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理论探讨
- 格式:ppt
- 大小:339.51 KB
- 文档页数:60
中小学美术教师国培心得体会
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国培学习的一员,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几点重
要的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我们美术教师来说,不仅要有优秀的美术技能,更要有敏锐的审美能力和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国培学习,我加深了对美术教育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教
学水平。
其次,国培学习让我意识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保持对美术教育的热情和活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最后,通过国培学习,我结识了许多同行,交流了很多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这些
经验对我的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感受到了美术教育团队的凝聚力和力量。
总的来说,中小学美术教师国培学习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我更好地了
解美术教育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加出色地发挥自
己的作用,为学生的美术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理论在美术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引言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
达能力。在美术教育研究中运用理论可以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教学实践,并推动美术教育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理论在美术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理论应用的意义
美术教育研究中的理论应用对于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理
论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指导。通过理论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其次,理论可以为美术教育的评价和改进提供依据。通过理论的运用,可以对美术教育进行科学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理论的应用还可以促进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理论在美术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美学理论在美术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美学理论作为美术教育研究的基石,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和美术教育研究中。
美学理论的应用主要涉及到美的概念、美的评价和美的标准等方面。通过对美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发展心理学理论在美术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理论在美术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通过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从而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此外,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理论在美术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学习理论在美术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通过学
浅谈中小学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
中小学美术课程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存在着
多项问题。首先是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导致教学条件不完善。其次
是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学生参
与度低、缺乏实践机会,评价标准也不够科学,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
极性不高。美术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此,建
议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造力,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小学美术教
育的目标。
【关键词】
中小学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建议、教育资源、教学内容、创意、学生参与度、实践机会、评价标准、美术教师水平、教学质量、
学生创造力、科学评价标准、专业水平提升。
1. 引言
1.1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美术课程可以促进学
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他们感知、欣赏、表达美的能力,提
升个人素养。通过参与美术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激发思维,增强观察力和表现力,有助于开拓思维方式,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美术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升华,通
过画笔、色彩等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情感,促
进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养和审美情趣,更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 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在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美术教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
引言
美术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为了进一步推进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至关重要。本文档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理论篇
1.1 课程标准概述
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美术教育的普及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标准遵循国家教育方针,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审美实践能力为基本任务。
1.2 课程目标
1.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评
价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课程内容
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五个方面:绘画、雕塑、设计、
工艺和欣赏。课程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
实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1.4 课程实施与评价
1. 课程实施: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倡校内外美
术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 课程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过程性表现,充
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实践篇
2.1 教学案例分析
本部分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新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案例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和欣赏等多个领域。
2.2 教学策略探讨
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类文献综述
【摘要】
本文旨在综述关于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相关文献,首先介绍了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并概述了前沿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在探
讨了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影响、评价方式、存在的
问题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美术课程教
学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表现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结论
部分强调了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还对其综合
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前沿研究、内容、方法、影响、评价方式、问题、发展趋势、重要性、建议、总结。
1. 引言
1.1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
中小学美术课程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美术课程不仅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
现能力的发展。通过学习美术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学会绘画技巧,还
可以通过观察、悟性和想象培养自己的艺术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美
术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拓宽学生的艺术视
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中小学美术课程是
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美术课程不仅是传授技能和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
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美术课程,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
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
的基础。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重视和加强。的内
怎样开展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课程研究
——关于课题调查报告
调查研究讨论:
当前中小学课题研究的两种倾向性
1、在目标价值取向上,是刻意追求遵循某种“模式”,构建或印证某种理论,还是关注学校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取得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实际成效?
2、在方法取向上,是刻追求科学性、技术性,使研究成果成为“理论剪贴”或案例之上套论点,成为教师难以读懂的“大论文”,还是从实际出发,推介中小学教师运用的研究方式方法,使研究成果成为中小学教师喜闻乐见的作品?
