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我国国债规模和财政风险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国债规模现状分析
我国国债规模是指政府发行的国债的总额。
国债是国家借款的一种方式,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等。
国债规模的变动反映了政府借款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家财政状况的演变。
以下将对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国债规模近年来大幅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需求的增加,政府借款规模也随之增加。
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国债规模约为7.5万亿元,而在2024年已经增长到了约30万亿元,增长了约4倍。
这体现了我国财政压力的增大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的增强。
其次,我国国债规模分为中长期和短期国债。
中长期国债是指期限超过一年的国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投资。
短期国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国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满足日常开支。
中长期国债在我国国债规模中占据主导地位,其规模大约占总规模的70%左右,而短期国债则约占30%左右。
最后,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体系。
国债市场是债务融资的重要渠道,发展健全的国债市场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我国应加大国债市场的创新力度,推动国债远期利率的衍生品市场发展,提供更多的投资工具,吸引更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防范编者按:鉴于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我国1998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实行了以增发国债、扩大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
虽然在反周期、促进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但同时也加大了财政风险。
我们就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防范的有关问题,对我国著名财政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何盛明教授进行了专访。
记者: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导致国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何教授,请您谈一谈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判断。
何教授: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应当认识到:我们的财政政策和国债政策从来都是为实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标服务的。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物价水平总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鉴于此,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999年又进一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济各项指标下滑的趋势得到控制。
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8%,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1%。
认识我们的债务规模,关键就要看国家财政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实施反周期调节的经济效果如何。
至于在亚洲金融危机得以缓解,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复苏以后,我们的财政政策将如何改变,则需另当别论。
但从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还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具体到我们国家,国债规模的大小,我想应该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来分析。
笼统地说发债空间大小与否,我认为不具体,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我们国家从1993年开始实行宏观调控,并在1996年顺利实现了经济软着陆。
但是,在软着陆以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开始暴露出来,这集中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制度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而且,这三种矛盾交织并发、错综复杂。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说反映了三大风险、三大困境,即国有企业处于困境,银行处于困境,财政处于困境。
中国国债规模若干重要观点述评引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中国国债作为重要的财政工具,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观点出发,对中国国债规模进行述评。
观点一:庞大的国债规模带来的风险中国国债规模迅猛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支持经济发展和应对金融危机。
然而,庞大的国债规模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
首先,国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财政压力增加,国家的财政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此外,国债规模增长也会增加国债利息支付的负担,从而影响财政收支平衡。
最后,国债规模过大可能引发市场对债券市场的担忧,进而造成债券价格下跌,对市场造成冲击。
观点二:国债规模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尽管国债规模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它也有其积极作用。
首先,国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方面。
这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和提升民生水平。
其次,国债规模的增长可以带动债券市场的发展,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和深化。
最后,国债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品种,有助于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增加国际资本流入,提升国际资金的流动性。
观点三:合理控制国债规模的重要性尽管国债规模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合理控制国债规模也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控制国债规模可以有效避免财政风险的积累,确保财政可持续性。
