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立体课堂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6
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物体尺寸、形状以及位置关系的学科,要求学生通过自我感知或者实践操作等方式了解和认识当前人类社会的现实事物.而空间想象力则是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几何知识,提高学生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教育理念下,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刻不容缓.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一、借助实物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知识源于生活”.立体几何知识与生活实际具有紧密的联系.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与立体几何知识相关的实物或者模型.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大都按照教材中的有关立体图形讲解有关的立体几何知识,甚至单纯地通过口述讲解的方式来要求学生将这些立体几何知识通过死记硬背或者“题海战术”等方法加以记忆.而如果教师合理运用实物模型,那么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有关的立体几何知识,尤其是可以促使学生实现从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方向转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为提升学生的立体几何解题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在讲“两个平行平面”时,为了使学生切实理解和认识该部分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以教室中的地面和天花板为例,那么墙角线和灯管则可以分别看作是垂直和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直线.教师还可以借助篮球、足球等球体,使学生深刻理解球体的概念和性质.此外,针对教学内容的实物模型而言,既可以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各种实物和模型,也可以是学生耳熟能详或者借助网络等方式了解到的有关数学知识.例如,在讲“棱锥”时,教师可以以金字塔为例.一听到金字塔,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有关金字塔的图画,从而使学生深刻了解该部分的立体几何知识.二、恰用现代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立体几何教学提供了极大帮助,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等现代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将立体图形动态变化,并且可以配以动情的声音、生动的动画以及丰富的色彩,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和认识立体几何.比如,多媒体技术和几何画板,等均是比较典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中的几何画板,可以使学生便捷地绘制有关的立体几何图形,并且可以实现立体几何图形的三维变化,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多媒体的技术则同几何画板类似,但是其可以实现多媒体课件和运动观念进行有效地结合,有利于弥补传统立体几何教学中存在的直观性和立体感差等缺点和不足,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便借此来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例如,在讲“锥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画板来自由绘制一个大棱锥,接着从其上部割下一个小棱锥,并将其移出去,学生即可观察到剩下的锥体部分实际上就是棱台.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了解棱台和锥体两者间的关系.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借助几何画板的合理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相应的学习效果自然比较理想,同时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可以借此编制出具有极强控制力的模拟演示,也可以借此来体现立体几何方面的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三、践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熟能生巧”.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训练活动,尤其是要为学生布置一些合适的作业练习任务.比如,在每堂课结束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练习题目,使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来巩固自己的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在为学生布置作业训练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圆周式的循环训练模式,以便将学生已学的数学知识反复重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增强学生的训练效果,尤其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或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总之,空间想象能力是提升学生立体几何解题能力的关键.为了提升学生的立体几何解题能力,教师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立体几何解题能力.。
语文课改中三维度的课堂体现内容摘要:建立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的模型在新课改中被提出,所以关于语文课程的模型,从一维到三维,有了一定的转变: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老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更好的体现语文课改的三个维度,情感教育和能力培养理应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标三维度情感教育能力培养(一)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语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不管是阅读理论的书籍还是观摩全国优秀教师的课堂,不管是魏书生老师、李镇西老师的民主教育、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还是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育,他们无不都是围绕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进行教学的,所以我们也在教学探索中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关于语文素养的表述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要求,制定出各个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努力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的交融。
(二)从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体会新课标的三维度理论的知识是给予了我们养分,但是在教学的具体操作和训练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也只有在教学的反思中才能更好的把握住对学生的有效教学。
如何运用三维目标上好一堂语文课作文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怎么用三维目标搞定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大家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保证你们听了之后觉得这堂课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有趣!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三维目标”。
这玩意儿简单说就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别急,听我给你们拆开讲。
想象一下,这三维目标就像是给语文课装上了三套不同的“装备”,让它变得多姿多彩。
知识目标:学得有滋有味我们先说说知识目标。
假如今天咱们要上的是《西游记》中的某一章节,那知识目标就得明确到,学生能学到什么,比如说“悟空的七十二变”。
比如你在课堂上能这么跟学生说:“好了,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探秘孙悟空的七十二变。
谁能告诉我,孙悟空变过哪些奇怪的东西?”学生们如果能抢着回答,那说明知识目标达成了。
而你作为老师,还可以这么调侃:“哎呀,要是我也能变,我希望变成一根不用做作业的棒棒糖!”能力目标:动手动脑,效果佳。
再来聊聊能力目标。
上语文课不仅是讲故事,更要动动脑子。
比如说,今天讲了《西游记》,除了让学生记住故事情节,还要让他们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怎么做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唐僧这个角色最需要什么?是勇气,还是智慧?”然后让每组派代表讲讲自己的想法。
这样,学生在互动中不仅提升了口才,还学会了怎么分析问题。
就像小明和小红在讨论中,突然小明说:“我觉得唐僧需要的是勇气,毕竟他去西天取经,得面对好多妖怪!”小红则回应:“可我觉得他需要智慧,因为他要引导团队,还得解决各种难题。
”你看,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在讨论中学到新东西。
情感目标:让学生爱上语文。
最后,说说情感目标。
这一部分最有趣,因为它涉及到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和热爱。
比如,你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西游记》的动画片段,让学生们看到孙悟空和其他角色的搞笑场景。
然后你可以开玩笑说:“同学们,你们觉得孙悟空是不是很厉害?他能变成各种奇怪的东西,如果他能变成你们的作业,你们觉得会变成什么?”学生们笑成一片,这时候你可以趁机讲讲故事背后的道理,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
