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总动员1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论文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12.71 KB
- 文档页数:22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讲论述类文本第1题——同用“比对法”,难度在加大一、设误方式不变,仍采用8大设误方式进行“变脸”第1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侧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否与原文信息对应,是对文中基本信息的加工、转换表述。
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时,常采用“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关系混乱”等8种设误方式进行“变脸”,考生要准确定位信息区间并仔细比对、分析、理解来判定选项对错。
设误方式(一) 混淆时态(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混淆)原文: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
选项:(2018·天津高考T6-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比对分析] 选项混淆时态。
原文“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说明了信息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并未说已经“实现了”;而选项“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说“已经实现了”,将未然当成了已然。
设误方式(二) 以偏概全(扩大缩小)原文: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选项:(2017·全国卷ⅡT1—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比对分析] 选项以偏概全。
将原文中的“明初”说成了“明代社会”,扩大了范围,属于以整体代部分。
设误方式(三) 混淆是非原文: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专题02 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穿透】理解论述类文本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为2020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内容。
“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
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①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②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③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④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
⑤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体味和推敲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意,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的句式、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或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或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释使之具体化等。
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主要包括下面几种:(1)直接阐明新观点、新理论的句子;(2)对新观点或新理论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3)关键性语句,如各段的起始句和结束句、结论句;(4)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要领: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2)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3)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4)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解题的主要技巧是:一、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意的前提是对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凡是有助于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句子的理解。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有如下特点:(1)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
(2)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
①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01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
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3)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中规中矩的论述类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
论据有两种:(1)□02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03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安排要有一定的顺序。
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04典型;二是□05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
3.论证。
论证是用□06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07怎样证明”的问题。
1.圈重点,抓关键。
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文眼句、中心句、结论句、过渡句及反复强化的词语等)。
2.梳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
理清文章围绕论点是如何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上述内容,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才不至于出现偏差,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才不至于出现遗漏,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才不至于出现偏移或错位。
论述类文本阅读·时评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专注、精益求精。
当今,美术教育及创作领域也非常需要“工匠精神”,需要这种认真、专注、严谨的态度,它是提升美术创作品质、创作更多时代精品的重要保证。
②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是美术事业的新生力量。
在信息爆炸、新潮艺术观念涌动的今天,高校美术专业有些学生缺乏专注、钻研的精神与态度:一些人更乐于追求快餐式的作品,甚至有时会鄙夷传统的价值观以及精神追求;有的学生认识不到基本功的重要性,急功近利、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现代艺术”。
故而,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艺术创作环境受到多重影响的情况下,在美术教育和创作领域强化工匠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③强化工匠精神,对培养学生的专注度、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激发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热情都有很好的帮助。
