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12.92 KB
- 文档页数:3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差异咱先说说李白吧。
李白的诗就像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大侠,潇洒得很。
他写诗那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你看他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好家伙,瀑布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银河一样,这想象力简直绝了。
他好像永远都那么乐观,那么豪放。
感觉他就像是一个永远充满活力的少年,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
他喝酒写诗,游山玩水,诗里写的都是他的豪情壮志,或者是他看到的那些美妙的景色。
他才不管什么规矩呢,只要能把心中的那种畅快表达出来就行。
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不过这个孩子可有着绝世的才华。
再看看杜甫呢。
杜甫就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他的诗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味道。
他写的都是生活中的苦难和百姓的疾苦。
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老百姓吃不饱饭,住不上好房子。
他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话就把贫富差距写得那么赤裸裸。
他的诗就像是生活的纪录片,真实得让人觉得有些沉重。
他没有李白那种潇洒的劲儿,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同情。
他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白的诗读起来就像是在山顶上大喊,畅快淋漓。
而杜甫的诗读起来就像是坐在一个破旧的屋子里,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心中满是忧虑。
李白的诗像是一幅色彩鲜艳的山水画,有明亮的色彩,有壮阔的山河。
杜甫的诗更像是一幅黑白的素描,简单却深刻地描绘出生活的模样。
这两位大诗人呀,虽然风格差异很大,但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瑰宝。
他们的诗就像两种不同的音乐,李白的像欢快的交响乐,杜甫的像低沉的二胡曲。
我们读李白的诗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无限的可能,读杜甫的诗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和幸福。
他们的诗歌就像两座高峰,永远屹立在那里,让我们这些后人敬仰。
李白与杜甫:两位盛唐诗人的风格与主题对比研究引言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诗人。
其中,李白和杜甫被誉为盛唐两大巨星,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和主题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不同之处。
一、李白的风格与主题1.1 风格特点•松散自由:李白善于运用自由奔放的笔触,他的诗歌流畅自然,行云流水。
•质朴浪漫:李白常以世俗之物咏史抒怀,情感真挚、豪迈激昂。
•奇思异想:李白倾向于个人幻想与逸闻轶事相结合,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1.2 主题内容•吟咏壮美自然景色:山水田园景观为背景,表达与之相伴的人生哲理。
•饮酒作乐:李白通过描绘饮酒、吟诗作乐的场景,表达对人生短暂与忧虑的态度。
•抒发个人感情:李白将自身体验与内心情感结合,表达对命运和社会现实的看法。
二、杜甫的风格与主题2.1 风格特点•严肃庄重:杜甫以较为沉重的笔触表现社会、政治以及人生苦难等方面。
•冷峻理性:杜甫对世事深思熟虑,更加注重明确而理性地表达。
•珠玉之文:杜甫运用精巧而富有韵味的词句,给人一种古朴高雅之感。
2.2 主题内容•哀怨社会动荡:杜甫通过揭示乱世中百姓苦难和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
•叹息历史兴衰:杜甫反思历史记载和皇权威权背后所隐藏的无奈和悲剧。
•展现人性悲喜:杜甫以人道主义关怀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出对人性的渴望和关怀。
三、李白与杜甫的对比•风格上,李白更为随性自由,而杜甫则更加庄重理性。
•主题内容上,李白偏向于个人情感和幻想色彩较浓烈的描绘;而杜甫则注重社会现实、历史背景和国家命运等高度政治化的议题。
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主题。
他们各自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诗歌中,成为盛唐时期文学宝库中闪耀的明星。
无论是李白那奔放豪迈之风,还是杜甫那沉郁凝重之韵,都使他们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
一、诗歌创作方法上的不同创作方法是作者根据一定的观念和原则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两种主要的创作方法。
李白以浪漫主义为主,杜甫以现实主义为主。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火热的激情来描绘生活图画。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对生活的真实描写,如实反映生活,因此也叫“写实主义”。
对朝廷的腐败。
李白、杜甫采用不同的形式来抨击这社会的不公。
李白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的方式,抒写了他对山水名区的喜爱,对仙界的向往,表现其鄙弃世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心情的表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他可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骑着白鹿游山玩水,与神仙驾着鸾车一起游玩,这是何等自在.又怎能使其委屈地伺候这些权贵呢 !杜甫十年长安政治生活结束后,由京城回奉先,写下了一篇记述自身遭遇和旅途见闻的诗篇。
诗以“忧黎元”为核心.抨击最高统治集团政治的腐败,聚敛的残酷.把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概括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字当中。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诗人想辅助皇帝,为国尽力,但得不到皇帝的重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妻离异县。
十 El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 ?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
里巷犹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诗人用鲜明的对比,写出富贵之家酒肉臭,贫穷之家饿死儿女的不公现象。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其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上。
“自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他的《蜀道难》、《怨别离》、《梁甫吟》等都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和幻想形式来表现其思想感情的典型事例。
杜甫长期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他的《三吏》、《三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哀江头》等诗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渐攀上现实主的高峰。
李白与杜甫,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一直以来被人们传颂不已。
