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港口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港口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港口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港口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港口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港口建设工程中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设计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港口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GB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93--82 安全色

GB 2894--88 安全标志

GB 4053.1--93 固定式钢直梯

GB 4053.2--93 固定式钢斜梯

GB 4053.3--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

GB 4053.4-- 9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 4942.1--85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 4942.2--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 6067--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6389--86 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

GB 6527.2--86 安全色使用导则

GB 8197--87 防护屏安全要求

GB 8702--88 辐射防护规定

GB 10434--89 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

GB 10436--89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 12158--9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3348--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GB 13495--92 消防安全标志

GB 13561.1--92 港口连续装卸设备安全规程--散粮筒仓系统 GB 15599--1995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T 15605--199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 15626-1995 散装液体化工产品港口装卸技术要求 GB 50034--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7--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0--92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56--92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 GB 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92--93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

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41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GBJ 53--83 工业与民用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试行) GBJ54--83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试行)

GBJ55--83 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试行) GBJ59--83

工业与民用35kV变电所设计规范(试行) GBJ74--8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J 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JT 2006--84 港口装卸作业煤粉尘浓度控制指标

JT 2012--88 港口装卸区域照明照度及测量方法

JT/T 248--95 港口供电技术规范

JTJ 211-87 海港总体及工艺设计

TJ 29--78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试行)

TJ 30--78 氧气站设计规范

TJ 31--78 乙炔站设计规范

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交通部(85)交公安字334号《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试行)》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劳动安全卫生occupational safety,health

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3.2 劳动安全 occupational safety

以防止职工在劳动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3.3 职业卫生 occupational health

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4一般规定

4.1 总平面设计

4.1.1应根据港口自然条件与发展规划,按港口性质、功能、贷种、通过能力、装卸工艺特点、集疏运方式等合理进行总平面设计。

4.1.2生产性建(构)筑物及必要的辅助生产建筑物宣布置在陆域前方的生产区,其余辅助生产建筑物及必要的生活建筑物宜布置在其后方的辅助生产区,生活区应与生产区分离,布局要合理,避免或减少生产区域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对生活区域的影响。

4.1.3堆放易产生粉尘,异味货物的库场应布置在不影响或不严重影响其它库场的区域。

4.1.4危险品库场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

4.1.5有药物薰蒸业务的码头应单独设置药物薰蒸区。

4.2建(构)筑物

4.2.1港口建(构)筑物的设计应傲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其抗震设计应符合有关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

4.2.2坑道、地下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考虑防渗漏、防潮、防尘、防腐,并应配备通风换气、排水设施及应急照明等安全防护装置。

4.2.3港区变(配)电站、化学及其他危险品仓库等特殊建(构)筑物应有防暴潮及雨水倾灌的措施。

4.2.4港区内有跌落危险的地点和部位,应设有防坠落设施。坡度大于6?的廊道等处应有行走防滑设施。

4.2.5凡受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高温、腐蚀、辐射等因素影响的建(构)筑物,均应有相应的防护设施。

4.2.6原有旧建筑物应在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利用。

4.2.7紧急通道和出入口,应设置符合GB 13495规定的标志。

4.3工艺设计及生产设备

4.3.1 应尽量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操作环节,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对于劳动危险危害大的生产岗位,应设置特殊防护和急救设施;淘汰劳动危险危害严重而又难以改造的落后装卸工艺和设备。

4.3.2在同一泊位进行多货种作业时,在工艺流程上应考虑采取必要的防止相互污染的措施。

4.3.3连续输送机械作业线各设备间应实现电气联锁,逆工艺流程启动,顺工艺流程停车,并应能临时解除联锁,恢复自锁;

4.3.4装卸设备的选型应优先采用安全可靠、劳动危害小、操作维修保养方便的产品,并应具备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

4.3.5需登高检查和维修设备处应设钢斜梯,不宜用钢直梯,如必须用钢直梯时,应加防护设施。当难以架设直梯和无法采取防坠落措施时,则应配备专用登高检修设备。

4.3.6在有高压、高温、高电压等生产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标志、报警装置和安全防护设施。

4.3.7设备布置应留有安全通道和检修位置,工作地面应平整不打滑。

4.4港口道路、铁路、仓库、堆场

4.4.1港口道路应符合交通部《港口道路交通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4.4.2装卸通道应采用单侧通行的环行道路,尽头式道路应具备回车条件。

4.4.3弯道、交叉路口不能有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4.4.4港区道路应设置路名及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设立应符合GB 2894的规定。

4.4.5港区铁路的布置在(满足装卸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减少铁路、道路的相互交叉。不可避免时在主干道上宜采用立体交叉。

4.4.6港区道路、铁路交叉道口,应按GB 6389的要求设置警告标志及防护设施。

4.4.7一般仓库应以自然通风为主,应按有利于夏季通风的方位布置,主要进风侧不能布置或改造成辅助建筑物。

4.4.8库门与铁路、道路闯应根据进出库的机械类型及进出库门的速度留有装卸运输机械的制动距离。

4.4.9库门两侧应设有防车辆碰撞设施。

4.4.10堆场地基处理应坚固,地面应平坦,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地面坡度应符合JTJ 211、GB 50192的有关规定。

4.5照明

4.5.1 港口作业场所的照明设计应符合JT 2012及GB 50034的有关要求。

4.5.2码头前沿照明应有防眩目措施,前沿高杆灯的设计应不影响水面航行导标视线。

4.5.3应根据设置位置及使用要求,选用防爆、防潮、防腐和防浪击型灯具。

4.6其他

4.6.1 码头前沿基础设施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大型装卸机械锚碇坑,以便机械就近锚碇;移动机械轨道两端应设置止档等安全装置。

4.6.2码头前沿须设置护轮坎,其高度不得小于20cm,且护轮坎防火防爆

5.1.1 码头建筑防火设计应按GBJ 16中有关规定执行。

5.1.2码头各建(构)筑物防雷等级及建筑防雷设计应按GB 50057中有关规定执行。

5.1.3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场所,必须有防火防爆及泄爆措施。

5.1.4在装卸、运输、贮存中如有可燃气体、毒气、粉尘或其它易燃易爆物质,应根据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根据具体情况配置监测、报警、防爆、泄压装置及消防安全设施。

5.1.5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建筑物内应设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其中至少有一个通向非爆炸危险区域,出口处应有明显指示标志,标志应符合GB 13495中的有关规定。

5.1.6氧气瓶、乙炔气瓶的存放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

5.1.7空气压缩机和油泵应配备单向阀、泄压阀、压力指示等安全装置。

5.1.8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变(配)电所、电器设备及电气线路的设计应符合GB 50058的要求。

5.1.9港区内加油站的设计应符合GB 50156的有关要求。

5.2起重机械安全

5.2.1起重机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应符合GB 6067的要求。

5.2.2大型轨道移动装卸机械应配有锚固装置及防突发性强风的应急制动装置。

5.2.3大型轨道移动装卸机械必须设行走警示信号装置,并应有不少于30s的启动延迟时间。

5.2.4起重机械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 6067的要求。

5.3输送机械安全

5.3.1 输送机必须装设延迟起动警示信号,信号装置配置的位置和数量应能对全线各部位起到警示作用。

5.3.2输送机械上应设有故障急停装置,其位置应保证作业人员能就近操作。

5.3.3带式输送机应设有防偏装置,对于固定式长距离皮带输送机应设防打滑、

防撕裂、轴温过热报警等安全装置。

5.3.4输送机的传动装置应有过载保护设施。

5.3.5带式输送机的防尘罩应采用阻燃材料。

5.3.6输送机旁的通道应设置必要的栏杆、梯子、护栅;应有必要的检修场地;皮带机转接点托辊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机架高度应便于检修、清理;沿线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具。

