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合物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692.87 KB
- 文档页数:4
无机填料增韧聚合物
无机填料是一种常用的增韧聚合物的方法,它通过向聚合物中
添加无机颗粒或纤维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用性。
这些无机填料可
以是各种不同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酸盐、氧化物、碳酸盐和金
属颗粒等。
无机填料的加入可以改善聚合物的强度、刚度、耐磨性、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从力学性能角度来看,无机填料可以有效地增加聚合物的强度
和刚度,使其更适合承受外部应力和负荷。
这对于需要高强度材料
的应用非常重要,比如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另外,无机填料还可以改善聚合物的耐磨性,使其在摩擦和磨
损环境下表现更加优异。
这对于制造耐用的工程零部件和耐磨材料
非常重要。
从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来看,一些无机填料可以在聚合物
基体中形成障碍层,阻止化学物质的渗透,从而提高聚合物的耐化
学腐蚀性能。
此外,一些无机填料本身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合物的耐热性。
总的来说,无机填料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使其更加适用于各种工程和特殊应用领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填料的选择、添加量和分散均匀性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工程设计和材料测试。
聚合物材料韧性增强及断裂机理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材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聚合物材料作为一种轻质、可定制和低成本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建筑、医学等领域。
然而,由于聚合物的脆性和易断裂性,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人们开始研究聚合物材料的韧性增强及其断裂机理。
聚合物材料的韧性增强是将其强度和塑性均衡提高的过程。
其需要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同时提高,以消耗断裂时释放出的应力。
聚合物材料的韧性增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添加增韧剂、表面/界面改性、热处理等方法。
添加增韧剂是一种最常见的韧性增强方式。
这种方法是通过添加一种或多种高分子材料或无机纳米颗粒到聚合物基体中,来改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这些增韧剂可以使聚合物形成球状的颗粒或周围的相,并在断裂时增加能量吸收,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
表面/界面改性是另一种增强材料韧性的方法,其通过改变材料表面和界面的结构,来增强材料的耐韧性和强度。
这种方法可以使聚合物材料形成更好的界面结构或结合成分,从而抵抗断裂并减少其扩散。
热处理是一种改变聚合物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加热和冷却材料来改变其分子结构和户型,从而增强其强度和塑性。
热处理还可以提高聚合物的孔隙率、减少行内缺陷和增加断裂韧性。
然而,韧性增强并非唯一的问题。
我们还需要了解聚合物材料的断裂机理。
理解聚合物材料的断裂机理可以提高我们对材料的韧性和强度的认识,从而快速修复材料的断裂。
聚合物材料的断裂机理有很多,包括晶界断裂、链断裂、分子扩散、宏观拉伸等。
晶界断裂是指在晶体颗粒之间的界面处出现的断裂。
晶界断裂是聚合物材料中最常见的断裂机理之一,它通常适用于低粘度聚合物材料或软聚合物材料。
链断裂是指聚合物链成为其分子结构中断裂的局部内部点,这是聚合物材料中的另一种常见断裂机理。
分子扩散可以通过增加温度来实现,它被认为是聚合物材料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宏观拉伸是指聚合物材料中的整个样品或部分样品拉伸的过程。
【专论综述】环氧树脂增韧的研究进展张胜佳1,刘松杭1,王二国2(1.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2.上海康铭化工有限公司,上海 200072)摘要:环氧树脂作为一种胶粘剂基体,应用非常广泛。
但由于环氧树脂固化后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固化产物脆性大、耐冲击强度低、耐热性能差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环氧树脂在诸多领域的应用。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涉及热塑性树脂、无机刚性粒子、弹性橡胶体、互穿聚合物等增韧方法。
关键词:环氧树脂;无机刚性粒子;橡胶弹性体;热致液晶聚合物;互穿聚合物网络中图分类号:TQ323.5 文献标识码:A1引言环氧树脂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应用最广泛的基体树脂[1],它作为一种重要的通用型热固性树脂,具有贮存稳定性高,加工工艺性能好,配方设计灵活多样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电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及建筑等各领域的热固性树脂之一[2-5]。
但环氧树脂固化后可能存在内应力大,质脆,耐疲劳性、耐湿热性、抗冲击韧性差等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6]。
因而,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2增韧改性环氧树脂2.1热塑性树脂采用热塑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使用较多的有聚砜醚(PES)、聚砜(PSF)、聚酰亚胺醚(PEI)、聚酮醚(PEK)、聚苯醚(PPO)等热塑性工程塑料,它们对环氧树脂的改性效果显著。