前言
我国走向素质教育的教育科研的产物,也正在依靠广泛的群众性教育科研深入推进。国家以政府行为将这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为国家的重大项目,以课题研究方式运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教育科研的领导,各级教研机构更充分地发挥了指导作用。至前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方式仍在沿用。
新课程实验启动后,由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重建,要求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学校文化建设呈现新的面貌,教育科研出现新的形势。认清新形势,驾驭新局面,对推进新课程实验,提高新课程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制度重建:教育科研重心下移,突出以校为本
1、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使校本教学研究合法化和合理化,促进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自身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1)教研组织制度:教科室职能和工作流程;
(2)收集和编写学校教科研专题指导信息;
(3)调查本校教师实际的教科研需求;
(4)确定本校学期或学年教科研的重点方向;
(5)为本校教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提供方法指导和专题指导;
(升级版)小学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方案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
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
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亟需进行理论研究,以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效果。
2. 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策略,以提出
一套升级版的小学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方案,从而改善小学美术教育
的现状。
3. 研究内容
3.1 美术教育理论研究: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
研究,探讨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机制。
3.2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设计适合
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3 教学方法改进:针对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
索并改进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
的艺术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的小学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进行综述和分析,了解当前研究状况。
4.2 实地调研:走访多所小学,观察和了解小学美术教育的实
际情况,收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4.3 实验研究:在实验小学开展小组实验,对比不同教学方法
的效果,评估改进后的教学策略。
5. 预期成果
5.1 理论研究成果: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套系统的美术教育理论。
5.2 教学策略改进:设计出适合小学生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一套升级版的小学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方案。
5.3 实践推广效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观察和评
2018.NO05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绘画”作为美术的一个类别,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中占有绝对的比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成败与绘画教育有着绝对的联系,而绘画教学的成败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又有着绝对的联系。毕加索八十一岁时看了一次儿童画展后说:“当我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但我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才学会画得像他们一样。”毕加索用了毕生的时间去探索儿童的内心艺术世界,大师追求的其实就是儿童画中的纯真。现在天真却正在儿童画中渐渐失去,这就亟待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重新树立新的绘画教学理念。
新一轮美术《课标》明确提出了美术教育教学应追求的理念,“绘画”作为“美术”的一个类别,其教学理念无疑是相同的,只是“绘画”就其本身特有的属性而言,其教学理念可细化为:①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绘画”素养;②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③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了解“绘画”,进而认识了解“美术”;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绘画”素养
基本的“绘画”素养即:①.对绘画的内容、种类等属性有基本的了解;②.对绘画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技能技巧)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③.对绘画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的了解。由此可见,在绘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基本绘画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教学以及绘画练习,更要注重文化学习(通过欣赏课以及观看画展、画报、影视、广告设计等形式了解绘画在社会中的存在形式及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完整地形成基本的绘画素养。
(升级版)小学美术教育理论研究方案
1. 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美术教育仍面临许多问题,如教育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为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
1. 分析现有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2. 探讨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3. 提出改进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4. 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3. 研究内容
1. 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包括教育方法、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等方面;
2. 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如审美教育、创意教育、视觉素养等;
3. 小学美术教育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探讨,分析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
4. 改进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包括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评价体系等;
5. 案例分析,以具体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为例,验证研究结果的可行性。
4. 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
2. 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一线小学美术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 比较研究:分析国内外优秀小学美术教育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4. 理论结合实际:在研究过程中,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以检验理论的可行性。
5. 研究进度安排
1. 第一阶段(第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框架和内容;
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的意义
美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培养
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小学美术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和困惑,因此,进行美术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美术教育的
研究,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
优化。例如,可以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
的美术教学方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研究可以促进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
创造力。通过深入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艺术
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此外,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
的创造能力,通过美术教育研究,可以推动创造性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想象力。
第三,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还有助于推动艺术教育和发展。随着社会
的变化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美术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通过研究美
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可以为艺术教育的提供支持和借鉴。例如,研究美术教学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可以指导教师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艺术
作品和表现,促进教育的公正和客观性。另外,研究美术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最后,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是美
《美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_美术教学改革需要进行科学的理论
研讨》
