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第三章口解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66
2. 影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影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氢键、磷酸酯键、钠离子、碱基堆积力、碱基对之间的挤压及抵御等2.DNA重组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至少写出3个)答:1. 协助确定致病菌及其毒力因子;2. 了解基因的结构、排列、表达及功能;3. 协助疾病的早期诊断;4. 通过基因工程可大规模合成来源有限的药用蛋白质或研制基因工程疫苗;5. 应用基因疗法治疗基因缺陷型疾病。
3,简述人工构建的质粒的构成(1)Ori区,质粒复制的起始点(2)Par区,保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质粒被均等地分配至子细胞;(3)MCS区,该区含有多个单一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点,便于在此区将质粒切开而加入(4)外源性DNA(5)筛选区,耐抗生素基因或β-半乳糖苷酶基因简述釉基质蛋白在釉质发育中的作用。
答:(1)启动釉质矿化。
(2)作为晶体生长的支持相。
(3)调节晶体生长。
7、简述肿瘤细胞转移过程?答:肿瘤细胞侵入局部组织基质.肿瘤细胞进入脉管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肿瘤细胞在远处脉管黏附和形成癌栓。
肿瘤细胞出脉管并在继发组织器官定位生长,形成转移病灶。
转移病灶继续扩散,形成新的转移病灶。
请简述【中心法则】的内容①物种的多样化是由DNA决定的。
DNA可进行自我复制并将复制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物种维持高度稳定。
②以DNA序列为模板,“复制”多套mRNA用于蛋白质合成。
③以mRNA序列为氨基酸装配蓝图,合成特定蛋白质,通过后者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生命。
简述遗传密码的性质答:①所有密码都由三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②64个密码子中有3个终止密码1个起始密码;③密码具有简并性④密码具有通用性1.釉基质蛋白有哪些。
答:1.釉原蛋白,釉质分泌阶段釉基质的主要成分;2.釉蛋白,成釉细胞最早分泌的釉基质蛋白;3.成釉蛋白;4.釉丛蛋白,发育期和成熟期釉基质中的酸性蛋白质;5.蛋白水解酶。
7. 说出Ⅱ型限制性内切酶的几个特征①有特定的识别序列,通常为4-6个碱基对。
第三章:牙列与咬合第一节:牙列一、正常牙列特点1、外形规则、整齐,每颗牙在牙槽骨内有其特定的位置,牙与牙之间紧密连接,咀嚼过程中相互支持、分散咀嚼压力、提高咀嚼效能,避免食物嵌塞,有利于牙的稳固。
2、牙排列呈弓形,舌侧便于舌的运动,3、唇颊侧可以衬托唇颊,使面部丰满二、牙列异常1、可能对面部美观、咀嚼、发音等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牙列缺损或丧失,影响咀嚼功能,可使唇颊因失去支撑而内陷,面型呈衰老相。
三、牙列分类1、按照构成牙列的牙的类别分为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1)、恒牙列上颌牙列较下颌牙列略宽,略长。
原因:上颌切牙较宽,下颌切牙较窄,下颌前磨牙向舌侧倾斜程度大于上颌前磨牙。
我国人上颌恒牙列宽约55mm,长约50mm.下颌恒牙列宽约52mm,长约41mm。
2)乳牙列较恒牙列小,但其牙列宽度和长度的比例大于恒牙列,形态更近似半圆形。
3)、混合牙列由若干乳牙和若干恒牙组成,在不同发育阶段牙数略有差异。
有些成年人有乳牙滞留,为异常现象2、按照牙列形态特征分1)尖圆型: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
占27%2)、方圆型:上下牙列张四个切牙的切缘唇侧连线略直,弓形牙列从尖牙的远中才开始弯曲向后,占25%3)、椭圆形:介于两者之间,弓形牙列自上颌侧切牙的远中开始,向后逐渐弯曲,使得前牙段较圆突。
占48%。
3、按照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可大致分为正常牙列和异常牙列1)、正常牙列:牙数正常,各牙排列整齐,无间隙2)、异常牙列:(1)、牙数异常:如牙数过多(额外牙)或过少。
(2)、牙排列异常:如牙列拥挤、牙列稀疏、弓外牙、高位牙、低位牙、异位牙和转位牙四、牙列大小的测量方法用数值来描述牙列的形态,对指导义齿修复、制造成品牙列和成品总义齿都具有重要价值。
1、牙列长度和宽度:1)、牙列长度(length of dentition):通常把左右侧中切牙唇侧最突点的连线与牙列左右侧最后一颗牙远中最突点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2)、牙列宽度(width of dentition):过左右侧同名牙同名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如、尖牙牙尖顶间距代表牙弓前段宽度;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中段宽度;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后段宽度等。
第三单元口腔解剖生理学一、A11、唾液对食物的分解是通过什么起作用A、氧化酶B、溶菌酶C、淀粉酶D、硫酸盐E、唾液腺素2、有关唾液的描述哪一点不正确A、黏稠液体B、比重较水大C、睡眠时分泌增加D、餐后可呈碱性E、渗透压随分泌率变化3、咀嚼过程中的接触特点不包括A、正中(牙合)时牙接触时间的多少与粉碎食物所需的力有关B、正中(牙合)时牙接触时间的多少与食物的颗粒的大小有关C、上下颌牙齿接触时间多于吞咽时牙接触时间D、当咀嚼硬韧性食物时,上下后牙侧方滑动距离较大E、食物颗粒变小时,接触频率增加4、下述哪些因素与牙齿磨耗的程度无关A、唾液的黏稠度B、食物的性质C、牙体组织的结构D、咀嚼习惯E、(牙合)力的强弱5、咀嚼效率是指A、嚼碎一定量食物所需的时间B、在一定时间内嚼碎食物的数量C、在一定时间内将食物嚼碎的能力D、将一定量食物嚼碎的能力E、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食物嚼碎的能力6、一般常见的咀嚼运动的类型有下列几种,除了A、双侧交替咀嚼B、双侧同时咀嚼C、前牙咀嚼D、左侧咀嚼E、右侧咀嚼7、下列重复性最好的运动是A、咀嚼运动B、吞咽运动C、习惯性开闭口运动D、边缘运动E、叩齿运动8、唾液的功能不包括()A、消化作用B、吸收作用C、溶媒作用D、冲洗作用E、排泄作用9、磨耗的生理意义不包括()A、消除早接触点B、减少牙周组织所受的侧向力C、降低临床牙冠长度D、避免前牙因后牙推动而拥挤E、减小深覆盖程度10、唾液维持口腔pH值是由于唾液的A、消化作用B、清洁作用C、缓冲作用D、保护作用E、稀释作用11、混合唾液中固体物质约占A、0.2%B、0.4%C、0.6%D、0.8%E、1%12、在咀嚼过程中,磨损的定义是A、牙面与食物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性消耗B、牙面与牙面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性消耗C、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造成牙体损耗D、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外物机械损耗E、以上都对13、下列哪项不是咀嚼效率的影响因素A、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B、颞下颌关节疾患C、年龄D、全身健康状况E、性别14、影响咀嚼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是A、牙的形态B、牙的数目C、牙的生长部位D、牙的功能接触面积E、牙的生长发育情况15、下列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咀嚼力是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B、(牙合)力是咀嚼时牙齿实际承受的咀嚼力C、最大(牙合)力为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D、第一磨牙(牙合)力最大,中切牙(牙合)力最小E、(牙合)力可因锻炼而增加二、A21、一老年患者主诉“拔牙后不能嚼碎食物,要求修复”,临床检查发现,口内余留,这些牙无明显松动,无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不适,患者不能嚼碎食物的主要原因是A、上下颌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太少B、因年纪大了,咀嚼食物的能力也下降了C、患者不愿咀嚼食物D、无法明确原因E、咀嚼肌效率减弱2、女,50岁,右上第一双尖牙、右上第一磨牙、右上第二磨牙、右上第三磨牙、左上侧切牙缺失。
