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中散文阅读技巧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2. 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
2. 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整体感知、细读理解、品味语言、思考主题等。
3. 散文阅读的方法:快速浏览、精读、反复阅读、比较阅读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提问: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有何不同?二、讲解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10分钟)1. 讲解散文的特点:散文以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注重真实性和个性化的表达。
2. 讲解散文的构成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
三、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10分钟)1. 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
2. 细读理解:仔细阅读重要段落和关键句子,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品味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注意修辞手法和用词的精妙。
4. 思考主题: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四、讲解散文阅读的方法(10分钟)1. 快速浏览: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抓住文章的要点。
2. 精读:深入阅读重要段落和关键句子,理解作者的意图。
3. 反复阅读:多次阅读文章,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4.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散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实践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篇散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进行阅读。
2. 学生阅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阅读心得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课程中学到的散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散文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特点和构成要素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散文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实际能力。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注重文本加强审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的能力,提高散文阅读的审题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散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散文阅读的审题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散文,注意把握散文的结构、语言和情感。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强调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个散文阅读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答案,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散文阅读的认识和体会。
五、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散文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特点,如真实性、抒情性、随意性等。
2. 散文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散文的、开头、结尾、过渡等要素,培养学生的细读、批注、推理等能力。
3. 散文阅读的审题技巧:教授学生如何抓住散文的主题和情感,正确理解题目要求。
4.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典型的散文,示范如何运用阅读方法进行审题和分析。
5. 课堂练习:提供一篇散文,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和分析,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用于教学实践。
2. 辅助材料:相关散文阅读指导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45分钟。
高考现代文教案——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策略。
2. 提高学生对散文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朗读和背诵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2. 散文的阅读策略3. 散文主题的提炼和分析4. 散文结构的把握5. 散文表达技巧的鉴赏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难点:对散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阅读策略、主题提炼、结构把握、表达技巧鉴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阅读方法。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阅读策略,包括把握主题、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散文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篇散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挑选风格迥异的散文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
2. 散文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散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散文阅读训练1. 选用不同题材的散文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
2. 设置阅读题目,检验学生对散文内容、手法、主旨的理解。
八、散文阅读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散文阅读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散文阅读效果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鼓励。
九、高考散文阅读策略1. 分析高考散文阅读题型,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 结合实际高考真题,讲解散文阅读的命题规律。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拓宽知识面、培养审美情趣。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细腻、意蕴丰富。
3. 散文阅读的技巧:捕捉关键信息、理解作者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分析散文的特点。
3. 分享散文阅读的技巧。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技巧深入理解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捕捉关键信息:关注、开头、结尾、过渡句段。
2. 理解作者情感:通过细节描写、抒情议论句理解作者情感。
3. 感悟人生哲理:从散文中提炼出的人生道理和哲理。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分析具体散文作品,示范运用技巧。
3.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深入理解。
2. 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运用技巧的过程和收获。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实践与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散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不同风格的散文作品进行阅读。
2. 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
3. 欣赏散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段落。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散文阅读实践。
2. 分析不同散文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 欣赏散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段落。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
2. 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第四章:散文阅读的拓展与深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拓展散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升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优美、有节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散文阅读的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散文阅读的认识。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及阅读感悟。
4. 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推荐散文作品给同学,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抓住散文的主题: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
2. 品味散文的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3. 感受散文的情感:体会散文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散文的结构:把握散文的层次结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4. 总结:强调掌握散文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写一篇关于散文阅读技巧的心得体会。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高效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快速浏览:把握散文的大意。
2. 精细阅读:深入理解散文的细节。
3. 批判性思维:分析散文的优缺点。
