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月夜忆舍弟》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 格式:docx
- 大小:44.86 KB
- 文档页数:9
《月夜忆舍弟》的全诗及赏析【诗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释义】弟弟都各在一方,已经没有了家无从知道各自的下落。
【点评】兄弟间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心中。
【鉴赏】兄弟几人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彼此之间也没有消息,家早已经不存在了,兄弟的生死也难以预知。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由于安史之乱,诗人避难秦州,其弟三人杜颖、杜观、杜丰皆分散各地,相互之间不通消息。
在这兵马倥偬的年月,诗人因闻戍鼓,见孤雁独飞,而引起忆弟之情。
此句写出了兵荒马乱的年代,诗人对分散各地的兄弟的担忧以及深深的思念之情。
【全诗】《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赏析】一个清冷的夜晚,耳畔传来了单调的更鼓声,不由让人的心绪也变得单调、沉闷了。
一位孤单的满怀愁绪的诗人,此时正月夜独坐,头脑一片空白。
蓦然响起的更鼓声刹那间惊醒了他,突然,他感到了一丝清冷,猛然意识到,又是秋令时节了!在这样一个夜晚,伴随沉闷的更鼓之声,诗人感到了分外的寂寞。
这不,路上连一个行人也没有,偌大的天地似乎只有诗人自己孤单地呼吸着寂寞的空气。
不! 不只他一人! 还有秋雁呢! 听,那不是它们欢快的鸣声么! 可再凝神细听,诗人倍感孤寂了! 那是一只失群的孤雁在凄楚地鸣叫,一声声,都敲打在了诗人本已孤寂的心上! “我”又何尝不想对你略加挽留了,可只怕我们的相互抚慰只会平添几分凄恻啊!这样的寂寥,这样的冷落,都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仅仅是因为“我”的寂寞心绪么?不! 是频仍的战乱,它阻隔了行人来往的脚步,阻断了本可频传的音信,更扼杀了太多的生灵,让空气的每一个分子都饱含了凄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样冷漠与凄凉的氛围就更容易勾起旅人的思乡之情。
白露的夜晚,清露茫茫,一轮明月,朗照天空。
清露更添寒意,朗照的明月却显出几分“朦胧”。
《月夜忆舍弟》杜甫赏析【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河南巩义人。
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有《杜工部集》。
有著名的“三吏”、“三别”,其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尊为“诗圣”。
【背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弃官华州司功,携家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
时安史之乱未平,史思明叛军在黄河南北很猖獗,西面吐蕃亦不时侵扰,秦州地处边塞,形势比较紧张。
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对弟弟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主旨】本诗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名句赏析】杜甫最笃于兄弟情谊,干戈扰攘中,衰病中的诗人格外思念音信不通的诸弟,遂在凄清孤寂的秋夜,写下了这首凄楚动人的忆弟诗。
诗写天涯忆弟之情,骨肉离散之苦,可谓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首联提摄全篇。
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到处都呈现出一派凄凉景象。
在凄凉沉寂的氛围中,写出强烈的忆弟之情。
点明时间、地点,已隐含忆弟之情。
戍鼓声犹在耳,接着传来孤雁哀鸣,不禁牵起诗人思弟之情。
古人常用“雁行”、“雁序”喻兄弟,孤雁失群,则使人联想到兄弟分散。
况且在这荒远边地的萧瑟的秋夜,这孤雁念群的悲叫声,听来更使人怆然涕下。
《月夜忆舍弟》翻译赏析《月夜忆舍弟》翻译赏析《月夜忆舍弟》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全文如下: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前言】《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
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杏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注释】舍弟:家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
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长:一直,老是。
不达:收不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翻译】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鉴赏】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月夜忆舍弟》知识梳理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一、作者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二、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三、重点字词:舍弟(shè)戍(shù)分散(sàn)四、词语解释:(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
(9)况乃:何况是。
(10)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五、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六、作品鉴赏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译注1】露水从今夜变白,月亮虽很明亮,但总觉得没有往日在故乡时那样明亮。
露从今夜白:适逢白露节,故觉露水变白。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
此联的意思是:白露节的夜晚清露满地,使人顿生寒意,孤身在外的游子愈加感到故乡的月是最亮的。
后用来表达在异乡的游子月夜怀乡、思亲之情。
【译注2】从白露这一夜起,清露就变成寒凉的白露了; 在异乡望明月,觉得还是故乡的月儿明亮啊。
语出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用以表达月夜游子怀乡思亲之情,或单用“月是故乡明” 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赞颂。
◇多年没回家乡了,看着那圆圆的月亮,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之感。
(谌容《真真假假》)【译注3】写作者在离乱中怀念故乡的兄弟。
“露从今夜白”,既是写景,也点明时令,时为白露节。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感情色彩比上句强烈。
本来普天之下共享一轮明月,无明暗不同之差别,而作者却说“故乡明”,深刻表现了思乡之情。
【鉴赏】今晚是白露节,月亮却是故乡的最亮。
“露从今夜白”一句中,“白露”原为节令,却被诗人拆开讲,情致顿显。
“月是故乡明”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所写之景中: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却说故乡的月亮最明。
这种写作手法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两句诗歌正常语序应为“今夜露白”,“故乡月明”。
诗人将词序调换,使得诗歌意趣横生。
后人常引此句表达思乡之情。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故乡的月夜清凉宜人,月光明亮。
[例]“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故乡的“凉月子” 照着东海边的渔村农家,照着我家竹篱边那棵桂花树时,在淡淡的桂子香气里,母亲的那辆纺车,也许又在“嘤嘤嘤”地吟唱,摇出一圈又一圈白花花的海浪吧。
(秦文玉《西海情》)二、用以形容月夜的思乡之情。
[例]特别是中秋节,素来称为团圆节,这是最易引起人们思乡之情的一天。
《月夜忆舍弟》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基础过关】1.《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朝代)诗人,字,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答案】杜甫唐代子美现实主义李杜【解析】考查与杜甫及本诗相关的文学常识。
