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象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幼儿教育也逐渐受到关注。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小学化”的倾向,即幼儿教育过度追求学术化、功利化的趋势,给幼儿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对幼儿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产生原因1.社会竞争压力加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日益加大,许多家长开始过早地为孩子规划未来,希望他们通过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将来的学业打下基础。
这种社会竞争的压力使得家长们过度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日益严重。
2.教育资源不均衡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失去教育机会,因此迫使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接受学前教育,导致过早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趋势。
3.家长心态的转变现代家长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家长希望通过提前给孩子接受学前教育,为他们的未来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更早走上社会竞争的一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开始提出要求,造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二、表现形式1.学术化的教学内容近年来,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开始将学前教育内容逐渐转变为小学教学内容,让孩子提前接触小学课程,以期望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
2.功利化的教育观念一些家长和教育机构开始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知识面积,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埋下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种子。
3.学习负担过重一些幼儿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开始进行大量的应试性训练,导致幼儿负担过重,丧失了玩耍、探索的乐趣,幼儿的身心发展受到了阻碍。
4.教师过度指导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过度指导幼儿的学习行为,干预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影响了其健康成长。
三、影响1.幼儿缺乏主动性过早地追求学习成绩会限制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导致幼儿缺乏主动探索的欲望,影响其全面发展。
2.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增多过重的学习压力和缺乏游戏、玩耍的时间,会导致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多,如焦虑、抑郁等。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很多幼儿园开始注重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幼儿园教育应有的特点和宗旨。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也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有必要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1.学习内容过于单一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注重启蒙教育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但是现在很多幼儿园过度强调语数英等学科的学习,导致幼儿们的学习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教育。
2.强化笃学的氛围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会造成幼儿园教育中的“竞争”氛围,导致幼儿之间产生攀比和排斥,削弱了幼儿们的团结和友爱精神。
3.过早引入“小学”教育模式很多幼儿园大班孩子就开始学习小学的课程和模式,这不仅违背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宗旨,也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应对策略1. 建设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育内容幼儿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幼儿园教育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教育。
2. 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结和友爱精神,促进孩子们良好的集体氛围,可以组织一些小团体活动、联欢会等,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幼儿园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全面发展,不能只看重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应该从幼儿的个性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评,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4.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形成离不开家长的误解和盲目追求,所以需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园教育,让他们明白幼儿园教育的真正意义和宗旨。
5. 加强教师培训及管理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灵魂,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对幼儿园教育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教师们了解和遵守幼儿园教育的宗旨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在当今社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1. 知识内容过于繁重:幼儿园的教育应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主,但是有些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给幼儿带来了过多的学习压力,过早接触到小学阶段的知识。
2. 教学方式单一:幼儿的学习主要通过玩耍和互动的方式进行,但是有些幼儿园只注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幼儿无法获得全面的发展。
3. 学习时间过长:有些幼儿园将学习时间过长,幼儿需要长时间坐在课桌前听讲,缺乏自由活动的时间,给幼儿带来了过多的身体负担和学习疲劳。
4. 缺乏游戏和体育活动: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但是有些幼儿园在幼儿活动安排中缺乏游戏和体育活动,过多地侧重于传统的学习内容。
1. 重视兴趣培养: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对知识的兴趣,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多样化教学方式:幼儿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实践教学等,让幼儿通过参与性强的活动来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活动和游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保持精力充沛。
4. 加强体育活动:幼儿园应该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让幼儿参与到有趣的体育游戏中,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和体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 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园应该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根据不同的幼儿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注重每个幼儿的发展平衡,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综合能力,而不是过早地向小学化倾斜。