4. 联想与想象:丰富阅读体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
-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散文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技巧。
- 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内涵。
-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散文创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通过展示几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分析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散文的内容和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文体特征,如:叙事、抒情、议论等。
3. 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深入探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散文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3.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技巧。
(四)写作实践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篇散文。
2.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写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建议。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散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2. 散文写作技巧指南3. 网络资源:散文赏析、散文写作教程等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喜爱程度2. 学生对散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散文创作的质量通过以上教学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教案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讲解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帮助学生提高散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其对散文作品的欣赏与创作能力。
教材准备:选取适合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的散文作品,如经典名篇或当代优秀散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简要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和在文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对散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散文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二、散文阅读技巧讲解(25分钟)1. 教师引入不同类型的散文作品,解读散文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并指导学生聚焦于文中核心思想,了解散文的传达方式。
示范性阅读:教师选择一篇散文作品,读给学生听,并给予合适的语音语调,使学生通过语音的表演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作品的结构、篇章划分和段落组织。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手法。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散文作品,将其分成若干段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分析每一段的核心内容和所起的作用,并展开对作品整体结构和篇章划分的思考。
三、散文写作技巧讲解(40分钟)1. 教师介绍散文写作的基本要点,包括选题、构思、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等。
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思考,理解散文写作的核心要素。
2. 教师示范散文写作过程,通过共同选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一起完成散文写作的实践。
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对散文形式和技巧的理解。
写作实践: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主题,要求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散文作品。
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散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练习(40分钟)1. 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练习,教师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和建议。
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加深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进行散文写作练习,教师提供多个选题供学生选择,并鼓励学生通过对散文的模仿和创新,展现个人的写作才华。
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散文阅读与写作活动,提出自己对散文阅读与写作的理解和感悟。
分析散文表现手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散文的概念,把握散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散文表现手法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通过对散文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2. 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 分析散文的步骤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散文的特点,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 难点:分析散文的步骤与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概念、特点及表现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散文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分析散文的步骤与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特点,介绍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篇散文进行分析和鉴赏。
5. 总结: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总结散文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选取一篇散文进行分析和鉴赏,提高分析散文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散文特点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
3. 课后作业:审阅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散文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的材料,包括经典和现代的散文作品。
2. 参考书籍:提供关于散文理论的书籍,供学生进一步自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相关的散文作品和分析文章,拓宽学生的视野。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选取散文作品进行讲解和讨论。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 通过阅读优秀散文作品,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4. 优秀散文作品选读5. 散文阅读实践与感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散文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3. 优秀散文作品的主题挖掘和审美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散文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分享。
4. 实践法:布置散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进行阅读。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第三课时: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4. 第四课时:优秀散文作品选读与分析5. 第五课时:散文阅读实践与感悟分享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概念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历史地位。
3. 分析:通过分析优秀散文作品,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自主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分享阅读心得。
七、教学内容1.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2. 代表作品:鲁迅《朝花夕拾》、朱自清《荷塘月色》、林清玄《心灵的谣言》等。
3. 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抓取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把握作者情感等。
4. 优秀散文作品选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供学生品读与分析。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散文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分析优秀散文作品,挖掘作品主题与审美价值。
3. 运用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分类及其特点。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通过阅读散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散文阅读的技巧:如何抓住散文的主题、如何理解散文的象征手法、如何分析散文的结构。
三、教学活动:1. 讲座:讲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及基本技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散文阅读的感悟,互相学习。
3.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阅读,并写下阅读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评估学生对散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的分享,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
