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宏大的社会目标。
其中,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构建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一、和谐社会的概念与特点和谐社会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理想社会状态。
和谐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共同富裕:和谐社会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贫困和社会不公现象。
2. 公平正义: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正和法治精神,保障人权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3. 民主参与:和谐社会重视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和合法权益的维护。
4. 和睦相处:和谐社会强调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彼此尊重和关爱。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基本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经济结构、历史发展规律以及阶级斗争等内容,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和历史地位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和谐社会只能在消除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实现,这与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相契合。
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革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在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了社会的演进和变革。
实现和谐社会需要超越阶级对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理论思路和实践路径。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和谐社会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相一致。
三、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实施策略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实践指导。
以下是实施和谐社会的几个重要策略:1. 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财富的共享。
2. 民主法治与社会秩序:加强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基本人权。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和谐社会【摘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
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认识上的深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
要求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本文就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中国,我能做什么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实现途径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和谐指的不是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我们党从来都强调,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党领导的各项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利益关系协调的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突出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包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协调利益关系,首先要把坚持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其次,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依法及时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秩序、稳定的机制作保障。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
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
1.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强调消除社会阶级差距和剥削,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可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消除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水平。
2.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经济制度,合理分配资源和财富,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社会进步。
3. 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包括人民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权益。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政策,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促进社会稳定和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团结。
通过加强公民意识、社会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能力,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在于通过公平正义、经济发展、人民权益保障和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与社会和谐建设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深刻洞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矛盾,还提出了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重要思考和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中,社会和谐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旨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矛盾运动的普遍性,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矛盾推动的复杂系统。
根据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矛盾的辩证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各种矛盾,如阶级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等。
社会的发展就是通过这些矛盾的辩证运动实现的,而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要不断解决并促进这些矛盾的辩证运动。
2.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
通过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3. 社会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社会的和谐建设要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促成社会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
二、社会和谐建设的主要任务社会和谐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原理,社会和谐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1.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和谐不能仅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社会和谐建设需要关注人们全面发展的需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2. 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如阶级矛盾、经济矛盾、文化矛盾等。
社会和谐建设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和谐建设要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消除贫富差距和不公平现象,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正的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4. 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和谐建设要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而努力。
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试述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有一个学期了,今天,我就试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谈谈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在谈论今天的话题之前,我先谈一下我所理解的和谐社会。
我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良性状态,一个理想的目标,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
而从更深的层次看,和谐属于哲学范畴。
哲学意义上的和谐是关于为人处事、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它着眼于和谐与不和谐的对比,抽象出和谐的本质属性,并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做出理性概括,主要包括和谐观念与和谐思维。
——(此段资料来源《百度文库》)马克思认为矛盾是无处不在的,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必须考虑到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1)人与自然地和谐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性。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看做和谐社会最核心的关系。
那么,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人们是怎么做的呢?曾经的一段时间,社会各界主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环境的破坏置之不理。
当环境被破坏的千疮百孔后,人们意识到,这不是他们要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价值,当人们发现环境的价值大于经济的价值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和谐便自然而然的产生。
(2)人与社会的和谐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社会之外的动物,社会的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以往的社会中,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最初原因。
针对这种状况,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只有人全面发展了,社会才会公平,人才能和谐发展。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那么生产关系的结构和本质不能改变。
举例来说,现今人类社会,总是不缺乏一些人,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一些人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被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
这将大大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不和谐的标志。
但通过国家的具体政法措施,虽不能将这种现象彻底杜绝,但能够将它控制在不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范围内,这便是成功的。
