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1.1 设计背景:1.1.1 当前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和谐因素,如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
1.1.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
1.1.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共同营造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知识点讲解2.1 和谐社会的概念:2.1.1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稳定的社会。
2.1.2 和谐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
2.1.3 和谐社会具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特点。
三、教学内容3.1 课程内容:3.1.1 介绍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3.1.2 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
3.1.3 探讨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4.1.2 学生能够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
4.1.3 学生能够提出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建议。
4.2 能力目标:4.2.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
4.2.2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4.2.3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效沟通。
4.3 情感目标:4.3.1 学生能够树立和谐意识,认识到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4.3.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美好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5.1.2 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原因。
5.1.3 引导学生提出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建议。
5.2 教学重点:5.2.1 让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5.2.2 培养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5.2.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投影仪和幻灯片6.1.2 教学挂图或海报6.1.3 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6.2 学具:6.2.1 笔记本和笔6.2.2 相关阅读材料6.2.3 分组讨论的卡片或便签纸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和谐社会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时课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构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已经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课件设计的方式,探讨在教育中如何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二、教育的使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使命。
而在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更应扮演着培养公民素质、传递社会价值观的角色。
通过课件设计,我们能够在教育中融入关于美好和谐社会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积极参与其中。
三、主题课件设计1. 设计一个以和谐为主题的课件,包括和谐的内涵、和谐社会的特点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在展示这些内容时,可以采用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2. 设计一个以公平为主题的课件,包括公平的概念、公平的原则以及公平在社会中的体现。
通过实例、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平的重要性,并启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秉持公平原则。
3. 设计一个以和睦为主题的课件,包括和睦相处的意义、和谐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和睦家庭的构建。
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展示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倡导学生在自己身边传递友善、和谐的力量。
4. 设计一个以共享为主题的课件,包括共享的概念、共享的好处以及共享经济的发展。
通过介绍一些共享经济的案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共享行为,体验共享的乐趣。
5. 设计一个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课件,包括绿色环保的意义、绿色生活的方式以及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一些环保行为的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保护环境。
四、课件使用与效果评估为了将课件设计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需求,灵活选择使用相关的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展示和演练。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对课件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结语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教育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目前文化发展的现状,增强文化发展的紧迫感。
2、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明确先进文化的方向。
3、辩证认识精神文明两个建设的关系,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4、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难点:如何大发展文化产业【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本知识,解决基础问题,围绕重点知识,分组讨论,各组展示,教师点拨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堂导入大家看一下时政材料:、XX年2月28日上午9时,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XX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
《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
3、XX年党和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好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扶贫标准上调;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家电下乡,购全4项补贴近千元;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等。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采取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和谐。
这节我们就来学习: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二、自主学习(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本P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哪些?2、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_____,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_____,是_______竞争的重要因素。
3、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生阅读本P3下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有_____的文化,有_____的文化,也有_____的文化。
2、什么是先进文化?3、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4、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道学生阅读本P4—内容,思考解决以下问题:、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_____。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
识记:先进文化的判定标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理解: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努力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分析本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首先指出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指明我国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结构清晰,内容环环相扣,活动操作性强。
主题词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和谐社会探究园通过两个活动激起学生探究本课知识的兴趣。
活动一是经典透视,通过马克思在互联网上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这一事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被高票评为“千年思想家”,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先进文化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探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出一组体现和谐社会的照片,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有哪些特征。
国情导读同样是由一段引言加上四个目构成。
引言承上启下,首句以形象的比喻句形容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接着指出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引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一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首先介绍了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再进一步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最后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展的状况。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学设计(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2)文化的多样性与先进文化的评价标准,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等;(3)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及内容;(4)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2)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3)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能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化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二、学情分析学生从新闻中对和谐社会是有所了解的,但对和谐社会的具体知识不太懂,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文化的诱惑,引起思想上的困惑;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学会辨别和抵制不良文化,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活动1:通过独具特色的各国文化图片,让学生体味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体味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文化的重要作用;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活动2:展示图片——“中国文化万花筒”,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先进文化的评价标准;2.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3.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三)小结(由学生小结)(四)课堂延伸:关注校园文化建设。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了解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就如何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提出合理的建议。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课题: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课型:新授主备:陈孝容组长审核:领导审核:课时:2课时班级:组别:姓名:【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目前文化发展的现状,增强文化发展的紧迫感。
2、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明确先进文化的方向。
3、辩证认识精神文明两个建设的关系,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4、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难点:如何大发展文化产业【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知识,解决基础问题,围绕重点知识,分组讨论,各组展示,教师点拨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
第一课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预习导学】学习阅读P53-54“国情导读”,完成下列问题(把答案勾在书上)1、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哪些?2、什么是硬实业?什么是文化产业?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是什么?4、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5、文化具有性和性,有_____的文化,有_____的文化,也有_____的文化。
6、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是什么?7、什么是先进文化?8、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二、【交流展示】各小组展示预习成果,提出存在的疑问三、【合作探究】分小组分析、讨论,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四、【互动提升】1、通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加深对重点疑难问题的理解。
2、阅读探究园和实践与评价,思考交流课本所提出的问题。
五、【测评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的作用有()①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②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③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④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经济、科技是硬实力,文化属于软实力B.文化与经济关系密切,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C.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D.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并不是多大3、江阴市华西村是全国闻名的富裕村,该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曾说:“想要使村子‘健康长寿’,不仅要让村民们富口袋,更要使村民富脑袋。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理解美好和谐社会的含义;2.掌握培养和践行社会公德的方法和途径;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建设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美好和谐社会;2.社会公德的涵义和培养方法;3.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思考和理解。
2. 知识讲授(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社会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好和谐社会。
3. 合作探究(2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社会公德的涵义和培养方法,每组提出至少三种方法,并向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4.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学生呈现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活动设计(20分钟)学生分小组设计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并向全班进行展示,要求包括活动的目的、具体内容和预期效果。
教师对活动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反思,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争做社会公德的践行者。
四、教学评估1.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的评估;2.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评估;3.学生设计社会公益活动的质量评估。
五、拓展延伸1.深入学习社会公德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个人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方法;2.参观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等,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深对美好和谐社会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学会了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公德,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注重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