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矩形菱形
- 格式:doc
- 大小:786.00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数学《菱形》知识总结及经典例题学习目标1.掌握菱形的概念.2.理解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3.能利用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学法指导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对照起来学习,了解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基础知识讲解1.菱形的定义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或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由菱形的定义可知,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定义包含两个条件,①是平行四边形,②邻边相等,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菱形的性质(1)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2)它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而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④菱形的对角线分菱形为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3.菱形的识别方法菱形的识别方法,除用定义来识别外,还有其它的识别方法,用定义来识别是最基本的识别方法.其它的识别方法有①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也为菱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也是菱形,运用这个识别方法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对角线互相垂直,二是平行四边形.4.菱形的面积计算由菱形的对角线把菱形分成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得出,菱形的面积=4×S Rt △. 设对角线长分别为a ,b .则菱形的面积=4×21×(22b a )=21ab ,即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5.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的作用利用它们可以证明线段相等、垂直、平分、平行等关系.证明角相等,平分等关系,证明一个四边形为菱形和进行有关的计算.重点难点重点:菱形的性质,识别方法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难点:运用菱形的性质及识别方法,灵活地解答一些问题.易错误区分析运用菱形的定义时易忽略,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中的平行四边形这个条件. 例1.判断下列说法对不对(1)邻边相等的四边形为菱形.( )(2)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错误分析:(1)中应为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2)中是指邻边相等而不是两边相等. 错解:(1)(√) (2)(×)正解:(2)(×) (2)(×)运用菱形的识别方法“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平行四边形中有时忽略垂直或者平分,有时忽略平行四边形这些条件.由于本节的性质判别方法较多,利用本节解题时易犯推理不严密的错误.例2.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连结AE ,AF.求证:AE =AF错误分析:本题证明错在BE =DF ,因为并未证明BC =CD ,推理不严格错证:∵菱形ABCD ,∴AB =CD ,∠B =∠D又∵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BE =DF∴△ABE ≌△ADF ∴AE =AF正证:∵菱形ABCD ∵AB =AD ,∠B =∠D , ∴21BC=21CD 又∵E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 ∴BE =DF ,∴△ABE ≌△ADF ∴AE =AF典型例题例l .已知,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一点,∠D=∠EAF=∠AEF =60°.∠BAE =18°,求∠CEF 的度数.分析:要求∠CEF 的度数,可先求∠AEB 的度数,而要求∠AEB 的度数则必须求∠B 的度数,这一点则可由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得到.另外,由∠D =60°.如连结AC 得等边△ABC 与△ACD ,从而△ABE ≌△ACF ,有AE =AF ,则△AEF 为等边三角形,再由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求∠CEF解法一:因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B =∠D =60°.因为∠BAE =18°,∠AEB+∠B+∠BAE =180°所以∠AEB+60°+18°=180°.即∠AEB=180°-60°-18°=102°.又∠AEF =60°,∠AEB+∠AEF+∠CEF =180°所以∠CEF =180°-60°-102°=18°解法二:连结AC ∴四边形ABCD 为菱形,∴∠B =∠D =60°,AB =BC =CD =AD .∴△ABC 和△CDA 为等边三角形 ∴AB =AC ,∠B =∠ACD =∠BAC =60°∵∠EAF =60° ∴△BAE=∠CAF ∴△ABE ≌△ACF ∴AE =AF又∵∠EAF =60° ∴△EAF 为等边三角形 ∴∠AEF =60°∵∠AEC=∠B+∠BAE=∠AEF+∠CEF∴60°+18°=60°+∠CEF ∴∠CEF =18°解法三:利用辅助线把菱形转化为三角形来解答,这是一种常用的作辅助线的方法.例2.已知:如图,△ABC 中,∠BAC =90°,AD ⊥BC 于点D ,BE 平分∠ABC ,交AD 于点M ,AN 平分∠DAC ,交BC 于点N.求证:四边形AMNE 是菱形.分析:要证AMNE 是菱形,可以根据定义,证得它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也可以根据判定定理,证它四边相等;或证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注意到AN 是∠DAC 的平分线,只要证AM =AE ,则AN 垂直平分ME ,若证AN ⊥ME ,则再由BE 平分∠ABN 易知BE 也垂直平分AN ,即AN 与ME 互相垂直平分,故有AM =MN =NE =AE ,即AMNE 是菱形,此为证法一.显然,在上述证法中,证得BE 垂直平分AN 后,可得AM =MN ,所以∠MNA =∠MAN =∠NAE ,所以MN AE ,则AMNE 是平行四边形,又AM =MN 所以AMNE 是菱形.证法一:因为∠BAC =90°,AD ⊥BC ,所以∠BAD =∠C因为BE 平分∠ABC ,所以∠ABE =∠EBC .因为∠AME =∠BAD+∠ABE =∠C+∠EBC =∠AEM ,所以AM =AE ,又因为AN 平分∠DAC ,所以AM =MN ,所以AM =MN =NE =AE .所以AMNE 是菱形.证法二:同上,若证AN 垂直平分ME ,再证BE 垂直平分AN ,则AM =MN ,所以∠MNA=∠MNA=∠NAE.所以MN AE .所以AMNE 是平行四边形,由AM =MN 得AMNE 是菱形.例3.已知:如图菱形ABCD 中,DE ⊥AB 于点E ,且OA =DE ,边长AD =8,求菱形ABCD 的面积.分析: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知OA 是△ABD 的边BD 上的高,又由DE ⊥AB ,OA =DE ,易知△AOD ≌△DEA 从而知△ABD 是等边三角形,从而菱形ABCD 面积可求.解:在菱形ABCD 中,因为AC ⊥BD ,所以△AOD 是直角三角形,因为DE ⊥AB ,所以△AED 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OD 和Rt △AED 中,因为AD =AD ,DE =OA ,所以Rt △AOD ≌Rt △DEA .所以∠ADO =∠DAE ,因为ABCD 为菱形,所以∠ADO =∠ABO ,所以△ABD 是等边三角形.因为AD =8,DE ⊥AB ,所以AE =21AD =4,在Rt △AED 中,DE =22AE AD =43.从而S 菱形ABCD =AB ·DE =8×43=323注意:题中是将菱形的面积按一般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的,当然也可以求出对角线AC ,BD 的长,按S 菱形ABCD =21AC ·BD 来计算,但后者较繁复. 例4.已知:如图,□ABCD 中,AD =2AB ,将CD 向两边分别延长到E ,F 使CD =CE =DF. 求证:AE ⊥BF分析:注意□ABCD 中,AD =2AB 这一特殊条件,因此□ABCD 能分成两个菱形.从而可以通过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来证明.证明:设AE 交BC 于点G ,BF 交AD 于点H ,连结GH.因为AB ∥DF ,所以∠F=∠ABH , ∠FDH=∠BAH.又因为AB =CD =DF ,所以△ABH ≌△DFH.所以AH =HD=21AD=AB.所以BC AH ,BG=AB .则四边形ABGH 是菱形,所以AE ⊥BF.例5.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EF 垂直平分AD ,分别交AB 于E ,交AC 于F ,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吗?请说明理由.分析:由已知判断△AOF 和△DOF 是关于直线EF 成轴对称图形,再由轴对称的特征,得到∠OAF =∠ODF ,再结合已知得到∠ODF =∠OAE ,从而判断DF ∥AE ,得到AEDF 是平行四边形,进一步推出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得到AEDF 是菱形。
正方形及其性质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这节课是华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9章第3节第1课时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
《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和证明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
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索正方形的性质,进一步学习、掌握说理、证明的数学方法。
这一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概括,充分体现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和从属关系,同时又是高中阶段继续学习正方体、正六面体必备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性质以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关系。
②、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2.数学思想渗透从一般到特殊,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及转化的数学思想。
3.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证明的方法。
3.情感态度①、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②、培养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正方形的性质和应用。