只有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分析和思考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是指现阶段幼儿园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上逐渐向小学化转变的现象。
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幼儿园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幼儿园主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强调幼儿的身心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的期望,目前的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如汉字、英语、数学等。
这样的教育模式违背了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初衷。
幼儿园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阶段,幼儿园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讲述、板书、复制等。
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容易导致幼儿的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佳。
幼儿园过度应试化倾向。
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和幼儿入学考试的需要,开始进行考试形式的测试,如期末考试、小升初模拟考试等。
这样的教育让幼儿的学习变得功利化,丧失了幼儿园应有的教育特点,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追求。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他们希望通过提前接触学科知识,让孩子在小学入学时能够站在一个更有优势的起跑线上,因此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要求日益增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幼儿园教育,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家长的期望。
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应该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
幼儿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亲子活动、户外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幼儿在积极参与中学习。
幼儿园应摒弃过度应试化倾向。
幼儿园应该抛弃考试形式的测试,注重对幼儿的全面评价,以培养幼儿的个性和特长为目标。
幼儿园和家长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幼儿园应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家长的期望和需求,同时向家长传达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家长期望的结果。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分析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愈发明显,影响了幼儿阶段教育的健康发展。
小学化倾向指的是过早强化学习,过度重视学科知识、应试成绩,使得幼儿教育丧失了应有的特点和任务。
以下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早引入学科知识:在幼儿园阶段,部分学校过早引入学科知识,让幼儿进行课程学习,导致幼儿的兴趣被束缚,无法自由探索和发展。
2.应试化教学: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和社会对于成绩的要求,过度强调考试成绩,进行应试化教学。
幼儿承受了过多的学习压力,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
3. 教育资源不平衡:在一些地区,幼儿教育资源不均衡,普惠性教育滞后。
只有一些富裕家庭能够提供更好的幼儿教育资源,这也加剧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重视幼儿的兴趣、探索和创造力,帮助幼儿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育和引进具备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队伍。
教师应注重幼儿的情感需求和个体差异,通过观察和记录,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 丰富幼儿教育资源:加大公共幼儿教育的投入,完善和扩大幼儿教育资源,保障普惠性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支持,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幼儿教育。
4.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减少过度应试评价,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观察记录、成长档案等,全面和客观地了解和评估幼儿的发展情况,为幼儿和家长提供合理的参考和反馈。
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需要认识到幼儿阶段教育的独特性和重要性,采取相应的对策,推动幼儿教育回归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每个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机会。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幼儿园教育也逐渐出现了“小学化”倾向。
所谓“小学化”,是指幼儿园教育过度强调学术知识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
这一现象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中并不少见,并且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相应的对策。
1. 过分注重学术知识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师们过分强调学术知识的传授,开设各种课程如数学、英语、汉字等,忽视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自由发挥和身心发展。
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幼儿产生学习压力,导致抵触情绪和学习疲劳。
2. 对幼儿进行过多考试一些幼儿园为了检验幼儿的学业水平,不断安排各种形式的考试,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这样做不仅让孩子失去了快乐学习的环境,还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会因为过多的考试而产生焦虑和压力,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 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在追求学术知识的过程中,一些幼儿园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
他们很少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和交往能力,也缺乏对幼儿个性的尊重和引导。
这样的教育环境容易导致幼儿的人格偏颇和心理问题的出现。
二、对策1. 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幼儿园应当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注重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而不是只追求学术成绩。
家长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2. 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幼儿园应当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
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社交技能,让他们在交往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3. 科学的评价机制幼儿园的评价机制应当更加科学和全面,不应该只看重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和身心发展。
教师们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来评价幼儿的发展情况,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幼儿园教育在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小学化”的倾向。
幼儿园不再只是简单的游戏和玩耍,而是开始追求学前教育的“功利化”,强调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
这种“小学化”的趋势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及时采取对策。
