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mcm2019C-新高考改革何其难
- 格式:docx
- 大小:14.61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高考政策将有3个新改变
1.英语在高考中不会再拉开太大差别
在接下来的改革中,英语将有多次参考的机会,而高考则取成绩。
这也就意味着,给予更多的容错率,多次参考将使得大家差别不会太
明显,英语好的同学也不会凭借它拉开太多差别,英语是弱项的同学
也更有优势一些。
2.高考考察重点的改变
2019年的高考除了对必备知识和关键水平的考察,还会涉及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什么是学科素养,就是语文中的应用水平,数学中
的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水平,文综理综则是表现在通过所学知识解释
生活现象和分析社会。
这也就是说,19年高考将会进一步贴近实际生活,无论是哪个科目,在出题上都会以实际生活的某个点为切入点,
再包裹以知识点和考察点。
3.2019年的数学难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2003年的高考数学是历最难的一年,而在去年的高考中,数学的形势就一个字:稳。
整体没有什么别出心裁的怪题,而是就事论事。
从当前往年的形势来看,数学难度在降低趋势之中。
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2021年是新高考改革落地的首个全面开展的实施年,高中生和家长都对新高考制度改革存在着不少的疑惑和困惑,本文将从一些热点问题入手,对新高考改革政策进行解读。
一、新高考改革的背景新高考改革的背景极为复杂,推动新高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高二和高三的无谓竞争成为各省市教育局关注的焦点,因为过程中巨大的身体、心理和精神压力正在逼迫着高中学生。
另一方面,中国面临人口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下,需要培养的人才的素质标准也发生了改变。
二、新高考制度的适用范围新高考制度的适用范围分为改革试点省份和其他省份。
目前,全国共有10个省份的高中学生开始全面执行新高考政策,即: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四川、陕西、重庆、辽宁和安徽。
三、新高考制度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新高考制度改革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高考评价标准分为A、B、C三个维度,其中A维度是语文数学外语,分值上限为300分;B维度是三门其他专业课,分值上限为300分;C维度是综合素质评价,满分150分,含学校推荐、科技创新、社会公益、体育竞技、艺术特长等五个方面。
四、新高考模式的不同目前,各个省市在新高考模式上的差别较大。
以北京为例,新高考分为本科一批、本科二批艺术和本科二批非艺术三种模式。
在新高考本科一批中,在A维度中设置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90分,而在B维度中,学生需要选择3门从政、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数学中的两门进行考试。
C维度中,学生需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思想政治考试、外语口语考试、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考试、体育水平测试等5项考察,最终的综合榜单将基于综合得分进行排名。
五、新高考改革的争议新高考制度改革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评价标准的公平性问题。
由于不同的省市实施的标准有所不同,无法进行全国统一评价,容易有地域之间的“门槛效应”和不公平现象。
此外,新高考改革也存在影响学校自主招生等方面的问题。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9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与期待。
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高考在决定着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2019年高考改革方案迎来了新的变化,本文将就高考改革新方案2019进行分析和探讨。
I. 高考科目设置的调整传统高考科目设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及综合科目,而根据2019年的新方案,科目设置将进行一定的调整。
新方案将语文和数学科目细分为文科和理科两个板块,外语科目则继续保持不变。
此外,新方案还将增加一个综合素质评价科目,考察学生的非学科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II. 高考内容与形式的改变高考内容与形式的改变是新方案的重要一环。
以传统的填空、选择和简答题为主的考试形式,将逐渐向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方向转变。
新方案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高考中也将面对更多的开放性问题,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性回答。
III. 高考时间与考试方式的改进传统高考时间长、紧张且存在较大压力,因此新方案将对高考时间和考试方式进行改进。
根据新方案,高考时间将适度延长,以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和压力。
同时,考试方式也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更为灵活的形式,比如将一部分考试调整为开放性问题或者项目-based的评估。
IV. 高考评价标准的调整高考评价标准是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录取层次的重要依据。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9在评价标准上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新方案将学科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综合素质评价将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以更大程度地体现学生个性和潜能。
V. 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高考改革新方案2019无疑带来了学生、家长和教育界新的挑战与机遇。
对学生而言,高考改革将促使他们更全面地发展自己,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对家长而言,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能力和素质。
新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建议摘要:高考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家招生考试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经历了八个阶段,分别是:单独招生考试向统一招生考试过渡阶段(1949—1951年),高考制度建立阶段(1952—1956年),高考起伏发展阶段(1957—1965年),停废高考阶段(1966—1976年),高考恢复和重建阶段(1977—1984年),高考改革探索时期(1985—1998年),高考扩招发展阶段(1999—2013年),新高考改革试点阶段(2014年至今)。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面临挑战;应对建议1新高考改革试点取得的成效1.1选择性理念得到充分落实,获得了学生和高校的认同本次新高考改革试点,坚持选择性理念为主导,学生可以选择考试科目也可以选择参加不同批次的升学考试,这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增加了学生考高分的可能性,而且提升了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
