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与昆明茶馆
- 格式:pdf
- 大小:182.82 KB
- 文档页数:3
汪曾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经典段落摘选昆明的茶馆计账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
喝完了茶,“收茶钱!”堂倌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
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
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
这些堂倌们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
把瓜子碟扔进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服的。
有一个姓马的同学每天到这里打桥牌。
解放后,我才知道他是老地下党员,昆明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学生运动搞得那样热火朝天,他每天都只是很闲在,很热衷地在打桥牌,谁也看不出他和学生运动有什么关系。
或问:泡茶馆对联大学生有些什么影响?答曰:第一,可以养其浩然之气。
联大的学生自然也是贤愚不等,但多数是比较正派的。
那是一个污浊而混乱的时代,学生生活又穷困得近乎潦倒,但是很多人却能自许清高,鄙视庸俗,并能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并不颓丧灰心,这跟泡茶馆是有些关系的。
第二,茶馆出人才。
联大学生上茶馆,并不是穷泡,除了瞎聊,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的。
联大图书馆座位不多,宿舍里没有桌凳,看书多半在茶馆里。
联大同学上茶馆很少不夹着一本乃至几本书的。
不少人的论文、读书报告,都是在茶馆写的。
有一年一位姓石的讲师的《哲学概论》期终考试,我就是把考卷拿到茶馆里去答好了再交上去的。
联大八年,出了很多人才。
研究联大校史,搞“人才学”,不能不了解了解联大附近的茶馆。
第三,泡茶馆可以接触社会。
我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都发生兴趣,都想了解了解,跟泡茶馆有一定关系。
如果我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么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
昆明有他一辈子的想念| 纪念汪曾祺先生诞辰一百年东方书店1926今年3月5日是汪曾祺先生100年诞辰。
汪老1939年考上西南联大,从此在昆明住了7个年头,这里留下了他一辈子的想念,他无数温暖的文字,都与昆明有关。
说起来,东方书店与他还颇有渊源,他经常光顾,在这里卖过书,读过书。
本期推送,从汪老浩瀚的文章中,撷取他写昆明的片段,欢迎读者们转发欣赏,以念汪老。
#说昆明的时光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
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昆明以外,最远只到过呈贡,还有滇池边一片沙滩极美、柳树浓密的叫做斗南村的地方,连富民都没有去过。
后期在黄土坡、白马庙各住过年把二年,这只能算是郊区。
到过金殿、黑龙潭、大观楼,都只是去游逛,当日来回。
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
市内又以正义路及其旁出的几条横街为主。
正义路北起华山南路,南至金马碧鸡牌坊,当时是昆明的贯通南北的干线,又是市中心所在。
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演的都是美国片子。
更多的时间是无目的地闲走,闲看。
#说西南联大当时到昆明来考大学的,取道各有不同。
有一位历史系学生姓刘的同学是自己挑了一担行李,从家乡河南一步一步走来的。
这人的样子完全是一个农民,说话乡音极重,而且四年不改。
有一位姓应的物理系的同学,是在西康买了一头毛驴,一路骑到昆明来的。
此人精瘦,外号“黑鬼”,宁波人。
这样一些莘莘的学子,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奔到昆明来,考入西南联大,他们来干什么,寻找什么?大部分同学是来寻找真理,寻找智慧的。
也有些没有明确目的,糊里糊涂的。
我在报考申请书上填了西南联大,只是听说这三座大学,尤其是北大的学风是很自由的,学生上课、考试,都很随便,可以吊儿郎当。
我就是冲着吊儿郎当来的。
我寻找什么?寻找潇洒。
有一位曾在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在美国讲学。
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八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
汪曾祺散⽂泡茶馆原⽂汪曾祺散⽂泡茶馆原⽂ “正义路原先有⼀家很⼤的茶馆,楼上楼下,有⼏⼗张桌⼦。
都是荸荠紫漆的⼋仙桌,很鲜亮。
因为在热闹地区,坐客常满,⼈声嘈杂。
所有的柱⼦上都贴着⼀张很醒⽬的字条......”出⾃汪曾祺散⽂《泡茶馆》。
下⾯是⽂学⽹⼩编Lynn整理的现代作家相关资料内容。
(更多内容请关注⽂学⽹) 【泡茶馆原⽂】 “泡茶馆”是联⼤学⽣特有的语⾔。
本地原来似⽆此说法,本地⼈只说“坐茶馆”。
“泡”是北京话。
其含义很难准确地解释清楚。
勉强解释,只能说是持续长久地沉浸其中,像泡泡菜似的泡在⾥⾯。
“泡蘑菇”、“穷泡”,都有长久的意思。
北京的学⽣把北京的“泡”字带到了昆明,和现实⽣活结合起来,便创造出⼀个新的语汇。
“泡茶馆”,即长时间地在茶馆⾥坐着。
本地的“坐茶馆”也含有时间较长的意思。
到茶馆⾥去,⾸先是坐,其次才是喝茶(云南叫吃茶)。
不过联⼤的学⽣在茶馆⾥坐的时间往往⽐本地⼈长,长得多,故谓之“泡”。
有⼀个姓陆的同学,是⼀怪⼈,曾经徒步旅⾏半个中国。
这⼈真是⼀个泡茶馆的冠军。
他有⼀个时期,整天在⼀家熟识的茶馆⾥泡着。
他的盥洗⽤具就放在这家茶馆⾥。
⼀起来就到茶馆⾥去洗脸刷⽛,然后坐下来,泡⼀碗茶,吃两个烧饼,看书。
