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7、断织劝学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 格式:pdf
- 大小:394.98 KB
- 文档页数:21
《断织劝学》◆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孟子地母亲教育他学习要锲而不舍、不能逃学的事。
孟母以剪断布无法再接,比喻学习若是中断,将一无所得。
课文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号外的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教学时指导学生初步认知这种文学形式。
课文配有一副插图,是孟母剪断快要织好的布来教育孟子的情景,反映的是课文的要紧内容。
课后安排三个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一、熟悉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自主积存词语;二、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进程与方式目标】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学习、做事都要锲而不舍,不然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演出课文,在情景演出中明白做事要锲而不舍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爱好教师给大伙儿讲个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超级顽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归天了,母亲由于想念父亲,就住在墓地周围。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路学着大人膜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小孩住在那个地址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隔壁去住。
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演出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明白了,又皱皱眉头:“那个地址也不适合我的小孩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周围。
那个地址,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学生念书,也随着他们学了起来。
有一天,孟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念书,你把我送进学堂里去吧。
”孟母终于发出了舒心的微笑。
这确实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自然衔接,导入新课在孟轲进入学堂以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孟轲的母亲超级的动气。
《孟母断织劝学》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自己能体会母亲对孩子的教育的良苦用心,懂得学习。
2.做事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搜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通过阅读读课文,细心的小朋友就发现了,这篇课文的格式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不一样,有哪些不一样呢?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括号外的内容是人物对话。
像这样的格式的文章,叫做剧本。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二)组织演剧本戏:1.小组内脱离课本试演。
组员提建议改进。
2.请两组学生到讲台上表演。
(1)小组内试演。
(2)到讲台上表演或观看表演,提出意见。
(三)感悟,体会,收获1.学习了这个剧本,你有什么收获?(1)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2)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2.想一想,在你学习不认真时,你的妈妈会怎样教育你?可能你的妈妈有时会因为太生气而批评你、责罚你,但是,作为孩子,一定要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做个孝顺、懂事、明理的好孩子。
老师相信你们会做到的。
(1)梳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学会理解长辈、知错就改。
三、练习学习了这个剧本,你有什么收获?四、总结可怜天下父母心,学了本文的故事,你一定收获不少。
可能你的妈妈有时会因为太生气而批评你、责罚你,但是,作为孩子,一定要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做个孝顺、懂事、明理的好孩子。
老师相信你们会做到的。
五、作业课外搜集孔子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7 断织劝学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断织劝学》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孟子的母亲得知儿子厌学、想逃学时,愤然剪断织布,以此来劝诫孟子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课文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其中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括号外的内容是人物的对话,教学时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这种文学表现形式。
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在“读读演演”的教学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目标:
1. 认识“断、织、孟、推”等13个生字,会写“泪、呆、怎”等8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学习新偏旁心字底。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演一演,在情境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3. 初步认识剧本这种文学表现形式,并尝试改写剧本。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剧本这种文学表现形式,并尝试改写剧本。
课前准备:
1. 生字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断织劝学《断织劝学》是一篇古文经典,它以描绘织布女为主线,融入了社会风貌、道德规范和人生哲理。
这篇文章可以用于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一节《断织劝学》的教学课堂。
一、导入在开始课堂前,可以设计一些导入活动,引发学生对《断织劝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谈论古代如何织布、女性在古代的地位、古代的教育观念等话题,激发学生对古代生活和文学的好奇心。
二、导读在导读环节,老师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断织劝学》的背景,如作者是谁、古代女性的地位、古代教育观念等。
三、课文解读1. 分段解读,讲解文章的内容老师可以分段讲解《断织劝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每一段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分析古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古诗赏析《断织劝学》中穿插了很多古诗,老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些古诗进行赏析,让学生感受古文中蕴含的美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感。
3. 讨论分析在课文解读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比如:“作者通过什么手法表现织女对学问的向往?”“《断织劝学》中的教育观念对当今社会还有启发吗?”等等。
四、语文运用1. 写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断织劝学》为题材,写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歌,让学生借助古文的意境和情感,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
