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辽宁省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金融支持研究辽宁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近几年来,辽宁省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金融支持层面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本文主要基于辽宁省地区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以问题为导向对辽宁省地区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的改进策略进行了探讨。
标签:辽宁省;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一、辽宁省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金融支持现状为了更好的助推辽宁省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辽宁省内的各大主要的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的运营特点进行了相应的举措来助推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例如,辽宁省农行就通过产业链贷款惠及上下游農户300万户,带动100余万农户办理惠农卡,近三年累计发放农户贷款9亿元。
农行盘锦分行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6月中旬,该行已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近千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3.9亿元,辽宁省建行多次独家协办辽宁省农业博览会。
在2017年的农博会上,辽宁省建设银行通过积极搭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建行涉农商户来参展。
辽宁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辽宁省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扶持力度,将金融扶持与农业精准扶贫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阜新、朝阳、锦州等农业大市提供专项的信贷资金来助力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辽宁省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在农业现代化的运营与发展的过程当中,金融支持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辽宁省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在金融支持领域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农业领域缺乏融资互助机制辽宁省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金融支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农业领域缺乏融资互动的机制。
当前,辽宁省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机构缺乏金融支持的全局观,在金融信息的共享以及金融资源的互助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强化。
只有建立在互动机制基础上的辽宁省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融资机制才会为辽宁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更大层面的金融支持。
农行辽宁调研报告农行辽宁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农行辽宁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策略,提升服务品质,我们特别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辽宁地区农行的发展现状、客户需求以及市场竞争情况,为今后的业务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既充分了解了辽宁地区各农行的运营状况,也从客户角度揭示了辽宁地区农行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我们通过在辽宁地区的多个分支机构开展问卷调查,并结合个别访谈,获取了客观的数据和深入的客户反馈。
三、调研结果3.1 农行辽宁发展现状农行辽宁作为该地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势头良好。
在近几年,农行辽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努力创新服务模式,拓宽金融产品线。
辽宁农行不仅在各项业务指标上保持稳定增长,还加强了对基层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然而,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3.2 客户需求分析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辽宁农行的客户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贷款需求:客户普遍反映辽宁地区农行的贷款申请流程过于繁琐,审批时间过长,限制了他们的业务发展速度。
他们希望农行能够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加快审核速度,提供更加灵活的还款方式。
(2)理财需求:客户对农行推出更多多元化的理财产品表示期待。
他们希望农行能提供更多风险适度的理财方案,并加强理财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供更全面的理财咨询服务。
(3)支付需求:辽宁地区的农行客户希望农行的支付系统能更加便捷、快速、安全。
他们希望农行能推出更多智能化支付产品,并提供更加全面的支付服务。
(4)智能化服务:客户希望农行能够加大对智能化服务的投入,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方便他们的日常操作和查询。
四、市场竞争情况农行辽宁在该地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首先,商业银行在辽宁地区较多,各个银行都在积极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了不同的营销手段来吸引客户。
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银行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中国辽宁农村商业银行服务辽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银行中国辽宁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银行”)是辽宁省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辽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作为一家本土化经营的农商银行,它以独特的经营理念、灵活的业务模式和创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和农业企业的需求,助力辽宁的农村经济发展。
一、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与特点农商银行服务辽宁地区的农村经济,其金融服务的范围涵盖了农业、农村居民和农村企业。
在农业方面,农商银行通过提供包括贷款、保险、存款等在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
同时,农商银行在农村居民方面,通过为居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如个人贷款、储蓄存款等,满足居民的资金需求。
另外,农村企业作为辽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得到了农商银行的广泛关注和服务。
农商银行作为服务农村经济的银行,其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区别主要在于服务重点和模式上。
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商银行更注重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专注于满足农村居民和农业企业的需求。
农商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上的特点是服务精准,更加了解农村市场的特点和需求,能够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农商银行的分支机构更多地分布在农村地区,方便了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就近办理金融业务。
二、农商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创新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农商银行在业务发展和创新上做出了许多努力。
首先,在贷款业务方面,农商银行注重通过创新的贷款产品和合理的利率体系,解决农民和农业企业融资难题。
农商银行推出了农村小额信贷产品,提供小额贷款给农民和农村小微企业,为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其次,在支付结算领域,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农村地区支付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通过开展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新型支付业务,农商银行方便了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支付需求,提高了支付效率和便捷性。
另外,在金融科技方面,农商银行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管现状与风险探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地方金融监管的角色愈发重要。
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省份,其地方金融监管现状和风险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提升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管的水平,保障地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一、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管现状1. 监管机构设置和职能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辽宁银保监局、辽宁证监局和辽宁人民政府金融办等部门。
这些机构负责监管本省内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监督其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和合规运营情况。