平时要注意积累。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舍()弟②戍()鼓【答案】①shè②shù【解析】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
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舍弟:(2)戍鼓:(3)断人行:(4)边秋:(5)况乃:【答案】(1)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2)边防驻军的鼓声。
(3)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5何况,况且。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
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4.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答案】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理解。
结合诗文内容具体分析。
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国破家亡,诗人也在外漂泊,离家时所,处于对故乡的思念,在诗人眼中什么都是家乡的好,就连天上的那轮明月也是在故乡才更显得明亮。
【实战过关】一、理解性默写2、《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3、《月夜忆舍弟》中写弟兄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卜的诗句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深化主题。
5.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杜甫偏偏说:“”。
6.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月的诗句是:【答案】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4、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5、月是故乡明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
《月夜忆舍弟》全文及分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忧思的诗作,全诗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诗歌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戍楼上的更鼓响起,宣告着道路的封锁,行人断绝。
这一句描绘了战争时期的紧张局势和社会的不安。
而在这边地的秋夜中,一只孤雁的鸣叫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孤雁的形象常常象征着孤独和漂泊,这一声雁叫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两句是整首诗的经典之笔。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让人顿感寒意。
而在诗人眼中,即便普天之下的月亮都是同一个,但他却觉得只有故乡的月亮才是最明亮的。
这种感受并非是客观的事实,而是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使然。
因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牵挂,使得他觉得故乡的一切都是无比美好和亲切的。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愁苦。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诗人感慨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各地,由于战乱,连家都没有了,想要打听他们的生死存亡都无从知晓。
这体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使得亲人离散,生死不明。
这种无奈和担忧让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想要给弟弟们寄去书信,却常常无法送达。
更何况现在战争还没有停止。
这进一步强调了通讯的困难和局势的动荡不安,也反映出诗人在这种困境中的无奈和绝望。
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写边地秋夜的景色,烘托出诗人对弟弟们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恨。
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
从一开始的环境描写,到对故乡的思念,再到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战争的谴责,一气呵成,真挚动人。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亲人离散的真实写照。
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在战争中的痛苦与无奈。
《月夜忆舍弟》全文与赏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饱含深情、意境深沉的诗作,全诗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荒凉冷落的边塞秋景。
戍楼上的更鼓阻断了人们的行路,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压抑、寂静的氛围,“断人行”三个字,生动地写出了战争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生活的艰难。
而那一声孤雁的鸣叫,更是增添了凄凉之感,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和思乡的愁绪。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细腻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在这清冷的月夜,诗人触景生情,觉得眼前的露水都因今夜而变得格外洁白,而那高悬天空的明月,也只有故乡的才最为明亮。
其实,露水哪里有不同,明月又哪里有分别,只是因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使得他在心理上产生了这样的错觉。
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他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痛苦和忧虑。
兄弟们分散在各地,家园也已不复存在,无法打听他们的生死存亡。
战争让亲人离散,生死未卜,这种不确定性和担忧让诗人倍感煎熬。
这里的“无家”不仅仅是指房屋的毁坏,更是指心灵失去了归宿,那种漂泊无依的感觉愈发强烈。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人想要给弟弟们寄去书信,却常常无法送达,更何况战乱还没有停止。
这反映了当时通信的艰难和战争的残酷,也让诗人的思念和牵挂无处寄托。
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亲人间的联系被无情地切断,诗人的无奈和痛苦达到了极点。
整首诗以景衬情,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杜甫没有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直抒胸臆,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字词解释:①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②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③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④况乃:何况,况且。
内容描述: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全诗赏析:①首联: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景图: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渲染了浓重的悲凉气氛。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是“月夜”的背景。
②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不完全是客观写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设想故乡的月亮更明更亮,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