5.3.7长距离固定式带式输送机应定距离设横跨皮带机的人行走桥,并设置防护栏杆。

5.4电气安全

5.4.1 港口供电系统、电器设备的安全设计,必须符合GB 50058、GB 50060、GBJ 53、GBJ 54、GBJ 55、CBJ 59、JT/T 248等规范的要求。

5.4.2变(配)电所的位置应尽量避开粉尘及腐蚀性气体的影响,如无法避开时,变(配)电所应有防尘、防腐蚀性气体影响的设施。

5.4.3港口重要场所的供电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或其他保证供电形式。

5.4.4在所有可能由于电压、故障电流、泄漏电流或类似作用丽发生危险的地方,必须留有足够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5.4.5电力装置(变压器等)及用电设备(电动机等)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5.4.6 35kV及以上变电所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地方,应铺设砾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敷设两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帽檐式均压带。

5.4.7变、配电室应有必要的集中控制的信号装置。

凡有可能引起误操作的高压电气设备,均应装设防误操作装置。

35kV压器分列运行时母线联络断路器与相应的电源进线断路器之间应有电气联锁。

35kV及以上的总降压变电所应有可靠的通讯设施与有关部门联络。

5.4.8集中控制的电动机、多台连锁控制的电动机,应有可靠的开车信号,机旁应设置有单机开、停按钮。

5.4.9电气设备工作环境的安全要求:

5.4.9.1在易燃、易爆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或防腐蚀型的电机、电器。

5.4.9.2在潮湿或多粉尘的工作场所,应采用防水、防尘、封闭型电机和电器。

5.4.9.3露天安装的电机、电器、配电箱,应装有防雨设施。

5.4.9.4安装在机械车辆通行地带的配电箱、电气设备和照明灯杆的底部,应有防冲撞设施。

5.4.10变电所应根据负荷等级设置相应的避雷系统。

5.4.11 低压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应安装符合劳动部《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要求的漏电保护器。

5.4.12港区电缆敷设及电缆井盖应不妨碍流动机械作业,不影响维修、保养、清扫作业。

5.4.13电缆沟、电缆隧道应有防水、排水设施,电缆隧道的设计应符合GBJ 54

的要求。

5.5危险货物储运设施

5.5.1 化学危险品仓库应符合下列条件:

5.5.1.1 化学危险品仓库应根据其所储存的危险品的种类,设置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晒、防水、防潮、防腐、通风、降温、防中毒急救等设施。

5.5.1.2化学危险品仓库应根据其所储存的危险品的危险等级采用相应等级的防爆电器及照明设备。

5.5.1.3化学危险品仓库及贮罐应有检测、报警、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装最或设施。

5.5.1.4储存强酸的仓库,其防尘、防毒

6.1.1凡产生和逸出尘、毒的作业场所,应有防尘、防毒措施。采取措施后作业场所尘、毒浓度应符合TJ 36的要求,煤炭粉尘浓度应符合JT 2006的要求。

6.1.2工程设计中应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尘、毒的工艺和设备。产生尘、毒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宜机械化、自动化或密闭隔离。

6.1.3总平面布置中,应尽量将产生尘、毒危害的设施布置在港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l产生尘、毒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下风侧。

6.1.4产生尘、毒的设备,应根据其特点和操作维修要求,采取整体密闭或局部密闭,密闭后应有排风设施,不能密闭时,应有其它防尘防毒设施。

6.1.5有尘、毒危害的工作室应单独设置或与其他工作室隔开,并设置空气净化装置或排风与通风装置。

6.1.6作业场所的尘、毒浓度,在技术上难以达到TJ 36的要求时,宜设置局部隔离防护(操作)室,隔离室应保证正压送风。

6.1.7有毒的散装液体化学品,宜用管道输送,其装卸、储存设备和容器及其连接部分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

6.1.8易出现有毒液体泄漏的作业场所的地面,应采用耐腐蚀、不易渗透的建筑材料铺砌,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并应有给水和坡向排水设施。

6.1.9散货装卸工艺流程应尽量减少中转环节,缩短运输距离,减小转运点的落差高度。

6.1.10对于疏水性较强又易起尘的货种,宜根据工艺起尘环节采用润湿型化学抑尘剂抑尘。

6.1.11 大宗散货作业场所应配备真空吸尘装置或水冲洗装置。

6.1.12有可能因产生、泄漏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而造成事故的场所,应设置事故排风、应急照明、报警、通讯等装置。

6.1.13机械通风装置的进风口位置,应设于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其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

6.2噪声与振动控制

6.2.1港口建设工程设计中噪声与振动控制,主要针对各类码头装卸作业场所和辅助生产中泵房、锅炉房、机加工车间、木工车间等存在噪声与振动危害的作业

场所。

6.2.2港口建设工程中各类作业地点(和生产车间)的噪声值按照地点类别的不同,不得超过GBJ 87所规定的噪声限制值。

6.2.3设计中应首先选用低噪声的工艺过程和设备,如达不到噪声控制标准要求时,应采取隔声、消声、吸声、减振、隔振以及个体防护等综合控制措施。

6.2.4港区内主要噪声源应相对集中,高强度噪声区与低强度噪声区分开布置,其间宣布置辅助车间、堆场仓库等。

6.2.5各站、房、车间局部振动作业卫生标准限值应符合GB 10434的规定。

6.2.12局部振动作业应选择振动小的工具,并应有个体防护措施。

6.3防暑、防寒、防潮湿

6.3.1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同时根据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与通风降温措施。

6.3.2操作室与休息室应与热源隔离,单独设置。

6.3.3室凡有辐射产生的作业场所均应设置各种相应的防护设施。

6.4.2放射性物品的储运必须有防辐射的安全设施。

6.4.3有电磁辐射的作业场所,防护限值应符合GB 8702的有关规定。

6.4.4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的防护限值应符合GB 10436的有关规定。

6.4.5应为受辐射危害的作业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置。

6.5职业危害控制

经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预测有可能达到?级以上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设计上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低于?级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也应有必要的防治措施。

6.6港口卫生设施

6.6.1 港口工程应根据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浴室,候工室、女工卫生用室、食堂、厕所等,其设计按照TJ 36的要求执行。

6.6.2因生产事故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应设置事故淋浴装置、冲眼器及供水设备。

6.6.3码头前沿与后方各作业点附近,均应设置符合卫生标准的厕所。

7专用码头劳动安全卫生规定

7.1 煤炭、矿石码头

7.1.1 船舶(车辆)的装卸、水平运输及贮存宜采用专业化工艺,并尽可能选择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艺方案。

7.1.2-般不宜采用坑道方案作为水平运输的主要方式,特殊情况下经论证必须采用坑道时,要充分考虑与之配套的安全卫生要求。

7.1.3各单机(装船机、卸船机、堆取料机等)以及卸车机(翻车机、螺旋卸车机等)的操作、人员行走及检修部位,均应按GB 8197、

GB 4053.1—4053.4的要求设置防护屏、钢直斜梯、防护栏杆和作业钢平台,在司机室顶部均需设计有保险带(绳)生根的装置。

7.1.4翻车机房进口或出口处应设置人行天桥。

7.1.5固定带式输送机驱动机房,廊道、坑道等非露天场所的安全设计要求:

7.1.5.1 驱动机房作业场所应满足拆装部件及起吊检修的需要;

7.1.5.2廊道净空高度不应低于2.2m,宽度按输送机布置、安装、检修和通行要求确定。检修通道的净宽一般不小于0. 7m,人行通道净宽一般不小于1.0m,并应设有防护栏杆。较长的带式输送机应设横跨输送机的人行走桥,走桥应有防护栏杆;

7.1.5.3卸车机底部坑道和带式输送机坑道的建筑尺寸均应满足其中各类设备的安装、检修、作业和通行的要求。检修通道及人行通道净宽均不得小于1.Om,并应设有防护栏杆。地面倾角大于6?时,应考虑行走防滑措施或采用阶梯走道;

7.1.5.4高架带式输送机通道两侧应设有防护栏杆,机架下应设接料板;

7.1.5.5各场所应配备两套照明系统,分别用于巡视作业和检修作业,其照度应分别达到GB 50034中规定的第VII级和第V级的要求。在长廊道和电气室应设置事故照明。

7.1.6装卸工艺主要环节应设置监控装置,中央控制应与局部控制联锁。

7.1.7卸车工艺的防尘要求:

7.1.7.1卸车过程中应有喷水、注水等防尘设施,防尘设施应与装卸工艺同步连动;

7.1.7.2卸车机房可封闭或半封闭,但必须有相应的除尘设施;

7.1.7.3卸车机房各作业面应配置清扫装置;

7.1.7.4卸车机械底部深坑道应尽量选用封闭型卸船机;

7.1.8.2抓斗卸船机料斗部位应有防尘设施。

7.1.9转接机房防尘要求:

7.1.9.1带式输送机转接点应加罩密封,罩的进出口加防尘帘,必要时应使用有效的除尘装置;

7.1.9.2带式输送机头部滚筒处应设有效的皮带清扫或冲洗装置;

7.1.9.3机房作业面应配置清扫设施。

7.1.10装车楼防尘要求:

7.1.10.1装车楼内皮带机、转运点、储料仓等均宜采用封闭措施,并在产尘较大的作业点辅以除尘抑尘措施;

7.1.10.2装车采用可升降式溜槽(筒),并设有喷洒水设施。

7.1.11堆场防尘要求:

7.1.11.1堆场的长边方向应尽可能与当地主导风向一致;

7.1.11.2配置喷洒系统或其它防尘设施;

7.1.11.3堆场、道路间应有分隔,如设置挡煤墙等。

7.1.12装卸系统中各控制室及大型机械的操作室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达到防尘、防噪、防暑及防寒的有关要求。

7.2散粮码头

7.2.1 散粮码头的设计应符合GB 13561.1中的有关规定。

7.2.2工艺设计及装卸设备

7.2.2.1工艺设计应尽量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物料中转环节、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落差,以减少产尘点。

7.2.2.2除尘、抑爆、隔爆、泄爆等设施,应在工艺设计中一并考虑。

7.2.2.3设备、管道和各工艺连接处,应采取密封措施,以防粉尘外逸。

7.2.2.4为减少粉尘外扬,应尽量选用密封型卸船机及水平输送设备;垂直输送应采用不易产生火花和静电积聚的提升设备。

7.2.2.5提升机、输送机的轴承应采用滚动轴承,轴承加油嘴处应尘密。

7.2.2.6驱动、输送装置必须使用皮带时,应采用导静电胶带。

7.2.3电气及监控系统

7.2.3.1 安装在筒仓、工作楼(塔)、灌包间、廊道电气线路应根据需要分别设置过电流、过负荷、低电压、短路等保护装置。

7.2.3.4应设置装卸工艺流程控制系统,逆流程启动,顺流程停车,并具有临时解除控制的功能。

7.2.3.5所有监控、保护装置均应与工艺流程联锁,一旦出现故障,应能立即停止供料。

7.2.3.6应设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切断有关设备电源的开关。

7.2.3.7作业现场应设置起动预告声光信号。

7.2.4静电防护

7.2.4.1 静电防护应符合GB 12158的有关规定。

7.2.4.2凡能产生、积聚静电的设备、管道等均应可靠接地。

7.2.4.3间接接地时,应在金属导体与非金属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之间加设金属箔,或涂导电性涂料等,以减小接触电阻。

7.2.4.4静电导体与大地间的总泄漏电阻值不得大于106Ω,每个静电接地体电阻值不得大于100Ω。

7.2.5通风除尘

7.2.5.1工作场所空间粉尘浓度不得超过8mg/m3,除尘器排放口粉尘浓度不得超过150mg/m3,作业流程中产尘点的粉尘浓度应不超过4g/m3。

7.2.5.2除尘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吸风量与净化空气要求,力求布置合理、管路短、维修方便,所有通风管道都应在一定间隔处设置清扫口。

7.2.5.3筒仓、工作楼、灌包间、廊道的筒仓系统爆炸泄压装置的设计应符合GB/T 15605的有关规定。

7.2.6.2仓顶、工作楼(塔)、埋刮板输送机、提升机、除尘器及除尘管道均应设置泄爆口。

7.2.6.3 钢筋混凝土筒仓的仓顶设计应能保证在仓壁倒塌之前将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泄出仓外。

7.2.6.4泄爆口应尽量布置在爆炸危险源附近,不能确定危险源位置时,泄爆口

宜均匀分布。

7.2.6.5泄爆口的形状宜采用圆形,以减少气流摩擦。

7.2.6.6泄爆口的面积,应能保证爆炸时建筑物(设备)中强度最弱的结构件不受损坏。

7.2.6.7泄压材料的选择应满足:

a)能承受环境压力;

b)开启压力满足泄压设计的要求。

7.2.6.8非破裂式泄爆口的设计应能防止在爆炸压力波消除后又自行关闭。

7.2.7其他

7.2.7.1 码头建筑防雷设计应符合GB 50057的有关规定。

7.2.7.2应有火灾报警装置,并设有火警专用通讯联络线路。

7.2.7.3消防设施应符合GBJ 16的有关规定。

7.2.7.4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应设置防爆型应急事故照明装置,并设置必要的安全标志。

7.2.7.5熏蒸应符合GB 13561.1的有关要求。

7.2.7.6应设置熏蒸剂专用贮存室,并为熏蒸作业人员配备防护装置。

7.2.7.7在采取隔爆、泄爆措施的同时,还应设置抑爆设施。

7.3石油化工码头

7.3.1 防火防爆

7.3.1.1 石油化工码头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交通部(85)交公安字334号“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试行)的要求,根据生产作业的特点和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将装卸、储存及辅助生产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分区集中布置。

7.3.1.2石油化工码头应与外界隔离,建(构)筑物的设计应符合GBJ 16的有关要求。

7.3.1.3石油化工码头油罐区应设置防火堤,防火堤高度为1.Om,

1.6m,油罐区的设计应符合GBJ74及GB 50160的有关规定。

7.3.1.4码头装卸设备的材料除满足一般要求外,还应满足防腐、骑油等特殊要求。

7.3.1.5石油化工码头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必须根据其防爆级别,分别选用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

7.3.1.6油罐区等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必须有防雷击的保护设施,并符合GB 15599的要求。

