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的民族饮食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冀教版品社五上《丰盛的民族饮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丰盛的民族饮食》是一篇介绍我国各民族特色饮食的阅读课文。
课文通过对各民族饮食习惯的描述,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我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
教材内容安排丰富,既有对各民族饮食特点的介绍,也有相关的饮食文化背景知识。
本文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饮食文化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针对各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饮食特点,掌握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了解各民族饮食特点和文化背景知识。
2.突破策略: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展示法:学生通过展示,分享学习成果,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方案,准备好相关道具。
3.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预习课文,了解各民族饮食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民族特色饮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民族饮食特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各民族饮食特点。
河北版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丰盛的民族饮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河北省的民族饮食文化,了解不同饮食文化背后的文化传承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饮食的尊重和包容心态,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教材:河北版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2.辅助教具:地图、图片、教学PPT3.学具:笔记本、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出河北省的位置。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河北省的特色。
•引导学生思考:河北省是否有特别的饮食文化?2. 学习和讨论(2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河北的城市进行研究,了解该城市的饮食特色。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城市的饮食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河北省的饮食特色有哪些?背后的文化传承和特点是什么?3. 教师讲解(15分钟)•教师用PPT或者图片示范河北省的主要民族饮食,如糖炒栗子、扒羊肉等,讲解它们的制作方法和背后的文化含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饮食文化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河北特色?4. 小组活动(25分钟)•小组讨论:学生再次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河北的民族饮食,针对该饮食特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制作海报:每个小组根据所选的饮食特色,设计制作一个海报,展示该饮食的特点、制作方法以及与文化的关联。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制作的海报,并简要介绍他们所研究的饮食特色。
5. 总结和评价(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河北省的民族饮食特色。
•学生评价:学生用自己的话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记录并给予反馈。
四、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和制作一个关于河北省的民族饮食的PPT或者小册子,主要内容包括河北的主要饮食特色、制作方法和背后的文化含义。
《丰富的民族饮食》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懂得各民族人民之间应当相互尊重,懂得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学习重点: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饮食忌讳。
学习难点:懂得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学习方法: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学习用具:学生分组或自制手抓饭或准备少数民族的图片、文字资料。
有条件也可买一些民族食品,如:竹筒饭、羊肉串等学习过程:一、导入说家乡的特色小吃及饮食方面的忌讳二、引出新知1、请做手抓饭的同学展示作品。
(说说它的成分,夸夸他的好处)想品尝的同学须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特色食品?或者说这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也可以。
2、请准备图片资料的同学展示图片及相关资料。
3、请准备其他形式的同学展示4、不同民族同学一起郊游用餐的课本剧。
思考:不同民族的同学会带不同的食品,这时我们如何做到谦让?三、小结教学建议: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探讨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了解形式多样的民族饮食。
让学生亲自体验动手制作或找寻民族食品、民族文化的过程。
通过一个课本剧让学生实际了解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在生活中应养成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
面对表演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讨论交流,形成一至意见后再次演课本剧。
达标检测一、精彩补白1、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与()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特点。
2.、吃抓饭前手要(),最好戴上()。
3将新鲜的竹子,从竹节中间劈开,将()、()和()用调料拌好,然后放在()中,用火蒸,可做成美味的竹筒饭。
二、择优录取1、藏族的特色食品是()A 手抓羊肉 B酥油茶糌粑 C酸鱼酸肉2、竹筒饭是哪个民族的食品()A 壮族 B傣族 C 苗族 D蒙古族3、将新鲜的菠萝洗净后,在菠萝的叶子下三分之一处切开菠萝,将里边的菠萝肉挖出来一些,不要破坏外皮,然后将()和在一起,加适量的水,放在外空的波罗中,用火蒸成菠萝饭。
A水和玉米面 B水和大米 C大米和菠萝肉 D菠萝肉和江米三、课本练习解答1、你知道羊肉串是哪个民族的食品?为什么它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2、你还知道那些民族饭的做法?3.、你还知道哪个民族的饮食习俗或饮食忌讳?我们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教学反思: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河北版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丰盛的民族饮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饮食文化,能够列举出地域特色食物。
2.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3.能够品尝并分辨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发现其中的差异和相同点。
4.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学会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民族饮食文化,能够列举出地域特色食物。
