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45.05 KB
- 文档页数:48
董仲舒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汉时代最重要的哲学家。
本节从五个方面介绍董仲舒的哲学思想:一、董仲舒其人及其时代;二、“天人相与之际”的重建;三、天人关系的神秘化;四、“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五、董仲舒哲学的历史影响。
一、董仲舒其人及其时代董仲舒是西汉新儒家思潮的集大成者。
董仲舒自幼学习刻苦,博览先秦文献,特别对《春秋公羊传》有着专门的研究,是西汉最为著名的公羊学者。
《春秋公羊传》是战国以来所形成的《春秋》解释系统之一,属今文经学。
东汉王充说:“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
”(《论衡·儒增》)董仲舒生活的时间,是西汉景帝、武帝时期汉景帝时期。
董仲舒曾任博士官,开始受到当权者重视,并在学术界产生影响。
同时,他开展讲学活动,培养了一批学生。
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作为地方推荐的贤良文学,受到征召,三次上殿回答汉武帝的提问,阐发自己的思想君臣之间的这些问对,保存在《汉书·董仲舒传》中。
汉武帝在策问中,不是就具体的问题和措施征求意见,而是与董仲舒探讨天人关系问题,努力探寻维系大一统封建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正是在与汉武帝的探讨中,董仲舒回答了时代的大问题,提出了重建“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主张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董仲舒的这一建议,旨在通过倡导儒学来确立统一的价值观念,加强西汉王朝的价值认同和意识形态控制,稳固大一统封建国家。
因而这一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的著作,保存至今的有《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
这些著作体现了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可作为《春秋繁露》的基本读本。
董仲舒的时代,是西汉政治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
由于汉文帝、汉景帝以黄老思想为指导,实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取得“文景之治”的政绩,西汉帝国进入了稳定期和繁荣期。
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对内发展经济,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土,抗击匈奴侵扰,造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学习目标】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重点:董仲舒的思想的来源、理论基础、主张
难点: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的影响
【知识概述】
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3.主张: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主应实行仁政;③“三纲五常”。
4.积极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对限制君主势力的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有一定作用限制。
【知识延伸】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董仲舒读后感
董仲舒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独特的观点和
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学者和政治家。
读完董仲舒的相关著作,我深受启
发并产生了许多感悟。
董仲舒的著作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秩序的深入思考。
他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天命和人事的密切联系。
董仲舒认为,人应该遵循天命,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
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
有影响力的,也成为了后来儒家学派的核心观念之一。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注重礼制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仪式
和礼节的规范,可以使个体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他的思想对于政治
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秩序的维护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此外,董仲舒还
强调“贤者治天下”,他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才能担任治
理国家的重要职务。
这种思想对于领导者的选拔和培养具有积极的借
鉴意义。
董仲舒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学者和政治家。
他的观点
不仅在儒家学派中广泛传播,也对其他学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
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
思想的宝贵遗产。
综上所述,董仲舒的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对于天命、礼
制和贤者治天下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和思考人生的新视角。
他的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于实际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具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董仲舒的思想对于我个人而言,也促使我思考自己的行为和道德观念,以更好地履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摘要:董仲舒儒是汉代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用“天人三策”的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以“天人感应”作为理论依据,这样使儒学融合了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从而锻造了儒学的兼容性和应变能力,使得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他的思想也对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肯定了他在西汉思想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董仲舒董仲舒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学思想和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儒学的历史性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古至今,人们对董仲舒的评价不一,到底他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们不能从单方面来评价,要用辩证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功与过。