《教法分析》教法设想以“学—导—练”三步为主线,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
以问题“引”自学,以自测“显”问题,以优生“带”差生,以点拨“疏”疑点,以训练“巩”新知 运用教学方法:以导学稿为载体,引导、探究、合作、点拔、评价 学法指导自学猜测、交流讨论、分析推理、归纳总结 教学程序一、出示目标 了解新知 学习目标(1分钟)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性质以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关系。
专题19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阅读与思考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是从对边、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探讨的,矩形、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特殊性由一个直角所体现,菱形的特殊性是由邻边相等来体现,因此它们除兼有平行四边形的一般性质外,还有特有的性质;反过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或菱形,也就需要更多的条件.连对角线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就与特殊三角形联系在一起,所以讨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相关问题时,常用到特殊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法;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在四边形的背景下思考问题,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丰富性质为解题服务,常常是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综合运用.熟悉以下基本图形:S 1S 2S 3S 4例题与求解【例l 】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O ,AE 平分∠BAD ,交BC 于E ,∠CAE =15°,那么∠BOE =________.OD(“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解题思路:从发现矩形内含的特殊三角形入手.【例2】下面有四个命题:①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角相等且这一组对角的顶点所连结的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角相等且这一组对角的顶点所连结的对角线被另一条对角线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 A.1 B. 2 C. 3 D.4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解题思路:从四边形边、角、对角线三类元素任意选取两类,任意组合就产生许多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命题,关键在于对假命题能突破正规的、标准位置的图形构例否定.【例3】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BD =2,E ,F 分别是边AD ,CD 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 +CF =2.(1)判断△B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设△BEF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E DACBF(烟台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对于(1)由数量关系发现图形特征;对于(2),只需求出BE 的取值范围.【例4】如图,设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斜边AB 上任意一点,PE ⊥AC 于点E ,PF ⊥BC 于点F ,PG ⊥EF 于点G ,延长GP 并在春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得PD =PC . 求证:BC ⊥BD ,BC =BD .R G FE CABP(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解题思路:只需证明△CPB ≌△DPB ,关键是利用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例5】在□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直线BC 于点E ,交直线DC 的延长线于点F .图3图2图1DGDFDB BBC EC AEC A E(1)在图1中证明CE =CF ; (2)若∠ABC =90°,G 是EF 的中点(如图2),直接写出∠BDG 的度数; (3)若∠ABC =120°,FG ∥CE ,FG =CE ,分别连结DB ,DG (如图3),求∠BDG 的度数.(北京市中考试题)解题思路:对于(1),由角平分线加平行线的条件可推出图中有3个等腰三角形; 对于(2),用测量的方法可得∠BDG =45°,进而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连CG ,BD ,只需证明△BGC ≌△DGF ,这对解决(3),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对于(3)【例6】如图,△ABC 中,∠C =90°,点M 在BC 上,且BM =AC ,点N 在AC 上,且AN =MC ,AM 与BN 相交于点P . 求证:∠BPM =45°.PNMBA(浙江省竞赛试题)解题思路:条件给出的是线段的等量关系,求证的却是角度等式,由于条件中有直角和相等的线段,因此,可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平移AN 或AC ,即作ME ⊥AN ,ME =AN ,构造平行四边形.,能力训练A 级1. 如图,□ABCD 中,BE ⊥CD ,BF ⊥AD ,垂足分别为E 、F ,若CE =2,DF =1,∠EBF =60°,则□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第1题F E ABD2. 如图,□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且AD ≠CD ,过点O 作OM ⊥AC ,交AD 于点M ,若△CDM 周长为a ,那么□ABCD 的周长为 ________.第2题MOBC A(浙江省中考试题)3. 如图,在Rt △ABC 中,∠B =90°,∠BAC =78°,过C 作CF ∥AB ,连结AF 与BC 相交于G ,若GF =2AC ,则∠BAG 的大小是________.第3题GFCB A(“希望杯”竞赛试题)4. 如图,在菱形ABCD 中,∠B =∠EAF =60°,∠BAE =20°,则∠CEF 的大小是________.第4题FBDC E(“希望杯”邀请赛试题)5. 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分别是a ,b ,c ,d ,其中a ,c 为对边,且满足222222a b c d ab cd +++=+,则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A.两组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B. 平行四边形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6.现有以下四个命题:①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③有一个角为直角且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矩形;④菱形的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边长的平方的4倍.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①②B.③④C. ③D. ①②③④7.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AD 3AF 平分∠DAB ,过点C 作CE ⊥BD于E ,延长AF ,EC 交于点H ,下列结论中:①AF =FH ;②BO =BF ;③CA =CH ;④BE =3ED .正确的是( )A. ②③B.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第7题HEFOD BC (齐齐哈尔中考试题)8. 如图,矩形ABCD 的长为a ,宽为b ,如果12341(S S )2S S ==+,则4S =( )A.38abB. 34abC. 23abD. 12abS 1S 3S 2S 4第8题AB DE F(“缙云杯”竞赛试题)9. 已知四边形ABCD ,现有条件:①AB ∥DC ;②AB =DC ;③AD ∥BC ;④AD =BC ;⑤∠A =∠C ;⑥∠B =∠D .从中取两个条件加以组合,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有哪几种情形?请具体写出这些组合.(江苏省竞赛试题)10.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D 、F 分别是BC 、AB 上的点,且CD =BF , 以AD为边作等边△ADE .(1)求证:△ACD ≌△CBF ;(2)当D 在线段BC 上何处时,四边形CDEF 为平行四边形,且∠DEF =30°,证明你的结论.E FABCD(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试题)11. 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A =90°,点D 为BC 上任一点,DF ⊥AC 于F ,DE ⊥AC 于E ,M 为BC 中点,试判断△MEF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FE ABC(河南省中考试题)12. 如图,△ABC 中,AB =3,AC =4,BC =5,△ABD ,△ACE ,△BCF 都是等边三角形,求四边形AEFD 的面积.EA(山东省竞赛试题)B 级1. 如图,已知ABCD 是平行四边形,E 在AC 上,AE =2EC ,F 在AB 上,BF =2AF ,如果△BEF 的面积为22cm ,则□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第1题FE BAC(“希望杯”竞赛试题)2. 如图,已知P 为矩形ABCD 内一点,P A =3,PD =4,PC =5,则PB =________.第2题BP C(山东省竞赛试题)3.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cm ,BC =8cm ,现将矩形折叠,使B 点与D 点重合,则折痕EF 长为________.第3题F EB C(武汉市竞赛试题)4.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BC =4,将矩形沿AC 折叠,使点D 落在点D '处,CD '交AB 于点F ,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 ________.第4题F ABD(山东省竞赛试题)5.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已知AD =12,AB =5,P 是AD 边上任意一点,PE ⊥BD 于E ,PF ⊥AC 于F ,那么PE +PF 的值为________.第5题EFBCAP(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6.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4 cm ,且∠ABC =60°,E 是BC 的中点,P 点在BD上,则PE+P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第6题EDABC P(“希望杯”邀请赛试题)7. 