第三章牙列与咬合第一节牙列牙列(dentition):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排列成弓形,又称牙弓(dental arch)。
一.牙列分类1.按构成牙列的牙的类别:恒牙列、乳牙列、混合牙列恒牙列,下颌牙列略宽略长于上颌;乳牙列宽长比大于恒牙列,更似半圆形。
2.按牙列形态(六前牙排列情况):尖圆型、方圆型、椭圆型。
尖圆型自侧切牙起向后弯曲,方圆型自尖牙远中向后弯曲,椭圆型自侧切牙远中向后弯曲。
3.按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正常牙列、异常牙列。
二.牙列大小的测量方法1.牙列长度(length of dentition):左右侧中切牙唇侧最突点连线与左右侧最后一颗牙远中最突点连线间的垂直距离。
2.牙列宽度(width of dentition):左右侧同名牙同名解剖标志间的距离。
如尖牙牙尖顶间距离代表牙弓前段宽度,第一前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中段宽度,第一磨牙中央窝间距代表牙弓后段宽度。
3.Terra牙列指数(Terra dentition index):牙列宽度/牙列长度*100% 。
三.牙正常排列时倾斜规律1.近远中向的倾斜:以牙冠倾斜方向示牙长轴倾斜方向,牙长轴与垂线的交角示倾斜程度。
①前牙:上颌,1、3、2近中倾斜依次增大;下颌1、2、3。
②前磨牙+第一磨牙:牙长轴较正,倾斜度较小。
③磨牙:6、7、8近中倾斜程度依次增大。
2.唇(颊)舌向的倾斜:以牙冠方向示牙长轴方向,牙长轴与水平面的交角示倾斜程度。
3.①上下颌切牙唇侧倾斜,与颌骨前端牙槽突倾斜方向一致,下颌倾斜度略小。
②上下颌尖牙、上颌前磨牙、上下颌第一磨牙相对较正。
③上颌第二、三磨牙颊侧倾斜;下颌前磨牙、下颌第二、三磨牙舌侧倾斜。
4.垂直向关系① 平面(occlusal plane):从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到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该平面平行于鼻翼耳屏线,常作为制作全口义齿河堤和排列人工牙的依据。
(以上颌牙列为基准)②上颌中切牙、尖牙、前磨牙颊尖与①接触;侧切牙不接触;磨牙牙尖距该平面的距离从前向后增大。
第一部分:口腔科学复习重点第一章:1、试述颜面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2、从外观上看,牙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牙和牙周的组织结构;3、试述乳牙和恒牙的名称和临床记录方法;4、名词解释:口腔口腔前庭固有口腔混合牙列期颜面部颌面部面上,面中,面下颅面部区域划分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及呼吸;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混合牙列期: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与牙弓上的时期称为混合牙列期;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①位置显露,易受伤,易察觉②血供丰富,抗感染出血多③解剖结构复杂,面三叉N ④自然皮肤皮纹⑤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乳牙列共20个,分别用ⅠⅡⅢⅣⅤ表示乳中切牙萌出时间:6到8月,2岁左右全部萌出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右上左上右下左下恒牙列28-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个1中切牙 2侧切牙 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第一磨牙一般6岁开始最快,其他按顺序 7第二磨牙 8第三磨牙下颌牙较上颌牙早萌出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颈,牙根组成;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眼,上颌,下颌运动神经:面神经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第三章1. 刷牙的意义、常用方法及刷牙时的注意事项;2.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漱口刷牙清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根治术刷牙意义:刷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软垢和部分牙面上的菌斑,还能按摩牙龈,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少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常用方法:竖刷法和横颤竖向移动法;刷牙注意事项三三三一:333制,早中晚3次、每次3分钟、3个牙面唇颊、腭舌及牙合he面;竖直转动法每次转动距离±1mm;口腔健康的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1定期口腔健康检查2纠正不良习惯3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4合理营养5改善劳动环境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适当喂奶法;单侧咀嚼;口呼吸;吮唇、咬舌、咬颊;咬笔杆、咬筷子、吮指;长期一侧睡眠硬物作枕,睡前吃糖果饼干等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牙面的窝沟,点隙,为龋病好发部位,应几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发生;额外牙,阻生牙及错位牙等,可造成口腔错牙合畸形及其他病变,应根据情况予以拔出或矫正;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空隙,应及时作空隙维持器,保持其近,远中距离,以免引起领牙移位及相对牙过度伸长,造成恒牙错位萌生或阻生;缺失牙应几时修复;口内残根残冠应及时拔除,以免形成慢性不良刺激;第四章1何谓龋病的四联因素学说2试述龋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3名词解释:龋齿4请说出几种非龋性牙体病的病名5比较各型牙髓炎的临床特点6比较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的疼痛特点7简述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特点8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应急处理方法9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牙体硬组织疾病:龋齿非龋性疾病四环素牙,磨损,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牙隐裂龋病四联因素理论: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包括口腔致龋菌群作用变形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敏感的宿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总结四点:细菌食物底物宿主唾液与牙时间2.5-3年.