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传染病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8
学校传染病防治培训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授有关学校传染病防治的培训课程。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引起的,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传播途径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传染病防治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传染病的预防、传播途径和日常预防措施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传染病的传播。
首先,师生们要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刷牙、洗澡等,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基础。
尤其是在接触脏物、垃圾、动物等之后,一定要及时洗手,避免手部细菌传播给身体其他部位。
此外,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健康宣传,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其次,注意饮食卫生。
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卫生是防止食源性传染病的关键。
师生们要选择正规的餐饮场所就餐,不乱吃野味和生食,不过量食用富含细菌的食品,如生鱼片等。
此外,要加强食品的储存和处理,避免食物变质和交叉感染。
最后,学校要定期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
长时间不进行室内清理和通风,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因此,学校要定期进行卫生清扫和消毒,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二、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了解它们的传播途径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1.空气传播:某些病菌通过空气悬浮传播给他人。
比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因此,在疫情高发期,我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不与患病者过于接近,避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2.接触传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都可能传播疾病。
直接接触是指与患有传染病的人进行亲密接触,比如握手、拥抱等。
间接接触是指通过共用的物品传播,比如公共厕所、餐具等。
因此,我们要避免与患病者进行亲密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意使用他人的物品。
生物学细菌感染教案及反思一、教案概述。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掌握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了解一些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并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
2. 教学重点。
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及处理方法。
3. 教学难点。
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细菌感染疾病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
介绍细菌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解释细菌感染的定义和原因。
2. 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分析细菌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探讨预防细菌感染的常见方法,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等。
3. 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及处理方法。
介绍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如肺炎、腹泻等;分析处理这些疾病的常用方法,如用药治疗、隔离患者等。
三、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
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细菌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 视频展示。
播放相关视频,展示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学生的理解。
3. 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细菌感染的看法和预防方法。
四、教学反思。
细菌感染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及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及处理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反思的地方。
首先,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更多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细菌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其次,教学方法上需要更加多样化,比如可以引入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参与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生物学细菌感染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3. 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并了解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细菌感染的定义和特点;2. 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3. 常见的细菌感染病例分析;4. 细菌感染的防治措施;5. 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2. 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互动讨论,通过学生讨论和互动,加深对细菌感染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的理解;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五、教学过程。
1. 细菌感染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细菌感染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细菌感染对人体的危害。
2. 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1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预防细菌感染的传播。
3. 常见的细菌感染病例分析(20分钟)。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细菌感染病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的症状和特点。