一、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
在众多对策中,董仲舒的的对策很受汉武帝的欣赏,这就是汉学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在对策中说“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
秦继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禁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而国破亡矣”。
又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董仲舒建议武帝要实行“更化”,就是肯定“有为”.否定“无为”,同时也就是改变主导思想路线,改变治国主张。
在最后一次“对策”中明确建议实行“大一统”的政策。
董仲舒的这些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了,班固评述此问题时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这可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接受董伸舒的“对策”而实行的。
董仲舒的这个建议影响了中国自西汉中期以后思想发展的大方向、大格局。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和限田、薄敛、省役等。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1、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治上统一思想奠定了基础。
2、避免了暴政,有利于巩固统治。
3、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4、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5、消极影响,一定程度是遏制了思想的自由。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
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
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董仲舒《天人三策》中所见政治思想研究董仲舒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政治家和哲学家。
董仲舒的作品《天人三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所见政治思想。
首先,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倡君主应当具备仁德之心。
在《天人三策》中,董仲舒提出了“明君臣之道”的思想,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慈、平和、公正等品质,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
他说:“民惟以天下为家,家惟以君民无不以天下为心。
地广山高,邦有乱事,忧虑盈腹,皆体于君民之心。
故曰天下可一治也。
”董仲舒在这里指出,将天下当家做主的心态置于最高,将人民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能够成为治理天下最高效的方法。
举一个例子,董仲舒认为君主不能依靠暴力的手段来治理国家,而是应该依靠道德来维护社会和谐。
他说:“夫暴虐之主虽有权柄,天下岂不诛之!太平之君虽不关市朝,天下不岂赖之!应学仁义以宽厚人心,以泽及黎元,讲信号,以天下宁靖为先。
”董仲舒认为行使政治权利的君主应该具有仁慈、公正、宽容等品质,消除人民的不满,增加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国泰民安。
其次,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强调了文化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董仲舒认为,国家的兴旺需要依靠文化和教育的推动,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还能够培养国家的管理和领导人才。
他说:“夫兴福之国,不可以无道德教化,不可以无德化之师,不可以无尊贤纳士,不可以无好学之民。
故曰德义兴,而后政治治。
”董仲舒的思想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借助于新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人才。
举一个例子,董仲舒认为文化教育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只有建立先进的教育制度,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
他说:“学问谲乎治,治谲乎学问,治和乎学问,学问和乎治。
”董仲舒认为,治理国家需要依赖学问和实践相结合,只有建立先进的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领导人才,从而推动国家不断发展。
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历史意义董仲舒是我国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思想,他的“大一统”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一、“大一统”思想的内涵“大一统”的概念是《公羊传》首次提出的。
《春秋经》开篇首句记载:“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传》阐发:“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谒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大”即以何为重,以何为大义,引申为重视、尊重。
“一”指统一、合一,指万物的根本。
“统”即纲纪意。
“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与周天子。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何以谓之‘王正月’?曰: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以统一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已受之于天也。