工匠精神的培养,首先,应当融入课程设置以及基本功的锤炼:优化课程配置,加重基础课程的比重,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习,双管齐下,提高艺术技能和艺术修养;对新入学学生尤其应该夯实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课程的严格考核,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造型能力。
其次,还应汲取传统工匠师徒传承的长处:整合教师资源,增加个别辅导,重视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激发其创造力。
④与美术教育一样,美术创作领域同样需要融入“工匠精神”。
美术创作领域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绘画技能的继承发展方面,更呈现在美术创作所渗透的创造力和求真精神中。
⑤当下,部分美术作品缺乏文化内涵,更像是缺少灵魂的“复制品”,作品形式趋于世俗化、商业化、数码化,艺术性和感染力强的作品不多。
一些创作者忘记了艺术创作应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初心,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艺术性,而是市场认不认可、接不接受,目标是快速成名,快速获益。
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无疑是违背艺术创作规律、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不仅对艺术资源造成浪费,也不利于社会正能量、优秀文化的传播。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时评(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治理太空垃圾各出夺招张欣然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发明了一种“自杀式”卫星,用于消灭太空垃圾。
卫星所携带的巨型太阳能帆是这项发明的亮点。
当卫星发现并击中目标,太阳能帆便会展开,它裹挟着太空垃圾,让其脱离原有轨道并坠入地球大气层,最后燃烧殆尽。
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除了正在服役的航天器,各类航天器碎片、运载火箭推进器残骸和航天员的生活垃圾也在围着地球兜圈子,并且形成了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美国研究报告显示,在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数目已达临界点,航天器之间、航天器与大空垃圾之间相撞的机会大增。
大空垃圾还时刻威胁着宇航员的安全,一牧螺丝就足以使正在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丧命。
为治理“宇宙交通”,科学家们各出奇招,从“太空篱笆”到“太空鱼叉”,种种发明闪櫂着智慧的火花向大空垃圾狂奔而去。
跟踪太空碎片最具成效的要数“太空篱笆”。
这是美国从1957年便开始经营的大空物体跟踪系统。
该系统包括3个雷达发射站和6个接收站,这些雷达发射持续的无线电波,像篱笆一样梳理地球轨道上体积大于篮球的物体。
“太空篱笆”每天可探测1万个物体,并同时跟踪200个近地目标。
跟踪到目标之后如何捕捉它们呢?日本学者研制出了太空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形状酷似左轮手枪的轮筒,能够通过一块强力电磁铁将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迅速制动;英国科学家计划用“鱼叉”对付那些太空漂浮物。
无论是机器人还是“鱼叉”,它们的任务都是将太空垃圾捕获,再把它们推入地球大气层。
与其在卫星废弃之后进行清理,不如让卫星服役期满后自行焚毁。
“终结绳索”就是这样一种设计。
“终结绳索”是在卫星内部放置一个导线圈,当接到地面指挥中心下达的卫星报废指令时,导线圈将产生持续的电流,这样,卫星就会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慢慢下落,直至重返大气层并完全烧毁。
科学家们的奇思妙想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真正实施起来却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重重阻碍。
表达准确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在全国绝大部分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点)和主要旅行线路上,旅游厕所供给十分有限,加上其中一部分厕所年久失修,卫生条件也极差,这些情况可能给游客们造成了极大不便,也就出现了等候如厕的“长队”,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有些男性游客随处方便的不文明现象。
因此,旅游景点的厕所问题只是关乎到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高低的,而对当地旅游业的持久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
①这种情况已经给游客带来了极大不便。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所蓄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要我们提供足够的财力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
一旦海绵城市建成,城市的雨水将被完全吸收,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将得到提升,城市也就不会再发生任何洪涝灾害。
①不是只要有财力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当今社会,从小学到高中,择校热有增无减,高考之后,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已能被名校录取。
因为只有名校毕业,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而有了较高的收入,就能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能获得充盈的人生幸福感。
①不是只有名校毕业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4、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动物必须头脑灵活,随机应变,只有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生存下来。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很多动物也因此苦练生存技能。
动物们只要提升了生存技能,就能战胜复杂多变的自然世界。
安徽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安徽省江淮十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历史语境中,什么是“天下”?人们多倾向于从政治层面为其定性,如邢义田所言:“天下观是指人们对这个世界政治秩序的概念。
”但是,当中国人以美学视野规划他的生存境域时,天下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
时间为人的世界经验植入了运动和过程,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主观经验建构的天下秩序增添了变量,使其由井然有序的状态,变化为活泼生动的状态。
中国传统天下观念从河洛中原出发,相关时间观念的形成也必然受这一区域的土壤以及气候和物候条件影响。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人对时间的认识起于对土地生命特质的体认。
这是一种农业时间,即“农时”或“农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自然物候乃至天象变化成为时间的标识。
同时,这种时间观念起于河洛中原,然后不断向外扩大它的描述疆域,直至成为一种与中国人的天下观齐平的概念。
这种时间观念之所以是审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并非来自自然界先天的给予,而是来自人后天的感性经验。
更具体地讲,在传统中国,时间不过是处于世界一隅的黄河中游的乡土经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虽然因自认为居于天下中心而赋予它普遍价值,但它毕竟受到了特定生产方式和地理区域的限定,是人基于区域性经验的主观建构。
它得以成立的美学理由要远远大于科学的理由。
在传统中国,时间的审美化是天下观念审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被“天下”一词规划的世界呈现出活态化的审美特征。
首先,在这一地带,中国早期农事活动对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奠基形式。
以此为基点,从大地上的植被到天空的飞鸟,再到遥远天际的斗转星移,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时空放大模式。