龋病临床表现:按进展速度:急性龋湿性龋慢性龋干性龋继发龋按解剖部位: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老人线性釉质龋按病变深度分类浅龋中龋已达牙本质深层形成龋洞深龋达牙本质深层,无自发性色泽有有有主观症状无有有刺激反应无有有剧烈洞无有有深治疗备洞,永久性充填备洞,衬洞及垫底,永久性充填备洞衬洞及垫底暂时性填充----4到6周后永久性填充,牙髓炎治疗治疗方法: 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修复性治疗窝洞预备—术区隔离—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充填窝沟封闭预防龋病防治:控制菌斑,局部使用氟化物,合理的营养和饮食,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及时充填修复;四环素牙: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的着色牙,合并釉质发育不全,治疗:复合树脂修复,烤瓷冠修复,漂白楔状缺损: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缺损呈楔形,不正确刷牙方法引起牙隐裂:最多发生于上颌磨牙,涂布碘酊渗入隐裂染色牙本质过敏症:当牙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时所引起的酸痛症状诊断:探诊,温度试验磨损:由于单纯机械作用而造成的牙体硬组织慢性磨耗牙髓病: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闭锁性,溃疡性,增生性、残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可复性牙髓炎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相当于牙髓病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中的“牙髓充血”;临床表现:刺激痛,无自发性疼痛;常见有接近髓腔的牙体硬组织病损;深牙周袋或咬合创伤;诊断:主诉;可找到能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病损或牙周组织损害;刺激时患牙可出现一过性敏感治疗与深龋类似不可复性牙髓炎一类病变较为严重的牙髓炎症,几乎没有恢复正常的可能,临床治疗上只能选择摘除牙髓以去除病变的方法;急性牙髓炎发病急,疼痛剧烈临床表现:剧烈疼痛①自发性阵发性痛②夜间疼痛剧烈③温度刺激疼痛加剧④疼痛不能自行定位患牙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体、深牙周袋探诊剧烈疼痛、微小穿髓孔温度测验极其敏感、去除刺激疼痛持续直方向的轻度叩痛晚期炎症的患牙诊断:典型的疼痛症状四大特点;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患牙定位牙髓活力测验、温度测验、叩诊反应慢性牙髓炎最常见临床表现:病程由急性牙髓炎转变或始于慢性炎症;无剧烈自发性疼痛,阵发性隐痛或钝痛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患牙常有咬合不适或轻度的叩痛;一般多可定位患牙诊断:可定位患牙,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和/或自发痛史;可查到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其他病因;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异常表现叩诊反应残髓炎:根管治疗后残留的少量根髓发炎临床表现:与慢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相似自发性钝痛、放射性痛、温度刺激痛;患牙多有咬合不适感;患牙牙冠有充填体去除充填物,根管深部有感觉或探痛;温度测验迟缓性痛或稍有感觉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感+诊断:有牙髓治疗史;有牙髓炎症状表现;强温度刺激患牙有迟缓性痛;探查根管有疼痛感觉;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感+逆行性牙髓炎:感染来源----深牙周袋临床表现:牙周炎病史、患牙表现急性/慢性牙髓炎症状;牙周炎表现;无牙体硬组织疾病;叩诊反应为轻度疼痛+~中度疼痛++ ;多根患牙牙冠的不同部位温度测验反应不同x线:患牙有广泛的牙周组织破坏或根分叉病变诊断:牙周炎病史;严重的牙周炎表现;近期出现牙髓炎症状;未查及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x线:广泛的牙周组织破坏或根分叉病变牙髓坏死:各型牙髓炎继续发展、创伤、温度、化学刺激临床表现:一般无自觉症状牙冠变色无光泽暗黄色或灰色;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x线:患牙根尖周影像无明显异常其它情况深龋洞、充填体、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深牙周袋等诊断:患牙无自觉症状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验结果和x线片的表现牙髓钙化结节性钙化髓石和弥漫性钙化临床表现:髓石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个别情况出现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患牙对牙髓活力测验的反应异常迟钝或敏感x线:髓腔内有阻射的钙化物髓石,或呈弥漫性阻射影像而致使原髓腔处的透射区消失;诊断: x线检查结果重要诊断依据参考外伤或氢氧化钙治疗史根尖周病:指发生在牙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的各种类型疾病;急性根尖周炎—浆液性炎症根尖部牙周膜--化脓性炎症根尖周组织--局限性骨髓炎牙槽骨--颌骨骨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简述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特点答:咬合痛自发性持续性钝痛能自行定位患牙;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粘膜下脓肿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咬合痛自发性持续性钝痛能自行定位患牙;患牙龋坏、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深牙周袋;牙冠变色,死髓乳牙或年轻恒牙可例外;叩诊疼痛+-++,扪压时根尖部不适或疼痛感;患牙可有I度松动诊断:患牙典型的咬合疼痛症状;叩诊和触诊牙髓活力测验病史:牙髓病史,外伤史;牙髓治疗史等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根尖脓肿-骨膜下脓肿—粘膜下脓肿诊断: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疼痛及绝不牙槽粘膜红肿的程度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临床表现:自觉症状:一般不明显, 咀嚼不适感病史:牙髓病史, 反复肿痛史检查:深龋洞,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牙冠变色,探诊及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叩诊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一般不松动;根尖部的唇、颊侧牙龈表面的窦管开口窦型;根尖周囊肿表现根尖周肉芽肿:根尖部有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透影区范围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cm;慢性根尖周脓肿:透影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周围骨质较疏松而呈云雾状;根尖周囊肿:可见较大的圆形透影区,边界清楚,并有一圈由致密骨组成的阻射白线围绕;根尖根尖周致密性骨炎:根尖部局限性的骨质致密阻射影像;统称为“慢性根尖周炎”确诊依据:患牙X线片上根尖区骨质破坏的影像辅助诊断指标:牙髓活力测验结果;病史;患牙牙冠情况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应急处理方法答:开髓引流局麻下;切开排脓,安抚治疗,调牙合,消炎止痛,针刺镇痛;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答:根管治疗术;适应症:急,慢性牙髓病变;各型根尖周炎,有系统性疾病不宜拔牙而又需要治疗或暂时保留的患牙;根管治疗术操作方法与步骤:1根管预备开髓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根管清理根管扩大2根管消毒 3根管充填治疗方法:1牙龈炎与牙周炎最大的区别病理学区别答:牙龈附着丧失龈牙结合上皮破坏——重要指征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2慢性龈缘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病因:牙菌斑始动因子,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临床表现:病损局限游离龈和龈乳头 ,轻触出血;龈沟可加深达3mm以上假性牙周袋形成;治疗:洁治术,冲洗龈沟,龈沟内上药,含漱3慢性牙周炎成人牙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答:病因: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致病菌临床表现: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松动;伴发症状①牙移位②食物嵌塞③继发性创伤④牙根暴露⑤急性牙周脓肿⑥逆行性牙髓炎⑦口臭治疗:①控制菌斑②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③牙周袋及根面的药物处理④复查疗效 1-2M后牙周手术⑤建立平衡的关系⑥尽早拔除有深牙周袋、过于松动确已无保留价值的患牙⑦控制全身系统疾病戒烟⑧牙周支持疗法4什么是假性牙周袋什么是牙周袋牙周袋是病理性加深的龈沟,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的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方向移动,使龈沟加深,形成假性牙周袋;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与牙根表面分离使龈沟加深,则形成真性牙周袋;牙龈病:局限于牙龈组织内未侵犯深部牙周组织以炎症为主,一般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未及时治疗发展为牙周炎;分类:由菌斑引起:慢性牙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青春期、妊娠期牙龈炎、牙龈瘤非菌斑引起:如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牙龈病,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及遗传性疾病等牙周炎: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破坏牙周膜和牙槽骨,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和牙周袋形成,造成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位因素;主要分类:慢性牙周炎CP和侵袭性牙周炎AgP侵袭性牙周炎AgP1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重点最常见口腔黏膜病答:临床一般非为轻型,重型,疱疹样阿弗他溃疡;轻型最常见,溃疡不大,数目不多,孤立散在,发作时溃疡有“红,黄,凹,痛”特点,外周有充血红晕带,表面覆有浅黄色假膜;重型为单个发生,大而深,似“弹坑”状,周边红肿隆起,基底较硬,但边缘整齐清晰;疱疹样:溃疡小,数目多,散在分布黏膜任何部位;黏膜发红充血,疼痛较重;治疗:局部治疗: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全身治疗:对因,控制感染,促进愈合,减少复发2口腔白斑的概念及处理原则答: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属癌前病变临表:口腔黏膜白斑好发于颊、唇、舌、口角区、前庭沟、腭及牙龈,双颊咬合线处最多见;主观症状:粗糙感、刺痛、味觉减退、局部发硬,有溃烂时出现自发痛及刺激痛;治疗: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治疗;用药治疗;白斑在治疗过程中如有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时,应及时手术切除活检;对溃疡型、疣状、颗粒型白斑应手术切除全部病变活检;均质:斑块状,皱纸状非均质:溃疡状、疣状、颗粒状3雪口病、口腔单纯性疱疹的临床表现答:雪口病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真菌的临表:新生儿最多见,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粘膜充血;白色斑点或斑块可擦除;口腔单纯性疱疹的临表: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①前驱期急性症状②水疱期③糜烂期④愈合期;口腔黏膜成簇小水疱--浅溃疡 -痂壳口周皮肤复发性感染:多见于成人,全身反应轻;口角、唇缘及皮肤出现成簇小水疱;水疱,轻度红斑---破裂糜烂结痂不留瘢痕;口腔局部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麻醉并发症:晕厥,过敏,中毒第八章1、试述拔牙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熟悉,重点拔牙的适应证相对的:龋病,牙周病,牙髓坏死,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 ,阻生牙 ,牙外伤, 乳牙,病灶牙,因治疗需要拔除的牙拔牙的禁忌证相对的: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急性炎症期恶性肿瘤2、拔牙术的常见并发症与防治术中并发症:软组织损伤牙根折断牙槽骨损伤口腔上颌窦交通出血、神经损伤、颞下颌关节脱位以及下颌骨骨折等术后并发症:拔牙后出血和感染拔牙创感染:急性感染,干槽症,慢性感染重点3、何谓拔牙后出血试述其处理原则;答:在吐出消毒纱布棉卷后仍出血不止为原发性出血;拔牙后第2天再次出血为继发性出血;通过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减小拔牙创伤,仔细处理拔牙创,交代拔牙后注意事项来预防;通过局部检查与处理,高出牙槽窝的凝血块,牙槽窝内有异物,出血明显,与全身因素相关的因素与处理作为治疗;发生拔牙后出血,首先应进行局部检查,处理方法:牙槽窝内有异物,出血明显时,先消除高出牙槽窝的凝血块,检查出血部位,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外用止血药,再次压迫止血,在局部处理后,与全身因素有关的患者需进行化驻和对症处理;4、拔牙后感染分哪几类,如何防治答:拔牙后感染又称拔牙创感染,主要分为急性感染,干槽症,慢性感染;防治:急性感染--无菌操作和减少术创,有局部感染灶者拔牙后严禁粗暴搔刮糖尿病患者不能拔牙;干槽症-- 无菌操作减少手术创伤来预防,彻底清创以及隔离外界对牙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慢性感染--牙拔除术后应仔细清理牙槽窝来预防;拍摄X线片了解牙槽窝内病变情况;局麻下重新刮治牙槽窝;口服抗生素治疗拔牙前的准备:术前准备患者体位手术区准备器械准备拔牙器械:牙钳牙挺牙龈分离器刮匙手术刀剪刀骨膜剥离器骨凿锤子咬骨钳骨钳缝合器械拔牙的基本步骤:分离牙龈 --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拔除患牙--拔牙创的处理--交代拔牙后注意事项熟悉拔牙后注意事项:术后30分钟吐出纱布或棉卷拔牙当天唾液中带血丝属正常;术后24小时内不能漱口刷牙不要用舌尖舔或吸吮伤口;术后当天进凉半流质或软食避免用拔牙侧咀嚼;术后大量鲜血流出或疼痛逐渐加重应及时复诊拔牙创愈合:15min,原本牙槽窝充满血液形成血凝块,同时牙槽窝周围牙龈缘发生收缩内卷;24h后,血块发生机化,上皮组织向血块表面增殖,一周后完全覆盖创面,牙槽窝形成肉芽组织再转化为结缔组织;6天开始有新骨出现,4周后新骨可充满牙槽窝,3个月左右完全形成新骨;第九章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鼻唇区为“危险三角”1、试述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智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处理措施;重点答:病因: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炎;以垂直位软组织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最常见;抵抗力弱,食物进入冠周盲袋;临床表现:炎症早期,仅感磨牙后区不适,偶有轻微疼痛;炎症加重时,全身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便秘等;经口腔检查,局部有自发性跳痛,放射至耳颞区;张口受限,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剧,口腔清洁差,口臭;患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面颊瘘;口内: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溃烂、触痛 ,可探及龈瓣下方牙冠,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冠周脓肿;严重者可见患侧舌腭弓及咽侧壁红肿;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治疗原则:急性期,以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为主;处理措施:全身治疗,注意休息,流汁饮食,勤漱口,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治疗:盲袋冲洗上药,理疗,脓肿切排;慢性期,以去除病因、防止复发为主;处理措施:急性炎症消退后,冠周龈瓣盲袋切除,拔除病灶牙;2、试述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概念及防治原则;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保守治疗,高压氧配合手术治疗;3、试述颌面部的“危险三角”的范围、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范围是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解剖特点为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颜面部敬迈瓣膜稀少或缺如,特别是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直接与颅内海绵窦相通;临床意义为:三角区一旦发生感染,可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4、试述牙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作用 ;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牙生长在颌骨内,龋病,牙髓炎和牙周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若病变继续发展,则可通过根尖和牙周组织使感染向颌骨和颌周蜂窝组织蔓延;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中以牙源性感染最常见颜面部疖单个痈多个的治疗是保守疗法,湿敷+全身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切忌用热敷、烧灼、切开引流等方法第十章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解除窒息止血包扎运送防治感染1、试述牙在颌骨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2、试述牙与牙槽骨损伤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重点答:包括牙震荡牙挫伤,牙脱位,牙折,牙槽骨骨折;牙震荡的临床表现为牙周膜和牙髓受损充血水肿,受伤牙松动伸长疼痛牙周膜炎/牙髓炎表现,牙龈损伤出血肿胀;牙脱位临床表现:牙松动,倾斜,伸长,疼痛,妨碍咀嚼;牙震荡,牙脱位,牙槽骨骨折三者共同的治疗方法:松牙固定术;治疗:牙震荡-松牙固定术;松牙固定3W必要时行牙髓/根管治疗牙脱位:部分脱位:松牙固定3W;完全脱位:牙再植后行松牙固定术3W;牙槽骨骨折:松牙固定3W牙折的临床表现:冠折折缘尖锐应磨至圆钝牙冠修复必要时行牙髓或根管治疗根折近颈部:牙髓/根管治疗+桩冠修复;根中部:牙拔除术;根尖1/3折断松动:松牙固定+根管治疗冠根联合牙折牙髓/根管治疗+冠修复或牙拔除术乳牙损伤尽量设法保留4岁以上者应作缺隙保持器3、试述上、下颌骨的骨折好发部位,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答:上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将上颌骨骨折折分为Ⅰ、Ⅱ、Ⅲ型低位或水平骨折,中位或锥形骨折,高位或颅面分离骨折临床表现:骨折段移位外力大小、方向及骨本身的重力;咬合错乱;眶区淤血;鼻腔及外耳道出血脑脊液鼻漏或耳漏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临床表现:骨折段移位骨折段上肌的牵拉力;出血和血肿;功能障碍咬合紊乱等;骨折段的异常活动治疗原则:1最重要的原则:恢复正常咬合关系;2尽早进行复位和固定,恢复面形的对称和匀称上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应争取在伤后2周内进行;下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应争取在伤后3周内进行;3防止感染、镇痛、合理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4密切注意有无全身其他部位合并症的发生;5局部处理须在全身情况稳定后进行 ;儿童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1.尽早复位伤后1w内 2不必非常严格地恢复咬合关系3尽可能采用保守疗法切开复位应避免损伤恒牙胚4髁突颈部骨折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开口板出现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体征,应切开复位和固定第十一章1. 试述颞下颌关节的组织构成及其运动方式;答:组织构成:颞骨的关节窝和关节结节,下颌骨的髁突以及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韧带等,附着在下颌骨上的咀嚼肌;下颌运动包括转动和滑动,基本方式有:开闭口、前伸、后退及侧向运动;2. 什么是颞下颌关节脱位答:张大口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常的位置;3.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重点答:病因:内源性:打呵欠、唱歌、大笑、大张口进食、长时间大张口进行牙科治疗等外源性:在开口状态下,下颌受到外力的打击;经口腔气管插管、进行喉镜和食管内镜检查、使用开口器、新生儿使用产钳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松弛,习惯性下颌运动过度,下颌快速运动;临床表现:女性多见,单侧急性前脱位多见;单侧脱位:不能闭口,前牙开牙合,下颌中线偏向健侧,后牙早接触;双侧脱位:语言不清,唾液外流,面下l/3变长;临床检查双侧髁突突出于关节结节的前下方,喙突突出于颧骨之下,关节区。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一、目标和要求(一)掌握乳牙及恒牙列,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二)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
(三)了解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为学习口腔常见病提供基础知识。
了解颌面部的解剖生理。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各种牙列式的书写。
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二)一般介绍口腔颌面的解剖生理特点。
一般介绍牙齿的解剖形态,牙体、牙周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一、目标和要求(一)了解口腔常用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了解牙齿及牙周组织的检查重点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口腔颌面部一般检查的内容(包括病史、表情与意识、颌面器官、淋巴结、颞颌关节和唾液腺检查等)。
重点讲解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包括牙周牙髓检查、X线片、CT、MRI、穿刺检查、活检检查等)。
第三章口腔卫生保健一、目标和要求(一)熟悉正确的刷牙法及不良习惯与错颌畸形的关系.(二)了解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口腔保健,牙线清除牙间隙食物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口腔保健:正确的刷牙方法,全口洁牙。
第四章牙体牙髓病一、目标和要求(一)掌握牙髓炎的应急处理。
