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模式极其适应症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61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用呼吸机对病人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病人肺的呼吸功能,称为机械通气。
【目的】1.维持适当的通气量,使肺泡通气量满足机体要求。
2.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3.减少呼吸肌的做功。
4.肺内雾化吸入治疗。
5.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开胸术后或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情况下的呼吸衰竭预防性治疗。
【适应证】1.严重通气不足:如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中枢性呼吸衰竭如麻醉药中毒、呼吸肌麻痹等。
2.严重换气障碍同时合并通气功能障碍:如老年人肺部感染、婴儿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水肿给氧无效时。
3.其它:胸部和心脏手术、严重胸部创伤时预防呼吸衰竭。
【禁忌证】凡是病人出现呼吸衰竭,都应进行机械通气。
严格上讲,用呼吸机治疗没有绝对的禁忌证。
对于一些特殊疾病,需要采取一定的必要措施才能进行机械通气或采取特殊的通气方式,否则给病人带来不利。
以下情况属于相对禁忌证。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2.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3.张力性气胸。
肺气肿合并心肌梗死。
4.心肌梗死继发的呼吸衰竭。
【呼吸机的种类和选择】机械通气装置即呼吸机,有如下类型:1.定容型(容量转换型) 能提供预定的潮气量,通气量稳定,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小,适用于气道阻力大、经常变动或无自主呼吸的危重患者。
2.定压型(压力转换型) 输送气体到肺内,当压力达到预定数值后,气流即中止。
其潮气量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较大,但结构简单、同步性能好,适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病情较轻的患者。
3.定时型(时间转换型) 能按预定吸气时间送气入肺。
通气量一般较稳定,具有定容和定压两型的一些特点。
4.高频通气机能提供大于正常呼吸频率2倍以上而潮气量小于解剖无效腔的机械通气方式。
用于不适于建立人工气道的外科手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治疗。
5.简易球囊式呼吸器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低廉。
由于全系手工操作,其工作参数不易掌握。
机械通气模式原理、目的、适应症、呼吸频率设置、呼吸机设置、常用通气模式及并发症等机械通气核心知识及要点总结机械通气概念机械通气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支持治疗的手段之一。
它是通过机械装置,代替、控制或辅助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
机械通气分类机械通气按照是否创伤分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指不需要侵入性或有创性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只是通过鼻罩、口鼻罩、全面罩或头罩等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接进行正压辅助通气的技术。
两种通气模式工作原理区别无创机械通气工作原理:吸气时呼吸机通过一定的高压力把空气压进人的肺部,呼气时机器给于较低的压力使人把Co2由口或鼻子从面罩上面的排气孔排出体外,来完成一次呼吸。
有创机械通气工作原理:一种人工的机械通气装置,用以辅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肺内气体交换的功能,降低人体的消耗,以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
机械通气基本过程机械通气的过程包括:吸气触发、吸气、吸气呼吸转换、呼气四个基本过程。
机械通气吸气触发有几种方式吸气触发是关闭呼气阀、打开吸气阀,完成呼气向吸气的转化,方式有:自主触发、时间触发、人工触发。
吸气触发中的自主触发患者的吸气努力被呼吸机感知后,呼吸机送气,这称为自主触发。
呼吸机可通过管路中的压力变化或流速变化来明确患者的吸气努力情况。
触发所需的流速或压力变化的大小称为触发灵敏度。
灵敏度越高,触发压力或流量越小。
压力触发一般为1-2cmH20,流量触发一般为1-3L/min。
吸气时间触发当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无法触发送气的时候,呼吸机会依照时间变化,自行送气,这种触发为时间触发。
机械通气吸气向呼气转化方式吸气向呼气转化有以下方式:时间切换、流速切换、容量切换、压力切换。
有创机械通气的目的(1)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通过改善肺泡通气使PaCO2和pH得以改善。
通常应使PaCO2和pH维持在正常水平。
(2)纠正低氧血症:通过改善肺泡通气、提高吸入氧浓度、增加肺容积和减少呼吸功耗等手段以纠正低氧血症。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及方式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提供辅助或完全代替患者自主呼吸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参数的变化,有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和方式可以选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和方式。
一、自主呼吸模式1.辅助控制通气(ACV):也称为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在该模式下,机器按设定的频率进行通气,但患者仍然可以主动呼吸。
当患者自主呼吸时,机器会检测到并同步提供通气。
这个模式适用于一些需要适应性辅助通气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2.压力支持通气(PSV):在该通气模式下,机器通过感应患者的吸气努力而提供一定的压力支持。
患者可以自主控制吸气和呼气时间和频率。
这个模式适用于一些需要较少机械干扰的患者。
3.自主通气(spontaneous ventilation):该模式下患者完全由自己控制呼吸,机器只提供氧气或其他辅助治疗,但不干预患者的呼吸。
这个模式适用于那些仅需辅助治疗的患者,如需要输送氧气的患者。
二、控制通气模式1.控制通气(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VCV):在该模式下,机器按预设潮气量进行通气,以维持一定的正压水平。
呼气结束后,机器提供一定时间的暂停,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通气。
这个模式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控制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的患者。
2.压力控制通气(PCV):在该模式下,机器按预设的吸气压力进行通气。
吸气时间由患者呼吸驱动完成,而不是机器控制。
这个模式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控制吸气压力的患者。
三、非控制通气模式1.同步间歇复发通气(SIMV):在该模式下,机器按设定的频率进行通气,但患者可以主动呼吸,并且机器会检测到并同步提供通气。
与ACV 相比,SIMV提供的通气量更少,适用于一些需要逐渐减少辅助通气量的患者。
2.高频通气(HFOV):在该模式下,机器以较高的频率(通常超过150次/分钟)进行小潮气量的通气,以减少肺泡塌陷和肺损伤。
通气是一种医疗手段,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呼吸,而有创机械通气则是一种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途径进行的机械通气方式。
在有创机械通气中,不同的通气模式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以提供最有效的通气支持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常用的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1. 控制通气模式(CMV)控制通气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通气模式,由医生设定每分钟通气量和潮气量,机器会按照设定值进行通气。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者意识丧失或不能主动呼吸时使用。
2. 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CV)在辅助控制通气模式中,患者在机器的控制下完成所有的吸气和呼气动作,这种模式能够减少患者的呼吸功,减轻肌肉疲劳。
3.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是一种同时使用控制通气模式和辅助呼气模式的通气方式。
患者在机器的控制下完成部分吸气和呼气动作,同时可以自主呼吸。
4.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是一种通过患者自主呼吸触发的通气模式,机器会根据患者的吸气努力提供一定的呼吸支持压力,能够减轻呼吸肌疲劳。
5. 高频通气模式(HFOV)高频通气模式是一种以超高频率进行通气的模式,能够提供非常小的潮气量和高频率的呼吸,适用于呼气末气道压力过高或气体交换障碍的患者。
