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631.00 KB
- 文档页数:70
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二○一二年一月目录前言 (1)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与评价 (2)(一)取得的成绩 (2)1、运输市场运行良好,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不断加大 (2)2、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运输能力快速增长 (2)3、结构调整效果显著,运输组织方式不断创新 (3)4、维修驾培业快速发展,运输生产支持保障系统不断完善 (4)5、农村运输条件大幅改善,服务“三农”能力不断加强 (4)6、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6)7、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6)8、安全管理不断强化,应急运输保障工作成绩突出 (7)(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9)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10)(一)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10)(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快运输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 (10)(三)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运输服务业加快一体化和提供有力支撑 (11)(四)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要求充分发挥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的比较优势 (11)(五)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要求大力推进以低碳为特征的运输服务业发展 12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三)发展目标 (13)四、“十二五”重点任务 (18)(一)推进“三大建设” (18)1、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18)2、推进交通物流基地建设 (20)3、推进运输信息平台建设 (20)(二)提升“四大水平” (21)1、提升道路客运统筹发展水平 (21)2、提升交通物流率先发展水平 (24)3、提升水运业跨越式发展水平 (26)4、提升支持系统协调发展水平 (27)(三)完善“五大体系” (30)1、完善安全应急体系 (30)2、完善节能环保体系 (32)3、完善市场诚信体系 (33)4、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34)5、完善监测分析体系 (35)五、保障措施 (35)(一)理顺体制机制,提高行业管理效能 (35)(二)强化队伍建设,推进从业人员职业化进程 (36)(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36)(四)努力推进政策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36)前言“十一五”期间全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新步伐,运输供给能力持续增强,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与应急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区域协调、城乡协调、方式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道路水路运输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苏政办发〔2012〕31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1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力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本《规划》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并与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相衔接。
《规划》立足率先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发展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我省交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5年我省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确定交通网络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主要依据。
—2 —一、现状评价“十一五”是我省交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基础设施总量规模、运输能力供给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交通运输业进入各种方式协调发展、能力扩大与效率提高并重、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阶段。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实施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重点加大对铁路、水运和民航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长远意义的交通骨干工程,有力地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3.30•【字号】镇政发[2011]13号•【施行日期】2011.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镇政发〔2011〕13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附件: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序言第一篇全面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第一章“十一五”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第二章“十二五”处于跨越发展关键时期第三章率先迈入基本现代化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目标第二篇创新引领新发展第四章建设创新型城市第一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二节提升城市服务创新能力第三节提升人才支撑创新能力第五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节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第四节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五节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第六章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第一节提升“引进来”水平第二节增强“走出去”能力第三节实现开发区发展新跨越第七章增强体制机制活力第一节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二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第三节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第四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第三篇打造山水花园新城市第八章加快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第一节构建开放式空间发展格局第二节彰显“山水花园”城市形象第三节加快城市内涵品质提升第四节