然而,对于两位诗人的诗歌风格的差异及其原因,却一直是学术界和文学爱好者们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就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其差异的深层原因,并分析两位诗人在我国诗坛上的地位与影响。
一、对诗歌风格的全面评估1. 李白的诗歌风格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豪气干云著称,常常展现出豪情壮志、放浪形骸的个性特征。
他的诗作大多以抒情、叙事为主,情感真挚,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善用夸张手法,以及山水、人物为题材,以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写景手法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被誉为“诗仙”。
2. 杜甫的诗歌风格杜甫的诗歌则以抒情写实、坦率率真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写社会现实、人生感慨为主题,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不乏忧国忧民的政治关怀。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明快,感情真挚,以拟人手法和丰富的比喻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被誉为“诗圣”。
二、深度和广度的探讨1. 两位诗人的诗歌风格差异的深层原因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与两位诗人的性格、经历、思想观念息息相关。
李白放浪不羁,个性张扬,有着不可一世的豪情壮志,他的诗歌风格与其个性特征相契合,多以个人感慨、抒发情感为主。
而杜甫则深受社会风云的熏陶,他的诗作常常承载了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民生的关怀,其诗歌风格更加坦率、真挚,表现了一位有国家情怀的诗人的诗歌风格。
2. 李白与杜甫在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李白和杜甫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两位诗人各自独特的诗歌风格与思想观念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李白豪放奔放的诗风,开拓了诗歌创作的新境界,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而杜甫则在诗歌中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对国家、社会的深情厚爱,被后人誉为“民族的良心”。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明显的差异,更是由于两位诗人的不同性格与境遇所致。
李白豪放奔放的诗风给人以宏大、奔放的艺术享受;而杜甫的诗歌注重写实,表现了一种深沉、执着的情感,使人在从容、沉静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比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被人们称为"诗的黄金时代"。
而在这个时代中,李白和杜甫是两位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诗人。
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以豪放、奔放、超然脱俗为主要特点。
李白擅长描绘美丽壮丽的山河景色和广阔辽远的天地宇宙。
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和想象力。
李白的诗作多以自我表达为中心,强调个人感受与体验。
他常常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起来,让读者能够通过他独特的视角去感悟生命中深层次的意义。
同时,他也善于借助饮酒、游玩等方式表达自由不羁的个性。
杜甫杜甫(712年-770年)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则更偏向于社会现实题材和感伤之情。
杜甫视野较为广阔,对社会动荡、人民疾苦、政治腐败等时事问题表达了深刻的关注和思考。
他的诗歌常常充满了寓意、深沉和悲壮感。
杜甫的写作风格相对内敛一些,他善于运用叙述手法来揭示社会百态和人民生活困境。
同时,他还能以自己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真实而质朴的语言去传递内心的痛苦与坚韧。
比较虽然李白与杜甫在写作风格上有明显差异,但依然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首先,在形式上,二者都相对倾向于律诗或绝句的形式。
这两种形式都限制了字数和韵律,要求作者以简洁精炼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
其次,在表达主题方面,他们都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以达到情感共鸣和意境的营造。
无论是李白的豪放激昂,还是杜甫的深沉凝重,他们都能够通过字里行间传递情感和思想。
然而,两位诗人在创作主题和态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李白更加个人化、自由奔放,更注重表达对自然、人生和兴趣的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民生疾苦、国家变迁等社会问题,并以此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批判与思考。
总体而言,李白与杜甫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诗人。
导语:唐诗,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盛唐之诗则为峰上的奇葩,李白、杜甫即是照耀这高峰的两个璀璨的星座,正所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
他们的名字就像两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波澜壮阔的盛唐历史上,给大唐盛世锦上添花。
然而,李白和杜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诗人。
李白是诗仙,仙是超凡脱俗的。
他天马行空、豪放飘逸、傲岸不羁,他用众人不能理解的方式来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杜甫是诗圣,圣是超凡人俗的。
他感时忧国、绪密思深、沉郁顿挫。
他用诗冶炼苦难,他用诗书写血泪,他用诗将现实展现在人们眼前。
若以音符来作比喻,李白是高音升调,银瓶乍破水浆迸;杜甫是低音降调,幽咽泉流冰下难。
因此,无论为文、为诗、为歌,甚至为人,李白和杜甫可以算作是两条道上的火车,很难走到一起。
然而,公元744年至745年,这两位诗人的运行轨道曾有过短暂的交接.公元744年,李白由于在政治上不得意,从长安来到了洛阳,时年44岁。
而34岁的杜甫自从十年前考试不第后,就一直在外游历,恰好也在这时漫游到了洛阳。
这两位大诗人的相遇,乃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这时候的李白,虽然已丢掉了御用诗人的宝座,却仍然是天子钦定的桂冠诗人,诗名满天下。
而杜甫却是初出茅庐,诗名未就。
时年34岁的杜甫,对于长他10岁的李白十分仰慕。
他们在当时的东鲁,也就是现在的兖州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饮同酌、同醉同酣,给杜甫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当年的秋天,他们又一起游玩了梁、宋两地。
第二年,李杜又同游齐、鲁两地。
后来,杜甫总是在诗中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愉快经历:“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醉舞梁园夜,行歌泅水春”等等。
到了秋天,杜甫西上长安再求功名,李白则南下漫游,一个定居成了渭北春天树,一个漂游犹如江东日暮云 (《春日忆李白》),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