从马克思哲学观谈对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前言马克思是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代的政治、经济领域,也对社会和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哲学观出发,探讨如何在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
1. 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矛盾而生产生发展的。
任何一个社会都面临着基本矛盾,而这种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基本矛盾,例如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
对于这些基本矛盾,我们不能够简单地用消除一方来解决问题,而应该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去处理这些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 社会管理的重要性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着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然而,阶级斗争也可能对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因此,对于社会管理来说,必须重视对不同阶级的调节和管理,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我们面临着城乡、民族、贫富和教育等方面的差距,这些差距都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通过社会管理的手段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立法、司法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法律和政治是天然的矛盾,政治要求权力,而法律则限制权力。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立法和司法的功能是对政治的调节和限制。
在当今社会,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司法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
只有建立起健全的法律和司法体系,才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4. 社会道德建设的意义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不能仅仅依靠革命斗争,还需要新的社会道德体系来支撑。
它涉及到人们认识、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等方面。
在当今社会,社会道德建设同样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5. 促进经济发展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因此,能否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注重科技创新,促进全球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运用联系原理,分析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针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联系实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这一题材,须从三个方面来深入论证,才能有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因为,这关系到每一个中国公民自觉地投身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并且能够理性地对待和处理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一、从哲学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处于意识形态的最高层。
意识形态的诸形式为哲学提供思想素材,哲学则为它们作理论的论证。
历史上,宗教也曾起过这种作用,但它的这种作用已经并将继续被哲学所代替。
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反映了科学和宗教迷信的斗争。
唯物主义哲学总是从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增长力量,用以反对宗教迷信,反对唯心主义。
故此,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不仅和意识形态的其他形式联系在一起,而且和自然科学也紧密联系在一起。
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相互联系,可以归结于:1)它们都是对统一的社会形态的反映。
同一性质的意识形态诸形式都为同一社会形态服务,只不过反映和服务的侧面、重点、方式不相同而已。
故此,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每一时代的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在相互区别的特点背后,总有一些共同的实质性内容,有统一的历史面貌。
2)它们之间在内容上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形式上相互交叉、相互作用。
哲学的真,道德的善,艺术的美,虽然各有侧重,但是真、善、美往往是相通的。
3)它们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种形式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其他形式联系着。
例如,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风貌十分重要,而社会主义的道德对于促进艺术健康活泼的发展,排斥腐朽低级的资产阶级艺术趣味与艺术风格,也有很大的作用。
4)它们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是通过彼此相互联合、相互辅助来实现的。
单靠一种形式不能很有效、很广泛地影响社会;各种形式同时并举,协同动作,才能在促进社会形态的巩固或者改变中,形成强大的社会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追求具有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基本原理和构建路径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追求。
一、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起点。
19世纪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自身内部的矛盾将导致社会主义的出现,实现人们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理1. 阶级斗争和社会公平: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追求和谐社会需要克服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2.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适应,追求和谐社会需要协调这两者的发展,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3.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视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追求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实现社会成员自由发展和互利共赢。
三、构建路径1. 经济建设:坚持生产力的决定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优化经济体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基础。
2. 政治建设: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保社会权力公正合法行使。
3. 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 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面对新的社会面貌,权衡各种社会矛盾而适时提出来的。
它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在不断地解决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中前进的,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新矛盾,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综合把握各种因素,权衡各种存在的矛盾,才能促进和谐因素的产生。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辨证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辨证关系。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基础。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不同性质社会,其基本矛盾就有根本性的区别。
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同时要依靠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这样,才能积极化解存在的矛盾,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种矛盾不会消失。
因此,不能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简单地理解为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
从哲学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因为没有矛盾则无和谐可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其实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矛盾,对其内涵的科学把握也同样需要建立在矛盾基础上。
从矛盾视角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就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那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矛盾的双方乃至多方在矛盾运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和统一,最终表现为双赢或多赢的动态的和谐状态。
第四,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而作为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并探讨如何通过贯彻马克思主义原则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首先,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他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这一理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具体指导。
其次,马克思主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成员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
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三,马克思主义倡导共同富裕的理念,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消除贫困和不平等。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追求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和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路径。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以平等、公正和法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公正。
