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选贤与能能:________(2)讲信修睦修:________(3)不独亲其亲亲:________(4)不独子其子子:________(5)矜、寡、孤、独、废疾者寡:________ 者:________(6)男有分分:________(7)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________ 作:________3.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选贤与能________ 讲信修睦________ 矜、寡________ 男有分________4. 《大道之行也》填空。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
照应此句的是:________。
(2)出自本课的成语有:________。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①。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②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注】①穷:困境。
②分:区分、辨别。
③屈:竭尽。
(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为公为:是B.选贤与能选:选拔C.男有分,女有归归:回家D.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兴起(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语段【甲】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_______________,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语段【乙】则主要阐述了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2 《〈礼记〉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参考答案: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
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二、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内容有:选贤任能,诚信和睦,普遍仁爱;全体社会成员各有所养、各有所用、各尽其职,行为皆出于公心;杜绝奸诈之心、害人之事,人们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三、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虽有嘉肴》“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
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
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大道之行也》中的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对偶精严,音韵(平仄)相对,简洁凝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对,顺承自然;“男有分,女有归”,对举男女应该得到的“待遇”,简明有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比面对财货浪费和力气付出时两种无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虽然不是严格的对偶,在语词上不——相对,但句子结构、表意风格上仍具有对偶和铺排的特点。
22《礼记二则》(同步习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1.(2021·全国八年级期末)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自强.(qiáng)学.(xué)学半讲信修睦.(mù)不知其旨.(zhǐ)B.嘉肴.(yáo)男有分.(fēn)教学相长.(zhǎng)不必为.(wèi)己C.弗.(fú)学有所长.(zhǎng)选贤与.(jǔ)能好逸恶.(wù)劳D.兑.(duì)命尘埃.(āi)也天下为.(wéi)公矜.(jīn)寡孤独【答案】C【解析】A.“学”读作xiào;B.“分”读作fèn;D.“兑”读作yuè;“矜”读作guān;故选C。
2.(2021·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词语的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佳肴北冥藏于己虽有至道B.弗食尘埃此之谓讲信修睦C.兑命废疾男有份选贤举能D.悠游谋闭学学半鳏寡孤独【答案】B【解析】A.“佳”应为“嘉”;C.“份”应为“分”;“举”应为“与”;D.“鳏”应为“矜”;故选B。
3.(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不独亲其亲B.使老有所终C.不独子其子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答案】D【解析】A.句中第一个“亲”是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B.“老”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C.第一个“子”是名词用作动词,“以……为子”;故选D。
4.(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盗窃乱贼而不作。
【答案】D【解析】A.第一个“学”同“敩”;B.“与”同“举”;C.“矜”同“鳏”;故选D。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2《礼记》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虽有嘉肴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旨.(zhǐ)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食弗:不至道:最好的道理(2)虽有至道..(3)不知其善.也善:好(4)教然后知困.困:困惑也自反:自我反思(5)然后能自反..3.解释下列通假字。
学.学半“学”同“敩”,教导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详见本课“学法点津”】(1)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5.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A.择其.善者而从之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D.弗学,不知其.善也(解析:C.“其”是副词,表推测,大概。
其他三项均是代词。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3)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间儒家(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
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9.“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后者是作为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中心论点的。
10.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示例】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礼记>二则》分层练习◆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弗.学(fú)男有分.(fèn)天下为.公(wéi)B.嘉肴.(yáo)教学相长.(zhǎng)不必为.己(wèi)C.学.学半(xiào)选贤与.能(jǔ)货恶.其弃于地也(wù)D.兑.命(yuè)讲信修睦.(mù)矜.寡孤独(jīn)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B.何陋之有C.大道之行也D.宋何罪之有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能力题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二则同步检测卷(一)虽有嘉肴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旨.() 兑.命() 学.学半()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食 弗:(2)虽有至道..至道:(3)不知其善.也 善:(4)教然后知困.困:(5)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学.学半 “”同“”,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虽.有嘉肴 古义: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 古义: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 古义:今义:教书5.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 D.弗学,不知其.善也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故曰:教学相长也。
7.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朝代)经学家(作者)编纂的,是(时期)间(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9.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10.“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11.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三、课外拓展【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B.初次见面时,还只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的话题,因而谈得很少。
C.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是否通过生活现象地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D.未来战争必将是海、陆、空、电、网一体化的新型战争,而在这神秘的战场空间,国家意志将充分得到体现。
2.选出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老有所养/ 养生送死B.天下为公/ 此为何若人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不独子其子D.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3.根据所学课文,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雁归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
B.《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散文。
C.《灯笼》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
D.《虽有嘉肴》引用《兑命》的内容,证明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使论证有说服力。