这些热塑性树脂不仅具有较好的韧性,而且模量和耐热性较高,作为增韧剂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同样能形成颗粒分散相,它们的加入能使环氧树脂的韧性得到提高,而且不影响环氧固化物的模量和耐热性[7]。
刘立朋[8]以热塑性改性聚芳醚酮(PEAK)为增韧剂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和冲击强度测试研究了PEAK用量对PEAK/EPOXY浇注体冲击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纯环氧和质量分数分别为5%,15%,25%,35%和50%质量分数的6种共混浇铸体随着PEAK含量增加而提高,各体系裂纹扩展断面主体呈现为海岸线状-锯齿型海岸线状-韧窝状-镂空状微结构转化,决定了冲击强度性能稳步升高。
SAN增韧改性研究1杨其,马倩,胡俊,李光宪,匡俊杰,冯德才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65)摘要:本文使用弹性体(EPDM), 无机填料(CaCO3)对SAN进行了增韧改性。
考察了改性SAN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纯EPDM不能有效的增韧SAN;EPDM-g-MAH 的增韧效果比纯 EPDM的效果好。
关键词:SAN,增韧,EPDM,CaCO3SAN树脂(又叫AS树脂)的全名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SAN树指具有耐化学腐蚀性,特别是对非极性物质的较高化学稳定性,并有一定的表面硬度,聚合物具有苯乙烯赋予的刚性和加工流动性,基本上保持了聚苯乙烯的透明度,而又比聚苯乙烯的软化点更高、耐化学腐蚀性更好、耐应力开裂性能更强,其长期耐光性和对温度的稳定性均比聚苯乙烯有较大的改善。
因此SAN树脂具有加工性能好,模量高,制品表面光洁,尺寸稳定,耐水、稀酸、碱液、洗涤剂等,耐汽油和煤油性能突出,是一种廉价的工程兼民用塑料。
由于SAN 性脆,因而其应用受到限制,如果将SAN进行增韧改性,性能得到提高,势必使应用领域扩大。
目前国内外对其增韧改性作了很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3]。
本文使用弹性体(EPDM), 无机填料(CaCO3)对SAN进行了增韧改性。
考察了改性SAN 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
1. 实验部分1.1主要实验原料SAN,镇江奇美塑料有限公司;EPDM,美国杜邦陶氏有限公司;EPDM-g-MAH,市售,化工部晨光塑料机械研究所;1.2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双辊筒混炼机,SK-160B,上海橡胶机械厂;0.5兆牛半自动压力成型机,YX-50(D),上海西玛伟力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TSSJ-25,化工部晨光塑料机械研究所;塑料注塑机,PS40E5ASE,日本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塑料切粒机, PQ-50,化工部晨光塑料机械研究所;缺口制样机, XQZ-1,承德市金建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冲击试验机,IZOD UJ-40,承德市材料试验机厂;电子万能实验机,AG-10TA,日本岛津电子株式会社;1.3 实验工艺流程①双辊实验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1本课题得到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200404610094)的资助。
刚性粒子增韧改性PVC 技术进展X田君宇(黑龙江中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安达 151401) 摘 要:PVC 是一种价廉的通用树脂,其制品具有良好的力学和电性能,具有阻燃性,透明性,耐化学药品性。
由于其为脆性材料,限制了它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本文概述了非弹性体即刚性有机粒子和刚性无机粒子及一些高聚物增韧改性PVC 的研究情况。
为致力研究改性技术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知道意义。
关键词:硬质PVC;共混改性;增韧;刚性粒子 中图分类号:T Q3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6—0120—021 刚性有机粒子增韧机理多数人认为是“冷拉”作用。
有机粒子作为分散相,在拉伸时并没有引发基体产生银纹和剪切带,而是由于引力集中效应,使基体作用在分散粒子上的30.7万亿m 3。
尽管我国页岩气基础资源雄厚,就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而言,中国还在谋划、起步阶段,谈不上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
根据美国成功的开发经验,为实现中国开发页岩气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以下几点是推动页岩气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借鉴国外先进开采经验,进行有效的资源评价,确定资源分布区域,根据不同地质状况选择经济合理开采技术及增产方式;在较为成熟的探区开展页岩气开发先导试验,或与国外公司展开技术合作,积累页岩气优选、评价开采技术和分析经验,建立符合我国页岩气开发行之有效的配套技术,为规模开发准备条件;合理利用已成熟的常规天然气开采技术,页岩气勘探开发与天然气勘探开发有相似之处。
天然气按一般地解释是以游离气为主,生成于泥岩,储存于砂岩或灰岩之中,而页岩气生成于泥岩之中,其绝大部分是属于吸附气为主。
其主体技术与常规天然气开采基本相似。
在常规天然气开采技术方面,我国有一系列的配套成熟技术。
因此,进行页岩气的水平井钻井技术、压裂改造技术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国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增大相关投入设备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倡导有关石油公司及相关科研院所进行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尽快将页岩气开发利用起来,缓解我国油气供应压力,为我国能源资源提供重要补充。
