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广东廉江中学高二地理必修三阶段检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388.00 KB
- 文档页数:4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考试第一卷(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以下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特点的是()A.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B.河湖面积广,水产业发达C.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2—3题。
2.该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是因为具有()A.光热资源优势B.交通优势C.土地资源优势D.劳动力优势3.该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控制人口增长D.改良土壤4.我国的水能资源()A.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B.总蕴藏量居世界第六位C.集中在西北地区D.具有稳定性和可供开发性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5—7题:5.基塘生产是()①商品谷物农业②大牧场放牧业③混合农业④生态农业⑤持续农业⑥无土栽培农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6.拟在上图中A、B、C、三处建制糖厂、食品厂和造纸厂,其最佳方案是()A.A—食品厂;B—造纸厂;C—制糖厂B.A—造纸厂;B—食品厂;C—制糖厂C.A—制糖厂;B—造纸厂;C—食品厂D.A—制糖厂;B—食品厂;C—造纸厂7.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加8.下列三种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A.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B.酸雨、光化学烟雾、杀伤性紫外线透入C.寒潮、大风、盐碱化D.森林大量被砍伐、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9、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C.植被稀少,河流短少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10.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高二地理必修三会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60分)读下图,回答l---6题。
1.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B.水源C.地形D.军事2.该地区城市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口三角洲3.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河谷绿洲农业D.企业化种植园农业4.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酸化D.水资源遭受污染5.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D.改良土壤,发展水稻种植业6.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该地区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A.石化工业B.钢铁工业C.制糖工业D.纺织工业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据此回答7~9题。
7.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的是( )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1 0--1 2题。
1 0.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排序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11.东部地带今后应(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B.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C.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积极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D.有步骤地重点开发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能源和水力资源1 2.三个地带相比较(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C.三个地带中的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1 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西气东输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到广东②西气东输可以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开发③西气东输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改变环境④西气东输可以改善上海市的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 4.下列地理特征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是( )A.农业以基塘生态农业为特色B.能源和原材料不足,土地资源富而有余C.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石和石油资源D.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其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1 5.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没有经过的省区是( )A.甘肃B.宁夏C.湖北D.安徽1 6.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20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考虑的是( )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开阳四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题3分,共150分。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按零分计算。
)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1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 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9~11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1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读图3“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2-13题。
开阳四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验8.妨碍国际产业转移的要紧要素有①休息力要素 ②国际支援③外部买卖本钱〔如投资情况〕④市场高二天文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题3分,共150分。
谜底必需填写在答题卡内,否那么按零分盘算。
〕 1.地区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呈现年夜片“白色荒凉〞 ,即在亚寒带潮湿的岩溶地域,土 壤蒙受严峻腐蚀,基岩暴露,地表呈现相似荒凉化景不雅的地皮退步景象。
据此,答复 9~11A.都有明白的界线B.不受工资要素妨碍 题。
C.存在必定的区位特点D.外部的特定性子相对分歧9.“白色荒凉〞构成的天然缘故要紧是2.地区的特点有A.风化感化10.“白色荒凉〞构成的工资缘故要紧是A.滥伐丛林B.适度放牧B.风蚀感化C.水蚀感化 C.开山取石D. D.堆积感化 情况净化①全体性 ②差别性 ③独破性 ④开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卑鄙平原。
读图 3.甲、乙两地耕耘轨制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要紧天然要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4.甲、乙两地共有的天文景象是 1答复3~6题。
11.依照“白色荒凉〞的特色,对其进展管理起首要做的是A.鼎力拓荒耕田,坚持动物掩盖率C.开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消费B.增强农业消费综合开辟 D.泥土110°120°D.完全退耕还林读图3“雨林生态零碎的营养轮回表示图〞,答复12-13题。
40A.普遍莳植水稻 C.夏季河道结冰B. D.雨热同期 水运兴旺甲5.甲地楼房南北间距普通年夜于乙地,其妨碍要素要紧是A.河道流向 C.纬度地位B.海陆地位D.风行风向30°6.现在甲、乙两地可继续开展所面对的咨询题分不是A.旱涝盐碱迫害、水土散掉严峻B.多风沙迫害、水资本充分 乙C.生态毁坏严峻、多旱涝灾祸D.水资本充分、酸雨迫害较严峻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域的转移进程,此中反应的产业部分能够是图1图3I 阶段II 日本阶段III 阶韩国、喷鼻港、 美国中国中国台湾等12.雨林零碎中最要紧也是最要害的部位是图中的图2A .AB .BC .CD .DA.玩具制作B.汽车产业C.石化产业D.钢铁产业13.上图中A 、B 、C 、D 表示的天文事物,对应准确的选项是A .枯枝落叶B .泥土C .生物D .营养供应14.我国珠江流域的中卑鄙河道为了无效操纵年夜水患祸,采用的要紧办法是A .建破宏年夜航运网 22.图中③地点林区比西南林区 A .年落水量年夜、气温高 树种更为丰厚,其全然缘故是该地B D.光照跟热量前提好 B .爱护情况,开展游览业 C .纬度低、相对高差年夜.泥土胖沃、水源充分C .开展林业,改良气象 依照图6所供给的相干信息以及你对我国东南干旱半干旱区的理解 ,答复23—25题。
广东湛江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二地理(必修3)单元测试题(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班级姓名4分,共52分)请将答案写在表格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陕西省安塞县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据此回答1~3题。
1.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B.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自然因素为主C.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人为因素为主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B.风力强盛C.土质疏松D.高原地貌3.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2009年2月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B.乙C.丙D.丁5.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完成6~7题。
2012年下学期高二半期试题地理(必修三)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成绩A卷单项选择题(25×2=50分)1.某地向东是东半球,向西是西半球,向北是寒带,向南是温带,该点的地理坐标是()A.60°S,20°EB. 60°N ,160°EC.66°34′S,160°ED. 66°34′N, 20°W2.下列四副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3.当北京时间为5月1日6时,位于74°W的纽约的区时是( )A.5月1日19时4分B. 5月1日19时C.4月30日17时4分D. 4月30日17时4.下面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5.如图,若一架飞机从A点起飞,沿图中的ACB线飞行到达B点,飞机在途中沿什么方向飞行?()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