在这一界域之内,既潜隐于泥土又四散洋溢的自然生命感,使人栖息的世界成为一个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审美世界。
2020年高考冲刺试卷芳草香出品压缩语段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
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
要求:①要全面;②不超过50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生物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下列文字从哪几个方面针对“瑞士svitec防辐射芯片”进行介绍的?(每条不超过7字,共30字以内)瑞士svitec防辐射芯片镶有不同晶体和其他天然矿物,这些成分都一直被用作针对防护各类电磁波,能对吸入射线磁辐射进行阻隔与过滤,对辐射产生物进行混合统一。
该芯片适用于移动电话、电视和其他日常电子设备。
防辐射芯片能极大减少和抵抗辐射与其他射线所产生的不良效果,能在自然的基础上,大量地抵御来自手机造成的电磁场威胁。
科学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它可以防止和转化67%的辐射,且能平衡设备电磁能量与身体本身的磁场,使双方得到和谐。
3、下面的材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的片段。
请筛选其中的信息,简要概括2018年高考全国Ⅲ卷作文题的命题意图。
不超过30字。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2018年高考语文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比如全国Ⅲ卷作文题,三条标语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分别喊出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三条标语的组合,可以帮助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全力以赴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论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
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
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
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
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
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
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
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
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
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
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
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
虽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
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新石器时代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野马广为散布,曾为原始人类猎取为食。
大约6000年前欧亚大陆草原的游牧民族首先将野马驯化为家马,家马渐次传入中原农耕区。
晚商以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马的遗骸越来越多,如河南安阳殷墟与山东临淄春秋时期大型马葬遗址。
马匹作为重要的驼畜,春秋以前在中原主要用于牵引战车,赵武灵王向匈奴学习“胡服骑射”之后,更多地用于骑乘。
由于自然条件所限,中原农耕区繁衍的马匹不但从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且品种易退化,因此需从临近的蒙古高原输入。
蒙古马,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体格不大,但身躯粗壮,四脚坚实,耐力好,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汉武帝时,为对抗匈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
张骞路过大宛,了解到当地最为出名的物产是骏马。
这种马与中原习见的蒙古马差异明显,身长体高,速度耐力兼备,是极为优良的战马。
汉使看到这种马前膊流出的汗水中有血,感到奇怪,汉郊祀歌描写道“沾赤汗,沫流赭”,便以“汗血马”名之,又称“天马”。
汉武帝为求“天马”,数次向大宛遣使,而大宛不仅不答应,且杀害汉使,引起汉将李广利两次率军征讨,最终如愿获得上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雌雄马3000余匹而归。
汗血马的引进教量毕竟有限,而以良种西域名马与蒙古土种马杂交可使后代改良性状。
汉以后,汗血马仍然不断输入中原。
蒙元是域外良马进入中原的另一个重要时代。
由于蒙古帝国地跨亚欧大陆,其西北与中欧相接,西南临地中海,因此元代对遥远地域的良马有了更多认识,知道除了中亚的汗血马(即阿鲁骨马/小西马)以外,还有产于阿拉伯与地中海地区更好的脱必察马,即“大西马”由于看惯矮小蒙古马的蒙元贵族非常珍视“西马”,有些回回商人投其所好,远赴西亚购取,花费巨大。
元仁宗即位之初,监察御使哈散沙因此奏请禁止,得到仁宗的批准。
但实际上,延祐七年(1320年)仁宗去世后,察合台兀鲁思汗怯别每年都数次遣使进献西马等方物,元亦给以年例或回赐,其中仅泰定二年(1325年)一次就赐钞4万锭。
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论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
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
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
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
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
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
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
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
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
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
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
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
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
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
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
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
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
虽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
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
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而以石为材的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
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
(摘编自赵慧宁《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分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分离”或“融合”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
B.中国建筑在必须面对自然时,不是像西方那样把建筑看作征服自然的手段与方式,而是努力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