添加纳米刚性粒子增韧改性HDPE使用无机刚性粒子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增韧,是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的新技术,目前对刚性无机粒子增韧的基本条件初步认识有三条:1、刚性粒子与树脂基体之间要有良好的界面粘接力,使应力更容易通过界面传递,界面粘接的好坏与粒子的冷拉有直接影响;2、被增韧基体本身应具有一定韧性。
基体的韧性使得它在共混合金受力时易于屈服形变,产生对刚性粒子的静压力,并使其发生塑性形变以吸收更多的冲击能量;3、刚性粒子要有恰当的尺寸,刚性粒子粒径要小且浓度要达到一定值才能增韧。
从复合材料的观点分析,若粒子刚硬,且粒子与数值界面结合紧密,如粒子经特定的改性剂处理,则助剂粒子也能承受拉应力,起增强改性的作用。
在塑料材料中加入无机填料,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材料成本,而且还可以适当改善材料的力学模量、耐热性能和表面硬度等材料性能,然而,在塑料材料中加入无机填充材料后一般都会使材料性能变脆,缺口冲击韧性下降,材料的使用性能收到明显影响。
故其填充材料的加入量不宜过多一般加入量在10%左右,因此这也限制了该种改性方法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如何能在既增加填充量,明显降低塑料材料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显著提高其材料的缺口冲击韧性、力学模量和耐热性等,提高塑料材料的使用性能,已经成为近年来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刚性填料粒子增韧塑料材料”。
添加纳米碳酸钙部分:通过研究纳米C aco3填充HDPE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发现这种体系的脆韧转变消失,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优良的综合性能。
研究表明:a.纳米级碳酸钙即使表面未经过活化处理,对HDPE也有一定的增韧作用;b.纳米级碳酸钙经适当的表面处理,可是HDPE/C aco3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改善;c.在纳米级碳酸钙填充HDPE中,脆韧转变点消失,是冲击强度在纳米级碳酸钙含量为20%~25%之间达到最大值。
为了提高填料与基体界面的相容性,需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往往通过添加偶联剂和增溶剂的方法获得。
PP增韧及PE/PP共混改性研究摘要:从塑料增韧聚丙烯(PP)体系(主要是与PE共混)、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体系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体系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内外PP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采用塑料类作为改性剂增韧PP,虽可增韧,但是由于体系的不相容性,往往要大量使用改性剂或添加相容剂。
PE 增韧P P 的效果取决于共混物中PE 的用量, 当PE 质量分数达到25%~40 %时, 共混物既有良好的韧性和拉伸强度,又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使用橡胶或者热望性弹性体与PP共混增韧效果最为明显。
但由于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加,体系在冲击强度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刚性等性能的损失。
此外,还就近年发展起来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研究工作进展和机理研究情况作了介绍。
关量词:聚丙烯增韧聚乙烯共混改性聚丙烯(PP)是通用热塑性树脂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PP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有着优异的综合性能。
而其亟待克服的最为突出的缺点是它的缺口敏感性显著,即缺口冲击强度较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突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增韧。
PP共混增韧方法以其效果显著、工业化投资少且迅速易行等特点而广为应用。
共混增韧改性是指用其他塑料或弹性体等作为改性剂与PP共混,以此改善PP的韧性。
常用的改性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橡胶或弹性体以及无机刚性粒子等几类。
1.塑料增韧PP体系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较为低廉。
应用较多的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I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聚酰胺(PA)等。
但由于他们与PP的不相容性,要使体系达到较高的韧性往往需要加大改性剂用量或添加相容剂。
1.1PP/聚乙烯(PE)1.1.1 高密度聚乙烯结构、性能及应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在每1000个碳原子中含有不多于5个支链的线型分子所组成的聚合物。
基于无机粒子与无纺布的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及增韧机理
研究
首先,该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无纺布作为纤维基体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能够为复合材料提供良好的力学性能。
同时,无机粒子的添加能够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刚性,提高其耐磨
性和耐化学侵蚀性能。