2.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3.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学会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内容1.中国民族饮食文化2.河北地域特色食物四、教学过程活动1:引入1.老师播放PPT,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中国民族饮食文化。
2.学生讨论:学生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谈谈自己最喜欢的饮食文化作品是哪一种,为什么?活动2:导入1.老师向学生介绍河北地域特色食物。
2.学生观看介绍性视频,并记下重点。
活动3: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介绍一个地域特色食物,包括食材,做法和口感等。
2.学生了解别的地域的特色食物,同时也学以致用,将学到的食物制作的方法和口感与自己的小组分享。
活动4:巩固1.观看一段短视频,学生试图从视频中识别出几种不同的地域特色食物。
2.学生口头描述已经听过和品尝的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3.学生简述各种食物对于各个人体器官的好处,然后对比粗粮和细粮,来检验学生对“健康饮食”的了解。
活动5: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总结地域特色食物的类型,口味特征等。
2.教师总结提醒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吃得健康,并告知学生下堂课目标。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沟通表达能力。
2.家庭作业:从网上找到一到两道由河北烹饪文化作品,说明所选食品的历史,做法和口感以及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
3.匿名测试: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对健康饮食有所改变。
六、教学反思1.教学活动:通过课前PPT介绍,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河北版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丰盛的民族饮食》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饮食文化;2.了解河北地区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3.掌握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饮食食材和特色菜肴;4.了解饮食文化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描绘丰富多彩的民族饮食文化;2.能鉴赏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了解其历史、地理、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3.能描述少数民族地区主要饮食食材和特色菜肴;4.能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民族饮食文化的尊重、欣赏和热爱;2.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民族饮食文化1.什么是民族饮食文化?2.中国的民族饮食文化。
3.河北地区的民族饮食文化。
2.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1.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
2.少数民族主要饮食食材和特色菜肴。
3.饮食文化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3. 自己的理解和感受1.就以上内容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对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民族饮食文化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地食物,带领学生逐个品尝,开展互动讨论,初步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饮食文化。
然后,教师讲授河北地区的民族饮食文化,介绍河北地区主要的饮食食材和特色菜肴。
最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当地特色菜肴,并就饮食文化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展开讨论。
2.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教师介绍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包括少数民族主要的饮食食材和特色菜肴,以及饮食文化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
然后,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少数民族的传统菜肴,并互相欣赏和品尝。
3. 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就以上内容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对民族饮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绘画、短文等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课堂互动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其知识掌握情况。
大班民族美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大班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美食文化,增加学生对民族美食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说出我国各民族的特色美食,并了解其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尝试等方法,学会欣赏和评价民族美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各民族特色美食的介绍、制作方法的讲解以及食用方式的演示。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课时:介绍汉族美食,如饺子、馒头等。
2.第二课时:介绍藏族美食,如酥油茶、糌粑等。
3.第三课时:介绍蒙古族美食,如手抓羊肉、奶茶等。
4.第四课时:介绍回族美食,如手抓饭、烤全羊等。
5.第五课时:介绍其他民族的美食,如满族的萨其马、苗族的酸汤鱼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运用如下:1.讲授法:教师对各民族美食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进行讲解。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各民族美食的喜好和特点。
3.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具体案例,学生分析并评价民族美食。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大班民族美食课程设计》。
2.参考书:关于我国各民族美食的书籍。
3.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等,展示各民族美食的制作过程和食用方式。
4.实验设备:厨房工具,如锅、碗、筷子等,用于演示和尝试制作民族美食。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美食制作和评价作业,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考试:定期进行书面考试,测试学生对各民族美食的认识和了解。