C.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等同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D.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两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别。
B.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不同特点时,都运用了相当丰富的具体建筑实例,增强了真实性和准确性。
C.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增添了文本的文化内涵。
D.“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本文反复强调和重点论证的一个方面,哪怕是宫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面积则相对小得多,这是与自然截然分离的体现。
B.中国古民居“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乡镇民居呈现出字、曲尺、三合院、四合院、自由式等不同格局,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
C.中国的宫殿是一种将帝王的权威神化了的建筑,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
D.中西方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和石结构材料呈现出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这是以“人”为中心和以“神”为中心的不同价值观念造成的。
2、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福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
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度时,这些“秦人”在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
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
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
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
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
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
自东汉末年以来,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
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
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
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
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
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
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
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
鸦片战争前,东南亚的华人总数高达一百万人。
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范围更扩大到北美。
大批中国人被当作“苦力”运送到美国,在西海岸为洋人开矿修路。
明清两朝政府长期抱持敌视海外华人的立场,把他们当作化外“弃民”,视之为“无赖之徒”。
海外华人在羁留地区遭遇暴虐或不公正待遇,“天朝”往往置若罔闻。
直到清末,这样的政策才获得基本的调整。
“华侨”的概念于是进入中国的政治文化。
从光绪十九年(1893)“除华侨海禁”,到此后在各地设立领事馆,清政府终于对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渐有意识。
但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狂澜冲击之下,“满洲”政权的合法性已经无可挽救,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摘编自姚大力《读史的智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现有史料来看,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等国的"秦人",可视作迄今为止能够确切地指出的最早漂流到异邦的中国人。
B.《史记》中两处记载的"秦人",实际上很可能是西汉军人,他们战败后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了大宛,从事穿井,铸造钱、器等工作。
C.华北汉地社会中被掳掠或逃亡到匈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漂流异邦的最早的人群。
D.两汉时期,有些中国人在国内政治斗争失败后逃往匈奴,从东汉末年开始,日本也逐渐成为了这些政治斗争失败者的流亡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隋唐时期,朝廷持续不断地对突厥和中亚国家用兵,边境的战事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时期大批士卒流亡到西域。
B.与两汉时期因战争和政治因素而移居国外不同的是,隋唐时期僧人、商人加入到移民行列,移居地域也更加广泛。
C.从唐代开始,有些中国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移居到东南亚,到元代时,居住在南洋群岛的中国移民的数量已相当可观。
D.1560年代,明政府开放海禁,使得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大量向海外移民,从这时起,逐渐掀起一个向海外移民的高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海禁政策在明清两代数度兴废,但客观上都对移民潮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B.满清政府对移居海外的华人持敌视立场,将海外华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使他们成为推翻满清统治的重要力量。
C.中国人向北美移民始于19世纪下半叶,大批中国人作为苦力在美国西海岸开矿修路,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贡献。
D.清初的海禁政策直到光绪十九年才被废止。
同时清政府也改变了敌视华侨的立场,逐渐意识到要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地名即史上实有、史籍中常见的地名。
这类地名,属于古诗中最基础的写实层面,其作用是交代诗歌的写作场地,说明诗歌创作和地域的关系。
进入文学作品以后,部分原样照搬,部分则经作者改造,被文学化。
其文学化往往遵循三条基本路径:一是不全用实名而稍加改造,但仍以地名为中心词,如称某驿为孤驿,某馆为孤馆。
这么做舍弃个别,突出一般,可以获得更好的审美效果。
二是改用代称,不用实名。
如称越州为会稽,称镇江为京口之类。
这种情况,稍具史地常识的都知道,没有的看看注释立即明白,无需特别说明。
三是地名前加形容词,这个也容易理解。
这里只谈第一种情况。
不妨以唐诗中的驿馆为例。
在这些诗词中,历史地名的文学化表现突出。
一般做法是诗题中使用历史地名,而到诗中则改为文学化表达,进行局部改造。
如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标题载明此诗作于石头驿,诗句却说它是座旅馆,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因为标题是交代地名的,必须如实道来,读者才能明白地理方位。
正文以抒写羁思为主,讲求抒情含蓄,忌讳言事直露,故做这种处理,以与所写之情合拍。
又如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
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也是诗题中标出驿名,而诗中则径称旅馆。
我们知道,古代驿站都是官营的,旅馆则是私营的。
为何称官驿为旅馆?这里就有个语体色彩和使用规范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称驿馆而举其正名,只有在史地文献中才会如此,这是因为史地文献以真实性为首要要求,所记必须合实,否则就失去了应有价值,不能取信于人。
而诗题也是交代写作背景的,担负着说明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人地关系的任务,也不能用代称、简称或泛称,而应如实记载驿馆真名。
而作品中则不必如此,因为诗题既已如实道来,诗句中就须换一套写法。
这么做,一则可以避免用词重复,二则文学作品中如果事事处处如实照搬,那也就混淆了历史地名和文学地名的界限。
而且,具有实感的词语过多,也妨碍读者的审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