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你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有何认识及需改进的建议建议如下: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通往计算机领域中亦是如此!如果对于没有基础的学习者可以从上层开始如先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确定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之后,在掌握一些底层知识。
对于本身有一定基础,可以自底向上从底层开始,比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推荐阅读大话计算机系列,当掌握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后,就需要开始重点突破。
可以阅读一些如30天制作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真相还原等。
了解操作系统如何控制各种硬件对于网络这一块选择阅读网络是连接的、图解tcp、http、网络硬件等。
之后可以看存储、io、cpu、内存相关知识。
当了解完之后,可以学习使用最广泛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x,再之后可以学习一些linux内核是怎样对网络、io、内存、cpu管控的,然后再操作系统之上就跑各种程序、编程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分布式系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输入法的操作;学会Windows操作系统,会使用Word版面设计和文字编辑能力,能够使用Excel制作出电子表格文档,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及Internet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方法,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需的职业技能。
因此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应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情况、教材特点、课程体系结构特点等。
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普及,计算机及网络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与此同时,凭借其巨大的魅力,计算机与网络已经在不经意间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且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改变仍在继续。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特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一层次,以下将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进一步展开阐述。
一、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关于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主要将从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合理性、针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要提高及时性,做到与时俱进。
计算机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其快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但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鉴于书刊发行等因素的影响,现行的大部分教材中都存在滞后的教学内容。
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编写者及时更新教材外,更需要广大的教师在制作课件、讲义时灵活、及时地跟进,以消除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
2.教学内容要增强合理性,做到实事求是。
我们必须分清楚:哪些内容是需要的,哪些内容是不需要的;哪些内容是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的,哪些内容是目前不必学而以后也不必学的;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
绝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分析,使学生感到难以入门。
”这是对计算机教学内容非常通俗、精辟的阐述,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的指导方针。
目前绝大部分计算机基础教材都安排了进制转换、二进制编码、信息编码等内容,且将这块内容作为重点讲授对象和考核重点,可实际是这部分的内容对绝大部分学生是无用的,且学习起来感觉吃力,即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中仍将再次系统学习,完全可以视作“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的”内容,因此本文建议可以屏蔽这部分的内容,只需告知学生计算机最底层的运行数据都是二进制即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建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当前大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了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我看来,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因此,我们应该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所学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关注应用场景的引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涉及各个领域的应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来教学。
例如,在教授Excel表格操作时,可以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制作财务报表或数据统计图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到Excel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再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学生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难。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复杂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最后,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他们的背景和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同时,结合当前社会中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新鲜感和应用性。
综上所述,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我们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应用场景的引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1. 强化基础知识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是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分析等,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2. 引入实践教学: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入。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项目开发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项目团队、分组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和沟通。
4. 关注前沿技术:计算机技术更新迅速,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
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来讲座、组织技术研讨会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
5.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实验,因此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可以建立计算机实验室、购买先进的设备和软件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6. 强调跨学科学习: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应强调跨学科学习。
可以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如计算机与心理学、计算机与艺术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7. 增加实习机会: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要机会,应加大实习机会的提供。
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8. 强化职业素养培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可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组织职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9.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专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措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较为繁杂:计算机基础涵盖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较高。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以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为主,缺乏实践训练和项目实践环节,难以满足学生对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需求。
3. 教学资源不足: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实验和编程作业,但学校的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1. 引入项目实践:在课程中引入项目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组织和完成项目,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提供在线资源:建设和提供在线实验平台和编程环境,让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实验和编程练习,弥补实验设备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3. 开展实训课程:组织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训课程,将学生从理论学习转变为实践操作,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模拟实验机会。
4. 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教师培训和交流: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推广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引入项目实践、提供在线资源、开展实训课程、引入案例教学和教师培训和交流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改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下转第62页)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教学,谈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2个现象,并阐述了针对这2个现象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Zhang LanghuanAbstract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teach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wo phenomenon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omputer foundations and expounds reflections on the two phenomenons.Key words computer major;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uthor 's address Anhun Sanlian University,230601,Hefei,Anhui,China作为高校教师中的一名成员,我从2007年至今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4年有余。
从教授的第一届学生到现在,学生计算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每一届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都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手段。
在这几年中也积累了一些对这门课程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1教学现状及问题1.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速、计算机设备在家庭的普及,许多城市的中小学已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使得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能力。