第二章:散文的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平实的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侧重于叙述、描写和抒情。
2. 散文的特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寓意深刻。
3. 散文的阅读方法:如何抓住散文的主题、如何理解散文的象征手法、如何分析散文的结构。
三、教学活动:1. 讲座:讲解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探讨其特点和阅读方法。
3.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阅读,并写下对散文特点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对散文特点的理解,评估学生对散文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的分享,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
六章:散文的语言特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语言特色。
2. 培养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语言的阅读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语言的优美:通过具体的词汇、修辞手法等体现。
一、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注重文本加强审题二、教学对象:高中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如真实性、文学性、可读性等。
2. 培养学生细致阅读散文的能力,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3. 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信息,加强审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教学重难点:1. 散文的基本特征的把握。
2. 细致阅读,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3. 运用文本信息,加强审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具体的散文为例,让学生初步感受散文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思考。
2. 教学内容:a. 散文的基本特征:真实性、文学性、可读性。
b. 细致阅读散文的方法:关注、开头、结尾、关键词语等。
c. 审题技巧:理解题目要求,准确把握考查点。
3. 课堂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散文,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课后作业:a. 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b. 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是什么?c. 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 选取两篇不同主题的散文,比较它们的异同,分析作者表达主题的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散文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散文阅读方法的运用能力和阅读量。
3. 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的提高。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信息,加强审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散文阅读素材库,包括不同主题、风格的散文。
2. 相关散文阅读指导书籍和文章。
3. 网络资源,如散文阅读网站、论坛等。
十、教学时间:1课时六、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注重文本加强审题七、教学内容:1. 散文的分类及特点: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2. 散文的阅读策略:抓住线索、理解象征手法、品味语言。
3. 审题技巧:分析题目要求,确定考查点。
一、散文阅读方法教案二、教学对象:高中学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与分类2. 散文的基本特点3. 散文阅读方法4. 散文作品欣赏5. 实践与拓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散文作品,引导学生体验散文的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散文阅读心得和方法。
4. 实践法:让学生课后阅读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第一章:散文的定义与分类1.1 散文的定义1.2 散文的分类1.3 散文与诗歌、小说的区别第二章:散文的基本特点2.1 真实性与虚构性2.2 文学性与艺术性2.3 散文化与叙事、抒情的结合第三章:散文阅读方法3.1 感知整体:把握文章大意3.2 品味语言:欣赏散文的美3.3 理解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3.4 深入思考:挖掘文章的内涵第四章:散文作品欣赏4.1 经典散文作品选读4.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4.3 交流阅读心得第五章:实践与拓展5.1 课后阅读任务:选择一篇散文进行阅读5.3 课堂分享:交流阅读体验和感悟六、散文阅读策略的分层指导6.1 初级层次:关注文章结构6.2 中级层次:分析作者观点与态度6.3 高级层次:跨文化比较与批判性思考七、散文阅读的实用技巧7.1 快速捕捉关键信息7.2 细读重要段落7.3 学会做笔记与标记八、散文阅读的思维训练8.1 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8.2 提高推理与判断能力8.3 锻炼批判与反思能力九、针对不同文体的散文阅读9.1 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9.2 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9.3 议论散文的阅读方法十、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回顾学习内容,总结阅读方法10.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10.3 教师总结课程亮点与改进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散文的定义与分类补充和说明:本环节需要重点讲解散文与诗歌、小说的本质区别,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识,以便在后续阅读中能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特点。
小学语文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能够理解散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散文的概念,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散文阅读策略:教授如何抓住散文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分析散文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散文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散文的定义与特点,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3. 阅读实践:给学生发放一篇散文,让学生独立阅读,尝试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散文阅读策略的掌握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心得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散文文本: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散文作品,注意文本的多样性和文学价值。
2. 多媒体教学工具: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学生阅读记录表:设计一份学生阅读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阅读心得和思考问题。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散文欣赏:教师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通过朗读和解读,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一篇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对照所学散文的特点,分析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创作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散文的特点,进行现场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散文写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散文语言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散文的特点、散文语言的鉴赏方法。
难点:对散文语言的深入理解,以及个性化鉴赏观点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散文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散文的语言美。
(二)散文特点分析1. 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如结构自由、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等。
2. 结合具体散文作品,分析散文的特点在作品中的体现。
(三)散文语言鉴赏方法1. 教授散文语言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修辞手法、品味语言风格等。
2. 以具体散文为例,指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散文语言。
(四)作品鉴赏与讨论1. 分发散文作品,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初步感知作品的语言美。
2. 引导学生围绕散文语言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鉴赏观点。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语言。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散文鉴赏语言的方法和技巧。
2.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散文语言的能力。
3. 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观点的准确性和深度。
五、教学资源1. 散文作品集2. 散文鉴赏相关书籍3. 散文鉴赏教学视频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注: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散文阅读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含义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学方法,以帮助我们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散文阅读技巧培养教案。