1. 学习压力过大以往的幼儿园教育注重让孩子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开展观察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而现在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小学化”,开始引入大量的功课和测试,孩子们需要背诵一些课文和数字,甚至做一些模拟考试。
这使得幼儿园的学习压力过大,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2. 游戏时间减少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孩子们学习的方式,又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乐趣。
但是“小学化”倾向导致许多幼儿园减少了游戏时间,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和学业准备。
这让孩子丧失了与同龄孩子交流和玩耍的机会,也让他们在学校失去了放松和愉快的时光。
3. 家长期望过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受到社会对学校和教育的期望值的影响,家长们也不例外。
在“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预期往往过高,他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学到很多相关知识,并取得好成绩,这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二、对策建议1. 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注重游戏和活动的,而不是课堂教学和功课。
幼儿园教育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让他们通过自由的玩耍和探索来获得快乐,同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园的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老师要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
老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趣味和信心。
3. 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时间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的时间,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和休息。
适当的游戏时间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和认知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幼儿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教学过早引入。
一些幼儿园过早地引入正式的学科教学,教授幼儿需要在小学才能学习到的知识。
在幼儿园就开始进行正式的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导致幼儿学习负担过重,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2.功利化的教育目标。
一些幼儿园过分追求幼儿的学术成绩,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培养幼儿的情感、社交和创造性思维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3.一刀切的统一教学。
一些幼儿园过分强调同质化的教学,忽略了幼儿个体差异的存在。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容易造成个体发展不平衡。
1.坚持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创设情境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
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2.合理安排学科教学。
幼儿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科教学,但要以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基本技能为主,不可过早引入学科的抽象概念,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学科知识。
3.关注幼儿个性差异。
幼儿园应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的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措施。
4.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幼儿的学习成果不应仅以学科成绩来衡量,还应以幼儿的社交能力、情感态度、审美品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个别指导。
5.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支持。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应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念。
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专业支持,推动幼儿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社交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关注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们在幼儿园就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便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竞争。
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一些幼儿园存在“小学化”倾向,这种现象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和对策两方面展开讨论。
1.学习内容过多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将学习内容设置得过多。
幼儿园小朋友被要求背诵很多的诗歌、歌曲,学习很多的知识,这让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游戏、体验生活。
2.学习方式不当在一些幼儿园里,小朋友被过多地要求坐在课桌前听课,这种学习方式容易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3.学习压力过大一些家长过于焦虑孩子的教育,会在幼儿园里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
在一些幼儿园,小朋友被迫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龄前的孩子过早地接触繁重的学习任务。
二、对策1.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小朋友的第一个学习场所,应该是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
家长需要正确对待幼儿园教育,不要过分焦虑孩子的学习,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游戏和体验生活。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幼儿园是教育机构,师资力量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园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小朋友学习。
3.提升学习质量幼儿园教育是应该以游戏为主,并通过游戏来进行学习。
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小朋友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更多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也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
4.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幼儿园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该是鼓励和引导小朋友的,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过分注重成绩。
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多维度的,能够全面地反映小朋友的学习状况,不应只以传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形成是与社会需求、家长期望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逐渐显现出来。
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出现了疏于幼儿特点、追求学业成绩的现象。
