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1阶段在线作业 201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格式:doc
- 大小:347.50 KB
- 文档页数:5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C.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剩余价值学说(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D.认识论思想())()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D.邓小平理论()()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唯物主义思想 C .可知论思想A .劳动价值论 C .唯物论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 .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 .辩证法思想 D .认识论思想( )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B .剩余价值学说 D .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D .科学社会主义)()D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C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C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D .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B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D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 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次作业一、辨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哲学就是世界观答:错,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主观唯心主义是无头脑的哲学答:正确,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所以,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荒谬的唯我论,这种唯我论会使人陷入自我精神之中,无法前进。
所以是无头脑的哲学。
二、思考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答: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让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而得到发展。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的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斗争性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主观能动性是指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
主观能动性为人类所特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把握了事物的必然性,就把握了事物的规律。
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及普遍性的特点。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客观规律性是属于物质世界自身;主观能动性是属于意识。
但两者又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
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附参考答案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答案:B2.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B.社会制度的更替C.阶级斗争D.精神文明的发展答案:A更多加微boge3.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C.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D.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意的答案:A4.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否认规律的客观性B.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D.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答案:D5.人在代价关系中()A.只能做价值主体B.只能做价值客体C.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D.只是代价目的,不是代价手腕答案:C6.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昼夜交替B.寒来暑往C.磨擦发热D.电闪雷鸣答案:C7.社会发展的决意力量是()。
A.生产方式B.人口身分C.地理环境D.社会意识答案:A8.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是非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答案:B9.社会基本矛盾是()。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B.社会物资文明和社会肉体文明的矛盾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D10.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C.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D.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答案:C1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D1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第一次作业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第一次作业[作业标题] 作业 1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提交答案时,只需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无需将选择题的原题提交)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英两国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活动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C.一切知识都直接来自实践活动D.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6、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7、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A、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A、“代理制”B、“个人联合”C、“参与制”D、“企业联合”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二、辨析题: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
2、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创造的。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三、简答题: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2、为什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3、怎样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简述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奥鹏15春中国⽯油⼤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次在线作业答案奥鹏15春中国⽯油⼤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次在线作业答案答案见最后单选题 (共23道题)收起1.(2.5分)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使⽤“政治经济学”⼀词的是()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B、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C、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D、马克思主义创始⼈马克思2.(2.5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产⼒B、社会⽣产关系C、社会⽣产⽅式D、物质资料⽣产3.(2.5分)⼈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平均利润规律D、⽣产关系⼀定要适合⽣产⼒的规律4.(2.5分)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 )A、它的创⽴者的阶级出⾝决定的B、它的学习者的构成状况决定的C、它的研究对象本⾝的特点决定的D、它的研究者从外部强加于它的5.(2.5分)商品的使⽤价值与⼀般物品的使⽤价值的区别在于( )A、前者是劳动⽣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B、前者是他⼈⽣产的,后者是为⾃⼰⽣产的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D、商品使⽤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6.(2.5分)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A、只要物是有⽤的,它就有价值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性为前提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性互为前提D、物越是有⽤就越有价值7.(2.5分)商品的⼆重性是()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私⼈劳动和社会劳动C、交换价值和价值D、使⽤价值和价值8.(2.5分)简单商品⽣产的基本⽭盾时()A、脑⼒劳动与体⼒劳动的⽭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盾C、私⼈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盾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盾9.(2.5分)商品内在的使⽤价值和价值的⽭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C、私⼈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10.(2.5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B、⽣产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成为商品D、资本家⼿中集中了很多商品11.(2.5分)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段与流通⼿段B、⽀付⼿段与世界货币C、储藏⼿段与⽀付⼿段D、流通⼿段与储藏⼿段12.(2.5分)在⼀只⽺= ⼀把⽯斧中( )A、⽯斧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同时⼜是⼀般等价物B、⽺处于等价形式,是⼀般等价物C、⽯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D、⽺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是个别等价物13.(2.5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答案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D: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正确答案: C单选题)2:那种主张“天賦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C:唯物主义反映论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正确答案: A单选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资产阶级的发展B: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C:大资产阶级D:中产阶级正确答案: B单选题)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
