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 格式:pdf
- 大小:111.87 KB
- 文档页数:1
如何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教师只有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设新课导入,引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一般在课的开端,贯穿整个课堂为妙,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创设良好的开端情境,能一下子吸引学生,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融入情境氛围中。
如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时,可用舞蹈《千手观音》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片段引入,使学生在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再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及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学生在设定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氛围中,了解知识点,探究其原因。
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比苍白无力的讲述效果显著得多。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因此,选择导语十分重要,导语的内容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
只有生动有趣,和课堂内容关系密切,才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妙趣横生的导入,会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二、以幽默的语言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课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因此教学效果很差,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如何,决定着人才素质高低,对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共同关心的课题。
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心得,现总结如下。
一、要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首先必须让学生对于政治教师本身感兴趣。
政治教师的知识面应当是丰富的,他对于书本的基础知识掌握外,还应该对于社会的时事政治、其他各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够让学生们大开眼界,让学生由心底里感受到教师的丰富的知识视野。
政治教师应当不断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他们交心,经常性地和他们进行个别谈心,个别交流,这样就会培养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学生对于老师有了思想情感,也就自然地对于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二、明确学习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不高,固然与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法相对单调有关,但学习的目的与意义不明确是首要原因。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片面地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得高分,得高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父母满意或者为了升学,仅此而已。
学习对他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被迫而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有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当其冲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本门课的作用和意义,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1、开宗明义,发挥绪论课的先入效应。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绪论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启。
精心准备,讲好绪论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体系有了初步了解,明白学什么;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明白为什么要学。
通过绪论课教学,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品德课的任务就是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思想觉悟,然而由于品德课理论性较强。
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
导致了学生对品德课不感兴趣,然而那些不愿学习品德课知识的同学,不一定都是对政治不感兴趣,事实上他们对国家大事还是相当关心的,只是他们没有把学习书本的政治知识与关心国家大事有机地结合起来,造成了他们学习的课本知识与关心国家大事的脱节。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思品的兴趣呢?一、通过新闻时事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人们对某一事物有浓厚兴趣的时候,他就能想着它、念着它、探求它,天长日久,必然会积累起与这方面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熟能生巧,掌握它了,因而也就能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诚然在思想品德课中,抽象概念较多,的确需要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记忆在心,但是如何记忆,如何将这些精炼的理论知识“放下架子”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认同、理解继而深入其内心呢,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生活中的素材往往是很能引起学生的关注的,所以教师在讲课时引用这类素材形象地阐述简明的道理,使学生兴趣盎然。
如我在讲解《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时,指导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
在调查过程中采取问卷的设计、实施调查、处理和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将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制作成powerpoint等都是由学生自己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相互切磋、合作。
共同完成的。
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体。
学生在调查研究中既掌握了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锻炼并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人际合作的精神。
二、结合热点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思想教育是品德课的灵魂,也是思想品德课的焦点。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中产生,而在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
”这说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调查表明:70%~80%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而思想品德课是塑造学生良好品德、道德情感、理想价值的课程,那么,我们应怎样来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一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艺术1.教师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知识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既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包括常识性生活知识和常识性修身养性基础知识。
并且,思想品德课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瞬息万变,学生的思想也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
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的老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
否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诸如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能会因为知识不够丰富而无法解答。
至于生活起居知识、风土人情知识、家庭生活知识、人际交往知识和个人修养知识,这些都有利于树立教师知识渊博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有无限的敬佩,进而喜欢这个教师,喜欢这个教师上的思想品德的广阔的内容。
同时,这对塑造一个学生的思想也起到了最重要的一步。
2.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幽默意识,提高教学艺术教学幽默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
幽默技巧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无穷而有具大教育意义的智慧。
幽默能使课堂充满愉悦、洒脱,给学生留下回味无穷的畅想余地。
如讲到“交往艺术”这一内容时,课本要求我们“要积极参与他人活动,学会协商与协调,学会化解冲突和矛盾,这样都将有利于我们形成成功的人际交往,有利于我们的成长的发展”。
教师讲到这个问题时,就可以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幽默技巧,使枯燥的说理变为现实可用的智慧行动。
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实践教学中,思想品德课除教材外,基本没有配套资源,大多老师都是根据教材来讲课,内容难免乏味和空洞;另一方面,很多思想品德课的任教老师都不是专职的,他们往往还兼任其他课程,山区尤为如此。
在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眼里,思想品德课只是作为诸如语文、数学和外语等主要课程的一个附属品而存在。
在这样一种缺乏创造力的土壤中生存的课程,如果毫无一点趣味性可言,是难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
所以培养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尤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上好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
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一定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
而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
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昧”,学科的内容“有意思” ,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
二、采取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形、视频、音频于一体,对所要表达的信息产生逼真的效果,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受,从而使大脑皮层在学习中处于最佳兴奋状态,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促进学。