这种现象无疑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其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幼儿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 教学内容过度注重学习成绩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学内容过度注重学习成绩,强调幼儿学习认知技能和运算能力,忽视幼儿的情感、品德、审美和社交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
2. 教学方式单一、死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还表现在教学方式的单一、死板。
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纪律,忽视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学过程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3. 教学环境不适宜幼儿成长一些幼儿园的教学环境过于拥挤,缺乏充分的活动场所和适宜的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幼儿的活动和发展需要。
一些幼儿园的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沟通障碍,无法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氛围。
二、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1. 完善幼儿园教育评价体系应建立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对幼儿全面发展的评价,减少对学业成绩的过分追求。
鼓励教师注重幼儿的情感、品德、审美和社交等其他方面的发展,不仅关注学习成绩。
2. 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鼓励幼儿园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3.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需要积极营造宽松、温馨、活泼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
提倡家长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建立互信、合作的关系,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4. 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培训鼓励幼儿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学校也应提供更多的机会,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随着社会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要求提高,幼儿园教育也出现了一些“小学化”的倾向。
这种倾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设置过于繁琐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设置了许多课程,如英语、音乐、美术、舞蹈等,时间安排过于紧张,让孩子没有太多自由玩耍的时间。
二、学习内容过于深入有些幼儿园设置的学习内容过于深入,例如数学、语文等,与幼儿一些探究、观察、发现、体验等相反。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浅显的认知世界不需要过分的扩大和夸张。
三、课程内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有些幼儿园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社交能力和想象力。
由此可见,“小学化”倾向对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不利。
避免这一倾向,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减少课程,保证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在幼儿园应该有充足的时间自由玩耍,与同伴交流,体验生活和自然。
幼儿园应该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减少课程数量,确保孩子有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
二、注重体验、探究和创造力的培养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好奇、探究精神旺盛,幼儿园应该注重对生活和自然世界的体验、探究,与孩子一起探索世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重视幼儿的情感、社交和思维发展幼儿园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社交能力和思维发展。
幼儿的情感体验所形成的正面情感,是孩子终身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体验。
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会让孩子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加顺利,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幼儿的思维发展应该是有序和渐进的,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游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认知和思考。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要避免“小学化”倾向,需要引导社会和家长正确看待幼儿教育,鼓励幼儿园侧重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培养健康、积极、快乐的幼儿成长为目标,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象第一篇:浅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象浅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象摘要: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大家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意识到小学化倾向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恶劣影响。
可是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小学化随处可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表现最为突出。
而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恶劣影响,社会、各级学校、家长、教师对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都有责任,因此社会、各级学校、家长、教师应该联起手来一起为去小学化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给孩子一个充满色彩和欢声笑语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一直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倾向。
笔者所在的徐州市铜山区中亚幼儿园这一现象严重,各项活动中均有表现。
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涉及方面很广,从社会风气到各级学校到家长,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因此笔者从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对幼儿的影响、引起的原因几方面剖析了中亚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中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1.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的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笔者观察发现中亚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整体的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很小,每天的使用量不到半小时。
而主要的教学内容为认识汉字、书写拼音及数字、念读英语、加减法的运算等,这与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的。
2.教学方式《纲要》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中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以整体授课为主,教师将要学习的内容全部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幼儿跟随教师一遍又一遍的机械认读,死记硬背。