⼀直到中午,起⾝出去吃午饭。
吃了饭,⼜是⼀碗茶,直到吃晚饭。
晚饭后,⼜是⼀碗,直到街上灯⽕阑珊,才夹着⼀本很厚的书回宿舍睡觉。
昆明的茶馆共分⼏类,我不知道。
⼤别起来,只能分为两类,⼀类是⼤茶馆,⼀类是⼩茶馆。
正义路原先有⼀家很⼤的茶馆,楼上楼下,有⼏⼗张桌⼦。
都是荸荠紫漆的⼋仙桌,很鲜亮。
因为在热闹地区,坐客常满,⼈声嘈杂。
所有的柱⼦上都贴着⼀张很醒⽬的字条:“莫谈国事”。
时常进来⼀个看相的术⼠,⼀⼿捧⼀个六⼨来⾼的硬纸⽚,上书该术⼠的⼤名(只能叫做⼤名,因为往往不带姓,不能叫“姓名”;⼜不能叫“法名”、“艺名”,因为他并未出家,也不唱戏),⼀只⼿捏着⼀根纸媒⼦,在茶桌间绕来绕去,嘴⾥念说着“送看⼿相不要钱”!“送看⼿相不要钱”——他⼿⾥这根媒⼦即是看⼿相时⽤来指⽰⼿纹的。
那些摆地摊的西南联大教授们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20年第33期西南联大是抗战烽火中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教育经费上受到相对的优待,但即便如此,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宿舍等仍然严重匮乏。
学校图书馆的课桌和椅子不够,学生们就到校外的茶馆中去看书,因此,形成了一道联大学生“泡茶馆”的独特风景。
一开始,联大教职员工的薪酬还颇为可观,除工资外,还有生活补助费、研究补助金、空袭受损救济费等,但后来随着物价飞涨,教授们越来越感到生活压力沉重。
一到了1944年、1945年,西南联大所在地昆明更是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教授们挣扎在生活的底层。
云南没有两湖和川西一带富庶,昆明外来人口又压力巨大,因此米价始终居于高位。
据报载,到1943年下半年,昆明物价为抗战初期的404倍,而联大教授薪金则为原薪金的10.6倍。
当时所谓“公米”则有价无米,人们只好求助黑市。
陈寅恪在形容昆明及后方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时,曾有形象的诗句:“日食万钱难下箸,月支双俸尚忧贫。
”陈寅恪被称为“教授的教授”,是少数“部聘教授”之一,又有中央研究院的兼职,尚且如此,一般教授生活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为了能够补贴家用,渡过难关,教授们纷纷无师自通学会了“摆地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其中最著名且被载入西南联大史册的“摊主”,就是鼎鼎大名的清华中文系主任闻一多教授。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有如下记载:“教师生活的困窘,可以从闻一多公开挂牌治印后写的信中略窥一二,‘弟之经济状况,更不堪问。
两年前,时在断炊之威胁中度日。
乃开始在中学兼课,犹复不敷。
经友人怂恿,乃挂牌刻图章以资弥补。
最近三分之二收入端赖此道’。
”薪水不足以养家,妻子多病,家里孩子又多,生活难以维持。
闻一多曾到中学兼课挣钱以补贴家用,但只教了一年就被学校以“向学生散布民主自由思想”为由开除。
后来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刻印章挣钱。
而“怂恿”他摆摊设点,并亲自帮他拟定“润格”的“友人”非同小可,他们都是联大、云大名闻遐迩的大学者和名教授。
西南联大旧址介绍第一章:西南联大的背景与历史西南联合大学(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所重要高等学府。
成立于1938年,是当时中国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西南联大的创办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并为国家的抗战事业提供支持。
这所大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里程碑之一。
第二章:西南联大旧址的地理位置与建筑风格西南联大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坐落在青年路与博达路交汇处,占地面积达到了1500亩。
整个校园环境优美,四季如春,山水相辉映,为学习与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西南联大旧址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行政楼、学生宿舍等。
这些建筑物都充满了时代的痕迹,既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第三章:西南联大旧址的教育资源与学科特色西南联大旧址在其辉煌的历史时期,曾拥有一批杰出的教育资源和学科特色。
学校设立了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优秀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
西南联大旧址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学校秉承“实事求是”的办学宗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四章:西南联大旧址的文化底蕴与纪念意义西南联大旧址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承载着重要的纪念意义。
这里是中国抗战时期人民智慧和勇敢的结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西南联大旧址目前已成为了重要的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观看影像资料等方式,了解西南联大的历史,感受那段艰苦卓越的抗战岁月。
第五章:西南联大旧址的保护与利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西南联大旧址的历史遗迹,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摘抄昆明的茶馆计账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