A:绝对不动B:暂时不动C:运动的特殊状态D:没有空间位移正确答案: C单选题)5: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一种A: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 B单选题)6: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熟悉路线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对立的观点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正确答案: B单选题)7: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A: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B: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C: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D: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正确答案: D单选题)8: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B: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C:人的认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D:思维能够能动地熟悉理想世界正确答案: B单选题)9: “天行有常,不为XXX,不为桀亡,”这是说A:纪律仅仅存在于天然界B:规律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C:规律不具有客观普遍性D:纪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答案: D单选题)10:客观实在性是A:天然物质的个性B:一切物质的共性C:物质的具体形态D:物质的存在形式正确答案: B多选题)11: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下列哪些说法导致人们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答案:A解析: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这些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2.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生命物质的共享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答案:D解析: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有以下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与现象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D解析: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的特殊运动状态。
4.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答案:C解析:逻辑分析法主要指“语言的转向”之后出现的分析哲学、科学哲学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阶层分析法是指用社会学的阶层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
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
是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情况,以达到认识客观实物的方法,它是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5.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答案:B解析: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是批判的继承,属于辩证否定的原理。
18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1.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3.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形式B.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发展内容D.事物发展的整个进程方向和道路6.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7.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不同的作用C.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9.“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折衷主义诡辩论的观点10.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1.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C.购买原材料价值和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D.劳动者转移生产资料和新创造价值的比例12.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 ( )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13.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1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大量的财政支出是用于()。
※<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表格里: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B.运动C静止D具有体积和质量2.实践主体是()A.劳动者B.人C.物质世界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于逻辑的”。
这一论断是()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B.把意识同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D.揭示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4.质是由()A.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B.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C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D.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5.事物发展自我完善的哲学根据在于()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C.事物矛盾所固有的同一性D.物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6.我们感觉到一个苹果的形状、大小、颜色、轻重、气味、滋味和软硬等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个苹果的整个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概念7.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A.矛盾斗争性的形式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B.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C.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D.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的同一性而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8.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在检验真理过程中不需要理论的指导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关系10.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全面地看问题11.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价值与价格的矛盾12. 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产品供不应求B、货币发行过多,变成贮藏手段C、纸币发行过多,纸币贬值D、金属货币价值下跌13.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A、抽象劳动为尺度B、私人劳动为尺度C、剩余劳动为尺度D、简单劳动为尺度1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这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的在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次作业)单项选择题:1、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是( D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B )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B )A、它的存在性B、它的物质性C、它的可知性D、它的矛盾性5、事物的规律是( D )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C、现象之间的联系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6、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是指( C )A、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B、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C、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7、“扬弃”是( A )A、既克服又保留B、抛弃C、既保留又继承D、矛盾的调和8、事物的肯定方面是( C )A、该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B、破坏现存事物的方面C、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D、促进事物灭亡的方面9、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C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1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 B )A、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D、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
当前用户:张拥军•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D)肯定和否定的关系•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是()。
•A)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是一回事•B)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C)利润率决定剩余价值率•D)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标准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参考答案:D收起解析解析:•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宿命论观点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A)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D)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A)读书不能获得知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资本论》的出版•C)唯物史观的形成•D)私有制的消灭•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A)理论性和斗争性•B)阶级性和先进性•C)理论性和先进性•D)革命性和理论性•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反馈建议。
∙单选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B)∙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D.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以说明(D )∙ A.时间的连续性 B. 空间的三维性∙ C.物质的客观性 D. 时间的一维性∙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4、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D)∙A、整体是部分之和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C、整体决定部分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5、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是(B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D.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6、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C)∙A、两点论B、均衡论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一点论∙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C)∙A.人的智力为自然界立法∙B.自然界是人的智力发展的现实基础∙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D.自然界的改变决定了认识能力的改变∙8、“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B)∙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C.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D.