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经济第九章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一节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第二节加快辖市中心城市发展第三节推进“三新”示范建设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十章建设绿色生态镇江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第二节强化环境保护第三节推进绿色发展第十一章构筑现代化区域大交通第一节完善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第二节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第三节提升港口发展水平第四节进一步发挥内河航道作用第四篇建设幸福和谐新镇江第十二章提升民生幸福第一节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第二节促进充分就业第三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建设健康城市第五节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第六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第十三章完善社会管理第一节建设智慧镇江第二节保障公共安全第三节加强人口管理第四节建设精神文明第五篇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第十四章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第一节构筑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第二节落实差别化发展政策和管理第十五章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第一节明确四类功能区域第二节提升沿江发展水平第三节做强东部产业经济板块第四节强化西部资源整合第五节拓展南部发展空间第十六章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第六篇奋力实现现代化新蓝图第十七章加强政策调节第十八章实施重大工程第十九章强化规划实施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镇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创新图强、跨越发展,建设山水花园城市、率先迈入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立足跨越,着力转型,建设现代化新镇江(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转型,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抢抓机遇,奋勇争先,谋求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理清“十二五”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于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引领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思路仅就“十二五”发展的重点问题提出框架性意见,具体实施内容将在规划纲要阶段提出。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变化,全面开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镇江”新征程,全力推进跨越发展,2007年以市为单位建成小康社会,2008年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十一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十一五”规划明确了经济增长、结构效益、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等七大类41项指标。
据测算,截止2009年底,已提前完成的21项,占51%;“十一五”末能如期完成的13项,占32%;完成有一定压力的7项,占17%,主要是结构效益类指标,反映出我市下一步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详见表1-1)。
表1-1“十一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指标单位2005年实绩2010年目标2009年实绩2010年预计经济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71.7>17001672.119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29534>60000518562000★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亿元1245.630030033520★一般预算收入亿元47.1>10101.6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04.89201010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20.6430488580结△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35>403840构效益产总值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30.14030.53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25.8403335△城市化水平%59.16560.262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39422000209492304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91610000964210700恩格尔系数%43.5<3839.838★城镇登记失业率% 3.5<4 2.35<4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万人(13)5.2(>13)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16)3.3(>16)★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73335.237.6★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43.94448.4549.6△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15.41814.316社会发展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年13.414.514.45>14.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6.3>95103.7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0.2>9577.65(新口径)完成目标城乡社会劳动保障覆盖面★城镇养老保险%96.4>9898.4>98★城镇医疗保险%98.8>9898.7>98★城镇失业保险%98.3>9898.3>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1.6>9799.9>97★人口自然增长率‰ 2.08<3 2.2<2资源环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4042.243★森林覆盖率%11.82020.721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3.8>8583.28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吨标煤/万元1.020.82(下降20%)0.8530.8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二氧化硫削减万吨9.37<7.5(削减20%)7.14<7.5化学需氧量削减万吨4.49<4(削减10.9%)4.69<4★耕地保有量万亩228.8>220232.13>230改革开放★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5.961414.421△自营出口亿美元20.34535.43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0.6>6055.658科技创新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262 1.92全市人才总量万人2739333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76042.6完成目标★专利申请量件2066>3000800710000备注:1、括号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2、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口径有变化,按老口径已经完成;3、人才总量“十一五”目标调整为36.8万人;4、带★号为提前完成的指标,带△号为较有压力的指标。