这使得该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该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无纺布在高温条件
下能够保持其力学性能和形状稳定性,不会发生融化或变形。
而无机粒子
的添加能够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其耐高温性能。
这使得该复合
材料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例如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外,该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增韧机理。
无机粒子与无纺布之
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增加界面的粘合强度来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
和韧性。
无机粒子的添加能够填充无纺布的孔隙,从而增加纤维之间的接
触面积,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
此外,无机粒子还能够通过桥连
效应来增加纤维的支撑和增强效果,有效抵抗裂纹扩展。
因此,这种无机
粒子与无纺布的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增韧机理,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
韧性和延展性。
综上所述,基于无机粒子与无纺布的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良好的增韧机理。
这种材料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材料和结构部件。
然而,仍然有待深
入研究无机粒子与无纺布的相互作用机制,以进一步优化这种纤维复合材
料的性能和增韧机理。
PVC/碳酸钙复合材料的讨论现状及进展在各种(改性剂和改性方法)未普遍得到应用之前,通常重钙是作为廉价的填料,直接填充到塑料中起增容增量降低成本的作用,且使用的一般是一般大粒径粒子。
这种刚性无机粒子虽可以提高制品的硬度和刚性,但损害了强度和韧性。
随着工业技术的向前迈进,市场目光已经向(功能性填料)方向瞄准,功能型填料填充得到的高聚物复合材料己经工业化和规模化了。
加上超细研磨技术的显现,使得重钙往超细化方向进展。
但是,并不是说填充颗粒越细越好,特别在PVC/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必刻意努力探求过细的粒径。
比如说,叶林忠等采纳三种不同粒径的改性后碳酸钙,按肯定质量比填充到PVC中形成复合材料,通过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等参数的测试,发觉粒径为的10nm改性碳酸钙综合性能最差,而平均粒径为1.92m的超细碳酸钙综合性能最好。
魏刚等采纳微米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分别对PET—MA—GMA体系进行填充改性,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纳米级还是微米级碳酸钙,所形成高聚物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都随填充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微米级碳酸钙体系减小的趋势较纳米碳酸钙慢。
而表现在缺口冲击强度上,复合材料随纳米级碳酸钙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而随微米级碳酸钙的加入量增大而增大。
以上结论说明微米级碳酸钙更能改善PET—MA—GMA体系的力学性能。
其实,问题的瓶颈在于无机粉体能否在有机高聚物中的均匀分散和空间平衡分布,从而不使团聚颗粒在高聚物中过早的引发并产生缺陷。
然而,碳酸钙亲水疏油的本性、微细小颗粒高表面能导致粒子简单集聚等问题使重钙粉体在高聚物中分散不均匀,达不到预想中的作用。
基于以上原因,各种改性方法,改性工艺应运而生。
有关企业和科研人员在此领域做了大量的投入和讨论工作,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学术价值。
O.P.Obande等用硬脂酸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后与PVC进行混炼模压成型,得到PVC/碳酸钙复合材料薄膜。
塑料的增韧、增强与增刚黄锐教授(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1.1概述???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重点转向聚合物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与高性能化、功能化等方面;或通过加工改变单一聚合物聚集态,或将不同聚合物共混使性能普通高分子材料变成可工程应用的高性能材料。
???据统计,在改善和提高聚合物的性能中,主要包括冲击韧性、加工性能、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热变形稳定性、燃烧性能、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等,获得高的冲击韧性、高的拉伸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位居前三位,成为聚合物材料改性的主要目标。
作为结构材料的高分子,强度和韧性是两项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
以往的研究表明,橡胶能有效地增韧,但造成强度、刚度较大幅度下降;无机填料能有效地增强,但往往造成冲击韧性明显下降。
因此,如何获得兼具高强高刚高韧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实现同时增韧增强与增刚改性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应用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对弹性体增韧机理的更进一步认识,人们在提高弹性体的增韧效果和新型弹性体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都开展了研究。
弹性体增韧体系的强韧性与弹性体的种类,分散相的结构、粒子大小及分布,界面粘结以及基体等因素有关。