没有玩教具的演示和游戏的加入。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1.学习内容过于专业化:幼儿在学园中接触到过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外语、音乐等,而忽视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关注,缺乏综合性的教育体验。
2.学习方式过于繁重:学前班或托幼机构可能过分注重课堂教育,幼儿需要长时间坐着听课、做作业,缺少自由玩耍的时间,对社交、情感和自主性的培养不足。
3.教育评估过于功利化:过早地引入评分制度和竞争机制,导致幼儿学习压力过大,影响到他们健康的身心发展。
小学化倾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体系的压力: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只有通过提早的学习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优势,这种观念导致了家长和学校的行为。
2.家长的期望: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尽早入读名校,出于对子女未来的担忧,选择给孩子提供更加早期的学习机会,以便培养其学习能力。
3.早教市场的商业化:由于早教机构的大量涌现,为了获得更多竞争优势和利益,各机构会采用高难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让家长觉得付出的金钱和时间是有价值的。
为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政府可以制定合理的幼儿教育政策,明确幼儿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注重儿童的自由发展、情感培养和社交技能的提高。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注重他们对幼儿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以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3.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学校和家长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自主性和兴趣培养,学校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中成长。
4.评估方式的改变:采用更加综合的评估方式,注重幼儿的发展过程和个体差异,不过早引入竞争机制,减少对幼儿学习的压力。
5.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通过加强对家长和社会大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帮助他们摆正孩子教育的导向,正确看待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政府、学校、家长和整个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体验,让幼儿拥有快乐学习的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追求不断升级,幼儿教育逐渐出现了“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制性学科过多。
幼儿园一些地方倾向于将课程设置得过于繁琐,让孩子们沉浸在学习中,忽视了孩子们巨大的需要体验、游戏和探索世界的欲望。
2.教学内容过于死板。
对于幼儿园的老师来说,在生动有趣而又具有知识性的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并不容易。
但是,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教学效果,很容易沉迷于“死板而又呆板”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中,导致幼儿教育的失去其自身独特性。
3.评估压力过重。
幼儿教育评估压力过大,很多家长都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可以让孩子学得很快,从而提前晋级进入小学。
这种评估压力太大,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重视幼儿园的游戏教育,打造一个与小学有区别的学习环境。
老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自由而且富有体验性的游戏中成长和学习,抛弃那种过于刻板的课程。
2.培养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应该不断地加强幼儿园老师的培训,让他们持续提高教育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有效性和趣味性。
3.减轻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压力,避免孩子们过早的晋级。
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没有必要提前教育,压力对于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长远来看是不可逆的。
综上所述,一方面应该注重幼儿教育中各个环节的平衡,重视幼儿的游戏探索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应该认真关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着力缓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不断完善幼儿教育质量。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是指幼儿园教育趋向于模仿小学教育,过早引入小学学科和内容,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下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以及解决措施。
表现一:社会学习环节减少在幼儿园中,原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交往技巧和协作意识,而“小学化”倾向下,幼儿园重视的是教育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社会学习环节减少。
解决措施:(1)提供多样化的社交学习机会,比如组织幼儿参加各种团队活动、角色扮演等,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2)以情感教育和体验为重点,通过互动游戏、合作拼图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分享快乐、互助合作的乐趣。
表现二:课程内容过早引入小学学科在幼儿园中,出现了过早引入小学学科的现象,比如教授拼音、数学计算等内容,给幼儿增加了学习负担,违背了幼儿的发展规律。
解决措施:(1)强调幼儿园在情感、社会、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培养,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2)减少学科性知识的教学,改为通过游戏、趣味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
比如通过游戏来学习拼音、数学概念等,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表现三: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和以功利为导向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过多强调学习的目标和结果,教学方式过于死板,以功利为导向。
解决措施:(1)注重发展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提供自由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主行为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2)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表现四: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功利化在幼儿教育中,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功利化,过多关注幼儿的考试成绩和成就,忽视了幼儿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解决措施:(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除了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幼儿的情感、社交、动手能力等方面。
(2)注重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相互交流幼儿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幼儿园活动日益形式化。
随着大批的家长为孩子们寻求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很多幼儿园不断的开设新课程,重点强调孩子们在知识上的学习,可能会减少孩子们的社交活动时间,甚至会产生“学校化”的现象,使得幼儿园活动愈发僵化。
2、学前教育缺少创新性。
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让孩子在学校获得更有价值的教育,从而导致学前教育缺少创新性,孩子们很难获得真正有益的教育。
3、孩子们学习内容过重。
