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4.21 KB
- 文档页数:2
财经类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探索摘要:本文针对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千篇一律、缺少特色等状况,在分析财经类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财经类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结合我院的实际,突出交叉性学科的特色,制定财经类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计划,探索培养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现代科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和计算机程序开发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经济领域;课程体系;复合型人才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各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计算机人才不能仅仅掌握技术,还要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将所学的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去,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长”。
1财经类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的本科计算机教育存在几个弊端。
一是科学与技术并重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IT产业和国家信息化建设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二是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偏离产业对人才的需求[1]。
财经类院校不是专门培养计算机科学研究人才的学府,我们的优势在经济方面,所以,应该尝试走一条计算机和经济有机结合的道路。
我们认为财经类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注重经济管理实务分析、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融合,突出交叉性学科的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知识、数学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综合经济分析,具有从事宏观和微观经济领域的研究和计算机程序开发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2]。
2以市场就业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要走入社会,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要能被社会接受,并在社会中立足。
试想,瑞星公司会让一名普通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去为他们开发软件么?这种设想有些极端,但它是现实问题。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摘要:文章讨论了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模式,并介绍了通过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施办法。
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经调查及统计验证,该方案切实可行,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有益处。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模式近年来,全国各高校不断挖掘潜力扩大招生,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各高校不断申请新的专业,使自己成为综合性院校。
我校作为经济管理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是一切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和必修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计算机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意识。
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理解、领悟程度不同,如果采取相同的教学,必然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消化不良”的现象,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还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和“分类教学”势在必行。
1 理论依据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高校改变了过去呆板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计算机基础作为经济管理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学生学习其它后续课程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深造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工具。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对于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其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尽相同,甚至差距较大。
许多经济类院校均已发展成为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同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不同学科门类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
如果不考虑学生基础差异和专业差异,一味的按一个标准组织教学,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
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是我们研讨的重要课题。
汤姆林森(Tom Linson Carol Ann)教授主张的差异教学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和解决上述问题。
财经管理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素质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对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助性实验1引言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指面向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领域工作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信息技术,因此要求大学生有更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更强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将信息技术与本专业紧密结合,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各专业领域。
计算机水平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的突出标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信息素养。
可见,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已成功地实施了金关、金卡、金税、金财、金贸、金审、金旅等一批重大的信息系统工程,这些工程涉及财经管理类的多数专业,显然这些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的部门信息化程度都很高,我们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适应工作环境。
2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素质和能力分析多年来信息化实践表明,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更是各类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财经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当具备与信息技术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
具体分析如下:2.1操作使用能力是指最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能力,文本与图形表述能力,网上交流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简单的数据处理能力,选购、组装、配置计算机系统的能力等,这是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2应用开发能力是指在操作使用能力的基础上,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专业领域的能力。
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有效处理本专业的业务,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还需要具备应用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软件的能力。
浅谈《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革。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讨论,首先介绍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然后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评估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参与度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具体内容。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文章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讨论的重点,强调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讨论和建议,可以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评估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参与度提升、教学改革效果评估、展望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亟需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主,缺乏与实际应用结合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科技发展,缺乏新技术和新领域的介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包括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估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提升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的努力。
通过这些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挑战。
1.2 问题引入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行业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操作技能培养上,与实际应用脱节严重,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要求。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从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推动这一改革。
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拓展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结论部分强调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未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推动整个教育体系与时俱进。