有人采用弹性模量比橡胶类聚合物高1-2个数量级的EVA作为PP的增韧改性剂,研究了原料配比、工艺条件和微观结构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共混物的增韧机理主要是EVA 分散相粒子的界面空洞化引起PP基体屈服。
该共混物在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刚性相对下降很小,并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其综合性能优于PP/EPDM共混物。
通过改善弹性体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等来达到共混材料的强韧化,已有很多文献报道。
有研究表明,质量比为80/20的动态硫化PP/EPDM和70/30非硫化型PP/EPDM的韧性几乎相同,可以用更少的弹性体用量而达到同样的增韧效果以保持PP的刚性和耐热性。
PE/PP共混改性研究摘要: PE 增韧P P 的效果取决于共混物中PE 的用量, 当PE 质量分数达到25%~40 %时,共混物既有良好的韧性和拉伸强度,又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使用橡胶或者热望性弹性体与PP 共混增韧效果最为明显。
但由于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加,体系在冲击强度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刚性等性能的损失。
此外,还就近年发展起来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研究工作进展和机理研究情况作了介绍.关量词: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聚丙烯(PP)是通用热塑性树脂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PP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有着优异的综合性能。
而其亟待克服的最为突出的缺点是它的缺口敏感性显著,即缺口冲击强度较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突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增韧。
PP共混增韧方法以其效果显著、工业化投资少且迅速易行等特点而广为应用。
共混增韧改性是指用其他塑料或弹性体等作为改性剂与PP共混,以此改善PP的韧性.常用的改性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橡胶或弹性体以及无机刚性粒子等几类。
1.塑料增韧PP体系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较为低廉。
应用较多的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I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聚酰胺(PA)等。
但由于他们与PP的不相容性,要使体系达到较高的韧性往往需要加大改性剂用量或添加相容剂。
1.1PP/聚乙烯(PE)1。
1。
1 高密度聚乙烯结构、性能及应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在每1000个碳原子中含有不多于5个支链的线型分子所组成的聚合物。
在所有各类聚乙烯中,HDPE的模量最高,渗透性最小,有利于制成中型或大型的装运液体的容器.HDPE的渗透率低,耐腐蚀,并具有良好的刚度,使其适于作管材.HDPE良好的拉伸强度使其适于制作短期载重用膜,如购物袋等。
HDPE良好的劲度、耐久性和质轻的特性,适于制作商业和运输业常用的周转箱、码垛托盘和提桶及药品瓶、化妆品瓶和一般容器,也可用以制作玩具。
、无机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状况图1 种无机粒子分散的微观结构状态料的界面结构模型。
图2 刚性粒子周围嵌入柔性界面相示。
图3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合的但能产生强物理性缠结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柔性界面层。
图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图5 材料在不同高岭土含量(Ck)下的冲击强度(1--5%(质量),2--4%,3--3%,4--2%,5--1%,6--未处理图6 不同高岭土含量下的弯曲模量未处理,2--1%(质量),3--2%,4--3%,5--4%,图7 混合物在不同高岭土含量下(Ck)的拉伸强度1--未处理,2--1%(质量),3--2%,4--3%,5--4%,6--5%介于刚性粒子和基体之间的梯度界面层。
图9三相复合材料改性前后的冲击强度(1、2、3与图8相同)图8 三相复合材料改性前后的拉伸强度、加入4份改性剂,2、加入2份改性剂,3、未加改性剂载体“硬核-软壳”结构粒子,是制备增强增韧型填充母的基础。
10 填充母料出发制备刚性“核-壳”结构粒子示意图11 滑石粉直接填充(a)不加母料填充(b)加母料填充性填料-载体“核-壳”结构粒子的贡献。
(a)与滑石粉母料填充(b)共聚聚丙图12 滑石粉直接填充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对比(料载体为EPDM)填充母料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过程中。
它在基体中重新快速分散。
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刚性“核-壳”结构粒连续生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13 填充母料在均聚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过(复合温度为200℃,转子转速为14 未刻蚀的(a)与刻蚀的(b)填充母料与均聚聚烯复合体系脆断样品的微观形态(填充母料与聚丙烯的质量比为40:60,母料载体为POE)表面形成“核-壳”结构。
(a )HDPE/处理过的CaCO 3=70/30;(b )HDPE/POEg/未处理CaCO 3=71/9/20;(c )HDPE/POEg/处理过的CaCO 3=71/9/20图22是HDPE/POEg/CaCO 3三元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与CaCO 3含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