因为家长的期望和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孩子们的学习内容过于繁重,不但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也缺乏幼儿在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游戏和创作时间。
原因:1、家长的期望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育,这就要求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更多以前只有小学学生才会接触的知识,从而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2、幼儿园管理者的压力。
由于家长的期望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幼儿园管理者不得不建立更复杂的管理体制,重视学习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得幼儿园的活动更加形式化,也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
解决对策:1、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坚持实施。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用更多的游戏和创新性的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氛围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教育。
2、开辟更多的学习空间。
为孩子们开辟更多的学习空间,不但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学习,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和探索,从而获得更多的成长。
3、减少家长的期望。
家长应该放弃对孩子的高期望,避免将孩子们的成长当做一种竞争,而是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1】
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
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
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
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
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
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小学化。
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
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1页。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及对策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过度追求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一致性,甚至完全以小学教育的规范和标准来衡量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这种趋势可能导致幼儿的身心发展被过早地加速和压力,影响其健康成长。
那么,造成这种倾向的成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对策呢?一、成因1. 社会竞争压力加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不断提高,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
一些家长开始在幼儿时期就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教育和学习,希望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也不得不针对这种趋势做出相应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倾向于小学教育。
2. 教育资源不平衡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幼儿园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得不加大教学负担,以达到小学教育的水平。
这种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使幼儿园过分追求小学化而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
3. 家长教育观念不当一些家长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表现,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他们常常倾向于将幼儿园教育看作是小学教育的前奏,一味要求幼儿园向小学教育看齐。
这种观念的影响,也使得幼儿园在教学中更倾向于小学教育。
二、对策1. 强化师资能力和素质教育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使其更加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能够因材施教,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2. 完善幼儿园教育体系,明确教育目标幼儿园应坚持以“游戏”为主导,将游戏融入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明确培养孩子的目标与方法,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引导他们探索、发现、创造,而不是一味追求学习成绩。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
应该积极引导家长正确教育观念,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性,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意识。
4. 政府加大幼儿园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的投入,完善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幼儿园教师薪酬问题,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以保证幼儿园教育不受外界的影响,全心全意为幼儿的成长服务。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过于严谨、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等方面。
解决措施包括提倡游戏化教育、注重情感教育、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缓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带来的问题,使幼儿教育更加符合幼儿成长特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只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解决措施、教育目标、游戏教育、体验教育、细分教育、实践教育、亲子互动。
1. 引言1.1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措施1. 学习内容过于繁重:现在有些幼儿园以学前班、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为标准,导致幼儿需要面对大量的学习内容,压力过大。
2. 教学方式单一:有些幼儿园过分追求功利性,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亲子互动和游戏性。
3. 教育产业化倾向:部分幼儿园为了赚取利润,过度追求招生规模和升学率,将教育当作商品来看待,导致教育过度商业化。
1. 提倡多元发展: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提倡多元发展。
2. 强调游戏化教育:幼儿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鼓励幼儿通过游戏来学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3. 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建立起家园共育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是学习内容过于严谨和繁重。
一些幼儿园或托儿所在学习内容上会过分注重传统学科知识,如汉字、算术等,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
是学习方式单一和过度考试。
一些幼儿教育机构过分注重记忆和死记硬背,缺乏足够的游戏和体验式学习,让幼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应对策略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过早地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
这种倾向的出现有以下几个原因:家长过早期望幼儿达到小学阶段的学习成果。
有些家长过于重视幼儿的学习成绩,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以便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中占据优势。
