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85.29 KB
- 文档页数:5
实验一:元器件识别与测量一、实验目的:1、认识实验环境;2、了解数字万用表的使用;3、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二级管、三极管等元器件参数,并判断其好坏。
二、实验内容:识别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等元件并读出印有型号的元件的理论参数,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测量其实际的参数值(其中包括3组电阻的电阻值,2个电容的电容量,电位器的最大可调阻值,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并判断各元件的好坏二、实验环境:电阻4个,发光二极管1个,二极管1个,三极管1个,电力电容1个,电解电容1个,电位器1个。
三、实验原理:1.电阻值读数:型号参数读数用有颜色的环代表数字:0 1 2 3 4 5 6 7 8 9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读数方式:四环电阻:前两环为有效数字,第三环为10的幂次方,第四环为误差环(五环电阻:前三环为有效数字,后两环同上);实际电阻值读数由数字万用表欧姆档读出2.电容的电容量读数:型号参数读数:前2位为有效数字,最后1位为10的幂次方;实际电容量读数由数字万用表电容档读出3.电位器的测量和鉴别:测量两端触角之间的电阻即为电位器最大可调阻值若转动电位器的轴,万用表读数连续变化,则证明可正常使用,稳定调节电源4.二极管的测量:由数字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档位测出二极管的导通电压5.三极管的极性判断和放大倍数的测量:与其他两极分别测量导通电压值,同有示数或同无示数的为基极(B);判断完三极管的基极和类型后,将三极管的三个角分别插入数字万用表上的特定插口,判断出集电极(C)和发射极(E),读出电流放大倍数;四、实验数据:电阻编号型号参数实际测量值1号28000Ω26.9kΩ2号4400Ω 3.24kΩ3号3200Ω 2.18kΩ1 / 22.电容电容量:3.电位器可调总电阻:9.65kΩ4.二极管导通电压:1.742V5.三极管:(1)类型:NPN(2)电流放大倍数:116五、数据分析总结:这次主要都是用数字万用表测数据,发现在表笔与被测物接触不好的时候可能会有示数不稳跳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测量产生误差,所以在后面的测量中有注意到用表笔将被测物压在桌子上可以尽量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况。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子实验实验项目名称:晶体管两极放大器专业班级:物联1301班姓名:学号:晶体管两极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两级阻容放大器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2、加深理解放大电路各项性能指标。
二、实验仪器和元器件:1、双踪示波器2、万用表3、信号发生器三、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a )1、阻容耦合因有隔直作用,故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独立,只要按实验五分析方法,一级一级地计算就可以了。
2、两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Au = A1 * A2 单管基本共射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公式如下: 单管共射要特别注意的是,公式中的不仅是本级电路输出端的等效电阻,还应包含下级电路等效至输入端的电阻,即前一级输出端往后看总的等效电阻。
2)输入电阻的估算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一般来说就是输入级电路的输入电阻,即: Ri ≈Ri1 3)输出电阻的估算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一般来说就是输出级电路的输出电阻,即: Ro ≈Ro2 3、两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幅频特性已知两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各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乘积,则其对数幅频特性便是各级对数幅频特性之和,即:||lg 20||lg 20||lg 2021μμμA A A+=2)相频特性两级放大电路总的相位为各级放大电路相位移之和,即四、实验内容:a. 测量静态工作点1、实验原理图中,跳线J3、J5、J8、J9连接,J4、J6、J7、J10断开。
2、输入正弦信号Ui ,测量第一级静态工作点。
然后关闭信号发生器,使Ui 为0,调节RW2电位器使第二级的IC2=1.0mA (即UR7=3V ),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表格中。
Re=1.073k Ω Rc 均=3k Ω Vpp=72mV Vcc=12V f=1kHz I C= V E/Reb. 测试两级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1、关闭系统电源,连接信号源与Vi 。
HUNAN UNIVERSITY实践报告科目:电路分析基础院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20110801323姓名:肖倩2012年12月28日实验一实验名称: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在任意时刻,对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节点,流出与流入该节点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i=0式中,若取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
KCL 反映了电流的连续性,说明了节点上各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任意时刻,按约定的参考方向,电路中任一回路上全部元件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u=0式中,通常规定:凡支路或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KVL说明了电路中各段电压的约束关系,它与电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实验目的:①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②通过实验加强对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实验过程:(KCL验证):测试数据:A1:285.1mA A2:91.11mA A3: 194.0mA A1=A2+A3,即基尔霍夫电流定理成立理论数据:A1:300mA A2:100mA A3: 200mA理论与实际基本相符(KVL验证):测试数据:V1: 4.861V V2: 3.570V V3:3.570V V4: 1.139V 另外E1: 12V E2: 6V在左边的网孔,V1+V2+V3-E1=0在右边的网孔,V2+V3-E2-V4=0大网孔,V1+V2+E2-E1=0故验证了基尔霍夫电压定理成立实验二实验名称:验证戴维南定理实验原理:任何一个线性含源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换;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外电路断开时端口处的开路电压uoc,而电阻等于一端口的输入电阻(或等效电阻Req)。
实验目的:加强对戴维南等效的理解更加熟练的掌握对workbench的应用实验过程1、设计有源二端网络(含有独立源和电压控制电流源)2、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测量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和短路电流Isc3、用戴维南等效电路代替二端网络,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本次电路分析实验,我们通过实验操作及测量,掌握了一些基础电路分析方法。