金融办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着宏观经济调控、金融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发展规划等职责。
2. 金融市场情况辽宁省的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辽宁省内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多,但整体规模偏小,金融产品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兴金融业态逐渐兴起,但监管和风险防控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
3. 监管手段和体系辽宁省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在监管手段和体系建设上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监管手段相对滞后,对于新兴金融业态和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难度较大;监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信息共享、跨部门协作等方面还需加强。
1. 信贷风险辽宁省地方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信贷业务,企业和个人贷款需求旺盛。
由于部分金融机构风控能力不足,信贷风险逐渐积聚。
特别是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不良贷款率上升。
2. 资金流动性风险部分辽宁省金融机构存在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主动吸收存款,但资金运用渠道受限,导致资金流动性不足;一些金融机构存在过度依赖同业资金或理财产品资金,一旦市场流动性出现问题,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3. 金融科技风险辽宁省金融科技发展相对滞后,但随着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也日益显现。
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辽宁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大省,实体经济发展一直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辽宁省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如何通过金融支持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辽宁省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
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前金融市场条件下,辽宁省实体经济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和质量。
有必要对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本文旨在通过对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现状的详细调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合理建议和展望,为辽宁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探讨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模式与效果,为提升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通过研究,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实体经济主体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促进辽宁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与参考,推动全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经济稳定和增长的重要力量,而金融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动力。
深入研究辽宁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情况,探讨其政策措施、金融机构支持情况以及合作模式,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省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等。
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9-000-01摘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三农”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
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有其特殊意义。
本文将针对辽宁省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提高辽宁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生态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
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辽宁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存在全国各省普遍存在的问题:1.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1.1行政力量干预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
地方政府中的个别部门或个人受利益的驱动,出于政绩考虑,以权力为诱饵,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施加压力,从中获取个人利益,违背经济规律,盲目投资某一行业或某一项目,使资金借贷很难正常进行。
因此,行政力量的介入和干预使得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低,交易环境较差,直接恶化了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
1.2农村法制建设不完善导致债权维护难度大。
目前我国针对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仍然滞后,缺少适用于农村金融的专门法律法规。
农村法制建设相比城市也较为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依然存在。
并且广大农民的维权意识也不强,金融知识匮乏。
有些地方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行政干预执法,金融债券案判决不公、或者判决后难执行和久拖不决,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1.3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且信用管理滞后。
农村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相对于城市比较淡薄。
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
农村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使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真实借贷情况难以掌握,缺乏正常获取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渠道,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难、贷后管理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辽宁省重点行业贷款情况分析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大省,其重点行业贷款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辽宁省重点行业贷款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和贷款支持情况。
首先,辽宁省的重点行业主要包括能源、制造业、物流和金融。
能源行业是辽宁省的优势产业之一,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开采。
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包括钢铁、汽车、机械制造等。
物流行业是辽宁省的重要服务行业,通过发展物流业,可以提高辽宁省的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
金融行业是辽宁省的支持产业,金融机构可以为辽宁省的企业提供贷款和融资支持。
其次,辽宁省重点行业的贷款情况需要分析。
根据辽宁省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辽宁省的贷款余额已经超过10万亿元。
其中,能源行业的贷款占比较大,由于能源行业具有较大的投资规模和资金需求,所以能源行业的贷款规模较大。
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贷款规模也较大,这与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金融行业的贷款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金融行业主要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贷款额度相对较低。
另外,辽宁省重点行业的贷款利率也是需要关注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辽宁省的平均贷款利率为4.35%,这与全国的平均贷款利率相当。
不同行业的贷款利率略有差异,一般来说,风险较高的行业的贷款利率较高,风险较低的行业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重点项目和政府支持的行业可能会享受到较低的贷款利率和优惠政策。
最后,辽宁省重点行业贷款的回报情况也需要考虑。
贷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增长,因此需要关注贷款的回报率。
根据辽宁省的数据,辽宁省的重点行业整体上呈现出较高的回报率。
能源行业和制造业的回报率较高,这是由于这些行业的利润较高。
物流行业的回报率相对较低,可能是受到较高的运营成本和较低的利润率影响。
金融行业的回报率相对较稳定,但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辽宁省重点行业的贷款情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能源、制造业、物流和金融是辽宁省的重点行业,贷款规模较大。
大连金融生产服务业发展现状
大连是辽宁省的重要中心城市和经济特区,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生产服务业在大连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金融行业覆盖面广泛
