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报告”的心理代价-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打小报告”的心理代价以下是关于“打小报告”的心理代价,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在我从事“青春热线”心理辅导的这些年里,碰到过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有的是因为“揭发”了同学做的错事,而被同学疏远、排挤和孤立,备感痛苦与孤单;也有的是因为被别人“揭发”,而深感被朋友抛弃和欺骗,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信任任何人。
无论是揭发者,还是被揭发者,他们内心都深受煎熬。
我开始思考,“打小报告”的心理代价是什么?在维护纪律的过程中,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两部电影曾使我深受震撼,一部是前苏联的《丑八怪》(又名《稻草人》),一部是美国的《女人香》,它们都是中学生的故事。
在《丑八怪》中,刚刚转学来的女孩因为被同学怀疑向老师告密而遭到全班同学的孤立。
其实,真正的“告密者”是个男孩,他生性怯懦,始终不敢站出来承认是自己干的,甚至还和同学一起戏弄和侮辱这个女孩。
女孩始终没有出卖他,却在极度的痛苦中,将自己剃成秃子,最后离开此地……在《女人香》中,家境贫困的高中生查理偶然看到几个同学将白灰倒在校长头上,校长逼他说出那些同学的名字,否则他将被逐出学校,失去被保送哈佛大学免费生的机会。
无疑,查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最后,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查理仍然表示“我不能说”。
这时,双目失明的退伍中校施法兰出来为查理辩护:“我不知道查理沉默是对的还是错的,我只知道他没有为保全自己的将来而出卖别人。
这叫什么?这叫忠义,这叫勇气,这样的人才具备了一个领导人的素质……查理在转折点选择了自己的路,而且是一条正路,一条原则之路,一条通往人格的路。
让他健康地走下去吧!”最后,学校师生联合纪律小组决定:查理不需要提供证词。
如果说,《丑八怪》使我看到,“告密”与“出卖”这个成人世界中的道德冲突,在青少年中也同样表现得惊心动魄;那么,在《女人香》中我则看到了一个回答:不能为了维护学校的纪律而将个人置于违反道德的境地。
“打小报告”之所以在道德上难以被人接受,是因为它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打小报告”的人或告密者之所以遭人唾弃和孤立,是因为他们使周围的人感到了不安全。
心理成长报告专业:信息科技英才班班级: 1班学号: Q16010101姓名:王欣雨时间逃走得悄无声息,像窃取我们懵懂的贼,只一个转身,就带走了我们的稚气,留下若即若离的成长;光阴也无痕,转眼间就从那个小小的我变成了一个大学生。
一直都不曾找时间梳理一下自己的心理成长历程,今天趁此机会回顾这十八年来的人生路。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属于“95后”,但个人觉得我与“脑残”、“非主流”格格不入,这可能和我爸妈从小对我的教育有关吧。
小时候的我是个安静沉稳的孩子,得到的最多的评价就是——这孩子挺稳重的。
记得我在读幼稚园的时候转过一次学,但是我没有像其他小孩子那般哭闹不满,而是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与周围的小伙伴们迅速的打成一片。
这也许和我的父母教给我的有关吧。
我的爸爸妈妈自我小的时候就教我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然后我逐渐地就学会了在新的环境里与新的朋友自在的相处。
后来我进了小学,老师期末评价和以前没多大区别,乖巧、认真、稳重似乎就是我的个性标签,也当上了班干部,但是我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转来几名新同学,他们是当地一所高中老师的孩子,虽然是转学生,但是完全没有转学时应该表现出来的沉默和不适应。
他们活泼开朗、学习积极,很快和班上同学打成一片,也当上了班干。
