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224.43 KB
- 文档页数:2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局面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不复存在,战乱纷纷不绝,朝代更替频繁,在不断发生的社会动乱中,不但普通民众蒙受了巨大的灾难,许多上层人士也难免杀身之祸。
统治者很少有精力顾及思想文化领域。
政治权利对于文化事业的干预相对较少,故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使得文学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总体特征是乱世文学,文学的感情基调表现为悲观和放达。
由于这一时代战乱频繁,多灾多难,时代精神是悲剧的、幻灭的、怀疑的,人们抱有强烈的对痛苦之生的怀疑和对死亡的恐惧,反映到文学上就是强烈的恋生意识和叛逆精神。
这一时期的文人,有许多都被莫名其妙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
他们中有的受到排挤、压制,有的受到迫害甚至杀头,有的生活在战乱之中,这些遭遇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对社会、对自我都无能为力,表现在这些人身上,有的是悲观绝望,而有的则是用放浪形骸的行为来发泄无望的情怀。
这样,就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形成了悲观与放达的感情基调。
无论是文人诗文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修缘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或是民歌里的“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都是对死亡的恐惧与思索;无论是田园诗还是山水诗,甚或“伤于轻靡”
的宫体诗,都反映出这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情绪,而志人小说中那种种“名士风流”,更是“片言惊天下”的社会价值观的反映;鲍敬言的“无君论”、嵇康的“非汤武薄周孔”、范缜的“神灭论”则进一步反映了文人的怀疑与叛逆精神——既然生和死是可以怀疑的,那么一切生的事物和纲常理论都是可以怀疑的。
这一时期的文学,归根结底是对生的怀疑和对死的恐惧,中国文人正因为这种乱世之中的独立思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人格。
这一时代是个开放型的时代,各种思潮的交汇融合,创作形式异彩纷呈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文人的五言诗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南北朝的民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期的散文虽然逐渐被骈文所代替,但也有一些优秀的散文传世。
萌芽于先秦、两汉的小说,到了六朝开始兴盛。
为后世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士人群体的分化与儒教对士人作用的松动、文学上抒情与玄思风气的初现。
魏晋南北朝文化与汉代文化的关系,延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皇权、强权及门阀三种政治形态的复杂交替。
玄学思潮的发生与持续,儒家、道家及道教、佛教等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抵抗与交融。
儒家失去了传统的权威地位,与道家进行了第一次融合,产生了玄学,大大影响了文学发展。
这时期比较有名的思想上的论争还有“有无之争”与“言意之争”,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上承先秦两汉、下启隋唐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种重要性不仅在于作家、作品空前增多,更重要的是它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文学也随之产生了新的面貌。
这一时期文学的自觉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门类;二是,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三是,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各方面都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
尽管这个时期的文学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它为后代
的文学确立了一些重要的原则,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空间,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
为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社会动荡不宁外,其另一值得注意的特点则是门阀制度,士族门阀制度无疑是落后反动的,因为它强化了士族的地位,阻碍了寒族(庶族)出身的士人的仕进之路,加剧了士庶之间的矛盾。
而门阀制度作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特点,对这一时期文学特色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一表现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中,寒士不平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
面对士族把持政治权力,不少出身寒族的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发出强烈的呼喊,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性特点的文学主题。
左思的《咏史》,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都将他们的不平倾注于诗中,成为这一时期此类文学的代表。
同一时期文学呈现出“上层文学”、“精英文学”的面貌。
士族在文化上所具有的优越的先天条件,对于形成其在文学上的优长具有重大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以世家大族为中心的文学家族或文学集团,即与士族的文化承传有关。
以世族文人群体为特征而构成的文学集团,成为六朝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在近四百年间,“话语权”掌握在那些“精英”手里。
文学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层性和家传性——身为统治者的“三曹”父子比较著名,同样身为统治者的“三萧”兄弟又何尝不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三张”是兄弟,“二陆”也是兄弟,“两潘”是叔侄,阮瑀、阮籍、阮咸父子叔侄分列“七子”、“七贤”……这一时期的“精英文学”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魏晋南北朝又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悲惨时代,这又是一个文学大踏步发展的伟大时代。
从“建安风骨”到“左思风力”,从“魏晋风度”到“南朝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