其次,合理控制国债规模可以防止过度依赖债务融资,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最后,合理控制国债规模可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降低金融风险。
结论中国国债规模的增长既带来了发展机遇,又面临一定的风险。
在未来,中国政府应该坚持合理控制国债规模,加强财政管理,降低财政风险。
同时,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的监管和发展,提高债券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债规模,推动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
国债规模投资风险国债是指由政府发行的债券,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工具。
投资者通常会考虑国债的规模,即国债的发行总量。
然而,尽管国债看似安全可靠,但其规模却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投资风险。
首先,国债规模的增加可能导致市场供应过剩。
当国债规模过大时,政府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并发行更多的债券来满足需求。
这可能导致国债市场供应过剩,从而降低国债的价格。
投资者可能因此面临债券价值下跌、利息下降以及资本损失等风险。
其次,国债规模的增加可能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
当国债供应过剩时,投资者购买债券的需求可能下降,导致债券收益率下降。
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收益,尤其是长期持有国债的投资者。
国债的低收益率可能导致资金外流,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另外,由于国债规模的增加,政府还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
这可能导致政府负债过大,增加了还债的压力。
如果政府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将面临违约风险。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投资者失去对国债的信心,进而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加。
此外,国债规模的增加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当政府需要大量借款来满足支出需求时,会对市场注入更多的货币。
这可能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的加剧会影响投资者的购买力,降低投资回报率,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国债规模对投资风险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投资国债之前,投资者应该了解政府的债务状况、债务偿还能力以及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
此外,多样化投资组合也是降低投资风险的一种方式,不要过分依赖国债。
综上所述,国债规模的增加可能引发市场供应过剩、债券收益率下降、政府负债压力增加以及通货膨胀等风险。
投资者需要认识到这些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投资组合的安全和回报。
在投资国债之前,对债券市场需求和供应的认真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透析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摘要: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日益扩大。
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
同时,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担忧。
本文以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来衡量国债规模,认为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已经偏大,对目前国债规模应持谨慎态度。
文章最后提出一些措施,以防范国债规模风险。
关键词:国债规模;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债负担率;国债风险防范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被各国用以调节经济。
从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了国债的发行力度。
事实表明,近几年的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国债对GDP增长贡献如下:1998~2002年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别是1.5%、2%、1.7%、1.8%和2.0%.与此同时,加大国债发行力度使得国债规模迅速扩大,5年来我国累计发行国债22577.6亿元(加上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总量达到29177.6亿元),平均每年发行4515.5亿元,年均增长28.56%,2002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更是创下5946.30亿元的历史新高。
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担忧。
一、国债规模现状分析从世界各国管理国债规模的实践来看,一般都采用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国债负担率来判断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
(一)国债依存度(二)国债偿债率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是否相适应。
这一指标越高,表明以前所发国债对财政形成的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国国债偿债率分别为:6.65%、12.56%、17.09%、21.04%、22.74%、1566%、11.59%、11.74%和13.05%.很多学者都主张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应控制在8~10%,可见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已经超过了公认的安全线。
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摘要】我国国债规模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国债规模快速增长、国债风险来源、加强风险防范对策、提升市场健康发展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将强调我国国债规模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市场监管的建议,并对全文观点进行总结。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国债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确保我国国债市场稳健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关键词】关键词:国债规模、风险防范、快速增长、主要来源、对策、市场健康发展、未来发展方向、监管建议、重要性、总结观点1. 引言1.1 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概述我国国债作为国家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国债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正确理解和科学应对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债规模不断增加。