如图,△ABC 的周长为24,M 是AB 的中点,MC =MA =5,则△ABC 的面积是( )A. 30B. 24C.16D.12第7题MBCA(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8. 如图,□ABCD 中,∠ABC =75°,AF ⊥BC 于F ,AF 交BD 于E ,若DE =2AB ,则∠AED 的大小是( ) A. 60° B. 65° C.70° D.75°第8题E FBAC9. 如图,已知∠A =∠B ,1AA ,1PP ,1BB 均垂直于11A B ,1AA =17,1PP=16,1BB =20,11A B =12,则AP+PB 的值为( )A. 15B.14C. 13D.12第9题B A 1P 1PA(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10. 如图1,△ABC 是直角三角形,∠C =90°,现将△ABC 补成矩形,使△ABC 的两个顶点为矩形一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画出两个:矩形ACBD 和矩形AEFB (如图2).图1图3EDBCAB CCBA解答问题:(1)设图2中矩形ACBD 和矩形AEFB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则1S ________2S (填“>”、“=”或“<”).(2)如图3,△ABC 是钝角三角形,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________个,利用图3画出来.(3)如图4,△ABC 是锐角三角形且三边满足BC >AC >AB ,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________个,利用图4画出来.(4)在(3)中所画出的矩形中,哪一个的周长最小?为什么?图4ABC(陕西中考试题)11.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 ,∠BAD =120°,M 为BC 上一点,N 为CD 上一点.求证:若△AMN 有一个内角等于60°,则△AMN 为等边三角形.12.如图,六边形ABCDEF中,AB∥DE,BC∥EF,CD∥AF,对边之差BC-EF=ED-AB=AF-CD>0.求证:该六边形的各角相等.FEB(全俄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9.4 矩形、菱形、正方形(选择、填空题)一.选择题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边相等B.对角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垂直2.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A.B.C.5 D.43.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的坐标为(3,4),D 是OA的中点,点E在AB上,当△CDE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为()A.(3,1)B.(3,)C.(3,)D.(3,2)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点E为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连接CF,则CF的长为()A.B.C.D.5.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a、b上,且a∥b,∠1=60°,则∠2的度数为()A.30°B.45°C.60°D.75°6.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A .4.8B .5C .6D .7.27.如图,矩形ABCD 与菱形EFGH 的对角线均交于点O ,且EG ∥BC ,将矩形折叠,使点C 与点O 重合,折痕MN 恰好过点G 若AB=,EF=2,∠H=120°,则DN 的长为( ) A .B .C .﹣D .2﹣8.如图,矩形ABCD 中,O 为AC 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与AB 、CD 交于点E 、F ,连结BF 交AC 于点M ,连结DE 、BO .若∠COB=60°,FO=FC ,则下列结论:①FB 垂直平分OC ;②△EOB ≌△CMB ;③DE=EF ;④S △AOE :S △BCM =2: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6,AE ⊥BD ,垂足为E ,ED=3BE ,点P 、Q 分别在BD ,AD 上,则AP +PQ 的最小值为( ) A .2B .C .2D .310.有3个正方形如图所示放置,阴影部分的面积依次记为S 1,S 2,则S 1:S 2等于( )A .1:B .1:2C .2:3D .4:91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使顶点D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GH .若BE :EC=2:1,则线段CH 的长是( ) A .3B .4C .5D .612.如图是由三个边长分别为6、9、x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若直线AB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x的值是()A.1或9 B.3或5 C.4或6 D.3或61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BD,点O是BD的中点,若M、N是边AD 上的两点,连接MO、NO,并分别延长交边BC于两点M′、N′,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A.2对B.3对C.4对D.5对14.如图,有一平行四边形ABCD与一正方形CEFG,其中E点在AD上.若∠ECD=35°,∠AEF=15°,则∠B的度数为何?()A.50 B.55 C.70 D.7515.如图,面积为24的正方形ABCD中,有一个小正方形EFGH,其中E、F、G 分别在AB、BC、FD上.若BF=,则小正方形的周长为()A.B.C.D.1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B上一点,过点E作EF∥AD,与AC、DC分别交于点G,F,H为CG的中点,连接DE,EH,DH,FH.下列结论:=13S ①EG=DF;②∠AEH+∠ADH=180°;③△EHF≌△DHC;④若=,则3S△EDH,其中结论正确的有()△DHC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17.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为点E,则OE=.18.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AD的中点,若OE=3,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19.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2,∠A=60°,点E、F分别在边AB、AD上,若将△AEF沿直线EF折叠,使得点A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G处,则EF=.20.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点E、F分别在边AB、BC上,△BEF 与△GEF关于直线EF对称,点B的对称点是点G,且点G在边AD上.若EG⊥AC,AB=6,则FG的长为.21.如图,延长矩形ABCD的边BC至点E,使CE=BD,连结AE,如果∠ADB=30°,则∠E=度.22.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AE⊥BD,垂足为点E,若∠EAC=2∠CAD,则∠BAE=度.23.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CD、BC上,且DC=3DE=3a.将矩形沿直线EF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P处,则FP=.2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OC的中点,连接BE,过点A作AM⊥BE于点M,交BD于点F,则FM的长为.25.如图,菱形ABCD的面积为120cm2,正方形AECF的面积为50cm2,则菱形的边长为cm.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OA1B1C1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它的对角线OB1为边作正方形OB1B2C2,再以正方形OB1B2C2的对角线OB2为边作正方形OB2B3C3,以此类推…、则正方形OB2021B2021C2021的顶点B2021的坐标是.27.如图,在平面内,四边形ABCD和BEFG均为正方形,则AG:DF:CE=.28.如图,在Rt△ABC中,∠C=90°,BC=3,AC=4,M为斜边AB上一动点,过M作MD⊥AC,过M作ME⊥CB于点E,则线段DE的最小值为.29.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3,连接AC,AE平分∠C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FA⊥AE,交CB延长线于点F,则EF的长为.3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N,P,G分别在边AB,BC,CD,DA上,点M,F,Q都在对角线BD上,且四边形MNPQ和AEFG均为正方形,则的值等于.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2021•莆田)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边相等B.对角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垂直【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菱形具有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互相垂直;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垂直.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2.(2021•枣庄)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等于()A.B.C.5 D.4【分析】根据菱形性质求出AO=4,OB=3,∠AOB=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O=OC,BO=OD,AC⊥BD,∵AC=8,DB=6,∴AO=4,OB=3,∠AOB=90°,由勾股定理得:AB==5,=,∵S菱形ABCD∴,∴DH=,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菱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S菱=是解此题的关键.形ABCD3.(2021•苏州)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的坐标为(3,4),D是OA的中点,点E在AB上,当△CDE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为()A.(3,1)B.(3,)C.(3,)D.(3,2)【分析】如图,作点D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H,连接CH与AB的交点为E,此时△CDE的周长最小,先求出直线CH解析式,再求出直线CH与AB的交点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作点D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H,连接CH与AB的交点为E,此时△CDE的周长最小.