4.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佳肴(yáo)自强(qiǎng)男有分(fēn)B.学学半(xiào)矜寡孤独(guān)讲信修睦(mù)C.幼有所长(cháng)兑命(yuè)选贤与能(jǔ)D.天下为公(wéi)讲信修睦(mù)货恶其弃于地也(è)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佳肴)同步练习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①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佳肴》)【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诫子书》)【注】①弗:不。
(1)下列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旨:旨意)B.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C.非学无以广才(广:增长)D.其此之谓乎(其:表推测)(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中先通过类比引入,层层推论得出“教学相长”的论点。
B.【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待。
C.两文都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使文章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D.两文都围绕“学”这个中心论题,提出并充分论证各自与“学”相关的中心论点。
(4)请你从【乙】文中选择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简要说明理由。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
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
《礼记》一则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yáo) 弗.食(fú) 自强.(qiǎng) 教学相长.(zhǎng)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鱼、肉之类的熟食)(2)不知其旨.也(味美)(3)虽有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4)教然后知困.(困惑,疑难)(5)然后能自反.也(反省)(6)然后能自强也.(勉力)(7)教学相长..(互相促进)3.更好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A.虽/有嘉肴 B.不知其/旨也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然后/能自反也(解析:不知/其旨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好到极点的道理,不学习,就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
5.写出出自选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6.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
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
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
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示例:“国学”是当时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必然会有一些糟粕或过时的东西,但同样有着许多精华,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7.我去所在的班级准备举行一次以“教学相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下面几幅图中,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投影仪的底图的是哪一幅?为什么?示例:最适合的是第③幅,该图虽无“教学相长”字样,但其内容却是师生互动,真实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主题,并且图中的人物面容亲切,气氛融洽,极具亲和力。
2020—2021学年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虽有佳肴》同步练习部编语文八下虽有佳肴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知识。
1.解释词语。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不知其善也然后能自强也虽有至道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2.句子翻译。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翻译: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3.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__________》,《礼记》又名《_______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________论著的汇编。
(2)从“”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
(3)“教学相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答案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4.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B.不知其/旨也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D.故曰:教学相长/也5.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说明了实践出真知,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B.本文论述了教和学的关系。
C.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
D.文章采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二.合作探究1.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你具体说说“教学相长”的原因。
3.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说说“教学相长”给我们的启示。
三.中考真题。
阅读训练(一)(2017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题)阅读古文,完成11-15题(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B.《兑.(yuè)命》曰“学学半”C.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D.力恶.(è)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D 项,注音错误,“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中“恶”应读作“wù”。
2.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答案】D【解析】课文原文为“弗学”,故D项不正确。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弗食,不知其旨.也(味美)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思)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夫)D.故外户..而不闭(从外面把门带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C项,“矜”是通假字,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D.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A项,通假字是“与”;B项,通假字是“矜”;C项,通假字是“甫”;D项,没有通假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选贤与.能()货恶.其弃于地也()2.《虽有嘉肴》在开头先以“”作类比引出“”,再从和两方面进行道理阐述,从而得出的观点,最后又引用“”来深化强调论点。
3.《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大道之行也》大道的内涵是,,。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B.然后能自强.(勉励)C.讲信修.睦(修养) D.女有归.(归宿)5. 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A.不知其旨.也/ 主旨.明确B.教然后知困. / 为病所困.C.盗窃乱贼不作. / 锣鼓大作.D.是故.谋闭而不兴 / 故.外户而不闭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兑命》曰:“学学半。
” B.选贤与能C.北冥有鱼 D.故人不独亲其亲7.下列“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弗食不知其旨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C.其此之谓乎 D.不独子其子8.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老/有所终 B.男/有分,女/有归。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学/学半【精段精练】阅读《虽有嘉肴》,回答下面的问题。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虽.有嘉肴(2)教学相长.(3)教然后知困.(4)然后能自反..也(5)学.学半10.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故曰:教学相长也。
11.本文的观点是,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12. 在现实生活中,时常会有人读错字,如把“王游弋”读成“王游戈”,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是当面指出“教学相长”呢?还是不闻不问呢?请说出你的做法及理由。
读《大道之行也》,回答下面的问题。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选贤与.能(2)不独亲.其亲(3)是谓大同..(4)谋闭.而不兴(5)矜.、寡、孤、独、废疾者14.翻译下列句子。
第16课《礼记》二则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1)弗食,不知其旨也()(2)教然后知困()2.翻译下面的句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有嘉肴》一文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4.文章多运用对偶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从文中举一例分析。
5.你怎样理解文中所说的“教学相长”的观点。
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1)味美(2)困惑2.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3.类比论证。
先以“嘉肴”和“至道”作类比,再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4.示例一:用“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引出议题;示例二: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情境;示例三: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
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5.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