王者受命而王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
”后经进一步发挥,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1]这样“大一统”思想不但有了与生俱来的合理性,而且还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开始作为统治手段和主流思想登上了历史舞台。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建立和巩固以封建君主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在董仲舒看来,君主是上天之子,代表天的意志统治人民,臣民服从君主就是服从上天,而君也要服从天的意志,否则天就会以阴阳灾异来实行惩罚,要求君主“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一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2]。
为了强化政治,董仲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提倡选举任贤,反对世卿认亲,对官吏必须实行考核,实行定时定员举荐制度;主张兴太学、以德仁教化百姓;限民名田、抑制土地兼并,反对政府垄断盐铁,使盐铁归于民营,薄赋敛、省徭役,禁止官僚经营工商业,保护百姓利益,保障农民基本需要,主张德主刑辅。
在思想方面,董仲舒在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他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董仲舒的主张: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董仲舒的主张本文话题:董仲舒的主张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知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董仲舒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曾出现了许多耀眼的思想家,他们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或者具有预见性的主张,而这些主张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主要活动于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他是汉初杰出的大儒,他治学严谨,学识丰富,为适应汉初政治上加强封建大一统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他提出了许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张,而且其中一些思想主张对中国后来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初的社会形势董仲舒生活在西汉前中期,战国后期以风靡之势统一中国的秦王朝经过二世而亡,西汉在农民浪潮以后得以建立,汉代建立以后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作为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在汉代封建剥削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汉代的封建剥削主要有:其一是领户制即所谓的封建领主制;其二是豪强地主实行的租佃制。
汉承秦制,继续实行奖励军功的食邑制度,这一方面是刘邦为自己夺取天下招揽人才,另一方面是解放奴隶,实行封建制,更好的适应历史的发展要求。
此外汉初尤其注重对暴秦短命而亡的总结,对农民起义尤为重视,因此汉初轻徭薄赋,于民生产。
除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封建富商和封建政府之间的矛盾,豪强宗族地主和封建官僚地主之间的矛盾,而这三个矛盾整体上还是中央集权政府一方与富商、宗族地主以及地方割据势力一方的矛盾。
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汉初社会中超过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敌对阶级的矛盾,成为了汉初的主要矛盾。
汉初时,由于刚刚结束秦末战争,汉初几位统治者都实行休养生息,轻租薄赋的政策,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然而到汉武帝使土地兼并迅速膨胀,对封建政权和封建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同时关系国家生活的盐铁,铸钱很多都未集中在中央,商业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封建中央政权的根基。
董仲舒的儒家教育思想摘要:董仲舒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注意“中品之人”的教化作用,选用“德育之官”兴办太学。
他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为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董仲舒,中国西汉思想家、教育家。
汗景帝时为博士,采用老学生带新学生的方式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十,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教育教学理论。
班固说:“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之”。
董仲舒适应当时政治统一的需要,把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在《公羊春秋》的名义下融会起来,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他从“天人相与”出发,论证“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同时又提倡“礼乐教化”,主张兴办太学,求贤养士,实行“量材而授官”,建议“州郡举茂材孝廉”。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并加以实施。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
他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神。
帝王“受命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但他指出,政令的统一必须以思想学术的统一为前提。
因为儒家最重视正名定分,最适合于封建中央政体的需要,所以董仲舒主张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他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董仲舒这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就开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术为“正统”的先河。