∵D(,0),A(3,0),∴H(,0),∴直线CH解析式为y=﹣x+4,∴x=3时,y=,∴点E坐标(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问题、一次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轴对称找到点E位置,学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交点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2021•威海)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点E为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连接CF,则CF的长为()A.B.C.D.【分析】连接BF,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H,得到BF,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得到∠BFC=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答案.【解答】解:连接BF,∵BC=6,点E为BC的中点,∴BE=3,又∵AB=4,∴AE==5,∴BH=,则BF=,∵FE=BE=EC,∴∠BFC=90°,∴CF==.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掌握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2021•海南)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a、b上,且a∥b,∠1=60°,则∠2的度数为()A.30°B.45°C.60°D.75°【分析】首先过点D作DE∥a,由∠1=60°,可求得∠3的度数,易得∠ADC=∠2+∠3,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过点D作DE∥a,∵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ADC=90°,∴∠3=90°﹣∠1=90°﹣60°=30°,∵a∥b,∴DE∥a∥b,∴∠4=∠3=30°,∠2=∠5,∴∠2=90°﹣30°=6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注意准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6.(2021•宜宾)如图,点P 是矩形ABCD 的边AD 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 、BC 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 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的距离之和是( )A .4.8B .5C .6D .7.2【分析】首先连接OP ,由矩形的两条边AB 、BC 的长分别为6和8,可求得OA=OD=5,△AOD 的面积,然后由S △AOD =S △AOP +S △DOP =OA•PE +OD•PF 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OP ,∵矩形的两条边AB 、BC 的长分别为6和8,∴S 矩形ABCD =AB•BC=48,OA=OC ,OB=OD ,AC=BD=10, ∴OA=OD=5,∴S △ACD =S 矩形ABCD =24, ∴S △AOD =S △ACD =12,∵S △AOD =S △AOP +S △DOP =OA•PE +OD•PF=×5×PE +×5×PF=(PE +PF )=12, 解得:PE +PF=4.8.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以及掌握整体数学思想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7.(2021•资阳)如图,矩形ABCD与菱形EFGH的对角线均交于点O,且EG∥BC,将矩形折叠,使点C与点O重合,折痕MN恰好过点G若AB=,EF=2,∠H=120°,则DN的长为()A.B.C.﹣ D.2﹣【分析】延长EG交DC于P点,连接GC、FH,则△GCP为直角三角形,证明四边形OGCM为菱形,则可证CG=OM=CM=OG=,由勾股定理求得GP的值,再由梯形的中位线定理CM+DN=2GP,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延长EG交DC于P点,连接GC、FH;如图所示:则CP=DP=CD=,△GCP为直角三角形,∵四边形EFGH是菱形,∠EHG=120°,∴GH=EF=2,∠OHG=60°,EG⊥FH,∴OG=GH•sin60°=2×=,由折叠的性质得:CG=OG=,OM=CM,∠MOG=∠MCG,∴PG==,∵OG∥CM,∴∠MOG+∠OMC=180°,∴∠MCG+∠OMC=180°,∴OM∥CG,∴四边形OGCM为平行四边形,∵OM=CM,∴四边形OGCM为菱形,∴CM=OG=,根据题意得:PG 是梯形MCDN 的中位线,∴DN +CM=2PG=,∴DN=﹣;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熟练掌握菱形和矩形的性质,由梯形中位线定理得出结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2021•眉山)如图,矩形ABCD 中,O 为AC 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与AB 、CD 交于点E 、F ,连结BF 交AC 于点M ,连结DE 、BO .若∠COB=60°,FO=FC ,则下列结论:①FB 垂直平分OC ;②△EOB ≌△CMB ;③DE=EF ;④S △AOE :S △BCM =2: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分析】①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可得结论;②在△EOB 和△CMB 中,对应直角边不相等;③可证明∠CDE=∠DFE ;④可通过面积转化进行解答.【解答】解:①∵矩形ABCD 中,O 为AC 中点,∴OB=OC ,∵∠COB=60°,∴△OBC 是等边三角形,∴OB=BC,∵FO=FC,∴FB垂直平分OC,故①正确;②∵△BOC为等边三角形,FO=FC,∴BO⊥EF,BF⊥OC,∴∠CMB=∠EOB=90°,但BO≠BM,故②错误;③易知△ADE≌△CBF,∠1=∠2=∠3=30°,∴∠ADE=∠CBF=30°,∠BEO=60°,∴∠CDE=60°,∠DFE=∠BEO=60°,∴∠CDE=∠DFE,∴DE=EF,故③正确;④易知△AOE≌△COF,∴S△AOE =S△COF,∵S△COF =2S△CMF,∴S△AOE :S△BCM=2S△CMF:S△BCM=,∵∠FCO=30°,∴FM=,BM=CM,∴=,∴S△AOE :S△BCM=2:3,故④正确;所以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3个;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既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内容虽多,但不复杂;看似一个选择题,其实相当于四个证明题,属于常考题型.9.(2021•雅安)如图,在矩形ABCD中,AD=6,AE⊥BD,垂足为E,ED=3BE,点P、Q分别在BD,AD上,则AP+PQ的最小值为()A.2 B.C.2 D.3【分析】在Rt△ABE中,利用三角形相似可求得AE、DE的长,设A点关于BD 的对称点A′,连接A′D,可证明△ADA′为等边三角形,当PQ⊥AD时,则PQ最小,所以当A′Q⊥AD时AP+PQ最小,从而可求得AP+PQ的最小值等于DE的长,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BE=x,则DE=3x,∵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AE⊥BD,∴△ABE∽△DAE,∴AE2=BE•DE,即AE2=3x2,∴AE=x,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D2=AE2+DE2,即62=(x)2+(3x)2,解得x=,∴AE=3,DE=3,如图,设A点关于BD的对称点为A′,连接A′D,PA′,则A′A=2AE=6=AD,AD=A′D=6,∴△AA′D是等边三角形,∵PA=PA′,∴当A′、P、Q三点在一条线上时,A′P+PQ最小,又垂线段最短可知当PQ⊥AD时,A′P+PQ最小,∴AP+PQ=A′P+PQ=A′Q=DE=3,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的应用,利用最小值的常规解法确定出A的对称点,从而确定出AP+PQ的最小值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利用条件证明△A′DA是等边三角形,借助几何图形的性质可以减少复杂的计算.10.(2021•南宁)有3个正方形如图所示放置,阴影部分的面积依次记为S1,S2,则S1:S2等于()A.1:B.1:2 C.2:3 D.4:9【分析】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再根据相似的性质求出S1、S2与正方形面积的关系,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根据图形可得:∵=,∴=,∴=,∴S1=S正方形ABCD,∴S1=x2,∵=,∴=,∴S2=S正方形ABCD,∴S2=x2,∴S1:S2=x2:x2=4:9;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是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S1、S2与正方形面积的关系.11.(2021•毕节市)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9,将正方形折叠,使顶点D 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GH.若BE:EC=2:1,则线段CH的长是()A.3 B.4 C.5 D.6【分析】根据折叠可得DH=EH,在直角△CEH中,设CH=x,则DH=EH=9﹣x,根据BE:EC=2:1可得CE=3,可以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从而解出CH的长.【解答】解:设CH=x,则DH=EH=9﹣x,∵BE:EC=2:1,BC=9,∴CE=BC=3,∴在Rt△ECH中,EH2=EC2+CH2,即(9﹣x)2=32+x2,解得:x=4,即CH=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其实质是轴对称变换.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2.(2021•徐州)如图是由三个边长分别为6、9、x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若直线AB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x的值是()A.1或9 B.3或5 C.4或6 D.3或6【分析】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若直线AB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6+9+x)×9﹣x•(9﹣x)=×(62+92+x2)﹣6×3,解得x=3,或x=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准确分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3.(2021•陕西)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BD,点O是BD的中点,若M、N是边AD上的两点,连接MO、NO,并分别延长交边BC于两点M′、N′,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A.2对 B.3对 C.4对 D.5对【分析】可以判断△ABD≌△BCD,△MDO≌△M′BO,△NOD≌△N′OB,△MON ≌△M′ON′.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CB=AD,∠A=∠C=∠ABC=∠ADC=90°,AD∥BC,在△ABD和△BCD中,,∴△ABD≌△BCD,∵AD∥BC,∴∠MDO=∠M′BO,在△MOD和△M′OB中,,∴△MDO≌△M′BO,同理可证△NOD≌△N′OB,∴△MON≌△M′ON′,∴全等三角形一共有4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14.