重道的李白和崇儒的杜甫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李白为时代所选,杜甫为历史所选。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研究引言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位诗人,他们在唐朝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他们的创作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分析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希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李白的诗歌风格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而著称,充满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常用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来抒发个人情感,并以咏史怀古为题材,赞美英雄壮丽场面。
他运用豪放、建构庞大、形象饱满、凭直观直觉等手法,突出形象意境并展现自由奔放气息。
杜甫的诗歌风格与李白相比,杜甫的诗歌风格更加沉郁和深沉。
他以真实感性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著名。
杜甫通过抒发自己的苦难、矛盾以及人民群众面临的困境等情感,表达对社会变迁和政治领导不力的忧虑和批评。
他采用较为平实、自然而直接的语言,表达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比较分析1.选题取向:李白偏向于个人感受和幻想式创作,注重自我表达;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变迁与政治批判。
2.表现手法:李白常运用夸张手法、意象描绘和想象力,展示出豪放奔放之美;杜甫则偏向于直接表达真实情感,通过平实但强烈动人的语言传递思想。
3.主题内容:李白多以个人心境、仕途坎坷、爱情主题为主;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象、国家命运等宏大议题。
结论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他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生活、社会和人类情感进行了深入探索。
李白追求奔放、豪情和浪漫,重视个人感受与意象描绘;而杜甫则更注重真实的表达,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诗歌来反映现实。
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共同为中国古代文学增添了璀璨的光芒,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伟平. (2009). 杜牧对杜甫、詹文同前辈山水之美承派与发展[A]. 山的艺术[S]. 北京:中国画院画报编辑部. 2. 张藴东 . (1998). 近代以前中外作家研究[M]. 中华书局.备注:以上内容是根据主题填充相关信息编写而成,请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诗仙”与“诗圣”诗歌之较量“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可谓是古代文学银河中两颗闪亮的星,身为封建社会的文人墨客,他们满腹才情、一腔爱国热忱,在他们作品中便可一览无余他们对国家炽热的感情,然而都仕途不顺,报国无门。
他们间的情谊可用“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游玩”概括,其诗歌有一致性,但更多的是由于他们生活背景经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一、诗歌风格不同。
李白诗歌主要风格:豪放飘逸。
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他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杜甫诗歌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风格形成的原因:其一是由于他恪守儒家思想,其二,仕途不济,命运多桀,使得理想与现实差距增大,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
二、诗人思想不同李白思想可用以下四句概括:“讴歌理想,抒发悲愤。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情绪起伏,充满矛盾。
”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与俗沉浮,现实的黑暗破灭了理想,渴求个性解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的诗歌创作,主线为忧国忧民,主角为普通百姓。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所以他的作品堪称“诗史”。
三、他们的诗歌创作方面手法迥异。
李白善用浪漫主义手法,用绝妙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和蓬勃的激情来勾勒出生活图景,他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
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
杜甫与李白两位诗人的风格对比杜甫和李白,作为唐代两位杰出的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才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人。
他们的诗歌作品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各自展示了不同的情感、主题和表达方式。
下面将对杜甫和李白两位诗人的风格进行对比分析。
一、杜甫的诗歌风格杜甫的诗歌风格充满了真挚的激情和深沉的思考。
他通常以现实的社会问题为主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为素材,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社会的变革相结合。
他的诗歌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不公的关注。
杜甫的诗作多表现出对民生困苦和社会动荡的关注。
他以坚实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的艰辛生活和国家的衰败困境。
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他通过描绘茅屋倒塌、艰难求生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贫穷和不公的愤怒。
在这些作品中,杜甫常常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二、李白的诗歌风格相比之下,李白的诗歌风格更加奔放豪放、畅快淋漓。
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幻想,展示了无拘无束的个性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善于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奇特的氛围和多变的情感。
李白的诗作经常以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对山水、花草的描绘,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具有强烈的个人表现力和想象力。
例如《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他运用浓郁的想象力和诙谐的语言,将自己融入到仙人中,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两位诗人的风格对比杜甫和李白虽然都是唐代的杰出诗人,但他们的风格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杜甫的诗歌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痛惜,他以清晰、深沉的语言描绘生活的不幸和社会的困境。
李白则多以豪放洒脱的笔触表现个人的激情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的诗歌常常带有夸张和奇特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狂野和放纵的情感。
在主题上,杜甫的作品更加关注社会和人民的疾苦,他以自身的经历和社会的变迁为素材,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愤怒之情。
而李白则更加偏爱自然和个人的情感,他以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为依托,表现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白和杜甫的区别是什么