4.小组项目:分组进行民族美食的制作和展示,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民族食物教案大全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食物的来源和主要营养成分;2、使学生掌握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3、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树立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食物中的主要成分;2、食物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各种美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美食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二、自主学习(10分钟)1、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及其作用的信息;2、学生分享收集到的信息,互相交流学习。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讲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2、详细讲解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如生长发育、免疫、能量供应等;3、强调蛋白质和维生素在人体中的特殊作用。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食物,识别其中的营养成分;2、引导学生尝试根据食物营养成分,制定合理的膳食搭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2、强调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树立科学的生活态度。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食物营养成分及作用的小文章;2、观察身边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美食图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健康,树立科学的生活态度。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四年级下册《丰盛午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丰盛午餐的常见食物和食谱。
-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展示,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和体验,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丰盛午餐》的文章,了解午餐的重要性和一些常见的午餐食物。
2. 讨论和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吃的午餐食物,并展示自己的想象中丰盛的午餐。
3. 制作食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午餐食物,制作一份简单的食谱,并向同学们展示。
4. 观摩和评价:学生观摩其他小组制作的食谱,进行互动和评价,鼓励分享和合作。
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丰盛的午餐图片或播放一个相关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上与《丰盛午餐》相关的文章,并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容。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午餐食物,引导他们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想象中的一份丰盛午餐。
4. 展示食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制作一份简单的食谱,并向同学们展示。
5. 观摩和评价:学生观摩其他小组制作的食谱,互动交流,鼓励他们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
6. 总结和拓展: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讨论,总结午餐的重要性和健康饮食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其他丰盛午餐的可能性。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口头表达能力,评估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中的表现。
- 通过观摩学生制作的食谱和互动交流,评估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通过学生总结和拓展的发言,评估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 课本《小学四年级下册》- 丰盛午餐图片或视频素材- 分组讨论和展示的规则和提示卡片- 制作食谱的模板或素材参考资料- 《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 相关绘本和图书以上是《小学四年级下册《丰盛午餐》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步骤,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需求,本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以及增加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56个民族美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基本概况及其代表性美食。
2. 学生掌握至少5个民族的特色美食制作方法和食材搭配。
3. 学生理解各民族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搜集、整理和归纳各民族美食资料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烹饪技巧,独立制作至少一种民族特色美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展示、交流,提升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了解各民族美食,增强对我国地域文化的兴趣,促进民族团结。
3. 学生在烹饪实践中,培养耐心、细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结合理论讲解,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和传承我国各民族美食文化。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准备课程资料,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各民族特色美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学习:a. 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基本概况,包括民族分布、文化特点等。
b. 讲解各民族代表性美食的食材、制作方法、风味特点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c. 分析美食与地理、气候、物产等因素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地域文化。
3. 实践操作:a. 指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民族特色美食进行学习。
b. 教师示范美食制作过程,强调技巧和注意事项。
c.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展示与交流:a. 各小组展示制作的美食,分享制作心得。
b. 学生互相品尝、评价,交流学习经验。
c. 教师总结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各民族基本概况。
民族饮食教案幼儿园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学习多元文化的最佳时期。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让孩子们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
本文将介绍民族饮食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二、民族饮食教案的编写2.1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增强孩子们的文化意识;•培养孩子们的饮食文化素养。
2.2 教学内容2.2.1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饮食文化;•各个地方也有各自的特色菜肴和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养生的饮食方式。