(2021•台湾)如图,有一平行四边形ABCD与一正方形CEFG,其中E点在AD上.若∠ECD=35°,∠AEF=15°,则∠B的度数为何?()A.50 B.55 C.70 D.75【分析】由平角的定义求出∠CED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的度数,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四边形CEFG是正方形,∴∠CEF=90°,∵∠CED=180°﹣∠AEF﹣∠CEF=180°﹣15°﹣90°=75°,∴∠D=180°﹣∠CED﹣∠ECD=180°﹣75°﹣35°=70°,∵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D=70°(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2021•呼和浩特)如图,面积为24的正方形ABCD中,有一个小正方形EFGH,其中E、F、G分别在AB、BC、FD上.若BF=,则小正方形的周长为()A.B.C.D.【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再根据△BEF∽△CFD,得=求出EF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面积为24,∴BC=CD=2,∠B=∠C=90°,∵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EFG=90°,∵∠EFB+∠DFC=90°,∠BEF+∠EFB=90°,∴∠BEF=∠DFC,∵∠EBF=∠C=90°,∴△BEF∽△CFD,∴=,∵BF=,CF=,DF==,∴=,∴EF=,∴正方形EFGH的周长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2021•昆明)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B上一点,过点E作EF∥AD,与AC、DC分别交于点G,F,H为CG的中点,连接DE,EH,DH,FH.下列结论:=13S ①EG=DF;②∠AEH+∠ADH=180°;③△EHF≌△DHC;④若=,则3S△EDH,其中结论正确的有()△DHC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①根据题意可知∠ACD=45°,则GF=FC,则EG=EF﹣GF=CD﹣FC=DF;②由SAS证明△EHF≌△DHC,得到∠HEF=∠HDC,从而∠AEH+∠ADH=∠AEF+∠HEF+∠ADF﹣∠HDC=180°;③同②证明△EHF≌△DHC即可;④若=,则AE=2BE,可以证明△EGH≌△DFH,则∠EHG=∠DHF且EH=DH,则∠DHE=90°,△EH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H点作HM垂直于CD于M点,设HM=x,则DM=5x,DH=x,CD=6x,则S△DHC=×HM×CD=3x2,S△EDH=×DH2=13x2.【解答】解:①∵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AD,∴EF=AD=CD,∠ACD=45°,∠GFC=90°,∴△C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F=FC,∵EG=EF﹣GF,DF=CD﹣FC,∴EG=DF,故①正确;②∵△C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为CG的中点,∴FH=CH,∠GFH=∠GFC=45°=∠HCD,在△EHF和△DHC中,,∴△EHF≌△DHC(SAS),∴∠HEF=∠HDC,∴∠AEH+∠ADH=∠AEF+∠HEF+∠ADF﹣∠HDC=∠AEF+∠ADF=180°,故②正确;③∵△C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为CG的中点,∴FH=CH,∠GFH=∠GFC=45°=∠HCD,在△EHF和△DHC中,,∴△EHF≌△DHC(SAS),故③正确;④∵=,∴AE=2BE,∵△CF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为CG的中点,∴FH=GH,∠FHG=90°,∵∠EGH=∠FHG+∠HFG=90°+∠HFG=∠HFD,在△EGH和△DFH中,,∴△EGH≌△DFH(SAS),∴∠EHG=∠DHF,EH=DH,∠DHE=∠EHG+∠DHG=∠DHF+∠DHG=∠FHG=90°,∴△EH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H点作HM垂直于CD于M点,如图所示:设HM=x,则DM=5x,DH=x,CD=6x,=×HM×CD=3x2,S△EDH=×DH2=13x2,则S△DHC=13S△DHC,故④正确;∴3S△EDH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4小题)17.(2021•内江)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为点E,则OE=.【分析】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AC⊥BD,OB=OD=BD=3,OA=OC=AC=4,再在Rt△OBC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C=5,然后利用面积法计算OE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OB=OD=BD=3,OA=OC=AC=4,在Rt△OBC中,∵OB=3,OC=4,∴BC==5,∵OE⊥BC,∴OE•BC=OB•OC,∴O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18.(2021•扬州)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AD的中点,若OE=3,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24.【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出AC⊥BD,AB=BC=CD=DA,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D的长,结合菱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AB=BC=CD=DA,∴△AOD为直角三角形.∵OE=3,且点E为线段AD的中点,∴AD=2OE=6.C菱形ABCD=4AD=4×6=24.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D=6.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菱形的性质找出对角线互相垂直,再通过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找出菱形的一条变成是关键.19.(2021•盐城)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2,∠A=60°,点E、F分别在边AB、AD上,若将△AEF沿直线EF折叠,使得点A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G处,则EF=.【分析】延长CD,过点F作FM⊥CD于点M,连接GB、BD,作FH⊥AE交于点H,由菱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出∠MFD=30°,设MD=x,则DF=2x,FM=x,得出MG=x+1,由勾股定理得出(x+1)2+(x)2=(2﹣2x)2,解方程得出DF=0.6,AF=1.4,求出AH=AF=0.7,FH=,证明△DCB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G⊥CD,由勾股定理求出BG=,设BE=y,则GE=2﹣y,由勾股定理得出()2+y2=(2﹣y)2,解方程求出y=0.25,得出AE、EH,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F即可.【解答】解:延长CD,过点F作FM⊥CD于点M,连接GB、BD,作FH⊥AE交于点H,如图所示:∵∠A=60°,四边形ABCD是菱形,∴∠MDF=60°,∴∠MFD=30°,设MD=x,则DF=2x,FM=x,∵DG=1,∴MG=x+1,∴(x+1)2+(x)2=(2﹣2x)2,解得:x=0.3,∴DF=0.6,AF=1.4,∴AH=AF=0.7,FH=AF•sin∠A=1.4×=,∵CD=BC,∠C=60°,∴△DCB是等边三角形,∵G是CD的中点,∴BG⊥CD,∵BC=2,GC=1,∴BG=,设BE=y,则GE=2﹣y,∴()2+y2=(2﹣y)2,解得:y=0.25,∴AE=1.75,∴EH=AE﹣AH=1.75﹣0.7=1.05,∴EF===.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运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2021•哈尔滨)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120°,点E、F分别在边AB、BC上,△BEF与△GEF关于直线EF对称,点B的对称点是点G,且点G在边AD上.若EG⊥AC,AB=6,则FG的长为3.【分析】首先证明△ABC,△ADC都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FG是菱形的高,根=BC•FG即可解决问题.据2•S△ABC【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120°,∴AB=BC=CD=AD,∠CAB=∠CAD=60°,∴△ABC,△ACD是等边三角形,∵EG⊥AC,∴∠AEG=∠AGE=30°,∵∠B=∠EGF=60°,∴∠AGF=90°,∴FG⊥BC,=BC•FG,∴2•S△ABC∴2××(6)2=6•FG,∴FG=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翻折变换、菱形的面积等知识,记住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2021•巴中)如图,延长矩形ABCD的边BC至点E,使CE=BD,连结AE,如果∠ADB=30°,则∠E=15度.【分析】连接AC,由矩形性质可得∠E=∠DAE、BD=AC=CE,知∠E=∠CAE,而∠ADB=∠CAD=30°,可得∠E度数.【解答】解:连接AC,∵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E,AC=BD,且∠ADB=∠CAD=30°,∴∠E=∠DAE,又∵BD=CE,∴CE=CA,∴∠E=∠CAE,∵∠CAD=∠CAE+∠DAE,∴∠E+∠E=30°,即∠E=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矩形性质,熟练掌握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对边平行是解题关键.22.(2021•包头)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A作AE⊥BD,垂足为点E,若∠EAC=2∠CAD,则∠BAE=22.5度.【分析】首先证明△AE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OAB,∠OAE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A=OC,OB=OD,∴OA=OB═OC,∴∠OAD=∠ODA,∠OAB=∠OBA,∴∠AOE=∠OAD+∠ODA=2∠OAD,∵∠EAC=2∠CAD,∴∠EAO=∠AOE,∵AE⊥BD,∴∠AEO=90°,∴∠AOE=45°,∴∠OAB=∠OBA==67.5°,∴∠BAE=∠OAB﹣∠OAE=22.5°.故答案为22.5°.【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发现△AE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个突破口,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2021•黄冈)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CD、BC上,且DC=3DE=3a.将矩形沿直线EF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P处,则FP= 2a.【分析】作FM⊥AD于M,则MF=DC=3a,由矩形的性质得出∠C=∠D=90°.