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分专业教学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84.52 KB
- 文档页数:2
PBL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PBL 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
我国最早是1956年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引进PBL的。
90年代以来,引进PBL的院校逐渐增多,如湖南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暨南大学等。
这些院校分别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B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运用PBL模式实施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1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1)学生水平差异化较大。
随着中小学信息教育的推广以及计算机在普通家庭的普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显著提高。
但由于地区差异、教育背景以及家庭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新生入学成绩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同一班内有高考成绩500分以上学生,也有成绩200分左右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接收能力明显不同,这给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带来了困难。
(2)操作能力实践性不足。
一般而言,专业教学计划都由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专业教师关心更多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做专业调研时,他们很可能会忽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
他们对学生所需的计算机能力往往只能是提出笼统的要求,如要求学生通过某一级别的等级考试。
加之计算机基础的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践两方面环节通常脱节,导致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过弱,学习效果不明显。
(3)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
实际上,部分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只是死记硬背某些知识以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他们不知道如何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地使用所学的知识。
并且很多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采用填鸭式教学给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高职院校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需要采用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而PBL教学法,即问题驱动学习法,正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积极的教学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PBL教学法的基本理念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通过学生参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寻找信息、开展讨论和实施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1. 设计开放性问题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往往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采用PBL教学法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可以设计一个实际问题:“某公司要求设计一个能够实现员工考勤管理的软件系统,你认为应该如何设计这个系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协作学习PBL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讨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通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3. 实践性教学PBL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网页页面等。
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PBL教学法1.1什么是PBLPBL教学法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简称,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或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
在PBL教学模式中,情境、问题、学生、教师是PBL模式的4大基本要素。
问题与情境是课程组织的核心,学生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伙伴、指导者。
[1]1.2 PBL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PBL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起点、以小组协作为主要形式开展学习,因此在教学实施前需要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对学生分组及对小组长进行培训。
1.2.1创设问题情境PBL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因此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是决定整个PBL教学过程成功的首要因素。
问题情境的创设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进行“问题”的设置,要遵从知识综合性、真实可用性、趣味性、研究探索性、结果可验证性等原则。
[2]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已有的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的差异性等,问题的难度应适中,与学生真实生活要有一定的联系。
1.2.2学生分组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性格特点、男女比例等因素,每个小组之间人数应大致相同,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小组长。
课程实施前,首先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阐明PBL教学法在课程中应用的意义、基本操作流程,以及成立小组的意义、小组长的职责和义务等。
2.基于PBL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在目前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采用“讲授—演示”的教学模式,即首先系统讲授每一个菜单、命令和工具的功能,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引导下,缺乏实际经验,知识和技能往往无法迁移。
针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笔者在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下面主要以“Word文字处理”这一章为例,介绍PBL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
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摘要]PBL教学法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目前,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结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阐述了该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PBL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授课为基础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更趋向于应用型,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牢固、更系统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但缺乏自主创新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会有很大差异。
PBL(Problem法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PBL教学法概念PBL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医学教育,并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多种学科领域中,它已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教学方法。
PBL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它给学生设定混乱的、结构不良的情境,让学生掌握情况,自己分析问题,逐步解决问题,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学习。
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
教师将实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素材,用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老师帮”。
二、PBL模式应用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优势1、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丰富的操作内容,对学生有较高的吸引力,如果教师能够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积极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在PBL教学模式下,为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往往会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创造一个相对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2、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由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针对遇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
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它通过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PBL法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PBL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在PBL法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PBL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PBL法中,通常需要学生分组合作来解决问题,这可以帮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相互支持。
在计算机领域,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来完成一个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他们未来的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PBL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容易忘记书本上的知识,因为他们很难将其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而在PBL法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PBL法还可以促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加强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
PBL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但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弱,面对复杂的实际问题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力应对。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辅导。
PBL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资源和时间安排。
PBL法需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或解决一个问题,而这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
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内容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问题导向式学习(PBL)教学法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或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旨在探索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意义和效果,并提出对未来教学的启示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PBL教学法概述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
在PBL教学法中,学生通过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PBL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出问题、搜集信息、分析数据、制定解决方案,并最终呈现成果。
教师在PBL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澄清问题、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反馈。
通过PBL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的传授,还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PBL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可和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通过对PBL教学法的实际运用和效果评价,旨在深入了解PBL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首先介绍了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适用性。
接着探讨了PBL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实施方式,并进行了效果评估。
最后总结了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PBL教学法在不同课程中的应用,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好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PBL教学法, 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应用探索, 效果评估, 启示和建议, 研究方向, 结论和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必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与改进,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教育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革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如何引入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有必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PBL教学法,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2 研究意义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PBL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首先概述了PBL教学法的原理和特点,然后探讨了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度分析展示了其教学效果。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关于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PBL教学法, 高职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应用探索, 学生参与度, 教学效果, 实际应用效果, 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而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如何有效地传授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挑战。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本研究将探讨如何运用PBL(问题驱动式学习)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通过引入问题驱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度分析,评估PBL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际效果,为未来教学提供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PBL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分析该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实现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PBL教学法的特点和原理,探究如何将其有效运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2.实践案例分析,深入探讨PBL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和效果;3.通过分析学生参与度,评估PBL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影响;4.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差异,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其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门学科。