白居易《与元九书》论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
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篇,至于贯穿今古,尔见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
”
李白杜甫的异同
1、创作题材不同:
李白是主观感受很浓,浪漫派,写虚,浪漫主义。
杜甫是写具体的事物,反映现实,现实派,写实,现实主义。
2、意象不同
李白的意象疏朗、写意。
如写大鹏、青山明月等。
杜甫的意象深沉、凝重。
如写激流高峡、秋枫瘦马、凤凰等。
3、风格不同
李白善用古体诗,章法跳跃。
杜甫多律诗,章法严密。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待考证),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
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
61岁。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
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
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
草堂纪念。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比较研究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甚至能背诵几首古人的诗作。
而在众多的唐代诗人中,李白与杜甫无疑是最值得称道的两位。
他们之间的创作风格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抒发情感、描写自然、表现社会等三个方面对两位大诗人的创作风格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来看两位诗人在抒发情感方面的差异。
李白的诗作以情感激烈、豪放不羁而著称,他善于借酒解忧、借酒壮胆,将自己激昂的情感直接写入诗作之中。
例如他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些简短而富有情感的句子将李白对乡愁与思念的深刻感受鲜明地表达了出来。
而杜甫的情感则更为沉郁、忧伤。
他的诗作常常揭示出他对时事的关注与关怀,以及对社会的深刻认识。
《春夜喜雨》中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句,表达了杜甫面对庙堂的心力交瘁,以及他对现实困境中的无奈与苦闷。
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展示了两位诗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
其次是两位诗人在描写自然方面的优势。
李白的诗作常常以热情洋溢的笔触描绘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他喜欢以广阔的视角、宏伟的场面来表现自然界的壮丽景观。
例如《登金陵凤凰台》中,他用奇特的想象想象,将云彩、山川河流融入自己旺盛的情绪之中,使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
而杜甫的描写则更为细腻、真实。
他善于从小事入手,以准确的细节描写悲欢离合、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中的“铜炉华烛热,银烛瓶花冷”一句,通过对温暖的铜炉和烛光、寒冷的瓶花的描绘,展示了杜甫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两位诗人在描写自然方面各有卓越之处,李白以豪放的笔触调动读者情感,而杜甫以细腻的触觉打动读者心灵。
最后是两位诗人在表现社会方面的不同之处。
李白的诗作不太关注现实社会,他更多地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玄奥的境界。
他憧憬仙道,并追求人生自由与个体价值的实现。
相比之下,杜甫更注重现实的社会问题,他在诗作中频繁提及朝政败坏、民生困苦的现象。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及写作主题比较引言中国文学史上,李白和杜甫被誉为两位卓越的诗人,他们的诗作影响深远,为后人所推崇。
然而,尽管他们都是大唐时期的文学巨匠,他们的诗歌风格和写作主题却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写作主题,以探讨两位诗人在创作上的异同。
诗歌风格比较李白的豪放与奔放李白的诗歌风格以豪放和奔放著称。
他的诗作多以豪情壮志、超凡脱俗的形象为主题,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与向往。
李白的诗歌语言生动、形象丰富,常常使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例如在《静夜思》这首诗中,他使用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比喻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夜晚的美景,展示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抒发的情感。
杜甫的沉郁与情感相比之下,杜甫的诗歌风格更加沉郁和富有情感。
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杜甫的诗歌语言简洁、含蓄,常常使用对仗和音韵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例如在《登高》这首诗中,他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样的对仗句,表达了对时局动荡和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伤。
写作主题比较李白的豪放与浪漫李白的诗歌写作主题以豪放和浪漫为主。
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由和奔放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向往。
他善于表现主观情感,抒发个人的豪情壮志。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饮酒作乐、放浪形骸的场景,展示他对自由、纵情和享乐的渴望。
例如在《将进酒》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和品酒的情景来表达对自由和快乐生活的向往。
杜甫的关怀与思考相比之下,杜甫的诗歌写作主题更加关怀和思考。
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以及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他善于表现客观事实,抒发人民的疾苦。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贫困、战乱、灾难的景象,展示他对社会动荡和人民遭遇的关心和担忧。
例如在《登高》这首诗中,他以山川秀丽、人民疾苦的景象来表达对时局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忧虑。
异同点总结尽管李白和杜甫都是大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和写作主题有很大的不同。
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差异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和主题存在明显的差异。
总体来说,李白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浪漫为主要特点,而杜甫的诗歌则更注重现实主义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1. 时代背景: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国家繁荣,人民生活富裕,他的诗歌大多展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而杜甫则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亲历了安史之乱,诗歌中更多地表现出对人民疾苦和国家破碎的关注。
2. 风格:李白的诗歌富有想象力,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意境瑰丽,语言轻快。