有一次数学考试,他们都考得很出色,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他们,但当时数学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心灵久久不能平静——“同样是班干,能力也都不差,还是新转来的的厉害一点啊。
”当时似乎听到心里有什么东西破裂了,但又有新的东西正在生成,我回家后不断问自己:“我比他们差吗?我能做得和他们一样好吗?我能比他们更优秀吗?”老师一句无心的感慨却激起了我的斗志,从那以后,我试着改变自己,对待学习依旧一丝不苟,但对于班集体的活动变得积极了,开始向优秀的同学学习,策划班会活动,参加学校各类竞赛,热心帮助别人。
现在想起来,我挺感谢数学老师的,她让我知道了自己是有潜力的,懂得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明白了我的努力终会得到回报。
冲动的代价(初中二期心理独白写作训练升格稿)陈青怡没想到,今天会出这样大的事。
我会成为全国人民注目的焦点人物。
(开头要学会设置悬念,原作的开着写得较仓促,比较平庸)我是重庆22路公交车的司机。
这是今天我开的第三趟车了。
当车行至南滨公园站时,我提醒车上乘客:“前面修路啊,要下车的人现在提前下车,马上就不停了。
”我转头对乘客们说道。
在确认没有人要下车后,我又开动了车。
这样的事再正常不过,可灾难就从这里开始了。
(这里可以这样,再一次进行悬念设置)车刚过了修路段,一个女人尖锐的叫喊从我背后响起:“哎!刚才怎么不停车呀,我要下车!”我回头一看,是一位满脸横肉的橙衣女子,她正冲上来,对我气势汹汹地大吼大叫:“给我停车!给我停车!妈的,老娘要你停车,你耳朵聋了?”“刚才我已经说过,施工队正修路,不方便停车,你为什么不提前下车?”我讨厌她命令式的腔调。
“刚才这上这么闹,你说得又那么小声,我哪里听得到,你现在给我停车!”“这里没有停靠站,我怎么停啊?”“怎么不能停了,你死脑筋啊。
停车!我说的话没听见啊!”(对白要写得完整、具体,且有生活气息)这时车已经行到长江二桥上。
我没理她,这种女人,不理她是最好的办法。
“啪”地一声,我“哎呀”一声叫了起来,原来那个女子伸手一巴掌打到了我的头上。
不得了了,敢打人?我可受不了那个气,堂堂一个男子汉,被一个女人打了去,脸面何在?我反手甩了她一下。
老子我工作多少年什么无赖我没见过,敢打我的这是头一次见。
没想到那个女的又打了我一下,我来气了,将方向盘往左猛打了一下方向盘。
本来我是想将她甩开,可谁知一脚油门踩过了,整个公交车开过了中心线,“砰”地一声巨响,撞到了一辆红色公交车上,然后又哐哐哐地迅速冲破了护栏,向桥栏杆冲去。
不好!我心头一惊,拼命想踩住刹车,但为时已晚,砰砰砰又是几声巨响……完了……窗外是飞速上升的桥梁,耳边是刺耳的尖叫……我已经知道一切都已经晚了。
这就是冲动的代价!再见了,美丽的世界;再见了,我的亲人们……(结尾要含蓄)评:采用心理独白写作,将时事人物得活,写得条理清晰,较为形象。
2019年打小报告-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打小报告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班的男生和女生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对立关系了。
平时小摩擦从不间断,经常的唱反调。
女生自古以来都是以乖巧的模样存活在老师的心目中,男生们则是调皮捣蛋的
代言人。
我们班这种情况当然也不例外!我作为一班之长,日复一日、年复一
年的重复着“做报告、打报告”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你要是不相信那,
请听我给你细说一番吧!
每当老师有事,管理班级的事自然就落到我们这些班干部的肩上了。
可一般是
老师前脚踏出教室门,调皮捣蛋的那帮人马就按耐不住的“大闹天空”了。
看
到这种情况,我当然不能不管,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讲台上,一声令下:
“不许讲话,谁再闹一下,我就把你们的名字记下来报告老师!”语毕教室里
立刻鸦雀无声。
可是好景不长,几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油条”根本就不买账,继续开始了又蹦又跳,无奈之下事后只好将他们的名字告诉了老师!当然,被“金榜题名”的同学得到了老师大大的“表扬”!
