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试卷代号:2071国家开放大学2 0 1 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美学与美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供参考)2020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4分,共16分)1.C 2.B 3.C 4.B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5.形象间接性是语言艺术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
答:对。
(3分)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于欣赏者的感官,而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
这是语言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
(12分)共15分6.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美育。
答:对。
(3分)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那时普遍认为“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
(5分)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7分)共15分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5分,共30分)7.简述审美情感在美感心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审美情感是一种蕴涵着理解、经过想象创造和升华了的情感。
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
(4分)在美感心理中,审美情感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它是美感心理的动力.(4分)是美感心理的中介.(4分)是艺术创造的驱动力。
(3分)共1 5分8.根据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简要回答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优势与负面因素。
答: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受商业机制制约几方面。
(5分)从以上特点来看,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但也有值得警惕的负面因素。
其优势在于受众广,流传快,影响也广,易深入人心。
其中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注重愉悦大众的同时同样具有很高艺术品位,深厚严肃的文化内涵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很大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美育资源。
《美学与美育》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1.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
A.XXXB.XXX.XXX2.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德国美学家是( )。
A.XXXB.XXXC.XXX.XXX3.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指的是( )A.对称B.比例C.匀称D.均衡4.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
A.XXXB.XXXD.XXX5.虚拟性表演是下列哪种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 )A.戏曲B.戏剧C.电视D.电影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孕( )。
A.思想修养/文化常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聚B.理论素养/文化常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聚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聚/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二、判断正误,并筒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7.社会美的呈现离不开它的意蕴。
8.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
三、筒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9.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请简要作答。
10.简要回答审美情绪在美感心理中的位置和作用。
11.简述外来文化的具体特征。
4、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二题中任选一题。
20分)12.结合实例论述艺术美的本质。
13.从艺术创作过程具体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
试题答案及评分尺度(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1.C 2.D 3.D 4.B 5.A 6.C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7.社会关的呈现离不开它的意蕴。
答:对。
(3分)因为社会事物作为美的对象而呈现,主要是以它的意蕴使人感动。
(6分)社会美的灵魂是善,善被蕴涵在美的感性形式之中,社会事物的意蕴因素在社会美的呈现中具有主导作用。
美学美育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美的规律D. 艺术创作2. 美育的目的在于:A. 提高审美能力B. 增加知识储备C. 促进经济发展D. 改善人际关系3. 以下哪项不是审美活动的特点:A. 主观性B. 客观性C. 情感性D. 创造性4.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主要来源于:A. 社会生活B. 个人幻想C. 科学实验D. 宗教信仰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是指:A. 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B. 艺术作品的内在思想C.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D. 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6. 审美体验中“移情”是指:A. 将个人情感投射到艺术作品上B. 艺术作品的客观评价C.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D. 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7. 以下哪个不是现代美学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实用主义D. 符号学8.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A. 完全分离的B. 相互影响的C. 艺术高于生活D. 生活高于艺术9. 以下哪个是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A. 作品的价格B. 作品的知名度C. 作品的美学品质D. 作品的历史地位10. 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是:A. 辅助学科B. 核心学科C. 非学科D. 边缘学科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审美经验的基本过程。
2. 描述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
3. 阐述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审美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实施策略。
2. 分析现代科技对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A5. A6. A7. C8. B9. C 10. A二、简答题1. 审美经验的基本过程包括感知、情感、理解和评价四个阶段。
首先,通过感知来接触艺术作品;其次,情感上产生共鸣;然后,通过理解和思考来深入作品的内涵;最后,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判断。
美学与美育期末复习重点题目与答案(按章节排列)第一章什么是美学一、单项选择题1.著名的“美的概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柏拉图)提出的。
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费希纳)。
A.席勒B.叔本华C.费希纳D.狄尔泰3.《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朱光潜)A.王国维B.朱光潜C.宗白华D.蔡仪4.美学主要是一门(A.人文学科)A.人文学科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验科学二、判断正误1.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答:错。
因为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的客体。
二者密切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
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答:错。
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三、简答题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P2—P7)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P2—P72、什么是本质论美学?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其突出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