本文将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结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一些基础电路进行分析,掌握基础电路分析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步骤本次实验包括五个电路分析实验,分别为电阻电路的分析、电容电路的分析、电感电路的分析、交流电路的分析以及三相平衡电路的分析。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各个实验的步骤。
1.电阻电路的分析电阻电路是最常见的一种电路,是我们学习和分析电路的基础。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电表和万用表等工具,测量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的电压、电流等指标,并对电路进行分析。
2.电容电路的分析电容电路是由电容器组成的电路,其特点是具有充电和放电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电容器,观察电容电路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并测量其中的各项指标。
3.电感电路的分析电感电路是由电感器组成的电路,其特点是在通电和断电时会有一定的自感电动势。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电感器,观察电感电路的变化情况,并测量其中的各项指标。
4.交流电路的分析交流电路是由交流电源和各种电器元件组成的电路,其特点是电压和电流大小和正负方向均会变化。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各项电器元件,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
5.三相平衡电路的分析三相平衡电路是由三个单相电路组成的电路,特点是在不同的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均不相同,需要进行平衡调节。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三个单相电路元件,实现三相平衡电路,并测量其中的各项指标。
三、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和测量,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和实验结果。
我们将根据不同的实验,分别列举出各自的实验结果。
1.电阻电路的分析通过电阻电路的测量,我们得到了电阻器的电压、电流等数据,并且根据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提出了一些分析结论。
2.电容电路的分析通过电容电路的充电和放电现象的观察,我们得到了电容器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且根据它们的基本关系,提出了分析结论。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路分析基础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电路进行分析,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使用基本电路元件搭建电路的技能。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电工万用表、示波器、导线等。
实验原理:电路分析是指对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使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串并联等电路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1.首先,我们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
将两个电阻依次连接,连接到电源上。
使用电工万用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并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并将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电源电压为12V,电阻电流为0.5A。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的阻值为R=V/I=12V/0.5A=24Ω。
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相符。
2.接下来,我们搭建一个并联电路。
将两个电阻分别连接到电源的两个正极,将另外两个端点连接到电源的两个负极上。
使用电工万用表测量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电流,并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阻值,并将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电源电压为12V,电阻电流为1A。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的阻值为R=V/I=12V/1A=12Ω。
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相符。
3.然后,我们搭建一个RC电路,将电阻和电容串联连接到电源上。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阻上的电压和电容上存储的电荷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观察到电阻上的电压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趋势,电容上的电荷在刚接通电源时迅速充电,然后逐渐达到稳定。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到RC时间常数,从而计算出电路的时间常数。
4.最后,我们搭建一个RL电路,将电阻和电感串联连接到电源上。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感上存储的磁场的变化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观察到电阻上的电压呈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电感上的磁场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通过测量,我们可以得到RL时间常数,从而计算出电路的时间常数。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1)电路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和实验验证,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直流电路分析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器件:1. 直流稳压电源2. 万用表3. 电阻箱4. 电流表5. 线圈三、实验步骤和结果:1. 串联电路实验(1)将两个不同电阻的电阻器串联,经过万用表检测,记录电阻器的阻值为R1=200 ohm,R2=400 ohm。
(2)通过Ohm定律计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为:R = R1 + R2 = 600 ohm(3)利用直流稳压电源,控制电流大小,以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进行记录。
(4)根据欧姆定律,I = U/R,其中U为电源输出电压,R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所以电流大小为I=5V/600 ohm=0.0083A。
2. 并联电路实验(1)将两个不同电阻的电阻器并联,经过万用表检测,记录电阻器的阻值为R1=100 ohm,R2=300 ohm。