由折叠的性质得出PE=CE=2a=2DE,∠EPF=∠C=90°,求出∠DPE=30°,得出∠MPF=60°,在Rt△MPF中,由三角函数求出FP即可.【解答】解:作FM⊥AD于M,如图所示:则MF=DC=3a,∵四边形ABCD是矩形,∴∠C=∠D=90°.∵DC=3DE=3a,∴CE=2a,由折叠的性质得:PE=CE=2a=2DE,∠EPF=∠C=90°,∴∠DPE=30°,∴∠MPF=180°﹣90°﹣30°=60°,在Rt△MPF中,∵sin∠MPF=,∴FP===2a;故答案为:2a.【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熟练掌握折叠和矩形的性质,求出∠DPE=3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2021•湖北襄阳)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OC的中点,连接BE,过点A作AM⊥BE于点M,交BD于点F,则FM的长为.【分析】先根据ASA判定△AFO≌△BEO,并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E的长,再判定△BFM∽△BEO,最后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正方形ABCD∴AO=BO,∠AOF=∠BOE=90°∵AM⊥BE,∠AFO=∠BFM∴∠FAO=∠EBO在△AFO和△BEO中∴△AFO≌△BEO(ASA)∴FO=EO∵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是OC的中点∴FO=EO=1=BF,BO=2∴直角三角形BOE中,BE==由∠FBM=∠EBO,∠FMB=∠EOB,可得△BFM∽△BEO∴,即∴FM=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掌握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注意:正方形的对角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5.(2021•南京)如图,菱形ABCD的面积为120cm2,正方形AECF的面积为50cm2,则菱形的边长为13cm.【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可用对角线进行计算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正方形AECF的面积为50cm2,所以AC=cm,因为菱形ABCD的面积为120cm2,所以BD=cm,所以菱形的边长=cm.故答案为:13.【点评】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正方形和菱形的面积进行解答.26.(2021•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OA1B1C1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它的对角线OB1为边作正方形OB1B2C2,再以正方形OB1B2C2的对角线OB2为边作正方形OB2B3C3,以此类推…、则正方形OB2021B2021C2021的顶点B2021的坐标是(21008,0).【分析】首先求出B1、B2、B3、B4、B5、B6、B7、B8、B9的坐标,找出这些坐标的之间的规律,然后根据规律计算出点B2021的坐标.【解答】解:∵正方形OA1B1C1边长为1,∴OB1=,∵正方形OB1B2C2是正方形OA1B1C1的对角线OB1为边,∴OB2=2,∴B2点坐标为(0,2),同理可知OB3=2,∴B3点坐标为(﹣2,2),同理可知OB4=4,B4点坐标为(﹣4,0),B5点坐标为(﹣4,﹣4),B6点坐标为(0,﹣8),B7(8,﹣8),B8(16,0)B9(16,16),B10(0,32),由规律可以发现,每经过8次作图后,点的坐标符号与第一次坐标符号相同,每次正方形的边长变为原来的倍,∵2021÷8=252∴B2021的纵横坐标符号与点B8的相同,横坐标为正值,纵坐标是0,∴B2021的坐标为(21008,0).故答案为:(2100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点坐标的规律发现每经过8次作图后,点的坐标符号与第一次坐标符号相同,每次正方形的边长变为原来的倍.27.(2021•安徽自主招生)如图,在平面内,四边形ABCD和BEFG均为正方形,则AG:DF:CE=1::1.【分析】连接BD、BF,可证明△ABG∽△DBF,可求得AG:DF,连接CE,可证明△ABG≌△CBE,可求得AG=CE,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BD、BF和CE,∵四边形ABCD和BEFG均为正方形,∴==,且∠ABD=∠GBF=45°,∴∠ABG+∠GBD=∠GBD+∠DBF,∴∠ABG=∠GBD,∴△ABG∽△DBF,∴,又∴AB=BC,BG=BE,∠ABC=∠GBE=90°,∴∠AGB+∠GBC=∠GBC+∠CBE,∴∠AGB=∠CBE,在△ABG和△CBE中∴△ABG≌△CBE(SAS),∴AG=CE,∴AG:CE=1:1,∴AG:DF:CE=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全等或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8.(2021•湖北校级自主招生)如图,在Rt△ABC中,∠C=90°,BC=3,AC=4,M为斜边AB上一动点,过M作MD⊥AC,过M作ME⊥CB于点E,则线段DE 的最小值为.【分析】连接CM,先证明四边形CDME是矩形,得出DE=CM,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求出CM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连接CM,如图所示:∵MD⊥AC,ME⊥CB,∴∠MDC=∠MEC=90°,∵∠C=90°,∴四边形CDME是矩形,∴DE=CM,∵∠C=90°,BC=3,AC=4,∴AB===5,当CM⊥AB时,CM最短,此时△ABC的面积=AB•CM=BC•AC,∴CM的最小值==,∴线段DE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与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9.(2021•丹东)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3,连接AC,AE平分∠C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FA⊥AE,交CB延长线于点F,则EF的长为6.【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AE=∠E,易得CE=CA,由FA⊥AE,可得∠FAC=∠F,易得CF=AC,可得EF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且边长为3,∴AC=3,∵AE平分∠CAD,∴∠CAE=∠DAE,∵AD∥CE,∴∠DAE=∠E,∴∠CAE=∠E,∴CE=CA=3,∵FA⊥AE,∴∠FAC+∠CAE=90°,∠F+∠E=90°,∴∠FAC=∠F,∴CF=AC=3,∴EF=CF+CE=3=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利用等角对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0.(2021•天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N,P,G分别在边AB,BC,CD,DA上,点M,F,Q都在对角线BD上,且四边形MNPQ和AEFG均为正方形,则的值等于.【分析】根据辅助线的性质得到∠ABD=∠CBD=45°,四边形MNPQ和AEFG均为正方形,推出△BEF与△B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到FE=BE=AE=AB,BM=MN=QM,同理DQ=MQ,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BD=∠CBD=45°,∵四边形MNPQ和AEFG均为正方形,∴∠BEF=∠AEF=90°,∠BMN=∠QMN=90°,∴△BEF与△B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E=BE=AE=AB,BM=MN=QM。
2.菱形第1课时菱形的性质【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定理1、2;会用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基本概念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意识,体会几何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严密的思维意识、审判观、价值观。
并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定理1、2.【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方法及运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观察下列图片中的图形,它是什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说明】复习矩形的性质,了解矩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观察图片,认识菱形的形象,从而联系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教学说明】通过动画演示,直观展示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菱形的定义,然后强调指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
探究:菱形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探究、归纳。
方法一:如图1,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ABCD就是菱形;图1 图2方法二: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在折痕上取任意长为底边,剪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打开即是菱形(如图2) .总结:菱形的性质:①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教学说明】通过动手操作,然后观察猜想,再进行推理论证,最后总结归纳,得出菱形的性质.3。