浅谈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经过两年的探索,结合十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总结了以下几点贯彻三维教学目标的策略。
一、学习课程标准,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针对的是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角色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进行转变,成为知识引入者、活动组织者和智慧启迪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出全新的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活动,探索交流,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二、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把握一个“精”字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并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识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学习新的知识。
其次,要“精”心组织探究过程。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应尽量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因此,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应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放手让学生去解决。
再次是“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形要多样化,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
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例题同结构、同题形、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的知识与已往所学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最后还要落实四项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立体化多方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论文第一篇:运用立体化多方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论文在当今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原先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平面教学转化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的立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语文,在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下面,我以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文《向命运挑战》一文为例浅谈这方面的教学:一、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我借助优美和谐的《命运》钢琴曲,唤起了学生思维的表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基调,与课文的内容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1.闭上眼睛,先来欣赏一段曲子,听了这首曲子说说感受。
教师简单介绍《命运》钢琴曲。
2.的确,这是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是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是一首激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
古今中外有许多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今天,我们就学习《向命运挑战》一课(板书课题)。
3.谁来把课题读一下?指导读题目。
向什么挑战?(命运。
)该怎么读?向命运怎样?(挑战。
)又该怎么读?4.今天所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霍金,他的事迹及其精神将使你更加惊叹,甚至不敢相信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
二、刺激学生感官,激化学生情境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感染力极强的霍金相片,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化学生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对霍金“残酷的命运”有了初步的了解,还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1.认识霍金:你们看,这就是霍金。
出示事先准备的漫画像。
请你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一下霍金的相貌(或用一、两个词语)。
2.指名学生说说霍金的长相。
教师点拨,简单介绍霍金。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霍金的真人照片。
3.你们见过霍金吗?不要紧,你们看,他来了(师介绍霍金)。
4.这是去年的8月15日,霍金先生来到我国的浙江大学讲演前的一段广告宣传片。
一次讲演怎么会如此轰动呢?就是这么一个骨瘦如柴、其貌不扬又身患重疾的人,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呢?让我们打开课本来读读课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三维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文从理论、实践和三维教学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引言三维教学是指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三维目标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能力,提升素质。
在新时代背景下,三维教学理念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理论教学与三维教学的关系1. 知识传授:理论教学是三维教学的基础,通过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三维教学中,知识传授是培养学生能力、提升素质的前提。
2. 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三维教学中,能力培养是知识传授的延伸,旨在使学生具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提升:理论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素质。
在三维教学中,素质提升是知识、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旨在使学生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践教学与三维教学的关系1. 实践锻炼:实践教学是三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能力拓展: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拓展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素质培养: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等素质。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维教学模式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环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第1篇摘要:本文以三维目标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阐述三维目标的定义、意义和具体实施方法,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三维目标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
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旨在探讨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三维目标的内涵1.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的基础,包括学科知识、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
学科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基本技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操作能力;高级技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综合分析、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感、诚信等。
这些价值观和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教学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设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体现三维目标的统一,注重知识、技能、方法的整合。
(3)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三维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实施(1)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关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 教学评价(1)评价内容:评价应涵盖三维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3D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摘要】本文旨在探讨3D教学设计在打造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
首先介绍了3D教学设计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成功案例分析展示其实践效果。
分析了影响3D教学设计效果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高效教学设计流程和评估方法。