国债的发行量和存量不断刷新纪录,国债占比不断上升。
国债规模的快速增长,既为政府债务融资提供了便利,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稳定的投资标的,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我国国债的风险主要来源包括债务规模庞大、债务偿还能力下降、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这些风险可能对国家经济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有效地加强风险防范工作。
加强我国国债风险防范的对策包括优化债务管理、提高债务使用效率、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等。
只有全面加强风险防范,才能确保我国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
2. 正文2.1 我国国债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国债规模的快速增长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规模经历了持续增长的趋势。
具体来说,我国国债规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政府为了筹集资金支持国家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通过发行国债来吸收资金。
当前国债政策与财政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债政策及其所带来的财政风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从国债政策的背景及特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以及应对财政风险的措施等方面来探讨当前国债政策与财政风险的关系。
一、国债政策的背景与特点国债政策是国家财政部门制定和实施的一种财政手段,旨在筹措国家财政开支所需的资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增大,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这些开支。
因此,制定合理的国债政策成为了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的国债政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国债发行规模庞大。
随着我国的经济规模和财政开支的增加,国债的发行规模也逐年增加。
其次,国债利率较低。
出于促进经济发展的考虑,我国国债的利率相对较低,这降低了财政负担,但也可能带来风险。
最后,国债政策的调控透明度提高。
为了规范国债市场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加强了对国债政策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力度,提高了调控透明度。
二、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当前,我国面临着一系列财政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债偿还压力增大。
由于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国债偿还压力也随之增加。
其次,财政收支矛盾尖锐。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放缓,但财政支出却持续增加,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
此外,财政透明度不高、地方融资平台存在风险等也是当前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
三、应对财政风险的措施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的财政风险,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收入。
政府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提高税收征收效率,以增加财政收入。
其次,规范国债发行,控制债务规模。
政府加强对国债发行的规范化管理,控制债务规模,以降低财政风险。
另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地方融资平台等风险隐患的监管力度,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财政透明度。
综上所述,当前国债政策与财政风险息息相关。
国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关系到财政风险的发生与否,国债政策的调控透明度和稳定性对减轻财政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浅谈我国国债规模现状㊁问题与对策张自强摘㊀要:国债是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有效工具,而国债政策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强有力武器㊂自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国债规模快速增长㊂基于相关概念的深入研究和总结许多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文章对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研究国债的规模,分析了国债规模的绝对和相对价值,发现国债规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和评估国家债务的规定,提出一些政策建议㊂关键词:国债规模国债负担率国债偿债率;国债借债率;国债依存度一㊁我国国债发行概况在1997年之后,中国为了应对亚洲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大量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债券的发行,以刺激需求,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㊂这在过去几年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㊂2016年,中国总共发行国债规模高达88986亿元,是2005年发行国债规模的13倍㊂中国政府债券发行的规模一直在波动中保持增长,但发行规模在过去两年略有下降,不过国债规模总量仍然很大㊂目前,国债规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上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㊂二㊁我国国债规模分析本节将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状况,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四个相对指标:国债负担率㊁国债依存度㊁国债借债率㊁国债偿债率来对我国国债的规模进行分析㊂(一)国债负担率其公式为:国债负担率=债务余额/当年GDP,即整个国民经济和生产水平对国家债务的承受能力㊂依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国债负担率应低于60%㊂事实上,不只是欧盟成员国西方许多国家也都遵守这一标准,他们将本国的国债负担率限制在60%以内,只有少数国家在少数时期超过这一警戒线㊂随着国家债务的扩张,我国的债务占GDP的比率表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历年来国债负担率均不高于20%,远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