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包括山水、友情、爱情、历史等,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加沉稳深沉,他的叙事诗善于铺陈,精心刻画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实。
抒情诗则情景交融,抒情、议论、叙事熔于一体。
3. 主题:李白的诗歌主题多样,包括山水、友情、爱情、历史等,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他的诗篇中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4. 表现手法:李白的诗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包括夸张、比喻、拟人等,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炼字炼句,他的诗歌语言精练、深刻,表现力强。
总的来说,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差异主要表现在时代背景、风格、主题和表现手法等方面。
李白的诗歌表现出盛唐时期的繁荣和个人的浪漫主义情怀,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和国家命运。
两位诗人的诗歌风格各有特色,但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被公认为两位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们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李白和杜甫都属于唐代的诗人,但他们的诗歌风格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进行比较。
一、题材与情感表达李白的诗歌创作涉及的题材广泛,他不拘一格,既有咏史抒怀之作,也有山水田园之景的描绘。
他的诗歌情感奔放豪放,表达了自由、豪迈、奋发向前的个性。
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他关注民生和国家命运,揭示社会的不公,对朝政往往持批评态度。
他的诗歌情感更为内敛深沉,表达了对人类苦难和社会现实的关怀。
二、形式与修辞手法李白的诗歌形式多样化,尤其擅长写长诗和乐府体诗。
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运用了大量的夸张与比喻手法,使诗句富有韵律感。
杜甫的诗歌则偏向于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在形式上比较规范。
他的诗歌用字力求准确,修辞手法多样,常借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以突出作品的力度和感染力。
三、写景与抒怀李白的诗歌常常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来表达自己豪放的情感。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狂热与奔放,给读者带来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
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多地关注人类的苦难和困境。
他的作品中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四、艺术追求与个人特色李白的诗歌追求意境的超脱和个性的张扬。
他的作品中常常展示出自由奔放的灵魂和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
他追求形象意境与语言音韵的统一,以及情感和思想的深远。
杜甫则强调诗歌的写实性和社会责任感。
他的作品中经常描绘社会现实,传达了强烈的社会关怀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结论:虽然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们的诗歌风格有很大不同。
李白的诗歌表达豪放奔放,关注个人意境和对大自然的狂热追求,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表达更加内敛深沉的情感。
他们各自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赋予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魅力,并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拼李白和杜甫,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两位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们被誉为“诗仙”和“诗圣”,他们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拼为主题,探讨两位大诗人的风格、主题和艺术成就。
一、李白的诗歌风格与主题李白的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情感表达直接而激烈,他以壮丽的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语言风格闻名于世。
他的诗作多以叙事和抒情为主,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
在李白的诗歌中,他常常借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意象,例如以月亮、山水等自然景物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作中也常常出现了许多传奇和神话中的人物,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神秘感和浪漫色彩。
李白的诗歌主题广泛而多样化,既有关于山水田园的描绘,又有关于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的写照。
他的诗作中也融入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展现了他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
总之,李白的诗歌饱含情感,风格独特,堪称古代诗歌的瑰宝。
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与主题相对于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诗歌风格更加沉稳内敛。
他的诗作兼具抒情和叙事的特点,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凝重。
他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真实地描写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的弊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切。
杜甫的诗歌展现了他宏大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他用平凡的语言揭示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
他的诗作中也常常反映了战乱、灾荒等社会动荡时期的社会景象,他对这些现实问题的关注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同时,杜甫的诗歌中也抒发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展现出对理想和理想主义的追求。
他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了对历史和名人的追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三、李白与杜甫的比拼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拼,是中华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诗坛较量。
李白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令人难忘,而杜甫的诗歌则以其深刻的思考和宏大的情感感染着读者。
在表现手法上,李白倾向于以抒情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杜甫则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描摹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
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