摘要:上个世纪以统编或试用的名义,编写出版的中小学美术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都是以中、小学美术教师和美术教研员为主体进行的美术教学改革,专家介入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他们就有了直接参与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建设和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契机,站得高就能望得远,这给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所以我认为,改革中、小学美术教学,必须首先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建树改革美术教育教学的科学的、艺术的、系统的理论
上个世纪以统编或试用的名义,编写出版的中小学美术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都是以中、小学美术教师和美术教研员为主体进行的美术教学改革。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仅仅是美术教育整体的基础部分,在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互相并不衔节,没有关于启蒙----基础----专业的整体
美术教学改革的设计,没有改革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研讨和没有明确进行美术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其结果都是不管你教材和教学参考怎样变脸,最终都没有可能摆脱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学的束缚。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一直是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把过去从未
正视过的儿童画纳入美术课堂教学,步入了用最具有创造性的,把对人类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启
蒙教育功能的儿童画正式作为美术启蒙教学的途径。二是开始注意美术与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配合,特别是进行了把音乐和美术合二为一的艺术课的教学改革实验。三是尤其可喜的是,出现了以专家参与编写中、小学的美术和艺术教材,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新局面。专家介入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他们就有了直接参与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建设和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契机,站得高就能望得远,这给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但是,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不但是美术专业教学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它还是培养各行各业,各门学科,各类人才启蒙教育的必修科目,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不仅需要美术专业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的参与,当然还需要社会各学界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历史上就有著名学者和美术家达.芬奇
《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问题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问题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2007年11月经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批准为第七期立项课题,现根据课题研究的程序和要求,履行开题手续,敬请专家审核论证。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至今,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围绕课改的教育科学研究也如火如荼。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创新、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案例分析、资源开发、学术研讨等新概念纷纷出现,都在课改一线展示了推进的成果。我们在欣慰地看到新课程给美术教育带来新变化,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发展的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看到课改推进中暴露出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反思与调整,以此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的落脚点是要落在有效教学上,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示范、有效互动、有效训练、有效评价,以及有效说课、有效听课、有效评课、有效利用媒体等问题,引起了广大热心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的关注,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成为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
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全面实施,使我们高兴地看到美术教育可喜变化,在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呈现出美术课堂教学新的面貌与新的活力,有效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经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批准的第七期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问题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标志着南京市美术教育课题研究加大了推进力度,关注了美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向深层次发展的研究。随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引发了对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南京市近几年在美术课堂教学研究上,紧紧抓住有效课堂教学这一主题,通过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不断深化研究的力度,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刍议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
途径,而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和指导教学改进的重要手段。目前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评价标准并不统一,评价内容缺乏科学性和客
观性,往往只重视作品的成品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创作能力,
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和全面。
研究表明,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着评价主体不清晰、评价标准不
明确、评价内容单一等问题,造成了教学评价的失衡和不公正。有必
要深入研究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为此,本研究将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影响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因素、建立中小
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的内容和侧重点等方面
展开探讨,旨在为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
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评价标准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和完善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建立科学严谨的中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创作潜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明确的评价标准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研究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可以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可以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将对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促进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轻理论重实践——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探究,首先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学
存在的误区,然后提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促使小学美术教学能够得
以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并希望通过文章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误区;实践
前言:一直以来,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都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实践,如此则
难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能够做出改变。美术是一个需要学生动
手实践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轻理论、重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美术能力。下面笔者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直接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展开,导
致了学生美术素养与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从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
来看,所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思想观念存在误区,很多美术教师认为美术是可以速成的。小学美术
教学工作并非是要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绘画大师,而是要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创作能力以及审美素养[1]。但是,部分教师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从最开始便教学生各种绘画技能,期盼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借助高强度训练创
作出较为优秀的作品,以便彰显自己教学水平,然而此种思想观念大错特错。绘
画是一个人将自己情感寄托在画作中,并通过自己想象力创作出自己想要表达的
作品,而当前部分教师的教学想法存在着严重的错误。
其次,过于重视模仿。对于大多数小学美术教师来说,课堂教学中仅仅是让
学生临摹,此种机械式的模仿过于枯燥,会让学生丧失在绘画创作上的兴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