镇江市京口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京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谋求跨越发展,加速整体城市化,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镇江市京口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国家、省、市“十二五”发展有关要求,主要明确了京口“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工作原则、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举措,是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上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也是全区各类专项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十一五”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发展史上经历挑战最严峻、考验最多的时期,也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各种复杂变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苦干实干,争先当强,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省定目标值,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至2010年末(预计数,下同),全区GDP突破25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跨越10亿关口,分别年均增长14.3%和16.6%,高于镇江全市平均水平;人均GDP达66630元(约合9813美元),年均增长13.6%;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0.6倍。
2010年实现定报工业销售26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1倍和2.5倍。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城市经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4.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比逐步优化为0.5 :37.5 :62。
建成八佰伴购物中心、百富商业广场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苏宁广场、财富广场、帝宝花园酒店、皇冠假日酒店等加快建设,商贸主中心地位凸显。
镇江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前言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其对优化生产组织机构、降低社会商务成本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镇江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定位的“区域物流中心”,应充分发挥岸线资源丰富、综合交通便捷和制造业基础较好等综合优势,从战略高度规划镇江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物流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导产业,加快实现“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
为指导镇江“十二五”期间现代物流业有序、快速发展,依据《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覆盖镇江全市域,区域面积3847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2011年至2015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经过多年积累,进入“十一五”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呈现加速起飞良好态势。
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带动了物流业规模扩张,在全市服务业主要行业中,物流业总量规模仅次于商贸业。
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89.6亿元,年均增长16.3%;货物周转量达到68.4亿吨公里,年均增长18.1%;港口吞吐量达到12194万吨,年均增长15.2%,其中,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0634万吨、集装箱运量达到30.3万TEU。
二是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物流业累计完成规模以上投资150亿元,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配套设施,较好地改善了物流业硬件条件。
公路方面,建成了镇溧高速公路镇江段、宁常高速公路镇江段和镇江至禄口机场快速通道等重点工程;水路方面,实施了大港三期、兴隆港一期、惠龙港一期、苏南运河升级改造等重点工程;铁路方面,开通了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
截止2010年,全市现拥有等级公路里程6936公里、万吨级泊位36个,形成了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互联互通的运输格局。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7)第一节发展需求 (7)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7)二、运输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必须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8)三、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 (8)四、落实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8)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须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8)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一、总体目标 (10)二、具体目标 (10)三、主要指标 (12)第二章综合运输 (14)第一节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 (14)一、加强各运输方式的规划衔接 (14)二、优化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布局 (14)三、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15)第二节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15)一、依托货运枢纽发展现代物流 (15)二、支持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15)三、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16)第三节加强城市客运管理 (16)一、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 (16)二、提高城市客运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16)三、规范城市公交运营管理 (17)四、加强出租汽车市场管理 (17)第四节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17)一、优化运输组织 (17)二、建设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18)三、制定与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18)四、进一步完善协商协调机制 (18)第三章公路交通 (18)第一节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18)一、完善公路网规划 (18)二、加快形成高速公路网 (19)三、强化国省道改造 (19)四、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19)五、加快公路运输站场建设 (19)六、加强口岸公路等专项建设 (20)第二节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20)一、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法规体系 (20)二、推进公路科学养护 (20)三、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 (20)四、规范路政管理,强化公路保护工作 (21)第三节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 (21)一、引导发展现代化营运车辆 (21)二、推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 (21)三、促进区域及城乡客运发展 (21)四、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22)第四节完善公路市场管理 (22)一、完善运输市场管理 (22)二、加强建设市场监管 (22)三、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23)四、全面推行现代公路工程管理 (23)第四章水路交通 (23)第一节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 (23)一、优化港口布局 (23)二、推进主要货类运输系统码头建设 (23)三、加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4)四、促进港口结构调整 (24)第二节加快发展内河水运 (25)一、实施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 (25)二、加快以高等级航道为重点的内河航道建设 (26)三、发展规模化港区 (26)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 (26)五、加强航道养护管理 (26)第三节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 (27)一、提升运输装备水平 (27)二、加快提升港口服务水平 (27)三、完善运输组织体系 (27)四、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27)五、提升水上客运服务品质 (28)第四节加强水运市场管理 (28)一、完善运输市场管理 (28)二、加强水运建设市场管理 (28)第五章民用航空 (28)第一节增强机场保障能力 (29)一、优化机场布局 (29)二、加快机场建设 (29)三、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30)四、保障航空油料供应 (31)第二节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 (31)一、完善空中交通网络 (31)二、提高空管运行效率 (31)三、加强空管技术保障 (31)第三节提高民航服务能力 (31)一、大力发展旅客运输 (31)二、积极发展货邮运输 (32)三、努力提高航班正常率 (32)第四节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32)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32)二、改善企业运营环境 (33)三、完善规章标准体系 (33)第五节确保航空持续安全 (33)一、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33)二、加强安保系统建设 (33)三、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34)四、提升适航系统水平 (34)第六章邮政业 (35)第一节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 (35)一、加强普遍服务能力建设 (35)二、大力提升普遍服务水平 (35)三、完善普遍服务保障机制 (36)第二节构建快递服务体系 (36)一、提升快递服务能力和水平 (36)二、优化快递基础网络布局 (36)三、推动快递企业做大做强 (36)第三节加强邮政行业管理 (37)一、建立健全邮政行业监管体系 (37)二、规范快递业务市场 (37)第四节促进交通邮政协同发展 (37)一、统筹设施建设和政策协调 (37)二、推进业务合作和优势互补 (37)第七章交通科技与信息化 (38)第一节推进科技进步 (38)一、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38)二、加强重大科技研发 (38)三、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39)四、强化科技标准化建设 (40)第二节加强信息化建设 (40)一、加强行业管理服务应用系统建设 (40)二、加强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41)三、加强行业市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41)四、加强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建设 (41)五、加强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 (42)第八章绿色交通 (43)第一节强化节能减排 (43)一、结构性节能减排 (43)二、技术性节能减排 (43)三、管理性节能减排 (44)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45)一、节约土地和岸线资源 (45)二、循环利用资源 (45)第三节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45)一、加强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力度 (45)二、加强污染治理 (46)第四节加强节能环保监管 (46)一、强化工程全过程节能环保监管 (46)二、建立交通节能环保统计及考核机制 (46)三、建设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监测网络 (47)第九章安全与应急保障 (47)第一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47)一、强化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 (47)二、强化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安全管理 (47)三、加强交通运输工具安全管理 (47)第二节加强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48)一、加强水上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48)二、加强航海保障能力建设 (48)三、提升交通治安保障水平 (48)第三节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48)一、完善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 (49)二、加快交通安全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49)三、加强应急监测系统建设 (49)四、加强交通运输应急能力建设 (49)第十章保障措施 (50)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的指导性 (50)第二节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投融资政策 (51)第三节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51)第四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52)前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目录序言 (1)一、“十一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回顾与评价 (1)(一)主要成绩 (1)(二)存在不足 (7)二、“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形势与需求 (7)(一)形势分析 (8)(二)需求分析 (9)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基本原则 (11)(三)发展目标 (12)(四)总体框架 (13)四、建设重点 (16)(一)基础建设 (16)(二)重点工程 (19)五、保障措施 (26)(一)加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组织与协调 (26)(二)加强信息化政策研究和经费保障 (27)(三)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和绩效考核 (29)(四)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30)(五)加强引导和促进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 (30)附件: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31)序言“十二五”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五年,也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阶段,更是江苏交通运输向综合运输全面转型、向服务型行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十二五”江苏交通运输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能力、改善服务的新形势新任务,为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带动性作用,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提升公众服务水平,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
一、“十一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回顾与评价“十一五”期,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引导和推动交通行业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全省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建设得到全面、快速、有序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应用与服务在优化整合中协调发展,为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交通运输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主要成绩1、实现全省交通信息网络联网运行在完善交通运输电子政务省级横向网、省市纵向网的基础上,组织完成了全省13个省辖市交通运输电子政务横向网建设,公路、航道、运管、地方海事等均进行了业务割接,运行状况良好,形成了覆盖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业务机构、连接交通运输部和省市政府的交通信息网络,为跨地区、跨部门的系统协同和联网应用提供了保证。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前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规划》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反映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加强养护管理,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等内容,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描绘了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蓝图,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7.22•【字号】镇政办发[2011]178号•【施行日期】2011.07.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镇政办发〔2011〕178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当代信息革命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着全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共同选择。
为及时抓住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智慧镇江”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综合水平,带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指导我市2011-2015年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信息化建设具备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市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信息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1.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根据《江苏省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报告(2010)》,2009年,我市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为69.1,比“十五”期末提高14.4;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为51.7%,比“十五”期末提高35.3个百分点;自然村宽带普及率达100%,比“十五”期末提高80个百分点,每百户居民计算机拥有量为60.7台比“十五”期末增长57.7%;每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为340部,比“十五”期末增长70%;公共服务网上办事项数为230,比“十五”期末增长了651%;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口比重为41.3%,比“十五”期末提高33个百分点。
镇江市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镇政办发[2011]183号【发布部门】镇江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07.19【实施日期】2011.07.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镇江市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镇政办发〔2011〕183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镇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七月十九日镇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十二五”规划前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镇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创新图强、跨越发展,建设山水花园城市、率先迈入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加强“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着力点,是实现我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第一章“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回顾一、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投资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服务,改善发展环境,切实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以优化投资布局促进产业升级,支撑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各年度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投资规模快速攀升表1 “十五”、“十一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十五时期2001150.97.1 2002185.522.9 2003237.327.9 2004320.835.22005404.826.2 合计1299.324十一五时期2006478.518.2 200758822.9 2008718.522.2 20091010.640.7 20101327.131.3 合计4122.726.31.