4. 细菌感染的防治措施(15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细菌感染的防治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细菌感染的发生。
5. 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20分钟)。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应对细菌感染。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细菌感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细菌感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了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掌握了不同类型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同时,学生也应该意识到预防细菌感染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应对细菌感染。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互动讨论和实验演示为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传染病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原体。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传染病的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增强防范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传染病防控政策,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尊重和关爱传染病患者,消除歧视,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类课程,以生物学为基础,结合卫生学、流行病学等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有较高的关注度,但生活经验有限,需要引导和启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概念与特点- 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传染病与普通疾病区别2. 传染病传播途径与预防- 常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预防措施:疫苗接种、个人卫生、隔离措施等3. 常见传染病及病原体- 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腮腺炎等- 病原体介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4. 传染病案例分析- 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传染病传播、防控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5. 健康教育与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传染病对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倡导关爱与尊重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传染病概念与特点,传染病与普通疾病的区别第二课时:传染病传播途径与预防,常见预防措施介绍第三课时:常见传染病及病原体,病原体分类及特点第四课时:传染病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五课时:健康教育与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生物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人体健康与疾病”相关内容紧密关联,涵盖了传染病的基础知识、预防措施、常见病例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传染病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传染病教育讲课稿模板范文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有关传染病教育的内容。
传染病是指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他人的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我们需要加强对传染病的教育。
下面我将从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他们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以及人际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某些传染病可能会引起轻微的症状,但也有些传染病是致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首先是空气传播,例如流感、麻疹等,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其次是水源传播,例如霍乱、痢疾等,通过水源中的致病微生物传播给他人。
再次是食物传播,例如肠道疾病等,通过食物中的致病微生物传播给他人。
最后是人际接触传播,例如艾滋病、传染性肝炎等,通过体液直接接触传播给他人。
了解这些传播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传染病。
最后,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预防措施。
首先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等。
通过这些简单的措施,我们可以减少病菌在身体外部的传播。
其次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避免滋生病菌和传播疾病。
同时,定期消毒常用物品和公共场所也是必要的。
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我们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通过加强传染病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了解,学习如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希望大家能够时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为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2023年防传染病主题班会课教案:性病预防知识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性病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忽视的一种传染病。
性病不仅会给个人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更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预防性病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班会课主题是“性病预防知识”,旨在让同学们了解性病的知识,掌握性病的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一、性病概念性病,简称“性传播疾病”,是在性行为中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
性病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等。
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不安全性行为,如同性恋、交替多个伴侣,使用安全套又不正确、不科学等。