从高校角度来说,通过选考科目的设置,可以选拔录取到更多适合专业培养的高质量生源,促进不同专业的特色发展。
1.2从中学教育来看,推动了中学内涵式发展本轮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引导学生良性竞争,为学生合理减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改革原则。
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中学等围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为保障高考改革奠定了基础。
中学在此次改革中受到的冲击最大,教学组织、学习评价、教师的绩效考核、学校的日常管理等都面临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中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1.3从录取情况来看,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和满意度新高考改革前,各省高考考生可以填报6~8个志愿,填报志愿数量比较少。
改革试点后,各省考生可填报志愿数量为24~112个不等,填报志愿数量的增加使得考生志愿填报的选择性大大提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结合高校往年录取分数和位次,按照“冲—稳—保—垫”的原则进行志愿填报,这大大提升了考生与高校之间录取的适配性。
其中,浙江、山东等省考生志愿平行到“专业(专业类)”,考生志愿填报率高、退档率低,考生满意度高。
2019年天津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消息_天津河南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天津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消息_天津河南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高考综合改革采取“3+3”模式不分文理高考综合改革的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不分文理;两依据,一参考”。
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将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统一高考科目将调减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试时间仍安排在每年6月份。
其中,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从2020年起,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
招生录取总成绩满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也就是说,从2020年起,高等学校将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关于考试科目与内容:合格性考试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的规定及要求为依据,共设置14门科目(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音体美、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必修课程,避免严重偏科。
等级性考试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规定及要求为依据。
学生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根据自身爱好与特长及所要报考高校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
组织方式: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9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的等级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两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评卷,分区县统一组织;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3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外语科目单设的听力合格性考查,以及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单设的实验操作合格性考查,由全市制定统一考核目标、考核范围和考核要求,分区县统一组织,各中学具体实施。
新高考改革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变化和挑战还有几天,2017年高考即将到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也被称为“新高考元年”。
新高考将在浙江、上海两地展开,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进入关键时刻。
据人民日报消息,除新疆外,全国已有30个省份均已出台高考改革方案。
面对这样的大趋势,全国的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应对新高考?现在还是在初二、初三的学生家长一定要了解这些最新改革动态,因为你们的孩子在未来2年左右后将进入高一,是各省第一批迎接新高考的孩子!应对策略一:了解新高考的改革内容新高考不再分文科和理科,除语文、数学、外语外,考生可以自己选择计入高考成绩的选考科目和考试时间,外语和选考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
学生还可根据兴趣特长选专业、选大学,录取不再按照大学院校投档,而是将按照专业来平行投档。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英语、文综或者理综。
新高考改革后:30个省份都将不再分文理科,将采取为“3(语数外) +3(6选3)”的考试模式。
其中“6选3”是指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是必考科目,6门是选考科目,取消文理考试区别。
新政实施时间:从全国看,除上海、浙江两个高考改革试点于2014年最先启动外,其余省份的高考改革启动时间集中于2017年至2019年,这几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一、初二、初三生开始实行。
影响:这样的方式更为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有更大的学习动力,也能更全面地发展个性。
应对策略二:了解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前:九科集中在高三那年六月份的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新高考改革后:是两种考试的结合,分别是每年4月和10月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考科目考试(简称“学考与高考选考”),以及高三那年6月,只有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考试的高考。
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思考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思考最新,欢迎阅读!新高考改革的思考一、新高考改革给高中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选考科目。