我知道“打小报告”的事情,让同学们多多少少对我有些反感,我曾经咨询过
妈妈,“打小报告”到底是好是坏?妈妈没有给我肯定的答案,只是让我“本
着良心做人,凭着感觉做事”!。
心理报告的范文心理报告。
委托人,李先生。
性别,男。
年龄,35岁。
教育程度,本科。
婚姻状况,已婚。
职业,企业高管。
咨询原因,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大。
一、咨询目的。
李先生是一位企业高管,工作压力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大的情况。
因此,委托本机构进行心理咨询,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应对工作压力,稳定情绪。
二、咨询过程。
1. 初次咨询。
在初次咨询中,李先生表示自己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公司的业绩目标和员工管理。
他经常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导致自己的情绪波动大,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
在与李先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对自己的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希望能够做得更好。
但同时,他也承认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导致了情绪的波动。
2. 深入探讨。
在深入探讨中,我发现李先生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完美主义的倾向,他总是希望一切都能够尽善尽美。
这种心态导致了他对工作的过度投入,无法很好地放松自己,导致了情绪的波动。
在与李先生的交流中,我向他介绍了一些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帮助他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
3. 心理训练。
在心理训练中,我帮助李先生建立了一些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定期进行身体运动、学习放松呼吸法等。
同时,我也帮助他调整了一些工作上的观念,让他能够更好地接受自己的不足,不再过度追求完美。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李先生的情绪波动有了一定的改善,他也表示在工作中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各种挑战。
三、咨询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李先生的情绪波动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表示在工作中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不再过度追求完美,也能够更好地放松自己。
同时,他也表示在家庭生活中与家人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不再因为工作压力而影响到家庭的和谐。
在咨询的最后,我也建议李先生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咨询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心理咨询,李先生的情绪波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工作和家庭生活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我相信在李先生的努力下,他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咨询报告示例【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被咨询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提供相关咨询建议。
被咨询者为一名30岁的女性,自称为李华(化名)。
本次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李华应对工作压力和情绪问题。
咨询师在与李华的交流中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背景信息】李华是一名高级管理职位的职场女性,负责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
她在咨询中表达了对工作的压力感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此外,她还提到了与同事之间的冲突和人际关系问题。
【评估结果】1. 工作压力评估:通过与李华的交流,咨询师了解到她在工作中承受了大量的压力。
她经常加班,感到时间不够用,同时还要承担重要决策的责任。
这些压力导致她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2. 情绪评估:李华在咨询中表达了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感受。
她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了怀疑,并感到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3. 人际关系评估:李华提到了与同事之间的冲突和人际关系问题。
她感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受到了质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无法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咨询建议】1. 压力管理:咨询师建议李华采取一些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例如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等。
此外,建议她寻求支持和倾诉,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同事分享她的感受。
2. 情绪调节:针对李华的情绪问题,咨询师建议她进行情绪调节训练。
这包括学习认知重构技巧,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情绪和心态。
同时,建议她寻找一些喜欢的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情绪状态。
3. 人际关系改善:为了改善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咨询师建议李华主动与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并尝试解决冲突。
此外,建议她学习一些人际交往技巧,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总结】通过本次咨询,咨询师对李华的工作压力、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行了评估,并提供了相应的咨询建议。
建议李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和人际关系改善。
同时,咨询师还鼓励她积极寻求支持和倾诉,以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报告模板
姓名:(客户姓名)
性别:(客户性别)
年龄:(客户年龄)
日期:(咨询日期)
咨询师:(咨询师姓名)
1. 会面目的
客户在咨询过程中表达了以下问题:
(列出客户问题,包括情感困扰、家庭关系、职业发展、自我认知等方面)
2. 咨询过程
(记录客户与咨询师的对话内容,包括客户情绪、言语和行为表现,以及咨询师的回应和建议)
3. 综合评估
基于客户的情况分析、心理测试结果和咨询过程的观察,得出以下综合评估:
(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客户的精神状态、情感健康、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
4. 建议和计划
以下是本次咨询的建议和计划:
(针对客户的问题和综合评估结果,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实施计划,包括心理治疗、个人发展、家庭关系调整等方面)
5. 结束语
感谢客户的信任与合作,期待再次与您见面。
(可在最后加上咨询师签名和日期)
注意事项:
1. 内容要客观、准确、清晰,并确保客户隐私安全;
2. 内容应涉及客户咨询问题和咨询过程,避免对客户进行未经同意的评价;
3. 建议和计划应是具体可行的,并与客户共同商讨后确定;
4. 如有必要,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上个人信息(如病历号、咨询次数等)。
小学生打“小报告”的心理因素及处理方法作者:张天文来源:《新一代》2010年第09期摘要:小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成人,这是爱打“小报告”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对孩子的“报告”行为,教师要注重讲究教育与引导的方法,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小报告;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91-01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报告”最多。
例如,有的拾到铅笔头要“报告”,有的同学被别人踩了一脚或骂了一句要“报告”,有的看见两个同学吵架要“报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处理事情能力不高造成的,当然也跟小学生天真纯洁的心理以及对老师的高度信任分不开的。
小学生的“报告”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关于自身。
二是关于他人的。
一、小学生“报告”行为产生心理因素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体格外形、内在功能、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发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飞跃”时期,因此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解决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成人,这是爱打“小报告”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获取外援的求助性心理。