(二)熟悉龋病、牙髓炎、根尖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三)了解牙齿敏感症、牙周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了解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牙本质过敏临床特点。
(一)重点讲解牙髓炎的疼痛特点及如何确定病牙,详细讲解其应急处理。
重点讲解根尖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根管治疗术治疗.(二)一般介绍龋病的病因及防治,重点讲解龋病的病变过程及临床表现。
第五章牙周疾病一、目标和要求(一)熟悉慢性龈炎、青春期龈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药物性牙龈增生、牙龈瘤病因及特点.(二)了解成人牙周炎的病因及诊断与治疗。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成人牙周炎诊断与治疗(二)一般介绍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青春前期牙周炎的临床特点。
第六章口腔常见黏膜疾病一、目标和要求(一)了解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白斑病、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三章讲义2牙及牙槽外科第三节 各类牙的拔除法一、上颌中切牙牙根为单根,近似圆锥形,牙根较直,根端圆钝,根的横切面近于圆形,唇侧的轩槽骨壁较薄。
拔除步骤:向唇、腭侧摇动,向远中及近中扭转,沿牙根原有的纵轴方向牵引脱位。
二、上颌侧切牙解剖形态与中切牙相似,但牙根的近远中面稍扁平,根稍细,根尖微弯向远中,唇侧骨板较厚。
拔除方法基本与中切牙同,但扭转的角度要较小,牵引的方向宜向下并稍向远中,以防根尖折断。
三、上颌尖牙牙根圆锥形,单根,近远中面略扁平,根粗而长,一般较直,也有根尖1/3弯向|远中者。
根的横切面为三角形。
唇侧骨板薄。
方法基本与中切牙同,但应加强唇腭侧,特别是向唇侧的摇动。
四、上颌双尖牙上颌第一双尖牙为扁根,单根多见,有时为双根;有的则在根尖部分为颊、腭二根。
近远中径较短,近远中面都有较明显的发育沟,致切面呈哑铃形。
根周骨质较厚,颊侧骨板较薄,拔除时先向颊侧后向腭侧摇动,逐渐加大向颊侧的摇动力量,并与牵引力结合,将溪拔除。
不能用扭转力量。
上颌第二双尖牙多为单根,扁平,可稍弯向远中。
拔除方法与第一双尖牙同。
五、上颌第一、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为三根,根分叉大,牙槽骨板都较厚。
上颌第二磨牙亦为三根,但牙根较细,分叉小,颊侧骨板较薄。
拔除时,一般应先用牙挺挺松后,向颊腭侧反复摇松,再向阻力小的方向,一般为向下、向颊侧方向牵引即可拔除。
六、上颌第三磨牙牙冠较第一、二磨牙小,牙根变异较大,多数是三根融合,略呈圆锥形,并向远中弯曲,此牙周围骨质较疏松,且较薄。
应向颊、腭侧摇松后,再向下向颊侧并向远中牵引,即可拔除,也可用牙挺向下后方挺出。
七、下颌切牙牙冠窄小,牙根扁平,近远中径小,多为直根。
牙槽骨壁唇侧较薄。
拔牙时向唇舌向摇动,以向唇侧为主,松动后向上前方牵引,不能扭转。
八、下颌尖牙单根,粗而长,根端有时稍向远中弯曲,牙根横切面似三角形,尖向舌侧,唇侧牙槽壁较薄。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第一节概述一、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颜面部:上界—额部发;下界—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通过眉间点水平线和鼻下点水平线,临床上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和下1/3三等分。
口腔颌面部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以颌骨为骨性支架;上1/3为颅面部以颅骨为骨性支架。
口腔颌面外科学范围:上至颅底,下至上颈部。
头颈外科学范围:上至颅底,下至下颈部。
另外一种颌面部的划分法:以两眉弓中间连线和口裂水平线为准,将颌面部划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
口腔颌面部的病变多发生于面中和面下部。
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摄取和咀嚼食物、感受味觉、吞咽、表情、辅助言语、呼吸三、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2血供丰富3解剖结构复杂4自然皮肤皮纹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第二节口腔一、口腔的分区及其表面形态(一)口腔前庭: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潜在腔隙。
主要在其后部经翼下颌皱壁与最后磨牙远中面之间的空隙与固有口腔相通,在牙关紧闭或颌间固定的患者,可经此空隙输入流体营养物质。
在口腔前庭各壁上可见以下解剖标志:1.口腔前庭沟:局麻穿刺和手术切口部位2.上、下唇系带3.颊系带4.腮腺导管口5.磨牙后区6.翼下颌皱襞: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也是翼下颌间隙以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的标志7.颊脂体: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二)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包括由硬腭及软腭组成的口腔顶;由舌及其周围的舌下腺、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等软组织组成的口腔底;向前及两侧与口腔前庭之间以上下颌牙槽突和牙弓为界,当咬合时,两者间仅能由远中磨牙的后方相互沟通;向后经咽峡通入咽腔。
固有口腔解剖标志:牙冠、牙列或牙弓:牙的五面(唇面、舌面、近中面和远中面、颌面)、牙尖、切端结节、舌面隆突、嵴、沟、点隙、窝等。
口腔内科学(练习题二)第三章龋病一、名词解释1.龋病:牙齿硬组织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产生色、形、质3方面改变的慢性破坏性疾病。
2.窝沟龋:指后牙颌面、磨牙颊沟和上颌前牙的舌面窝等处的龋损。
3.龋病的再矿化治疗:用人工的方法使已经脱矿、变软的釉质再矿化,恢复釉质的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
4.充填术:用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制备成一定的洞形,经隔湿、消毒、垫底,再选用合适的充填材料修复缺损,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5.窝洞制备:经手术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制备成一定的洞形,以容纳和支持修复材料,这一步骤称窝洞制。
6.固位形:.将窝洞制成一定的形状,使充填材料和牙齿均能承受咀嚼力的洞形。
7.抗力形:将窝洞制成一定的形状,使充填材料不松动、脱落的洞形。
二、选择题(一)A1型题1.影响龋病发生的因素有:A.细菌B.易感牙面C.食物D.一定的时间E.以上因素都有2.龋病是牙体硬组织发生的A.急性进行性破坏B.急性间A歇性破坏C.慢性进行性破坏D.慢性间歇性破坏E.以上各种破坏都存在3.龋病也可成为牙齿硬组织的A.细菌感染性疾病B.病毒感染性疾病C.免疫反应性疾病D.变态反应性疾病E.化学刺激性疾病4.初期龋的变化不包括:A.硬组织发生脱矿B.微晶结构改变C.牙齿透明度下降D.牙釉质呈白垩色E.釉质出现龋洞5.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龋的特点:A.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B.病变组织颜色浅C.病变进展快D.质地软而湿E.去腐时必须用钻去除6.下列哪项不是慢性龋的特点:A.只见于成年人B.病变进展慢C.病变组织颜色深D.病变组织质地较干硬E.去腐时不易大块去除7.龋病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缺损,可用以下哪种方法治疗:A.药物治疗B.自行修复C.充填治疗D.再矿化疗法 E.以上方法都可以8.下列龋病类型哪种是按损害程度分类的:A.急性龋B.慢性龋C.中龋D.静止龋 E. 窝沟龋9.下列备洞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A.尽可能去尽腐质B.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C.所有的窝沟点隙均需做预防性扩展D.后牙邻面侧壁应扩展到接触区以外的自洁区E. 