真理本身具有阶级性∙9、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C)∙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有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决定作用∙10、商品交换的原则是(C)∙A公平原则B平等原则C等价原则D赢利原则∙1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C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正比∙12、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C)∙13、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D)∙A、保持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的低速发展∙B、着重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迅速地索取自然资源∙C、反朴归真,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D、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D)∙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15、关于国家,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A.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B.国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一种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C.国家是阶级社会中才存在的阶级现象∙D.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17.“存在就是被感知”是(D)∙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C)∙ A.实物性 B.可知性∙ C.客观实在性 D.运动的绝对性∙20.哲学上的二元论是(D)∙A.唯物主义的一种形式∙B.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C.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立派别∙D.主张物质和精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本原的哲学∙2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A.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2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A)∙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决定的∙ C.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D.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23.矛盾斗争的基本形式是(C )∙A.教育和惩罚B.民主和专政∙C.对抗和非对抗D.同一性和斗争性∙2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D)∙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16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B.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D.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8、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D)∙ A 事物的外部联系 B.事物的直接联系∙ C 事物的主要联系 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9、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D)∙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30、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D)∙A.客观真理B.客观事实∙C.客观规律D.社会实践∙3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1阶段在线作业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学习科学理论B)投身社会实践C)了解实际情况D)制定周密计划参考答案:B2.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参考答案:D3.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人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B)头脑中自生的C)人在梦幻中产生的D)人脑对鬼神的反映参考答案:A4.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是阶级斗争的表现,但是造成的结果是改朝换代,这是因为()。
A)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B)地主阶级处在上升时期C)农民阶级过于散漫D)地主阶级过于强大参考答案:A5.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参考答案:D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种观念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唯意志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D7.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绝对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参考答案:B8.关于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错误的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补充D)逻辑证明的结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检验参考答案:B9.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其哲学基础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创新思维规律参考答案:C10.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辩证法(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二、单项选择(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B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D理论联系实际E急用先学,立竿见影(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D)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A德国古典哲学B古希腊哲学C中国古代哲学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5)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A)A康德与休谟B马克思与恩格斯C尼采与叔本华D黑格尔与费尔巴哈(6)唯心论的基本形态有(B)A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B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C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D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7)“唯心论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的观点是(A)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D朴素唯物论的观点(8)“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C)A朴素唯物论 B朴素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A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心外无理,心外无事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0)被誉为辩证法大师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A)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里士多德D狄德罗(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可知性 B实物性 C运动性 D客观实在性(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 )A可知性 B主观性 C物质性 D存在性(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第一章一、判断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凡是哲学都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对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对一切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都认为世界是精神的。
错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是“观念”的产物。
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康德的先验论。
错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错“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错唯心主义是一元论。
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方法必须坚持,已过时的个别理论要修改。
对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它体现了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对哲学的物质范畴是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
错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错“白马非马"的命题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错“白马非马"的命题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对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
对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
对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对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错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对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在一因多果。
错或然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科学说明和测定。
对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要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原理要由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对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对意识的本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错人的大脑是自我感觉的产物。
错人类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和宇宙万物。
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现象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
对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对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唯物论和唯心主义。
对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对“此亦彼也,彼亦此也。
1、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世界观转变的历程,谈谈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我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世界观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指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个正确的世界观,能让你清晰正确的认识世界,以至于利用大自然的规律,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利益。
正确的人生观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领悟人生的真谛,给自己动力,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正确的人生观,潜意识的让我们设立更高的人生目的,达到更高的层次,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和他人进行索取。
人生态度影响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才成为了可能。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是通过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
总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使得一个人的生活充满活力,有鲜明的人生目标,并有着为止不懈奋斗的动力。
因此,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