2. 词语辨析在语文运用环节,可以设计一些词语辨析的任务,让学生通过《断织劝学》中的词语来进行辨析,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五、课堂总结在课堂的最后,老师可以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要点,让学生对《断织劝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并对古文阅读有所领悟。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断织劝学》这篇古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古代文学和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教育、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7断织劝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孟、断、织、推、今、呢、堂、呆、念、逃、眼、泪、改”等13生字,会写“改、就、机、泪、呆、今、怎、念”8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掌握生字、词语。
教具准备:生字卡收集关于孟轲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出示课件1)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由于思念父亲,就住在墓地附近。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
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这里,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学生念书,也跟着他们学了起来。
有一天,孟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读书,你把我送进学堂里去吧。
”孟母终于发出了舒心的微笑……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自然衔接,导入新课在孟轲进入学堂以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孟轲的母亲非常的生气。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孟母又是怎样教育孟轲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7.断织劝学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7断织劝学教材分析《断织劝学》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孟子的母亲教育他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逃学的事。
孟母以剪断布无法再接,比喻学习如果间断,将—无所获。
课文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括号外的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教学时指导学生初步以这种文学形式。
教学目标1.认识“孟、推、织”等13个生字,会写“就、泪、机”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眼泪、孩子、改过、吓呆了、念书。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3.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次,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是如何记住的。
3.指名分部分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二、指导书写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班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三、讲述“断织劝学”的故事导人四、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
(要启发学生发现本文的表现形式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不一样,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五、再读课文,从人物的对话中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讨论:1.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2.孟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想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样做?六、指导分角色朗读1.放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3.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七、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7、断织劝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8个字,会写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学习准备:生字卡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目标:掌握生字、词语。
学习重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学习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学习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学习课文。
学习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学习重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学习过程:一、复习。
1、抽卡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三、指导分角色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7、断织劝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8个字,会写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学习准备:生字卡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目标:掌握生字、词语。
学习重难点:规范书写生字。
学习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学习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学习课文。
学习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学习重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学习过程:一、复习。
1、抽卡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三、指导分角色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
上册)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孩子感悟剧本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有感情的角色朗读。
设计思路:
感悟中读,读中感悟,体味感情,演出感情。
教学准备:
1.孟子像及孟子简介,织布机图片,《读书郎》歌曲。
2.演出道具。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孟母三迁》)
二.示孟子像,简介。
三.出示课题,齐读。
思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四.感悟内容。
1.题中“断织”是什么意思?
2.孟母为什么“断织”?
3.孟子明白孟母“断织”的用意了吗?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4.你觉得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你喜欢孟子和孟母吗?为什么?
五.指导朗读。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表演课文。
八.出示师生收集的坚持学习的名言,读悟。
九.欣赏歌曲《读书郎》。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10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三、指导分角色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本文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_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
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7断织劝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孟、断、织、推、今、呢、堂、呆、念、逃、眼、泪、改”等13生字,会写“改、就、机、泪、呆、今、怎、念”8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掌握生字、词语。
教具准备:生字卡收集关于孟轲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出示课件1)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由于思念父亲,就住在墓地附近。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
