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187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海底世界-----数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教学挂图,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梅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二、数学就在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身边。
谁来说说你认识几个小朋友?你家有几口人?学生边数,师边板书数字。
你认识这些数字吗?三、认真观察,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画面——海底世界。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2、请你说一说:海底世界里你都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备课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
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三、全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找找周围的数>教案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单元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单元难点: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选取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帮妈妈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比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整理衣服”,通过母子对话引出“怎么整理呢”这个问题,感受分类的必要性,体会分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自主练习”第3题提出“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借助7种物品的多种分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第二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放衣服”,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启发学生利用经验,学习比较“厚薄”、“长短”。
青岛版_一年级数学(上)册_全册教案一、快乐的校园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5各数。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掌握2~5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2~5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师生双边活动:一、导入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我们可爱的校园。
今天,操场上正在进行科技小组活动,同学们有兴趣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新授出示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也想和图上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他们玩的很开心。
生2:我数出了天上有5架飞机。
生3:我知道了天上有1个太阳……师:你们真了不起。
想一想,能看着图提出你喜欢的问题吗?生:放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师:这个同学真棒,能大胆发言,提得问题又好。
同桌互相找一找,看发射火箭的有几个同学?(学生认真而有趣的看图)生1:一个。
生2:1、2、3、4,四个。
师: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不一样呢?生1:我数的是正在发射火箭的同学。
生2:我数的是所有发射火箭的同学。
(下面的同学意见不一致,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已发射火箭的上一个同学,但如果看所有发射火箭的就是4个同学。
你们看得范围不同,数的人数也不同,说得都很有道理。
生:1、2、3……可以表示什么呢?师:谁愿意回答?生:1可以表示1个太阳,2可以表示2架火箭,3可以表示3个小朋友,4可以表示4棵树,5可以表示5架飞机……生:这些数怎么写呢?师:谁能教教大家?生:1像……,2像……,3像……,4像……,5像……三、巩固练习1、写1~5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第3题可引导学生先让学生独立的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连续、和睦的发展。
它不单要考虑数学自己的特色,更应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重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质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说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想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获取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剖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风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讲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重点时辰,我得好好掌握,但同时我也认识到优秀的习惯是不行能在短期间内能够形成的,一定打长久战,而急于求成,成效会事与愿违。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必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优秀的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年纪小,好动、易喜悦、易疲惫,注意力简单分别,特别是刚入学时, 40 分钟的讲堂学习关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但是“学会聆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
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别的学生。
针对这些特色,我得想方想法运用各样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育好习惯。
第一在讲堂语言上要力争小孩化和兴趣化。
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下列问题的时机,促进他们一直处于踊跃主动的学习状态。
总的来说,学生的基本状况有益要素居多,不利要素也许多,重点在于教师怎样灵巧、正确地利用各样要素,变不利为有益。
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行为的引导者。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能力的高低、质量的利害,需要教师耐心仔细地教育、正面的引诱、不停的培育。
我必定要全面去认识每一位学生。
深入仔细地展开教课工作,多方调换学生的踊跃性,园满达成本学期教课任务。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方面(1)联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 之内的数;联系实质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究10 之内的加、减法以及20 之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乞降与求节余的实质问题。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全册新的学年开始了,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特定数学教学计划如下: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 57人,其中女生26人,这些学生来自周围多个自然村。
他们大部分天真活泼,有礼貌守纪律,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如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不主动回答问题等。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这册教材的数与代数领域,首先联系实际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此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二是把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与计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内的一些问题。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宽窄、厚薄,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再一方面,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
统计与概率领域。
一方面,通过“分一分”初步学习把物体按某种标准分类;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教材注意结合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全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找找周围的数》《大蒜有几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案标题: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熟悉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2. 掌握0-10的数值大小关系;3.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2. 数值大小关系的掌握。
教学难点:1. 数字0-10的书写;2. 数值大小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1.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 数字卡片和图形卡片;3. 数学游戏道具(如计数棒、磁性数字等);4. 彩色粉笔、黑板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如:教室里有10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谁呢?2. 出示数字卡片0-10,让学生认识并说出每个数字。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呈现数字0-10的书写形式,让学生模仿书写。
2.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形状特点,如0是一个圆圈,1是一根直线等。
3. 通过比较数字的形状和大小,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三、巩固练习(20分钟)1. 分发图形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2. 利用计数棒或磁性数字等道具,进行数值大小的比较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让他们说出比这个数字大或小的数字。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利用实际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如教室里的座位号、书架上的书本数量等。
2. 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图形,让他们说出图形上的数字以及数字的大小关系。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数字的认识和书写。
2. 引导学生总结数字的大小关系规律。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书写数字0-10的作业,要求规范书写。
2. 布置观察和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的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悉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并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快乐校园一、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快乐的课堂”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0——10的各数。
2、会认、读、写0——10各数。
3、形成初步的位置观念,认识基数与序数。
五、教学措施:1、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
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
六、课时安排:准备课:1课时快乐的校园:4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标题: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重点:1. 数的认识和数的顺序。
2.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3. 数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难点:1.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符号和应用。
2. 数的比较和排序的思维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和教具。
2. 教学投影仪和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具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数字0-9的认识。
2. 通过游戏或歌曲的方式复习数字的顺序。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 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示范。
2.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符号和应用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练习。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2.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及时纠正错误。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让他们进行大小比较和排序。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字进行分类和分组。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加法和减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知讲解、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和小结等环节,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同时,通过游戏和歌曲等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新版本上册使用全册教案教学设计XXX学校教学设计(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教案说明: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编写,同时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年月日个人说明:本教案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