(2)通过合并电流的公式1/R总 = 1/R1 + 1/R2,计算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值为:1/R总 = 1/100 + 1/300 = 0.01, R总 = 100 ohm(3)利用直流稳压电源,控制电压大小,以电流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进行记录。
(4)根据欧姆定律,I = U/R,其中U为电源输出电压,R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所以电流大小为I=5V/100 ohm=0.05A。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的进行,我们得到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阻值、电流等重要基本参数,并进一步掌握了相关原理和方法,是我们深入学习电路分析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对提高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领域的基础课程,通过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电路实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包括电路等效变换、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特性分析等;2. 学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3. 提高电路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路基本元件的测试与识别;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4. 电路特性分析;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原理、步骤,准备好实验器材;2. 测试电路基本元件:使用万用表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3.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根据电路图,运用等效变换和简化方法,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4.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根据电路分析方法,分析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5.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电路特性;6.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经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基本元件测试:通过测试,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为后续电路分析奠定了基础;2. 电路等效变换与简化:成功地将复杂电路转换为简单电路,提高了电路分析的效率;3. 电路分析方法的应用: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分析了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电路特性等,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的理解;4. 电路特性分析:通过实验,观察了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了电路特性,为电路设计提供了参考;5. 电路实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路分析理论的理解,提高了电路实验技能;2. 通过实验,学会了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4. 发现了自身在电路分析方面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电路分析实验实验报告电路分析实验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项基础实验,它通过对电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电路的测量和分析,探讨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电路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直流电源和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测量,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电路中的两端连接,确保电源开关关闭。
2. 测量电阻: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阻值,并记录下来。
3. 测量电流:将万用表的电流测量端与电路中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打开电源开关,并记录下电流值。
4. 测量电压:将万用表的电压测量端依次与电路中的不同位置相连,记录下各个位置的电压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电流值与计算得到的电流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们非常接近。
这说明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是成立的。
实验二: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性比较在实际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这会对电路的总阻值、总电流和总电压产生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使用直流电源、电阻和导线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 测量总电阻:使用万用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记录下来。
3. 测量总电流:将万用表的电流测量端与电路中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打开电源开关,并记录下电流值。
4. 测量总电压:将万用表的电压测量端依次与电路中的不同位置相连,记录下各个位置的电压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和总电压。
比较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和,而总电流和总电压相等;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而总电流和总电压相等。
实验七:数模(D/A)转换器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模转换器(DAC)的倒T型网络设计
2.测量分析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数字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用100Ω和200Ω电阻在面包板上搭接表示四位二进制的梯形电路,梯形电路的高电
平为1v低电平为0v;
2、用实验箱的运放作输出电路;
3、记录输入从0000—1111对应的输出电压,描点绘制数模转换的输入输出曲线(用
excel画)。
三、实验环境:
DT9201数字万用表一个,面包板一个,电路箱一个(用到μA741集成电路芯片和1kΩ电位器),导线若干,电阻8个(分别为3个100Ω、5个220Ω)。
四、实验原理:
1.数模转换器(D/A):
数模转换器是一种将二进制数字量形式的离散信号转换成以标准量(或参考量)为基准的模拟量的转换器,简称DAC或D/A转换器。