这种心态导致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需求,使得一些教育机构和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过早地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使幼儿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特点和价值。
教育体制和招生政策的影响也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在某些地方,小学招生竞争激烈,家长为了确保孩子能够进入理想的小学,会提前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或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学前教育。
而为了提高幼儿通过小学入学考试的概率,一些机构在教学中过度强调学习小学知识,使得幼儿教育更像是小学教育的前奏。
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和教师缺乏专业水平和教育理念,导致将小学教学方法和内容应用于幼儿教育中。
幼儿教育需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缺乏专业知识和理念的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授知识,过度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忽视了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加强家长教育,提高他们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
可以组织家长培训、开展家长学校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过早期望幼儿达到小学阶段的学习要求。
加强幼儿园和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确保教学环境和课程设置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教学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监督幼儿园和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防止过早引入小学内容。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
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关键,他们应具备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念。
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使他们能够正确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包括家长期望、教育体制和教师水平等因素。
浅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现象摘要: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大家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意识到小学化倾向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恶劣影响。
可是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小学化随处可见,在教学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表现最为突出。
而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恶劣影响,社会、各级学校、家长、教师对于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都有责任,因此社会、各级学校、家长、教师应该联起手来一起为去小学化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给孩子一个充满色彩和欢声笑语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一直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倾向。
笔者所在的市铜山区中亚幼儿园这一现象严重,各项活动中均有表现。
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涉及方面很广,从社会风气到各级学校到家长,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因此笔者从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对幼儿的影响、引起的原因几方面剖析了中亚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一、中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1.教学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的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笔者观察发现中亚幼儿园使用的教材《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整体的教学容中所占比例很小,每天的使用量不到半小时。
而主要的教学容为认识汉字、书写拼音及数字、念读英语、加减法的运算等,这与幼儿园的教学容是不符合的。
2.教学方式《纲要》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中亚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以整体授课为主,教师将要学习的容全部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幼儿跟随教师一遍又一遍的机械认读,死记硬背。
没有玩教具的演示和游戏的加入。
当整体认读结束后,教师再让幼儿一个一个单独认读,不认识的就要罚站。
拼音数字写得不好的,教师就给擦掉重新写。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要双手背后做好,不得有小动作,不得讲话,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做不好就集体练习静坐至少5分钟。
结果往往会导致一个活动时间过长,小班的活动经常要超过25分钟才能完成。
当幼儿离园后,又有繁重的家庭作业:拼音和数字的书写。
这种教学方式带有严重的小学化倾向。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容要全面科学,自然地伴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评价方法要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笔者观察发现中亚幼儿园的评价方法单一,只要幼儿的字认得多、拼音数字写得漂亮、加减法计算得快那么教育评价就会高。
中班和大班还会以考试拼音、数字的形式来检查幼儿的学习情况并以此成绩作为评价依据。
二、中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幼儿发展的影响《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各领域的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而小学化倾向的教育只是片面重视知识技能的发展,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发展。
1.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未发展成熟,其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是不能“坐下来安静学习”的学生,也决定了幼儿园的根本任务是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并且保育优先,过早的对幼儿进行“小学式”的规性教学,会使幼儿大脑疲劳,造成神经系统方面的伤害,同时也不利于幼儿肌肉、骨骼等各项身体机能的发育,会导致幼儿养成一系列不正确的姿势和体态,为身体发育埋下某些潜在危机[1]。
2.对幼儿心理发展造成阴影小学化的教育容大大超过幼儿学习的能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反应普遍较慢,没有乐趣,因此幼儿或多或少的出现厌学的情绪,有些幼儿根本接受不了小学化的容,笔者亲历教师带领其他幼儿对那些没有学会的幼儿齐声大喊“小花猫,真是笨,羞羞脸,羞羞脸”。
无形中在幼儿身上贴上了“笨蛋”的标签,幼儿自尊心受到打击,产生自卑、畏惧、厌倦等不良情绪。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对幼儿长远发展的影响由于小学化的容大大超过幼儿的接受能力,使得幼儿无法写得标准念的标准,这样在以后正规的学习中纠正就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有些幼儿怎么纠正都无济于事。
这无异于是为幼儿长远发展埋下恶因。
笔者访问小学校高年级的老师发现学过拼音数字的幼儿在进入小学后都会有“骄傲”的表现,因为学过,所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即使如此他们的成绩和表现还是比较突出的。
时间长了,懒惰、不思考、不动脑、骄傲自大等各种坏习惯就养成了。
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推进,在幼儿园学得“本领”用完了,又缺少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面对新的学习容就很不习惯,也感觉特别吃力,成绩一天不如一天。