喝了茶“收茶钱!”堂值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
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
堂信算账,还是照碟算。
这些堂信们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
把瓜子碟扔进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服的。
有一个姓马的同学每天到这里打桥牌。
解放后,我才知道他是老地下党员,昆明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学生运动搞得那样热火朝天,他每天都只是很闲在,很热衷地在打桥牌,谁也看不出他和学生运动有什么关系。
或问:泡茶馆对联大学生有些什么影响?答曰:第一,可以养其浩然之气。
联大的学生自然也是贤愚不等,但多数是比较正派的。
那是一个污浊而混乱的时代,学生生活又穷困得近乎潦倒,但是很多人却能自许清高,鄙视庸俗,并能保持绿意葱茏的幽默感,用来对付恶浊和穷困,并不颓丧灰心,这跟泡茶馆是有些关系的。
第二,茶馆出人才。
联大学生上茶馆,并不是穷泡,除了瞎聊,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的。
联大图书馆座位不多,宿舍里没有桌凳,看书多半在茶馆里。
联大同学上茶馆很少不夹着一本乃至几本书的。
不少人的论文、读书报告,都是在茶馆写的。
有一年一位姓石的讲师的《哲学概论》期终考试,我就是把考卷拿到茶馆里去答好了再交上去的。
联大八年,出了很多人才。
研究联大校史,搞“人才学”,不能不了解了解联大附近的茶馆。
第三,泡茶馆可以接触社会。
我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都发生兴趣,都想了解了解,跟泡茶馆有一定关系。
如果我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么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
罗常培先生说过,他喜欢两种学生:一种,刻苦治学;一种,有才。
《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西南联大启示录》观后感联大的校舍出奇的简陋,条件艰苦得惊人。
联大初建时下无寸土,上无片瓦,只能借用昆明一些学校的校舍。
1939年建立的新校舍全是泥地土坯墙、木格窗的平房,除图书馆是瓦顶,教室是铁皮屋顶外,宿舍则用茅草覆顶。
宿舍由梁思成设计,但因经费严重不足,即便是建筑大师也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教室是土墙,屋顶仅盖一层铁皮。
教室里夏天犹如蒸笼,冬天则寒风穿堂入室,窗是用棉纸糊的,一刮风,沙沙作响。
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铁皮顶上,叮叮当当地响,教授讲课要提高嗓门,大声喊叫才能压得过雨声和风声。
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因下雨,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课。
无奈,陈教授便在黑板上写了“下课赏雨”。
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宿舍是土坯草屋,睡的是上下层双人床,室内灯光暗淡,一个大房子要住40人,那个双人床一排排地排满。
遇上大雨,双层木床上便成“泽国”,油布、脸盆、雨伞全派上了用场。
学生的衣着就更简单了,多数是退了色的黄制服,天气冷了就加一件黑色棉大衣,遮住补了又补、缀着一层层各色补丁的破裤子。
有些同学几个人合用一件长衫,谁进城就谁穿。
在临时大学的时候,发件棉大衣,就这么勉强过冬。
联大学生宿舍全部是借来的,由于人多房少,有时就连盐商仓库也借用来当宿舍。
新校舍是在泥土松软的坟地中开辟的,地上泥泞,床下长草。
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是烂泥,路上留下一个个水坑,一双鞋子穿一个雨季就烂了。
当时校图书馆库藏书少,参考书不足,有些教授为了备好一堂课,往往需要四处寻觅有关书刊甚至拿出自己的藏书,常常挑灯夜战赶编讲义。
联大许多教授,如周培源、吴大猷等,为了躲避空袭迁到郊区居住,住得最远的在50多里外的呈贡,远离学校数十里。
由于住得分散,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昆明有多大,西南联大就有多大。
”为了讲课时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他们从不采取连续数小时集中讲授方式,一门3学分课程必按每周三次来校授课,不辞辛劳往返数小时,从不迟到一分钟,并视为当然。
汪曾祺《寻常茶话》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汪曾祺《寻常茶话》原文及赏析【导语】:寻常茶话是汪曾祺写的一篇散文,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吧寻常茶话袁鹰编《清风集》约稿。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读后感我不是个喜欢在历史中寻根究底的人,但却更厌恶无知和被蒙蔽。
联大话题近年升温,所阅资料中印象最深的偏偏是两册讲故事的读物:吴讷孙的《未央歌》像是一出披着抗战和联大背景的青春剧,而何兆武的《上学记》那么近乎以个人视角拍摄的纪录片。
然而易社强这本看似严肃的大部头却更像——打个极不恰当的比喻——一部全景式的“商业大片”。
这一比喻绝非贬义,而是指它既有着“传奇故事”般的表达,又有着至为精良的制作。
当然,三十年选材,慢火精熬的耐心是任何一部大片都无法比较的。
虽然此书问世逾十载方才有中文译本正式出版,但对于追逐传奇故事和渴望深究史实的两类人群,仍属必选。
联大史难写之因起码有三:一是涉及人物众多,写来有琐话之嫌;二是与当时抗战大势相校,偏处西南一隅之大学其实并无太多惊骇事件可写;三是联大八年于学术史甚至家国开展史终究有何影响未有定论。
此书读毕,三个问题一并得到解决。
