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括号》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62 KB
- 文档页数:3
小括号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上课,老师带来了10个红彤彤的大苹果,想把它们摘下来吗?不过要想摘下这些苹果,还必须要回答对苹果上面的问题,大家有信心吗?都有信心啊,好,那我们比比看是男生摘得多,还是女生摘得多,好吗?(师板书男:女:)出示练习。
师:刚才我们做的两步式题不管是先做加法,还是先做减法,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两步计算式题。
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师:同学们,我们的摘苹果活动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我们来看看大家摘了多少?男生摘得3个,女生摘得两个。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师:那么你能根据刚才的摘苹果的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1: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师:还有不一样的吗?生2: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一下子想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只要把两个人摘下的苹果加起来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二个问题。
师:谁能用一句话完整的把刚才的事说一说的?生:有10个苹果,女生摘了2个,男生又摘了3个。
还剩几个苹果?3.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1)提出要求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学具代替苹果摆一摆。
摆完的同学跟同桌说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交流。
师:谁来跟我们展示一下,你准备怎样算?生1:从10个苹果里先去掉2个,再去掉3个。
生2:先算一共去掉5个,再从总数里面减去5个。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来,说一说。
《小括号》教案10篇设计说明本设计注意让学生经受“观看算式——回忆运算挨次——规划计算步骤——按挨次进展计算——反思并积存体会”的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运算挨次规定的。
合理性。
从而帮忙学生把握正确的运算挨次,进展学生的数学思索力量。
1、注意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和过程。
由于学生有了肯定的用两步计算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根底,因此本设计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
组织学生充分表述解题的思路,在学生理解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根底上,结合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帮忙学生理解同级运算的运算挨次。
2、通过设置冲突引导学生理解运算挨次规定的合理性。
在引导学生解决例2时,仍旧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解题思路,再列出算式。
由于例2含有两级运算,因此学生列出的算式会呈现几种不怜悯况,由学生的解答入手,抓住冲突,引导学生通过比照、争论,进一步体会规定保证结果唯一及追求数学表达简洁的目的,使学生深入理解运算挨次规定的合理性。
课前预备教师预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出示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45+37= 90-48=(2)指名板演,并说出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应留意什么。
2、出示口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4+3= 30+40+20= 2+30+5=70-30-20= 17-7-5= 14-9-2=(2)引导学生思索:连加、连减算式要按怎样的运算挨次进展计算?3、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把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那么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沟通新旧学问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根底。
自主探究,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1、出示教材47页例1主题图。
(1)引导学生有序地观看主题图,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小括号》(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括号》。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36页至第37页,其中涉及到小括号的使用和理解。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运用小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并掌握小括号在四则运算中的基本运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学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并能够运用小括号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小括号的使用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括号模型、练习题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们思考并回答。
2. 讲解小括号:接着,我引入小括号的概念,解释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并用PPT展示小括号的图像。
3. 例题讲解:我出一道例题:“5 + 3 × 2 =?”让学生们尝试解答,然后讲解正确的答案和解答过程,强调运用小括号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互动。
5. 巩固知识:我通过PPT展示一些含有小括号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解决,以巩固他们对于小括号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小括号的作用”,并在旁边画出小括号的图像,然后列出一个小括号的使用例子,以便学生们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小括号的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练习和讲解。
我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们探索更多小括号的应用场景,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小括号》这一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括号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为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所准备的内容,主题是《小括号》。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小括号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小括号的含义、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小括号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小括号的含义,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并能够运用小括号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括号的作用和运用。
难点:理解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出小括号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2. 讲解小括号的含义:小括号用来表示优先计算的部分。
3. 讲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例题展示小括号如何改变运算顺序。
例如:“5 + 3 × 2,先算乘法还是加法?”引导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4. 运用小括号进行计算:通过练习题,让学生亲自尝试运用小括号进行计算。
例如:“7 (7 4) + 2”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小括号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括号的作用”板书内容:1. 小括号的含义2. 小括号的作用3. 小括号的运用示例七、作业设计(1) 8 + 3 × 2(2) 8 (7 4)(3) 7 + 2 (5 3)2. 请解释小括号的作用,并给出一个运用小括号的例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括号的概念。
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作业的设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小括号在更复杂计算中的应用,如四则运算等。
《小括号》教案《小括号》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括号》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括号》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2、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三。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了解带小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2.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小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9+3 4+3 7+5 12-7 14-5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答案3+5+7 5+4-3 10-2+5师:“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以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很多朋友,如100以内的数、加号、减号等,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生:“想!”师:“这位朋友就是小括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括号”,并用红粉笔在后面书写( ),接着让学生用手指书空2遍师:“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那么小括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2.认识小括号及作用师:“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俩刚一进门,小熊就高兴地说:“你们来得真好!快帮我算算盘里一共有多少块糖?”小熊指着盘里的糖说:“这里有黄色的2块,绿色的3块,红色的7块,你们想想该怎样算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糖?”师:“请同学们也来帮小熊算算好吗?拿出准备好的圆片,在桌上摆一摆,猜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样算的?”生①:“先把黄、绿两种圆片相加,再加红色圆片。
