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于教师行为表现的发展性评价制度
- 格式:pdf
- 大小:259.98 KB
- 文档页数:4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和企业管理领域。
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
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1)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选择答案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
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和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
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生的卷面成绩。
但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
美国幼教:全美幼教协会幼儿教师全美幼教协会(NAEYC)是美国幼儿教育领域规模最大的权威民间教育组织,制订了一系列早期儿童教育专业的标准,引领了世界高质量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
本文选取了其中与“教师”有关的标准,从资格、道德素养、知识技能、专业职能、培训、管理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介绍NAEYC的幼儿教师规范,并探讨其对完善我国幼儿教师制度的借鉴意义。
一、NAEYC关于幼儿教师资格的要求NAEYC对幼儿教师作了详细划分,包括正式教师、助理教师、代理教师和志愿者。
对其资格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学历所有正式教师都必须具有专科以上文凭或同等学力,其中至少75070拥有早期教育、儿童发展、小学教育或早期儿童特殊教育的学士学位。
助理教师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凭或普通教育水平(GED)证书,500’/0的助教至少拥有一个与儿童发展相关的文凭(CDA)。
对代理教师和志愿者没有学历要求。
l21呋国共有六大地区性资格鉴定组织及其他民间鉴定组织对早期儿童教师教育机构具有授予学位资格。
NAEYC特别制订了一个《早期儿童协会学位鉴定标准》( Early Childhood Association Degree Accreditation system)帮助教师选择教育机构。
NAEYC 推荐的《教师准备计划》(ECE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设计了不同的学位组合方式-2年制和4年制。
大部分2年制提供1年学历证明或毕业文凭,适合保教婴儿、学步儿和学前儿童。
114的4年制提供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NAEYC可以授予AA和AAS学位,获得AA 学位的学生等同于获得4年制毕业水平.2.资格证书要申请教师资格证书,需在有资格的教育机构中修完规定课程学分、获得学士学位并参加Praxis考试成绩合格。
Praxis考试共有三项内容,幼儿教师需参加其中两项.一是职前技能评估,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的笔试和计算机测试,师范院校会利用这一测试来判断学生是否可以进入教育行业:二是教师教学科目知识和教学技能技巧.包括早期儿童教育科目知识、学习和教学原则、基础科目(英语、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科学五大领域的知识)测试。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就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就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与企业管理领域。
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
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与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1)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而不就是选择答案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
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就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与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
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生的卷面成绩。
但就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与整理。
美国教师评价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作者:王景英,梁红梅转贴自:教育部新课程培训资料点击数:969☆作者简介:王景英(1949—),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梁红梅(1977—),女,山东曹县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
[摘要]加强教师评价改革是美国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核心,促进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分析了美国教师评价出现的评价双重目的的统一、个别化督导与评价体系、评价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档案袋等新特点,由此展开了对我国当前教师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美国;教师评价;双重目的;个别化;学生学习;档案袋[中图分类号]G451.1/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2)09-0054-06追求学业优异一直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从1983年的《国家处于危机之中》到2001年《不使一个儿童落后》的教育议案(简称议案),其间出台各种教育改革方案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帮助学生达到高标准的要求。
美国州际教育委员会(ECS)对美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概括为:“在过去15年中进行的所有的教育改革中,没有任何比为学生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标准更为强有力和更具有持久性。
”但现实是:大约有70%的城市4年级不能达到国家阅读考试基本的阅读水平;中学高年级学生在国际数学竞争中的成绩仅强于塞普路斯和南非;接近三分之一的大学新生发现他们必须先学习一些补偿课程才能开始他们正规的大学水平课程;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相当严重[1]。
美国把确保所有学生达到高标准的重任交给教师,教师质量的最高目标是“美国的每个儿童都有高质量的教师”[1]。
因此,提高教师的质量和专业水平是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关键和保证。
在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问题上,州和学区把教师评价作为切人点,加强教师评价工作的改革。
在新形势下,美国的教师评价改革除了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灵活多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外,又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及其发展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并不就是在教育领域最先提出并得到运用的,它最早就是运用在心理学领域与企业管理领域。
如在非语言的心理测试中,要求被试者通过动手操作具体的实物而对被试者的某种技能进行评价;在工厂里,主管人员通过观察受雇者在完成一项特殊工作任务时的表现来对工人的工作作出评价。
直到20世纪40年代表现性评价才开始被教育测量学家关注并加以研究,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国外在学校课程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独立的学生评价方式。
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The U、S、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1992)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与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此定义主要有三层含义:(1)表现性评价,学生自己必须创造出问题解决方法(即答案)或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而不就是选择答案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
原因在于,表现性评价认为提供被选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造性。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同一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途径,强行规定问题解决方案就是不合理的。
(2)表现性评价,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表现性评定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详细的评分规则进行观察与记录才能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
这与传统评价中的资料收集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因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需要学生的卷面成绩。
但就是,表现性评定所需资料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观察、记录、收集与整理。
专题7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与方法及对发展性评价的理解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㈠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学界通常以1897-1898年美国学者莱斯对三万多名小学生进行的、检验拼字教学时间对学习效果影响的拼字测验,作为评价研究的开端。
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历史发展的划分1.测验和测量时期自19世纪末起到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第一代评价时期。
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
2.描述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第二代评价时期。
这一代评价认为,从本质上说评价是“描述”,即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
以泰勒提出的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西方人一般都把泰勒称为“教育评价之父”。
泰勒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
3.判断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70年代,是第三代评价时期。
这一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判断。
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止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
4.建构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进入了所谓的第四代评价时期。
这一代评价认为,评价的意义在于服务,评价者首先要关心服务对象所关注的问题、兴趣和焦点,以“回应”服务对象为起点。
㈡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定义所谓课程与教学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
㈢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是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克瑞文于1967年提出的。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指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或为正在进行的课程与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而从事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结果评价,是在课程与教学实施或进行一个相对完整阶段以后,关于其效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