专训1 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名师点金: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具有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只需保证它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即可.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线段和差问题1.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1)如图①,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易证:BM+DN=MN.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②,请问图①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③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第1题)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线段位置关系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在OD,OC上,且DE=CF,连结DF,AE,AE的延长线交DF于点M.求证:AM⊥DF.(第2题)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3.如图,P,Q,R,S四个小球分别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B,C,D同时出发,以同样的速度分别沿AB,BC,CD,DA的方向滚动,其终点分别是B,C,D,A.(1)不管滚动多长时间,求证:连结四个小球所得的四边形PQRS总是正方形.(2)四边形PQRS在什么时候面积最大?(3)四边形PQRS在什么时候面积为正方形ABCD面积的一半?并说明理由.(第3题)专训2 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名师点金: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区别主要从边、角及对角线三个方面进行区分;而判定主要从建立在其他特殊四边形的基础上再附加一些条件进行判定.矩形的综合性问题a.矩形性质的应用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AC折叠,使点B落到点B′的位置,AB′与CD交于点E.(1)试找出一个与△AED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2)若AB=8,DE=3,P为线段AC上的任意一点(不与A,C重合),PG⊥AE于点G,PH⊥EC于点H,试求PG+PH的值.(第1题)b.矩形判定的应用2.如图,点O是菱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DE∥AC,CE∥BD,连结OE.求证:(1)四边形OCED是矩形;(2)OE=BC.(第2题)c.矩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3.如图①,在△ABC中,AB=AC,点P是BC上任意一点(不与B,C重合),PE⊥AB,PF⊥AC,BD⊥AC.垂足分别为E,F,D.(1)求证:BD=PE+PF.(2)当点P在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BD,PE,PF之间的上述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第3题)菱形的综合性问题a.菱形性质的应用4.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F是BC上任意一点,连结AF交对角线BD于点E,连结EC.(1)求证:AE=EC.(2)当∠ABC=60°,∠CEF=60°时,点F在线段BC上的什么位置?并说明理由.(第4题)b.菱形判定的应用5.如图,CE是△ABC外角∠ACD的平分线.AF∥CD交CE于点F,FG∥AC交CD于点G.求证:四边形ACGF是菱形.(第5题)c.菱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6.(中考·江西)(1)如图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中,AD=5,S▱ABCD=15.过点A作AE⊥BC,垂足为E,沿AE剪下△ABE,将它平移至△DCE′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EE′D,则四边形AEE′D的形状为( )A.平行四边形B.菱形C.矩形D.正方形(2)如图②,在(1)中的四边形纸片AEE′D中,在EE′上取一点F,使EF=4,剪下△AEF,将它平移至△DE′F′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FF′D.①求证:四边形AFF′D是菱形;②求四边形AFF′D的两条对角线的长.(第6题)正方形的综合性问题a.正方形性质的应用7.(中考·凉山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BC上任意一点,连结AG,DE⊥AG于E,BF∥DE交AG于点F,探究线段AF,BF,EF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第7题)b.正方形判定的应用8.两个长为2 cm,宽为1 cm的矩形摆放在直线l上(如图①),CE=2 cm,将矩形ABCD 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α度,将矩形EFGH绕着点E逆时针旋转相同的角度.(1)当旋转到顶点D,H重合时(如图②),连结AE,CG,求证:△AED≌△GCD;(2)当α=45时(如图③),求证:四边形MHND是正方形.(第8题)答案专训11.解:(1)BM +DN =MN 成立.证明如下: 如图①,过点A 作AE⊥AN,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易证△ABE≌△ADN,∴BE=DN ,AE =AN. 又∵∠NAM=45°,∴∠EAM=∠NAM=45°,又∵AM=AM ,∴△EAM≌△NAM.∴ME=MN.∵ME=BE +BM =DN +BM ,∴BM+DN =MN .(2)DN -BM =MN.证明如下: 如图②,在DN 上截取DE =BM ,连结AE.∵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M=∠D=90°,AB =AD. 又∵BM=DE ,∴△ABM≌△ADE. ∴AM=AE ,∠BAM=∠DAE.∴∠BAM+∠EAB=∠DAE+∠EAB=∠DAB=90°,∴∠MAE=90°. ∵∠MAN=45°,∴∠EAN=45°.∴∠MAN=∠EAN. 又∵AM=AE ,AN =AN , ∴△AMN≌△AEN.∴MN=EN. ∴DN=DE +EN =BM +MN. ∴DN-BM =MN.①②(第1题)2.证明:∵AC,BD 是正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BD,OA =OD =OC =OB.∵DE=CF ,∴OE=OF.在△AOE 与△DOF 中, ⎩⎪⎨⎪⎧OA =OD ,∠AOE=∠DOF=90°,OE =OF ,∴△AOE≌△DOF.∴∠OA E =∠ODF.∵∠DOF=90°,∴∠DFO+∠ODF=90°.∴∠DFO+∠OAE=90°.∴∠AMF=90°,即AM⊥DF.3.(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D=90°,AB =BC =CD =DA.又∵不管滚动多长时间,AP =BQ =CR =DS ,∴SA=PB =QC =RD.∴△ASP≌△BPQ≌△CQR≌△DRS.∴PS=QP =RQ =SR ,∠ASP =∠BPQ.∴不管滚动多长时间,连结四个小球所得的四边形PQRS 总是菱形.又∵∠APS+∠ASP=90°,∴∠APS+∠BPQ=90°.∴∠QPS=180°-(∠APS+∠BPQ)=180°-90°=90°.∴不管滚动多长时间,连结四个小球所得的四边形PQRS 总是正方形.(2)解:当P ,Q ,R ,S 在出发时或到达终点时面积最大,此时的面积就等于正方形ABCD 的面积.(3)解:当P ,Q ,R ,S 四点运动到正方形ABCD 四边中点时,四边形PQRS 的面积是正方形ABCD 面积的一半.理由: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当PS 2=12a 2时,在Rt △APS 中,AS =a -SD =a -AP.由勾股定理,得AS 2+AP 2=PS 2,即(a -AP)2+AP 2=12a 2,解得AP =12a.同理可得BQ =CR =SD =12a.∴当P ,Q ,R ,S 四点运动到正方形ABCD 各边中点时,四边形PQRS 的面积为正方形ABCD 面积的一半.专训21.解:(1)△AED≌△CEB′. 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 ∴BC=DA ,∠B=∠D.由折叠可知BC =B′C,∠B=∠B′, ∴B′C=DA ,∠B′=∠D. 在△AED 和△CEB′中, ⎩⎪⎨⎪⎧∠DEA=∠B′EC,∠D=∠B′,DA =B′C, ∴△AED≌△CEB′.(第1题)(2)如图,延长HP交AB于点M,则PM⊥AB.∵∠1=∠2,PG⊥AB′,PM⊥AB,∴PM=PG.∵CD∥AB,∴∠2=∠3,∴∠1=∠3,∴AE=CE=8-3=5.在Rt△ADE中,DE=3,AE=5,∴AD=52-32=4.∵PM+PH=AD,∴PG+PH=AD=4.2.证明:(1)∵DE∥AC,CE∥BD,∴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DOC=90°.∴四边形OCED是矩形.(2)∵四边形ABCD是菱形,∴BC=CD.∵四边形OCED是矩形,∴OE=CD,∴OE=BC.(第3题)3.(1)证明:如图,过点B作BH⊥FP交FP的延长线于点H.∵BD⊥AC,PF⊥AC,BH⊥PF,∴四边形BDFH是矩形.∴BD=HF.∵AB=AC,∴∠ABC=∠C.∵PE⊥AB,PF⊥AC,∴∠PEB=∠PFC=90°.∴∠EPB=∠FPC.又∵∠HPB=∠FPC,∴∠EPB=∠HPB.∵PE⊥AB,PH⊥BH,∴∠PEB=∠PHB=90°.又∵PB=PB,∴△PEB≌△PHB.∴PE=PH,∴BD=HF=PF+PH=PF+PE.即BD=PE+PF.(2)解:不成立.理由:过点B作BH⊥PF交PF的延长线于点H.与(1)同理可得PE=PH,BD=HF.∴PE=FH+PF=BD+PF.(第4题)4.(1)证明:连结AC,如图.∵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D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E=EC.(2)解:点F是线段BC的中点.理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B.又∵∠ABC=60°,∴△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AE=EC,∴∠EAC=∠ACE.∵∠CEF=60°,∴∠EAC=30°,∴∠EAC=∠EAB.∴AF是△ABC的角平分线.∴BF=CF.∴点F是线段BC的中点.(第5题)5.证明:如图,∵AF∥CD,FG∥AC,∴四边形ACGF是平行四边形.∵CE平分∠ACD,∴∠1=∠2.∵AF∥CD,∴∠2=∠3.∴∠1=∠3.∴AF=AC.∴四边形ACGF 是菱形. 6.(1)C(2)①证明:由平移可知AF=DF′,∴四边形AFF′D 是平行四边形. ∵S ▱ABCD =AD·AE=15,AD =5, ∴AE=3.∵AE=3,EF =4,∠E=90°, ∴AF=AE 2+EF 2=32+42=5. ∵AD=5,∴AD=AF , ∴四边形AFF′D 是菱形. ②解:如图,连结AF′,DF ,在Rt △AEF′中,AE =3,EF′=EF +FF′=4+5=9, ∴AF′=90.在Rt △DFE′中,FE′=EE′-EF =5-4=1, DE′=AE =3, ∴DF=10,∴四边形AFF′D 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90和10.(第6题)7.解:线段AF ,BF ,EF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F =BF +EF ,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AD ,∠DAB=∠ABC=90°. ∴∠DAE+∠BAF=90°.∵DE⊥AG 于E ,BF∥DE 交AG 于F , ∴∠AFB=∠DEF=∠DEA=90°, ∴∠ADE+∠DAE=90°, ∴∠ADE=∠BAF. 在△ABF 和△DAE 中, ⎩⎪⎨⎪⎧∠BAF=∠ADE,∠AFB=∠DEA,AB =DA ,11 ∴△ABF≌△DAE.∴BF=AE.∵AF=AE +EF ,∴AF=BF +EF.8.证明:(1)∵CD=CE =DE =2 cm , ∴∠CDE =60°.又∵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FGH 是矩形, ∴∠ADC=∠GDE=90°,∴∠ADE=∠GDC=150°.在△AED 和△GCD 中,⎩⎪⎨⎪⎧AD =GD ,∠ADE=∠GDC,DE =DC ,∴△AED≌△GCD.(2)∵α=45,∴∠NCE=∠NEC=45°,∴∠CNE=90°,CN =NE ,∴∠HND=90°.∴∠H=∠D=∠HND=90°,∴四边形MHND 是矩形.又∵CD=HE ,CN =NE ,∴ND=HN.∴四边形MHND 是正方形.。