结论部分强调了3D教学设计对于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3D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3D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理论基础, 实践案例, 关键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流程, 评估方法, 总结, 展望, 教育技术, 效果评估, 学习成果, 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3D教学设计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性3D教学设计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通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教学设计理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通过书本、幻灯片等平面教材来学习知识,而3D教学设计则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D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D教学设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能。
3D教学设计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的深入传播和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利用3D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教师创造了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和总结3D教学设计如何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对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关键影响因素、教学设计流程和评估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研究3D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了解其优势和不足,找出影响其效果的因素,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3D技术提升教学品质。
三维学习心得范文三维学习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互动体验和自主探索,使学习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我参与三维学习项目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三维学习的优势和价值,不仅在知识学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还培养了我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分享一些关于三维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三维学习能够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进入一个模拟真实场景的虚拟环境中,像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学习内容。
比如,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课程中,我们可以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历史事件中,亲身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我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其次,三维学习鼓励学习者进行互动体验和自主探索。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习者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只需记住教师传授的知识点,而在三维学习中,学习者则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和自主探索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和研究生物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规律。
这种互动体验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三维学习能够提供一个团队合作的学习环境。
在三维学习项目中,我们通常会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角色,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协作和交流。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往往是一个人独立学习,而在三维学习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今后的发展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三维学习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探索和思考。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我们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很有限;而在三维学习中,我们需要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使我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维教学模式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之变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开始逐步走向数字化教学和多元化教学的方向。
三维教学模式正是这一趋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创建虚拟教学环境,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加强了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逼真度,为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维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将学习者带入了虚拟世界,让学生可以进行更为直观、逼真、多元化的学习。
三维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可以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学习质量。
在三维虚拟环境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灵活和自由,学术合作、课程讨论和交流更为便捷,大大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然而,三维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推广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三维教学模式需要运用很多新型的技术工具和软件,这对于一些老师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门槛。
其次,三维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进行虚拟教学环境的建设和维护,这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和财力投入。
此外,三维教学模式的实施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理解和认同,需要共同营造一种利于教学的文化和氛围。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高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支持,积极推广和实施三维教学模式。
首先,高校可以开设一些针对三维教学模式应用的辅导课程,提高老师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其次,高校可以加大对三维虚拟教学环境的投入和建设,通过购买优良的软件和技术设备,为三维教学模式实施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来增强学生的信任和参与度,促进三维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实施。
总之,三维教学模式是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升级和改革的重要手段,其可以提高课堂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虽然推广与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高校可以通过不断改进和加强支持,让三维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实施和发展。
第1篇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从三维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三维教学;实施策略;学生发展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维教学,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核心。
本文将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探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二、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1. 设计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 强调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注重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能力维度的教学策略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效果。
3. 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思路。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创新思维训练、创意设计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维教学模式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之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转变和创新。