二、性病的危害性病不仅对个人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更对社会污染严重。
性病可导致不孕不育、皮肤、黏膜病变、癌症、甚至死亡等后果。
此外,性病也是引发不倫不类、家庭矛盾、社会犯罪等不良后果的一种根本病因。
三、性病的预防方法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2、讲究生活方式,健康、有规律的饮食,适量运动;3、性行为中必须使用安全套,主要防止病毒和细菌性感染;4、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减少或停止性伴侣的更替;5、不与感染性病的人发生性行为;6、孕妇在怀孕时要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必须得到及时治疗。
四、性病常见症状性病的症状与类型有关,具体症状包括:1、生殖器疱疹:口唇、生殖器、肛门等处长水泡,会引起疼痛、瘙痒、麻木和灼热感。
2、梅毒:疲劳、发冷、发热、头痛、胃痛、关节痛等。
3、淋病:尿道分泌物、尿道疼痛、尿频等。
五、性病的防治与治疗1、诊断好性病后,必须进行相应的治疗,以消除病源和症状,防止疾病的扩散。
2、治疗方法一般为药物治疗,但只有医生开的药物才能使用,自行购买药品是极其危险的。
3、预防是最好的治疗,预防性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如常换性伴侣,使用安全套,不要与疑似感染病毒的人发生性行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
六、结语性病虽然不是致命疾病,但仍然是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国旗下讲话:预防细菌性传染病尊敬的同事们,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如何预防细菌性传染病。
细菌性传染病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如何预防它们,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预防细菌性传染病的方法:1. 勤洗手:经常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是预防细菌传播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在接触食物、接触公共场所或使用洗手间后,务必彻底洗手。
这样可以清除潜在的细菌,并避免将其传播给他人。
勤洗手:经常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是预防细菌传播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在接触食物、接触公共场所或使用洗手间后,务必彻底洗手。
这样可以清除潜在的细菌,并避免将其传播给他人。
2. 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当无法使用水和肥皂时,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
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病毒,减少传播的风险。
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当无法使用水和肥皂时,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
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病毒,减少传播的风险。
3. 避免触摸面部:我们的手常常接触到许多表面,这些表面可能潜藏着细菌。
避免经常触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可以减少感染细菌的机会。
避免触摸面部:我们的手常常接触到许多表面,这些表面可能潜藏着细菌。
避免经常触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可以减少感染细菌的机会。
4. 妥善处理食物:生食往往携带细菌,因此应确保食物煮熟或加热到适当温度,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物。
此外,正确存储食物,并避免交叉污染,也是预防食物传播细菌的重要措施。
妥善处理食物:生食往往携带细菌,因此应确保食物煮熟或加热到适当温度,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物。
此外,正确存储食物,并避免交叉污染,也是预防食物传播细菌的重要措施。
5.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可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每天洗澡,保持衣物和环境清洁,使用干净的手帕或纸巾打喷嚏和咳嗽,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的传播。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细菌传播的机会。
传染病及其预防说课稿【精选】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项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传染病及其预防。
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传染病不仅在危害我们的健康,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交和生活。
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方法,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要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这些病原体可能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当一个人患病时,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其他人,如空气传播、水传播、接触传播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传染病,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类。
首先是细菌性传染病,例如链球菌性喉炎和肺炎链球菌病。
其次是病毒性传染病,例如流行性感冒和丙型肝炎。
此外,还有寄生虫类传染病,例如疟疾和阿米巴病。
对于每一种传染病,我们都应该了解其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以便及早预防和治疗。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传染病呢?首先,我们可以从生活习惯入手。
保持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之后和准备食物之前。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拥挤的地方,以减少传播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当然,面对已经患病的亲友,我们也需要给予关爱和支持。
帮助他们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可以提高他们的治愈率和减轻症状。
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常见的传染病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细菌感染,我们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对于病毒感染,我们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药物治疗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方法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今天的讲解,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应对,从而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谢谢大家!。