2、挑战:以浙江省为例,3门选考科目,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组合。
这样的组合排列达到了35种,这么多的选择给学生选课和高中安排课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导致某些高中只限定了几种选择,开设几种课程,学生只能在这几种选择中选课,否则无法开课。
35种选择形式,造成学生选课并非从兴趣和爱好的角度出发而选择,他们会从科目的难易程度出发。
浙江省2017年公布的高考选科科目发现,物理是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最高的科目,达到了91%的覆盖率。
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都避开了物理。
从杭州市2016年10月公布的选考数据发现,选考最多的是化学,然后依次是地理、历史、政治、物理、生物、技术,物理列倒数第三位。
从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说,一个学生要填报80个专业志愿,由于批次合并后增加了区分高校层次的难度,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如果对高校没有深刻的研究和调查,志愿填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一本分数,填报三本专业”的现象,这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新高考改革给搞高校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校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选科要求选拔学生,更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另外,会促进高校深化专业结构改革,增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吸引力,整体提高学校实力。
2、挑战:首先是确定+1的录取科目很麻烦。
从2017年录取的情况来看,一般高校均确定“三门选考科目,一门符合即可”的专业对口方案。
结果却出现了选考专业与录取专业“错位”的情况。
如高校物理学专业要求是必须学习物理和化学,而学生只要三门选课中只要有化学就可以录取,那物理怎么学呢?这会给高校教学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挑战。
对新高考改革的理解与心得“新高考”是教育部颁布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其目的在于从考试科目、考试方法和评估方法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促进对普通高校学生素质的培养。
自从1977年恢复了高考之后,高等教育就开始了全面的发展,这段时间以来,高考的改革从未停止过。
高考在决定未来教育格局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考是中国教育系统的“指挥棒”,它对整个教育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它的改革,不仅引起了成千上万的考生和教育工作者,也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高考在决定未来教育格局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考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从1952年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考试招生制度以来,我国高考改革从未停止步伐。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截至目前,已经有29个省份分5个批次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在考试内容、形式、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实施了系列改革举措。
以教学内容为例,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中小学要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过去的教学内容更多以知识记忆为主,但在新高考改革的引导下,教学内容将更加聚焦核心素养。
这对我们加强教研力量,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也提出了新要求。
改变过去单纯对知识或者能力的考查,聚焦核心素养考查,是新高考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的具体体现。
作为主要改革举措,新高考实施选择性考试科目设置,形成了“3+3”“3+1+2”两种考试科目组织方式。
新高考改革的省市中学在选择考试科目设置下,发展出了大走班、小走班等多种选课走班方式,对以往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学组织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变革。
“走班制”之后,就是大班授课,短班授课,大班授课,小班授课。
在“新高考”的刺激下,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招考方式更加多元化新高考改革政策出台之前,社会舆论对高考改革的呼声强烈。
此后我国启动多项改革措施都是为了破解“唯分数论”,实现多把尺子“量”人才。
2019高考改革最新方案2019年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这一改革方案对高考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优化,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考公平性和科学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2019年高考改革的最新方案。
首先,2019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对考试科目进行了调整。
除了语文、数学外,高考科目新增了外语和综合科目。
新增的外语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新增的综合科目则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其次,2019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对考试形式进行了改革。
高考考试将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全国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取消地方性高考。
这样做有利于减少地方性差异,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同时,高考考试将逐步实行网络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考试,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另外,2019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
高考评价体系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取消对应试技能的过分追求,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
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2019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对高考招生政策进行了调整。
高校招生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取消对分数的过分追求,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考量。