这就要求担任培养新一代计算机操作人才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始终保持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坏。
项目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一种素质教育法。
项目教学是以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让学生展开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各种方法完成自己的工作,最后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在同学相互讨论交流下对所有工作进行完善。
一个有效的项目教学法,必须有一个适合学生的项目。
要设计好一次成功的项目教学方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在学校教学中,无论哪一门课程,在进行教学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是“备课”;“备课”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明确教学目标;项目教学法除了要确定好课程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外,还要确定好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本次学习中既掌握了技能又提高了能力。
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确定好项目教师只有在充分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吃透”教材内容,在熟练掌握了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才可能真正做到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认真编排,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项目教学中的项目,除了要求教师吃透教材、认真编排外,还需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在众多的工作任务中找到适合现阶段学生能够完成的任务。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与“学”是两个不同的主体。
要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只有双方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显然起着主导的作用,他指挥着“学”的一方做定向运动,朝着即定的目标进发,其作用和重要性不容忽视。
三、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人来说,无论老少,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
pbl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一种概念融入问题解决的教
学模式,它将学习的中心从教师头脑和课本转移到学生自身。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PBL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
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
首先,PBL可以帮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角来思考,学习看待
问题的能力。
通过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发掘和整理相关信息,获得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其次,PBL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学会使用各种不
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由于每个问题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学生在不断尝试中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概念,而且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理解。
此外,PBL可以帮助学生在新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上进行
创新和应用。
学生在解决每个问题时,可以深入分析,结合现有知识,拓展思维,利用现有工具进行合理的运用,以解决相关问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总之,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 PBL既可以增加学生的
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更好的实现计算机文化知识的应用提供基础,从而使学生在未来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计算机课程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机会,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入项目学习(PBL)法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PBL法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学生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在国际上,PBL 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PBL法的应用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讨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PBL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字数:247】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PBL法在中职教育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PBL法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进行研究,旨在为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
本研究也旨在为推动中职教育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教育部门和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深入探讨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旨在推动中职教育的转型升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PBL法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 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团队合作的环境。
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PBL法(问题驱动的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的方式。
这种方式往往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缺乏实践操作和自主思考的机会。
而PBL法则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通过PBL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PBL法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生置于解决问题的情境中。
学生需要主动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的本质和要求,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
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PBL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种思考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PBL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常需要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共同收集和整理信息,并讨论和协商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更能够发展出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PBL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
通过引入PBL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当积极运用PBL法,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PBL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理论探索与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题提出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采用Project—BasedLearng(PBL,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学模式,通过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把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方法和技术融于具体教学中,构建一个、的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
ﻭ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开展规律以及特殊任务请求有与之相顺应的考核方式来确保其人才培育目的的顺利完成,在教学理论中,高职院校正学生的课程成果评价方式都停止了。
随着高职计算机专业培育目的的技术性和技艺性请求、教学内容的才能导向及向理论性教学形式的转化,必然请求传统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革新,以顺应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ﻭ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培育目的的变化ﻭ高职教育以培育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的,因而在教学中要重点培育学生的理论才能,而不用请求学生控制深奥的理论学问.我们培育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求的、有一无所长的高素质特地人才,而不是那些根底学问学了不少、进来以后还得需求停止长期培训或再教育之后才干胜任工作的人。
明白了这个目的,才不至于丧失本人的办学特征,才不至于呈现一方面需求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而我们培育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不能令用人单位称心的为难场面。
ﻭ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依据高职培育目的的变化,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停止不时地探究,展开以培育学生项目开发才能为目的、以项目综合考核替代原来分立的课程考核的。
项目综合考核方式突破了传统考核评价形式,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分离,在学习过程中考核学生对根本理论和技艺的控制状况,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才能和努力水平;课程完毕后以笔试、辩论、操作、理论与操作一体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剖析与处理问题的综合运用才能停止结果考核;采用学生自评、团队互评、教员对学生评价和教员对团队评价相分离的多元评价().ﻭ该专业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分离、理论考试和理论考核相分离的办法。
基于PBL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用探析
林宗朝
【期刊名称】《无线互联科技》
【年(卷),期】2014(0)11
【摘要】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与手段来解决学习与工作问题,这是信息化时代对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对此,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能够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有利帮助,学生在该教学模式利于掌了学科知识、锻炼应用能力。
本文将基于PBL模式探析其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页数】1页(P212-212)
【作者】林宗朝
【作者单位】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厦门同安 361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MOOC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实例分析——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
2.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用探究
3.基于慕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探析
4.基于CDIO+PBL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5.翻转课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慕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BL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研究方法和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对实际应用技能的需求。
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实践能力。
问题基础上,基于问题驱动学习(PBL)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PBL 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批判性思维,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应用能力。
研究PBL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PBL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其在职业院校教育中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情况。
2.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包括教学设计、课程设置、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和实践经验。
3. 研究PBL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实际效果和价值,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的影响。
4. 总结PBL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提高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2. 正文2.1 PBL教学模式概述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传授。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PBL教学模式通常分为五个步骤: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
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PBL(PBL is an acronym for 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PBL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PBL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而PBL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学生在合作中参与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体验到知识的实际运用,激发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PBL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PBL法中,学生需要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确定学习目标,并通过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各种学科和技能的知识,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PBL法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促使他们设计和实施项目中的创新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PBL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脱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PBL法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PBL法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中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PBL法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难以达到这一目标。
而PBL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升教学效果。
PBL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