几种猪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治专业:兽医硕士姓名:吕林学号:2014120215摘要:随着养猪业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在养猪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使得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的提高。
与此同时,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使猪传染病的病谱和各种传染病的临床症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很少引起猪发生传染病的条件性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明显加强,如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等几乎在大多数养猪场都时有发生;原来临床症状极其明显、典型,仅凭临床症状就可做出诊断的传染病,如猪链球菌、猪肺疫和猪巴氏杆菌病等,现在变成了临床症状不十分明显的非典型性传染病;猪的远距离交易和大量外国种猪的引进,使我国原来没有发生过的传染病,如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附红细胞体病、蓝眼病等也相继传人我国,并且广泛流行;以往多呈单独感染的传染病,现今常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引起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几种传染病在同一猪场同时发生和流行,使临床表现复杂化。
现将猪场容易发生的几种细菌性疾病的诊治介绍如下。
一、猪链球菌病临床上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颊部脓肿及局部皮肤和皮下脓肿1败血型:5—11月份多发,体温升高至41-43度,食欲废绝,展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班,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怀孕母猪,是本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2脑膜炎型:多见哺乳仔猪和断奶后的小猪,除体温升高和拒食外,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有的磨牙,发出尖叫和抽搐,共济失调,或作圆圈运动,或盲目行走,或突然倒地,口吐白抹,四肢出现划水样动作,最后麻痹死亡3心内膜炎型:本病多发生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4关节炎型:通常出现于1—3日龄的仔猪,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由于吃不上奶而迅速消瘦。
5化脓性淋巴结炎型: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最为常见。
咽、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受害淋巴结首先出现小脓肿,逐渐肿胀,触诊硬固、热痛、可影响采食,病程3—5周,一般不引起死亡。
此外,链球菌可经呼吸道感染,引起肺淡或胸膜肺炎;也可经生殂道感染,引起母猪不孕和流产。
[诊断]本病症状和病变较复杂,易与急性猪丹毒,急性猪瘟、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相混淆、因此确诊要进行室脸室诊断。
[防治]1.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舍内外清洁,干燥。
做好定期消毒工作。
防止外伤,减少感染。
2.病猪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治疗,必要时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3.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免疫预防可选用灭活疫苗(猪链球菌2型+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或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弱毒冻干苗注射。
二、猪附红细胞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临床上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
本病都有发生于温暖或雨水较多的季节。
[临床症状]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的发病率、感染率最高,成年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发热,体温高达42度,呼吸困难。
耳朵、四肢先开始发红,后逐渐弥漫全身,故俗称“红皮猪”。
仔细观察可见皮肤毛孔处有针尖大小的红斑。
耳朵边缘发绀,严重者耳朵可能发生环死、脱落,发病后期,猪全身苍白,严重的皮肤黄染。
母猪发烧、厌食、乳房或外阴水肿,妊娠后期容易出现流产或死胎增多,或出现繁殂障碍。
如不发情,受胎率低,产弱仔等。
贫血母猪所产仔猪既使未被感染也表现贫血。
如发生营养不良或混合感染其它疾病,症状将复杂化,严重时可发生死亡。
[诊断]临床上如果出现皮肤苍白或黄染,有血尿,高烧不退,剖检血液稀薄,全身皮下脂肪,各脏器浆膜黄染,喉头苍白或黄染,皮肿大,可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减少不良应激。
定期消毒、驱虫,杀灭蚊蝇。
2.早期用药能有效控制疫情,中晚期用药疗效欠佳,预后多不良。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血虫净(贝尼尔)、阿散酸、新砷凡纳明、941、土霉素、四环素等。
磺胺类药物、青霉素、链霉素对本病几乎有疗效。
病情严重时,需对症治疗。
贫血严重的猪肌注左旋糖苷铁,并配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治疗。
三、猪丹毒猪丹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菜花样)等。
各种年龄的猪均有发生,以3—6月龄的猪多发。
[临床症状]1最急性型:无任何临床表现,突然死亡,病程极短。
2急性型:又称败血型,高热,体温42度以上,眼结膜充血,皮肤潮红。
在耳、腹部、腿内侧出现大小和形态不等的红斑,按压暂时褪色。
、3亚急性型: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菱形方形或圆形,的诊快。
4慢性型:多由亚急性型转变而来,在临床上表现为心内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皮肤坏死等。
单独发生或并发关节炎型的病关节肿大,腿僵硬,疼痛,行动困难,皮肤坏死型的病猪常表现在背、耳、肩等处病变皮肤变黑色,干硬,似皮革状。
[防治]1每年定期预防接种猪丹毒疫苗,我国有很多家兽医生物制品厂可提供商品疫苗。
2治疗常用青霉素,无效时可用四环素肌注,每日两次,但要注意在临床上恢复正常后仍要继续用药1—2次,以免复发,卡那霉素,新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基本无效。
3经常保持用具清洁卫生,定期用小毒剂(10%石灰乳等)消毒,猪群中发现患猪,应立即隔离。
四、气喘病气喘病也称支原体肺炎。
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患病猪生长缓慢。
[临床症状]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隐性3型1急性型:比较少见,2 慢性型:很常见,小猪多在3—10周龄时出现第一批症状,潜伏期10—16天,反复明显干咳和频咳是本病的特征,[防治]1无病猪场坚持自繁自养,对新引进的猪应隔离观察,对有本病的猪场,可利用康复母猪培育无本病的后代,建立健康猪群,,加强饲养卫生管理,避免各种应激放映的发生2药物治疗关键是早期治疗,常用支原净,盐酸土霉素,泰乐菌素,硫酸卡那霉素,洁霉素,土霉素油剂和金霉素等药物,大剂量连续用药5—7天,均有交好的治疗效果。