最常见的数模转换器是将并行二进制的数字量转换为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它常用作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输出通道,与执行器相连,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数模转换器电路还用在利用反馈技术的模数转换器设计中。
所谓数模(D/A)转换,就是把数字量信号转成模拟量信号,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的数字量成一定的比列关系。
倒T型电阻网络DAC电路:
由R-2R电阻网络、单刀双掷模拟开关、基准电压和运算放大器四部分构成(电路图见下图)。
2.实验电路图:
五、实验数据:
六、数据分析处理:
输入输出曲线:
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数模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数字量成线性关系。
实验一、实验二一、实验要求(1)建立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分析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放大性能。
(3)分析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频率特性。
(4)分析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二、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一:用Ni Multisim软件验证习题2.14,2.15,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二:(1)建立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
NPN型晶体管(QNL电流放大系数为80,基极体电阻为100Ω,发射结电容为3pF,集电结电容为2pF。
用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lkHz、幅值为5mV的正弦交流小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示波器分别接到输入波形和输出端观察波形。
(2)打开仿真开关,双击示波器,进行适当调节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
注意输出波形与输入波形的相位关系。
并测量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幅值,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3)建立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测量电路。
如图1-2所示。
利用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集电极电压、电流以及基极电流。
判断晶体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区。
(4)如果将基极电阻由580kΩ改变为400kΩ,再测量各项电压、电流,判断晶体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区。
然后将图1—1中基极电阻Rb由580kΩ改变为400kΩ,再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观察输出波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属于什么类型的失真。
三、实验电路原理图四、实验结果及分析2-14电路图一:要求集电极电压V0=(5~7)V,通过计算可知,R1的电阻值在(2.5~3.5)千欧,R2的电阻值为5.65千欧。
设置R1的电阻值为2.5千欧,R2的电阻值为5.65千欧,测出的VO 为7V。
电路图二:将器件改为PNP管,要求电压数值不变,保证集电极电压|VO|、电流IC不变,通过计算可知,R1的电阻值为5.65千欧,R2的电阻值在(2.5~3.5)千欧。
设置R1的电阻为5.65千欧,R2电阻值为3.5千欧,测出的VO为-5.054V。
2-15电路图一:通过计算可知,VCE为3.35V,实际VCE为3.366。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电路分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使我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电路分析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电路分析基本原理的学习: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元件的特性等。
2. 实际电路的搭建与测量:包括电压、电流的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等。
3. 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学习如何查找电路故障,并进行修复。
4. 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并对电路元件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然后,我们进行了实际电路的搭建与测量,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
在电路搭建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选择电路元件,如何进行电路连接,以及如何进行电路测量。
在电路测量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电流的测量,如何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
在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查找电路故障,如何进行分析,以及如何进行修复。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如何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培养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电路搭建,如何进行电路测量,如何进行电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
五、实习总结本次电路分析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分析。
同时,我也认识到电路分析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我国的电子事业做出贡献。
课程名称:电子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差动放大电路专业班级:物联1301班姓名:学号:晶体管两极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基本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工作点的调试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
2. 熟悉恒流源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
二、实验仪器和元器件:1、双踪示波器2、万用表3、信号发生器4、模拟电路试验箱三、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a)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典型电路2.恒流源电路3.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当差动放大器的射极电阻RE足够大,或采用恒流源电路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由输出端方式决定,而与输入方式无关。
双端输出:RE=∞,RP在中心位置时,单端输出:当输入共模信号时,若为单端输出,则有:若为双端输出,在理想情况下:实际上由于元件不可能完全对称,因此Auc也不会绝对等于零。