一、教学目标散文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它凸显了个人情感,批判了对社会现象和关系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应该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散文的魅力和价值。
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了解文章文体特点,学习如何分析文章的文学性和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求知动力,以及提高学习兴趣和读书习惯。
二、教学内容1.散文的类型和特点:教授散文的基本类型,如叙述性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等,并介绍散文的特点,如情感性强,自由写作形式,讲述真实的生活故事等。
2.散文表达的主题:教师能帮助学生识别文章中的核心思想,以及阐释如何作者表达感情和情感转变。
3.散文阅读的正确方法:教导学生的散文阅读技巧,例如,快速浏览,准确把握主旨,细读传达细节,寻找不同的细节,注意文章的文学性,以及自我思考并分析文章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教师通过言语和图示讲述散文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如何分析散文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2.阅读研讨:在课堂上创造出阅读的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并交流,以激发阅读兴趣和思维。
3.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个别指导:针对个别学生的阅读困难,教师能够给予辅导和指导,并通过个人反馈来鼓励和激励学生。
四、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散文的类型和特点,并给学生小组分组,让他们讨论散文中的个人情感和真实性。
2.教师选择一篇适合读高年级学生的散文,介绍如何快速浏览,以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意图。
3.教师让学生转换阅读模式,细读文章,以发现不同的细节。
4.教师给学生一些问题来提示他们在读后部分的分析,帮助他们发掘散文中的隐藏含义,识别文章中的核心思想。
5.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和讨论他们对散文的认识,以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学习经验。
语文散文阅读技巧教案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知识点归纳一.散文的类型形散神不散.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记叙散文.以记叙、事件、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抒情性散文.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二.修辞手法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反对、串对、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慧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三.散文常用表现手法1、使用修辞——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征,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突出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2、象征——如白杨礼赞,或者一些童话作品,可以含蓄而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情感.3、托物言志——如爱莲说,也是含蓄曲折地传达思想情感.4、铺垫——在写主要人物前,先写一些相关的材料,作用是蓄势,蓄情,突出主要人物.5、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或事件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以呼应,能够使后面情节在前面有照应,不出现虚假现象.6、扬抑——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以前面为铺垫,效果是形成反差,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感染7、虚实结合——眼前的描写是实,以前的回忆是虚;实际的存在是实,想像的情景是虚;现实的景象是实,引申的层面是虚.好处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更丰富多彩地表现人和事,充分显示文章的主旨.8、点面结合——概括交代是面,写具体事件是点;叙述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具体情节是点.点面结合可以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物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9、动静结合——效果是:以动衬静,或者以静衬动,起到烘托作用,相得益彰.10、联想和想像——由此及彼,延伸写作的范围,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多彩,使主题更深刻;使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1开门11、开门见山——这是文章开头的一种方法,直入主题,或者直接摆出论点.12、设置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可以吸引阅读兴趣,引人入胜.13、以小见大——抓住看似平凡细小的事情,以此体现大主题,或者揭示生活哲理四.行文段落分析方法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例题分析绿朱自清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考点一:理解类说说下列词好在哪里.梅花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招引说出了梅花潭的美,美的让人忍不住去.总结方法:明本义,溯根源,联系语境,抓中心.考点二:分析综合类1、作者在描写梅潭的绿时先用了什么词概括了对绿的总感受对绿的总感受:“醉人”、“奇异”.2、梳理本文结构线索,把握文章思路.文章以“绿”为文眼,贯穿始终.以游踪为线索展开描写.采用总分总结构,前后呼应结构紧凑.3、作者描写了梅雨潭周围的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你以为哪些词用得准确生动写了山、岩、亭、天、草,都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写梅雨瀑的美又是为了衬托梅雨潭的绿的美.因为“我”一见到梅雨潭的绿,“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例:写亭:一个“踞”字突出了它的险峻之势,给人以凌空突起之感.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写云:一个“流”写出轻盈之态.写瀑布: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动态美.4、文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体现作者那种对绿的向往、陶醉、倾倒的热烈感情.从融情于景和直接抒情的句子分析得出.总结方法:入手,分析结构,重复出现,问题指标,查找要点,概括中心.看题目知内容、明对象、淸线索、得中心、悟感情、分文体.找线索的方法:先看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再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还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的重要线索.考点三:鉴赏评价1、选段用形象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绘梅雨潭的绿,试仿照例句赏析文中的比喻句.例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赏析:这里把皱缬的水波比喻成少妇拖着的裙幅,出梅雨潭绿的清亮的特点.句子: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赏析:这里把滑滑、明亮的水光比喻成鸡蛋清,表现出梅雨潭的绿柔软、鲜嫩的特点.2、作者是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描写梅雨潭的绿的有怎样的效果比喻、对比. 作者连用六个比喻:像极大的荷叶,像少妇的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涂了明油,像鸡蛋清的软,鸡蛋清的嫩,像温润的碧玉,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也寄寓着作者的.作者拿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水来与梅雨潭水对比、衬托出梅雨潭的绿是浓淡相宜,明暗适度,恰到好处的特点.3、文章将收尾时,作者的写作在人称上发生了何种,有何作用由第三人称“她”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一开始作者感情比较收敛,可随着情感的迸发和投入,作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冷静,而把自己完全融进了“绿”之中,强烈的抒情需要使作者不自觉地改变了人称.总结方法:抓中心树形象,运用规律作鉴赏.课堂练习乡村的风许俊文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1.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4分2.文章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4分3.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6分4.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4分参考答案:1.答案:①风拂炊烟图②风吹莲荡图③风摇树木图1点1分2.答案:①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万物生长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②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1点2分3.答案:答对3点得满分.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②对给予自己温情的故乡的感激.③对朴实而明晓事理的父亲的敬爱.④对故乡纯朴的风格人情的赞美.⑤对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敬畏.4.答案:第二自然段:“用顽皮的小手……”句,运用拟人句,写出风的轻柔,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举出“摇头摆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均可第五自然段:“庄稼在风中拔节……”句,运用排比,描绘风中动人景象,使读者感受到风中勃勃生机.举出“春风归来遍地绿……”句,并指出对偶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也可答出修辞,各1分,分析有理各1分课后作业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飞红滴翠记黄山阅读练习题西山是我神往已久的胜地.郭沫若曾赞美西山是仰卧在滇池边的睡美人,青丝散垂在万顷碧浪之中.山上终年郁郁葱葱,华亭寺、古华寺、三清阁等名古刹古寺掩映在茂林修竹深处.