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力。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严肃而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新颖开头激趣法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讲好一课堂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讲好开头呢?作为教师对教材应当有准确的把握,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
具体地讲,教师可通过讲述与本节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的导语,来引发学生注意,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风趣幽默语言激趣法风趣幽默的语言能使沉闷、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增强教学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主动进入学习情境中。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用生动的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学、爱学。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能从呆板、乏味、枯燥、空洞的说教中摆脱出来,恰当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音乐激趣法健康优美的音乐,不仅能陶冶情趣,而且能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
使用音乐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讲“爱国主义情感”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了《我的中国心》的mtv,“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从歌词中、从旋律中进一步领会了“爱国主义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四、电教直观激趣法多媒体电教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表示和传递手段,它集音像图文于一身,具有新颖、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
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兴趣的方法1. 贴近实际生活: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通过引入真实案例、新闻报道和社会问题等,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思考道德与法治的应用场景。
2. 创设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游戏等互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样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参与度。
3. 培养合作意识:在教学中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或班级交流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增加学习的兴趣。
4. 使用多媒体和实物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展示实物资料,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播放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视频、展示案例中的物品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5. 创造竞争氛围:在教学中引入竞争元素,组织学生参加道德与法治竞赛或小组辩论等活动。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增加他们对该学科的兴趣。
6. 邀请专家或父母参与:邀请专家、法律工作者或父母参与教学,分享实际案例和经验。
学生可以从专家和父母的亲身经历中获得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体验。
7. 设置奖励机制:设立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奖励机制,例如优秀课堂表现奖、知识竞赛奖等。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并增加他们对该学科的兴趣。
8. 与其他学科结合: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例如与历史、社会学、文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习。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同时扩展其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9.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应用和影响。
例如参观法院、人权纪念馆等,或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学科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贴近实际、互动参与和创造学习中的乐趣。
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本文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了探索,提出在教学手段、教学情景、教学艺术、教学氛围等方面的科学、艺术性处理,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效能。
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在当前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学是教和学相互配合的双边活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创设情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呢?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再加上教师独特的教学艺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能。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能将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动听的旋律呈现给学生,给学生以极大的感觉刺激,为教学增添靓丽的色彩,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为思想品德课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1.音乐激趣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新课的环节中使用音乐、歌曲等多媒体手段,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能迅速吸引其注意力,调动其兴趣,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如在讲“子女对父母的责任”时,先放一首《常回家看看》,接着让学生思考:这首歌能深受欢迎,除了优美的歌声和旋律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子女对父母有哪些责任?这样的导入形式新颖,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进行下面的学习。
2.漫画激趣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在教学中恰当利用漫画,会使学生兴趣倍增。
如在讲“环境问题”时,展示一组根据古诗改编的漫画:“远看山有色(森林被砍伐后显出荒山的黄色),近听水无声(污水使鱼虾灭绝),春去花还在(树枝上挂着各色塑料袋),人来鸟不惊(只能在展览馆看到鸟的标本)。
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活”其实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运用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万事开头难”﹑“开头好,成事之半”,它道出的是“凡欲成一事,必须有良好的开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线。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
因此,选择导语十分重要,导语的内容必须得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而形式可多种多样,比如: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
只有生动有趣,和课堂内容关系密切,才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三、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
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自信。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效教学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专心致志地学习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内容,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图片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提问、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尝试开展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如辩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能力。
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是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成绩。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加强教育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等方式,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教师也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径。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摘要: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得学生缺乏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作为一个思想品德课老师,要思考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通过优美、感人的语言,运用老师的人格力量,改变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老师语言人格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
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谈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期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你的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
”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
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校一位思想品德的老师,说话干练、语言严谨、准确,讲课时语言有声有色,学生喜欢听她的课,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好,教学品质高。