第十九章四边形19.3.2 菱形第1课时菱形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并掌握菱形面积的求法.2.经历菱形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应用过程,体会数形结合、转化等思想方法.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难点:菱形性质的探究及灵活应用.三、教学用具能活动的矩形框架、多媒体课件四、相关资料各种《生活中菱形实例》图片,动画五、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及由它们组成的精美图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几幅图片,看看每幅图案是由哪种基本图形组成的?菱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菱形的性质.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新课.【探究新知】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剪一剪:如何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的纸片?小明是这样做的: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沿图中的虚线剪下,打开即可.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从这个图形中你有什么发现?3.探究菱形的性质(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有哪些特殊形状的三角形?是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分别是什么?对称轴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刚才的发现,猜想菱形具有哪些性质?师生共同将菱形的性质从边、角、线三个方面进行归纳.⎩⎨⎧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相等;菱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边⎩⎨⎧菱形的邻角互补。
等;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角⎩⎨⎧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二数学下册《矩形菱形正方形》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特征。
2.能够辨认并绘制矩形、菱形、正方形。
3.能够求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4.能够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二、教学内容1.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及特征。
2.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绘制方法。
3.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4.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三、教学重点1.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特征。
2.能够求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四、教学难点1.能够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2.能够辨认并绘制矩形、菱形、正方形。
五、教学方法1.板书法2.讲解示范法3.互动探究法4.解决问题法六、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1.出示几张矩形、菱形、正方形图片,请同学们来辨认,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特征。
2.通过让同学们互相辨认,引入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及特征。
2.学习新知识1.让同学们分别绘制矩形、菱形、正方形,并检查绘制是否正确。
2.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公式和计算步骤。
3.掌握新知识1.通过多个实例的联系,巩固同学们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特征。
2.让同学们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巩固计算方法的掌握。
4.拓展应用1.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各种形状,并计算周长和面积,拓展应用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初二数学下册中的一节重点课程,本次教学主要目标是帮助同学们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及特征,能够辨认并绘制这些图形,求解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以及能够利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这次教学我主要采用了板书法、讲解示范法、互动探究法和解决问题法,通过多个实例和练习,提高了同学们的掌握能力。
在教学难点上,我采用了解决问题法和互动探究法,让同学们自己去想去发现,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八年级数学《矩形、菱形》测试题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组内错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四边形是( ) A .一般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2008·深圳)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4)顺次连结矩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A.正方形 B.菱形 C.矩形 D.梯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绕对角线的交点旋转90,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6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菱形四边的中点,连结EG 与FH 交于点O ,则图中共有菱形(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7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2AB =,120BOC =∠,则AC 的长是__________.
8. 如图,将矩形ABCD 沿AE 折叠,若30BAD '=∠,则AED '∠等于( ) A.
30
B.
45
C.
60
D.75
9.如图,矩形内两相邻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和6,那么矩形内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结
第30题. (2006 贺州课改)如图7,O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交点,E F
,分别是OA OC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ADE EOD S S =△△;②四边形BFDE 是中心对称图形;
③DEF △是轴对称图形;④ADE EDO ∠=∠.其中错误..
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在AB 边上,四边形EFGB 也为正方形,设AFC △的面积为 S ,则( ) A.2S = B. 2.4S =
C.4S = D.S 与BE 长度有关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
12已知菱形ABCD 的面积是12cm 2,对角线AC =4cm ,则菱形的边长是___cm ;
13.四边形ABCD 为菱形,∠A=60°, 对角线BD 长度为10cm , 则此菱形的周长________cm . 14.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B=6cm ,AC+BD=14cm ,则△DOC 的周长为_______.
15.已知:矩形ABCD 中,CE ⊥BD ,E 为垂足,∠BCE ︰∠ECD=3︰1,那么∠ACE=____度.
16.一个菱形的边长与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相等,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30°,则菱形
的面积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
17.矩形ABCD 中,M 是BC 的中点,且MA ⊥MD ,若矩形的周长为48cm ,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
18.如图,菱形ABCD 中,AB=2,∠BAD=60°,E 是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 的最小值是 .
19.(2007·临沂)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D 、CD 、AC 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 是菱形,四边形ABCD 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___。
20.(2008·烟台)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将宽为3cm 的红丝带交叉成60°角重叠在一起(如图),则重叠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cm 2 三、解答题
21.如图,AD ∥FE ,点B 、C 在AD 上,∠1=∠2,BF =BC ⑴求证:四边形BCEF 是菱形
⑵若AB =BC =CD ,求证:△ACF ≌△BDE
22已知:如图,△ABC 中,∠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E 是AB 上一点,且AE=AC ,EF ∥BC 交AD 于点F ,求证:四边形CDEF 是菱形。
A
B
C D
E
D '
D
B
A
E C B D
G H F
23.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AD 、BC 、AC 分别交于点E 、F 、O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
24已知:如图,C 是线段BD 上一点,△ABC 和△ECD 都是等边三角形,R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ABDE 各边的中点,求证:四边形RFGH 是菱形。
25.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是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BC 方向平移,使点E 与点C 重合,得△GFC. (1)求证
(2若,当与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G 是菱形?证明此结论
2 6.(1 1分)已知一次函数y 1=a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
x
k
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坐标分别为 (—3,4)、(4,—3)。
(1)求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结合图象写出......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3)求△AOB 的面积; (4)Y 轴有一点C (0,—5)是否存在一点P ,使以点C ﹑B ﹑O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求出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R
H
G
F E D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