基于该指数的分析,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不能简单地直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负担率相比较,因为要考虑中国人均GDP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发行国债的历史并不长,只有短暂的30年左右,偿还债务能力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以不能简单地直接参照60%的标准,如果以我国的国债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那么我国的债务负担将逐步上升,这不利于经济发展㊂(二)国债依存度其公式为:国债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财政收入,即一国的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靠发债筹集的㊂要概括一国对公共债务支出的依赖程度究竟以何为标准,多少为适宜,要结合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㊂为避免财政预算的过度扩张,一般认为国债依存度不应过高㊂当国债的发行规模过高㊁国债依存度过大时,说明财政支出过度依赖于债务收入,财政状况是非常脆弱的㊂从国际上看,中央政府对债务的依赖程度为25% 30%㊂2007年我国中央政府国债依存率达到46.48%,2005年至2018年国债依存率都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㊂我国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依赖于政府债券的发行,这必然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法律监督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潜在风险是非常明显的㊂(三)国债借债率其公式为:国债借债率=当年新发债务/当年GDP,反映一国经济总量对新增国债的承担能力㊂目前西方各国的国家国债借债率大多数稳定在5% 10%左右㊂因为我国必须要依靠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因此,只要能够控制这个指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财政赤字的规模㊂所以中国应严格控制国债借债率,严格按照安全警戒线为3% 5%的标准㊂2015年我国的国债借债率达到了12.04%,未来几年的国债借债率也在国际安全警戒线之上㊂一般来说,国债借债率应该与国债负担率相匹配,如果国债负担率高,就应该适当降低国债借债率;如果国债负担率较低就可以适当提高国债借债率㊂我国目前国债借债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所以我国国债借债率应受到严格控制㊂(四)国债偿债率其公式为:国债偿债率=当年债务还本付息支出/财政收入,反映一国的偿债能力㊂它与国债依存度是互为因果的,一国国债发行规模越大,债务依存度越高,就会加大政府后续年份的国债偿债率,为了募集偿债资金,政府往往又会 借新换旧 ,进一步提高未来年份的国债依存度,如此储环往复㊂为了保障财政安全,国际经验安全范围是7% 15%㊂近些年来我国国债偿债率迅速增长,1989年以前国债偿债率维持在3%左右,因为我国从1986年才开始进行国债的还本付息㊂1990年以来国债偿债率呈快速迅速上升趋势,到1998年达到了46%的最高水平㊂这表明国债已经处于还本付息的高峰期,进入了 发新债还旧债 的恶性循环阶段,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在逐渐下降㊂三㊁国债规模的问题通过分析许多学者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我认为衡量国债规模的四个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我国目前国债规模的不合理性以及未来走势的风险性㊂首先,通过对基本公式的求导和变换,并代入实际数据从而建立国债负担率的时间函数的拟合结果显示,我国实际的国债负担率将会在2025年左右突破实际的警戒线水平(25%)㊂而且,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时间函数的系数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债务负担率的增长㊂其次,通过研究可以预测出未来15年内,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将保持在100%以上,并于2024年达到150%的惊人水平㊂最后,过度的国债规模和债务负担会导致财政预算收支失衡,特别严重的话会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甚至加速经济负增长使国民经济处于衰退状态㊂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过去许多政府被短期的借贷带来的繁荣所迷惑,一直在不断扩大财政支出,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用于政府投资或者财政补贴㊂因此,政府债台高筑,财政支出长期居高不下㊂其结果是当繁荣过后,财政收入急剧下降,更大的赤字压力导致政府无法实施补偿性财政政策,不仅财政由此陷入困难之中,而且国民经济发展形势也由此恶化㊂政府债台高筑必然使违约风险扩大,使政府信誉下降㊂四㊁研究结论面对不合理的国债规模以及蕴含的潜在风险,我认为未来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㊂(一)针对国债负担率,根据时间函数模型的推导过程中各指标与国债负担率的相关性,应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并降低基本赤字率,从而改变时间函数的系数,并最终减小国债07金融观察Һ㊀负担率㊂这在当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㊁赤字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控制好债务的总体规模就显得尤为重要㊂(二)针对国债依存度,应该减少财政支出对于国债的依赖性,一方面要控制财政支出的总量,防止刚性支出对于国债发行的倒逼机制;另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进一步压缩行政性的开支,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㊂(三)针对国债借债率,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国债发行,分散偿债风险规模,减少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国债结构,将国债进行最大化的利用㊂(四)完善整个国债市场,彻底改变割裂局面,形成统一的国债市场㊂同时,进一步改善国债的定价和发行方式,扩宽市场范围,通过改善和丰富国债市场定价和发行方式等措施使我国的国债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㊂五㊁政策建议(一)长期关注经济,相机抉择在发行国债的时候,首先应当了解市场经济的情况,根据当年经济情况,判断市场中投资者的积极性,预估未来发行的数量,从而将国债的效用发挥最大;同时我们参考之前年度的财政收支㊁还本付息额,预估当年应当偿债的数额,从而不会造成债务过大而导致还款压力过大㊁信用受损而导致的金融危机㊂(二)建立保证金账户在发行国债的时候建立一个保证金账户,避免无法偿还以及信用受损的风险,对于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债券,建立这样一个账户的措施是可行的㊂(三)丰富国债期限结构丰富国债期限结构,合理分配不同期限比例,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缓解规模不当而导致短期内的还款压力;另一方面,国债期限的丰富能够丰富投资者类型以及资金来源㊂六㊁我国国债发展前景(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推动着国债市场的稳定发展人民币通过对外贸易㊁国际结算等多种方式在国际间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推进㊂由于货币发展是国债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所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国债市场的稳定发展,中国国债信用度安全性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㊂总的来看,尽管我国国债市场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仍处于萌芽时期,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国债市场将会发展得更加完善和稳固㊂(二) 