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莫高窟》是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的课文之一,是一篇讲述我国著名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的文章。
1.2 教材主题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通过对一张莫高窟壁画的描写,使学生对莫高窟艺术进行感性理解。
1.3 教材目标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目标:•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莫高窟艺术的特点和文化价值•学会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进行感性理解和评价二、教学步骤2.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短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莫高窟和莫高窟壁画的基本概念,并带领学生感受莫高窟的独特魅力。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导入:•让学生观看莫高窟的图片或短视频介绍,了解莫高窟的位置、历史和文化背景;•显示一些莫高窟壁画的详细图像,带领学生感受莫高窟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问学生对这些壁画的感觉和理解。
2.2 初步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或放映语音辅助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理解以下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莫高窟有哪些历史和文化背景?•莫高窟壁画有哪些特点和文化价值?2.3 深入解读在学生对全文有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以逐段解读,带领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文章:1.概括段•通过概括段了解莫高窟背景和壁画特点。
2.正文段落•第一段:介绍壁画的视觉效果。
•第二段:解读壁画展现的历史和宗教文化意义。
•第三段:详细描述一幅壁画的细节特点。
3.结束段•通过对结束段的解读,让学生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2.4 总结归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让学生自己思考的方式,评价莫高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并归纳总结以下内容:•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和文化价值;•莫高窟在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莫高窟艺术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
•学生学会通过对莫高窟壁画的细节描写进行感性理解和评价。
《莫高窟》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是关于《莫高窟》的深度解读和教学。
《莫高窟》是一篇描绘中国古老文化遗产——莫高窟的精湛之作。
在这篇说课稿中,我将通过五个方面来介绍这篇文章,它们分别是:文章背景、作者介绍、莫高窟历史与艺术特色、教学方法和总结。
一、文章背景《莫高窟》这篇文章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主题是“文化遗产”,旨在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内涵、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而《莫高窟》这篇文章,则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表达了作者对莫高窟的敬仰之情。
二、作者介绍《莫高窟》的作者余秋雨,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和作家。
他的作品以历史文化散文为主,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余秋雨的文字既有文化散文的韵味,又融入了学术研究的精准。
他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度剖析,将莫高窟的历史与艺术特色呈现得淋漓尽致。
三、莫高窟历史与艺术特色1. 历史背景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是一座由十六国时期的东晋佛教僧侣们创建的古代石窟群。
它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历经千年的沧桑岁月,莫高窟仍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2. 艺术特色莫高窟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壁画和塑像上。
壁画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佛像、菩萨像、罗汉像、天宫图等。
这些壁画以生动逼真的形象、色彩鲜艳的色彩和富有层次感的构图而著称。
其中,飞天图是莫高窟壁画的代表之一,这些美丽的飞天形象以其轻盈的身姿和生动的表情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3. 文化内涵莫高窟作为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艺术水平。
莫高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四、教学方法针对《莫高窟》这篇文章的教学,我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章的优美语言和韵律节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2020-09-05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说课稿1一、说教材《莫高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
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
课文共5个自然段,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第二段(第2—4自然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二、说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希望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
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如:理解词语的方法,找中心句的方法。
但是该班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差。
该班学生思维活跃,部分学生特别喜欢表现自己,能积极举手发言。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因此,结合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1、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
《莫高窟》说课稿
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以其精美的壁画、雕塑和文物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意义、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
1.1 莫高窟的建立时间
1.2 建立莫高窟的原因
1.3 莫高窟的发展历程
二、艺术特色
2.1 壁画的风格和主题
2.2 雕塑的造型和技艺
2.3 文物的保存和展示
三、文化意义
3.1 佛教文化的传播
3.2 艺术与宗教的结合
3.3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四、保护现状
4.1 文物保护的挑战
4.2 政府和社会的保护措施
4.3 国际合作与文化遗产保护
五、未来发展
5.1 文化旅游的推广
5.2 敦煌研究的深入
5.3 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总结:莫高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的辉煌,更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强保护工作,促进文化传承,让莫高窟这一瑰宝永远流传下去。