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
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诗派更是杜甫视为宗祖.他的影响力巨大.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
(《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
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
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
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
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
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
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
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
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他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
在他的《行路难》中他用“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等太行雪满山”来形容自己艰难处境。
由于当时高力士杨国忠的受宠,贤士都被据在朝门之外,因此他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
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诗歌风格在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感悟古诗语言的凝炼含蓄与意境的深邃,可以深刻地了解历史文化。
1.的浪漫主义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人格和艺术个性常被大家用浪漫、天真、豪放、飘逸、自我意识等形容。
李白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突出表现是自我仙化、任侠使气、交友真诚。
李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写了他对大好河山的喜爱,对美好仙界的向往,对世俗的鄙弃,对权贵的蔑视和追求自由的思想。
虽然,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从政行为都缺乏现实性,但以其特殊的气质表现在里却是天然率真的,他的天然率真表现在诗歌艺术上不被传统所束缚,任凭自己真情的自然流露,正如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中“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自比大贤。
1.1 李白的豪放不羁李白的诗歌最大的特征就是“豪”。
他的豪放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十足以至于有一些狂妄,因为他有恃才傲物的资本来表现自己的清高,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而另一个方面,李白的诗歌气势恢宏,意境广阔。
在描写山川《》写道“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多用整齐的七言与九言,同时又四次转韵,手法变化多端。
又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意气奋发,豪迈奔放,这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表达,也是对自我、对人生的有力肯定,就连贺知章也为李白的大气深深所折服。
《山中与幽人对酌》中写道:“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将这种毫无遮饰的情绪大胆的表露,构成自豪放纵逸的特征,同时也表现出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
1.2 李白的飘逸俊美李白的飘逸俊美表现之一是语言自然朴素,所咏之物脱口而出却不加雕饰,也是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的具体表现。
他认为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天真”,在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时,不事雕饰,不掩真情,诗的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
他主张尊重诗人的创作个性,相信诗人的创作活力,始终在自然、率真中体现自己真实与质朴的人生,如:“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又如:“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比较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及价值取向。
我们可以从下列几点来比较李白和杜甫:一、思想: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二、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
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三、擅长的体裁: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但自唐代以来,人们多喜将他们并论,更有学者对他们的进行比较,以致很多诗评家都卷入了对李杜孰优孰劣的争论。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交谊、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
一、李杜之交谊和相互影响本世纪较早探讨李杜交谊的学者是闻一多。
他在《杜甫》一文中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描述了李杜二人的交往和友谊。
如他在写到李杜第一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
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
"四十年代,陈叔渠在《唐代两大诗人的风义感及其他》中也论及李杜之交谊。
他认为,"杜甫对于李白,一片怜才之忱,在他的诗中,时时可见";"最奇怪的是,李白对于杜甫,却是很为冷淡","这可见老杜的怜才爱友,一热烈至诚,出于无情的了。
"五十年代,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较为细入地探讨了李杜之间的交谊。
他认为,"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倾心的诗人",而其因素又有政治和诗歌两方面。
李白与杜甫相会游从的半年中,李白影响杜甫的成分要多一些。
他们真无愧于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对于政治的警惕性,对于现实的敏感,乃是时代真实的镜子。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
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
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 .一,形成时期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开元盛世。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
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
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二,思想内容从内容上讲,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友谊等等。
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
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
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