一带一路 建设带来国债的国际化发展契机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更多的发展活力,GDP总额的提高以及科技发展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意味着我国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㊂另一方面, 一带一路 建设在增强沿线国家对我国经济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加深了各国金融市场成员对我国债券市场的了解,这也给我国国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提升了我国国债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㊂(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挖掘债券市场巨大潜力亚投行的存在为项目金额大㊁资金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机会,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债券市场也将随着亚投行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在对外投资㊁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发挥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田金莹,付晓媛.国债风险成因分析与有效防范对策[J].现代商业,2018(33):90-91.[2]崔惠清.浅析我国国债现状与前景[J].全国流通经济,2018(32):102-103.[3]胡绍雨,申曙光.我国国债风险指标及其可持续性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6):73-80.[5]王婕佳.我国国债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作者简介:张自强,西安交通大学㊂(上接第62页)㊀㊀(四)规范资产的核算随着社会进步,技术的进步,对于原有的固定资产不能是简单核算,特别是金额巨大,对于企业有巨大贡献的设备,需要每年年度终了进行系统的评估㊂在公司内部开展资产核算期间,就要财务人员确保账实相符,定期地对资产开展清查盘点㊂在资产注入㊁资产转让过程中,要及时地将这些资产变动信息记录在会计报表中㊂在核算资产期间,要明确好资产核算的范围,之后要取消对资产价值量化的评判具体标准㊂资产管理人员也要正确地区分单位内部资产的种类,以及将容易损耗的资产与大型资产进行分离,避免核算不够清晰㊁不准确㊂之后,也要开展公司内部资产盘点清查,由公司内部的专人来到业务的运营现场去开展资产盘点,避免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去优化设计固定资产制度流程,助推公司的稳定运营㊂(五)涉及固定资产内控机制公司内部的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单位的实际资产使用状况,来编制资产的内控制度㊂公司的高层人员也要在资产管理机构内部配备专业的工作岗位,以及招聘高端的资产管理人员来执行资产的控制工作㊂由于资产部门内部的管理混乱㊁管理职责不够清晰,而造成资产管理出现较大的风险和漏洞,所以要优化设计资产管理体系,提高资产的控制效率,并且减少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人力㊁物力的投入,进而为公司减轻负担㊂另外,也要给单位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去制定工作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明确工作的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机制㊂此外,还要给资产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应考核指标,例如设计资产的收益率指标㊁止损率指标,将这些资产管理考核指标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中㊂在单位内部引入奖励处罚的机制,来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㊂四㊁结语固定资产是公司运营的一个关键资源,高效的资产管理体系是公司稳健运营的基础㊂因而,公司就要根据单位内部实际的资产使用状况,来优化设计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内控体系㊂高层人员也要提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优化现有资产管理制度㊂应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资产的维修盘点工作,也需要财务人员对资产进行及时的核算记录,确保内部的实物资产与账目资产信息相对应㊂参考文献:[1]刘玲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2):131-132.[2]杨姝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2018(3):45.[3]浦绍开.关于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8(3):94-95.作者简介:杨琦,成都华乾科技有限公司㊂17。
我国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的关系摘要:国债作为政府缓解财政压力和宏观调控的工具,运用得当可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但如果国债发行规模不当就会带来不可忽视的财政风险。
对此,应从优化国债结构、规范国债市场运行、调整国债投资规模与方向等方面规避风险。
关键词:国债规模;财政风险;国债依存度;国债偿还率;国债负担率一、国债及财政风险国债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其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
政府运用国债这一调控工具会带来拉动效用,表现在,政府将通过国债融资进行投资,通过乘数效应达到数倍于投资额的收入增长,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
同时也伴随着挤出效应,表现在,政府将国债融资进行投资,如果介入了私人投资进入的部门,就会挤压私人投资的空间,将私人投资从这些投资项目中挤出。
财政风险是指国家财政出现资不抵债和无力支付,给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带来负面作用的可能性的风险。
财政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是由国债引起的风险,国债如果规模失控,会使财政风险加剧甚至出现财政危机。
国债政策这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但如果出现偏差,则会产生危机,带来财政风险。
二、从我国国债规模现状看财政风险(一)我国国债规模现状1.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量占该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
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国债依存度分别为:82.93%、87.15%、80.24%、88.91%、66.74%、63.92%,而国际上对该指标的警戒线是25%-30%,这说明我国国债依存度非常高,财政支出很大部分资金依靠发行国债,这其中就蕴含了潜在的风险。