“长征”和编年局部利用史料步步推进,而分学院介绍教学状况之局部那么大有“清明上河图”的感觉,环境铺陈完全,人物多而不乱,不知学术著作中是否多见此种“传奇故事”笔法,反正作为读者完全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甄选史料时的精心——当然,有时确实有引述过多的问题存在。
然而它最终成为一部“严谨的传奇故事”的原因不仅在于这种不故作高深的态度,还在于作者从不盲目拔高事件和颂扬所谓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史料摆脱臆测的假语村言,毫不避讳地宣扬着自由精神可贵之观点,——这自由包括学术的,意识形态的和人身的——并且简洁有力地指出这种精神被后来者抛弃,污染,甚至利用,直至和平年代完全失去生存的土壤。
虽然作者在书末给“联大精神”在将来的历史中留了一方位置,并且好心地认为“学者别无选择,只能做出驯顺的姿态”,可事实上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眼中所见之多数“学者”已经完全没有了选择的意愿和才能,虽然他们仍然对“政治学习感到厌倦”,但不再认为这种无聊无趣的东西“无关紧要”,他们生存和爬升的资本不再是独立的人格、思想和成果,他们不配被称为学者或者没有定语修饰的知识分子。
西南联大:一所只存在抗战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平津陷落。
8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陆续南迁。
1938年,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抗战胜利后,联大“胜利关闭”,三校各自北归复校。
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是什么造就了西南联大的传奇?1 三所名校,怎么管?北大前校长蒋梦麟回忆说:“在困难时期,执掌一所大学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而在战乱中的年代,与两所不同校风的大学及性情各异的教授合作,无异难上加难。
”西南联大由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组成常务委员会共同管理校务,三校校长轮任常务委员会主席。
后因蒋梦麟、张伯苓均在重庆任职,只有梅贻琦长期留于昆明,故一直由梅贻琦任主席,主导校务。
三所大学的教学单位组成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和工学院四个学院共十七个系。
“清华严谨,北大自由,南开活泼”,而将三校学风熔为一炉的西南联大,则兼具“清华和南开的严谨教学的精神,及北大自由研究的传统”。
2 投笔从戎:抗战的生力军西南联大师生欢送从军抗日同学在今天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背面,镌刻着1946年5月4日立碑时所能收集到的832位(共刻有834个名字,有两人重复刻名,实为832人)从军学生不完整名单。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长沙临时大学时期295人从军学子绝大多数未列入。
两者相加共有1100多人,从军人数比例高达14%。
也就是说,每一百位学子里便有14人投笔从戎。
连校长梅贻琦的一儿一女也投军,分别加入中国抗日远征军和空军,一时传为佳话。
贡献有多大?我国著名翻译家,后来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在联大就读时,为飞虎队准确翻译了一份情报,粉碎了日军对昆明的一次空袭。
梅贻琦的独子梅祖彦对火焰喷射器准确翻译,对其在缅北战场上投入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牺牲有多大?1944年6月18日,在湖南芷江的空军第五大队的校友戴荣钜,驾驶飞机掩护轰炸机轰炸长沙,途中与敌机遭遇,不幸机坠。
2020年第34期(总第880期)丈敖冬‘科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的曰常生活王虹吴涛(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西南联合大学八年办学,在教育上取得了辉煌成就。
作为教育主体的联大学生,消费生活匮乏,衣着、饮食、住宿简单,但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生活充实,业余生活丰富,展现了战争年代的学生风采。
关键词:西南联合大学学生i常生活七七事变后,平津相继陷落。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只得辞却故地,暂驻长沙,后又辗转周折,最终西迁入滇,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而后西南联大八年弦诵不绝,培育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教育史上熠熠生辉,传为一段佳话。
正如当代学者所讲:“学校依托学生而形成,学生构成了学校的本源,是学生让学校成为生动的学校。
”咏1—22"西南联大的学生是联大教育的,者平,的联大学生的生入,联大学子的学习成长生实况。
一、西南联大学生的消费生活消费生是学生生的基础,对于绝大多数联大学生,、、不尽如人意,但消费生,学的$(一)衣着:破衣破衫,联大学生在北平、津的特点,上出学生所学校。
清华学生西,,,一子的形;北大的学生一,,一'大,胡子得长,,生本+南开的学生最,成,一,一,脸上总是即22切$子了,,只“膏药”。
至于鞋袜也“高档”不去,大学生本地制造价值3元的鞋,也不少同学选择胶底鞋和4角一双的粗鞋。
真丝袜或许有一两双,露脚跟的线袜更占优势,甚至缀一层层的各色补丁、沾3400里征尘的粗湘袜也人即368),为了省钱脚适履的也大人在$联大女生的简单朴素,比较整洁$军阀商人的小姐拥几华贵的,大女生都是一阴丹士林旗袍,上一件红的毛;低年级的女生则爱“工”——劳动的长,上面有两很宽的带子,白或钱花的衬,据原是北京的女中学生的叫本的本地学生联大女生的$对况,联大教钱写道:“远望女学生一队队,孰为联大学生,孰为蒙自学生,衣装迥异,一望辨。
但不是联大学生,更不见蒙自学生盖衣装尽成一色矣$”即206联大女生可谓为昆明带来了一$(二)饮食:简单粗糙云南是拥很的地方,对于正值青年,食欲正旺又钱的联大学生是去$各子,各:食全$在校的上的,面、、,的冏伸0)$不:是一较的联大学生的,对、陷的学生,校的大才是选$—“”最为出名,。