二、强调“中品之人”的教育董仲舒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提出“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三等:“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
他认为圣人之性为上品,这种人生来就是善的,他们制定的标准和内容,且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
斗筲之性为下品,没有善资,只能采用刑法对待他们,不必进行教育。
董仲舒的法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作者:李成涛来源:《卷宗》2015年第04期摘要: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系统深化儒家思想的杰出思想家,概括其思想主要有:以三纲为核心,以君权为最高原则;主张德主刑辅,任徳不任刑;提出引经决狱;发展秋冬行刑思想。
随着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新儒学为特征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并对汉朝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董仲舒;法律;思想;现实意义1 董仲舒法律思想综述1.1 以三纲为核心,以君权为最高原则为维护封建制度,董仲舒继承和发挥了先秦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思想和仁义道德的说教,提出了“三纲五常”说。
为了论证封建伦理纲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董仲舒用他的“天人感应”论给“三纲五常”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
在人伦关系中,也应该是君、父、夫处于主导地位,臣、子、妻处于从属地位。
在“三纲”之中,“君为臣纲”是第一纲。
董仲舒说君主是“承天意以从事”,是人间的主宰者。
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典章制度全是君主按照天的意志制定的。
既然封建伦理道德,庆、赏、罚、刑和典章制度都是君主按照天意制定,那么,谁要违反它,谁就是上违天意,下抗君命,国法难容。
“三纲五常”思想,不是董仲舒最先提出的,不过,经过董仲舒的加工,这种伦理纲常思想,便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了。
董仲舒所说的“三纲”,也就是封建政权、族权和夫权。
“三纲”又是出自天意,三权之上,又加上神权。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这四种权力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道枷锁。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三纲”不仅是“纲常名教”的核心,也是封建立法与司法的指导原则。
1.2 主张徳主刑辅,任徳不任刑董仲舒在先秦儒家“德主刑辅”的思想基础上,加以发展的“阳德阴刑”、“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理论,是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并成为封建立法、司法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影响甚为深远。
董仲舒法律思想吸收了春秋时期孔子“以刑去刑”、“德主刑辅”、战国时期孟子“德治”、“省刑罚”、战国后期荀子“隆礼”、“重法”、汉初贾谊的“德礼为本”、“礼法结合”、“慎刑慎杀”等思想,并最早完备而又系统地深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政治思想
董仲舒,字伯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思想家、统一战线思想创始人,他提出的“大一统”政治思想对于中国传统的统治理念和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的“大一统”政治思想,认为有效的国家统治只能以一统为标准,绝不允许容许分裂。
他在《大学》中提出,“以大一统为宗旨,以克分裂为本,以团结实
力为势,则一切缺乏尊严、艰难困苦的担当可以克服,强大的国家才可以持久”。
也就是说,坚持“大一统”,只有唯一的中央权力,国家的力量才可以牢固而持久。
董仲舒认为,只有推进大一统,才能有效推进国家的发展,他主张将党、政府、军事、私企等组织机构的力量整合为一个有效的整体,使之协同行动,达到一心一德、一致一行的目标,进而形成全民为一家的整体,把国家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董仲舒的思想受到了当时广大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拥护。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精英,而且也狠深的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董仲舒的大一统政治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重新阐释其精神,在当今社会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董仲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董仲舒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儒家思想家,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天命思想和大一统思想等重要概念,对中国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调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规律,人必须符合宇宙的本质规律和道德准则。
这在后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广泛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2. 大一统思想强调国家的统一和文化的一致性,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有一个中心集团来管理国家,实行统一的制度、言语、文字等。
这为中国的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础。
3. 天命思想是董仲舒的重要思想,认为君王应该得到上天的命令和支持才能统治国家,同时人们也应该顺应天命。