”生②:“先把红、绿两种相加,再加黄色圆片。
”师:“这两个同学谁做得对?”生:“都对。
”师:“他们都做对了,只是方法不同,那么怎么区别他们的做法呢?谁有好办法?”(教师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
小学集体备课优质案科目/教材小学数学(人教版)年级:一年级课题《小括号》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不同策略的认知冲突,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2.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动态课件内容提要教学操作流程所需资源计图设意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一)创设情境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验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2个,再剪掉3个。
观发的兴过激生习通察学学融环节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20分钟)师:谁能来说一说刚才我们剪星星的步骤是什么?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用减法运算问题吗?师: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么吗?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生1:2+3=5,10-5=5生2:10-2+3=5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吗?师: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样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习检测学生对图形的情况反馈…环节三:过关检测(8分环节四:总结评价(2分钟)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面对这么多的符号,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确实,一人用一个符号,太乱了。
而且,如果我们自己不说,别人也不明白我们的想法。
(3)使用小括号,明确运算顺序。
师:你能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吗?Io-(2+3)=生:先算2+3=5,再算10—5=5师:谁能来用语言概括这道题的运算顺序?生: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括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74页内容。
【教材分析】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教材的编排分以下3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从连续减五角星的情境引入,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学习素材。
第二层次是让学生列式计算。
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三层次是归纳含有小括号的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通过这些层次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括号的意义,及引出小括号的必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
【学生分析】学生在第一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大量的图文应用题,对于主题图的观察和理解学生会很轻松,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所以对于例题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小括号是本课的新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维的方法;(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2)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积极动脑经思考问题与较好的计算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4+3+3= 9-3-4= 10-3+7= 10+5-2= 7-0-6=3+4+9= 10+2-5= 15-8+7= 7+7+3= 6+9-3=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验,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74页例3情境图。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①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汇报)②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还剩几个五角星?)3、学生齐读题目。
小括号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2.认识小括号。
3.感受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小括号是个全新的知识点教学难点在算式10-2+3上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才能先算加法,这时通过让学生思考在算式中添加适当的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口算。
10-5-2= 3+6+8= 12-5-3=老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2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同学们知道怎样运算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从图上看到了什么?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①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
板书课题:“小括号”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④引导学生计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
(板书结果)10-(2+3)=先算2+3=5,再算10-5=5。
(板书结果)(三)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四)作业设计:比一比,算一算10-4-2= 10-(4+2)=13-6-5= 13-(6+5)=20-4-7= 20-(4+7)=(五)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6课时《小括号》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主题:小括号课时:第6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xxxx学校一年级数学组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内容要求: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学业要求: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第六课时,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些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增加式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3、学生调查分析课前,对6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上表可见,绝大部分学生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大部分学生具备了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经验,少部分学生会想到先算“一共”,再算“还剩”。
学习目标1、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经历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3、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学习重点经历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经历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评价任务1、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向同桌说出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小括号》教案优秀5篇《小括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2、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
3、渗透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知道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闯关游戏导入:1、第一关35+3=57-20=40+30=31+20=13-8=57-3=43+50=28-7=95-5=36-30=2、第二关4+3+3=9-3-4=10-3+7=10+5-2=预设:生答:4+3+3=10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4加3再加3,先算……再算……)生答:4+3=7 7+3=10 师:噢,4加3再加3,你是先算的4+3=7,再算7+3=10师:做这一类的算式的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归纳:这些是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它们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类的知识。