五、猪肺疫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临床症状]1最急性型:表现为发烧,体温高达41—42度,食欲废绝,咽喉部发热,红肿,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泡末,迅速死亡2急性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发烧、咳嗽、有痛感,后期病猪消瘦、3慢性型: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食欲不振,常出现腹泻,极度消瘦[防治]1定期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工作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避免应激因素对猪的影响3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四环素、璜胺类等六、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本病根据病程经过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体温41.5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有明显的呼吸症状,从口鼻流出炮末样淡血色的分泌物,死亡多发生在发病24—36个小时,个别猪死前见不到症状,病死率高达80%—100%2急性型:体温41.5度以上,拒食,呼吸困难,有的张口呼吸,咳嗽,由于饲养管理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病程长短不定,可能转为亚急性型或慢性型3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很少发病或体温正常,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或间隙性咳嗽,生长迟缓。
慢性感染猪群中,如果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可使症状加重。
、首次暴发本病,可见到流产,个别猪可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和不同部位的脓肿[[防治]1搞好猪舍的日常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2对无本病的猪场,在引进猪前应进行隔离检疫,防止引进阳性猪,坚持抗体检测,淘汰阳性猪,建立净化猪群3用从当地分离的菌株制备灭活苗,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控制脑膜肺炎的发生4饲料中添加支原净,强力霉素,北里霉素连用5—7天,有很好的疗效,有条件的最好做药敏实验。
七、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猪打喷嚏,时断时续,有时为连续性,流鼻涕,表现为鼻炎[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对有病猪场实习严格检疫,引进猪必须隔离观察,发现病猪立即淘汰为了控制和预防本病的发生,可采取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作饲料添加剂,磺胺间甲氧嘧啶拌料(100—450g/t或磺胺噻唑纳饮水(0.06—0.1g/l)连续用药4到6周,在疫区使用链霉素,土霉素,氯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于仔猪出生后连续饲喂12天或于3日,6日和12日注射其中一种药物,或出生后48小时用25%硫酸卡那霉素液喷雾,以后每周用药1—2次,每个鼻孔0.5ml直到断奶为止对预防和控制本病有一定的效果。
八、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后一周以内,以1—3天最常见7天以上很少发生。
出生时体抗正常,12小时以后,同窝仔猪相继发病,拉黄色,糊状的粪肛门四周均有粪便,很快消瘦,因脱水而死亡。
仔猪白痢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10—20日龄最为常见一月龄以上的仔猪因机体抵抗力增强,很少发病。
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灰白色,白色,黄白色的稀粪,气味腥臭,病猪体温和食欲无明显变化,逐渐消瘦,病程3—7天,多数能自行康复[防治]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增强妊娠母猪的体质和哺乳期的均衡成乳,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2健全产房和妊娠母猪产前,产后的兽医卫生消毒制度,认真解决猪舍的排污问题,搞好猪舍内外环境卫生适时,适量补充铁和微量元素硒,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4母猪于产前注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对预防仔猪发病的效果明显5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治疗时应全窝给药九、猪水肿病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胡一种急性、散发性肠毒血症,其特征为胃壁和肠黏膜显著水肿,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且以体格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常见本病春秋常见。
病猪突然发病,病程仅为数小时,体温无明显变化,病猪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或转圈或倒地后四肢划动,发病1—2天眼瑕肿胀[防治]1哺乳仔猪应及时进行补料,断奶后应切忌饲料突然改变,饲料应多样化,还应增加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2在缺牺地区或长时间使用缺牺地区的饲料,要注意添加西和维生素E3应使用敏感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并辅以对症治疗十、猪沙门氏菌病(副伤寒)本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以顽固性腹泻和回肠,大肠发生弥漫性和坏死性肠炎为特征本病常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猪,1—4月的猪发病最多,一般呈散发性,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在多雨和潮湿的季节发病较多。
[临床症状]1急性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体温高达41—42度,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腹泻,耳和四肢末端皮肤发绀,病死李较高2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猪逐渐消瘦,眼有碱性分泌物,长期腹泻,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带恶臭的水样粪便,其中混有大量坏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素性分泌物,皮肤有症状湿疹,病程持续可达数周,或死亡或成为僵猪[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饲料和饮水清洁,清除发病诱因2本病常发猪场,应添加敏感抗生素(如环丙沙星)进行预防3发现本病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治疗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用药剂量要足维持时间要长十一、猪渗出性皮炎病初皮肤排出物多且呈红色或铜色,在液部和肋部出现薄的,灰棕色的片状渗出物,3—5天扩展到全身,,皮肤呈油脂状,褶皱,有大片表皮脱落,食欲不振,脱水,早期皮肤发红,有清亮的渗出物,腹部皮肤轻刮即可剥离晚期皮肤表面有一层厚的,,棕色,油腻并有臭味的伽恢复期皮肤结咖,死亡猪脱水消瘦,外周淋巴结水肿[防治]1改善环境卫生,减少檫伤2可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壮观霉素,林可霉素,头孢拉定等进行药物治疗,连用五天3患猪出现严重脱水时,需口服补液盐补液,局部用皮肤抗感染药或抗生素,如红霉素,金霉素等治疗十二、猪痢疾猪痢疾又称血痢,临床上以消瘦,腹泻,粘液性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剖检病变为盲肠,体温基本正常,排水样腹泻,粪便中充满血也,病猪迅速消瘦,[防治]1加强饲养卫生消毒工作,粪便应做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