这样做有利于选拔更加适合高校学习的学生,促进高校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2019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的出台,对高考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优化,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考公平性和科学性。
这一改革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做好应对高考改革的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普通高校如何应对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作者:陈芒良来源:《湖南教育·A版》2019年第05期此轮高考综合改革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一项系统的、影响深远的深层次改革。
如何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丰富专业内涵,突出学校特色,做好招生服务,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新高考改革实行以后,招生录取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变化,给高校生源带来严峻挑战。
高校必须主动适应,降低身价,改变过去“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服务。
一是科学合理规划好各专业选考科目。
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文件,认真研究《指引》精神,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各专业实际情况,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科学合理规划好各专业选考科目。
二是提前帮助中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考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
随着新高考模式的实施,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需要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因此,中学生将更加关注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各高校要组建专业宣讲队伍,主动对接中学,提前进入中学进行宣讲,介绍学校,尤其是专业建设情况和发展方向,吸引更多中学生的“眼球”,引导中学生做好选考科目的选择,更好地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方向与国家建设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帮助中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这不仅是高校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的需要,也是高校应尽的义务。
三是创造条件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机会。
新高考改革后,考生录取到哪个专业方向,对考生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方向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是盲目的,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不清楚,对今后的职业方向也很迷茫。
学生如果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会导致在大学阶段失去学习兴趣,浪费大好青春。
因此,高校要改革现有招生录取模式和管理制度。
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及其应对目录一、新高考改革概述 (2)1. 新高考改革背景 (3)2. 新高考改革目标 (4)二、新高考改革的实际困境 (4)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6)2. 考试科目设置与高中课程衔接问题 (7)3. 高考评价体系不完善 (9)4. 考生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问题 (10)5. 政策执行力度与教师培训问题 (11)三、应对新高考改革的策略 (12)1.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14)2. 完善考试科目设置与高中课程的衔接 (15)3. 构建科学的高考评价体系 (16)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业压力问题 (17)5. 提高政策执行力度与加强教师培训 (18)四、案例分析 (19)1. 成功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地区或学校案例 (21)2. 新高考改革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经验教训 (21)五、结论与展望 (23)1. 新高考改革的成效与影响 (24)2. 对未来新高考改革的建议与展望 (25)一、新高考改革概述新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公平。
该改革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础,对高考制度进行全面调整和优化,主要涉及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方式的创新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的完善等方面。
新高考改革旨在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更加科学、公正的机制。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新高考改革也面临一些实际困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新高考改革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调整考试科目的设置以更好地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考试内容以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创新考试方式以更加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水平,以及完善招生录取机制以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等。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促进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新高考改革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新一轮高考改革制度下,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等内容势必影响到中学的教学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与重庆现行的高考制度比较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新的高考制度让学生在考试科目上有了更多选择;一年多考,增加考试机会,把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高考录取将逐步过渡到不分批次。