云南西南联大旧址介绍云南西南联大旧址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被誉为“民族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大观街道联大林荫大道。
西南联大,即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根据民族团结原则联合的学校。
该学校的成立以及西南联大旧址的保留,对于揭示现代中国历史、研究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云南西南联大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旨在统一全国抗战教育,为抗战服务,同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发挥了极大作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成立于1937年金门会议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由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共同创立,坐落在昆明锦苑公园内,并在昆明近郊筹建了一个庞大的校园。
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践行民族协作的大团结精神,提出了“以文化的力量战胜文化的敌人” 的口号,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南联大的学科门类包括文学、历史、语言学、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学和地质学等。
在西南联大的带领下,昆明广场上游行的民众高呼“让我们抱着一起抗日的信心笃定走下去,温暖的心灵走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喊声将全国共同抗日的呼声传遍了大陆的南北。
当今云南西南联大旧址已经成为了一座革命教育纪念地,是全国文化遗产。
西南联大旧址陈列馆是观赏该旧址及其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馆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巧妙地融合了当代科技技术与文化历史的完美结合。
馆内收藏了西南联大创办以来的各种史料、文物、图片、资料等,共计2000余件,展示了该大学的办学流程、招生标准、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和学术成就等方面。
西南联大旧址的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地面砖、青砖与白灰互用,显得古朴斑驳。
在恢弘的大门上刻有“大学之长、民族之期” 与“建校之初、民族之急”等字样,向世人展示了西南联大旧址所承载的历史重量。
整个建筑群共分三个区域:主楼区、教学区和生活服务区。
主楼区是该校的标志,共有三个楼层和一个地下层,大楼中央是一个钟楼,高11米。
西南联大文案听说过西南联大,也看过一些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当我走近它的旧址的时候,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是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可以说是聚集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青年才俊。
最初三校是迁至长沙的,最初成立的是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开始上课。
奈何日寇步步紧逼,战火烧到了长沙,1938年三校又迁往昆明,师生分两路辗转入滇,直至1946年迁返北方,历时八年。
云南昆明这个西南一角净土造就了一段教育佳话,所以,最后,学校迁回北方的时候,为了答谢云南人民的鼎力支持,联大师范学院整建制留昆,也就是现在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西南联大旧址在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内,对面就是云南大学,两所大学内都有一些民国时期的建筑,是当时西南联大师生办公学习生活的场所。
春城的天空湛蓝如水。
在师范大学门口东面的墙壁上我看到有两行金色的大字,“中国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字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众帅之帅”朱光亚先生题的。
走进校门,先看到联大校训碑,一面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这些字,另一面是校训:刚毅坚卓,这四个字代表了联大的精神,也鼓舞着所有的师生刚强坚毅地渡过那段峥嵘岁月。
然后是三座朱红色飞檐翘角攒尖顶的小亭子,分别在碑左碑右和碑前。
亭子上都挂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的匾额,。
三座亭子成三角形,分别代表三所名校,象征着三校合办,这被称为三校亭。
中间一块石头上面刻着《三校亭记》,原来这三座亭子是1988年联大校友聚首旧址,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之余集资建成的,为了纪念五十年前三校合办的丰功伟绩。
旁边有一小池塘被称为“砚池”。
池子前面是民主草坪,正中央竖立着闻一多先生的雕塑。
先生围巾长衫,气度不凡。
我不禁想起来中学时的那篇课文《最后一次的演讲》。
就是那时知道闻一多先生大名的吧,联大里有先生的衣冠冢,很是佩服他的这种气节。
汪曾祺泡茶馆泡茶馆,涨学问江南人冯时可入云南时,看滇西清泉,感叹此地苍山洱海绝境,但寺无好茶,辜负了大好的日月。
同是江南人,徐霞客则在云南发现了独特的饮茶风范。
多年后,他们的同乡人汪曾祺,在茶里找到了另一个乐园。
他直言不讳地说,自己的学问与才情是在昆明茶馆里泡出来的。
逃课的原因,一是为了读书,一是为了喝茶。