4.共模抑制比KCMR为了表征差动放大器对有用信号(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和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通常用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即共模抑制比差动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可采用直流信号也可采用交流信号。
四、实验内容及结果:1.测量静态工作点(J1断,J2开)(1)调节放大器零点接通±12V直流电源,在Vi1和Vi2同时接地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Uo1和Uo2之间的电压Uo,调节调零电位器RW1,使Uo=0,即Uo1= Uo2。
(2)测量静态工作点零点调好以后,用万用表测量T1、T2管各极电位,并计算IC(mA)、IB(mA)、UCE(V),记入表格中。
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数据记录:Re=0.483KΩ测量值UC1(V) UB1(V) UE1(V) UC2(V) UB2(V) UE2(V) URE(V)6.42 -0.04 -0.63 6.41 -0.04 -0.63 0计算值IC(mA) IB(mA) UCE(V)1.304 0 7.05分析与结论:由测得的数据知,T1管和T2管在输入共地的时候的C、B、E级的参数一致,且UB=0与理论值相等。
HUNAN UNIVERSITY电路实验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2015年9月26日实验一元器件识别与测量实验内容:1.了解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2.用万用表测量色环电阻2个和电位器一个、电容2个、色环电感1个、二极管3个、三极管等元器件参数,并判断其好坏。
3.了解面包板的使用。
实验环境:数字万用表、四环电阻、五环电阻、电位器、电容(普通和CBB型)、二极管(两个)、发光二极管、电感。
实验原理和实验电路:1.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串联测电流,并联测电压,是指将万用表与被测电路串联来进行测量电流,与电路并联起来测量电压,万用表内部电压档是分压网络,电阻分压器,所有分压电阻串联起来,电流档内部,所有分流电阻串联起来然后在于表头并联,起到分流,而对于数字万用表而言,不管被测的是电压,交流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电感值,最后始终要经过A/D转换器的变换电路部分, I/U转换, R/U转换, C/U转换电路,把被测量,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来送入A/D转换器处理显示的。
2.数字万用表的测量简易电路图: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1.用数字万用电表测量实验室中的高压交流电:(1)首先将数字万用表的插线接好,然后将数字万用表的量程拧到交流电压750V,再在老师确认无误后将数字万用电表的红黑表笔插入到实验室插座中;(2)待万用表读数稳定后读取数字万用表上的数据大小。
实验室电压理论值:238V数字万用表测量的实际值:238V2.用数字万用电表测量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的阻值:(1)首先通过电阻上的环数和颜色来判断该电阻的理论阻值和误差(四色电阻理论阻值100Ω及误差为5%,五色环电阻理论阻值10KΩ及误差1%)。
(2)然后根据(1)中的理论值判断测量电阻时的量程(四色环200Ω,五色环20KΩ)(3)最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到电阻两端,记录数据;然后将红黑表笔反过来接电阻两端,记录数据。
四色环电阻阻值理论值:100Ω五色环电阻阻值理论值:10KΩ四色环电阻误差:5% 五色环电阻误差:1%正向测量:100.1Ω正向测量:9.92KΩ反向测量:100.2Ω反向测量:9.94KΩ3、用数字万用电表测量电位器的阻值:(1)首先通过电位器上的标示得到电位器的理论最大阻值(理论最大阻值2K Ω)。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际电路的搭建和分析,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实验原理。
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电路定理、交流电路分析、数字电路分析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基本电路定理的应用,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戴维宁定理等。
二、实验内容。
1. 使用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搭建简单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进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2. 利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参数。
3. 分析电路中的各种电压和电流波形,验证电路分析的理论知识。
三、实验步骤。
1.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搭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2. 使用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进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3.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元件参数。
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实验数据。
1. 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
2. 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
3. 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测量数据。
五、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直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呈现稳定的直流波形,符合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论预期。
2.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呈现周期性变化的交流波形,验证了交流电路分析的理论知识。
3. 通过测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进一步验证了电路分析的理论知识。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路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了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掌握电路分析的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参考文献。
1. 电路分析教材。
2.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
3. 电子技术相关期刊文章。
以上就是本次电路分析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可以了解电流、电压、功耗等相关参数,从而更好地设计电子产品。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电路分析实验中的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
实验步骤:实验一:串联电路的分析我们首先构建了一个串联电路,该电路由一串电阻构成。
我们使用万用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的阻值和电流的大小。