这个思想对后来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董仲舒强调了天人合一、天命思想和大一统思想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对后代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社会价值研究【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探析,分析了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探讨了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通过对董仲舒思想的深入理解,可以提升当代社会的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本文对董仲舒思想的认识进行总结,强调了当代社会价值的提升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可以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当代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回顾,认识,社会价值,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中国哲学史上,董仲舒被誉为“天人合一”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被视为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董仲舒生活在汉朝初期,他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成为了社会中的理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否依然与当代社会相契合,是否仍具有普世的价值,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可能对当代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董仲舒的思想,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哲学价值。
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深入研究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哲学思考,启示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曾出现了许多耀眼的思想家,他们适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或者具有预见性的主张,而这些主张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主要活动于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他是汉初杰出的大儒,他治学严谨,学识丰富,为适应汉初政治上加强封建大一统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他提出了许多对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张,而且其中一些思想主张对中国后来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初的社会形势董仲舒生活在西汉前中期,战国后期以风靡之势统一中国的秦王朝经过二世而亡,西汉在农民浪潮以后得以建立,汉代建立以后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作为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在汉代封建剥削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汉代的封建剥削主要有:其一是领户制即所谓的封建领主制;其二是豪强地主实行的租佃制。
汉承秦制,继续实行奖励军功的食邑制度,这一方面是刘邦为自己夺取天下招揽人才,另一方面是解放奴隶,实行封建制,更好的适应历史的发展要求。
此外汉初尤其注重对暴秦短命而亡的总结,对农民起义尤为重视,因此汉初轻徭薄赋,于民生产。
除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外,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封建富商和封建政府之间的矛盾,豪强宗族地主和封建官僚地主之间的矛盾,而这三个矛盾整体上还是中央集权政府一方与富商、宗族地主以及地方割据势力一方的矛盾。
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汉初社会中超过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敌对阶级的矛盾,成为了汉初的主要矛盾。
汉初时,由于刚刚结束秦末战争,汉初几位统治者都实行休养生息,轻租薄赋的政策,人民生活得以安定,然而到汉武帝使土地兼并迅速膨胀,对封建政权和封建经济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同时关系国家生活的盐铁,铸钱很多都未集中在中央,商业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封建中央政权的根基。
在汉武帝之前,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中始终存在着儒道法的争论,中国从秦代到汉代在政治经济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的发展也从百家争鸣到一尊法术,再到崇尚黄老无为,再到独尊儒术,这其中董仲舒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秦朝兴于法术而亡于法术,汉承秦制,然而汉初统治者并未完全照搬秦制,而是以道家的无为作为指导思想,这是当时的学术发展、形势的需要以及统治者选择的结果,实行黄老学说,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史称“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
而到汉武帝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支持对匈作战,急需加强中央对思想的统一,董仲舒适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构想,推动着汉朝走向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
自然神论的宇宙观宇宙论是董仲舒新儒学体系建立的基础,同时也是他政治思想和社会历史观的出发之基。
董仲舒宇宙论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核心,即“元”、“天”。
董仲舒所说的“元”不是指作为宇宙本原的“元气”,而是指事物的开始。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说明了这一点:《玉英》篇中说:“谓一元者,大始也”。
《王道》中说:“元者,始也。
”这些表明他把元解释为了"始"或"大始"。
而他作这种解释是有经典根据的。
《春秋公羊传中有:“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就是说元年为国君即位的始年(第一年)。
同时他说的“元”、并不是单单指开始之意,而且具有本、原之意,即元不仅是事物的开始,同时还是事物所据以开始的东西。
而这种本原就是哲学上的宇宙万物的本原。
从董仲舒对《春秋》中“元年春王正月”的解释:“臣谨案《春秋》之义,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
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
其意日,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
……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
”可以得知董仲舒是通过天人之际,来探求王道之端,必取法于民,正万民,理万物来论述的。