③由颈联:望月转入抒情。
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既怀家愁,又忧国难。
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有”“无”的对比:使语气更显沉痛,与杜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想近。
④尾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长”:一直,总是。
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预料。
主旨:此诗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作者描写的既是自己,也是饱经战乱的百姓,既怀家愁,又忧国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写作特色:全诗层次井然,首尾呼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
《月夜忆舍弟》全文与赏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忧思的诗作,全诗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一幅边地秋夜的荒凉景象。
“戍鼓断人行”,戍楼上的更鼓响起,宣告着宵禁的开始,道路上不再有行人的身影,渲染出一种紧张、寂静的氛围。
“边秋一雁声”,在这深秋的边塞,一只孤雁的鸣叫划破了夜空,更增添了孤寂和凄凉之感。
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烘托出战争时期边地的紧张与冷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可诗人却觉得还是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
其实,并非他乡的月色不如故乡,而是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让他在心理上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这两句以景衬情,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诗人感慨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各地,由于战乱,连他们是生是死都无从知晓。
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亲人安危的牵挂和担忧,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想要给弟弟们寄封书信,却常常无法送达,何况如今战争还没有停止。
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亲人之间的联系被阻断,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诗人在诗中既描写了边地的荒凉景象,又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谴责,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语言朴实,毫无雕琢之感,却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如“戍鼓”“边秋”“露”“月”等,烘托出浓郁的情感氛围。
同时,运用对比的手法,如“月是故乡明”,将故乡的月与他乡的月相对比,突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的忧思层层递进。
从对边地环境的描写,到对兄弟分散、生死未卜的牵挂,再到对书信不达、战争未休的无奈和痛恨,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虑。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月夜忆舍弟》历年中考阅读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四川省内江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_______、____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
我们学过的杜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1.视觉、听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这两句诗运用融情于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国人阳全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更融人了感情。
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今晚(白露)以后霜更白了;本来到处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是故乡最为明亮。
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景随情变,让人动容,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意近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的意思是: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这两句诗与杜甫的《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意思是: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这句诗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运用融情于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国诗句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更融人了感情。
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今晚(白露)以后霜更白了;本来到处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是故乡最为明亮。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翻译赏析1、《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 诗歌背景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
杜甫与自己的弟弟们分散在各地,音信不通,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饱含思念与忧虑的诗篇。
111 诗句解读“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的哀鸣。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荒凉景象,烘托出了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和人们的不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融入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这体现了诗人对兄弟命运的担忧和无奈。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进一步强调了通信的困难和战争的残酷。
12 诗歌翻译戍楼上的更鼓阻断了人们的行路,秋夜的边塞传来一只孤雁的叫声。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为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分散各处,已经无法打听他们的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达,何况战乱频繁还未停止。
121 翻译技巧与难点在翻译这首诗时,需要准确传达出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
例如,“戍鼓”“边秋”“露”“月”等词汇要翻译得恰当,同时要注意保留原诗的韵律和节奏。
难点在于如何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兄弟的牵挂在翻译中充分体现出来。
13 诗歌赏析131 情感表达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恨。
诗人在颠沛流离中,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边塞的秋景和自己与兄弟的离散,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132 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人人心中都有的对故乡的深情。
