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自然灾害学案—地质灾害试题已经调整好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6
第一节地质灾害学案课标要求:1、理解地质灾害的概念,掌握地质灾害的类型。
2、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3、比较滑坡与泥石流的异同点、危害、发生机制。
重点难点:掌握地震的成因类型,理解各种地震的发生机制。
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地质灾害⒈概念及类型地质灾害是以地球演变过程中的各种为主要致灾因子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主要地质灾害有、、等。
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2.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各种地质灾害之间在成因上存在关联性我国川黔滇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一、地震灾害⒈概念地震灾害是。
地震是。
⒉地震要素A、震源。
B、震中。
C、震中距。
D、震源深度。
E、等震线。
⒊震级和烈度的区别与联系震级。
烈度。
烈度的大小受、、、、等因素的影响。
震级越大,烈度越;震中距越小,烈度越;震源深度越小,烈度越;等震线大致呈 ____状,离震中越远,其数值越。
1999年2月,日本本州西部发生的地震不到里氏5级,但不少地区震感强烈,因为()A.4级以上的地震已经属于强烈地震B.震中很浅,震中越浅,震感越强C.震级虽然不大,但震源相当浅D.震源相当深,但烈度大,震感强4.地震的类型(1)按照震源深度,分为、、。
(2)按成因机制,分为、、、。
(3)按震级,分为、、。
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震的发生是由构造运动引起的B、地震无论大小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C、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5.地震的形成机制(1)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各种地震中,_____地震影响最大,世界上发生的地震大部分属于_______地震。
(2)________运动使______圈内的岩石发生变形,当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岩石一旦发生_____或_____,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__________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就会引起地面的震动。
中国的自然灾害导学案及练习题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学习目标】.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地理分布。
2.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原因。
3.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地震灾情和特点。
【重点难点】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危害;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地震的分布与危害、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活动的分布,呈现明显的。
2、我国地震带主要有:、、、、、、。
3、地震灾情隐患严重:我国地震的震源、烈度。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地质构造、上层岩性相对受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2、时间分布特点(1)泥石流:与集中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2)滑坡:表现出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强烈,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久雨天气,极易发生;④人为因素,如、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
【合作学习】.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x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
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带。
地壳活动强烈。
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板块和板块的挤压碰撞。
2.我国泥石流和滑坡主要分布地区。
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和。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较多,又是季风与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件。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李同学为撰写有关地质灾害分布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到网络查资料,他发现下表所列国家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0自然灾害与防治(10年上海卷地理)(十七)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闸、地点和震级.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
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49.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50.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板块、板块、板块的交界处。
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51.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9.50.印度洋(1分)、亚欧(1分)、美洲(1分);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2分,任答两点即可)。
51.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1分);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1分);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1分)。
(10年海南卷地理)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解析:考查城市内涝原因,需要结合城市化、城市地下管网年久老化失修和气候暴雨与城市径流等综合分析.答案要点及评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下渗弱,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
(10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26.(10分)环境保护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地质灾害防治复习题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一些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复习题。
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地质灾害是山区常见的突发性地质灾害?()A 地面塌陷B 滑坡C 地裂缝D 地面沉降2、滑坡的形成条件不包括()A 岩土体结构松散B 地形坡度较缓C 地下水活动强烈D 人类工程活动3、泥石流形成的必备条件是()A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B 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C 陡峭的沟谷地形D 以上都是4、下列关于崩塌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多发生在陡坡地段B 常与滑坡相伴生C 属于缓慢变形的地质灾害D 规模大小不一5、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A 地下采矿B 过量抽取地下水C 地震活动D 以上都是6、地裂缝的产生与()关系密切。
A 地壳运动B 地下水开采C 工程建设D 以上都是7、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地区。