2.国债偿债率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人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人是否相适应。
1995年到2002年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分别是:12.56%、17.09%、21.04%、22.74%、15.66%、11.59%、11.74%和13.05%,而国际上对该指标的警戒线是8%-10%,我国国债偿债率已超过警戒线,这会使得政府偿还国债的压力增大,从而不得不靠“发新债、还旧债”来还本付息,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财政风险。
中国国债规模:现状、趋势及对策【摘要】中国国债作为政府债务工具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介绍国债基本概念和国债规模对经济重要性入手,分析当前中国国债的规模现状并预测未来趋势。
针对国债规模扩大带来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同时探讨了国债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管理上的挑战。
总结指出国债规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强调加强国债管理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提出加强国债管理、规范发行和使用的重要性。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正确处理国债规模问题,将有助于维护经济稳定和提升国家信用。
【关键词】中国国债、规模、经济、现状、趋势、对策、影响、管理、挑战、发展、未来、重要性、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介绍中国国债的基本概念中国国债,是指中国政府为筹集国家资金所发行的一种债券。
国债通常是政府向公众借款的一种方式,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来支持政府的支出,包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持有国债的投资者可以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并在国债到期时获得本金回报。
中国国债是中国政府发行的主权债务工具,具有国家信用背书,被视为相对低风险的投资工具。
中国国债的发行主要分为政府债和地方政府债两种,用途包括国防建设、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等。
国债的发行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财政部负责监管。
持有国债的投资者可以在国债到期时选择返还本金或者续持续债,同时享受国债提供的固定利息收入。
国债的发行和管理对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财政运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1.2 说明国债规模对经济的重要性国债作为国家的债务工具,可以为政府提供资金来源。
政府债券是政府进行国债发行的主要形式,通过国债的发行,政府可以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投入等公共事业,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国债规模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控制国债的发行规模和利率水平,央行可以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市场进行调控,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如何认识我国国债规模和财政风险【摘要】国债是世界上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本文运用常见的几个指标分析了1990-2011年间我国国债的风险,进一步得出要适当发行国债,警惕财政风险的结论。
【关键词】国债发行规模,财政风险一、背景介绍以及研究意义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迅速增长,已经超出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由此便产生了大量的财政赤字。
常见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动用历年结余、增加税收、增发货币和发行公债债。
有关理论研究表明,以发行国债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既不会遭到公众的反对,又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还可较快地筹集到所需资金。
因此,以发行公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方式。
经查阅有关数据可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从1990-2011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于1981年做出决定恢复发行国债,并于当年发行国库券48.7亿元,到1998年时,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发行国债3310.93亿元,2007年包括特别国债在内,我国共发行国债23483.44亿元,国债发行额创历史新高。
2010年,我国发行17849.94亿元,2011年国债规模虽有所下降,发行额为15609.8亿元,但仍然较高。
随着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迅速增长,加上几年来欧债危机等事件的出现,都在提示我们:国债风险不容小觑。
二、基于常见指标的国债风险的分析(一)国债负担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累计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值,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
经过查阅2011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并且经过一定的整理后可以获得,2005年到2011年国债的负担率分别为:17.64%,16.19%,19.59%,16.96%,17.67%,16.84%,15.28%。
从我国国债的负担率来看,2005-2011年基本较为稳定,维持在15%-20%之间,其中2007年较高,为19.59%。
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国债是指国家发行的债券,是政府对市场的融资工具,也是对外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债的规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适当的风险防范也是必不可少的。
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国债规模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目标决定了国债规模的增减方向。
如果政策目标是加大投资力度,那么财政支出就会增加,国债发行规模也会相应的扩大。
反之,如果政策目标是控制投资规模,那么国债规模也会适度减小。
经济形势国债发行规模也会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时候,政府为了维护经济稳定,通常会增加国债发行规模,缓解流动性压力和市场风险。
反之,在良好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则更倾向于减少国债发行规模,避免可能带来的通胀压力。
利率水平国债的利率水平也会影响国债发行规模。