投资总量快速放大。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城市管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24•【字号】镇政办发[2011]230号•【施行日期】2011.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城市管理“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镇政办发〔2011〕230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镇江市城市管理“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镇江市城市管理“十二五”规划一、“十一五”期间城市管理工作回顾1.1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城市管理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
按照市委、市政府“快出形象”、“整治管理顽疾”和“推进精致管理全覆盖”的总体要求,以创建省级城市管理优秀城市为契机,以创新探索城市长效管理为新路径,以实干推动城乡环境面貌的大改观。
截至“十一五”末,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日处理生活垃圾近1000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公共厕所227座、垃圾中转站14座、生活垃圾填埋场1个、粪便处理厂1个,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个;市政管养面积达408万平方米,路灯管养44030盏、杆线1600公里;承担建成区范围内105项行政处罚内容。
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成立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实现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重心下移”,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建成市区两级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实行城市长效管理综合考评机制,“大城管”格局基本形成。
2.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市政府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总投入近3000万元,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设施设备不断完善,全市首座以BOT形式引进的投资4.13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进顺利,配套的焚烧灰渣处置场完成选址。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6•【字号】镇政办发[2011]276号•【施行日期】2011.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表彰“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镇政办发〔2011〕276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通力合作,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涌现出一批兢兢业业、善于谋划、乐于奉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鼓励先进,弘扬成绩,经研究,决定对市发改委等41个先进集体和杨志强等58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十二五”规划实施中再创佳绩;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为镇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附件:“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一、先进集体优秀奖: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研究室、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口港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妇联、丹阳市发改经信委、京口区发改经信委、镇江新区经发局表扬奖:市政法委、市住建局、市文广新局、市国土局、市计生委、市农委、市粮食局、市统计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地震局、市体育局、市城管局、市民政局、市安监局、市民防局、市气象局、镇江供电公司、市消防支队、句容市发改经信委、扬中市发改经信委、丹徒区发改经信委、润州区发改经信委二、先进个人杨志强、经晶、强益铭、向绯、郑瑶、章永昌、王有平、李娴、李栋、景全连、王凡、李云鹏、孔祥林、陈丽明、赵渡海、殷国兴、步建明、郑定国、陈长之、章存保、刘晓峰、周德荣、李洪、耿林祥、王强生、XXX晖、承纲、袁晓光、强忠、王军、缪立新、曹斐、吴银权、蒋爱平、潘煜龙、许黎明、张志坚、赵江华、孙嘉磊、陆贵华、赵平、胡西华、蒋云峰、徐翠云、张松、谢道龙、李江涛、唐艺荣、束国玉、许志民、孙力、陆海泉、陈正群、朱华、朱强松、李海军、汪峰、狄良虎。
江苏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江苏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交通运输发展面临更高的要求。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江苏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率先基本建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意图,阐明“十二五”期江苏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是指导今后五年江苏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指南,是编制和实施全省各级各类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计划以及制订相关政策的依据。
一、发展回顾和形势要求(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江苏交通运输行业紧紧围绕全省“两个率先”的目标,紧密呼应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面推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在积极推进公路率先基本现代化的同时,加大对航道、港口发展的倾斜力度,努力实现公路水路协调发展,“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同时,在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抢抓机遇,顺势而为,逐步确立了“三个一体化”和“三个有机衔接”的发展思路,加快铁路、航空发展,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和集疏运设施建设,拉开了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帷幕。