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贯彻马克思主义原则,我们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将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和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意味着社会的经济基础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必须致力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也为我们理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鼓励无限制的阶级斗争,而是通过揭示阶级矛盾的根源,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最终实现阶级的消亡和社会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虽然阶级的概念有所变化,但社会中的利益群体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我们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深入了解这些矛盾的本质,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只有当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够减少因物质匮乏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带动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点也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愿,满足他们的需求。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决策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强烈的现实要求,更有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坚实的理论支持。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和谐社会重要的哲学基础,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可靠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而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做一切事情首先要从实际出发。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 就是从我国当前国情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近六十年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飞跃, 我们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 完善社会保障, 发展社会事业, 加强社会建设, 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这一原理还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积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我国现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是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彼此孤立地存在, 而是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之中。
马克思主义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理想在当代社会中,建设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共同的追求,也是一个历史性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理想,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构建目标和谐社会是指各个社会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形态。
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和保障人民权益,使社会成员在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和谐社会的契合性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一种物质生产关系的演进和斗争的结果。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才能消除人剥削人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点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主张社会发展应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观点与和谐社会的人与人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只有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三、马克思主义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的理论指导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转变的理论启示:马克思主义认为,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在社会制度转变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实现。
这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较为明确的路径和方法。
2.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的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秩序是社会发展的保障。
在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公平的社会结构和健全的社会秩序,以促进社会成员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追求,并分析实现和谐社会的路径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包含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是解决人类社会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形式。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它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经济上,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政治上,要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保障人民的权益和自由;文化上,要推动全民教育,开展多元文化交流;社会上,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家庭关系和和谐社会关系;生态上,要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实现和谐社会的路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协调统一起来;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同时,要建立健全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谐;此外,要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社会治理;最后,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社会将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时,和谐社会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而且,和谐社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世界的重要道义支撑,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和智慧。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哲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
马克思哲学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
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内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视角,理解马克思哲学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意义和价值.马克思"社会关系"人思想提供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认识基础,马克思"社会结构"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基本秩序的范式,马克思"物质性"思想昭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实践的基础性.
作者:邢媛张秀武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太原,030006 刊名:理论探索 PKU英文刊名: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年,卷(期):2006 ""(6) 分类号:B0-0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思想和谐社会价值。
Vol.36No.2Feb.2015第36卷第2期2015年2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 oc.S ci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新探索。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对我国今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在这一时期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避免各种社会矛盾,走向“黄金发展时期”的重要举措。
所以,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整,消除各种不协调和不均衡,避免社会混乱和发展滑坡,对执政党来说,十分关键。
我们党从提高执政能力的角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实现前一种发展局面而避免后一种发展结果。
一、全力关注民生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民生问题是我们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和内在需求,它至关重要。
我们党必须加强自己的责任感,秉着实事求是的作风,增加人民对社会的满意度。
对于社会上的就业、教育、社保等一系列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民生问题,我们都要依据人民的生活需求提出合理的安排意见和具体方案,进而突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主体性地位。
一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石。
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来增加人民的坚定信念,对社会和党充满信心,进而全社会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
二是实现积极的就业政策。
要鼓励多种形式的就业,通过创业来带动就业。
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要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三是不断增加居民收入。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
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
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
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
《尔雅》解释:谐,和也。
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
那什么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一词,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家和万事兴”,安宁有序的工作生活,诚信公平的社会风气与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就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
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更是新时期农业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理所担当的光荣义务。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
“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阐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发展,然而在这其中蕴含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其中便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不仅包括了理想生活的价值取向,还凸显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点,除此之外,也包括了在唯物辩证主义基础上社会发展方向的设想。