这种生活,昆明人叫“坐茶馆”,汪曾祺按照北方叫法称为“泡茶馆”,“持续长久地沉浸其中,像泡泡菜似的泡在里面。
”泡茶馆是联大学生对本土茶生活的命名。
因为他们往往在茶馆待的时间更长,更久。
“从西南联大新校舍出来,有两条街,凤翥街和文林街,都不长。
这两条街上至少有不下十家茶馆。
”汪曾祺住在民强巷,离他很近的一家茶馆叫“广发茶社”,是广东人开的,他经常去,印象深刻,所以记得字号。
在西南联大,只有沈从文的课,汪曾祺不逃课,而沈氏对他也青眼有加,亲自指导小说写作,帮忙联系发表文章,求人提供饭碗,师生间因此引出了一段佳话。
茶馆里喝茶读书之外,顺手写个文章啥的,自然不在话下。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和巴金的《憩园》都是在茶泡中诞生的,汪曾祺说:“我这时才开始学写作,我的最初几篇小说,即是在这家茶馆里写的。
茶馆离翠湖很近,从翠湖吹来的风里,时时带有水浮莲的气味。
”他说的这家茶馆在文林街,大学二年级时,曾经常跟两个外文系的同学泡在这家茶馆,“有时整整坐一上午,彼此不交一语。
”抗战时期,学生在茶馆似乎是一个典型。
跟汪曾祺同年出生的唐德刚在重庆沙坪坝读书时,也坐茶馆,四年大学,“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茶馆里喝‘玻璃’喝掉的。
”唐德刚观察下茶馆生活如在眼前:那些茶馆都是十分别致的。
大的茶馆通常台前炉上总放有大铜水壶十来只;门后篱边,则置有溺桶一排七八个。
在水壶与溺桶之间川流不息的便是这些蓬头垢面、昂然自得的、二十岁上下的“大学者”、“真名士”。
那种满肚子不合时宜的样子,一个个真都是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再生,稍嫌不够罗曼蒂克的,便是生不出苏、柏二公那一把大胡子。
西南联大回忆感想赏析这是一所大学,存在前后不过九年,却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爱国、进步、奉献精神的丰碑。
这是一座文化中心,身处边陲,却引领思想、服务社会,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绚烂的一页。
这就是战火中的西南联合大学。
有人把它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之一,一位外国学者甚至认为,“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
每年的11月1日,是联大校友欢聚的节日,如今,70年过去了,当年的热血青年早已步入耄耋之年,而西南联大的光芒仍然长久地留存在世人心中。
是什么让这短暂的九年成为中国教育及文化史上永远的辉煌?是什么让这座在国难中诞生、于困苦中坚守的特殊学府蜚声中外、名扬四海?尽管时代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西南联大留下的,更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深思考。
战火纷飞中的教育奇迹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大学。
1937年,日寇铁蹄进犯华北,践踏神州。
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背负求富求强、振兴国家之志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先是南下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11月至1946年7月,在纷飞的战火中,联大师生和衷共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历尽艰辛而办学不辍,这是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也开创了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联合办学之先河。
就是在这不到九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人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6位是联大学生;2000年以来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9位科学家中,有3位是联大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的两院院士中,联大师生有164人,其中联大学生有90人。
联大校友录上,还有两个更为耀眼的名字——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联大的奇迹远未止于这些数字。
一部部著作在硝烟中问世:华罗庚完成了开创性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结构》被视为该领域的经典;还有张青莲的《重水之研究》、赵九章的《大气之涡旋运动》、孙云铸的《中国古生代地层之划分》、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马大猷的《建筑中声音之涨落现象》、闻一多的《楚辞校补》、冯友兰的《新理学》、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汤用彤的《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等等大批奠基性论著。
胡邦定:西南联大往事杂忆百年潮2007年第2期1942年夏我在重庆考入西南联大历史系,到1946年联大结束,除中间休学一年,在昆明新校舍住了整整三年。
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我把自己的回忆忠实记录下来,其目的,聊志雪泥鸿爪云耳。
住宿一年级刚进校时,文学院部分新生住在新校舍南区一幢坐北朝南的小楼里,楼上楼下各10间房,楼下每间放4张双人床,一屋8人。
楼上无床,一律打地铺,8副铺盖紧密相连。
愿意打滚的,可以从北头一直滚到南头。
当时年轻,小的18岁,大的也不过20岁。
一开始,确有人在地铺上滚来滚去,因为从来没体验过这种生活,不免感觉新鲜。
我有幸忝列其间。
虽然不是“大被同眠”,却称得上大铺同眠。