本质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发生期形态,对于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3、什么是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其主要特征有三个:第一,语言取代理性而成为美学的中心问题;第二,放弃美的本质及其他本质问题,注重用语言模型分析审美现象;第三,放弃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追求,认可具体问题的文本阐释。
《美学与美育》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4分,共16分)1.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 )。
A.毕加索B.马蒂斯C.达利 D.梵高2.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的特征表现为( )。
A.丰富多变浪漫 B.强烈多变浪漫C.强烈丰富多变 D.强烈浪漫丰富3.构成形式美的自然因素的要素是( )。
A.色彩线条音响 B.音乐美术雕塑C.音乐绘画形体D.色彩形体声音4.具有原始真实性、情感真诚性和艺术天然性特征的中国古典审美范畴是( )。
A.阴柔 B.自然C.阳刚 D.典雅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0分.共30分)5.社会美的呈现离不开它的意蕴。
答:对。
因为社会事物作为美的对象而呈现,主要是以它的意蕴使人感动。
社会美的灵魂是善,善被蕴涵在美的感性形式之中,社会事物的意蕴因素在社会美的呈现中具有主导作用。
6.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答:错。
因为这样的理解忽略了对古典性的动态性描绘。
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过时的文化,而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
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
7.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答:错。
因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并非仅有人格情操和思想修养才对学生起到形象示范作用。
美的形象是可感的,优秀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着装、仪表等诸多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产生直接的审美效果,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发展,吸引他们仿效和借鉴。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
1.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最为重要的是( )。
A.理性主义美学
B.德国古典美学
C.科学美学
D.生命美学
2.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 )。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梁启超
3. 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4.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认为:电影艺术的基础是( )。
A.镜头
B.画面
C.演员
D.蒙太奇
5.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 )。
A.通俗易情
B.文字传播
C.广泛流传
D.白娱自乐
6.提山“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
A.德国
B.美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专科)》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4分,共16分)1.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 )。
A.毕加索 B.马蒂斯C.达利 D.梵高2.直观具象性,是指( )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A.综合艺术 B.语言艺术C.表演艺术 D.造型艺术3.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
A.高雅文化 B.古典性文化C.外来文化 D.现代性文化4.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
A.创造性 B.情感性C.交互性 D.审美性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5.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
6.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5分,共30分)7.简述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
8.如何理解审美体验的过程?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24分)9.如何理解美的形象性特征?请举例对其进行具体论述。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题。
4分,共16分)1.B 2.D 3.A 4.B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5.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
答:错。
(3分)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的确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郝时普遍认为“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
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不.盱分,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
终结性考核大作业试题及答案浅谈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贯穿美育,培养学生没能力、想象能力,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美育的培养,使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
关键词: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正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美育的培养,是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大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呢?我认为,必须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围绕小学美誉的基本任务来进行。
一、丰富审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认识审美对象的能力,它包括完善的人化的感官、知识和生活经验等。
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作为语文教师,要注意在审美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人的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
欣赏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的美以及各种艺术的美,都离不开视觉和听觉的直接感知。
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观察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经常带领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巍峨的高山,奔腾的大江,挺拨的青松,翱翔的苍鹰,给人以壮美之感;春花秋月,青山绿水,白云初晴流影争鸣,则使人感到秀丽柔美。
生机盈然、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我们自组织学生去观赏大自然的美景时,要注意和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
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如《海上日出》《黄山奇石》《日月潭》《瀑布》等。
在教学这类写景的课文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赏同类或相似的景物,做到课内外相结合。
《美学与美育》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
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蔡仪
2.下列美学家中主张美在关系的人是( )。
A.康德 B.狄德罗
C 柏拉图 D.黑格尔
3.对于美的直接感受能力,西方叫“敏感”,中国古典美学称为( )。
A.“妙悟” B.会心
C 移情 D.虚静
4.中国现代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
A.梁启超 B.宗白华
C.蔡元培 D.王国维
5.外来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 含蓄空灵奇异 B.奇异抽象含蓄
C.奇异征实逼真 D.奇异逼真抽象
6.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 )。
A.丰富多变浪漫 B.强烈多变浪漫
C.强烈丰富多变. D.强烈浪漫丰富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在现代教育中,美育与艺术教育是一回事。
8.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同一个意思。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
9.简要回答人的美表现为哪些层面?