对于一定的规模和期限的国债,利率水平较低,债券价格会相对较高,政府融资成本也会比较低,因此国债发行规模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反之,在利率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国债发行规模也会相应减小。
风险防范国债作为一种投资品种,也同样需要风险管理和防范。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政策变动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等。
投资人应该始终注意政策变动对国债价格和收益率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主体无法按时和足额履约的风险。
对于国债而言,其信用风险一般较低,但仍然需要关注政府信用状况和国债评级情况,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引起的风险。
投资人需要时刻关注整体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动对利率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债券市场流通和交易出现困难的风险。
在风险事件发生后,投资人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和流动资产进行应对,以确保手中债券的流动性和交易能力。
结论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国债规模的增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投资人应该仔细分析这些因素以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国债风险一、对近年来我国国债规模的评估国债规模偏大是引起国债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几个指标的具体分析可以对我国目前国债发行规模进行评估,并最终对国债风险进行分析。
1、国债依存度分析国债依存度通常有两个指标: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
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为: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为25—30%,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为15—20%。
我国《预算法》规定,国债是由中央财政发行、掌握和使用,地方政府不允许发行公债,因此,在我国考察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更有现实意义。
国债依存度反映了一个国家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当国债的发行量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分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的状态,并对财政的未来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债务依存度是衡量国债规模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自1992年以来,我国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就一直超过50%,近年来高达90%以上。
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也逐渐上升,近年来已达到30%。
这说明目前我国中央财政支出90%要靠债务收入,国家财政支出30%要靠债务收入。
若考虑预算外支出等因素,我国债务依存度可能有所降低,但仍然很高,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已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高出美国、日本、英国3—10倍,目前各发达国家的债务依存度一般在10—23%之间。
显然我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体格局的中央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很大部分依靠发国债,必然会妨碍政府职能的发挥,而且长此以往,难以为继,其中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2、国债负担率分析国债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国债累积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是从国民经济总体和全局考察国债的规模。
一般认为国债负担率警戒线不能超过45%,但经济发达国家承受的比例可能高些。
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要相对低一些。
我国国债负担率也很低,一直都低于10%,远小于45%比例,据此也有人认为我国债务发行存在较大空间。
其实,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很低也应结合实际来分析: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国债的累计规模之所以能达到目前这样的高水平,是上百年时间累计下来的结果,而我国举债历史不长,以1981年算起,不过20年,国债规模若按目前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很可能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由于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高,一般为45%左右,所以国债积累额大体上相当于当年的财政收入总额。
对我国国债风险的认识及防范作者:方执向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6期国债,又称国家公债,国债是由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以人民币支付的国家公债,它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俩务关系,它拉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此同时,国债也是有风险性的,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扩大,国债风险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债对现代学生带来的风险,及如何加强人民对风投的认识和防范国债风險。
国债是一种风险投资,说白了就是国家作为债务人给投资者打借条,国家通过这种筹集资金方式来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国家各种投资种类层出不穷,比如,银行存息、邮政储蓄、人寿保险,又如我们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支付宝里的余额宝定期存款等金融投资,我国公民对投资观念不断增强,生活经济不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民愿意接受各式各样的投资,将自己闲余的钱加入放入到自己喜欢的投资项目中去。
就连现代的在校学生也加入到了投资当中去,将自己闲余的少许积蓄购买债券。
但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对国债风投认识度有限,只局限于投资的眼前利益,盲目的风投,必然给社会财政和自己带来不利影响。
一、国债风险现状国债风险是由于国债规模的日益扩大,造成了财政正常的债务偿还机制的混乱,使得财政陷入支付困境所纠起的财政金融危机。
其风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加息和时间成本上,一般国债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试国债两种形式,其这两种形式都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记账性国债就相当于你去买一支平安集团的股,以当天的交易日为收益,如果你赚到了就是赚到了,如果平安的这支股最近为负飘绿的话那就是亏损了;或者你把钱存定期,等到期就可以直接看到收益,但它存在着时间成本的风险,如果你在储蓄期间未满的情况下把钱取出来那就要亏损了。