A 山区B 平原C 高原D 丘陵8、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 遥感监测B 地面调查C 地质钻探D 人工巡视9、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A 植树造林B 修建护坡C 拆除危险建筑物D 加强宣传教育10、在地质灾害发生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 迅速向山坡上方逃离B 躲在大树下C 抱住坚固的物体D 往空旷的地方跑二、填空题1、地质灾害按成因可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_____地质灾害。
2、滑坡的滑动面通常呈_____状。
3、泥石流的流速一般在_____m/s 以上。
4、崩塌的规模通常小于_____。
5、地面塌陷可分为_____塌陷和_____塌陷。
6、地裂缝的走向通常与_____方向一致。
7、地面沉降的主要危害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8、地质灾害预警分为_____预警、_____预警和_____预警。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二)【学习目标】掌握1.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分布及危害,2.世界主要灾害带的位置和所发生的自然灾害。
3认识给出图像数据中所显示的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4.区别泥石流与滑坡、干旱与旱灾等概念。
【自主学习】二、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1)定义: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17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2)震级:表示地震释放18 大小的等级。
(3)烈度:表示地面遭受地震的程度。
影响因素a震级b震源深浅 c 震中距d地质构造e地面建筑(4)地震带:环19 地震带和20 地震带。
(5)地震构造a.图中C为④________、B为⑤________、BC为⑥____________、AB为⑦__________。
b.D位于⑧________线上,是指地面⑨____________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2.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形成条件和危害类型滑坡泥石流概念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21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影响滑坡强度因素 a 滑坡体23 b 滑坡体24 c 滑坡体25d 滑坡体移动26探究(结合课本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各是什么?2.简述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点?随堂检测1.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A.震源深浅B.释放的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D.震中距远近2.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火山活动有关B.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中C.5级以下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D.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3.天津距唐山约105千米,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两地的震级和烈度(地面所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都相同B.唐山的震级和烈度比天津大C.唐山和天津烈度相同D.两地震级相同,但唐山地震烈度比天津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可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B.山西汾河谷地、陕西渭河平原是我国主要地震带之C.一个7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0个5级地震D.火山喷发是地球上特有的自然现象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我国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地质灾害【复习目标】1.找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概念的关键词。
2.结合课本写出世界两大地震带及我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
3.能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机制。
4.结合实例举出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及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
【自主学习】结合课后1.2 、2.2 和第3章,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1. 找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概念的关键词地震:地应力-- -- --滑坡: --重力作用--泥石流: -- --泥沙、石块2. 结合课本P11、P30、P34地图写出世界两大地震带及我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
3.依据右图表:分析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方面等因素与烈度的关系。
4. 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5. 右图中可以看出的自然灾害有____和____;在课本上找出预防此类灾害的具体工程措施有哪些?【合作探究】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机制。
【习题演练】1.福建省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是全国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预防地质灾害十分重要。
下图为福建省的滑坡、泥石流和地震分布示意图。
说出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空间分布的特点。
Array参考答案: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地震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地震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惧心理最严重的灾害。
进入2010年,发生在拉丁美洲两个国家的两次地震造成巨大的危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读智利与海地相关情况对照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智利大地震发生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立即汇总各国地震监测网络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分析后,发出海啸预警。
海啸预警系统主要应用了哪种地理信息技术?智利为什么多发地震?(2)简要说明拉丁美洲这两次地震灾情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1)地理信息系统(GIS)。
(2分)智利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2008-2009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① 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C.①③④⑤D.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据报道,在海啸来临 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 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 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
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③狂风 ④人雨成茱雨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