月夜忆舍弟诗词赏析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在秦州时所作的诗篇,它以深情的描述和激情的语言,成为了杜甫诗作中的经典之作,也触发了人们对生命短暂和人世间无常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描述了在战争背景下对弟弟的怀念和忧虑,诗中运用了雁声、白露节、明月等物象,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前四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描绘了他在夜晚的感受,和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他在夜晚听到了戍鼓的声音,这是战争的象征,也让他想起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同时,他也看到了一只孤雁在秋天的天空中飞行,这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他的思乡之情已经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他看到的不是现在的月亮,而是他曾经生活过的故乡的月亮。
后四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他对国家危难的悲痛和忧虑。
他希望能够与弟弟团聚,但在战乱之中,这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他只能通过书信来了解弟弟的情况,但由于战乱的影响,书信难以到达。
这也暗示了他的忧虑和对战争的强烈不满。
全诗结构严谨,思想感情深沉,表达了他在国家危难时的悲痛和忧虑。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诗作中一首描写战争与亲情的诗歌,它以其沉郁顿
挫的风格,展现了杜甫的深厚功力。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情感和人生思考,也可以看作是对战争和生命的反思,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
《月夜忆舍弟》古诗解析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枚明珠,其中《月夜忆舍弟》这首古诗独具特色。
它以婉转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诗人在月夜中对已逝舍弟的深深思念之情。
本文将对《月夜忆舍弟》这首古诗进行解析,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和诗人的感受。
首先,我们来欣赏这首诗的全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全诗只有四句,却能够引发无限遐想和共鸣。
这首诗以作者在床前明亮的月光下的景象作为开篇,在这个幽静的夜晚,诗人的内心显得特别地寂寞和思念。
首句“床前明月光”以诗人的所见作为切入点。
诗人以床前明月光照亮房间的情景来营造诗歌的氛围,形容月光洒在房间里,给人一种安静且温馨的感觉。
这里的“光”同时也暗示了诗歌中心主题的发展。
接着,诗人使用“疑是地上霜”来描绘月光洒在地上的景象。
当月光照耀在大地上时,似乎地面上覆盖了一层白霜,使人难以分辨月光和霜的界限。
这里的“疑”字使得月光和霜交相辉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深意。
第三句“举头望明月”,诗人抬起头来仰望明亮的月亮。
这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恢弘和豪迈,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月亮作为古人心目中的圣洁之物,常常用来象征人生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诗人将目光从明月移向自己的内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低头缅怀故乡,既有对故土的留恋之情,也折射出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显得诗人的感伤与无奈。
通过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月夜忆舍弟》这首古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兄弟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人利用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追忆渗透在了每一个字句之中。
诗人卓越的描写技巧和深刻细腻的感情展示了他对亲情与乡愁的真挚体验。
总结回顾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月夜的细腻描绘,还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和亲情的思念之情。
这首古诗通过简洁而打动人心的词句,诉说了诗人内心深处真挚而纯粹的情感。
诗人通过赋予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于月夜之中,使得这首诗以微妙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绪和情感。
中学语文古诗赏析—《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思想感情】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达:到。
8.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1月夜忆舍弟的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的意思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月夜忆舍弟赏析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2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赏析】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唐诗三百首】唐诗《月夜忆舍弟》赏析作者:杜甫原文: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今晚的露水是白色的,月亮是明朝的故乡。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如果你很长时间不能寄出一本书,军队就不会停止。
译文徐楼敲响耿鼓,路上行人的影子被打破,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天是白露。
她突然从远处想起了她的哥哥,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的兄弟们,但他们自己的东西离我们很远,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通常,信件总是遥不可及,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意境《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
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欣赏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加入问题。
《今夜露水白》,不仅描绘了风景,还指出了季节。
那天晚上是白露节。
满天都是露水,让人觉得很冷。
《明月故里》也是一幅山水画,但与前一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现实,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
显然,整个世界都有一轮明月。
没有区别,但应该说我家乡的月亮最亮;显然,这是作者自己的心理错觉。
如果你想这么说,这是无可置疑的。
然而,这种将幻想变为现实的手法让人感觉很有道理,因为它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他的故乡之情。
这两句话在精炼句子方面也很有技巧。
月夜忆舍弟的原文及赏析月夜忆舍弟的原文及赏析月夜忆舍弟朝代:唐代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
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
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
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
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赏析《月夜忆舍弟》原文及赏析月夜忆舍弟朝代:唐代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