7.3.1.7油泵、各种容器、储罐、输油管线等输油设备应有防静电设施,并应符合GB 13348的有关要求。

7.3.1.8码头前沿应设静电接地装置,以消除船体所带静电。在码头前沿及有爆炸危险场所的人口处应设置消除人身静电的装置。

7.3.1.9应配备因跑、冒、滴、漏泄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回收设备。

7.3.1.10码头、罐区、泵房等处应设报警装置,并配备防爆通讯器材。

7.3.1.11 石油化工品装卸工艺设备、设施应符合GB/T 15626的有关技术要求,并应有防误操作自动控制联锁系统。

7.3.1.12码头消防设施、消防给水、消防泡沫的设计、配置,应满足交通部“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试行)中的有关要求。

7.3.1.13有铁路集疏运的石油化工码头应设置危险品车专用铁路存车线。

7.3.1.14应配备检修、清洗油罐、扫线等专用设施及防爆工具。

7.3.1.15石油化工船舶的锚地和固定停泊场距沿海或内河上游油码头的安全防火距离不应小于1000m。

7.3.2防毒

7.3.2.1石油化工码头的管理区和作业人员较集中的场所,应尽量布置在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源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管理区应与生产区分离。

7.3.2.2装卸、运输、贮存石油化工制品的设备、设施、容器、管道等,其连接部分应有安全可靠的密封措施。

7:3.2.3泵房间应与操作室和值班室隔离,操作室应设便(于工人观察的玻璃窗。

7.3.2.4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的值班室、操作室及非生产区工作室,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7.3.2.5码头应配备经专职部门认可的氧浓度、总烃及其他相应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

7.3.2.6码头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

7.3.2.7应为码头作业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设施,如防毒口罩等。

7.3.2.8应为码头作业人员单独设置淋浴室和更衣室,并配备清洗工作服的专用洗衣机。

7.3.3码头、罐区及装卸工艺设备等处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7.3.4石油化工产品储罐区域的道路应按单向行车设计,道路宽度不得小于

4m(净空高度不得小于4.5m。

7.3.5管道及其桁架跨越港区铁路时,其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5m,跨越港区道路时,其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

7.4件杂、散贷码头

7.4.1根据货种的性质,为起重机械配备安全、适用的专用抓具和工索具。

7.4.2码头前沿的作业地带和行车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7.4.2.1 使用船舶起贷机或流动起重机作业的码头,前方作业地带宽度应根据泊位通过能力、水平运输机械的类型、作业方式等确定,海港一般取15m,25m;突堤码头、栈桥码头的前沿布置以及浮码头的趸船宽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和安全论证确定。

7.4.3缆车的载重量应和起重船的起重量相适应,在采用缆车承载拖挂车工艺时,应和拖挂车的总量(自重+载重)相适应;

7.4.3.2缆车尺寸应和载运的货种相适应,并能满足所承载的拖挂车的尺寸要求和工人上下缆车从事摘钩作业的需要;

7.4.3.3缆车行走坡度一般不大于1 :3;

7.4.3.4 在岸线处应设置缆车平台,平台承载负荷应能满足作业要求;

7.4.3.5为使辅助装卸机械(如叉车、蓄电池搬运车等)能上下趸船作业,缆车应设活动搁架。

7.4.4堆场、道路设计要求

7.4.4.1对货种比较固定的大宗货物,如木材、钢铁等,应采用专用装卸作业线及划定专用堆场。

7.4.4.2堆场上应尽量避免设置固定设施,如需设置固定设施时,应有相应的防撞措施。

7.4.5仓库设计

库的跨度和柱间距离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施工技术的可能性以及作业 7.4.5.1 仓

的安全性综合考虑确定。

单层仓库的跨度不应小于18m,并应尽量采用无柱结构。必须采用柱结构时,柱间距不得小于12m,柱基部应有防撞设施,其高度不得低于1.5m,并应同库门间距相适应。

7.4.5.2库门大小应根据进出库作业的装卸运输机械类型及作业方式确定。进出叉车及牵引车的仓库库门,净宽不应小于4.2m;净高一般取4.5m。

7.5集装箱码头

7.5.1 总平面布置

7.5.1.1 集装箱专用码头应与其他码头分隔,避免交叉作业。

7.5.1.2港集装箱堆场场地必须坚实平坦,排水良好。

7.5.2.2集装箱堆场箱位线应尽量使集装箱纵向轴线与该地区主导风向线一致,应在集装箱装卸圻和堆场附近的建筑物高处设置测风仪,并配置抵御大风袭击的拴固器具。

7.5.2.3堆场箱位间的通道设计应保证车辆、设备和工人的正常作业。

7.5.3装卸作业安全

7.5.3.1 专用集装箱码头宜配置集装箱装卸桥,集装箱装卸桥的主要参数应满足船舶装卸和工艺布置的要求。

7.5.3.2如采用非专用集装箱装卸机械吊运集装箱,则应为其配备集装箱专用吊具。

7.5.3.3应为卸船解索作业人员配备专门吊人的护篮。

7.5.3.4集装箱叉车和正面吊等车辆应装设双向行车警告信号装置。

7.5.3.5应为大型专用机械司机和地面指挥人员配备对讲机,确保指挥和操作的准确性。

7.5.4集装箱作业场地应有足够照明度的照明设施,道路交通应有灯光指示。

7.5.5有拆装箱作业业务的码头,应建拆装箱库。

7.5.6应设置危险货物集装箱专用箱区,有拆装箱作业的码头应设危险品库(或区),并配备相应的安全和应急设施。

7.5.7冷藏箱应设专用箱区,并设置专用电源。

7.6客运码头

7.6.1客运码头不应与危险品码头相邻,且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及储存室。

7.6.2客运码头前沿应配备足够的救生设备。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人因工程在交通信号灯中的设计与应用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4工业工程二班 姓名:汪长鑫王浩 学号: 1401040210 1401040222 时间: 14-15周 指导教师:吴海

摘要 现在交通安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交通信号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得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用。但是交通信号灯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本次课程设计研究旨在发现设计及安装不合理的状况 1.传统红绿灯(全屏灯)每个方向一组,共四组。这种红绿灯控制简 便但是缺点是只适合小型城市,由于没有各灯的停留时间,极易造成驾驶员误判从而导致交通拥堵。 2.箭头型红绿灯每个方向三组,共十二组。这种红绿灯应用广泛, 该模式下各方向车辆行人只需要按照相应指示箭头通行,缺点是绿灯时间较短,等待时间长,驾驶者容易心理焦躁。 3.红绿灯倒计时显示器与信号灯颜色不一致。容易出现闯红灯 4.部分红绿灯是单灯,通过变换颜色来控制交通,这种单一刺激的 情况下(即只有颜色)感知觉系统所需要的时间会较长 针对发现的问题及缺陷,运用人因工程学方面的知识进行重新考察和设计,提出部分建议,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横道信号灯及信号灯灯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重新设计,力求重新设计的道路交通信号灯在交通安全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道路交通信号灯,不合理设计,误判,心理焦躁,闯红灯

Abstract Now the traffic safety of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raffic lights in touch with our daily life more and more closely. The emergence of the traffic lights, make traffic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for facilitating traffic flow, improve road traffic capacity to reduce traffic accidents have obvious effect. But there are also several problems with traffic lights, the course design of study aims to find the status of the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is unreasonable 1. The traditional traffic light lamp (full screen) each direction a group, a total of four groups. The traffic light control is simple but the downside is only suitable for small city, because there is no residence time of each lamp driver misjudgment caused by extremely easily lead to traffic jams. 2. The arrow lights three groups in each direction, twelve groups. Under this model is widely used at the traffic lights, the direction of traffic just need to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corresponding arrow, the disadvantage is that green time is shorter, waiting time is long, the driver easy psychological anxiety. 3. The traffic lights countdown display and light color is not consistent. It's easy to have a red light 4. Part of the traffic light is light, through the change color to control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吉林建筑大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与分析 名姓 号学 级班安全121班 业专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马池香