读图,完成3〜4題:3. 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 B.②C.4.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A .地震破坏B .C .海潮侵袭D .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5〜7題•5.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 )A.35 °B.25 °C.20D.15 °6.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A.①B.②C.③D.()③D.®______ 海洋现代河床、沙洲 FV ITTHTn 冲积、海积平原④ 7. 图示四个区域中(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 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图3),回答11〜14题。
8. 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 风 ④ 风暴潮 A.①②③C.③④⑤ 9. 与其他地区相比, 的 自然灾害是 A.洪涝 C.泥石流 10. 图中 a 、b 、严重的是A. a C. c②滑坡 ⑤寒潮 B.②③④ D.①③⑤ 地区d 分布最为集中 C、B .台风 D .干旱d 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③台 Tt rCJ i.cxB. b D. d11.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 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第一节地质灾害学案命制人:吕志飞审核人:张纪宏【学习目标】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发生过程。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
【自主学习与课堂探究】【典例探究】1.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图中山脉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该山脉自然带的分布具有________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A的汛期一般出现在__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月份,图中B地区盛行____风,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
这些灾害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综合考查了我国一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
第(1)小题:首先要求考生对图中山脉成因能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加以解释,难度不大。
该山脉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其成因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考生应答往往容易不着边际,不得要领。
第(2)小题的A河为珠江,其汛期较长,一般在5~9月,其原因是夏季风影响时间长,带来丰沛的降水。
第(3)小题:我国西南的一些地区在夏季往往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第(4)小题,回答地质灾害的类型较易,但回答其成因往往不够全面,考生应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全面分析,回答才能较为完整。
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2)5~9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3)西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随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4)地震、滑坡、泥石流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植被破坏,在重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地质灾害防治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种地质灾害是由暴雨或暴雪等极端天气引发的?()A 地震B 滑坡C 火山喷发D 泥石流2、以下哪种地形最容易发生崩塌灾害?()A 平原B 丘陵C 高山陡坡D 盆地3、地质灾害预警级别分为几级?()A 三级B 四级C 五级D 六级4、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A 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B 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跑C 原地不动D 往山上跑5、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开挖坡脚B 地震C 植树造林D 连续降雨6、下列哪项不是地质灾害监测的常用方法?()A 遥感监测B 人工巡查C 卫星定位D 化学实验7、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主要有()A 地下水过度开采B 风力侵蚀C 冰川作用D 河流侵蚀8、对于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通常采用的防治措施是()A 工程治理B 搬迁避让C 群测群防D 专业监测9、以下哪种地质构造容易发生地震?()A 向斜B 背斜C 断层D 褶皱10、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原则是()A 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B 先治理,后预防C 只避让,不治理D 以治理为主,预防为辅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A 滑坡B 崩塌C 泥石流D 地面塌陷E 地震2、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包括()A 地形地貌B 岩土体类型C 气象水文D 人类活动E 地质构造3、滑坡的主要特征有()A 滑坡体B 滑动面C 滑坡壁D 滑坡台阶E 滑坡舌4、崩塌的发生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突然性B 破坏性C 继发性D 重复性E 季节性5、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 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B 充足的水源C 陡峭的地形D 茂密的植被E 合适的沟床纵坡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措施包括()A 支挡工程B 排水工程C 护坡工程D 减重与反压工程E 锚固工程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地质灾害都是自然因素引起的,与人类活动无关。
6.2地质灾害学案(含答案)第二节第二节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2.结合实例,说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一.地震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指标1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
2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
3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及地面建筑有密切关系。
3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3心理健康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4频发地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5我国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判断1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2地面建筑质量影响地震烈度。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地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2泥石流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多发地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3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第二节地质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学习目标:1.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及影响。
2.掌握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影响。
课前自主预习知识梳理一、地震灾害1.构造地震的发生机制2.震级与烈度(1)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
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一次地震,只有震级。