这是小学生遇到问题或矛盾无法解决时,向教师求得帮助、保护、关爱或评判而产生的报告行为,它在小学生的“小报告”行为中占有很大比例。
(二)期待关注的表现性心理。
希望得到老师或长辈的表扬,获得外界关注,在表现欲支配下产生的“小报告”行为,这在学习后进、自卑感较重、相对弱势的学生中比较常见。
由于能力发展较同伴滞后,这些学生平时不太为老师所注意,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关注,他们便经常挑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同伴的小错误去告诉老师,试图用此方法来引起老师注意。
(三)贬他优我的妒忌性心理。
妒忌是由于他人的成绩、荣誉或条件优于自己而在内心产生的不愉快情感,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相应行为。
妒忌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低是最主要的。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IntroductionIn psychology, case report is a descriptive study of an individual or a group of individuals who demonstrate rare, unusual, or perplexing mental disorders or behaviors. 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describe a case of a client who presents general psychological issues with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withdrawal. The client was a 25-year-old female who sought therapy to address her difficulties in maintaining healthy and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The report will provide a brief background of the client's history, discuss the presenting symptoms an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s, formulate 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and conclude with the outcome of the therapy.BackgroundThe client, named Mary, is a 25-year-old female who lives alone in a small apartment in the city. She is unemployed and has no close friends or family. She was brought up in a traditional and conservative family setting where she was taught to always strive for excellence, especially in her academic performance. Mary had a consistent pattern of being an overachiever in school, but she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in making friends or engaging in social activities. When s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entered the workforce, she had difficulty adjusting to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quit her job after two months. She then became increasingly withdrawn, spending most of her time at home and avoiding contact with others.Presenting SymptomsMary's primary complaints were difficulty in establish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onsistent feelings of anxiety, and a sense of being disconnected or numb.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Mary reported feeling nervous and uncomfortable in social situations, even with people she has known for a long time. She described having a constant inner voice that criticizes her for every mistake she makes and blames her for any negative outcome. This self-doubt has made it challenging for her to initiate any meaningful conversations or find common ground with others, even though she craves social connection.Moreover, Mary reported experiencing physical symptoms such as palpitations, sweating, and muscle tension when she is in social situations or anticipates being in one. She also reported feeling numb and disconnected from her emotions, which prevented her from enjoying everyday activities or feeling a sense of fulfillment.Psychological AssessmentsTo understand the client's presenting symptoms, the therapist employed various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s. The therapist used the 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Mary's anxiety symptoms. The BAI result indicated that Mary had a moderate level of anxiety (score of 18),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her self-reports. The therapist also used the Brief Symptom Inventory (BSI) to evaluate Mary's level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The BSI result indicated that Mary had elevated scores 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ocial isolation subscales.DiagnosisBased on Mary's presenting symptoms, psychological history,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e therapist formulated a diagnosis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 SAD is a ment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persistent and intense fears of social situations that are perceived as threatening or embarrassing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The disorder often interferes with an individual's ability to function in daily life and establish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Treatment PlanThe therapist developed a treatment plan that was tailored toMary's specific needs. The therapy approach used wa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which is evidence-based and has been effective in treating SAD. The therapist used various CBT techniques such as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exposure therapy,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Cognitive restructuring involved identifying and challenging negative thoughts and beliefs that Mary had about herself and others. The therapist taught Mary cognitive techniques to reframe negative thoughts into more realistic or positive ones.Exposure therapy involved exposing Mary to social situations that caused her anxiety in a gradual and controlled manner. The therapist guided Mary through imagining or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situations while using relaxation techniques to counteract her anxiety symptoms. This approach allowed Mary to graduallyincrease her tolerance