2.2.2 各国的饮食文化•了解各国的饮食文化;•学习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和品尝这些国家的食物。
2.3 教学方法•视听教学法: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帮助幼儿认识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实践教学法: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让幼儿亲手制作并品尝不同的食物。
2.4 教学步骤2.4.1 祖国各地,菜肴特色•祖国各地有不同的饮食文化,有地方性菜肴;•分地域安排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方,介绍该地方的菜肴特色。
2.4.2 国外的饮食文化•介绍一些国外的饮食文化和特别的餐桌礼仪;•学习一些制作简单的国外食物。
2.4.3 制作和品尝•根据教案,幼儿园老师、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食物;•食物制作完成后,品尝。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民族饮食教案,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意识;培养饮食文化素养,让孩子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接受全面的教育。
四、结语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多元文化。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民族饮食教案,教师们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们的饮食文化素养,更新教学理念,让幼儿园教育更加科学化、丰富化。
《丰盛的民族饮食》教案教学目标:态度: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懂得各民族人民之间应当相互尊重,懂得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做几样民族食品。
知识: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
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动手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饮食忌讳。
教学难点:懂得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用具: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特点。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民族饮食。
(板书课题)二、形式多样的民族饭1.你知道羊肉串是哪个民族的食品?为什么它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让班里少数民族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民族有什么美食。
2.(学生畅所欲言。
)在旅游的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在学习中,你还了解有哪些民族美食,给大家介绍介绍。
3.我们一起欣赏好吃的民族饭吧!4.学生认真观察P59页的图片,认识几种特色民族食品。
三、尝尝我们做的手抓饭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0页的图片,初步了解“手抓饭”的做法。
2.学生认真读课本P60页的内容。
3.教师依示意图具体讲解“手抓饭”的制作步骤、原料、注意事项等。
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
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钟后,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
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
味香可口。
维吾尔族群众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4.学生认真听讲,明确做法。
四、尊重民族风俗1.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61页的图片,讲一讲郊游时发生的故事。
并说一说,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知道回族饮食的禁忌吗?他们不吃猪肉、狗肉和自死动物的肉,禁止饮酒。
《丰盛的大餐》----水果拼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优秀的水果拼盘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立体形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意识。
2、学生通过运用堆拼、切、围摆等方法组拼果盘,集体合作组拼的尝试体验活动,感受利用食物创造美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餐具的搭配和装盘技艺的特点;尝试运用堆拼、切、围摆等方法集体合作拼盘。
教学难点:拼摆、切等方法的恰当运用;集体分工合作,完成独特、新颖的拼盘。
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水果(每人至少三种),水果刀,盘子,牙签等。
教师: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老师一走进教室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水果清香。
看来,同学们都很爱吃水果。
因为它能给我们补充许多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2、做“水果接龙”游戏,揭示活动内容——水果拼盘。
3.欣赏各种精美的水果拼盘。
(展示课件,欣赏制作精美的水果拼盘图片。
)师: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餐后都习惯吃点儿水果,并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艺术,水果拼盘的造型越来越丰富了,越来越精美了。
请同学们欣赏各种精美的水果拼盘,边看边想一想:这些水果拼盘美在哪里?(比如水果的造型与果盘的形状联系、水果颜色形状的搭配)你发现你所熟悉的水果在这些水果拼盘里变成了什么模样?二、方法探索1.师引导学生结合刚才欣赏的作品进行交流水果拼盘的造型与颜色搭配的美。
2.课件展示水果拼盘的做法,教师结合幻灯片给予讲解。
(1)选料:从水果的色泽、形状等多方面进行选择,几种水果搭配在一起要协调。
(2)构思:制作前要充分考虑水果拼盘的主题,并为其命名。
(3)切。
(圆形,半圆,三角。
)(4)拼摆色彩搭配:对比色、相近色、多色搭配。
艺术造型与器皿的选择:水果的造型要与果盘协调。
3、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所带材料进行制作,各小组展示并说明各自的主题。
三、创造表现1.以小组为单位,共享材料,自主合作制作一个水果拼盘。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保持水果新鲜的特征。
丰盛的大餐说课稿丰盛的大餐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丰盛的大餐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丰富的大餐》是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湘版六年级教材,本课教材有三个活动,第一活动是用水果等材料制作水果拼盘,第二活动是用蔬菜、瓜果或其他材料制作菜肴围边,第三活动是用合适的材料做食物拼盘,它是前两个活动的综合与延伸。
本课是第三个学习活动。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体验与发现:调查了解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及家乡的饮食特点。
实践与创造:结合自己在生活中对饮食的了解和感受,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各种色彩美丽、造型生动的“菜”。
情感与审美:体验彩泥、彩纸等材料的特性,增强合作意识。
欣赏与评议:结合自己在生活中对饮食的了解与感受,利用多种材料制作出各种色彩美丽、造型生动的菜。
教学重点是了解相关的饮食文化及饮食特点,用不同的材料做一盘色彩美丽造型生动的“菜”。
教学难点是学生的想象、创意及各种材料的合理使用。
二、教学理念本堂课,我改变了以往美术课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的特征。