2024莫高窟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莫高窟》是人教版小学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历史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莫高窟在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遗产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莫高窟的产生背景和艺术特点,认识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创造和表达的热情。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难点是:分析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授莫高窟这个艺术作品时,可以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教法:讲述法、图像展示法、观察分析法、对比比较法、生动形象法等,通过多种教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学法:主动思维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合作、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相关的图文资料和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以直观呈现莫高窟的艺术作品和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将通过一幅莫高窟的艺术作品图片以及视频片段来引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会提问一些问题,如“你知道莫高窟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别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思考,逐步导入今天的课题:莫高窟。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莫高窟》教案设计(通用13篇)《莫高窟》设计篇1复习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哪位同学还记得《莫高窟》这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莫高窟的?(生:彩塑、壁画、藏经洞,师板书。
)你能分别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三方面的内容吗?生汇报。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莫高窟,感受这举世闻名、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新授:1.首先进入自学天地,请全体同学自由读一读自学提示上的要求与问题。
自学提示:a、小组成员分段合作朗读课文;b、你最喜欢课文中描写莫高窟中的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部分其中的哪一部分?课文中描写彩塑、壁画、藏经洞的段落里,哪一句话可以表明段落所要介绍的内容。
c、把你最喜欢部分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跟伙伴说一说体会。
d、课文中还需要我们去解决哪些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要求围绕重点自学自主学习课文。
(根据大屏幕上出现的提示问题,前后位4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经过朗读思考、讨论交流,分析总结,最终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中适时提醒交流的方法,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和个人。
2、小组交流自学:汇报自学成果时间a.喜欢描写莫高窟彩塑(课文第二自然段)段落的同学请举手,能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相机指导朗读,个人、小组、齐读)出示相关句子并理解重点词语。
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吗?(生:有!)原来大家在预习中都找了一些关于莫高窟的图片,请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好吗?(生运用介绍、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莫高窟彩塑。
)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说一说这些彩塑还有哪些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神态吗?(不同神态:细眉长目、鼻正唇红、肌肤润泽、情态闲雅、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端庄温情······)谁能给这一段加上小标题?(教师板书: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莫高窟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主讲人。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是关于中国著名的莫高窟的一次说课。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现存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接下来,我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详细介绍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色以及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二、历史背景莫高窟的建立始于4世纪,当时是为了纪念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而建造的。
莫高窟之所以能够得以建立和发展,与丝绸之路的交通繁忙有着密切的联系。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使得莫高窟成为佛教壁画艺术发展的中心,吸引了无数的修行者和艺术家前来研究佛教艺术。
三、艺术特色莫高窟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作品而闻名于世。
这些作品包括大量的壁画、彩塑和石窟造像等。
壁画是莫高窟最主要的艺术形式,这些壁画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内容主要是佛教教义和佛教故事的描绘。
莫高窟的壁画不仅表现了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展示了唐代的社会生活、服饰、建筑等方面的情况。
彩塑是莫高窟的另一个特色,它们以石膏为主要材料,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莫高窟的彩塑作品在艺术技巧和表现力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四、保护与传承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在多年的风吹雨淋和人为破坏下,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宝贵的艺术品,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建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和研究团队,对莫高窟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其次,加强了莫高窟的管理和监管,限制游客的数量和时间,避免人为破坏。
此外,还对莫高窟进行了数字化保护,将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记录和存储,以便于后代学习和研究。
五、结语。
《莫高窟》说课稿《莫高窟》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莫高窟》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莫高窟》说课稿1余秋雨老师曾经这样称赞莫高窟:“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与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
”本日,我说课的标题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五单位的一篇课文《莫高窟》(第二课时),分为六部门:1、说课本;2、说学生;3、说计划理念;4、说教法、学法;5、说教学流程;6、说板书计划。
一、说课本(一)教学内容《莫高窟》一文先容的是我国西北边疆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歌颂了我国古代庖感人民的伶俐。
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总—分—总”的情势来布局全文,叙述详细,文质兼美。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为三段,分别先容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及莫高窟是环球著名的艺术宝库。
这个文本并非需要细细咀嚼文字,从文字中嚼出微言大旨的经典文本,而是一个需要从整体上去学会把握的普通文本。
对这样的文本,框架把握比咀嚼文字更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我拟定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五年级语文《莫高窟》的说课稿五班级语文《莫高窟》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莫高窟》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先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四周环境,接着写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特点,最终写莫高窟是艺术宝库。
二、说目标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感受这些风景名胜的美丽,体会到作者蕴于字里行间的宠爱之情。