可见,过早的对幼儿进行小学的学习容,对幼儿的长远发展不利。
三、中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分析1.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笔者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中亚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
很多教师没有教师,方言严重,文化素质低下,在活动中经常出现不标准的示和字音,对《纲要》没有透彻的理解,因此活动过程中无法进行规的活动。
2.家长的育儿观念不科学目前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距离科学的育儿观念仍有很大的偏差和距离,对幼儿此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认识不正确,对幼儿园的教育方式认识不科学。
片面追求教育“成果”的现象仍然很普遍,笔者家访时就听到家长反映“我们家的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儿歌和歌曲都不会,只有我教的古诗会背,现在我已经教他四首古诗了”。
家长之间的交流更是以孩子认识多少汉字、会读写多少拼音英语、会背多少古诗为主要容。
攀比之风严重。
3.幼儿园为了缓解生存危机当下私立幼儿园比比皆是,在中亚幼儿园附近大大小小的幼儿园一共四十几所,目前还有几家正在建设中。
目前的家长年龄平均在24岁左右,从小接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对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追求,为了生活的轻松点只想生一个孩子。
这样日益增长的幼儿园与日益减少的生源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矛盾。
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幼儿园必须做出“成绩”以此来吸引家长,以便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
4.小学之间的相互比较通过笔者的访问调查,发现一个很少见的导致中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当地小学的相互比较。
当幼儿到各个小学进行学习时,各个小学的老师会相互交流,哪些幼儿是某某幼儿园毕业的他们的拼音写得好,哪些幼儿是某某幼儿园毕业的他们的数学学得好,这样一来,家长会根据小学老师的反应相互告知,把即将入园的幼儿送往他们希望幼儿得到发展的幼儿园,致使一些不交拼音数字汉字的幼儿园没有生源。
小学在拼音数字书写念读的基础教育上也出现问题,目前铜山区几乎所有的小学在拼音和数字的教学上速度很快,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无法适应如此快速学习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被迫普遍的进行拼音数字的教学,使得小学化愈演愈烈。
5.严峻的升学压力有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家长表示,幼儿每天这么累的学各种各样超出其能力围的知识,他们也很心疼,也想让幼儿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
可是严峻的升学压力逼迫家长不得不狠下心来让自己的孩子每天在忙碌劳累中度过。
要想上好的大学必须上好的高中初中小学,要想上好的小学,必须通过小学前的选拔考试,那么就不得不进行拼音数字加减法的学习。
四、中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解决方法贯彻《纲要》的精神,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才能有效的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解决小学化倾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各方面一起长远的奋斗。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树立学前教育专业师生去小学化理念学前教育师生是将来从事学前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将来学前教育的质量,所以一定要在他们踏入这个门槛之前就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特别是要坚决杜绝小学化的倾向[2]。
幼儿师生的筛选要严格,在校期间,导师要利用各种方式给师生呈现优秀幼儿教育的视频和材料。
此外,实习基地的筛选也要注意,避免师生到一些有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去实习。
师生的专业素质的提高会自觉抵制小学化倾向,对去小学化是很必要的。
2.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不被暂时的“成绩”蒙蔽双眼幼儿园小学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利用幼儿园的展板及时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开展科学育儿的讲座和交流会,多开展家园合作活动,订阅有关家庭使用的学前教育的报刊杂志,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到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启蒙性的教育,有了科学的育儿态度,功利心态就会慢慢淡化。
3.幼儿园端正办园理念,回归幼儿教育本位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幼儿园要端正办园理念,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
良好的幼儿教育是以每个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幼儿教育就要以幼儿为中心,贯彻“幼儿是教育的主体”的教育理念。
不要一味的迎合家长的需要。
利用幼儿园的现有条件展现幼儿各方面的良好表现,在教学理念方面,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在教学任务和容方面,要由“教育”回归“保教”,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学方式方面,要回归游戏;在教学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不能过于死板,更不能军事化;在教学评价方面,要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和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的素质评价[3]。
让家长明白: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发展更重要。
4.小学要积极地为去小学化贡献力量幼儿园很重视幼小衔接工作,会主动的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教学组织形式等等,但是小学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较少,以至于幼儿园单方面使劲,力不从心。
小学在招生时很少能做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进行考核,不能只用一试卷来决定学生的去留,要综合考核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幼儿刚刚入校,教学进度也不能太快,要循序渐进,让新生有个适应的过程。
因此小学也应该主动的与幼儿园联系,探讨有效的措施怎样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做出力量。
5.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力度教育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责任,经常对幼儿园进行审查,出台一些关于去小学化的具体措施,对幼儿园的教育容、教育方式、一日作息和班级管理等按照《纲要》的标准提出具体的要求。
一旦发现仍有小学化的表现要给予惩罚,多多开展互评工作,对于没有小学化的幼儿园要给予表扬。
在教育报刊上要积极的宣传正确的办园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措施。
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要加大力度,教师自觉地抵制小学化,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幼升小的选拔方式也值得教育部门深入探讨,用一难度较大的试卷来决定幼儿小学的去向显然是不合理的。
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幼儿园、家长、教师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合作与监督,贯彻《纲要》精神,为幼儿的健康发展铺设平坦的道路。
参考文献:[1] 朱敬红.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 学园,2011.24(3):28-30[2]何善平,淑立,新娅.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去小学化的策略.[N].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兵.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37(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