10.怎样理解美育这一概念?
11.自然具有哪些方面的独特美育效应?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二题中任选一题。
20分)
12.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是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进行具体论述。
13.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语言艺术的“形象间接性”特征。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美学与美育》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美学与美育》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 4分,共16分)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A.王国维 B.朱光潜C.宗白华 D.蔡仪2.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 )A.西方文化 B.印度文化C.中国文化 D.伊斯兰文化3.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A.德国 B.美国C.英国 D.奥地利4.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
A.思想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B.知识修养品德修养人格特征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D.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情感经验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5.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
6.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5分,共30分)7.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8.如何理解美育的具体特征?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24分)9.艺术创作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举例论述审美体验在艺术创造活动过程中与艺术的关系。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开卷)(供参考)。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71)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中括号内。
每题4分,共16分)1.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了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 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人的是()。
A.王韬B.王国维C.蔡元培D.鲁迅2.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A.卢格B.埃里克森C.怀特D.皮亚杰3.从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与民族演变角度来划分,可以把审美文化形态分为()oA.古典文化外来文化现代性文化B.古典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C.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民间文化D.高雅文化古典文化现代性文化4.教学艺术通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教材处理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B.教学设计艺术/教材处理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C.教学设计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D.教学设计艺术/传媒选择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5分,共30分)5.形象间接性是语言艺术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
答:对。
(3分)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欣赏者的感官,而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
这是语言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
(12分)共15分6.在现代教育中,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美育。
答:对。
(3分)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那时普遍认为“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
(5分)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7分)共15分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5分,共30分)7.如何理解美学的对象?答:美学所关注的对象是在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显示的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2020年7月中央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2071课程代码:01085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形式美的自然因素的要素是(D)。
A.色彩线条音响 B.音乐美术雕塑C.音乐绘画形体D.色彩形体声音2.(D)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A.对称 B.比例C.匀称D.均衡3.欣赏艺术美,要学会通过具象的画面、形体,去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内层的(A)意味和情趣。
A.抽象形式 B.逻辑概念C.情感 D.道德4.外来文化的基本特征是(C)。
A.含蓄空灵奇异 B.奇异抽象含蓄C.奇异征实逼真 D.奇异逼真抽象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5.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
答:错。
因为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的客体。
二者密切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
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6.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造无从谈起。
答:对。
艺术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其每一个环节都与审美体验密切关联。
对于艺术创造而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7.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请简要作答。
参考答案:第一,创造何使用符号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第二,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实践的基本内容;第三,人类通过符号表现其实践的“有意识”性和“自由自觉”性;第四,人类所创造和欣赏的美,必定存在于具体可感的符号系统中。
8.如何理解美育的具体特征?参考答案:美育的具体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
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共同形成了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的独特形态。