而部分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学生,很少接触计算机,入学前计算机水平相对较低,这样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致。
基础好的同学往往认为无法从课程中学到新知识而不愿意听课,出现旷课等现象;而有些基础弱的同学可能无法跟上教学进程。
如何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一现象,使得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改变原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当前计算机教学的问题(一)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入学水平差别很大。
有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而有的学生却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连开机关机都不会,最基本的鼠标操作也不会,双击鼠标是让很多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感到头痛的事,学生习惯点右键打开文件或者文件夹,而学不会连续两次按鼠标。
有的学生虽然接触计算机比较多,但是平时用计算机只是用来打游戏,指法也是杂乱无章的,有的甚至也习惯用两三只手指操作全键盘。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极不平衡,而且,这种状况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二)虽然上机实践环境提高了,但是学生表现出来的操作水平却差强人意。
有的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比较盲目,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生,虽然花费的时间很多,但是多数时间都是在上网或打游戏,一上课就强烈要求学生插网线,就知道聊天,不利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推进。
有一次,暑假培训的时候,甚至看见一个女学生的qq上有一个分组叫“老公”,我当时一下子懵了,这是什么跟什么啊?(三)《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某些同学过多的注重课堂教学和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课堂听课很认真,上机时间也能完成各项实验任务,但是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某些学生忽略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的重要性,不重视教学过程中“教”者的引导角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盲目认为这是一门全盘自学的课程,不重视上课环节。
(四)教师不能得到及时的、正确的教学反馈信息。
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二、解决措施(一)实施层次教育,改革考试方法鉴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建议将有一定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学生和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开,分为基础班和高级班。
对于基础班的同学,要从基础开始讲起,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对于高级班的同学,可以直接从应用开始讲起,以上机操作为主。
2012-09新视角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输入法的操作;学会Windows操作系统,会使用Word版面设计和文字编辑能力,能够使用Excel制作出电子表格文档,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及Internet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方法,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需的职业技能。
因此,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应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情况、教材特点、课程体系结构特点等。
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目前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不平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在入学前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的学生已经在中小学或者家庭中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就会觉得安排的课程太简单,认为学不到新的知识,学习没有动力,不能满足他们想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而一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很少,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就会觉得课程安排的太难,不能消化,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一个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班学生,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因此,学生就会养成不积极思考的习惯,只能够被动地接受学习,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的模块性在上计算机基础课时,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再讲到实践操作,一下子把学生带到头头是道的理论中,毫无兴趣可言。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教学的建议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是一门以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以下是搜集的一篇探究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教学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是技工类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对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开展,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社会要求技工类学校的学生要掌握更加全面的计算机根底知识。
从我国技工类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来看,计算机应用根底教学虽然已经在技工类院校中开设,但是我国技工类学校计算机应用根底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的教学质量。
因此,为提升我国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教学质量就要对这些问题进展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技工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技工类学校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根底教学课程,计算机应用根底教学课程的教学的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技工类院校在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践教学课时少技工院校计算应用根底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技工类院校在进展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内容设置时应该将实践教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但是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在我国技工院校当中对计算机应用根底这门课程存在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相对较少的问题。
实践教学少直接导致学生只了解相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不能利用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造成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同时实践教学课时少,理论课时占多数教学课时使得学生容易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根底这门课程失去学习兴趣。
从整体上来讲,实践教学课时少直接影响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的教学质量。
1.2教学方法单一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技工类院校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数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计算机课建议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课已成为各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要使计算机课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能力,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
以下是我对计算机课的一些建议。
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当与时俱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的软件、新的应用不断涌现。
因此,计算机课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而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例如,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发展迅猛,课程中可以适当引入这些前沿技术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最新的科技趋势有初步的了解。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
比如,教授编程语言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编程实践,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来提高他们的编程技能。
其次,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
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课中往往效果不佳。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在讲解图像处理软件时,可以以一张需要修改的图片为例,逐步演示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技巧来达到理想的效果,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类似的图片。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较大的计算机项目,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能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再者,教学资源的配备要充足。
计算机课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学校应确保计算机教室的设备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并且及时更新和维护。
同时,软件资源也不能忽视,要为学生提供正版、丰富的各类软件,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编程开发工具等。
另外,网络资源的利用也很重要。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质的在线学习平台、技术论坛和开源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计算机课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议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议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该课程的几点教学建议。
0引言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通用的智能工具,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1世纪的青年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手段来获取所需的知识。
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国家的建设重任,作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高等院校就是要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自从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等学校相继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授课计划中加入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经过近20年的探索,各校都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入学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也形成很大差异。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上对计算机能力的认可度的提高,高校为顺应社会需求而对学生采取的一些强制的考级考措施,使得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1.1计算机基础教学也跌入应试教学的泥潭目前一部分高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学位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面对学校下达的等级考试合格率的要求,而不得不忽略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学位证,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这样,致使好多学生毕业了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完成一份应聘求职书的'设计。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建议作者:刘金晶来源:《新课程·中旬》2012年第09期摘要:目前,计算机基础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计算机入门的基础课程。