传统的二维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三维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校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维教学模式以其生动、直观、互动的特点,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的主流。
本文将从三维教学模式的特点、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三维教学模式的特点1.生动形象三维教学模式以立体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比起传统的平面教学模式更加生动形象。
学生通过三维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直观感受相关知识的场景和操作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互动性强三维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传递,引入了更多的互动元素。
通过三维互动技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路径,进行实时操作和交互,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全方位性三维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全方位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包括空间、颜色、声音等多种元素。
这种全方位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1.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2.拓展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和平面呈现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而三维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多种元素的全方位呈现,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这种新的呈现方式为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提升学生学习动手能力三维教学模式中的互动性强,能够鼓励学生进行实时操作和交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三维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支持的不断完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三维教学模式所依赖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能够提供更加高清晰、更加流畅的三维展示效果。
这种技术支持的不断完善为三维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维”监控活化课堂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与关系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安排了以下几个板块。
一、充分感知圆.电脑演示圆、学生举例生活见过哪些物体是圆形的、教师展示实物圆形.二、动手操作,发现圆心。
学生折小圆片,发现折痕相交与一点。
测量、验证。
三、通过观察,认识半径、直径。
1、教师电脑演示半径,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学生抽象概括出半径的概念。
2、教师电脑演示直径,引导学生观察这条线段与半径有什么不同?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学生完整地用语言描述直径的概念。
四、利用测量,掌握圆的特征。
1、让学生在圆纸片上画半径、直径,比一比谁画得多,比赛结束后思考:还能画吗?2、量一量半径、直径的长度,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验证】3、同桌比较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强调同圆中才具有这些特征。
4、电脑演示相等的两个圆,说明在等圆中也具有这些特征.教后反思:一、为“生活”、“数学”牵线搭桥。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
教师电脑演示学生认识圆之后,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并且教师展示圆形的物体。
这样既接近了数学与生活间的距离,且培养了数学的亲和力,使学生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感觉到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对“能力”、“情感”宏观调控。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采用演示、操作等直观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折叠发现圆心,通过度量认识半径、直径,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中充分感知圆,能用语言描述操作过程,懂得了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且伴随着新知识的获得还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三、让“引导”“自主”齐头并进。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小学数学三维教学论文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而且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三维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二、问题提出1.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导致学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2. 教学手段单一,缺乏趣味性,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际需求。
4.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三维教学法的有效性,以期实现以下目标:1. 构建一套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小学数学三维教学法。
2.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3. 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四、研究内容1. 分析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为三维教学法的构建提供依据。
2. 设计小学数学三维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3. 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三维教学法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有效性。
4. 分析三维教学法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和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具体如下: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三维教学法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了解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知和需求,为三维教学法的构建提供依据。
3. 教学实验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三维教学法,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三维教学法的有效性。
地理课堂中“三维教学模式”的探索_物理论文长期以来,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培养倾向,教师为了“应考”,往往采用“填鸭式”与“题海战术”。
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器”,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根本上讲,教育改革是一种教学思想的改革,是教学由应试教育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转变,在几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初步探索出“自主—合作—创新”三维课堂教学新模式。
如下图:一、具体做法㈠、精选问题,引发求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从疑问开始,因而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起点。
作为教学过程起始环节,提出问题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而提出的激发和引导学生认真读书、钻研教材、正确思维,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导学问题。
如讲授“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内容时,可提出:①比较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广州“迎春花市”的照片,提出同是春节前后拍摄的照片两地气温有什么差异?②一月黑龙江省最北部和海南省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③自南向北,我国气温分布有何规律?为什么?④冬季风对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的影响有什么差别?⑤为什么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等地难以受冬季风影响?㈡、指导学习,探索内涵有了问题,学生自学教材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们思维活动就具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性质,从而能使其智慧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这种活动中去,学生自学教材的过程就是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方法,同化教材的过程,也是发现知识障碍的过程。