要有良好的抗力形和固位形10.静止龋主要是在下列何种情况下产生的A.机体抵抗力差B.牙齿再矿化能力增加C.发生龋的牙面消失D.口内致病菌减少E.牙体的抗酸能力增加11.下列哪项不是浅龋的临床表现A.光滑面釉质白色斑点B.患者无症状C.窝沟色泽变黑,可卡探诊D.对化学性刺激有反应 E.探诊检查时有粗糙感12.继发龋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A.腐质未去净B.洞型制备不规范C.使用了窝洞消毒剂D.充填时操作不当E.材料调制不当13.牙釉质龋时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牙体硬组织色,形、质都发生变化B.牙体硬组织色,形、都发生变化C.牙体硬组织形、质都发生变化D.牙体硬组织色,质都发生变化E.牙体硬组织色,形、质都不发生变化14.邻面早期龋损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帮助检查A.探查B.牙线C.温度测试D.叩诊 E.视诊15.根面龋龋病率最高的年龄是A.青少年B.儿童C.成年人D.老人16.恒牙龋病最好发部位是A.磨牙合面窝沟B.后牙邻面C.后牙颈部D.后牙颊面 E.前牙邻面17.恒牙龋病最好发牙位是A.下颌第一二磨牙B.上颌第一二磨牙C.前磨牙D.上前牙 E.以上牙位依次好发18.能产生正常的修复性牙本质的窝洞,剩余牙本质的有效厚度为:A.0.3mm 以内B.0.3mm~0.8mm C.0.8mm~1.5mm D.1.5mm~2mm E. 2mm 以上19.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增龄性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除了A.髓腔由大变小B.细胞成分有多变少C.牙髓组织变性D.神经、纤维血管减少E. 髓角变低20.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A.冷热刺激痛B.食酸甜食物敏感C.自发痛D.食物嵌塞痛 E.牙髓活力测定正常21.下列症状中哪项是浅龋的表现A.患者无症状B.遇酸甜等刺激痛C.遇冷热刺激痛D.进食物时痛 E.牙髓活力测试正常22.诊断邻面龋最准确的方法是A.视诊B.探诊C.温度刺激试验D.染色法E.咬合翼片23.临床上不易诊查出的继发龋可用下列哪些方法帮助诊断A.探诊B.温度测验C.x 线D.染色法E.麻醉法24.水源加氟是一种有效的防龋手段,我国的水质标准氟浓度为:A.0.05ppm~0.1ppm B.0.1ppm~0.5ppm C.0.5ppm~1ppm D.1ppm~1.5ppm25.根据G.V.Black 的窝洞分类方法,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A.Ⅰ类洞是单面洞B.Ⅱ类洞是复杂洞C.Ⅰ类洞是后牙窝沟点隙龋坏所制备的洞形D.Ⅲ类洞是前牙邻面未损伤切角的龋坏所制备的洞形 E. Ⅴ类洞是后牙唇颊侧舌腭面近龈1/3 处被破坏所制备的洞形26.复面洞制备时阶梯的髓壁与A.龈壁平行B.龈壁垂直C.轴壁平行D.近中壁平行 E.远中壁平行27.深龋备洞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洞底平,侧壁平直,两者相互垂直B.去尽腐质C.保护牙髓D.洞缘线圆钝E.尽量保留牙体健康组织28.后牙Ⅱ类洞制备时,鸠尾峡宽度正确的是A.颊舌牙尖间距的1/4 B.颊舌牙尖间距的1/4~1/3C.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D.颊舌牙尖间距的1/2~2/3E.颊舌牙尖间距的2/3~3/429.后牙Ⅱ类洞鸠尾峡部的部位位于A.洞底轴髓线角靠近中线处B.洞底髓角线角处C.洞底髓角线角靠近边缘处D.根据破坏情况酌情处理 E.颊舌牙尖的任何部位30.阶梯固位可用于A.邻牙合面洞B.邻唇颊面洞C.邻舌腭面洞D.后牙颊牙合面洞E.以上各种均包括31.备洞和充填过程中,保护牙髓的措施为A.高速钻机须有降温措施B.慢速手机去腐应保持窝洞干燥C.切削牙体组织应采取间断磨除法D.深洞充填时应垫底E.包括以上各项32.下列各项哪项不是抗力形所要求的A.窝洞应底平,壁直,点线面清楚而圆钝B.窝洞的深度应达到釉牙本质界下0.5mmC.洞形外形线圆缓D.使用根管桩或牙本质钉E.鸠尾峡与轴髓线角勿在同一平面上33.下列窝洞预备的原则中,哪项不是正确的A.去净腐质B.保护牙髓C.制备抗力形D.制备固位形E.窝洞点线角为钝角34.Ⅱ类洞制备时,牙合面鸠尾的深度为A.釉牙本质界处B.釉牙本质界下0.2mm 以下C.釉牙本质界下0.2mm 以上~0.5mm 以内D.釉牙本质界下0.5mm 以上~1mm 以内E.釉牙本质界下1mm 以上~1.5mm 以内35.玻璃离子充填时,洞形要求哪项时错误的A.洞有一定深度B.洞缘可保留无机釉C.洞缘做洞斜面D.在不承受牙合力时,可不做抗力形 E.洞底可呈圆弧形36.下列哪种材料对牙髓刺激性小且可促进牙本质形成A.磷酸锌水门汀B.聚羧酸锌水门汀C.玻璃离子水门汀D.Ca(OH)2 糊剂 E. 银汞合金37.复合树脂充填时,洞缘斜面应做在A.洞缘釉质处B.洞壁牙本质处C.洞缘的釉牙本质界处D.洞缘的牙本质处 E.以上各处都可以38.前牙切角缺损时,在以下那种缺损边缘范围内增加酸蚀面积A.牙体缺损区外1mm~3mm 深0.5mm 的正常釉质处B.牙体缺损区外1mm~3mm 深1mm 的正常釉质处C.牙体缺损区外3mm~5mm 深0.5mm 的正常釉质处D.牙体缺损区外3mm~5mm 深1mm 的正常釉质处E.牙体缺损区外5mm 以上深0.5mm 的正常釉质处39.充填后嵌塞的原因如下,除了A.未恢复接触点B.邻牙有龋坏C.外展隙小D.充填体悬突E.充填时用了成形片40.理想充填材料的要求,哪项是不正确的A.对人体无毒B.对牙髓无刺激C.化学性能稳定D.机械强度越大越好 E.具有半透明性的白色材料41.银汞合金充填时,备洞要求除外A.需做成盒形洞B.有一定固定形状C.洞缘线圆钝D.点线角锐利E.去除无机悬釉42.慢性龋对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影响为A.脱矿区宽,再矿化的牙本质透明区窄B.脱矿区宽,再矿化的牙本质透明区宽C.脱矿区窄,再矿化的牙本质透明区窄D.脱矿区窄,再矿化的牙本质透明区宽E. 以上特点均不正确43.龋损在什么阶段时就开始产生牙髓反应A.釉牙本质界处B.牙本质外1/3C.牙本质中1/3 D.牙本质内1/3 E. 髓壁处44.银汞合金在调制及使用过程中,不释放汞蒸气污染环境的是A.调制前汞散落B.调制过程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C.排入下水道的散落的银汞合金碎屑D.硬固后的银汞合金碎屑E. 放入15cm 高饱和盐水中的银汞合金碎屑45.复合树脂充填时,下列哪项洞形要求是错误的A.洞缘线及点线角圆钝B.前牙可保留无机釉C.任何条件下均可不做固位形D.洞缘线圆缓E. 洞缘角制备小斜面46.银汞合金中白合金粉由以下几种金属组成A.银、锡、铜、铅B.银、锡、铜、锌C.银、锡、铜、锰D.银、锡、铜、铁47.中龋直接充填时,下列哪项对牙髓刺激最大A.聚羧酸水门汀B.氧化锌丁香油糊剂C.银汞合金D.复合树脂 E.玻璃离子水门汀48.复合树脂与牙釉质表面粘接的方式A.机械性锁合粘接B.化学性粘接C.机械性化学性粘接D.固位洞形 E.螯合49.在检查龋洞时,光导纤维对下列哪组牙齿最好A.上、下前牙邻面B.上磨牙邻面C.下磨牙邻面D.上、下双尖牙邻面 E. 以上均包括50.复合树脂填充材料的粘接修复脱落的原因,除了A.牙齿表面未彻底清洁B.酸蚀后的牙面接触唾液C.复合树脂填充物较薄D.牙齿表面未干燥E.制备了固位形51.在制备过程中下例哪项不是减少疼痛的方法?A.选择适宜的器械B.间断磨除法操作C.药物处理D.局部麻醉 E. 冷水冷却52.下列哪项不是备洞时意外穿髓的原因A.髓腔解剖形态不熟悉B.髓角变异C.使用新钻针D.深髓去腐时使用涡轮钻53.银汞合金与牙齿的固位是A.固位形B.螯合C.机械粘接D.汞齐化 E. 化学粘接54.哪项不是复面洞做成阶梯的作用A.分散合力B.保护牙髓C.少切割牙体组织D.抗力形E. 便利形55.备洞过程中,引起的牙髓反应在临床上不可能表现为A.钻针切割牙体组织时疼痛B.切割牙体组织时只有酸痛感C.治疗结束后,仍有激发痛D.治疗结束后,出现自发痛 E.治疗结束后,出现咬合痛56.下列哪项不是增加抗力的措施A.去除无机釉B.去除薄壁弱尖C.保留承力区D.洞缘线设计为圆钝曲线 E.做盒形圆洞57.固位形不包括A.侧壁固位B.倒凹固位C.鸠尾固位D.梯形固位E.粘接固位58.盒形洞的要求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洞底平B.洞侧壁直C.洞侧壁与洞底相垂直D.洞各侧壁与牙长轴平行 E.点线角锐利59.牙本质中龋时牙髓受刺激后可造成A.继发性牙本质形成B.修复性牙本质形成C.牙髓充血D.牙髓变性 E.牙髓钙变60.中等深度以上龋,银汞合金充填时需垫底,其原因为银汞合金有A.牙髓刺激性B.流动性C.传导性D.膨胀性 E.收缩性61.窝洞制备时洞缘曲线要求圆钝,其目的是A.防止牙齿折裂B.防止充填体折裂C.防止充填体脱落D.防止继发龋发生E.防止充填材料的刺激62.窝洞制备时,抗力形中的要求,哪一项是错误的?A.洞的深度达到釉牙本质界下0.5mmB.盒形洞形:底平,壁直C.复面洞阶梯的龈壁为向颈方的斜面D.去除薄壁弱尖 E.洞缘曲线圆钝63.下列备洞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A.尽可能去尽腐质B.尽可能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C.所有的窝沟点隙均需做预防性扩展D.后牙邻面侧壁应扩展到接触区以外的自洁区E.外形线应建立在正常的牙体组织上64.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方式主要是A.机械性粘接B.化学性粘接C.机械与化学性粘接D.固位洞形 E.以上都不是65.复合树脂充填时,不宜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垫底是因为A.可致树脂性质改变B.影响树脂聚合C.影响树脂与牙粘接D.抗压强度不足E.使树脂色泽改变66.6 颊沟龋属:A.Ⅰ类洞B. Ⅱ类洞 C. V 类洞D. Ⅲ类洞E. Ⅳ类洞67.作Ⅰ类洞深龋的倒凹应在A.窝洞底B.垫氧化锌丁香油沾固粉后C.垫磷酸锌粘固粉后D.任选一层E.每层必作69.复合树脂充填时,酸蚀法的应用目的:A.增加复合树脂的抗压强度。