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
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
他们共同经历
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形成时期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开元盛世」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
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
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更能反映国破___________
个人经历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
(《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
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
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
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
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
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
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
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性格
从个人魅力上来讲,显然李白的性格更符合中国人的理想。
他轻尧舜、笑孔丘、揖天子、交诸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显然是狂傲放旷的典范,他愿意亲近自然,歌咏山川,张扬天性, 他还好习剑术,酷爱饮酒,不但好诗,而且任侠,这些都丰富了他的个人魅力。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杜甫身逢乱世,一生仕途多舛,命运飘零,所以写诗的心情比较沉郁,世事阅历的沧桑,让他的锋芒更加内敛,________ 甚至有时候显得曲与奉承。
所以尽管学识过人,忧国忧民,杜甫的个性并不像李白那么张扬,不如李白那么有吸引力。
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讲,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
友谊等等。
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
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
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
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
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
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很多表现_
岀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艺术风格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
逸的风格。
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变幻莫测_______
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
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
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
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
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
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
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
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
神。
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
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
擅长体裁
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他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的前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使用的是散文句法。
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饰。
李诗飘逸,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
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
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
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杜诗沉郁,给人更多的是力度感;在诗的音美形美的方面李白稍逊于杜甫。
承继与影响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
李白天才放逸,诗歌自成一体,是天授的奇才;杜甫当世英才,诗
歌兼备众体,是人能的极致。
李白的诗对于后代爱好豪放诗风、具有奇特想象力的诗人有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_______ 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杜甫的诗对于后代关怀社会现实、重视诗法变化和字句锻炼的诗人影响更大。
杜甫的为人民歌唱的现实主义创作
精神,首先对唐代诗歌的发展,直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代中叶,以白居易为首的一群诗人所倡导的“新乐府”,
就是在杜甫诗歌创作的启发下所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又一直贯注到唐末的皮日休、曹邺、捏聂夷中、杜苟鹤等人的创作中去,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放射着光辉。
除此以外,在艺术表现方面,也给唐代诗人以深刻的影响,如韩愈、李商隐等都是分另以不同的方面受到杜甫创作艺术的影响,并建立起自己的风格。
唐代以后,杜甫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长变得日益广泛深入。
宋代的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追步杜诗奇峭的一面,
而形成“江西诗派”。
又如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以及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李萝阳,清代的杜浚、屈大均、沈德潜等
等,也都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情况下受到杜甫的影响。
总结
李白是一个潇洒的负剑游子,杜甫则是一个苦吟的草堂诗人。
李白近道,杜甫为儒,拿金庸的武侠小说来比较,
李白像是飘然出世的令狐冲,杜甫则似执著入世的郭靖。
两人都以他们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诗一片瑰丽的天空。
两个人各有所长,又同样伟大。
李白热爱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务而对不合理现象毫无顾忌的投之以轻蔑。
这种已被现实所牢笼却不愿接受想征服现实的的态度,与杜甫那种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注视关心祖国人民命运那种现实主义精神是相反而本质又相同的。
用韩愈的话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他们的艺术成就和高风亮节永远是中国文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