域等方面的地理现象;(4)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学科。
三、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1. 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认为,地球表层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这一理论为我们研究地理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地理环境差异性理论地理环境差异性理论认为,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地理分布规律。
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3. 地理环境动态性理论地理环境动态性理论认为,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
这一理论为我们研究地理现象的演变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能判断常见的天体
2、能简述宇宙天体系统划分层次
3、能说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普通性表现
4、识记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并能分析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能简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能说出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分布位置
3、识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运动
1、熟悉经度纬度、经线纬线的分布特征
2、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3、能结合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判读地转偏向力
4、在光照图中能判读晨昏线并能读出特殊经线的时间、及日出日落的时间,并能计算昼夜
长短
5、能计算地方时、区时及二者的换算
6、识记黄赤交角的大小及与五带范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7、能描述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的分布特征、春分到夏至、夏至到秋分等四个时间段昼夜长
短的变化规律
8、能描述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9、简单了解四季五带的划分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识记地震波的特点
2、识记地球内部、外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1、能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2、并能结合常见实例说明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3、能简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熟悉其成因
4、能分析等压面的弯曲与气压变化的关系、气温气压的大小分析
5、能简述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形成
6、识记近地面和高空风向特点,能画出近地面和高空气流的受力示意图。
7、能根据南北半球等压线作风向及判读风力大小
第二节大气环流
1、能简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并根据过程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
2、能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并能说出其季节移动规律
3、能解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高低压中心
4、识记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成因、性质
5、能根据气候分布图说出世界9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常见几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
区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1、能依据示意图区分冷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
2、能描述冷锋和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征,冷暖峰在我国的天气实例
3、绘画高低压中心控制下的风向,气旋反气旋的天气特征及在我国的天气实例
4、能判断锋面气旋中锋面的位置类型及天气特征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1、识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对策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熟悉河流水的五种补给方式及特点
2、能据图描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的6个环节及人类常见的干预方式,了解水
循环的意义。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识记西风带和信风带作用下形成的洋流类型,能根据理想洋流模式图识记世界表层洋流
分布规律
2、理解寒暖流特特点并能根据等温线判读寒暖流
3、结合课本案例理解寒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对海洋航行及污染物的影响
4、识记四大渔场的位置、成因,及寒暖流交汇多渔场的成因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结合课本了解以色列解决水资源的途径及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3、识记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