(2)烈度:地震发生时某一地区地面所受到的影响和。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受、地面建筑等因素,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一次地震,有烈度。
3.原因及分布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生地区。
主要分布在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我国地跨两大地震带,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
主要是台湾、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等地。
4.影响(1)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导致和财产损失。
会诱发、、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2)地震还破坏当地的和,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较长。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山体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产生条件:岩体破碎、、植被覆盖度差。
(3)发生区域: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4)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1)概念: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产生条件:地形陡峻、丰富的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3)发生区域:山区沟谷。
(4)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造成人员伤亡。
问题探究1.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2.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共同条件有哪些?课堂互动探究探究点一地震灾害情景导学[材料] 据不完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
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9级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
第一单元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一节地质灾害【高考链接—地震】(2011年高考上海卷)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
1.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A.南极洲板块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2.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3.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A.山体位移B.地震震级C.震源深度D.地震烈度(2010江苏卷)2010年1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5.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巩固练习—地震】读图回答1~2题。
1.某日n地发生里氏8.0级地震,如果其他条件相同,m地烈度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离震中较远B.震级小C.震源较深 D.位于板块内部2.我国四大高原中,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4.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资料。
《自然灾害》导学案答案自然灾害课后练习答案1.【命题意图】本课题主要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成因、灾害的相关性以及应对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解题技巧】第⑴题,地质灾害的形成往往与当地的地质、地形地势、植被覆盖率及气候等因素有关,从图12可以看出图示地区断层发育广泛、地形复杂、起伏大,尤其是高风险区断层发育强、地质不稳定,地形地势陡而复杂成为该风险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第⑵题,断层发育、复杂地形、坡度大为地质灾害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除了引发泥石流、滑坡之外,还容易引起山体崩塌和山洪的发生;因泥石流是沿着山谷由高处冲向低处,所以当遭遇泥石流时,最佳的逃生方法是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第⑶题,图中甲城市位于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区,防灾减灾中既要搞好减灾又要做好预防工作,因此在应对灾害中要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如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建立预报、预警系统,强化立法监督与管理;做好防范,减轻灾害的发生频率、降低灾害损失;建设护坡、排水等工程;严禁对当地地质地貌、生态造成破坏的工程建设等。
[答]⑴ 断层、斜坡⑵ 崩塌和洪水。
沿垂直于泥石流运动的方向,迅速向高处转移。
(3)加强易发地段的监测,尽量避免该地段工程的选址和施工;护坡和排水工程的施工。
2.答案(1)南方热带雨林气候(2)地震火山(3)原因:① 位于热带地区;② 周边水域广阔,;③ 地形复杂;④ 空气对流很强。
(4)原因: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众多,饵料丰富。
(5)措施:①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止水土流失;②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广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 加强科技研发、应用和推广;④ 提高工业化水平,延伸产业链。
解析第(1)题,由图中位置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大部分面积位于南半球,但纬度位置都较低,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第(2)题,爪哇岛位于板块边界上,地震和火山较多。
一、地质灾害:选择题:(10·湖州)9.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强烈地震。
震后救援人员使用了雷达生命探测仪,根据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特点,从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中探知废墟中是否存在生命迹象。
F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能传递不同的信息C.电磁波能穿透水泥墙D.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10·常州)3.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过程中,救援队利用国产导航仪与北斗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来确定自身所在的位置.导航仪与北斗卫星之问传输的信号属于A.超声波B.次声波C.电磁波D.可见光(10·龙岩)4.国产运八运输机在玉树地震后被派往灾区空投救灾物资。
假设运输机水平匀速飞行,空投物资后,运输机A.动能变大B.动能不变C.重力势能变小D.重力势能不变(10·重庆)6.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
地震后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对灾区投放物品,物品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10·丽水)4.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全面爆发,二氧化硫气体和火山灰等直冲云霄,炽热的熔岩流将冰川熔化,形成洪水。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C.冰川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D.喷出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增多填空题(10·安徽)5.现在地震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加固维修房屋,常常可以看到图示的场景。
假如该工人通过滑轮把50㎏的水泥缓缓提升4m 到房顶,所用拉力约300N。
该机械的效率约为__________。