《虽有佳肴》知识梳理重点字词:《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旨]味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困]困惑。
[自反]自我反思。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兑(yuè)命》]即《说(yuè)命》,《尚书》中的一篇。
[学(xiào)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前一个“学”同“敩(xiào)”,教导。
重点句子: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3.教学相长也。
译文:教和学是互相推动、相互促进的。
4.教和学是互相推动、相互促进的。
译文: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非问无以广.识( )(4)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2.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B.虽有.嘉肴C.然后能自强.也D.教然后知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学完《虽有嘉肴》后,对你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具体谈一谈。
【答案】1.美好的,美味的困惑增长有时2.B3.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4.示例: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育别人,同时也增长自己的知识。
我们不能一成不变,要处处为师,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要以人为镜,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在学习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虽有嘉肴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旨(zhǐ)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食弗:不(2)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3)不知其善也善:好(4)教然后知困困:困惑(5)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思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学学半“学”同“敩”,教导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5.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 D.弗学,不知其善也(解析:C项“其”是副词,表推测,大概。
其他三项均是代词。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3)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间儒家(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
02 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9.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
10.“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精品解析】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礼记》二则同步练习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礼记》二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虽有嘉肴(yáo)然后能自强也(qiáng)B.故曰:教学相长也(cháng)不知其善也(shàn)C.选贤与能(jǔ)废疾者(jí)D.讲信修睦(mù)谋闭而不兴(xī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教然后知困(困惑)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是谓大同(大家一样)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D.盗窃乱贼而不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知困,然后能自强也B.故人不独亲其亲C.壮有所用D.不独子其子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作乱的窃贼就不会再盗窃。
二、填空题6.《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选自《》。
它是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编纂的,共篇。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22 《礼记》二则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兑命》曰:“学.学半”( )(3)讲信修.睦( )(4)是谓大同..(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弗食,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C.故.曰:教学相长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D.闻之于.宋君货恶其弃于.地也3.名句默写。
(1)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
(《礼记·学记》)(2)大道之行也, 。
(《礼记》)4.下列对《虽有嘉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的,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本文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先以比喻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结论。
C.以“弗食”“嘉肴”来类比“弗学”“至道”,总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D.“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 ,治事应持 ,创业酌用 ,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 ,读书当如 。
”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
①兵家之权变 ②儒家之忠诚 ③纵横家之灵活 ④墨家之兼爱 ⑤法家之严明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①③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③⑤①④ 6.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7.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 旨⎩⎨⎧古义: 今义: (2)教然后知困. 困⎩⎨⎧古义: 今义: (3)然后能自强.也 强⎩⎨⎧古义: 今义: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故人不独亲.其亲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 .处处志.之 D .壮.有所用 二、综合性学习9.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第22课《礼记》二则一、基础知识过关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编纂货恶其弃于地也门闩2.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弗食弗:________(2)虽有至道至道:________(3)教然后知困困:________(4)然后能自反也自反:________(5)学学半学:________3.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老而无子的人。
________(2)老而无夫的人。
________(3)老而无妻的人。
________(4)幼而无父的人。
________4.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________(朝代)经学家________ (作者)编纂的,是________ (时期)间________ (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5.文章来源。
①孔子,_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②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礼运,《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________的著作。
③《礼记》,儒家经典之一,________(朝代)________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还有________。
二、能力迁移提升6.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选贤与能能:________(2)讲信修睦修:________(3)不独亲其亲亲:________(4)不独子其子子:________(5)矜、寡、孤、独、废疾者寡:________ 者:________(6)男有分分:________(7)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作乱害人的事作:兴起7.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选贤与能________(2)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8.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1. 【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____)自反.(____)自强.(____)教学相长.(____)弗.食(____)其旨.(____)【答案】(1). yáo(2). fǎn(3). qiǎng(4). zhǎng(5). fú(6). zhǐ【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解答此题,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写出正确的拼音即可。
注意“肴”“长”“弗”字的读音。
2. 【把握节奏】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教然后知困(3)教学相长也【答案】(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教/然后知困(3)教学/相长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
文言文阅读要注意断句的练习,朗读时根据文意和语境的需要进行停顿,通常连续的两个动作之间、句首发语词之前需要停顿。
本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句意和句式特点划分即可。
3. 本文主要讨论了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类比,继而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纳出“____________”这个结论。