这些变化将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新问题。
学校教学管理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将面临以下难点。
首先,现有学科师资配备难以适应走班制。
学科师资配备将出现大量缺口。
新高考以“6选3”代替文理分科,理论上给学生提供多达20种选择组合。
选课组合的增多势必导致班额的增多,这就需要更多教师,且办学定位越高的地区所需要的师资越多。
按照最低层次要求,师资需求约为原来的1.2倍;按照较高办学层次实施,师资需求约为原来的1.5倍;如果实行更高水平的课程选择和分层分类教学,师资需求甚至要达到1.8倍以上。
当前,编制、人社部门对教师实行定编定岗管理,同时国家规定高中学段师生比为12.5—13.5∶1,这些都在管理机制上限制了学科教师的增加。
传统学科教师结构难以适应选课走班。
年龄结构上,一部分高中面临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困境,精力体力上难以跟上多样化、高强度的选课走班教学。
性别结构上,存在女性教师占比偏高问题,且英语等语言类学科女教师比例更高,一旦出现集中生育,选课走班乃至正常教学都难以维持。
学科结构上,由于学生选课需求难以测算且不断变化,固定的学科教师比例难以适应和调整。
同时,此次改革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前相对淡化的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将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些学科将需要增加大量教师。
而高中教师专业性强、更新周期长、利益诉求多,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学科教师比例调整。
未来学科教师缺口受学生主观影响较大。
从上海、浙江的试点来看,大量高中生扎堆选择生物、地理学科,这些学科难度相对较低、得分较易,可节省大量学习时间。
C题:新高考改革何其难?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新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等,上海市、浙江省作为改革试点从秋季开始执行新方案。
第二批试行新高考改革的有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四省(市)。
按计划,第三批将有18个省要在2018年启动新高考。
但据《南方周末》2018年11月22日报道,只有江苏、福建、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河北、重庆等8个省市宣布按期启动。
该报道问,试点省份缘何由18个锐减至8个?在调查了解后发现,一些省份对新高考改革态度审慎、整体延迟主要原因是,在对先行试验的地方进行调研后,担心“自身资源跟不上改革节奏”。
上海新高考实行“3(语数外)+6(物化生政史地)选3”的科目组合,浙江则在“6”的基础上另加一门“技术”科,为“7选3”做法。
一线教师大都认可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性正确:扩大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考试选择权、课程选择权。
然而,当改革实际落地时,问题就来了。
若真正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选科结果提供足够的课程供学生“走班”。
简单计算可知,“6选3”有20种组合,“7选3”则有35种组合,而一种组合的三门课不能安排在同一时间。
因此,不仅排课复杂,更是极大地增加了师资和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需求,对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可能是难以承受的。
另一方面,选择不同组合的学生数量很可能差异很大,而且由于社会变化的种种原因,学生是选择也会逐年变化。
因此,即使编制和财力允许,由于学生选择的多样性和时变性,资源的利用将有可能是低效的,因而办学会不经济。
特别,如果出现教师因学生选科而造成“赋闲”,对学校也将是一件“麻烦事”。
考虑到以上这些情况,已经试行“新高考”的地方,不少学校采取了“退而求其次”的做法---“菜单式”选择,即在所有的选科组合中限定几种供学生选。
2019天津高考可能发生的3大变化
一、数学难度上升
有人说,在高考所有的试题中,能反映难易水准的科目就是数学了!从历年高考命题规律上分析,应该是难一年易一年。
如果按照这
种思维逻辑分析,2019年的数学可能会增大难度。
所以对于广大备考
的学子们来说,抓住基础题的同时还需要深挖一下难题。
二、语文将拉开考生分数
在国王的印象中,想要拉开语文分数上的差别其实非常困难,因
为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联系,短时间内提升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也不可否认,语文不会出现像数理化那样高分和低分两种极端,可
对于一分之差隔千人的高考来说,语文成绩就成了最后决定两位实力
相当考生的必胜一击。
建议高三的考生们重视一些基础内容的学习,比如古诗文记忆、
词语应用和阅读理解的训练,最终还是能够在语文上面补短板的。
三、注重综合水平的考核
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41个年头,回顾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其实
高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单纯的考核知识点到如今
的理论联系实际我们能够看出,现在的高考更加注重综合水平的考察。
比如我们在理科题目中常常会看到文科的影子,在文科的题目中
也会找寻到理科的踪影,而且结合最新时事、科技,很多题目的题眼
都是围绕着生活实际展开的。
如果我们在日常中多留意一些生活常识、最新新闻的话,在高考
中也会大有裨益的,比如在高考中一些题目的要求就是考核学生的实
践水平和学科素养,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死知识,而是要活学活用才行。
面对2019高考改革方案新动态,考生们应该积极备考!努力补充自己的薄弱环节,让自己立于不败之。
编号:________________多省新高考改革推迟一年的原因多省新高考改革推迟一年的原因推测新高考延迟实行的原因1、多地推迟新高考改革可能是因为浙江、上海的新高考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他地方不想“重蹈覆辙”;2、有些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资源还不达标,没有做好迎接新高考的准备,比如说改革以后某些科目可能会出现教师不足的情况。
在当前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成熟、教育资源不配套的情况下,部分省份推迟改革或许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不顾一切盲目启动改革,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学生,虽说新高考早晚要实施,但是等方案更成熟、各方面条件都准备好后再进行改革才是对广大学子负责。
3、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与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虽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两个领域的事情。
多项改革交替叠加,可能会给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也正因为如此,两项改革并无必要同步推进!前几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现初三学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2年秋季(现六年级)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哪些省份推迟改革按原定计划,2014年,上海和浙江2个省市率先启动新高考改革试点;随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个省市于2017年加入高考改革;2018年秋季新学期,广东、江苏、重庆等18个省份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