⒈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一种学习状态。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自学的形式有多样,如阅读教材、图片,收集有关信息资料等。
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注意几点:①要有自学提纲,时间适当提前,以便学生查找和整理资料。
②要从简单而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性问题。
落实三维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一、理清三维之间关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
如同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定的方法,不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即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
二、实践“三维融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障(一)、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实践“三维融合”课程目标不是摆样子的,是用的,就要考虑操作性的问题。
应该说,课程目标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了一些可供操作的动词,如对于知识的了解,《课程标准》没有简单地用“了解”一词来描述,而是以“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操作性较强的动词来进一步刻画“了解”的具体含义,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
(二)、激发兴趣,落实三维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乌塔》一课教学时,我抛出一个问题:你对乌塔独自旅行,有何看法?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对此问题异常感兴趣。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同意,有的说不同意。
课堂上一时争议不休,我就顺势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个辩论会吧!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震耳的掌声。
接着我提出:辩论时要根据课文来陈述理由。
下面我先给大家10分钟学习课文。
就这样正反两方的学生,兴趣盎然、争分夺秒、聚精会神地学习课文。
由于学生认真学习课文,辩论个个时胸有成竹、口若悬河、有理有据,辩论赛异常精彩。
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辩论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产生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维立体课堂
[摘要]三维立体课堂是近几年课堂改革中用的很多,是最新的字眼,也是我们学校极力推行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三维互动立体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主体,重视学习的集体探讨与个体的自我展示。
本文是以化学课堂教学为根本,从中学生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兼顾的角度探讨了二者的相辅相容可行性及必要性。
在文中展现了对三维立体教学的个人体会:化学课堂的三维互动立体教学可采用类似固定又赋予变化教育模式让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繁杂的逻辑推理、巧妙的运算以更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进入学生的世界。
[关键词]三维立体课堂,化学,个体学习,集体学习
三维立体课堂是现代教育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模式。
在我们学校一直践行和完善这种模式。
本方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一线教学实际,谈谈教学中个体学习与集体合作间的教学处理。
1、三维立体课堂教学在实施中要做好以下两点:
1.1精制学案,以下面的课为例: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化学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思考与交流】
你了解上面的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快慢吗?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化学反应?请指出快还是慢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第一组查阅资料完成)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3、表达式:v(b)=△c(b)/△t
4、单位:mol·l-1·min-1 或 mol·l-1·s-1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探究】(方案仅供参考)1、内因:(第二组实验完成)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相同大小的cu、zn、mg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盐酸的试管中【学生归纳总结】影响化学的内因是反应物本身的化学性质
2、外因:
(1)、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中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三组实验完成)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常温
热水中
【学生归纳总结】
(2)、镁带与不同浓度盐酸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第四组实验完成)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0.5mol/l
3mol/l
【学生归纳总结】
(3)、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第五组实验完成)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加入mno2
加入fecl3
不加其它试剂
【学生归纳总结】
(4)、反应物间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同质量三态中哪种接触面积大?)(第六组实验完成)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块状碳酸钙与盐酸
粉末碳酸钙与盐酸
【学生归纳总结】
本节小节: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1、内因:反应物的本身性质
2、外因:
〔1〕温度的影响〔2〕浓度的影响〔3〕催化剂的影响
〔4〕反应物间接触面积〔5〕其它因素
【学以致用】
1、人们为什么用电冰箱储藏食物?
2、实验室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合后再进行反应。
原因是什么?
3、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通常把要一些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反应。
原因是什么?
4、稀硫酸和锌粒的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会减少(锌粒有剩余)。
当我们重新加入稀硫酸时又会产生较多量的气体,为什么
呢?
5、为什么用棕色试剂瓶保存见光易分解的物质
作业设置:
《优化方案》第一课时习题。
在学案中要尽可能体现出集体的任务、要求,在学生准备的时候能有明确的目标,不会手足无措。
1.2、教学流程化
在每个大概的时间区间内形成半固化的相关环节,我是按以下方式做的:5+15+15+5+5即前5分钟用来检查学案完成情况;15分钟集体探究;15分钟个体展示;5分钟老师点评强调;5分钟针对性练习。
2、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的转换其实是三维立体互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介绍各环节:
2.1在教学中前五分钟虽然看上去是教师在检查,其实也是学生的集体学习的一个预热过程,许多同学会针对自己的学案中不足的地方和附近的同学完成一个简短的交流。
2.2在第6-20分钟内是以集体学习为主,学生要以组为单位共同探究每个人都要做组内学习任务中的一些具体行为在这个过程
中有独立的观察、思考也有集体的配合协作及争论。
以下述学案中的第二组同学为例:在该组探究活动中8个人要有洗涤仪器的,要有量取药品的,要有动手操作的,要有记录的。
对每步实验的操作,每个动作,每个现象,在每个个体的思维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结论,
这必然导致他们产生争论,最后达成共识。
在无形的教学活动中煅炼了他们许多的素质和能力。
以第二组为例,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可同时完成cu、zn、mg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三个试验的药品量取,可对三组现象做以观察、记录。
组内还可以每人试着做一次轮换动手试验和记录。
最后组内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2.3在以下的15分钟内以个体学习和个体展示为主,在这部分的时间区间里每组要分别展示他们的探究结论或学习心得。
在此环节里每个个体要都要尝试将组内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转换成易懂的语言和全体学生进行交流。
当然在交流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准确,组内其他同学可给予帮助。
通过上台讲解可充分煅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对个体成长有着其他教模式不可取代的效果。
同时在个体展示过程中不时伴有组内的辅助补充,可让台上学生充分感觉到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出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2.4在35-4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做以综合点评,对学生没认识到的内容给予适当的引导补充,当然这些补充也可按排在学生讲解过程中。
在此环节是对学生进行一次集体的接受和思考教育,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语言与自己语言的异同。
2.5最后5分钟是习题训练,主要是个体的思考和展示,通过习题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的最高层次。
教有法,而教无定法,希望我们的教法能在茫茫教法中给予适当的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