不久,“革命虫”出现了,而且一视同仁,你有,他有,我也有。
初时稀奇,还有点紧张,时间一长,就处之泰然了。
见到它,只是坦然一笑,谁也没有怨言。
如果谁一直没有发现这玩意儿,还有点阿Q看着王胡子捉虱子的失落感。
一年后搬到新校舍西区的学生宿舍,每间房放20张双层床,放在房间的两侧。
两张床为一单元,中间放个用木板钉成的长桌,上面吊一盏光线暗淡的电灯。
两张床一边临窗,一边是过道,并拉上旧床单或旧被面之类,以示自成一统,非自己人或熟人,一般不会进来。
一个单元的床与另一单元的床紧挨着,中间同样用破油布或打行李的棉毯之类隔开。
相邻床上的两个人靠得非常近,一翻身就能碰着,而且呼吸之声相闻,但却互不来往,彼此不通姓名,甚至连面孔都不大熟悉。
因为只有小单元里的4个人是自由组合的熟同学,别的单元的人往往既不同系,又不同级,互相都不往来的。
记得1944年一天的晚上,我和同系、同单元的李凌辩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
在我们暂时停战的时候,相邻的单元里也在激烈争论。
这时李凌不知想起了什么,突然说了一声“混蛋”,这明明是对着我的。
不料旁边争论的同学以为是骂他的,立刻跳过来大兴问罪之师。
我们解释了好半天才算了结。
昆明冬天晚上也相当冷,宿舍不仅不生火,连门都是日夜敞着的。
烟火之上云水之间读后感篇1近日读到汪曾祺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昆明的雨》,大概是感兴趣于他所描写的也是我正身处其中的城市吧,所以就多读了几遍。
文章以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的画开篇,视角新颖,不落俗套,以素朴的寥寥数笔便清晰地勾画出了昆明雨季的形象:明亮、丰满、浓绿,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使人气闷。
接着作者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其中写到“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提到“格调比牛肝菌高”的青头菌,介绍到“菌中之王”鸡枞“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和“中看不中吃”鸡油菌。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
一点都不酸!昆明的缅桂是大树!作者不直接写雨,看似与雨无关,实是与此作衬托,将昆明的雨季立体、现实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我也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作为一个外乡人在发现昆明雨季特点时满心的惊奇、欣喜与自豪。
篇末作者引用典故,直抒胸臆,深化了意境。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一整篇看下来,自己只感到赏心悦目,但也有些感慨。
即使一些老昆明人的生活习俗,如“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被逐渐淘汰,但例如莲花池、“香得像兰花”的缅桂花等自然景观还是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如果你愿意让你的节奏慢下来,如果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你会发现身边的现实世界很美,而不是经过别人的提醒,哪怕是名家的提醒,自己就是自己的精神导师!不要让自己忙碌的脚步,遮住了双眼,更不要荒芜了自己的内心!篇2汪曾祺散文之好,读过的人有口皆碑。
他写景、写人、写事、写物,看似冲和散淡,其实有着精心的布局,结尾尤其好。
读每一个结尾都是一种享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但还不只是景语,每一句平实的话都有深情。
全篇只一两句点到伤情之处,好比冰山露一角,我们就能体会到那座冰山。
比如《北京的秋花》,通篇写的是各种植物,很生动有趣,像科普读物,后面写到秋海棠,带到自己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得肺病死了,锁在一个小屋里,怕传染不让人去看,所以对母亲没什么印象,小屋边开着秋海棠,看到秋海棠就想起母亲。
10D班观后感西南联大与我们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
看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刻感悟到师大“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
重温西南联大精神,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未来不再渺茫,我不再彷徨。
明白了今日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造就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塑造完美人格,全方位拓展素质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培育先进理念的地方。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重温西南联大之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学院10D 杨慧敏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西南联大,是一个汇聚人才的大学,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曾是这所大学的子弟。
随着这些人的回忆,我们一起来到了那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经历着多少风雨洗礼的胜地。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简陋不堪的杂房。
但艰苦的环境造就非凡的人才。