至使至终让学生保持非常积极的态度,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综合性学习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让我领会到综合实践的'课堂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因而,在课前,先布置学生围绕“饮食”话题进行系列的社会生活调查。
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欣赏——探究——创作,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围绕饮食文化的话题,设置情境。
并利用学生喜欢动手动脑的特点,把各种材料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菜式,演示方法,让学生创作出各种有趣的作品。
三、教学程序1、课前调查,汇报交流从生活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引导学生走进教材的重要方法。
饮食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前分六小组调查家乡的饮食文化特点,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有关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熟悉家乡的饮食特征,学会主动关注生活。
民族小吃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一些中华民族传统小吃的名称、来源、制作方法以及相关文化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促进幼儿在参与团队活动中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准备1.制作图文并茂的幼儿版民族小吃介绍手册。
2.准备教具:小饼干、糖果、麻花等多种小吃。
3.安排教室环境:搭建展示区、烹制区、品尝区和小吃制作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1 介绍教学主题:中华民族传统小吃。
教师出示手册或图片让幼儿们观察和猜测。
1.2 引导幼儿思考:大家都喜欢吃小吃吧?你们知道哪些小吃是中国的传统小吃吗?2. 学习内容2.1 了解小吃名称以及来源。
教师根据手册,逐个介绍传统小吃的名称和来历。
例如:汉堡、烤串、锅盔等。
2.2 了解小吃的文化背景。
教师可以讲解小吃背后的一些文化知识和典故,例如:月饼的起源、糖葫芦的传说等等。
2.3 制作和品尝小吃。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小吃的制作方法,让幼儿们分组烹制和品尝小吃。
同时注重让幼儿们体验制作过程和团队合作的乐趣。
3.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重温本节课学习内容,强化知识点。
同时也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播撒爱的种子,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能够掌握一些中华民族传统小吃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感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幼儿们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幼儿的制作和品尝,培养幼儿对小吃的鉴赏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丰盛的民族饮食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
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态度: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懂得各民族人民之间应当相互尊重,懂得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做几样民族食品。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动手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饮食忌讳。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做几样民族食品。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整理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独特美食信息,完成任务单。
教学用具:
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进入情境
播放音乐,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节目里的音乐?(舌尖上的中国)
这个记录片主要讲得是什么?学生回答(美食)教师播放美食图片。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丰盛的民族饮食》。
(板书课题)
师:老师将从三方面给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形式多样的民族饭,第二是尝尝我们做的手抓饭,第三是尊重民族风俗。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
二、形式多样的民族饭
一提到民族,我们想一想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学生回答(56个)其中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
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我国民族的分布。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各民族有自己的饮食特点。
现在就让我们开启美食之旅吧!
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介绍书中的民族饭。
我们介绍了这么多民族饭大家都记住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将食物与民族搭配在一起,借助课堂活动,练习巩固。
非常棒!下面我们将自己搜集到的民族饭的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2、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加分并奖励。
同学们讲得太精彩了,老师都想尝一尝了,下面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维吾尔族的手抓饭。
三、尝尝我们做的手抓饭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0页的图片,初步了解“手抓饭”的做法。
2、学生认真读课本P60页的内容。
3、教师依示意图具体讲解“手抓饭”的制作步骤、原料、注意事项等。
4、学生认真听讲,明确做法。
借助视频了解做法,播放视频。
四、尊重民族风俗
1、介绍了这么多美食,我们一起来看书上这几幅图,我们知道了什么?(不同的民族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
我们要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
首先,我们要了解民族的饮食习惯。
如: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的常吃的菜肴。
瑶族不吃狗肉。
辣椒是每个朝鲜族家庭必备的调味品。
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是忌食猪肉的。
……
2、出示图片,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当时周总理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就张开雨伞去挡水,总理让警卫员把伞收起来,认为这不礼貌的,周总理用实际行动来尊重了民族风俗。
小组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小组汇报。
a、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b、多请教多学习民族习惯和风俗。
c、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按照民族习惯去接纳去融入。
五、课后拓展
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民族饮食习惯,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