通过改变电阻的值,我们记录了不同电阻下电流的变化情况,并绘制了相应的电流-电阻关系图。
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发现电流和电阻成反比关系。
这一实验结果与基本的欧姆定律相一致。
实验二:并联电路的分析接下来,我们构建了一个并联电路,该电路由多个电阻并联而成。
通过测量并记录电流和电压的值,我们计算了电路的总电阻。
实验结果显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
这进一步验证了并联电路的特性,即总电阻为电阻的倒数之和。
实验三:交流电路的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关注的是交流电路的分析。
我们通过感应电阻和电容器构建了一个RLC电路,使用示波器测量了电压信号的幅值和相位。
我们观察到电容的阻抗与频率成反比关系,而电感的阻抗与频率成正比关系。
这些现象进一步揭示了交流电路中的频率依赖性。
实验四:直流电路的分析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关注的是直流电路的分析。
通过构建一个带有电池、电阻和LED的电路,我们探讨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以及LED的亮度与电流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流增大时,LED的亮度也随之增大。
这为我们设计和控制LED电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电路,并获得了相关的实验数据。
我们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结论,验证了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方法,观察到了交流电路中频率依赖性的现象,以及直流电路中电流和LED亮度之间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对我们深入了解和应用电路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这次电路分析的实验,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含实验数据)实验目的:1. 熟悉调节电路、晶体管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3. 学会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
实验原理:一、调节电路:调节电路是一种使电压稳定在一定值的电路,是电源电压稳定的基础。
在实际电路中,电源电压有时波动较大,会影响整个电路的工作。
为此,需要一种使电源电压变化不会影响整个电路的电路——调节电路。
调节电路分两种类型:线性调节电路和开关型调节电路。
线性调节电路是一种将电源电压变化转化为小于1/1000的电压波动的电路,且输出电流几乎不随载荷变化而变化;开关型调节电路是一种将电源电压变化转化为开关动作,使输出电压不随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线性调节电路。
二、晶体管放大电路:晶体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器件进行信号放大的电路。
晶体管放大电路可以帮助改变电路的功率、增益、输出阻抗和频率响应等。
由于晶体管具有节约能源、低功率损耗、易于集成等优点,因此在电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是一种关键的信号处理电路,它可与其他电路一起组合使用,以构成各种电子系统。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内部由多个晶体管和电容等元件构成,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增益和低噪声等优点。
实验过程:1. 调节电路实验调节电路的组成:桥式整流器、滤波器和稳压器。
桥式整流器的作用: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滤波器的作用:平滑直流输出电流,减少涟波输出。
稳压器的作用:保持输出电压稳定不变。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调整电平,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位器使输出电压为10V,并记录。
2)逐渐增大负载电流,记录随负载电流的输出电压、直流电阻和电源电流。
实验数据:载荷电流/I 输出电压/V 电源电流/A 直流电阻/Ω0 10.03 0.034 00.5 9.93 0.034 17.811 9.89 0.035 21.041.5 9.85 0.035 23.382 9.81 0.036 25.322.5 9.78 0.036 26.993 9.74 0.037 28.55晶体管放大电路的组成:二极管滤波器、交流耦合放大器和输出级。
HUNAN UNIVERSITY
电路分析实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实验二KCL与KVL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EWB软件的使用
2. 学习实验EWB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 验证基尔霍夫定理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
KCL:对于任意一个总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进(或流出)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KVL:对于任意一个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三、实验内容
1. 验证KCL,电路图如下所示:
2. 验证KVL,电路图如下所示:
四、实验体会
本次实验针对基尔霍夫定律进行了验证,分别验证了kcl与kvl定律。
由上图实验内容可知,对kcl的验证中,流入上节点的电流XMM3与XMM1的和为13.548+3.871=17.419mA,正好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XMM2的电流值17.419mA,kcl定律得证;在对kvl的验证中,取最外一层环路,计算电压降之和:-V1+U2+U3+V2+U4+U5=-12+3+(-3)+12+3+(-3)=0,kvl得证。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到了电路分析软件的基本使用流程,自己真正意义上地动手操作完成电路实验,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基尔霍夫定律的含义。
起初使用Workbench,由于与电脑不太兼容,就换了Multisim,期间遇到少许麻烦,都是自己和同伴一起解决,在这之中学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实验为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完成过程中没有其他问题。
实验三回路法或网孔法求支路电流(电压)一、实验目的
1.熟悉EWB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EWB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网孔分析法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
网孔分析是以网孔电流作为第一步求解的对象,又称为网孔电流法。
所谓网孔电流是一种沿着网孔边界流动的假想电流,列出KVL和支路的VCR从而解得各个支路电流电压的方法。
其公式可以用如下表示:
四、实验内容
电路图如下所示,验证网孔分析法的正确性:
四、实验体会
本次实验针对网孔电流法进行了验证,图中由网孔电流法所画制三个网孔,I1由万用表XMM1所测得为-3A,I2由万用表XMM2所测得为4.5A,I3为电流源i的电流,大小为7A,由网孔电流法有,以环路I1为例,I1*(2+1)+I2*(2)+I3*(1)=7,经计算该等式成立,网孔电流法得证。
通过本次实验,我更加懂得了网孔电流法的原理:回路电压法变式。
此方法加以利用,选好回路可以减少对电流源的考虑;实验中,我试用了multisim的新的工具,更加了解了multisim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