为此,笔者针对构建和谐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进行了阐释。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通过分析我国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得知,社会文明与人的基本素质具有紧密联系,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的素质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准。
在此基础上,人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是对社会文明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我国正处于发展中,也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之中,受和谐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同时这也代表了我国社会在不断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人们逐渐开始对一些问题展开思考,也逐渐开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思考问题。
而人本身作为价值的主要载体,在一些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中,能够赋予物体本身以人的存在方式,同时人也为了人而存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人本身的价值也是针对人而言的。
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通过人来实现。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只有采用正确的观点与立场,才能够有效处理物体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其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革命战争时期为我国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我国重要的指导思想。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要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社会进行指导。
为了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一直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理论视角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一、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基本内涵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内容十分广泛,纵观历史,自人类开始有交往以来,人类始终都离不开社会关系,生活中社会关系无处不在,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一切生产活动,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我们人自身的发展和进步,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获取和完成的,然而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进行的不管是发展经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还是我们自身的发展生产,最终目标和价值是什么呢,相信我们大都能体会到我们努力的上学、努力的工作都是为了我们能有一个更好地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把人的世界人的一切关系还给人自己。
人类以物质生产为基础,通过交往产生了社会关系,交往实践成为社会关系形成并且发展的前提,人类通过交往实践,衍生出社会关系。
所以,社会关系并不是脱离人而存在于人以外的框壳,而是存在于人们相互的交流活动中。
自始至终存在于人类的交往实践中,而人类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对社会关系既起到了体现和推动作用,又产生了促进和改变的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生产作为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一种形式,对人类物质、精神和自身的生产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主导、贯穿于基本生产中,为基础生产提供了保障。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益关系不和谐1.利益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面对改革的态度不同。
对于现状的改变往往使得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失,我国当前处于改革的深水区,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以前好改的皆大欢喜的都改完了,当前的改革必然会触犯“既得利益者”。
改革必然以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为原则,但是个别部门、地方的利益会受到损失,因此这些少数人往往有意见,成为不和谐因素。
回归到公众利益最大化之上。
我们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努力从群众中来,制定政策要充分考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意见和建议。
和谐社会的哲学视角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哲学依据的、本质上是科学的和谐社会观。
和谐社会是综合性和辩证性的概念,其表现自然是多维度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建立健全和谐社会的推动机制主要是完善非相融性矛盾的解决机制。
解决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非相融性矛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和谐社会的价值理想是以共产主义为依据的,这就决定了和谐社会演进所遵循的路径和其中所体现的目标广度、深度不是静止的和僵化的,而是一幅无止境的动态上升的壮阔画卷。
关键词:和谐社会表现维度推动机制动态演进和谐社会思想,犹如一道永不褪色的光芒,穿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
发展至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内涵丰富、深入人心、影响广泛的综合性和辩证性的概念。
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
澄清在实践中对和谐社会的认识误区,建立健全和谐社会的推动机制,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信心,都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和谐社会的界定与价值将和谐社会理解为无矛盾、无差异的社会,是当前对和谐社会认识的主要误区之一。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看,和谐与矛盾不是绝对对立的范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哲学依据的、本质上是科学的和谐社会观。
科学的和谐社会观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主张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和谐观,否定绝对的、抽象的形而上学和谐观。
两种和谐观对立的焦点,是在对矛盾的认识和与其相关的矛盾的解决方式和性质上。
形而上学和谐观否定矛盾的客观性及其推动事物发展的积极作用,其所追求的和谐目标是低层次的和不可持续的,结果只能导致思想和认识的禁锢和僵化,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不能简单地将和谐视为毫无矛盾和差异。
矛盾既可以成为和导致和谐的状态,也可以破坏和导致不和谐的状态,这要取决于矛盾的性质。
按性质划分,矛盾有非对抗性矛盾和对抗性矛盾、非相融性矛盾和相融性矛盾。
和谐社会就是要将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将非相融性矛盾转化为相融性矛盾,并以后者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主要任务。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在我国思想史上关于“和谐”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过论述,和谐社会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进行解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矛盾的观点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它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矛盾体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两个方面,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所谓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它反映矛盾双方互相依赖性、相互贯通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的,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一定条件下是会发生变化的。
而现阶段,和谐居于矛盾的主导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和谐(同一性)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动力,因为,和谐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合力;和谐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谐可以使人们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的同时,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的进一步运用与发展
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全部历史本来有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
”在解释这些活动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上经典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几乎将他们的所有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确定为谋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的力量。
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导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当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重要原则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贯穿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突出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好体现就是,用联系的
观点来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诚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联系客观又普遍的存在我们世界当中,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是人们分析问题、考察事物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提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和谐社会,并指出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这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发展问题。
另外,和谐社会还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性,做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是与其它方面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用联系的观点来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观最好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而提出的,它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的同时,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方乐《历史现实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多维度反思》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3]崔希福《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