第三章口腔颌面应用解剖实验教程口腔颌面应用解剖学是口腔医学领域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口腔颌面结构的解剖,掌握相关解剖学知识,并且能够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应用。
本章主要介绍口腔颌面应用解剖实验的相关内容和操作步骤。
一、实验材料准备1.解剖工具:解剖刀、解剖剪、骨髓钳等。
2.解剖材料:尸体标本、人工骨骼模型等。
3.解剖辅助工具:解剖镜、解剖针、手套等。
二、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需要穿戴好实验服,并戴上手套。
实验室中应保持整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工具和材料。
2.解剖准备:选择一具完整的颌面头颅标本,并清洗干净。
将头颅标本放置在解剖台上,并用解剖针固定。
3.头面解剖:从头部正中线开始,用解剖刀逐层切开面部皮肤和软组织。
切开后,将软组织剥离,暴露出颅骨。
4.颅骨解剖:从颞骨上部开始,用解剖刀或解剖剪沿骨缝或骨切割线逐层解剖。
注意保护眼睛和手指,避免切割过深。
切割到硬膜外,然后用骨髓钳剪断骨骼。
5.面部解剖:从面部的一个切口开始,用解剖刀逐层解剖面部结构,如眼眶、鼻腔、口腔等。
注意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如神经血管。
6.颌骨解剖:通过颌骨的解剖,可以了解牙齿的位置、根部和关系,以及颌骨的特点。
首先,解剖上颌骨,然后解剖下颌骨。
7.其他解剖: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可以进行其他相关解剖,如颌关节、颊部等解剖。
8.结束工作:实验结束后,将解剖台和工具清洗干净,并安排好标本和模型的保存和管理。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安全措施: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创伤。
戴好手套,保护眼睛和手指,注意解剖刀和解剖剪的使用,避免意外伤害。
2.解剖位置:解剖时要准确切割和剥离相应的组织,避免误伤关键结构。
掌握解剖位置和手法,注意颌面部的解剖特点。
3.操作规范:解剖操作要规范、细致,避免疏忽和马虎。
注意解剖顺序,从表浅到深,从一侧到另一侧。
保持专注和耐心,不要急躁和粗心大意。
4.清洁卫生: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工具和解剖台,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卫生。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名词解释1.外胚间叶: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2.鳃弓: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称鳃弓。
3.咽囊:相邻的鳃弓之间有浅沟,在体表侧者称鳃沟,与之相对应的鳃弓的内侧是原始咽部,其表面衬覆的内胚层上皮向侧方增生呈囊样,形成与鳃沟相对应的浅沟,称咽囊。
4.口凹:在额鼻突、上颌突和下颌突的中央形成的凹陷,称为口凹或原口,即原始口腔。
5.口咽膜:口凹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二者之间有一薄膜即口咽膜相隔,此膜来自于胚胎早期的索前板,由内外两胚层构成。
在胚胎第4周,口咽膜破裂。
6.融合:面部发育过程中,面部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此谓面突的融合。
7.联合:面部突起之间的沟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此过程称为面突联合。
8.原腭:嗅窝下方,球状突在与对侧球状突及上颌突联合过程中,不断向口腔侧增生,形成的突起称前腭突。
前腭突将形成前颌骨和上颌切牙。
9.奇结节:胚胎第4周时,在下颌突的原始口腔侧,内部的间充质不断增生,形成3个膨隆的突起。
其中两侧两个对称的隆起体积较大,称侧舌隆突,在侧舌隆突稍下方中线处为一个小突起,称奇结节。
奇结节以后被侧舌隆突所覆盖,仅形成盲孔前舌体的一小部分,或退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结构。
10.Meckel 软骨:也称第1鳃弓软骨或下颌软骨。
分别为左右第1鳃弓中的条形软骨棒。
在发育中,下颌软骨的后端膨大形成锤软骨;下颌软骨耳前区部分还形成锤前韧带和碟下颌韧带,其余部分消失。
问答(思考)题1.颌面部常见发育畸形有哪些,其形成背景如何?答案要点:唇裂和面裂。
唇裂的形成背景:在上唇是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所致;两侧球状突中央部分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形成上唇正中裂;两侧下颌突在中线处未联合则形成下唇裂。
口腔正畸学名词解释重点总结一、名解:第一章颅面生长发育1.生长区〔growth site〕和生长中心〔growth center〕:在骨的生长过程中,生长活动更快、更活泼、程度更大的区域,称为生长区。
生长区中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展生长的区域称为生长中心。
2.生长型:构成生物体的各部位或组织系统,在不同年龄阶段并非以同样的比率生长发育。
从器官或组织系统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四型:一般型、神经系型、性器官型、淋巴系型。
3.生长和发育:生长指体积或重量的增加,由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出现形态上的体积增大。
发育指组织增长的程度,表现为机体构造和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的过程。
4.生长变异〔growth variability〕:是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自然规律。
常用能够反映身体一般生长发育状况指标来比拟分析,以判断某个体的变异是否在群体正常围。
5.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间隙,一般称为灵长间隙,这是灵长动物的特征。
6.终末平面:乳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过构成平面关系,大致可分为三型。
垂直型,近中型,远中型。
7.近中终末平面:是指乳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
近中终末平面是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位置。
8.替牙间隙〔leeway space〕: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
在上颌单侧约有0.9~1mm,在下颌单侧为1.7~2mm.。
9.切牙债务(incisor liability):在乳牙恒牙交替的过程中,恒前牙一般比相应的乳前牙大,其差值称为切牙债务。
10.生理龄〔physiological age〕:为了明晰个体生长发育的的真实情况,除了实足年龄外还有骨龄、牙龄、第二性征及形态学年龄等更客观地反响个体生长发育生理特点的其他生理学年龄,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