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P、Q两处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①200﹤P﹤300 ②300﹤P﹤400 ③100﹤Q﹤200 ④200﹤Q﹤300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区域是()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9.我国下列区域的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C.松辽平原是松嫩平原的一部分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10.要对长江流域进行灾情报道的理想途径是()A.人工监测B.应用遥感技术C.坐飞机目测D.水上坐快艇监测11.要准确快速地查询各地的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A.传感器B. 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12.利用“嫦娥一号”月球卫星,探测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这是()A.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B.全球定位系统在野外测绘领域的应用C.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D.“数字月球”在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13.在下列农业类型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的变化规律的是()A以水田农业为主的农业—以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B以水田农业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以旱地为主的农业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耕区牧业14.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荒漠化类型是()A.石质荒漠化B.水蚀荒漠化C.次生盐渍化吗D. 风蚀荒漠化15.在现代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人类活动B.气候干旱C.水源短缺D.全球变暖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A. 管道运输B. 水陆联运C. 高压输电D. 航空运输18. 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④⑤D. ②③⑤19. 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参考答案:17. C 18. A 19. D【17题详解】①③分别为西电东送的北线和南线工程,③主要是水电,①主要是火电,因距离较远,能源的输送方式是高压输电。
【18题详解】④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线地区地势低洼,京杭大运河的水会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过高。
在春秋较干旱季节,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现象。
【19题详解】②为西气东输工程,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该工程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2.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25.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 年降水量的差异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 植被覆盖率不同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6.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 间歇性抬升B. 持续性抬升C. 间歇性沉降D. 持续性沉降参考答案:25. D 26. A25. 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
2011~2012学年度地理必修三阶段检测题
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完成1~3题。
1.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
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
其主要原因是()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2.该区域畜牧业以耐寒畜种为主,这反映的
区域特征是()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联系性
3.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时,有人有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锹土的痕迹依然还保留着。
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
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D.生态系统极其脆弱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读下图,完成4~5题。
4.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C.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D.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5.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
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
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7.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
世界第一。
其主要条件是()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骑楼”是在楼房前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
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
回答8~9题。
8.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了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9.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0~11题。
10.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B.干湿季分明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11.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
A.小麦B.水稻C.棉花D.青稞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回答12~13题。
1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①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②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业
③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④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地肥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A.蓄水保土B.改善生产条件C.创建旅游景点D.利用光热
14.“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其中送往京津唐地区的电力来自( )
A.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B.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陕西、内蒙古火电C.贵州、云南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D.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15.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
16.关于世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B.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
C.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D.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和人口迁移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A区域中,甲、乙两地年降水量较多
的是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 ___。
(2)在B区域中,a、b两地地势较高的是
________,a处是比较完整的_____ ___,b
处为________走向的高山峡谷。
(3)在C区域中,①、②两地年平均气温较高
的是________,从耕作制度看,①地为________,②地为________。
18.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
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在环渤海地区5 800千米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云集,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
资料二
(1)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两幅图标有数码的城市中,为东北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的是________(填数码);为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对外贸易口岸的是________(填数码);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是________(填数码)。
(2)试比较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资源、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列表格:
(3)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我国局部地区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多选) ()
A.①山南侧的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骆驼在觅食B.②山南侧戈壁、沙漠广布
C.③山北侧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沃野千里D.④山东侧秋季稻谷飘香
(2)甲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优质番茄种植和加工业。
试分析该地区能生
产优质番茄的主要自然原因和限制其发展的自然因素。
(3)甲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乙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乙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