2015年6月1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人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比如说轿车,以往,轿车只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产物,但是如今,他早就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大家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且,所扮演的戏份也是越来越大。而轿车的设计,也要充分的的人机工程尤其是安全人机工程的角度来考虑轿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而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看重这些,所以轿车内的设施与配置的设计与安全人机工程的联系也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本设计主要针对于轿车,分析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在主动安全系统中,驾驶员与轿车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其中驾驶员是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对轿车进行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操纵装置、仪表显示装置和驾驶视野的设计,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目录 第一章人机学的基本理 论 (1) 第二章轿车的显示装置设 计 (2) 2.1显示装置的概 念 (2) 2.2显示器的分类与选 择 (2) 2.3仪表显示器的设 计 (2) 2.3.1仪表显示装 置 (2) 2.3.2表盘的设 计 (3) 2.3.3 字符 ........................................................... 4 2.3.4 指针 ........................................................... 4 2.4信号灯显示装 置 (5) 2.5显示装置的布 置 (6) 第三章控制装置设计的人机分析及改 进 (8) 3.1方向盘的设计分 析 (8) 3.1.1 方向盘的角度设计 ............................................... 8 3.1.2方向盘的位置设 计 (9) 3.1.3方向盘大小的设计 ............................................... 10 3.2变速杆设计分 析 (10) 3.2.1变速杆的形状 ................................................... 10 3.2.2变速杆的高度及位置 ............................................. 11 3.2.3变速杆的操纵角度及位移 .........................................

港口工程学 上海海事大学 课程设计参考

《港口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计算书 组号 姓名 学号 2012年5月

设计资料 1.1码头用途 拟设计高桩梁板式码头,码头供1000吨级杂货船系,靠及装卸件杂货。 1.2 工艺要求 满足长86m,型宽12.3m,型深6.7m,满载吃水为4.4m,载货量为1000吨的2艘沿海杂货船同时靠泊和装卸工艺要求。满足轨距为10.5米,起重量为4吨的M h-4-25型门座起重机在码头上作业要求。码头上均布荷载为前方承台30kpa,后方承台60kpa。 1.3 自然条件 1.3.1 地质条件 码头区域土层分布较为规律,根据其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分为四大层:第一层:海相沉积层;第二层:亚粘土及砂;第三层:亚粘土及粘土;第四层:强风化岩层。 1.3.2 水位 设计高水位:2.64m;极端高水位:3.68m;设计低水位:0.2m;极端低水位:-0.94m 1.3.3波浪 波浪重现期为50年,H1%=1.3m,H13%=0.9m,T=8.4s 1.3.4水流 水流设计流速:V=1m/s,流向:与船舶纵轴接近平行 1.3.5 风 按九级风设计,风速V=22m/s,超过九级风船舶离港去锚地避风 1 码头总体设计 1.1 码头泊位长度确定 设计船型为1000吨级杂货船,总长L=86m。所以泊位长度L b=L+2d=86+2×12=110m

1.2 码头桩台宽度确定 码头采用宽桩台高桩码头,由于码头结构宽度大,结构总宽度内作用的荷载性质和大小不同,故采用宽承台的高桩码头。前方桩台上设有轨距为10.5m的门座起重机,取宽度为15m,后方桩台宽度为15m。 1.3 桩基设计与布置 ;

海岸工程海堤设计——计算说明书

《海岸工程》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学院: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 专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班级: 大禹港航班 姓名: 学号: 1420190

第1章设计资料分析 1.1工程背景介绍 1.1.1主要依据 乐清湾港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对港区前沿的滩地进行大面积疏浚开挖,从而产生大量的疏浚土方。从环境保护、减少工程投 资的角度,采用就近吹泥上岸的疏浚土处理方式替代传统的外抛 方式,既实现了宝贵疏浚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又缓解了土地供求 的矛盾和压力,大大提高了疏浚弃土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尽早形成拟建港区港池、航道疏浚工程的纳泥区,同时为临 港产业经济用地的开发建设创造条件,拟通过围垦提供约1500 亩的后备土地资源。 1.1.2主要规范、规程 1.《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 435—2008) 2.《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上、下) 1.1.3工程项目内容和规模 本工程尽可能实现筑堤与吹泥工程的同步实施,二者相互依托、互为条件,因此,作为工程项目必需内容的一部分,需在本 研究阶段提出吹泥上岸工程的实施方案。因此,本项目工程建设 的主要内容包括围堤、吹泥上岸和临时排水工程。

工程规模如下: (1)围(海)涂面积约99.2万m2,合1487.7亩;围堤总长度 3.200km; (2)围堤建设符合国家规范及地方规程要求,顺堤按照50年 一遇标准建设,防洪高程+7.8m(85高程,下均同);南侧堤按照50年一遇标准建设,防洪高程+7.8~7.6m。 (3)围区内允许纳泥标高按+3.0m控制,纳泥容量约为660.53 万m3。 1.1.4工程平面布置 本工程位于乐清湾中部西侧打水湾山附近,因打水湾与连屿矶头的控制,该段区域为乐清湾最窄处,宽约4.5km,涨落潮流在此汇合、分流,水动力特性复杂、敏感。根据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成果和结论意见,结合土地开发需要,围涂工程顺堤位置推荐布置在-6m等高线处,走向为18°~198°,堤长约577.5m。 南侧堤布置时考虑东干河出口顺直,沿老海塘延长线向东以132°~312°走向延伸,后以110°~290°向东延伸500m后与顺堤垂直相交,南侧堤长度约2622.7m。 1.2设计内容 乐清湾海堤工程设计:确定海堤设计条件、断面尺寸,并进行波浪爬高计算、护坡计算、防浪胸墙稳定设计、海堤抗滑稳定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生宿舍公共洗漱室的 人机学研究与设计小组: 成员姓名: 班级学号: 完成时间: 成绩: (学校) (系别)

目录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课程设计说明书 (2) 前言 (3) 一、选题的目的 (3) 二、选题的意义 (3) 三、设计程序 (3) 第一部分评析准备 (4) 一、实地调研考察 (4) 1.1、洗漱室实际情况及调查表 (4) 1.2、问卷结果整理 (8) 1.3、问卷结果分析 (16) 第二部分人机评价及改进准备 (17) 一、洗漱室的整体布局评价 (17) 2.1.1、门的宽度 (18) 2.1.2、门的位置 (18) 2.1.3.人均使用面积 (19) 二、水龙头的使用及其与水管材料评价 (19) 2.2.1 水龙头的清洁及损坏 (20)

