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07.82 KB
- 文档页数:69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 元=10 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预习要求: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其中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一、游戏中梳理回顾(1)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搭积木。
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
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④揭示名称。
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
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1.想象印证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3.小组学习、引导探索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第2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4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7单元找规律第8单元总复习一、本学期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2020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20年最新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统编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备课教案4篇统编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
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会判断轴对称图形,能找出对称轴。
2.通过自我理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操作才能、分析^p 推理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
3.通过观察、讨论、创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用学生喜欢的事物、人物创设课堂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积极探究新知。
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漫画人物——三毛,创设情景:黑板上画一个缺眼睛,少耳朵的三毛,请学生画出来。
孩子们都踊跃地上黑板添眼睛,画耳朵,可其他同学总觉的不满意,其中一位同学获得大多数人的赞同,于是邀请她介绍经历。
生:耳朵和眼睛都要一样大小,都要互相对称。
学生从画三毛头像中意识到“对称”二字,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二:联络生活,引导探究。
电脑演示:飞机、机器猫、蝴蝶、京剧脸谱、建筑物等轴对称图形。
学生哗然,非常欣赏,气氛非常活泼,纷纷谈各自感受。
生A:这些图片我都很喜欢,但我比拟喜欢机器猫、蝴蝶的图片,太漂亮了。
生B:我喜欢蝴蝶,颜色鲜艳,而且左右对称,看了很舒适。
生C:有一局部的图片,如蝴蝶、京剧脸谱都是左右对称的。
生D:很多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很美。
师:确实是的,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很漂亮,你想自己制作一张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吗?试一试。
同桌两人合作画画,有的学生直接在纸上画;有的学生先画一半,再画另一半;有的学生把纸对折再画;有的学生用剪刀剪……方法各异。
制作完毕,把局部学生的作品展示,并介绍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并让学生谈谈这些作品共同的特点。
生E:两边都对称。
生F:这些作品都可以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师:那老师也来试一试,把纸对折,用手随意撕了一个图形,问学生这个作品是否有那样的特点。
生齐答:有。
师:具有这种特点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你知道中间这条直线是什么吗?生: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现平均每班有85左右学生,在大班额条件下,学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原因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第2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4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7单元找规律第8单元总复习一、本学期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2020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计算三角的规则,并根据规则正确写出空白部分的数。
一起看看2020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查阅!2020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能够将相邻区域的小圆片的个数相加。
2.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3.通过摆圆片、填合适的数,感受到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
教学难点: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磁性黑板、三角盘、翻转片、数字卡教学过程:一、找规律1. 看图找规律师:小丁丁和小巧在做游戏,将一个三角放在中间,把小圆片分别放到三个区域中,你能从图中看出游戏的规则吗?2. 出示一个三角板,将小圆片放到各个区域中去,教师不做解释的摆放第一张结果数卡。
3. 用磁性小圆片和数卡将书上题2摆在三角板上,然后学生得到计算三角的草图,并摆出题2,求出结果数并填入。
二、提高过程1. 题3:只给出一个结果数,且一个区域没有摆出。
教师摆出三角板,给出题3,提问:你们能填一填吗?说出为什么这么填的理由。
5+()=11 11-5=()2.抽象成数师:能直接用数表示吗?3.题4—5 教师提问:你是如何算出的,用了什么方法?三、探究1.题6:摆出题6的三角板,师:你们能够用小圆片摆一摆,试一试吗? 和学生一起探讨,通过尝试解决问题。
尝试一:首先上方摆上3个,那么左下方如何摆或者右下方如何摆。
探讨:这样摆可以吗? 不可以的话是为什么?说一说理由。
尝试二:上方摆上4个,那么如何摆剩下的? 提问:这次成功了吗? 说一说为什么这次摆对了?2.检验:4+3=7 3+5=8 5+4=9 将小圆片抽象到数,填入题目中。
四、练习册的练习1.简单题型将相邻的区域相加并将结果写在卡片上2.难度增加:2个区域是空的。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算出来的吗? (必要时可以让学生用小圆片摆出)3.通过试验找到答案左边:请你们试一试,你能知道这三块区域到底是几吗? (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右边:请用小圆片来摆一摆,看看这题有什么不同?4.找规律。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材简析教材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和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平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实践“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教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人教版2020最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1. 想象印证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
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二10角,1角二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二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 元=10 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 元=10 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 元=10 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2020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进度认识图形(二)4课时左右20以内的退位减法15课时左右分类与整理5课时左右100以内数的认识13课时左右认识人民币8课时左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9课时左右找规律7课时左右总复习12课时左右二、本学期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
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
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倾听习惯、交流习惯。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板书:对边相等)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三、动手实践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
汇报。
三、巩固新知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9十99十29十5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9十()=149十()=159十()=169十()=17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
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15(2)9+()=18 15-9=() 18-9=()(3)9+()=14(4)9+()=1714-9=() 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十几减8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