探讨了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设想以及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如何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块化教学;情景教学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输入法的操作;学会Windows操作系统,会使用Word版面设计和文字编辑能力,能够使用Excel制作出电子表格文档,能够熟练进行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及Internet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践方法,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需的职业技能。
因此,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应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改革现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情况、教材特点、课程体系结构特点等。
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目前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不平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在入学前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的学生已经在中小学或者家庭中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就会觉得安排的课程太简单,认为学不到新的知识,学习没有动力,不能满足他们想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而一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很少,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就会觉得课程安排的太难,不能消化,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一个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班学生,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因此,学生就会养成不积极思考的习惯,只能够被动地接受学习,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的模块性在上计算机基础课时,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再讲到实践操作,一下子把学生带到头头是道的理论中,毫无兴趣可言。
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职生,是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的群体。
要因材施教,不用整本教材满堂灌,只要选取学生够用的、适用的、想学的、能学会的知识模块,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图表处理、Excel电子表格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小模块等。
3.课程内容陈旧,与社会发展脱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计算机产品换代淘汰简直日新月异。
而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相对缓慢,从而导致计算机的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很快出现在教科书上。
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三、计算机基础新教学模式、方法的尝试、改革和创新如何制订教学计划才能既让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有学习兴趣和动力,又让基础薄弱、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能掌握知识是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课题。
1.开展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区别地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实施学习指导,在教学的广度、深度、进度上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要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分成A、B、C三个层次:A 层为在进校以前学习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具备比较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以使用计算机解决一定的问题;B层为成绩次于A层,但是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了解部分计算机理论知识;C层为基本上没有计算机知识,对计算机知之甚少,需要从头学习。
其次,在各层中成立学习小组,每组都包括A、B、C的学生,并选出各层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老师。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按难、中、易分层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譬如,C层学生可以从“简单”级任务作为学习的起点,完成该级别的任务就算达到了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完成较简单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更深一层的学习任务。
在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能动性,互帮互学,既调动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当然,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的评定也不能再实行统一标准,各层次学生只要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就能得满分,完成更深一层的学习任务还有适当的加分;高层次的学生若能积极地帮助其他学生也有适当的加分。
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能培养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及互相帮助。
这样也可以杜绝那些不听讲、喜欢玩游戏的行为,使得学生大都激情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去。
2.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侧重点不同的情景教学根据我校的专业情况,可以分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旅游艺术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
(1)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针对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技术,但是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学习,而且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也有所欠缺,因此,考虑到计算机本专业的学生在其后要开设大量的本专业课程,而计算机基础是这些后续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当前应该把一些基础知识、常用计算机软、硬件等相关知识融合为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一门课程来讲授,使学生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知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基础知识、基础的程序语言等基础知识。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工具解决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应适当筛选,不一定全部都讲授,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也是对其后本专业课程的一个提前认知。
(2)对其他专业学生的教学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能,无论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必须具备的。
再加之本来接触计算机时间很少,基础较差,可以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实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针对各专业学生的工作方向,在介绍基础的知识之后,讲解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
这样,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习,体会到计算机知识给学习、生活以至工作带来的便利。
例如,针对电子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的学生,在进行Word基本技巧教学时,在上课以前要先了解学生现时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而安排任务,Word章节的设计任务为“报刊设计操作”和“毕业自荐表制作”,内容涵盖Word里的文字设置、段落设置、图文混排、表格制作等知识点,讲解之后,可以增加“如何通过Word制作产品说明书”“如何通过Word制作年度工作计划”“如何通过Word制作公司内部刊物”“如何通过Word制作会议备忘录”等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
而针对旅游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增加“如何通过Word制作酒店宣传海报”“如何通过Word制作酒店的服务手册”等案例进行情景教学。
在进行Excel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增加了“通过Excel制作公司产品价格调查表”“制作公司企划部员工工资预算表”等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
在进行PowerPoint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增加了“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公司产品的调查”等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
通过一系列的案例,使学生在情景中感受教学,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掌握知识。
(3)修订校本教材,因生施教由于社会发展趋势,会存在学生抱怨“在学校学的都没有用,不适用”等现象。
因此,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
在原有的校本教材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特点和社会企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需要,修订校本教材。
按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能用、实用。
(4)搭建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其实,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光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
如,将教师的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上机实训报告及素材等资源放在网络上,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和练习。
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自主选择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对于某些在计算机学习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鼓励他们进行超前学习,和他们通过QQ,Email等工具进行交流,辅导他们并让一部分学习尖子参加计算机技能大赛等。
计算机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情景教学,可以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兴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大量的案例使得上课的时间比较紧凑,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难以快速掌握,跟不上教学步骤。
而且,面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案例情景教学,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教学中要重点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1]李雁飞.“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长治学院学报,2008(10).[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魏慧彩.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