到2010年底,全省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17.8万公里(其中公路150307公里,内河航道24248公里,铁路1908公里,输油气管道1773公里),较“十五”末增加22%。
“十一五”期累计完成建设投资3683亿元,为“十五”期的2.2倍,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的投资比例由“十五”期的90:4:6:0.2调整为49:32:17:2。
经过五年的努力,江苏交通运输发展成绩显著,实现了由初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转变[1]。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公铁水空全面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协调发展,公路建设向率先基本现代化扎实迈进。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59公里,密度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镇江市口岸和港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镇江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两率先、两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镇江口岸和港口系统切实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创造了发展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一、发展特点1.港口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岸线资源实现有序开发。
“十一五”期间,编制完成《镇江市口岸和港口发展“十一五”规划》,《镇江港总体规划》于2006年获交通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批复,扬中港区、新民洲港区总体规划于2008年、2009年相继编制完成并获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批复,高桥港区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中,年内将上报,部分重点作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开始编制,初步形成以总体规划为龙头、以港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体、以阶段性发展规划为支撑的港口规划体系。
在规划的引领下,镇江市港口岸线资源得到有序开发和利用。
镇江市规划港口岸线总长123.8公里,其中深水港口岸线75.1公里。
至2010年底,已利用港口岸线29.9公里,其中深水岸线22.9公里;剩余港口岸线93.9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2.2公里。
已利用港口岸线中,公用码头占用岸线8.8公里,临港工业及货主码头占用岸线19.1公里,地方石料码头、取水口等其他设施占用岸线— 1 —2.0公里,详见表2-1。
表2-1 2010年镇江市港口岸线利用情况表(公里)2.港口建设投资切实加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镇江港切实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6年~2010年镇江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达36.61亿元(详见图2-1),新增泊位数4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新增年设计通过能力4030.35万吨。
至2010年底,镇江港共有生产性泊位210个,设计通过能力9805.85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40万TEU;从泊位等级看,万吨级以上泊位(含结构兼顾)36个、设计通过能力6075.5万吨,5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设计通过能力2099.5万吨,最大泊位达7万吨级;从泊位性质看,公用码头泊位84个、设计通过能力4018万吨,货主码头泊位126个、设计通过能力5787.8万吨。
镇江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与评价1.1“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情况1.1.1综合交通基础设施1.1.1.1公路至2010年底,全市里,比“十五”末6109公里增长了13.54%。
高速公路151公里,一级、二级公路1393公里。
高速公路逐步形成“三纵一横”骨架。
到2010年底,农村公路6290公里,县道1041公里、乡道2321公里、村道2928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91%。
农村公路桥梁占全市桥梁总数68%。
1.1.1.2航道和码头到2010年,全市航道总里程597.19公里,航道密度0.155公里/平方公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六级以上标准航道88.95公里,七级以上标准的航道111.3公里,等外级航道485.89公里。
镇江内河港生产性码头主要分布在京杭运河、大道河、高资河、九曲河、丹金溧漕河等几条现状等级较高的航道上,其他航道也分布着一些小码头。
截止2010年底,镇江内河航道沿线共有泊位139个(其中500吨级以上泊位9个),泊位长度7904米。
1.1.1.3铁路目前,镇江市主要有三条铁路运营,分别是沪宁城际高铁、沪宁铁路和镇大铁路。
另外还有一些厂矿专用线以及军事专用线。
沪宁城际高铁境内全长87公里,沪宁铁路境内全长81公里,全部为国铁I级双轨铁路。
1.1.1.4场站1.客运场站镇江市共有公路客运站9个,市区2个一级站,丹阳1个二级客运站、2个三级客运站,句容二级和三级客运站各1个,扬中一级和二级客运站各1个,总体分布与城市发展规模协调。
客运枢纽发展现状(单位:平方米)表1-12.货运场站全市共有4家公路物流中心,占地总规模达175亩。
公路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发展现状表1-21.1.2综合交通运输1.1.2.1客货运输总量1.客运量“十一五”期间(2006-2010)累计完成旅客运输56077万人,旅客周转量3248352万人公里。
2.货运量“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2006-2010)货物运输36347万吨,货物周转量1755044万吨公里。
3.港口吞吐量镇江港口吞吐总量呈现较快增长,2010年港口(内河)吞吐量达到1560.5万吨。
1.1.2.2公共客运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道路班车日发班次3800余班,日发旅客5.2万余人次,开通省、市际客运班线426条,比“十五”期末增加12.6O%,营运范围涉及江、浙、沪、皖、陕等十多个省市,基本形成周边城市1小时、长三角城市4小时交通圈。
开通了一批商务专线、机场班线、周末校园班线等特色班线,开通镇江至南京禄口机场客运专线。
开通县际客运线路67条,市县线路实现快速直达和公交化运营,初步形成镇江至辖市区1小时交通圈。
开通农村客运线路68条,形成了连接县城至乡镇、乡镇至行政村的客运网络。
南京禄口机场镇江城市候机厅于2009年9月18日在运河路客运站挂牌运营,目前每日开通六个往返班次。
客运企业由“十五”期末的76户整合为14户,省际旅游企业9户,其中专营4户。
客运线路公司化经营率达75%。
全市车辆大中小结构趋于合理,高、中级客车比重由“十五”期末的40%上升到80%。
旅游客车从十五期末的97辆增加到184辆,旅游客运企业客车已占旅行社用车量的80%。
1.1.2.3城市公交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购进公交车456辆,公交车辆总数达到801辆,除去报废车辆,净增218量,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达到12标台。
全市出租汽车经营业户数由“十五”期间多、散、小、弱状态,初步优化整合到现在的387户,拥有2400辆出租汽车;全市出租车万人拥有量为8.89辆,低于全省16.1辆的平均数。
出租汽车的类型和等级也相应提高,服务品质得到了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新辟公交线路24条,线路总数从“十一五”期初的44条增加到目前72条,线路长度从643.6公里增加到1115公里,线路网密度由“十五”期末的1.53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3.58公里/平方公里。