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的实施手段是以美的形象吸引人,其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
美学美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中的“美”是指:A. 客观存在的自然美B. 主观感受的审美美C. 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美D. 艺术作品中的审美美答案:B2. 美育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B. 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C. 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D.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审美体验的特点?A. 主观性B. 情感性C. 客观性D. 直观性答案:C4. 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艺术创作B. 美的本质C. 美的起源D. 美的分类答案:B5.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A. 完全独立B. 互为补充C. 相互排斥D. 完全相同答案:B6. 美学中的“崇高”是指:A. 一种艺术风格B. 一种审美情感C. 一种道德品质D. 一种社会制度答案:B7. 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是:A. 辅助作用B. 核心作用C. 边缘作用D. 基础作用答案:B8.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A. 经验主义B. 理性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C9. 美育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不包括:A. 情感陶冶B. 审美提升C. 智力发展D. 体力增强答案:D10. 美学中的“悲剧”是指:A. 一种戏剧形式B. 一种艺术风格C. 一种审美体验D. 一种社会现象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育的内容包括:A. 艺术欣赏B. 艺术创作C. 艺术批评D. 艺术史答案:ABCD2. 美学研究的范畴包括: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分类D. 美的实践答案:ABCD3. 美育的功能包括:A. 情感陶冶B. 审美提升C. 智力发展D. 体力增强答案:ABC4. 美学中的“形式美”包括:A. 对称B. 平衡C. 节奏D. 和谐答案:ABCD5. 美学中的“内容美”包括:A. 思想性B. 情感性C. 社会性D. 历史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试卷代号:2071 座位号
国家开放大学2 0 2 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美学与美育试题(开卷)
2020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面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构成形式美的自然因素的要素是( )。
A.色彩线条音响B.音乐美术雕塑
C.音乐绘画形体D.色彩形体声音
2.( )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A.对称B.比例
C.匀称D.均衡
3.欣赏艺术美,要学会通过具象的画面、形体,去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内层的( )意味和情趣。
A.抽象形式B.逻辑概念
C.情感D.道德
4.外来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含蓄空灵奇异B.奇异抽象含蓄
C.奇异征实逼真D.奇异逼真抽象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小题15分,共30分)
5.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
6.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造无从谈起。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5分,共30分)
7.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请简要作答。
8.如何理解美育的具体特征?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共24分)
9.结合实际情况论述艺术教育对于青少年发展的意义。
《美学与美育》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提出的美学观是( )。
A.“有意味的形式” B.美是生活
C.实验美学 D.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2.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又称《审美教育书简》)的作者是( )。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鲍姆加登
3. 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4.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 )。
A.通俗易懂 B.文字传播
C.广泛流传 D.自娱自乐
5.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
A.高雅文化 B.古典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现代性文化
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1.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2.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
1.如何理解美学的对象?
2.简述造型艺术的“瞬间永恒性”特征。
3.简答自然的美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20分)。
美学与美育期末考核题一、单选题(共5道题)1.(2.0分)“爱屋及乌”体现的审美想象形式是(C )。
A、对比联想B、通感C、接近联想D、再造想象2.(2.0分)(B )与其它音乐元素相比是最富有个性色彩的。
A、节奏B、节拍C、旋律D、和声3.(2.0分)下列哪一个建筑是现代社会的纪念碑?( A )A、自由女神像B、埃菲尔铁塔C、卢浮宫D、凡尔赛宫4.(2.0分)“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
”这种表述可以对应审美形态中的(A )。
A、优美B、崇高C、悲剧D、喜剧5.(2.0分)罗丹说:“没有一条人体的肌肉不表达内心的变化的。
一切肌肉都在表示快乐和悲哀,兴奋和失望……”这句话主要强调出体育中的(D )。
A、身体性B、情感性C、协调性D、运动性二、多选题(共5道题)6. 展开收起6.(3.0分)审美经验包含的内容有(BCD )。
A、审美趣味B、审美能力C、审美倾向D、审美感受E、审美评价7.(3.0分)在各门艺术中,只有(A )和(D )是兼有文学过程和艺术过程的。
A、绘画B、书法C、戏剧D、电影E、小说8.(3.0分)下列哪些作品体现出了审美形态中的崇高类型?(ADE )A、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B、雕像《大卫》C、雕像《米洛的维纳斯》D、油画《自由引导人民》E、油画《蒙娜丽莎》9.(3.0分)日常谈话中,美字包含的意思有(ACDE )。
A、真假判断B、感官快适C、伦理判断D、审美判断E、美感体验10.(3.0分)下列选项跟美感有关的是(CD )A、人们受到真心夸赞时,那种心里美美的感觉。
B、朋友陶醉在摇滚乐里C、恋爱中的情侣想看两不厌的感觉D、球迷喜欢足球比赛里的激烈拼抢E、流连在艺术展览馆的人们忘了时间三、判断题(共5道题)11.(2.0分)拉丁文“建筑”最初的含义是“巨大的工艺”。
(正确)12.(2.0分)绘画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色彩。
(错误)13.(2.0分)贝拉兹说, 舞蹈是"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正确)14.(2.0分)海洋的美一定属于崇高范畴。
《美学与美育》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