83.3 %(10·莆田)13.发生地震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办法之一是用石块敲击铁管,这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且传声效果好的道理;但在发生矿难时,被困地底下的人不能用石块敲打铁管,这是因为用石块敲打铁管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大了它们的内能,可能会碰出火星引起瓦斯爆炸。
地质灾害防御应急培训(含答案)姓名:班组:成绩:单选题(每题4分,共计100分)1、地质灾害防治坚持()。
A.以人为本B.企业利益为先C.预防为主D.综合治理2、地质灾害灾情依据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个等级。
A.二B.三C.四D.五3、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级别。
A.一般、重大B.一级至四级C.大、中、小D.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4、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方针:防治地质灾害,实行()的方针。
A.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安全第一,防消结合D.安全第一,生命至上5、地质灾害的灾情包括()的破坏情况。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重要设施D.以上都是6、主要应参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防灾预案对本地区地质灾害的趋势预报和防灾要求,圈定重点防范区段;对重要灾害隐患点,作出中长期预报,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
逐点落实包括()等内容的预防措施,防灾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乡镇、单位,签订责任书。
A.监测B.报警C.疏散D.应急E.以上都是7、落实到()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并向村民详细解释具体地质灾害防治内容。
A.乡镇B.县区C.市D.省8、防灾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签订责任书。
A.乡镇B.单位C.以上都是9、地质灾害灾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大小共划分4个等级。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以上的为特大型。
A.10万B.100万C.500万D.1000万10、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为大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为中型。
A.10万B.100万C.500万D.1000万1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壬自然灾害是()。
A.山体崩塌B.泥石流C.水土流失D.滑坡E.以上都是12、地质灾害评估根据范围划分,面积在几十平千米范围内是:()。
2010全国各地模拟试题自然灾害与防治题组一(河北省石家庄市2010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回答l~3题。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4-6题。
4.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5.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6.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7.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
试着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2) 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
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
试着对比简要分析其差异的成因。
(6分)8. (山东省潍坊七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6.2 地质灾害【学习目标】1.观察地图,指出三种常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地区。
2.结合实例,分析三种常见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3.观看视频,运用实例说明三种常见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认识其关联性。
一、地震灾害1.定义:2.地震构造:图中C为、B为、BC为、AB为、弧线DE为。
(1)地震能量的大小用________表示。
(2)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________表示。
3.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导致人员伤亡和。
(2)间接危害:诱发崩塌、、、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3)心理健康:地震不仅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________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________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地:岩体比较________、地势起伏_______、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________、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4)形成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2.泥石流(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________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多发地: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________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3)危害:摧毁_______,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4)形成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情景一】2008年,汶川之痛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烈度达到11度,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震源深度14km。
第一单元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一节地质灾害【高考链接—地震】(2011年高考上海卷)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
1.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A.南极洲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2.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A.湖南、内蒙古B.内蒙古、云南C.台湾、云南D.台湾、湖南3.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A.山体位移B.地震震级C.震源深度D.地震烈度(2010江苏卷)2010年1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5.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巩固练习—地震】读图回答1~2题。
1.某日n地发生里氏8.0级地震,如果其他条件相同,m地烈度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离震中较远B.震级小 C.震源较深 D.位于板块内部2.我国四大高原中,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4.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资料。
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
据此回答5~7题。