引起国债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债数量的扩大给财政带来压力,财政收入的增多必然加大了国家债务,财政支出的还本利息就增长了。
如何认识我国国债规模和财政风险
作者:魏志芳
来源:《商情》2013年第02期
【摘要】国债是世界上各国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本文运用常见的几个指标分析了1990-2011年间我国国债的风险,进一步得出要适当发行国债,警惕财政风险的结论。
【关键词】国债发行规模,财政风险
一、背景介绍以及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迅速增长,已经超出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由此便产生了大量的财政赤字。
常见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动用历年结余、增加税收、增发货币和发行公债债。
有关理论研究表明,以发行国债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既不会遭到公众的反对,又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还可较快地筹集到所需资金。
因此,以发行公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方式。
经查阅有关数据可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从1990-2011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于1981年做出决定恢复发行国债,并于当年发行国库券48.7亿元,到1998年时,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发行国债3310.93亿元,2007年包括特别国债在内,我国共发行国债23483.44亿元,国债发行额创历史新高。
2010年,我国发行17849.94亿元,2011年国债规模虽有所下降,发行额为15609.8亿元,但仍然较高。
随着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迅速增长,加上几年来欧债危机等事件的出现,都在提示我们:国债风险不容小觑。
二、基于常见指标的国债风险的分析
(一)国债负担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累计国债余额与当年GDP的比值,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
经过查阅2011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并且经过一定的整理后可以获得,2005年到2011年国债的负担率分别为:17.64%,16.19%,19.59%,16.96%,17.67%,
16.84%,15.28%。
从我国国债的负担率来看,2005-2011年基本较为稳定,维持在15%-20%之间,其中2007年较高,为19.59%。
这个比重远远低于《马约》所规定的60%的标准。
但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国债负担率必须与财政收入与GDP的比重相适应,那么依据这个标准,我国国债的负担率应保持在20%以内。
以20%为警戒线来看,近几年来,虽然国债负担率有所下降,但依然距离20%较近。
从国债负担率角度来看,我国国债虽然暂时没有风险,但必须十分警惕。
(二)赤字率。
赤字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与当年GDP的比值。
赤字率反映了国家经济对财政赤字的承受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90年开始,我国赤字率的波动幅度较大,其中1990-1997年间赤字率相对稳定,维持在1%左右。
从1998年开始上升,直至上升到200年的2.51%。
2002-2007年间,赤字率处于下降趋势。
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赤字率再次上升,2010年,2011年再次下降,并且2011年出现了财政盈余。
从赤字率的角度来看,我国赤字率最高水平也为超过3%的警戒线,因此,我国国债的风险暂时不大。
(三)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债务收入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值,反映了一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
由上图可以看到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从1990-2011年间变化不大,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则情况有所不同。
从1990至1998年间,中国财政债务依存度迅速上升,且上升速度很快,至1998年超过了100%。
从1998年开始有所下降,但仍保护在很高的程度上。
2009,年2010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规模发行国债,中央债务依存度迅速上升,超过了100%。
但2011年该指标数值下降至27.66%。
根据我国预算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我国的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那么国债的发行。
使用以及偿还都是由中央政府承担。
因此采用中央政府债务依存度来评价我国的国债风险更为合理。
国际上警戒线一般为25%-35%,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尽管2011年该指标在25%-35%之间,其他大多数年份该指标远远超过看警戒线。
(四)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财政所安排的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值。
国债偿债率反映了一国政府财政债务的清偿能力的大小。
我国国债偿债率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口径计算,分别为国家财政偿债率和中央财政偿债率。
从1990-2005年间,我国国家财政的偿债率虽然波动幅度大,但与中央财政偿债率的波动幅度相比,仍然较小。
1990年,该指标值为19.15%,1992年上升至44.77%,两年后又降为17.18%。
1994年,中央政府进行税制改革后,当年颁布的《财政法》中明确规定财政赤字不能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只能通过向国内外借款弥补。
这一规定颁布后,国债的偿债率急剧上升,升至1998年的48.10%,之后偿债率下降,波动幅度将小。
由于2006年以及以后各年数据无法获得,故无法对近几年的该指标进行分析,但2000-2005年间的该指标与国际安全线7%-15%相比,已经远远超过了。
三、总结。
通过上述各个指标的分析。
我们可以的得出结论,虽然2011年某些指标有所降低,我国国债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大。
尽管国债的大量发行确实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此带来的国债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我们应该发型适量规模的国债以免引起较高的国债风险。
参考文献:
[1]郭宏宇.国债规模风险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罗云毅。
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马约》标准与国际安全线[J].经济研究参考:2003: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