说以他的元首先是指开始的意思,其次具有本、原之意,元作为本原之意不是单纯的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宇宙本原,而是非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本原义,他说的元指广义的本原,它本身不具有实体性,而是依附于某种作为本、原的事物。
董仲舒的宇宙论是以“天”为本的,即“天元本”,以天为本的宇宙论。
同广义的元一样,“本”也不是指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宇宙本原。
元和本有着相同的层次性,这主要体现在董仲舒在广义上提出了“天、地、人”为万物之本的基础上,有排除了它们的实际层次,他将“天”看做是宇宙万物最后的元本。
他曾说:“天地者,万物之本也,先祖之所出也。
广大无极,其德昭明,历年众多,永久无疆。
天出至明,众知类也,其伏无不诏也。
地出至晦,星日为明不敢暗,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取之,此大礼之终也。
”从而把天地和人分开,将天地看作万物共同之本以及人的祖先产生之原;并将天地的法则看成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的根源。
他提到君臣关系时指出:“是故《春秋》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
臣之义,比于地。
故为人臣者,视地之事天也。
为人子者,视土之事火也。
是故孝子之行,忠臣之义,皆法于地也。
地事天也,犹下之事上也。
”在此他认为天地的关系也是君臣,父子的关系,即上下,相生的关系,所以“天”就成了宇宙万物的最终本原。
董仲舒提出天的结构有十端,但他说的天并不是整个宇宙,他的天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却不包涵万物在内,而宇宙则包涵万物在内。
他提出:“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
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
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
……圣人何其贵者?起于天至于人而毕。
毕之外谓之物,物者投所贵之端,而不在其中。
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
”因此董仲舒说的"天"只有十端,包括夭、地、阴、阳、五行与人,而万物显然不在"天"之内。
所以把天看作整个宇宙,把天的结构看作是宇宙的图式,将导致把万物排除于宇宙图式之外。
从上述的两段引文可以得出两种宇宙图式:第一种宇宙图式包涵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包涵十端的天,另一个部分是宇宙万物;第二种宇宙图式就是所谓的“人”,从第一种宇宙图式它突出的是"天"。
"天"是最高范畴,"天"是一切事物的主宰,"天"还是整个宇宙的中心。
而第二种宇宙图式突出的则是人,是以人为中心的宇宙图式。
然而,从实质上来看,第二种宇宙图式更符合于董仲舒的思想,他所谓的人化无数而成,实际上是用人的形象来塑造天;所谓天的伦常关系,也是按照人类社会的封建伦常关系来塑造的,即把天封建人伦化,人还是天的目的,董仲舒的宇宙图式,形式上是天的哲学,而实质上则是人的哲学。
董仲舒和古代哲学其他人一样将宇宙万物归于一两种物质或者精神,所以董仲舒也把万物的本原归于“天”,然而他的天则包含十端,这不同于其他人在本原上追求单纯化的取向,在董仲舒看来宇宙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并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本原。
同时他认为宇宙也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他认为:“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天地的存在是前提,从天地二气混合为一的存在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有一个演化过程。
在他看来天地二气"合而为一",经过分化有了阴阳二气。
天气和地气是在前面的,阴阳是在后面的,阴阳的出现是天地二气相合和分化的结果,但是董仲舒认为:"阳,天气也;阴,地气也。
阳阴与天地二气是一回事的,阴阳并不是是天地二气的派生物。
而阴阳的运行便会造成四季的变化,就是所谓的“判为四时”。
阴阳作为相反之物,它的运行是一而不二的,一出一人,一左一右,春俱南行,秋俱北行,中夏相交于前(正南),中冬则相交于后(正北)。
这样就决定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所谓"列为五行",这也是同阴阳四时的运行相联系的,并分别与四时相配。
董仲舒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
"五行者,五官也"。
实际上是把五行又看作阴阳运行的五种官能。
同时他指出:“五行之随,各如其序。
五行之官,各致其能。
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居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
是故木主生而金主杀,火主暑而水主寒,使人必以其序,官人必以其能,天之数也。
”木配属东方主春,火配属南方主夏,金配属西方主秋,水配属北方主冬,土居中央主季夏,兼及其他四行。
由此表明了五行与阴阳、四时的关系,同时也表明了上在五行中的特殊地位及五行的次序。
这个次序如董仲舒所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
此其天次之序”。
基于五行与四时的关系,五行之间便有了所谓生、胜关系,即:“比相生而问相胜也”。
所谓"比相生",即木、火、土、金、水这种天次之序,相邻的两者,前者生后者,木生火,人生土,土生金,主生水,水又生木,如此循环相生。
所谓的"问相胜",即按照上述次序,中间隔一个,前者胜后者,这就是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又胜木,如此循环相胜。
在他看来,五行的生、胜,是"天次之序",是不可颠倒淆乱的,逆之则乱,顺之则治。
就是说,这是有关自然界和国家治乱的大事,不可疏忽。
人是董仲舒"天"的构成中最后的一端。
在董仲舒的宇宙论系统中,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了万物之本,人是天地与万物之间的中心环节。
一方面,天地生养万物,有赖于人成之;另一方面,天之所以生养万物,其目的也全在于人。
由此表明,人是天的生物,又是天的宠物。
如果说为了突出"天"在董仲舒哲学中的至尊地位,而把董仲舒的哲学说成"天的哲学",那么这个哲学的核心目的则是人。
所以说董仲舒的"天"是自然物,除了其物质自然性外,其运动规律也是自然的,非人为或神意安排的。
这就深刻说明了天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自然属性,而这个自然之天就是董仲舒的"天"的基础。
天的自然物质性是天的最基础的性质,此外董仲舒还赋予了天以封建伦理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封建社会人类学的普泛化,其意思主要是说他把天地、阴阳、四时和五行都封建人伦化了。
他“首推阴阳”把阴阳、五行说纳入儒家学说。
这是董氏新儒学区别于孔氏儒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也是他赋予天的重要性质之一,甚至是天的核心的性质。
董仲舒又认为阴阳的运行具有其特点:阴阳运行"终各六月,远近同度,而所在异处",阳出东北而南,阴出东南而北,少阳因木而起,居东方,助春之生;太阳因火而起,居南方,助夏之养;少阴因金而起,居西方,助秋之成;太阴因水而起,居北方,助冬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