2.2.2 水龙头的使用空间 (20) 三、水龙头的水流的评价 (20) 四、洗漱室水槽的评价 (21) 2.4.1、水池太浅 (22) 2.4.2、水槽的高度 (23) 五、晾衣绳的高度评价 (24) 六、洗漱室的灯光评价 (25) 七、地板湿滑积水评价 (28) 2.7.1 地板湿滑 (28) 2.7.2、地面积水 (28) 第三部分改进设计 (32) 一、洗漱室的空间布局的设计改进 (32) 二、洗漱室水槽的设计改进 (33) 三、洗漱室的排水系统 (35) 第四部分设计评价 (38) 总结 (39) 参考文献 (40) 附录 (41)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学生宿舍公共洗漱室的人机学研究与设计》 二、设计任务 通过调研考察,分析现有学生宿舍洗漱室的人机关系是否合理,并结合所学《人因工程学》原理,对其进行调整设计,使得公共洗漱室能够得到更好地使用。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下面是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欢迎参考!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角度出发,讨论人、机和人机相互关系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方式,通过设计使人一机系统的总体性能达到安全、准确、高效、舒适的目的。 机械系统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必须有人参与,人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最活跃、最难把握,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由于机械设计违反安全人机学原则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据国外资料统计,生产中有58%一70%的事故是与忽视人的因素有关。因此,机械设计应考虑与人体有关的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特性、反应特性及人在劳动中的心理特征,以减少人为差错,最大限度地减轻体力、脑力消耗及精神紧张感。 由于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不利于健康的操作姿势、用力过度或重复用力等体力消耗产生的疲劳所导致的危险。 由于心理-生理影响产生的危险。在对机器进行操作、监视或维护时,由于精神负担过重、缺乏思想准备以及过度紧张等原因,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而导致的危险。 由于人的各种差错产生的危险。受到环境不利因素的干

扰或由于人-机配合、协调不当,使人产生各种错觉而引起误操作所造成的危险。 在机械设计中,根据安全人机学原则,通过减小操作者心理和生理的不利影响,协调好人、机的功能分配和相互作用来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减少机器使用各阶段的差错概率,以保障安全。机械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机械的整体设计阶段,要分析、比较人和机的各自特性,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通过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减少操作者干预或介入危险的机会。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人机功能分配出现向机器转移,人从直接劳动者向监控或监视转变的趋势,向安全化生产迈进。 适应人体特性。在确定机器的有关尺寸和运动时,应考虑人体测量参数、人的感知反应特性以及人在工作中的心理特征,避免干扰、紧张、生理或心理上的危险。 友好的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即在机器上人、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界面。人、机相互作用的所有要素,如操纵器、信号装置和显示装置,都应使操作者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清楚、明确,信息沟通快捷、顺畅。 作业空间的布置。这是指显示装置和操纵装置的位置,以及确定合适的作业面。它对操作者的心理和行为可产生直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天津某办公楼供热系统设计 班级:建筑节能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3) 工程概况 (3) 设计计算参数 (3) 2.供热热负荷计算 (4)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 (4)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4) 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 (5) 以一层101会议室进行举例计算 (6) 其他房间热负荷计算 (9) 3.采暖系统的选择及管道布置 (16)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16) 机械循环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的主要区别 (16) 选择及布置 (16) 膨胀水箱的计算 (17)

4.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 (17) 散热器的选择 (17) 散热器的安装 (17) 散热器的计算 (17) 5.系统水力计算 (20) 水力计算方法 (20) 水力计算举例 (20) 其他管路水力计算 (21) 水力平衡校核 (26) 6.个人总结 (31) 参考文献 附录施工图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1.1工程概况 该项目是位于天津市(属于寒冷地区)的一座三层办公楼,包括会议室、办公室、值班室、阅览室、厕所等功能房间。一层建筑层高,二三层层高。设计计

算参数

气象资料: 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办公室为20℃,会议室18℃,走廊、楼梯间、卫生间为16℃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9℃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s 围护结构: 1)外墙:保温外墙(37墙),传热系数为K=(m2·K) 2)内墙:两面抹灰一砖墙(37墙),传热系数为K=(m2·K);一楼卫生间隔墙:两面抹灰一砖墙(24墙),传热系数为K=(m2·K); 3)外窗:双层铝合金推拉窗,传热系数为K=(m2·K) 4)门:双层木门;K=(m2·K) 5)屋顶:保温屋顶,传热系数K=(m2·K); 6)地面为不保温地面,K值按地带决定。其中第一地带传热系数K1=(m2·K);第二地带传热系数K2=(m2·K);第三地带传热系数K3=(m2·K);第四地带传热系数K4=(m2·K); 热源: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课题:我校二楼食堂全触屏多功能售票机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学院: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100110班 姓名:常幸福(20100357)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一、设计题目及其说明 (3) 二、调研与分析 (3) 三、方案构思、多方案的对比与抉择 (4) 四、设计说明 (5) ㈠、整体外形图(具体尺寸图参见附录) (6) ㈡、人机界面设计流程图 (6) 1、购票功能 (6) 2、充值功能 (8) 3、缴费功能 (9) 4、建行ATM取款机功能 (10) ㈢、设计说明 (10) 1、对多动能售票机整体外形的设计说明 (10) 2、人机显示界面的设计 (11) ⑴、字符形状和大小设计 (11) ⑵、显示屏亮度 (12) ⑶、文字信息 (12) ⑷、色彩功能分析 (13) 五、设计小结 (14) 六、参考文献 (15) 七、为下一届学弟学妹留的作业 (15)

一、设计题目及其说明 食堂全触屏多功能售票机 针对我校饮食中心二楼的人因工程分析与改善,根据我们的调研分析发现食堂存在诸多问题,二楼饮食中心每天前去吃饭的人相对其它楼层较多,尤其在开学初和每周一的时候总是有大量的学生在排队等候饭卡充值或者打印小票,看到此景会联想到科研楼取款机前也具有类似的情形,根据此种状况我们设计了食堂全触屏多功能售票机。它集合了打印小票、饭卡充值、电话缴费和ATM取款机的功能。 二、调研与分析 我校饮食中心二楼进过假期的维修改善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和调试,仍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我们的实地考察,发现二楼食堂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诸如: 1、餐桌的高度设计就不是很合理,有的人必须的大幅度弯腰才能 吃到放在餐桌上饭; 2、餐桌的大小也不太合理,如果俩人互相坐对面只能放下餐盘, 其他的饮料或者碗碟就没有地方可放; 3、有的座椅也不符合人的臀部体型,有时坐着还容易向下倾斜滑 下; 4、餐桌椅的颜色太单一,没有给人留下美感,从而影响到食欲; 5、餐窗口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由于冬天天气冷会产生雾气,导致学 生看不清窗口里面摆放的是什么饭菜;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郑平平学号1115074008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2011级1101班 指导教师王小军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北区 2013年 12 月 2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1 学生姓名李洋 一、课程设计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改进设计 二、课程设计工作自__ 2013 _年_ 12 月_ 16 日起至 2014_年 1 月 08 日止。 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校内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 设计内容 1、对所研究的产品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包括该产品与人体尺寸的匹配,操纵或显示装置的感知、认知分析,操纵机构的宜人性分析,用户视觉感受与使用心理的分析; 2、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现有该产品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3、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创新设计) 4、经过分析论证,进行方案的比较、筛选,优化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5、建立三维模型,制作效果图六视图; 6、绘制标准CAD六视图工程图; 7、制作展板,进行效果展示。 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A4幅面,统一采用计算机打印; 2、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参考《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及计要求; 3、所有图纸打印幅面A4(工程图、设计草图、效果图6视图、展板),单独装订成册; 4、设计说明书、图册、所有源文件的刻录光盘一并装入资料带,并填写清单; 5、课程设计题目参见选题表及题目清单,每位同学可从中自行选择其中之一,或自拟题目,但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进行; 6、每位同学独立设计,完成所有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王小军系(教研室)工业设计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

港口及通航建筑物课程设计任务书

“港口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某港口沉箱码头初步设计 指导教师张劲松田兴参 武汉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2011年1月5日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某市和尚岛港区沉箱码头部分水工结构的设计,