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这里,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学生念书,也跟着他们学了起来。
有一天,孟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读书,你把我送进学堂里去吧。
”孟母终于发出了舒心的微笑……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自然衔接,导入新课在孟轲进入学堂以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孟轲的母亲非常的生气。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孟母又是怎样教育孟轲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7.断织劝学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四、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出示课件2)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出示课件3)3、加一加:皿——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五、认真观察,指导书写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指导书写:“改”字的左边是“己”的变形,右边是“攵”。
“就”字的右边是“尤”,不要写成“龙”。
“念”上面是“今”不是“令”。
课外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lèi shuǐhái zi gǎi zhèng zhībùniàn shū( ) ( ) ( ) ( ) ( )二、扩词。
改()()机()()泪()()呆()()念()()怎()()三、选择合适的语气词填空。
呢吗1.你为什么不想上学()?2.今天你不上课()?3.剪断的布还能再连起来()?4.你为什么不说话()?参考答案:一、泪水孩子改正织布念书二、改正改错机会手机泪水眼泪呆子发呆想念念书怎么怎样三、呢吗吗呢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上下衔接1.(出示课件4)抽卡认读生字,师生共同评价纠正。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进入情境1.小组讨论:(出示课件5:孟轲与孟母的话)孟母听了孟轲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轲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2.全班汇报,师生评价。
三、分好角色,指导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是什么样的神态、心情、语气。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4.分角色演课本剧。
安排好出场顺序,观众同学注意安静,演完后,找同学来评价。
四、总结全文,思想教育通过学习这个剧本,希望大家能学习孟轲知错就改,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课外作业新设计一、读一读,选择正确的读音。
1.孟(mèn mèng)子是我国古代的大学问家。
2.古时候的人在学堂(tán táng)学习。
3.孟母把织好的布剪(jiǎn jǎn)断了。
二、写一写,填一填。
改,共()笔。
孩,()结构,查()部。
三、仿照例句写句子。
例:你得上学。
你怎么能不上学呢?1.你一定要改。
2.我会来的.参考答案:一、mèng táng jiǎn二、7 左右子三、1.你怎么能不改呢? 2.我怎么会不来呢?板书设计7.断织劝学孟轲……不上学,回家……知错就改孟母……割断线,不能织布……用心良苦【教学反思】《断织劝学》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讲的是孟轲逃学回家后和孟母的一段对话,孟母知道孟轲逃学回家不想读书后,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而是以剪断快要织好的布来激励他,告诉他,剪短了的布是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个没有出息的孩子。
孟轲听懂了母亲的话,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课文,问他们明白“昔孟母,择邻处”是什么意思,孩子们一般是不太明白的,于是就给他们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讲完故事后,问孩子们下一句“子不学,断机杼”是什么意思,就有孩子说出机杼就是织布机。
接着我就告诉孩子们孟轲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就是这样一位大教育家,也逃学了呢?这时孩子们就特别的好奇了,于是我就引入课题《断织劝学》。
这是一篇剧本课文,是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我就简单的给孩子们分析了一下什么是剧本,然后让孩子们品读剧本中的对话,引导孩子们体会剧本中孟轲和孟母对话时的心情和说话语气,品读完后就让孩子们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在开始时很顺利,但是到表演时就比较难控制课堂了,因为孩子们对表演比较感兴趣,就显得异常的活跃,课堂也有些乱。
这节课有几个地方做的还是基本到位的。
孩子们读完后,让孩子们自己说出与以往课文有什么不同,然后老师再来做个总结,说说剧本的特点,比老师直接说出来效果好的多,学生的印象也会更深刻;其次,在引导学生品味剧本时,把握了重点,每一句话都去品味了,选重点句子来品读,重难点突出了;还有一点就是在孩子们表演时,课堂准备做好了,这个表演很深刻,孩子们也更好的体会“剪断了的布什没有用的布,逃学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孩子”。
不足之处就是在表演时课堂没有组织好,有的孩子没有事情做,如果把表演时旁白部分交给表演的孩子,他们有事做,课堂秩序就不会那么乱了。
教学是需要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任何一次的反思和总结都会让我有所收获,告诉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动脑筋多花心思去设计教学,才能把课上得更好。
同课异构《断织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孟、断、织、推、今、呢、堂、呆、念、逃、眼、泪、改”等13个生字,会写“改、就、机、泪、呆、今、怎、念”8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表演这个剧本。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收集关于孟轲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视频【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2、能找出本课生字的形近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第7课。
(板书课题:断织劝学)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1.识记生字。
2.自读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剧本,懂得母亲重视孩子的教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断织劝学)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演孟轲的同学应该是什么什么表情,有哪些话要说,应该怎样说?演孟母的同学应该是什么什么表情,有哪些话要说,应该怎样说?3.全班汇报三、指导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轲逃学——断织劝学——孟轲悔悟。
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3.全班汇报表演。
四、演课本剧1.同学们在小组里表演课本剧。
2.抽同学上台给大家表演课本剧。
五、布置作业1.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
2.收集孟轲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断织劝学孟轲逃学断织劝学孟轲悔悟资源包《断织劝学》说课稿说教材《断织劝学》是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了孟轲不想上学,孟母割断织布机上的线来警示孟轲,孟轲从此悔悟的故事。
孟母懂得教学方法,会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是不止这一件,人所共知的《孟母三迁》也是孟母教育孩子的一个经典故事。
说教法1.从"封闭"走向"开放"。
语文课程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从"多讲"走向"多读"。
根据二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学中要以读为主。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说学法学习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仅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必须做到:一要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二要创设良好的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提倡自主、自觉、自悟、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