在当时那样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不畏艰辛,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学术。
而如今发达的社会,为现时代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住所,许多学生却不能珍惜,还不时埋怨。
真的,有时候要想想,到底良好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还是在增加他们的懒性。
其实不用觉得这很难感触到,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会谈起他们以前生活的艰辛,感叹现在生活改善了许多,但人却没有以前的勤奋。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很重要,当时西南联大的学子,有一个习惯,就是当没有学习场所时,就在茶馆那学习,泡上一壶清茶,一边品味茶香,一边细读书语。
良好的学习氛围感动着昆明的大街小巷,有时候老百姓也会给这些莘莘学者腾出一个地方,为他们泡上茶,让他们学习。
学校,无非就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在乎这个学校的大小,优势,只在乎它用好的学习气氛、好的校风,能带动学生们学习。
但是现在的学生,更看重的学校的名气,而非校风,追求的更多是物质的,而非精神上的享受。
汪曾祺的三所大学•相关推荐汪曾祺的三所大学原标题:汪曾祺的三所大学1946年的汪曾祺。
汪曾祺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张家口(右一)除家乡外,汪曾祺一生待的最长的是三个地方:昆明、北京和张家口。
家乡给了他的童年记忆,而昆明、北京和张家口却给了他经历、见识和人生教育。
也可以说,这是他人生的三所大学。
5月16日是汪曾祺先生的逝世纪念日,让我们随着这篇追忆文章,重温他的人生轨迹。
在他人生重要的节点上,他究竟汲取了怎样的暗功夫,使他成为了汪曾祺。
昆明,西南联大汪曾祺毕业于西南联大,这是大家都晓得的。
这是他的第一所大学。
西南联大学制四年,汪曾祺却读了五年,因为他的体育和英语不及格,不能毕业,又留了一年。
我们知道,汪曾祺在学校是个不用功的学生。
泡茶馆,跑图书馆,可“不爱上课”(汪曾祺自语)。
喜欢的就听,不喜欢的就不听。
比如朱自清的课,他就不听,他自己说:“朱自清教我们宋词。
他上课时带一沓卡片。
一张一张地讲。
我老是缺课,因此朱先生对我印象不佳”。
汪不上课,不代表不读书。
他是个夜猫子。
晚上在图书馆或茶馆读书,白天睡觉。
他曾写过一个历史系的同学,同他住上下铺,可一学期下来几乎没见过面。
那是一个极其正常的人,白天上课,晚上早睡早起;而汪黑白颠倒。
因此汪回来该同学上课去了。
汪泡图书馆是有名的,他说:“常不上课,但乱七八糟看了不少书。
有一个时期每天晚上到系图书馆去看书。
有时只有我一个人。
”在西南联大,汪曾祺认识了沈从文,成了沈先生的入室弟子。
他还认识了朱自清、刘文典、闻一多、唐兰、陈梦家、罗常培……受了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读了A·纪德、萨特、弗吉尼·伍尔芙、契诃夫、阿左林和普鲁斯特的作品。
他读了很多书,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
这是汪曾祺人生方向的开始,注定了他这一生要成为一个作家。
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我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么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
”汪曾祺在昆明先后待了七年。
五年读书,两年教书。
汪曾祺:西南联大七载云烟天地一瞬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
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昆明以外,最远只到过呈贡,还有滇池边一片沙滩极美、柳树浓密的叫做斗南村的地方,连富民都没有去过。
后期在黄土坡、白马庙各住过年把二年,这只能算是郊区。
到过金殿、黑龙潭、大观楼,都只是去游逛,当日来回。
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
市内又以正义路及其旁出的几条横街为主。
正义路北起华山南路,南至金马碧鸡牌坊,当时是昆明的贯通南北的干线,又是市中心所在。
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演的都是美国片子。
更多的时间是无目的地闲走,闲看。
我们去逛书店。
当时书店都是开架售书,可以自己抽出书来看。
有的穷大学生会靠在柜台一边,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
逛裱画店。
昆明几乎家家都有钱南园的写得四方四正的颜字对联。
还有一个吴忠荩老先生写的极其流利但用笔扁如竹篾的行书四扇屏。
慰情聊胜无,看看也是享受。
武成路后街有两家做锡箔的作坊。
我每次经过,都要停下来看做锡箔的师傅在一个木墩上垫了很厚的粗草纸,草纸间衬了锡片,用一柄很大的木槌,使劲夯砸那一垛草纸。
师傅浑身是汗,于是锡箔就槌成了。
没有人愿意陪我欣赏这种槌锡箔艺术,他们都以为:“这有什么看头!”逛茶叶店。
茶叶店有什么逛头?有!华山西路有一家茶叶店,一壁挂了一副嵌在镜框里的米南宫体的小对联,字写得好,联语尤好:静对古碑临黑女闲吟绝句比红儿我觉得这对得很巧,但至今不知道这是谁的句子。
尤其使我不明白的,是这家茶叶店为什么要挂这样一副对子?西南联大落户昆明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
大西门里的文林街,大西门外的凤翥街、龙翔街。
“凤翥”“龙翔”,不知道是哪位擅于辞藻的文人起下的富丽堂皇的街名,其实这只是两条丁字形的小小的横竖街。
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
这是来往滇西的马锅夫卸货、装货、喝酒、吃饭、抽鸦片、睡女人的地方。
我们在街上很难“深入”这种生活的里层,只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这是生活!我们在街上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