大连的金融产业以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等集中为主,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产业链。
截至2021年,大连市金融机构总数达176家,其中包括5家国有大型银行分支机构、23家城市商业银行和60家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同时,大连还是全国重要的外汇交易中心之一,2019年排名第四。
二、金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金融局等部门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
各大银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包括推出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支付宝等各种智能化金融服务。
同时,大连共有Rong360、爱财信贷、youyu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为大连的金融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金融人才培养不断推进
大连地区金融人才为以上海、深圳等大型城市相当,人才培养、引进、留用技能得到了深入推进。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多所高校分布
在全市,金融才俊纷纷涌现。
总之,大连市金融生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行业老品牌和创新独角兽备受关注。
大连致力于发掘本地金融资源,承担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辽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提要] 本文对辽宁省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分析,指出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市场结构优化、制度建设、保险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体系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省农村地区金融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批准号:L11CJY037)部分研究成果
一、辽宁省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分析
(一)辽宁省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是农户的金融需求。
农户融资最重要的原因是维持生产和经营费用;二是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
农村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资金缺乏问题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三是农村公共体系的金融需求。
农村科教文卫建设需求数量巨大的资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是提升农民素质,在基础教育体系、职业培训体系等多方面需要金融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
辽宁省形成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是以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
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四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金融需求。
水利化、机械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市场提供资金。
(二)辽宁省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一是农村合作机构是农村金融信贷的主要供给者,农信社占全省农业贷款余额绝对比重;二是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三是政府财政资金供给。
由于农业弱质,国家需要给予农业一定补贴,支农财政资金相对于需求而言,略显不足;四是农业的自我积累资金。
这部分资金多数用于农业生产,但其规模大小要受到收入情况的制约;五是社会关系和高利贷。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关系型资金借款无法满足需求;六是一些国际融资和企业借贷。
二、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一)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功能弱化。
由于政策调增,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有粮油面流通环节,仅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作用,业务功能单一,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业务上仅处于起步阶段。
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大量萎缩,撤并效益较差的贫困地区基层网点,转投大城市和回报率较高的城镇。
(二)农村信贷利率高,资金外流数额逐年增大。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在融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担保,但农村担保主体匮乏、担保能力有限,使得农村金融在融资过程中丧失了有效担保机制。
同时,农业保险覆盖面狭窄,无法有效分散农业风险,这些都推高了农业信贷的资金利率;另一方面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贷款难的问题突出,资金无法满足辽宁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非正规金融缺乏必要的规范。
就功能而言,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方面目前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完全处于市场自由发展的放任状态,使得政府缺乏必要的监管;再有由于法律框架建设问题,其除了面对一般金融机构共同面对的市场风险外,还要面对得不到市场保护的非市场风险。
三、制约农村金融供给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信用环境的缺失。
信用环境存在问题较多。
主要是金融机构贷款逾期过高,企业间互相拖欠债务普遍,以劣充优、以次充好和欺诈失信等严重冲击着商业信用关系和消费信用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比率为25%。
作为社会信用的个人部分,信用观念淡薄;同时还缺乏信用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无法考察客户信用程度,更不能对其实行监控,从而给银行增加了信用风险。
(二)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各方的博弈失衡,影响博弈的公平和公正,使得市场对资源配置出现低效率。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银行对借款人资金运用的目的、风险及还款能力等信息无法准确获知,财务制度和信用体制不完善也使得借款人无法向银行传递准确的借款信息,使得金融机构处于信息的劣势一方,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通过惜贷或者提高贷款利率来规避风险,压缩了信贷供给量。
四、完善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注重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优化、体系健全和深度拓展。
辽宁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发展较慢、结构失衡,亟待进一步拓展和优化。
规范和发展银行借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国有商业银行要办成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依法自主借贷,扩大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贷款,增加银行借贷市场份额。
证券市场主要是培育乡镇企业和农村中小企业,使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富有特色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及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改制包装上市,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进行融资。
(二)建立真正适应农村金融需求、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深化改革商业银行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应按照现代商业银行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从而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和人格化,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而在农村的机构应按照效益为原则,自主进行机构撤并或重组,逐步退出效益低的农村金融市场。
农业发展银行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改善资金来源结构,提高自身筹资能力,增强服务农业的实力。
(三)完善农村保险体系。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探索建立农村银保互动机制,适时引入“小额信贷”+“小额保险”的双驱模式。
在农村小额信贷审批环节,将农户的保单质押纳入有效的贷款担保物范围,建立好相关的风险防范机制。
发展多元化的保险供给主体,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可由政府出资,但保持
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由商业保险公司兼营农业保险业务,充分利用其专业的资源和经营技术;引进在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上比较成功的外资保险公司,以吸收其在农业保险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逐步把农业保险业务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政策性保险,由政府进行相应的财税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郭菊兰.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与解决筹资难对策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2]张文棋.福建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2.
[3]张国俊.辽宁省农村金融市场发展问题研究.吉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