”依据大纲要求,课文类型结合同学的年龄特点,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文字漂亮,是对同学进行朗读训练的极好例子,可以通过朗读的训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借助图片和音乐,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依据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从本课描述的内容极具鉴赏性,在教学中运用呈现图片和音乐相结合,引导同学抓住关键词句,多读、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特点,这课学习的重点从内容上讲欣赏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彩塑、壁画),难点就是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激励同学宠爱我国绚烂的民族文化。
四、说教法《莫高窟》是继讲读课文《江南水乡——周庄》、《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夜色》之后的第四篇课文,同学对品读课文佳句,欣赏风景名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有了确定的基础;因此,本课立定于目标尽可能让同学确定,问题尽可能让同学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同学把握,内容尽可能让同学参与,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性,老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
下面,重点说其次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老师出示泥塑、谈绘画,通过问题唤醒同学的生活阅历,构建同学已有的熟识,接着引出课题,借助图片理解“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同学通过朗读课文,查找答案,激发同学走进课文。
标上自然段的序号,目的是为了后面同学找描写彩塑、壁画的内容打下铺垫。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莫高窟》说课稿《莫高窟》说课稿1《莫高窟》选自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从锦绣山川和文化艺术的角度进行文字描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本课是最后一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第二、三、四自然段则用浅显的文字具体刻画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最后一小节总结全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材料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的情感,并仿照文中排比句进行说话和写话的训练。
教学难点是再现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生动的画面。
根据本单元的要求和本课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研究的问题;学会利用网络搜集、筛选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组合。
3、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艺术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憎恨的情感。
我们知道,在21世纪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35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仅凭一支粉笔和几块黑板,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它给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以上三点教学目标,在设计时,我准备凭借网络平台沟通课堂内外,将文字形象化、音效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力求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18《莫高窟》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别写了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展开,结构清晰,叙述具体。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以及结合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法;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把1、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3、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三、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我采集、编辑了大量的相关图片,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的场景,通过对照图片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四、说学法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我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五、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打算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今天着重讲第二课时。
这一部分我分为三大环节来进行。
复习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说出课文写了莫高窟的哪几个方面?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简短的复习之后,直奔本课重点。
(二)主动探究,朗读感悟1、学习第2自然段(彩塑)首先,抓住关键词“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来概括彩塑的特点;接下来,通过让学生欣赏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来理解词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通过观察卧佛的长度、姿态、神态等特征来感受卧佛的惟妙惟肖;显然,前一句是概括描写的句子,后一句是具体描写的句子,那么,如何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来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呢?这里,我请全班同学齐读概括描写的句子,指名个别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敦煌莫高窟说课稿敦煌莫高窟说课稿1一、教材概况《敦煌莫高窟》是浙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
它是继《赵州桥》之后的又一篇阅读训练课文。
这篇阅读课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的塑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第2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第3、4、5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
__文质兼美,特别是课文第1、2、3自然段的结构相似,紧扣单元训练目标,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习作训练。
全文分两课时教学。
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时期,大纲明确要求:“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大纲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课文的特点,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②技能目标:学生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感受敦煌莫高窟塑像的精美和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说教法新课标里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课堂上,我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通过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敦煌莫高窟的雄伟壮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在紧扣朗读的同时,遵循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诱发、发展、升华”三个阶段,使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实、完善起来,以激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呜,使其受到深刻的情感熏染。