for social situations and re-evaluate her fears.Behavioral experiments involved testing Mary's beliefs about herself and others through direct experience in daily life. For instance, Mary was asked to initiate conversations with people she met daily, such as baristas, shopkeepers, or librarians, and make small talk. This approach allowed Mary to gain evidence against her negative beliefs about herself and the people around her.OutcomeMary participated in 12 sessions of CBT over the span of three months. The therapy sessions were conducted twice a week and ran for an hour each. At the end of the therapy, Mary repor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her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withdrawal. She reported feeling more comfortable in social situations, initiating conversations, and maintaining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She no longer experienced severe physical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noted that her critical inner voice had reduc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This case report provides an example of how CBT can be used to treat a client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The therapy approach employed in this case was tailored to the client's needs and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withdrawal. The outcome of the therapy indicates that CBT can be an effective treatment approach for client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rapy outcomes are individualized andmay vary depending on each client's unique circumstances and level of engagement in therapy.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anxiety disorders, particularly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 among young adults. SAD affects approximately 7% of the population and often co-occurs with other mental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SAD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fear and discomfort in social situations, leading to avoidance and withdrawal from social interactions.CB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approach for SAD as it aims to address the underlying negative beliefs and thoughts that cause anxiety and prevent individuals from engaging in social situations. The therapy typically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exposure therapy,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Cognitive restructuring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CBT for SAD as it involves identifying and challenging negative thoughts and beliefs that individuals have about themselves and others. Negative thinking patterns can be self-critical and excessively negative, leading to anxiety symptoms and avoidance behaviors. By restructuring these negative beliefs, individuals with SAD can learn to develop more balanced and positive views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s.Exposure therapy is another key component of CBT for SAD. Exposure therapy involves gradually exposing the individual with SAD to social situations in a controlled and safe manner. Exposure therapy can help individuals with SAD become more comfortable in social situations, reduce their avoidance behavior, and ultimatelyhelp them to develop more fulfilling and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Behavioral experiments are also a part of CBT for SAD. Behavioral experiments involve testing the individual's beliefs about themselves and others through direct experience in daily life. For instance, an individual with SAD may have a belief that they are uninteresting or have nothing to say in social situations. A behavioral experiment may involve initiating small talk with a stranger and observing their reaction. Such an experiment can provide evidence against the negative beliefs, leading to increased confidence in social situations.In summary, CB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AD as it addresses the underlying negative beliefs and thoughts that cause anxiety and prevent individuals from engaging in social situations. CBT typically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exposure therapy,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 With the help of a skilled therapist, individuals with SA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withdrawal and develop more fulfilling and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Yes, that is correct! CBT is a highly effective treatment approach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 as it addresses the underlying negative beliefs and thoughts that contribute to anxiety symptoms and avoidance behavior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exposure therapy,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 individuals with SAD can learn to challenge their negative beliefs, become more comfortable in social situations, and develop more fulfilling relationships. With the guidance of a skilled therapist, CB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ymptoms and help individuals with SAD lead more fulfilling lives.。
心理活动描写被打小报告的作文
午后的阳光洒得满桌都是,我正在写作业,但心里乱糟糟的。
突然,同桌咳嗽了一声,眼神瞟来瞟去,好像在隐瞒什么。
走廊里脚步声一阵接一阵,听得我心慌慌的。
早上那事儿,不
会是他告的状吧?真要是他,我非得……唉,先别急,等等看吧。
放学了,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
老长。
老师那话,听着就像是在说“你是不是又惹祸了?”我心里
直打鼓,这事儿要是真被知道了,我怎么办呐?