地点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千米)与震中的距离(千米)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X 200 5.8 上午10∶257.4 8Y 500 2.5 凌晨4∶007.1 18205.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B.X地地震产生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6.造成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可能原因,从以上材料中看出的是( ) A.Y地地质脆弱 B.Y地人口密度大 C.Y地离震中近 D.Y地地震发生在夜间7.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洪涝、海啸 B.滑坡、泥石流 C.台风、火灾 D.泥石流、寒潮8.进入2010年以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
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
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一场里氏8.8级强震撼动了智利中南部以及若干周边国家,震源深度33千米。
地震在智利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0人。
材料二:世界地震带分布图。
(1)分析海地和智利大地震的共同成因。
(2)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震级小,但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大很多,试分析原因。
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31.0°N,103.4°E),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2:汶川地震震中构造示意图。
材料3:板块运动示意图。
(1)从成因来看,汶川地震属于________。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诱发地震(2)试解释此次地震发生原因。
(3)地震发生时,简述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情况及其原因。
(4)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次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10.读某次震级为里氏7.8级地震构造图及资料统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总人口(万人) 建筑面积(万m2)地震中灾后死亡人数(人) 伤亡人数(人)经济损失(亿元)倒塌建筑(万m2)A 127 8119746 34762 176.310 3187789 187B 16 68837 1487 3.462 34163 77C 0.23 362 56 0.00087 217.2 32(2)地震造成的建筑损毁最严重的是________,说明判断的根据。
(3)分析灾后死亡人数占伤亡总人数的比重,说明特点并分析原因。
(4)根据材料,为减轻地震灾情,地震多发区应做好哪些工作?1.(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2.(2010·课标全国文综)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2010年7月9日晚,国道213线草坡至映秀方向距离草坡隧道1.5千米处发生一次大滑坡,估计滑坡量约有15000多立方米,这直接导致该路段先前已抢通路段全部被埋,岷江河段部分被堵塞。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B.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C.该滑坡的形成是因为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2.不考虑岩体影响,在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修建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011年5月16日晚上21时20分左右,兰州九洲开发区石峡口小区西面山坡突然滑坡,导致山坡上住宅小区4号楼两个单元坍塌,事故发生后,公安、武警、安监、国土、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救援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抢救。
据此回答3~4题。
3.此次灾害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A.灵江水对土体的长期浸泡 B.降水增加了斜坡物质的转化C.坡体载重过大 D.建筑抗震能力差4.这种现象充分反映了( )A.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B.人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C.人类通过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D.建筑用地的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两个潜在的滑坡山体等高线示意图(两图比例尺相同,等高线单位:米),图中粗虚线为滑坡面与山坡面交线投影。
完成5~6题。
5.下列属于诱发滑坡的自然因素是( )A.工程建设 B.过度开垦C.植树种草 D.暴雨6.人类预防滑坡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确定潜在的滑坡位置②切除滑坡体下部③加强对滑坡体的观察④滑坡体表面用水泥固结⑤锚固山体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7.下面是三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三种地质灾害中属于泥石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种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是什么?(3)分析三种地质灾害的共同成因,如何防治?(4)下图是某地发生地质灾害后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图内所示区域发生了什么地质灾害?与上面哪一幅图发生的地质灾害最相似?为什么?8.下图是修建山区公路前后的两幅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修建公路后,小河沟的含沙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照此下去,该山地公路的安全如何?为什么?(3)在目前情况下,你认为可采取哪些补救措施?工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5江苏文综卷)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等。
2.(2009年福建卷)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
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唐山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8分)据生活新报讯:2010年4月7日凌晨云南省无江县境内出现雷雨、大风以及冰雹天气,导致阿竜水泥厂附近山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顺山而下,冲进了水泥厂生活区和车间,造成1人遇难,多人受伤。
同时造成国道323线交通受阻6个多小时。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A图表示此地等高线地形图,从地形要素看,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图B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
若此时农民正在O点耕作,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3.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从地形条件看,泥石流多发地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
请你指出泥石流多发地所处的高原或山脉的名称,并说明山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2)从降雨条件看,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3)图中A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山脉分布区,但为什么这里是泥石流多发地?(4)图中B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地区,却是泥石流多发地,分析其原因。
(5)在泥石流多发地,要避免和减轻泥石流危害,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4.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亚洲某岛国位置示意图。
材料2:2010年2月17日,菲律宾莱特岛发生特大泥石流,近1800人死亡,1500人失踪,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1)这次特大泥石流的诱发因素是特大暴雨,而菲律宾1月份以来的大暴雨可能与“拉尼娜”天气的增强有关,下列正确表示“拉尼娜”天气的大气环流是( )(2)请分析这次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