【答案】(1). 教(2). 学(3). 嘉肴弗食不知其旨(4). 至道弗学不知其善(5). 教学相长【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分析文章论述思路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为了论述“教学相长”,先从“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谈起,再到“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最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相长”。
4. 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
B. 《礼记》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大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C.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最好的”,“至道”指最好的道理。
D. 本文主要阐述了教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答案】D【解析】D项,本文主要讨论了教和学的关系,告诉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
故选D。
5. 课文要阐明的是教与学的关系,为什么开头却谈到“嘉肴”?【答案】用类比的手法引出本文的核心内容,手法巧妙,由浅入深,合乎思维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对文章的分析能力。
本文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据此回答即可。
6. 你对“教学相长”是怎么理解的?【解析】本题属于探究题,考查的是学会与同学、老师交往。
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足;学习中,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据此回答即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7.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8.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弗食,不知其旨.也(2)教然后知困.9. 《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______与______的关系,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答案】7. (1)即使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2)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8. (1)古义:味美。
今义:意思,意义。
(2)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9. (1). 教(2). 学(3). 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学相长)【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重点句子及内容的理解。
解答本题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7.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作答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注意“虽”“困”“自强”的意思。
【点睛】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句式上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
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准确、流畅、优美。
8.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掌握。
其古义可结合句子含义进行分析,注意(1)句可理解为“即使有美味的菜”;(2)句可理解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据此回答即可。
9.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
阅读短文,从“教学相长也”中可知,主要说明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据此回答。
10.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虽有嘉肴.(____)然后能自强.也(____)教学相长.(____)不知其旨.也(____)自反.(____)弗.食(____)【答案】(1). yáo(2). qiǎng(3). zhǎng(4). zhǐ(5). fǎn(6). fú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2)虽有至道..(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弗食,不知其旨.也(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6)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答案】(1)美味的菜肴。
(2)最好的道理。
(3)因此。
(4)味美。
(5)自我反思。
(6)自我勉励。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尤其注意“至道”“是故”“旨”“自强”的意思。
12.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因此,学习了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会发现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B.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也不知道它是善良的。
C.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翻译: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D. 教学相长也。
翻译: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答案】B【解析】B项,应翻译为“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也是不知道它的好处的”。
本句中注意“善”的意思。
故选B。
13. 文学常识填空。
《虽有佳肴》节选自《__________》。
《________》,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_______编纂的。
【答案】(1). 礼记·学记(2). 礼记(3). 戴圣【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据此回答即可。
14.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为了引导同学们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校准备开展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你从多方面对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进行分析,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三条即可。
(2)在以“学会主动学习”为主题的班会上,需要你谈谈主动学习的意义,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
【答案】(1)①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②家长强制性管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失去学习兴趣;③教师教学古板,学生对学习无兴趣。
(2) 示例:主动学习在于你要学,而不是要你学,是自我探索知识世界的乐趣所在。
知识是宝贵的财富,要靠自己去争取。
主动学习让自己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自己的知识快速增长起来。
总之,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每天的自我主动学习。
【解析】(1)此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做答此题,可以联系联系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分析,并围绕着“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来表述,注意三条原因不要重复,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2)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要注意:①开门见山,观点明确;②有理有据,说服力强;③有条有理,主次分明;④用词恰当,言简意赅。
做此题,要针对“主动学习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 [乙]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①长者,轻慢同列②。
人疾之③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④。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 ①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②同列:同辈。
③疾之:怨恨他。
④鸱枭(chī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15.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弗食,不知其旨.也(味美)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C.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益处,好处)D.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怠慢)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与“学”的关系,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B. 甲文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这个结论。
C. 乙文告诉我们:我们学得的东西,要用到正确的地方,否则还不如不学。
D. 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者。
17. 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B. 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C. 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
D. 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答案】15. C 16. B 17. 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重点句子及内容的理解。
解答本题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
15. C项,“益”的意思是“长进”。
故选C。
16. B项,甲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17. A项和D项将“学”理解为“学习”,不符合上下文的意思,句中两个“学”都是宾语,应翻译为“学问”;C项“以”和“自损”翻译错误,翻译出的句子也不通顺。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