先后建立和逐步完善了镇江新区、丹徒新城公交线路服务网络,实施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服务,落实科技人才、伤残警察、现役军人等各种免费和优惠乘车任务,使便民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1.2“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1.2.1“十一五”规划目标1.2.1.1投资计划“十一五”全市计划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6亿元,其中公路投资约70亿元,航道、内河港口约6亿元。
1.2.1.2建设目标“十一五”总体发展目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满足充分的基础设施网络,建立起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交通运输市场和建设市场,交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快速反应、应急救助和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交通基础设施实现“硬件更强”,交通公共服务、行业监管职能和三个文明建设实现“软件更优”。
公路“十一五”发展目标:公路基础设施总量明显增加、结构明显合理、质量明显提高。
初步形成“两横两纵”高速公路网,形成较为完善的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
各层次公路网之间比例协调、布局合理、衔接紧密。
到2010年,全市公路网总里程达到65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250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6公里,国省干线公路(不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7里程,全面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其中一级公路里程超过440公里。
航闸“十一五”发展目标:航道标准和通过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堵挡碍航现象,船舶航行安全得到保障。
重点整治建设京杭运河、丹金溧漕河和句容河,分别建成以丹阳和句容为中心,以京杭运河、丹金溧漕河为主骨架,以句容河为骨干的东、西两个干支相连、江河直达的局部航道网络。
场站“十一五”发展目标:公路运输场站建设取得突破,公路和场站之间实现“点线协调”的发展格局。
启动农村客运站建设工程,加快省级公路主枢纽建设,加快货物运输基础场站建设,强化物流服务功能,形成若干初具规模的综合物流中心,建成一批专业型物流中心和区域性货运站。
1.2.2规划执行情况分析1.2.2.1基础设施和养护投资1.基础设施投资“十一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再创历史新高。
2006-2010年,全市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突破283.27亿元,是“十五”期间全市交通建设投资总和的二倍以上。
其中,铁路投资118.69亿元,公路投资约131.45亿元,航道投资约4.78亿元,港口约1.97亿元,汽车客货运站投资26.39亿元。
“十一五”期间镇江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单位:万元)表1-3项目名称 “十五” 总投资2 2009 2010 总计 铁路建设 - 381 8000 公路建设 816812 193338 2 257364 307087 航道船闸建设 11762 1665 9072 780 7770 港口建设 7 19650 汽车客货运站建设2972 5 0970 0 总计832249272933122.养护投资2006-2010年度公路养护投资为3.22亿元。
“十一五”期间航闸养护共投入养护经费10229万元,为“十五”计划7648.3万元的133.7%,其中航道养护工程完成6411.7万元,为“十五”计划5122万元的125.1%,船闸工程完成3817.3万元,为“十五”计划2526万元的151.1%。
虽然“十一五”公路、图 “十一五”期间各年镇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航道养护资金投入均超过了“十五”总投入,但是整体资金投入仍然偏少,对公路、航道的发展制约较大。
1.2.2.2基础设施建设1.公路“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总里程为2864公里。
镇溧高速、宁常高速镇江段、宁杭高速镇江段相继建成通车。
建成S243镇江至禄口机场路、S241大港至丹阳大泊段、S122丹阳开发区至访仙段、238省道市区段;开工建设338省道镇江段、241省道大泊至珥陵段,238省道扬中段,122省道丹阳段、句容段,340省道句容段等项目。
2008年开始,泰州大桥主桥及南接线全面开工建设。
2006-2010年共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505.24公里,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
2006年农村公路完成第一轮建设任务,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等级公路;2007年起开始新一轮建设高潮,农村公路逐步延伸到居民点、自然村、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点。
截至2010年底,全部建成通车里程达1505.24公里。
公路是“十一五”时期镇江交通建设重点,高速公路、农村公路以及场站建设均能按照规划预期目标完成。
但是干线公路特别是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滞后。
全市“十一五”规划国省干线公路改造里程为350公里,“十一五”期间改造完成148公里,但G104句容段40公里、S338镇江段35公里、S238镇江市区段14公里、S238扬中段25公里、S122镇江段38公里、S340句容段16公里等202公里的国省干线仍为二级公路,未能实现国省干线公路一级化的目标。
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不少国省干线项目不能及时完成省改造计划。
二是辖市、区政府国省干线改造推进力度不大,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筹措难、缺口大。
2.港航“十一五”期间,航道重点工程整治稳步推进。
苏南运河丹阳陵口先导段5.05公里四改三项目率先完成,丹阳吕城6.39公里、丹徒辛丰4.08公里两段已开工建设。
护岸建设2.9万延米,混凝土、块石砌墙40万立方,清理水上、水下土方分别为750万和220万方。
航道整治在建项目及有关前期项目进展顺利,均达到规划序时要求。
但是航道和内河港口发展在“十一五”规划目标上定位就较低,年投资规模较小,地方政府对水运建设热情不高、水运项目筹资困难,因此航道整治工程项目推进不快,航道整体发展速度较慢,内河港口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3.铁路“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及江苏省进入铁路发展高潮阶段,镇江铁路也迎来新的发展形势,从2007年底起,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已于2010年建成通车)、宁杭城际铁路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建设里程达到170公里,是镇江市铁路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4.客运场站“十一五”期间,客运站建设成效显著。
2007-2008年完成了扬中汽车站新建工程,占地85亩,是镇江市目前最大的客运站。
完成丹阳客运中心站、市南门汽车站以及句容天王等10个乡镇客运站新建或改造任务。
2009年新南门汽车站建成投入运营,新南门站总投资9500万元,占地50.7亩,新汽车站建设仅用半年时间,创造了交通工程的“镇江速度”。
镇江站枢纽(城际站)全面启用,镇江南枢纽(高铁站)建设全面启动,结合沪宁城际铁路镇江站,配套建设汽车客运站、城市候机楼、公交枢纽站、出租车营运区和社会车辆停车场,实现铁路、公路、航空和市内交通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客运站建设,新建、改建了天王、司徒等18个农村客运站。
建成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丹徒新城(米芾广场)3座公交枢纽站和11个首末站和回车场;南徐新城、丹徒新城、镇江新区3座新的公交停车场正在建设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