三、说学法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的学习过程,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把课堂这一个广阔的舞台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说、品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四、教学设计(一)、补充资料,激情导入德国教育家第期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莫高窟》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莫高窟》(第二课时),分为六部: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3、说设计理念;4、说教法、学法; 5、说教学流程;6、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莫高窟》一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叙述具体,文质兼美。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分为三段,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以及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我拟定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与他人合作进行探究性阅读。
学会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及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并能理解莫高窟文化为什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设计理念
1、体现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完整的认识。
2、体现学习语文的特点,听说读写的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3、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教学法。
课前,我采集了大量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挖掘图片中的情感意义,引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学会表达,多角度的思考。
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理解课文。
2、阅读感悟法。
阅读是体会民族语言之优美的重要途径,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
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是进入文本很好的策略。
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生课堂自由研读、自主交流、小组探究课后搜集等环节无不渗透着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教学
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课一开始,我用了一个知识竞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出示课件的同时,用饱含激情的语言介绍莫高窟。
这样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地势的险要,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复述回顾
1、首先我让学生复习词语,这些词语可以说是对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高度浓缩,朗读这些词语既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彩塑和壁画的特点,又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帮学生重新梳理作者的游览顺序,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三)、设问导读
这一部分我用了表格的方法,表格不仅囊括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还清楚地展现了两个自然段相同的结构,从而总结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另外,表格清楚明了,也便于师生操作。
在教学这部分时,我让学生先通过阅读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这样,就把课堂完全还给了学生,让学生
感受探究知识的过程,享受探究知识的乐趣。
在汇报说明“列数字”的方法时,引导学生用课后调查的实例说明。
交流完后,我顺势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二、三自然段的结构,总结“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四)、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1、品味“彩塑”
文中出现的佛教人物基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神态各异的彩塑便成了教学的难点,因此我适时地展现各种彩塑,使文字活了起来,让学生主动、自然地进入到了课文中。
在接触了彩塑绚丽多姿的形象后,学生对“威风凛凛”、“慈眉善目”、“强壮勇猛”等词语的理解也愈加深刻。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文字到图片再回归文字,使学生对莫高窟彩塑艺术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接着让学生欣赏“卧佛”图片,抓住“16米”、“神态安详”进行朗读。
然后进行追问:面对这一尊尊彩塑,游人们无不啧啧称赞。
如果你是游人,你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最后,我充满激情地小结:感受着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来读一读吧!通过这样的美读,可以让学生体验、感悟、熏陶,在语言的海洋里领会情感。
2、回味“壁画”
这一段的教学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感知,有效地带领学生领略了壁画的“宏伟瑰丽”。
尤其是飞天图片,边欣赏边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进行描述。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飞天”的瑰丽后,引导学生美读。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深深地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确和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化,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的方便快捷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显示
3、体味“藏经洞”
刚才,我们饱览了彩塑和壁画,但是,藏经洞的很多文物我们却看不到了。
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并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适时交流珍贵文物和文物被盗的文字资料,激发他们对侵略者和清王朝腐败的的憎恨。
然后再让学生把今天的中国和过去进行对比,再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合作探究:为什么说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在学习了课文,欣赏了图片后,我让学生
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组长进行总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不容易,以及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的内容,体现简洁明了、统领全文的原则,表现文章的结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板书:
彩塑:精妙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智慧的结晶
藏经洞:珍贵文物
以上是我就《莫高窟》(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阐明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新的情况会随时出现,新的问题会随时生成。
我将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起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做出科学的判断,采取合理的措施。
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上完整节课,我的感觉是:好像被一种框架束缚着,老师和学生的个性都释放不出来,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生怕掉了。
另外,由于我们刚刚开展“学案式教学”,所以,学生的自学能力、方法,组长的组织、引导,都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培养起来很困难。
因此,我觉得,现在真的很迷茫,一心想着要走进去,可是进去了又想着如何挣脱走出来。
不管如何,我认为,能够走进去就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