登上悬崖峭壁上的龙门,远眺浩渺空阔的滇池,水天一色风光绝佳.但最使我关注的还是西山深处安息着人民音乐家——聂耳.盛夏,山区的气候像孩儿脸,说变就变.在昆明上车时天气晴朗,车到西山脚下却下起倾盆大雨.上山之初,我披上雨衣顶风冒雨上山了.雨中的西山显得更加幽静.爬了1小时,便来到聂耳墓地了.前来瞻仰聂耳墓的游人很多.穿国林阴小道一走进聂耳纪念馆,耳旁就仿佛响起雄壮的国歌旋律.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自幼爱好音乐,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1938年其骨灰被安葬于西山碧鸡山麓,1980年5月15日迁葬于此.步出纪念馆,天放晴了,雨后山林葱翠欲滴.我沿着弯弯曲曲的林阴小道来到墓地前,眼前一亮,苍松翠柏环绕中,一座洁白的大理石聂耳塑像矗立在鲜花芳草从中.中午的阳光泻进寂静的山林中,塑像显得更加生动传神,身披大衣的聂耳正低着头沉思,像在构思创作新的乐曲,也许是在担忧祖国的命运.我环视一周,选择了右前方位置,凝视了许久,脑海里涌现出电影聂耳中赵丹扮演的聂耳在油灯下激情奋笔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银幕上蒙太奇手法展现了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中华儿女抗日救国与日寇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至今思来,电影聂耳的艺术魅力仍使我热血沸腾,我稳稳地举起照相机,全景构图摄下这难忘的一刻.摄完我又往墓碑走去,墓碑前24级台阶象征着聂耳24岁的年轻生命,黑色的大理石碑上刻着郭沫若手书的“人民音乐家之墓”.墓碑前一群青少年正在宣誓,庄严的国歌的旋律永远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1、作者为什么说:“西山是我神往已久的胜地”2、细细分析,作者是怎样描绘西山美景的3、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关注”一词与开篇哪一个词相呼应请在文中划出.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当你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对其旋律感受如何试作评说.可从艺术魅力和创作背景及历史价值的角度去谈.答案1、风景秀美,多名刹古寺,有聂耳墓、塑像和纪念馆.2、从引用、直接描写和登高远瞻等角度描绘.23、神往已久4、想象、联想5、略。
初中散文阅读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灵活等。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能够理解散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抓住散文的线索、品味语言、感受情感等。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基本特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灵活。
2. 散文阅读方法:抓住散文的线索、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散文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散文的基本特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灵活。
a. 语言优美:散文的语言富有诗意,富有表现力。
b. 情感真挚:散文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感,具有感染力。
c. 形式灵活:散文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3. 教学散文阅读方法:a. 抓住散文的线索:散文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通过具体的线索贯穿全文。
b. 品味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c. 感受情感:感受散文中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实践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散文,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理解散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5. 总结:通过讨论和交流,总结学生在阅读散文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散文,理解散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散文的美。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教师要注重示范,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感染学生。
3.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散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4.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散文阅读活动,如朗诵、写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感受散文的魅力。
散文阅读——表达技巧的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2.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一、考点解读对散文表达技巧鉴赏的考查是常考点。
主要题型有两类,一是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修辞、语言效果和表现手法;二是从大处设题,从谋篇布局角度考查表达技巧。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二、知识回顾1.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2.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详见《创新设计》p210--213(1)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对偶、夸张等。
(2)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3)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联想、想象,以及人称的变化等(4)行文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伏笔、铺垫等。
三、典型分析亲亲麦子(节选)张佐香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
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
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
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
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
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
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
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
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
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6分)【方法小结】1规范答题步骤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2.方法点拨:三大意识①审题意识(范围、角度、指向、要点)②文本意识(结合语境、结合主旨)③规范意识(分条解答,步骤完整)四、课堂精练(一)句段的考查梧桐树丰子恺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
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
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
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
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
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
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落花也曾令人悲哀。
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
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
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
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文章第④段写“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整理满分答案:(二)全文的考查月是故乡明季羡林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⑵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呀。
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⑶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
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
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⑷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睛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
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⑸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
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少漠中,在碧波万项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⑹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
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
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
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
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吗呢!”可见朗润园给人的印象之深。
此地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能不顾而乐之吗?⑺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
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⑻月是故乡明。
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故里。
1.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请对此作具体探究。
(6分)答: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4分)答:整理满分答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