这些思考和建议将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学生能力与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前沿技术, 热点问题, 多样化选修课程,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 必要性, 发展方向1. 引言1.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于推动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在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下,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还能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对教师的培训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应该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1.2 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滞后。
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摘要】本文主要围绕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背景情况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随后分析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改革的必要性。
接着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具体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了读者对改革的理解。
文章对改革的影响和未来展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总结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背景介绍、问题呈现、目的、现状分析、必要性、措施、案例分析、影响、展望、总结、建议、未来展望、结语。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各行各业,也使得计算机基础教育日益重要。
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计算机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在毕业后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
教学资源的不足和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进行改革。
通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提升教师水平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
本文将从以上角度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旨在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1.2 问题呈现在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速度无法与之相匹配,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脱节。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较为呆板,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的引入,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现有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亟待进行改革。
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更新与拓展、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整合、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和实践环节增加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更新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引入前沿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在总结了核心思考,展望了未来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这些思考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整合、学生评价体系、实践环节、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现状分析、总结核心思考、展望未来发展、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主要旨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目前,传统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分散等。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必须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本文将围绕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和增加实践环节等方式,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2 现状分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当前时代的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现状分析显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 内容陈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仍停留在传统的编程语言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未能及时更新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入门课程,通常在大一开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不断拓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
当前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考察。
过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动力不足。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适时的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重新设定、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只有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时往往缺乏足够的动手实践机会,导致理论知识很难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影响了他们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字数:206】1.3 研究意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教育体系的更新与进步,促进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技能。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更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高职院校经济类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摘要:本文根据当前经济类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现状,分析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方案。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当前,各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对所有在校生都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并设定了一些学生毕业管理规定,如要求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才可以毕业等等。
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依然存在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在教学及实践环节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对计算机科学系统知识结构不清经济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内容,总计约180学时。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180学时的学习之后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分别应用于哪些领域;没做过的操作不敢做;没学过的软件不会用。
学习了数据库应用课程,工作中却不会使用现成的数据库应用软件,碰到问题就抓瞎,更谈不上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一个应用程序了。
学习了某一个关系型数据库软件,换一个就不会用了,没有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习了低版本的软件,面对高版本的同样软件却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操作。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对计算机科学的系统知识结构认识不清,没有把所学的知识对应到计算机科学的知识结构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谁是谁,所学知识凌乱,没有条理。
归纳起来就三个字:“多”、“乱”、“难”;知识点多,脑子乱,操作难。
1.2过于强调上机操作而忽略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面是计算机课程考核多采用上机操作方式,这就使得教学环节会偏重于操作而忽略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
有些教师甚至将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这些理论内容放弃不讲,只讲上机操作。
导致学生虽然通过了考试,却对相关的计算机理论一无所知,仅仅是会做题而已。
[收稿日期]2006-07-20[作者简介]胡小春(),男,广西宁明人,研究生班毕业,广西财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胡小春(广西财经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广西 南宁 530003)[摘要]本文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财经[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大学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都要开设的一门课程。
计算机网络课程被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列为计算机基础的6门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被设置为我院的全校性选修课之一。
我院是升级不久的财经类本科院校,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以前的大专教学,甚至是中专的教学模式中。
现行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明确主要存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上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师都是经过本科甚至研究生计算机专业学历教育的,他们接受的都是专业的学科知识教育,有些教师不假思索地拿他们以前学的内容给学生讲授,造成了以专业的知识讲授给非专业学生的现象。
另一方面,我院合并升格不久,在这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还很少,各任课教师基本上是独自为政,还无法形成严格统一完整的教学体系。
许多教师都不太明确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应该掌握什么内容,对其中内容掌握的程度等等。
2.教学内容不合理正是由于教学目的不明确,造成了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的计算机网络教材都是以OSI (Open System Interecnneetion )的七层模型来讲解,似乎学计算机网络就是学OSI 的七层参考模型,对于每一层的相关协议根本就没有从应用的角度去让学生理解。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是从应用的角度去讲解底层协议的实现,所以学生对网络的实现感到非常抽象,甚至无法理解。