回到家,我赶紧把门关上,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外面天都黑了,我缩在角落里,脑子乱成一团。
早上那会儿,我是不是话说得太重了?哎呀,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星星,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同桌那眼神、那咳嗽声,还有老师说的话,都在我脑袋里转来转去。
我闭上
眼睛,想让自己冷静点,但心里就是静不下来。
第二天早上,阳光又照在我脸上了。
我睁开眼睛,深吸了一口
气。
这事儿,我得去面对,躲是躲不掉的。
不管结果咋样,我都得给自己个交代。
心灵之疼的学生犯错误报告学生犯错误报告尊敬的老师:我是贵校的一名学生,我写这封报告是因为我犯了一个错误,我深感内疚并对我的行为向您表示诚挚的道歉。
首先,我要承认我在课堂上不小心打翻了同桌的水杯,导致水溅湿了同桌的书本和作业。
这是我粗心大意的表现,我没有注意到我的动作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不便。
我深感抱歉,我应该更加谨慎,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其次,我要承认我没有按时完成上周布置的作业。
由于个人原因,我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作业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做,并没有按时交上去。
这是我的疏忽和懒惰的表现,我应该对学业更加认真负责,不再重蹈覆辙。
此外,我还要向您报告一个我在校园里不当行为。
我在校园里乱扔垃圾,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将垃圾放入垃圾桶中。
这是我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表现,我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针对上述错误行为,我深感愧疚并表示诚挚的道歉。
我意识到我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将认真反思并采取措施改正自己的错误。
首先,我会向同桌道歉,并主动帮助他清理书本和作业。
我会更加小心谨慎,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我也会向老师请教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确保作业按时完成。
我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我会积极参与学校的环保活动,主动清理校园垃圾,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会与同学们一起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
最后,我再次向您表示我对我的错误行为深感抱歉,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会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争取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再次向您表示诚挚的道歉,希望您能够原谅我。
谢谢!学生:[你的名字]。
案例中导致小张心理
小张是一个20岁的大学生,他因为一次意外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这次
意外是他在学校实验室实验时不慎受伤,导致了他的手部受伤,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这次意外对小张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他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
首先,小张产生了焦虑情绪。
在受伤之后,小张对接受手术治疗感到非常害怕
和焦虑。
他担心手术过程中会出现意外,担心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这些焦虑情绪让他整天都感到不安和紧张。
他的睡眠质量也因此受到了影响,经常失眠或者做噩梦。
这种焦虑情绪让小张的生活变得不正常,无法像以前一样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其次,小张产生了自卑情绪。
因为手部受伤,小张无法像以前一样进行一些日
常活动,比如洗衣服、洗碗、写字等。
这让他感到自卑和无助,觉得自己变得很没用,无法胜任一些简单的事情。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觉得自己变得很脆弱。
这种自卑情绪让他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对未来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看法。
再次,小张产生了抑郁情绪。
因为受伤需要休养,小张无法像以前一样和朋友
们一起玩耍,无法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他开始感到孤独和无助,觉得自己被隔离在外面,无法融入到周围的人群中。
这种抑郁情绪让他的情绪变得低落,对未来也失去了一些希望和动力。
综上所述,这次意外给小张带来了焦虑、自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
题对小张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他的生活变得不正常,无法像以前一样快乐和积极面对。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小张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克服这些心理问题,重拾信心,重新走向阳光的生活。
作业负担过重产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在现代社会,学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作业负担,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儿童为什么喜欢打小报告?儿童为什么喜欢打小报告?儿童心理学家杰瑞·维科夫解释道,“打小报告使得一个孩子能占据上风,至少能在父母或老师面前获得了有利地位。
”打小报告还有着自身的积极方面:它可以揭示出学前儿童向你表达自己立场的欲望,孩子明白了规则的含义并且能够明辨是非。
不过,鉴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社交技能以及处理冲突的能力不足,所以他们会漂亮地选择刹车,去做轻松的告密者。
如何处理孩子的小报告?1.查明事情的真实情况在你给孩子贴上告密者的标签之前,先放缓脚步来把真相弄弄清楚。
的确,孩子需要逐渐学会不打小报告,但是在孩子早年,这种行为也是孩子知道寻求帮助的一种手段。
2.不要使用赏罚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告密都是属于没事找事,表达不满的情况。
因此父母切忌表扬告密者,而惩罚另一个孩子,这样会给孩子误导。
孩子会在赏罚之中更加确信一点,那就是打小报告是正确的做法。