二、引导尝试(一)问题情境转换为数学问题1、师:咦,小明他们在干嘛呢?请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生说师板书)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师:谁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二)解决问题1、师:要求还剩几个五角星?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呢?2、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想法?可能出现两种思路方法一:生: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师:谁和他的方法是一样的?(指名学生)再说说。
怎样列式?10-2-3=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从左到右)师强调:从左往右先算10减2,再减3.方法二: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指名学生说想法)(先用2+3算出一共剪掉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师:谁听懂了他的方法?或谁的想法和他一样?师:噢,我听懂了你们的意思,你们就是把先剪掉的2个和后剪掉的3个先合起来,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
数学教案 - 小括号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理解小括号的概念和作用; - 正确使用小括号进行数学计算和表达; - 掌握小括号在数学题目中的应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小括号的概念和作用;•小括号在数学计算和表达中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黑板和粉笔;•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 请举例说明小括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的展示,向学生介绍小括号的概念和作用: - 小括号是一种用来改变运算次序或构成一个整体的符号; - 小括号内的运算优先进行。
3.小括号的使用方法(2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演算的方式,详细讲解小括号在数学计算和表达中的使用方法:- 小括号内部的运算优先进行; - 如果多个小括号并列出现,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4.练习与讲解(3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并逐一讲解解题思路: - 练习1:计算表达式 (8 - 5) * 2; - 练习2:计算表达式 3 * (4 - 2); - 练习3:计算表达式 (6 + 2) * 5 - 8; - 练习4:计算表达式 9 * (4 + 5) / 3。
5.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小括号的更多应用场景: - 在一条直线上有连续的5个点,用小括号将其中3个点构成一对,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 以小括号为单位,将一个表达式拆分为多个小组,讨论各小组的运算次序是否会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小括号在数学计算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册的部分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交回。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您顺利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我们沟通。
《小括号》说课稿教材与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4页例3及相关内容。
2、教材简析: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编排的。
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1、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2、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学生分析在算式10-2+3上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才能先算加法,这时通过让学生思考在算式中添加适当的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教法和学法关于教法: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
关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主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预习旧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利用课件动态展示例3的情境图:出示10个五角星,先减去2个,再剪去3个。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还剩几个五角星?(设计意图: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3、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确定解题思路。
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画一画,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第一种:先减去两个五角星,再减去三个五角星,最后还剩几个五角星?第二种:先算出一共减去多少个,再计算还剩多少个?(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与画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4、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小括号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学情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页例3。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基础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具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括号的出现也可以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情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4+3+3=3+4+9=9-3-4=10+5-2=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这四道题的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一)学习导入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在白板上先出示10个五角星,先拿走2个,再拿走3个,让学生观察,积累经验。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道题吗?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
还剩几个五角星?【设计意图:用富有童趣的剪纸导入,从连续剪五角星的情景引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三)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师: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又减掉3个?还剩几个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五角星摆一摆吗?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解决呢?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思路?思路1:先算出减去2个后还剩多少,再算从还剩的里面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思路2:也可以先算两次一共剪掉几个,再算最后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从主题图出发,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
学生呈现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过程,算出得数;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想要先算加法,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这时候就为自然的引出小括号做足了准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括号》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能力训练点: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直接说得数。
15-6=17-8=5+4=8+4=5+6=11-4=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从图上看到了什么?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
板书课题:小括号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④ 引导学生计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
(板书结果)10-(2+3)=先算2+3=5,再算10-5=5。
(板书结果)三、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第十四课时小括号
预习要求:
看一看课本第74的内容。
与同学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 8+4=
5+6= 11-4=
2、说说14-8-
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3。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
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引导学生计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
(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
(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