财经类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对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财经类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中,工作重点应该是结合财经类大学专业特点,促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同专业特点更加密切,有针对性创新教学理念,适当增加Excel技术在经济和管理中应用的内容,突出Excel相关课程内容的重要性,选择更为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成效,培养更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由此,本文主要就财经类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工作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标签:财经类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计算机技术作为社会前沿技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基于此,在高等教育中增设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内容成为必然选择,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提升未来就业竞争优势。
故此,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提升大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应对现行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完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提高大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由此看来,加强财经类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重要性计算机技术作为当前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此,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始终坚持以培养社会市场所需人才为主要目的,主要经历了三次重要改革,第一次改革是在1997年,我国教育部高教司进一步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统筹规划了同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五门课程,其中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
与此同时,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确定了计算机基础课在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1]。
Technooogy Doscussoon数据通信2020.5新时代财经类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改革实践探索------------------------------王海涛李福裕刘军刘珏(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思丰科育是高等教育之本,专业建设是本科教育之魂,新时代对本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育部新近颁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江苏省教育厅也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快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育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紧跟时代潮流和国家发大势,积极投身本科专业改革实践。
本文以金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从财经类独立学院的视角详细阐述了专业建设和改革的背景、总体思路、具体施和成效。
首先,介绍了本专业的历史沿革、专业定位和特色优势;然后,详细说明了本专业改革的具体做法和加强教学质量保障的主要举措。
最后,给出了进-步推进专业建设改革的思路,并分析了本专业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改革;工商融合;新商科;嵌入式人才培养1专业概述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财经类独立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于2003年开办,同年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十余年来,培养了近千名计算机专业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积累了优质的办学资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尽管许多高校增设了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但人才缺口仍然呈现着不断扩大的态势,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匮乏。
面对新的形势,着眼江苏地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和人才急需,金审学院下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协同专业方向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在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于于16年及时调整优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内涵,依托母体院校一南京审计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和自身师资、条件基础,确立了“网络安全”为本专业的主要方向,同时,以本校的会计审计、经济金融和管理三大主流专业群为条件和平台,以计算机学科素养、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软件开发基础及其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专业内涵,明确“差异化”的人才培养定位,主要面向江苏地区经济金融、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民营企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部门,培养思政合格、创新性强,具备计算机和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经济金融专业知识基础,能够从事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网络安全服务保障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本专业服务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和江苏省产业发展布局,着眼新兴信息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专业发展和定位体现出以下特色优势:一是“工、商科融合”的专业内涵特色。
论文导读::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中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当今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也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学校的跨跃式发展,为了让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快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时光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否能培养出熟悉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大学生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标尺,鉴于此,我们应该对现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能更快适应现代社会的拥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大学生。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1、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且学习条件及家庭环境差异,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电脑已经成为必备品,这样学生每天都能使用电脑,对电脑的基本应用比较熟练教育论文,能较好地掌握其基本操作。
而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不能经常甚至根本不能使用电脑的学生,由于很少接触电脑,那计算机基础必然较差。
这样的现象导致教学内容难以控制。
2、统一的教学内容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创新空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不利于因材施教。
三、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现代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工具已经深入人心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现在的用人单位也越来青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成为现代高校的迫切责任,作为高校,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相关领域,这就让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上各高校议事日程。
2、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的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从自身的专业背景到专业能力都有所不同。
高校财经类专业mis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财经类专业的MIS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以MIS课程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提出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采用新技术手段等途径,不断优化和完善MIS课程教学,以适应现代技术环境下的实际需求。
同时,本文指出,在MIS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角色也需要发生变化,既要充分发掘自身教学资源的价值,又要积极扮演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高校财经类专业;MIS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改革。
正文:一、MIS课程教学的现状MIS,全称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针对管理决策层的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MIS也成为了各行各业逐渐转变管理模式和方式的必需品。
因此,在高校财经类专业中,MIS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逐渐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必修课之一。
然而,当前MIS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首先,传统的MIS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际案例和企业实践的引入,学生往往难以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
其次,MIS课程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MIS课程教学本身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和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都需要相应配备和更新,但大多数高校仍未能做到它们的应有水平。