3.增加告密的代价当孩子为小事而打小报告时,给孩子一些事情去做,这会自然地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便会知道以后不可以再这么做。
例如,当孩子告诉你,“哥哥抢我的玩具。
”与其立即做出回应,不如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把哥哥的行为画成一幅画呢,我稍后会来看的。
”孩子会立即意识到,花那功夫去画画,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4.探索备选方案当孩子遭遇困境,父母需要向孩子给出备选方案,而不是任由孩子的告密行为。
告诉孩子,“如果你能冷静下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那么我给予你的帮助或许会更大。
”随后询问孩子告密的动机,是为了让父母或老师惩罚对方,还是本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事情的真相如何?不如向孩子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
父母可以遵循这样的步骤:首先告诉孩子,“我知道小雨拿你的玩具玩你很不开心。
”其次再告诉孩子,“那么如何让小雨也了解你的感受呢?”然后教会孩子使用语言明白地处理这一问题,“现在轮到我玩了吗?”或者“我不喜欢你拿着我的玩具。
”最后,如果孩子的怨气没那么大,你也可以鼓励孩子玩其他玩具,而不是执着这一问题。
“打小报告”的代价
佚名
【期刊名称】《青少年心理健康》
【年(卷),期】2004(003)003
【摘要】在我从事心理辅导的这些年里,碰到过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有的是因为“揭发”了同学做的错事,而被同学疏远、排挤和孤立,倍感痛苦与孤单;也有的是因为被别人“揭发”,而深感被朋友抛弃和欺骗,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信任任何人。
无论是揭发者,还是被揭发者,他们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佚名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4
【相关文献】
1.幼儿爱打小报告怎么办? [J], 吴洁;姚沈琴;
2.幼儿打小报告行为的案例研究 [J], 王瑞娟
3.从打小报告走向合作共赢 [J], 张爱民;
4.幼儿打小报告行为的案例研究 [J], 王瑞娟;
5.身体爱打小报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报告的范文心理报告。
委托人,小明。
性别,男。
年龄,28岁。
婚姻状况,未婚。
教育程度,本科。
职业,IT工程师。
委托目的,解决情绪问题。
一、委托人基本情况。
小明,28岁,未婚,本科学历,IT工程师。
委托目的是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在与小明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最近感到情绪低落,容易焦虑和烦躁,对生活失去了乐趣,工作效率也下降了。
因此,他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委托人主要问题。
1. 情绪低落,小明表示最近总是感到情绪低落,没有精神头,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他说自己曾经是一个很乐观开朗的人,但最近总是觉得心情沉重,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 焦虑和烦躁,小明还表示自己最近经常感到焦虑和烦躁,对很多事情都感到不安和不满意。
他说自己经常失眠,晚上睡不好觉,白天精神状态很差,工作效率也受到了影响。
3. 对生活失去乐趣,小明表示最近对生活失去了乐趣,觉得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
他说自己曾经有很多兴趣爱好,但现在却对这些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4. 工作效率下降,小明还表示自己最近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工作任务,经常感到困惑和无力。
三、心理咨询过程。
1. 建立信任关系,在与小明的初次接触中,我首先致力于建立与他的信任关系。
我通过倾听和理解他的问题,让他感到被尊重和被关注,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
2. 探索问题根源,在与小明的交流中,我逐步探索了他的情绪低落、焦虑和烦躁、对生活失去乐趣以及工作效率下降的根源。
通过深入的交谈,我了解到小明最近工作压力较大,同时也面临着家庭关系和个人发展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他的情绪问题。
3. 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针对小明的情绪问题,我向他介绍了一些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的方法。
我建议他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正面思考等。
4. 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小明的工作效率下降问题,我向他提出了一些建议。
心理报告的范文1. 简介心理报告是心理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献形式,它是对被测者进行心理评估后所得到的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心理报告通常包括被测者的个人信息、测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心理报告的范文,以供参考。
2. 被测者信息被测者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25岁教育程度:本科职业:销售3. 测试结果3.1 MMPI-2测试MMPI-2测试是一种常用的人格测量工具,它包括567个问题,可以评估被测者的人格特征、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
以下是张三的MMPI-2测试结果:•L尺度得分:45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虚伪倾向。
•F尺度得分:60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回答不真实的倾向。
•K尺度得分:50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防御倾向。
•1号尺度得分:55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身体不适倾向。
•2号尺度得分:60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抑郁倾向。
•3号尺度得分:45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偏执倾向。
•4号尺度得分:50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嗜睡倾向。
•5号尺度得分:40分,低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社交倾向。