进一步掌握所学《港口航道工程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初步学会运用有关专业课、技术基础课的理论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训练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港口水工建筑物图纸的能力和技巧,以及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熟悉有关的设计规范等。 由于时间关系,本设计是在已有勘测规划及部分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和提交所规定的设计成果。说明书应概念明确,简明扼要,计算成果应正确无误,图纸应规范。 二、设计内容 1、确定码头的等级; 2、确定码头的结构形式并拟定其断面尺寸; 3、确定码头的作用荷载; 4、对码头进行稳定性验算。 三、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部分)一份; 2、码头结构布置剖面图一张(3号图)。 四、设计资料 某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气候温和,交通方便,是我国东北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和旅游城市,工业和旅游业十分发达。 但是,多年来该市一直处于缺煤少电状态,已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该市是围绕着老港口发展起来的城市,位于市中心的某些货场(如煤场)等已严重威胁着该市的安全。同时,由于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吞吐量的急骤增加,船舶的停泊时间长,造成政治、经济上不应有的影响和损失。 为缓和本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解决该市缺煤少电状况,并使这些货物有专用装卸码头和库场,国家计委批准兴建和尚岛港区,并列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一)概况 1、地理位置 和尚岛港区位于本市海湾北端的红土堆子湾。背靠市第四发电厂,与市经济开发区隔海相望,交通方便,有公路与该市至沈阳公路相接,铁路接东北干线,可达全国各地。港区距市内陆路25公里,水路8海里。 2、自然条件 该港区属海洋型气候,平均气温10.2℃,7~8月最高,一般为25?左右,极值达34.4?,1~2月最低,一般为-5~-10℃,极值达-2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摘要 Jilin Jianzhu University 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名称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城市燃气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5.7.03

吉林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的是拉萨市某六层两单元住宅区的热水供暖系统。针对该住宅楼的功能要求和特点,以及该地区气象条件和供暖要求,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该楼的热水供暖系统进行了概况分析、设计计算和方案布置。 本系统为单户循环采暖系统。采暖方案是采暖系统采用室外同程式,室内异程式,室内为单管跨越式。 关键词住宅;采暖;设计

目录 目录 摘要 (1) 第1章设计概况 (3) 第2章设计负荷 (4) 2.1计算参数 (4) 2.2室外气象参数 (4) 2.3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4) 2.4房间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 (4) 2.5冷风渗透耗热量 (4) 2.6冷风侵入耗热量 (5) 2.7整个建筑或房间总耗热量 (5) 2.8附加修正耗热量 (5) 2.8.1朝向修正 (6) 2.8.2风力附加修正 (6) 2.8.3房高附加修正 (6) 2.8.4通过维护结构的总传热耗热 (6) 2.9地面传热带的划分 (7) 2.10散热器计算 (8) 2.10.1散热器面积的计算 (8) 2.10.2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 (8) 2.10.3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8) 2.10.4散热器片数的计算 (9) 第3章方案布置 (10) 3.1方案选择 (10) 第4章水力计算 (11) 4.1系统原理图 (11) 4.2系统水力计算 (12) 4.2.1选择最不利环路 (12) 4.2.2最不利环路的作用压力 (12) 4.2.3确定最不利环路管段管径 (12)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重庆理工大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专业:工业工程班级111040802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时间:2014616 —62014620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111040802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 二、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1)公交车扶手高度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______ (2)公交车扶手紧缺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______ (3)公交车扶手抓握不舒适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 三、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表格、图纸、软件等) (1)公交车扶手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公交车扶手的问题的调查问卷________________ (3)应用软件:auto CAD2007、WPS、VISIO _____________ 四、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焱,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城市公交车设计方法研究

(3)______________ 五、任务发出日期:2014616完成日期:2014620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 1.引言 (3) 2. 研究背景 (3) 3. 公交车扶手的问题 (4) 3.1问题一:扶手高高在上,乘客无可奈何 (4) 3.2问题二: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 (5) 3.3问题三: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 (6) 4.分析与改善 (7) 4.1针对扶手高度问题 (9) 4.1.1扶手高度数据分析 (9) 4.1.2改善方案 (11) 4.2针对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问题 (12) 4.3针对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问题 (13) 5. 改进方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16) 6. ........................................................................ 设计体会16 参考文献 (17) 公交车扶手改善的设计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姓名,学号: 所属院系: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指导教师:邓华 1设计目的: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探索可能的改进以及更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扩大学生的学科眼界,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 2设计题目:我校学生公寓洗漱室的改进设计

3说明:盥洗台是我们一天当中使用次数最多的地方之一,拥有一个舒适的洗漱环境和平台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作用很大。通过对我校学生公寓盥洗台的人机学评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与不便之处,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网络对盥洗台的现状进行改进设计。学生公寓盥洗室的改进设计是整个学生公寓设计中最复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学生公寓盥洗室设计能够减轻学生的疲劳与损伤,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带来和谐,愉快的气氛以及更加美好的环境.本文运用人因工程的主要原则与理论,利用真实具体的数据,为学生公寓盥洗室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涉及布局,尺寸,环境,色彩与通风等各个主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因工程的核心“以人为本,提高效率”。 4背景:我们小组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是西苑3号楼3区二楼的盥洗室。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西苑的8栋公寓均采用这样的洗漱室。而且也是我们小组日常生活的地方,每天可以接触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5调研: 1.水龙头数。现在的宿舍是12个水龙头,而通常洗漱室高峰期有14到16 个人同时洗漱。同学们要么与人共用,要么等待。一方面会侵犯别人的个人空间造成心理上不舒服,另外一方面浪费等待时间。90% 同学认为应该增加水龙头数目 2.水槽深度。85%同学觉得水槽深度应该为一个面盆的深度为最佳,15%同学觉得深度要达到半个桶的深度。 3.放刷牙杯子的位置。100%同学同意放水槽上方的凸台。并且要有边缘,以防牙刷、杯子等洗漱用具的掉落。

港口工程学

《港口工程学》精品课程教案课程代码:8800340 任课班级:港航2001-1,2,3 内容:第四章板桩码头 制作:周世良讲师/博士 发布:河海学院《港口工程学》精品课程建设小组时间:2003年3月20日

第三章板桩码头 §3-1、板桩码头的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一、板桩码头的结构特点 1、工作原理 依靠板桩入土段的土抗力及其上端的锚碇系统维持结构稳定。 2、特点: ①优点 耐久性好(相对),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少,便于预制,可以先打桩,后开挖港池。 ②缺点 波浪反射严重,泊稳条件差,对钢板桩需采取防锈措施,增加费用,对开挖超深反应敏感(设计中应预留0.5m)。 ③适用条件 能打板桩的地基,万吨级以下的泊位,适用于有掩护的海港。 板桩结构由于其结构简单、材料省、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在码头、船闸、船坞等水工建筑物和护岸、围堰等建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码头,板桩结构在我国天津、上海等地区用得最多。 二、板桩码头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板桩码头主要由板桩墙、拉杆、锚碇结构、导梁、帽梁及码头设备组成。 1、板桩墙 是板桩码头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下部打入或沉入地基中的板桩所构成的连续墙,其作用是挡土并形成码头直立岸壁。 2、拉杆 当码头较高时,墙后土压力较大,为了减小板桩的跨中弯矩(以减小板桩的厚度)和入土深度以及板桩墙顶端向水域方向的位移,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拉杆,以传递水平荷载给锚碇结构。 3、锚碇结构 承受拉杆拉力。 4、导梁 连接板桩荷拉杆的构件,拉杆穿过板桩固定在导梁上,使每根板桩均受到拉杆作用。 5、帽梁 每根板桩入土后是参差不齐的,且各板桩是相互独立的,为了使各单根板桩能共同作用和使码头前沿线齐整,前沿平整,在板桩顶端应设置帽梁。帽梁作用相当于前面的胸墙,一般是现浇的。当水位差不大时,可将帽梁和导梁合二为一,成为胸墙。 6、码头设备 便于船舶系靠和装卸作业。 三、板桩码头的施工顺序 一般采用先打板桩,后挖港池,以减少挖填方量,只有在泥面较高,施工水深不够以及土壤较松软时,才先开挖,后打板桩。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理工大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专业:工业工程班级111040802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时间:2014.6.16—62014.6.20 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111040802 姓名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基于人因工程学的公交车扶手分析、改善、评价二、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1)公交车扶手高度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 (2)公交车扶手紧缺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 (3)公交车扶手抓握不舒适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三、课程设计相关附件(如:表格、图纸、软件等)(1)公交车扶手的问题分析以及改善 (2)关于公交车扶手的问题的调查问卷 (3)应用软件:auto CAD2007、WPS、VISIO 四、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郭伏,省三《人因工程学》 (2)焱,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城市公交车设计法研究(3)《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统计