因此,对MIS课程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资源等,都是MIS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二、MIS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针对MIS课程教学改革,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扩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MIS课程教学应该更加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企业信息系统中,开放式情境下,让学生全面掌握MIS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太原科技2008年第3期T AIY U ANS C I-T E CH贾颖随着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计算机支持的理财、决策等信息技术在金融、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财经、管理类专业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6年8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白皮书,提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1]。
同时,又指出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分层次、分类规划与实施,原因是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涉及的面非常广,在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方面,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差异很大[1]。
所以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既要体现基础教学的特点,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解,也要针对专业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计算机课程和教学内容,为学生今后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财经类院校中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还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以山东工商学院为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分为3个部分,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软件技术基础(包括VB 和VFP )(必修)、计算机公共选修课(如统计分析软件及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C 语言程序设计、网络程序设计、M atlab 语言及应用等)。
1)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还没有实行。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从2001年起用5-10a 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各地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深入程度也不同,针对大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不均衡的现状,在学生入学时进行摸底考试,从而进行分级教学是十分必要的[2]。
而很多高校还保留着为全体新生统一教材、统一课程或者为某些专业指定某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模式。
2)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千篇一律,缺乏针对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3)计算机公共选修课体系尚不完整。
目前,为学生开设的计算机类选修课数量较少。
山东工商学院作为财经类院校,专业设置涉及理工、经管、文法六大学科门类,然而目前所开出的计算机类选修课还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财经类院校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地建立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对多所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调查和对财经类院校教师的访谈,听取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笔者认为财经类院校中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应该分为3个层次,即全校公共必修课、全校公共选择修课和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第一层次,全校公共必修课。
第一学期,新生入学后,进行计算机基础水平文章编号:1006-4877(2008)03-0088-02(山东工商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山东烟台264005)收稿日期:2008-01-07;修回日期:2008-02-14作者简介:贾颖(1979-),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2006年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助教。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探讨摘要:信息技术在金融、管理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对财经类院校本科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探讨了如何合理建构财经类院校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以提高财经类院校毕业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科教园地7太原科技2008年第3期T AIY U ANS C I-T E CH的摸底考试,摸底考试可以使用相当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难度和覆盖面的试卷,然后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级教学。
对于考试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分到A 级班,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高于60分的学生分到B 级班,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讲授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Window s 操作系统和Office 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因特网基本操作,信息安全基本知识。
偏重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讲授。
《大学计算机基础》以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为主,而将工具性、操作性的内容放到实验课中,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计算机软硬件、网络和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及其基本的使用能力。
这两门课的目的是介绍学生可以长期受用的计算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类课程打下基础,使学生具备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二学期,为了培养学生专业领域内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集成和开发能力,为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软件技术基础》课。
根据学科特点,不同的专业修读不同的语言类课程。
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Visual FoxPro [3]。
VFP 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同时它也提供了强大的程序设计语言,学习VFP既可以让经管类学生熟悉一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又可以领会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C (或C++)程序设计可作为理工类学生的语言课程。
C (或C++)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对于培养理工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而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属于可视化编程,作为文法类学生的必修语言。
通过软件技术基础的学习,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更要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
第二层次,全校公共选修课。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不同的领域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财经类院校需要在每个学期都开设一定数量的计算机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选修,见表1。
第二层次的计算机课程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科学的发展,科目要进行及时地调整,以紧跟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最接近科学前沿的知识。
第三层次,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前两个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是全校性质的课程,在课程设置和具体讲授的时候都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专业,各个专业必须根据计算机在本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设置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课程。
3结束语目前,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部和高校领导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高校都在致力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提出了一套合理、完整的财经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希望对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64-65.[3]余文芳,琚春华.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8):40-42.(实习编辑梁志刚)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 Q L S erver 计算机网络与I nte rnet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高级程序设计电子商务商务网站开发表1计算机选修课课程菜单开课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网络银行与电子支付S PS S 统计应用软件网页设计与制作电脑三维动画计算机辅助设计(C AD)现代物流开课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每学期Discussion on the Reformation of Computer Basic Curr icular System in the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yJIA Ying(Depar tm ent of Computer Foundation Studies,Shandong I 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Ya nta i 264005,C hina )Abstr a ct:Due to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informa 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nancial and managing domain,the higher abilit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 or undergraduates in the university of f inance and economy was required.This paper discussed how to reasonably construct the computer curricular system in the university of financ e and economy in order to f y y f f K y y f f y;;y 科教园地raise the in ormation literac and the abilit o computer application or the undergraduates.e wor ds:universit o inance and econom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r s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