在课堂上,思想品德课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也是上好一堂课所必需的。
学生听着顺耳,觉得舒服,自然而然地就喜欢听,就喜欢上思想品德课,这样才能培养出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改变了过去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派风格,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教材,如:从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出发,讲如何与父母、老师沟通,如何处理学习中的压力,一次考试考不好,怎么办?考试中一次作弊都不行,要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不在公路上玩、打闹,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要履行自己受教育的义务……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并不觉得陌生,感兴趣;接近生活;有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1青少年心理特点需要思想品德课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
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掌握些基本的抽象概念。
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
如果没有具体形象做为支柱,他们就往往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概念。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品德理论的兴趣,自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1.2现行教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依据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人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供了契机。
1.3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年代。
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上的兴趣,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4激发学习兴趣是全面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需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浅谈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激发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学生只有对学习及各种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做到全神贯注,才能充分挖掘和施展自己的才能,才能激发积极的情感,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才能在学习及各种活动中取得良好的实质性的效果。
笔者在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的实践中,做了一些务实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善用生活事例思想品德课教材用“生活德育论”作为理论支撑,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为教育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生活处处是课堂。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捕捉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引导学生对其所面对的世界进行感悟和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例如,在教学财产继承权的内容时,笔者抛出一个问题:“在农村,有一句俗语:‘嫁出门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课堂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笔者引导:“你们可以相互讨论,看看谁能准确说明。
”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在中国传统父系社会中,唯有男性被视为正统家族继承人,也只有男性方能继承家业,并负责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这是封建社会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反映。
在现代文明社会,主张男女平权,在财产继承方面男女是平等的。
接着,笔者例举发生在高邮市某农村儿女分配遗产的官司,具体讲解了财产继承权的相关知识,最后得出结论:女儿和儿子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也有同样的继承权。
这样就很轻松自然地纠正了留在许多人头脑中的错误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立足于现实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教育意义。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青少年的显著心理特点。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例如,教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笔者在投影屏幕上展示了多种飞机,对不同年代的飞机的造型、用途作了介绍,并告诉学生一架波音飞机的价格相当于其自身重量一半的黄金的价格,以此形象具体地说明科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求知识、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源于兴趣情感的推动力。
实施新课改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要想使思想品德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呢?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教学之始,引人入胜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教学之始,就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启发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求新知识,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
利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广告等学生熟知的内容巧设引言,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如在初三讲授构建和谐社会时,利用广告《心在一起》,由中央台的一些著名主持人撒贝宁、鞠萍等人,画面反映的是不让孩子被过往的车所溅起的水弄脏衣服而抱起一小姑娘来设计引课,教师问“能想到老师今天要讲的内容是有关哪方面的?”学生很感兴趣的将广告歌从头到尾唱出来并异口同声的说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师跟着提出:“你心目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构建这样的社会? 它包括哪些方面?”这样引出课题,并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现实找出问题同时总结出其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
思想品德课所教授的基本原理,如果不采取积极有趣的娱乐方式教学,就会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成为简单被动的空洞教条说教,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反之,如果寓教于乐,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愿意主动地学习。
所以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趣味性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
例如,在讲“我知我家,我爱我家”这一框题时,课前就做好调查工作,知道学生其实很爱自己的父母,只是现在和父母在学习与娱乐、穿着与打扮等许多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沟通,矛盾很多,导致孩子嫌父母唠叨而父母则认为孩子越大越不听话,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思想品德课教学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思品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自己多年任教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我认为在品德课教学中可通过下列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欣赏自己的学习效果,对所有的学生都是适用的。
因为,一旦他们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产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
对学生做出的反应,就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学设计的多层面,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教师应引导学生设疑、提问、打破传统的“满堂灌”,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学生所提出问题尽量找出其合理部分,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于学生所提的错误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得到正确结论。
这样,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从而做到敢想、敢说、敢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注重社会实践,不断拓展学习空间。
由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要不断拓展。
它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思想品德课一向给人的印象是抽象、枯燥、理论性强,教师如果单纯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则小学生一上思想品德课就昏昏欲睡,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是很难学好的。
在小学思品本来就是“副科”,得不到学生,家长,学校的重视,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就非常重要。
那么,面对新教材,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在上课前如果没有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学习起来是很困难的,被动的学习,效果一定很差,老师讲起来也很吃力,当然谈不上什么学习的兴趣了,因为学生的课前预习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计预习提纲,给学生一个粗线条,一条明确思路,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也随之产生。
二、巧用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
能否在课堂一开始就迅速引起学生学习小学思品兴趣,因此精彩的导入非常重要,它是开启新课的钥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
我们小学思想品德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新课的导入,如: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小品表演导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以浓厚的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