五、任务发出日期:2014.6.16 完成日期:2014.6.20 指导教师签字: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3) 2. 研究背景 (3) 3. 公交车扶手的问题 (4) 3.1 问题一:扶手高高在上,乘客无可奈 (4) 3.2 问题二: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 (5) 3.3 问题三: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 (6) 4.分析与改善 (7) 4.1针对扶手高度问题 (9) 4.1.1扶手高度数据分析 (9) 4.1.2改善案 (11) 4.2 针对无地儿可扶,扶手紧缺问题 (12) 4.3 针对扶手设计不合理,抓握不舒适问题 (13) 5. 改进案的综合评价分析 (16) 6. 设计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宿舍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寝室桌椅的安全人机优化设计 班级:2012级安管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刘艳宾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院学院

目录 人体参数———————————————————————3 4 5 电脑桌高度的确定——————————————————— 5 6 电脑桌材质和颜色选择——————————————————7 电脑桌标准尺寸—————————————————————8 宿舍电脑桌分析————————————————————9 10 电脑桌设计———————————————————————11 座椅设计理念——————————————————————12 座椅结构————————————————————————13 座椅建模————————————————————————14 座椅渲染效果——————————————————————15 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6

学生公寓电脑桌的人机学分析与设计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寝室电脑桌的尺寸,外形进行分析,结合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有关知识,以及人的主要尺寸,对大学生电脑桌进行评估及改进。 关键词:安全人机工程学人体参数舒适安全 人体的主要参数: 表1 人体测量尺寸主要参数如下(CM): 项目百分位 数 男(尺 寸) 女(尺 寸) 尺寸平 均值 坐高50 908 855 881.5 坐姿眼高50 798 739 768.5 坐姿肘高50 263 + 413 251 + 382 654.5 小腿加足高50 坐姿大腿厚 度 95 151 151 151 坐姿膝高95 532 493 512.5 电脑桌的整体要求: 桌面的高度、键盘的抽屉、走线等要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工作习惯。 电脑桌的高度应该适中,根据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可知,电脑桌的高度应以第5百分位至第95百分位的人体尺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doc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学 题目:火车硬座车厢方面的人机学研究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 11-1 姓名:吴霞、赵航 学号: 2011022410、2011022422 指导教师姓名:耿雷祝荣欣鞠金艳 设计起止日期: 2013年12月16日—2013年12月27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说明-------------------------------------------2 (一)题目------------------------------------------------1 (二)说明------------------------------------------------1 二、现状调研-------------------------------------------------2 (一)现状调查--------------------------------------------3 (二)调查问卷--------------------------------------------5三、调研结果分析--------------------------------------------11 (一)结果显示-------------------------------------------11 (二)结果分析-------------------------------------------12 四、改善方案------------------------------------------------14 (一)座椅改善-------------------------------------------14 1.1改善背景---------------------------------------14 1.2改善原理---------------------------------------14 1.3人的坐姿状态-----------------------------------15 1.4坐姿受力---------------------------------------16 1.5人体尺寸数据获得-------------------------------17 1.6具体尺寸设计-----------------------------------18 (二)热水供应系统设计-----------------------------------20 (三)茶几的改进-----------------------------------------21 (四)火车照明设计---------------------------------------21 (五)车厢内色彩设计-------------------------------------23 (六)行李架的改进---------------------------------------24 (七)车厢中小推车的改进---------------------------------24 (八)卫生间的改进---------------------------------------24 (九)火车车厢中的温度改进-------------------------------25 9.1影响分析---------------------------------------25 9.2具体改进措施-----------------------------------25 (十)车厢内部空气质量的改进-----------------------------26 五、结论----------------------------------------------------27 六、参考文献------------------------------------------------28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报告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多媒体教室人机学评析与改进 学校院系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所属专业 组员及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摘要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本次课程设计针对我校多媒体教室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先通过对教室及其中摆设的尺寸的整体测量,考虑到人体尺寸百分位数,我国成年人人体主要尺寸,作业面设计时的尺寸和人与光环境等,找到存在的人机学问题。把学生、教室、教室环境看做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对照相关标准设计数据使系统三要素形成最佳组合的优化系统,让学生在教室上课时感到更加的舒适和人性化,提高听课率。 【关键词】:人机工程;多媒体教室;人体尺寸;照明度;教学设备

目录 一.引言 (3) 1.1背景 (3) 1.2意义 (5) 1.3研究内容 (6) 1.4方法 (6) 二.多媒体教室的现状 (7) 三.评析 (8) 3.1采光的评析与改进 (8) 3.2多媒体的评析与改进 (9) 3.3教室整体布局的评析与改进 (13) 四. 总结 (16) 五. 心得 (16) 六. 参考文献 (18)

一、引言 1.背景 了解和把握教学的物理环境,可以使人与客观环境获得最佳的匹配,使教学媒体更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从而取得预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室 教室是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应根据师生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需要。从多媒体教室所处的位置、形状、大小、教室内座位的编排、各种教学媒体的安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多媒体教室一般应选择在噪声较小的地方,尽可能离普通教室较远的位置,如选择教学大楼的顶层或同层中靠近楼体边缘的位置,以减少与外界的相互干扰、影响。当然,若对多媒体教室的隔音效果要求不高的话,在选择位置时就可灵活些。 2)多媒体教室形状以矩形为佳,长宽比采用为4:3或5:3较好。室内要有足够的空间高度(3米以上),室内各角落尽可能采用圆弧形,墙壁采用吸音材料以提高音质。 3)教室大小要从多媒体教学的规模大小、使用功能、教学效果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4)多媒体教室地面宜采用阶梯状,地面倾角在10℃~15℃之间。 5)座位编排要科学,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前排座位离屏幕不能太近,一般应在3米以上,以减少屏幕雪花干扰,后排座位离屏幕不能太远,一般应控制在屏幕对角线长的6倍距离范围内,以提高屏幕画面的清晰度。 (2)照明 教学活动要具备必要的照明,通常情况下。教室需有300~500勒克司的照度。多媒体教学中,由于考虑到投影屏幕中画面的亮度、清晰度,教室门窗都要求遮光处理,降低室内光强以提高屏幕画面的对比度。这显然与正常教学要求必要的光照相矛盾,这也是导致目前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室宜采用人工光源分别对教师讲台区域、学生区域布光,教师控制台上应安装灯光控制器,以便根据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对光照作相应的控制。需要指出的是,学生长期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会带来视觉系统的疲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