(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探索新知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青岛版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数字1-10,理解数与量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和减法;认识简单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学会比较和排序,以及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认识并书写数字1-10,理解其代表的数量。
2. 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识别并命名基本的几何图形。
4. 比较物体的大小、长度和高度,并能进行排序。
5. 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基本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本册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2. 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命名,特别是对不规则图形的辨识。
3. 比较和排序技巧的掌握,尤其是排序逻辑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教师需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1. 数字卡片和几何图形模型。
2. 计算器或计算板,用于演示加减法运算。
3. 排序和比较活动材料,如大小不一的玩具或图片。
4. 练习题和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将分为几个阶段:1. 导入阶段:通过故事、游戏或日常实例引入新的数学概念。
2. 探究阶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教具学具,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3. 讲解阶段:教师讲解知识点,演示运算过程,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练习阶段:学生通过练习题和应用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阶段:回顾所学内容,进行小测验或讨论,确保学生理解。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清晰展示每个课题的核心内容,包括:1. 数字和运算的示例。
2. 几何图形的插图和名称。
3. 比较和排序的示例。
4. 关键概念的强调。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家中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1. 基础练习:包括加减法运算题和图形识别题。
2. 应用题:设计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创意作业: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数学,如绘制含有数学元素的图画。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1. 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参与度。
教案改案栏海底世界(准备课)------- 数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感受数学的趣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学情分析:学生刚入学,课堂常规不熟悉,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在教学时可利用学具、实物、图片,将抽象的只是具体化。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观察法、自主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海里都有什么?谁来告诉你的伙伴?今天,教师就带你来浏览神奇的海底世界。
二、欣赏“海底世界”1、出示投影片,整体感知画面,说一说画面上都有什么?你了解它们吗?2、分组活动。
(1)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多少?你是怎样数的?(2)这些动物哪些是同类的?这些动物都在什么地方?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什么少?(3)仔细观察图画,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学知识?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首先完成第一个题目,然后教师给出第二个题目再让学生来完成。
并且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拓展练习1、你能不能用一种方法把你数出来的各种数据记下来?2、找朋友连一连生物名称——数字学生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交流答案。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浏览了海底世界,大家认识了海底的一些生物,数出了它们的数量,还了解到一些数字知识,希望大家以后要留心观察,发现更多更有趣的数学知识。
五、作业:你能从教室里找到数吗?看谁找的多,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①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数的认识的起始阶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一班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让同学通过活动,经受分类的过程,学会按肯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通过分类活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3、老师可以适时地向同学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便利。
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那么今日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
二、授新课1、活动一:整理房间(1)有个叫亮亮的小伴侣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间整理好。
(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对亮亮说什么?你们情愿帮帮他吗?那么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沟通,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在一起)课件演示整理过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3)整理后的房间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在家整理过房间吗?请大家回去后能用今日学到的学问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
2、活动二:到动物园(1)导入。
大家帮亮亮整理了房间,亮亮特别感谢大家,现在他和妈妈一起来动物园。
出示课件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给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这些小动物可以分为两类,会飞的。
分为一类,另一类是不会飞的。
请大家给会飞的动物穿上美丽的衣裳。
看哪位同学涂得又快又好,老师就把他的作业展现给大家看。
展现同学作品。
问:他涂的对吗?你有没有不同看法?你知道会飞的小动物还有哪些?3、活动三:到农贸市场(1)导入:参观完动物园,亮亮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课件出示,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亮亮的妈妈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2)同学独立思索完成,指名汇报。
问: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水果有哪些?你平常还喜爱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特别有养分,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2016-2017学年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相互之间已经比较了解,具有了一些上课的常规意识及纪律常识,对周围的环境适应性也增强了许多。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孩子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在幼儿园里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会数,部分同学还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对上下、前后、左右等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数学学习上已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问题意识,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
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家长特别关心和重视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上这些因素为孩子学习数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以上这些都有利于数学的教学。
学生年龄小,也有少数孩子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稍差,但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不统一,本册有些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读图能力差,部分同学没接受学前教育,对颜色、方位等不会辨认,20以内数不会读写,给这学期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班内有一些内向的学生,他们不爱说话,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待于老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
二、教材分析:1、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数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类与比较;认识图形;图形与位置;统计。
准备单元:数数。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六单元:图形与位置。
第七单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第八单元:统计。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估算,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
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体会优化思想。
4、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5、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认识几何形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6、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7、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数据处理的方法;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8、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9、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
3、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开发潜能、理解知识、发展技能,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4、教学中要注意改变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5、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思考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发展对数学的理解,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6、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海底世界——数数总第1课时学校年级学科备课人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
教学目标: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
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
(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
)二、探索新知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
(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后作业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课后作业:当堂达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1、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难点是写1-10各数。
二、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快乐课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天上有几架飞机”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一共有几架飞机、有几个小朋友在参观等,教材只选取了其中一个问题做引导,通过数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第二个信息窗是“快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树上苹果数量减少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关0的问题。
同时图中借助直尺、温度计上的0,进一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
第三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同时通过理解穿红上衣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
第四个信息窗是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
两边人数不相等不能开始比赛,同时这幅图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跑过来的小朋友的加入使两边人数相等可以进行比赛,从而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
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
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课时。
第1课时学校年级学科备课人授课日期课题: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自主练习第1、3、6题。
教学目标: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
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
)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太阳”、“树”、“飞机”、“小朋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4、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如:“天上有几架飞机……”(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要想知道“天上有几架飞机?”用什么办法?(数一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