1.创立“实验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
A.席勒 B.叔本华C.费希纳 D.狄尔泰
2.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德国美学家是( )。
A.康德 B.黑格尔C.笛卡尔 D.席勒
3.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指的是 ( )
A.对称 B.比例C.匀称 D.均衡
4.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
A.卢格 B.埃里克森C.怀特 D.皮亚杰
5.虚拟性表演是下列哪种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 )
A.戏曲 B.戏剧
C.电视 D.电影
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二、判断正误,并筒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社会美的呈现离不开它的意蕴。
8.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
三、筒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
9.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请简要作答。
10.简要回答审美情感在美感心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1.简述外来文化的具体特征。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二题中任选一题。
20分)
12.结合实例论述艺术美的本质。
13.从艺术创作过程具体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题3分,共18分)
1.C 2.D 3.D 4.B 5.A 6.C
二、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13分,共26分)
7.社会关的呈现离不开它的意蕴。
答:对。
(3分)因为社会事物作为美的对象而呈现,主要是以它的意蕴使人感动。
(6分)社会美的灵魂是善,善被蕴涵在美的感性形式之中,社会事物的意蕴因素在社会美的呈现中具有主导作用。
(4分)
8.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
答:对。
(3分)。
以活动为中心符合青少年活力丰沛、活泼好动的特点,(4分)而且美育的基础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只有在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中,青少年才能积累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丰富审美趣味,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个体。
(6分)三、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题12分,共36分)9.为什么说符号实践是美得以显现的场所?请简要作答。
答:第一,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第二,创造和使用符号是人类实践的
基本内容;第三,人类通过符号表现其实践的“有意识”性和“自由自觉”性;第四,人类所创造和欣赏的美,必定存在于具体可感的符号系统中。
以上四点各3分。
10.简要回答审美情感在美感心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审美情感是一种蕴涵着理解、经过想象创造和升华了的情感。
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
(6分)在美感心理中,审美情感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它是美感心理的动力,是美感心理的中介,是艺术创造的驱动力。
(6分)
11.筒述外来文化的具体特征。
答:外来文化是民族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化。
从中国文化视野来看,外来文化具有的具体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奇异;征实;逼真。
(6分)奇异指文化意义上的奇特和差异,在价值观念上的对比和补充。
(2分)征实指追问本体、以实体为本的传统。
(2分)逼真指对
形式的确定性追求。
(2分)
四、综合论述题(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论述问题。
二题中任选一题。
20分)12.结合实例论述艺术美的本质。
答: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符号的形式与意蕴、艺术创作中的创造与规范、艺术接受中的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三个方面。
(4分)
首先,艺术作品是形式与意蕴的统一。
这是艺术美的首要特征。
艺术符号是有意蕴的,但它必须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二者是有机融合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相加或彼此分离。
如徐悲鸿的《奔马图》,风驰电掣、生动逼真的奔马形象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思和热切期望祖国进步发达的精神意蕴,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剥离。
(4分)
第二,艺术创作又是创造和规范的统一。
创造性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作为艺术家生命的个性表现,艺术美既必须接受艺术创作规范的制约,又应充分体现艺术家的独特创造精神,它应是对传统规范的挑战,这两方面的辨证统一方能形成艺术美。
徐悲鸿的奔马之所以成为艺术美的经典形象,就在于表现出了鲜明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可贵而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4分)
第三,在艺术接受中观众的审美观照既有个体差异,而个体的审美愉悦义具有可普遍传达性,符合一定社会标准,在个体差异和社会标准之间保持动态统一。
(4分)举例论述4分。
13.从艺术创作过程具体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
答:艺术创造过程一般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创造性动力因素。
(5分)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
艺术兴发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诗句生动地表明是对祖国眷念的情感体验、深沉的忧患意识的长期积聚和酝酿,激活了诗人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
(5分)
第二,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
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
艺术家深刻的丰富体验给艺术构思所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材料,最重要的是赋予艺术构思以内在的逻辑。
这种艺术创造的特定逻辑就是审美体验的逻辑,或者说情感的逻辑、想象的逻辑,它们在根本上都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律动。
(5分)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
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过程。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
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把人生的凄凉和辛酸、历史的没落与哀宛,化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苍茫命运和众多的人物形象。
那是主体的审美体验在心灵中生成的审美意象的物化,它们的最后根据就在审美体验之中。
(5分)
注:鼓励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对判断题、论述题,如有虽不同于参考答案,但言之成理并确有创见者,可视情况给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