到2018秋季开学,全国原本将有24个省份加入新高考。
但据爆料,有11个省市或将推迟一年启动改革。
11省市或推迟高考改革王老师发现,原计划于2019年加入新高考的18个省市中,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广东、云南等11个省市还没有出台高考改革政策的相关文件。
更重要的是,这些省市暑期并未安排对新高一教师的相关培训。
按惯例,若这些省市2018年秋季开始启动新高考改革,暑期将会对新高一教师做相应培训,但是,王老师在各省联系了几位一线任课教师询问情况,发现开学在即,这些省份并未安排新高一教师参加培训,由此推测,上述11个省份可能推迟启动新高考改革。
2019英语高考改革方案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2019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备受瞩目。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在中国的高中阶段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那么,2019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具体是如何改变了学生们的高考命运呢?首先,2019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对习题形式做出了重要调整。
传统的英语高考常常以语法和单词为重点,导致学生们背诵大量英文语法知识。
然而,2019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相较于传统的填空和选择题,新的高考方案注重对学生语言应用的考察。
这意味着学生们需要提前做好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的准备,以应对高考所面临的各种语言任务和挑战。
其次,2019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将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提高了一个层次。
以往的高考试题大多偏向于事实理解和直接逻辑推理,但新方案更加强调对语境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学生们需要通过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掌握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和表达观点。
这样的改革将促使学生们更深入地研读英文文献,开拓视野,提升英语水平。
另外,2019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引入了口语考试。
口语作为英语学习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很难在传统的高考中得到充分的考察。
然而,新的方案通过口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考察。
这将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英语演讲,提高他们自信与沟通能力。
同时,2019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还推进了数字化教育的应用。
如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了学生们重要的学习工具。
新的方案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在线学习资源,并积极鼓励学生们利用互联网提升英语水平。
这将促使学生们更好地融入信息时代,灵活运用英语知识。
然而,每一次改革都伴随着潜在的挑战。
2019年英语高考改革方案虽然力求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但却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学生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考,而教师们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考试标准。
此外,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改革,新方案也需要解决地区差异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2019年“深圳杯”C题-新高考改革何其难?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新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以及招生录取机制等,上海市、浙江省作为改革试点从秋季开始执行新方案。
第二批试行新高考改革的有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四省(市)。
按计划,第三批将有18个省要在2018年启动新高考。
但据《南方周末》2018年11月22日报道,只有江苏、福建、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河北、重庆等8个省市宣布按期启动。
该报道问,试点省份缘何由18个锐减至8个?在调查了解后发现,一些省份对新高考改革态度审慎、整体延迟主要原因是,在对先行试验的地方进行调研后,担心“自身资源跟不上改革节奏”。
上海新高考实行“3(语数外)+6(物化生政史地)选3”的科目组合,浙江则在“6”的基础上另加一门“技术”科,为“7选3”做法。
一线教师大都认可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性正确:扩大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考试选择权、课程选择权。
然而,当改革实际落地时,问题就来了。
若真正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选科结果提供足够的课程供学生“走班”。
简单计算可知,“6选3”有20种组合,“7选3”则有35种组合,而一种组合的三门课不能安排在同一时间。
因此,不仅排课复杂,更是极大地增加了师资和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需求,对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来说,可能是难以承受的。
另一方面,选择不同组合的学生数量很可能差异很大,而且由于社会变化的种种原因,学生是选择也会逐年变化。
因此,即使编制和财力允许,由于学生选择的多样性和时变性,资源的利用将有可能是低效的,因而办学会不经济。
特别,如果出现教师因学生选科而造成“赋闲”,对学校也将是一件“麻烦事”。
考虑到以上这些情况,已经试行“新高考”的地方,不少学校采取了“退而求其次”的做法---“菜单式”选择,即在所有的选科组合中限定几种供学生选。
你的任务是:
Q1、在某个发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省里选几所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中学,根据学校的学生规模、文化传统和特色等实际情况,估算出每一种选科组合的选择人数,并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要求说明推断的依据和方法。
Q2、根据上述结果以及学校现有资源(各科师资,各类教室等)的现状,分别计算师资、教学设施等各种资源的缺口。
Q3、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如“师生比”、财政拨款、工资水平等),分析解决每一项缺口所需要的条件和可能性。
Q4、如果所需的资源不能全部满足,请提出“菜单式”选科的建议,并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
Q5、假定所需的资源得到满足,试给出排课方案,或分析合理排课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