•6号尺度得分:45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焦虑倾向。
•7号尺度得分:50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强迫倾向。
•8号尺度得分:40分,低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精神分裂倾向。
•9号尺度得分:55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家庭问题倾向。
3.2 抑郁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它可以评估被测者的抑郁程度。
以下是张三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总分:30分,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张三存在一定的抑郁情绪。
4. 分析和结论根据张三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张三可能存在一定的虚伪倾向、回答不真实的倾向和防御倾向,这可能与他的职业有关,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打小报告”的心理代价
在我从事“青春热线”心理辅导的这些年里,碰到过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有的是因为“揭发”了同学做的错事,而被同学疏远、排挤和孤立,备感痛苦与孤单;也有的是因为被别人“揭发”,而深感被朋友抛弃和欺骗,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信任任何人。
无论是揭发者,还是被揭发者,他们内心都深受煎熬。
我开始思考,“打小报告”的心理代价是什么?在维护纪律的过程中,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两部电影曾使我深受震撼,一部是前苏联的《丑八怪》(又名《稻草人》),一部是美国的《女人香》,它们都是中学生的故事。
在《丑八怪》中,刚刚转学来的女孩因为被同学怀疑向老师告密而遭到全班同学的孤立。
其实,真正的“告密者”是个男孩,他生性怯懦,始终不敢站出来承认是自己干的,甚至还和同学一起戏弄和侮辱这个女孩。
女孩始终没有出卖他,却在极度的痛苦中,将自己剃成秃子,最后离开此地……在《女人香》中,家境贫困的高中生查理偶然看到几个同学将白灰倒在校长头上,校长逼他说出那些同学的名字,否则他将被逐出学校,失去被保送哈佛大学免费生的机会。
无疑,查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最后,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查理仍然表示“我不能说”。
这时,双目失明的退伍中校施法兰出来为查理辩护:“我不知道查理沉默是对的还是错的,我只知道他没有为保全自己的将来而出卖别人。
这叫什么?这叫忠义,这叫勇气,这样的人才具备了一个领导人的素质……查理在转折点选择了自己的路,而且是一条正路,一条原则之路,一条通往人格的路。
让他健康地走下去吧!”最后,学校师生联合纪律小组决定:查理不需要提供证词。
如果说,《丑八怪》使我看到,“告密”与“出卖”这个成人世界中的道德冲突,在青少年中也同样表现得惊心动魄;那么,在《女人香》中我则看到了一个回答:不能为了维护学校的纪律而将个人置于违反道德的境地。
“打小报告”之所以在道德上难以被人接受,是因为它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打小报告”的人或告密者之所以遭人唾弃和孤立,是因为他们使周围的人感到了不安全。
毕竟,安全是人最起码的心理需要。
儿童心理学家们发现,儿童需要一个可以预料的世界,不确定性会使人产生恐惧和焦虑。
如果班级里总有人“打小报告”,班级气氛一定是紧张不安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一定疏远的、戒备的。
而对人的不信任一旦植根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一生中他都很难坦诚地、轻松地面对他人。
为了处理人际关系,他不仅会损耗大量的心理能量,而且还会因各种误解而造成自己与他人的痛
苦。
“打小报告”虽然不等同于“告密”,但在人们心中,背地里说别人坏话、“打小报告”、告密是一个连续的链条。
这些行为会造成群体和个人内心的激烈冲突,因为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卑劣的。
告密还往往与不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连在一起。
在法西斯统治的德国、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以及我国的“文化大革命”中,告密行为受到鼓励,它使很多忠诚正直的人受到残酷迫害,并成为一些人向上爬,实现自己个人野心的手段。
一个被告密行为侵害过的社会,要重建社会成员间的信任是相当困难的。
我在心理辅导中发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心理影响之一,就是对人的极端不信任。
这道沉重的心理阴影,至今还影响着人们与他人的交往,影响着人的自我发展,甚至通过父母,影响着下一代。
当我在一个又一个人身上看到这点时,内心深感悲凉。
所幸的是,我们的国家已经走上改革开放之途,整个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民主,人们再不需要谨小慎微,甚至战战兢兢地活着。
当人们感到安全,对其他人能够信任时,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便会喷发出来。
反之,当安全的心理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时,人会处处设防,自然就无法满足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这些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人生的发展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从另一个角度说,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老师要保证整个班级的有效运转,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成为有教养有道德的人。
因此,纪律和约束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如何维护纪律却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我觉得,优秀的老师有能力在班级里创造一种氛围:鼓励学生在犯错误时勇于承认,担当责任,自我教育,而不是依靠“打小报告”,然后来惩罚、羞辱犯错误的学生,显示老师的威严。
我想,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好的老师往往能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但是,学生成长的前提是得到尊重,是老师能真诚地与他们交流。
而靠学生“打小报告”来控制班级的老师,已将学生置于“监管”的境地,何谈尊重与真诚?即便这种办法能见一时之效,却瓦解了学生做人的道德,使他们付出沉重的心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