6.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是一种持续在患者气道中给予正压支持的通气方式,适用于轻至中度气道阻塞、肺水肿等患者。
7. 双水平通气模式(BiPAP)双水平通气模式是一种既提供吸气正压又提供呼气正压的通气方式,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
不同的通气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症,医务人员在选择通气模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正确选择并合理应用通气模式,可以有效提供呼吸支持,改善患者气体交换和肺部病变,减轻呼吸肌疲劳,缓解呼吸窘迫,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需要对各种通气模式有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常用机械通气模式及其选择原则机械通气是一种透过呼吸机提供机械援助呼吸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重症医学科和麻醉科等领域。
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有多种,每种模式都有其适应症和优缺点,选择适合的通气模式对患者的呼吸机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及其选择原则。
1. 控制通气模式(Controlled Ventilation,CV):控制通气模式是最基本的通气模式,呼吸机以固定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进行通气,不考虑患者的呼吸努力。
适用于大多数病情稳定的患者,如拔管后恢复期患者、麻醉复苏期等。
2.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SIMV模式是在控制通气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患者自主呼吸的功能。
呼吸机设置一个基本的通气参数供患者使用,同时也允许患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呼吸。
适用于需要逐步减少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
3. 辅助通气模式(Assist Control Ventilation,ACV):ACV模式是在控制通气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患者自主呼吸的功能。
呼吸机以固定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进行通气,同时也允许患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呼吸。
适用于自主呼吸能力较差的患者,如严重乳酸酸中毒、严重ARDS等。
4.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PSV模式是在辅助通气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不再限制呼气时间,根据患者自主呼吸的吸气流速和压力进行支持。
适用于自主呼吸能力较好的患者,如普通ICU患者、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5.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PCV):PCV模式是在控制通气模式的基础上改变了通气模式,以固定的吸气压力进行通气。
适用于气道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降低的患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6. 增量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PEEP模式是在任何其他通气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末正压支持。
机械通气的模式极其适应症1. 介绍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用于维持呼吸功能受损或衰竭患者的通气。
机械通气模式是机械通气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患者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的极其适应症。
2. 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CV)辅助控制通气模式(Assist Control Ventilation,ACV)是最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之一。
在ACV模式下,呼吸机提供设定的潮气量(Tidal Volume,VT)和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患者每次自主呼吸均得到完全支持。
ACV模式适应于以下情况:•重度呼吸衰竭:对于完全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ACV模式可以完全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需要严密控制通气参数的患者:对于需要非常精确控制潮气量和通气频率的患者,ACV模式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ACV模式的优点是简单且易于掌握,但缺点是在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可能导致通气不同步。
3.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是一种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相结合的模式。
在SIMV模式下,呼吸机设定一个基础频率,并且支持患者自主呼吸。
每当患者发起自主呼吸时,呼吸机会提供指令性的通气。
SIMV模式适应于以下情况:•需要逐渐减少对机械通气的依赖:对于逐渐康复的患者,SIMV模式可以逐渐减少机械通气的支持,有助于恢复自主呼吸功能。
•对于部分自主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对于自主呼吸功能尚存的患者,在保护肺泡免受过度通气的同时,SIMV模式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对患者呼吸中枢的抑制。
SIMV模式的优点是能够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减少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之间的不同步现象。
4.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是一种只在患者自主呼吸时提供支持的模式。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引言机械通气模式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对患者进行呼吸辅助或替代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有很多种,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适应症。
本文将对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进行介绍。
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1. 定时控制通气模式〔Volume Control Mode〕定时控制通气模式是最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之一。
在该模式下,机器会根据预设的气囊容积和呼吸频率,定期提供相应的压力来给予患者通气。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有重度呼吸困难的患者,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
2.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ressure Control Mode〕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是另一种常见的机械通气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会根据预设的最大压力值来给予患者通气,而不管实际气囊容积如何。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有肺泡过度膨胀风险的患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3.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ressure Support Mode〕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是一种在患者自主呼吸时给予支持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会根据患者的吸气努力提供一定的压力支持,以帮助患者吸入和呼出气体。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有正常肺功能但呼吸肌力减弱的患者。
4. 双水平气道压力通气模式〔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Mode,BiPAP〕双水平气道压力通气模式是一种具有两个压力水平的通气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会根据患者的吸气和呼气需求分别提供两个不同的压力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呼吸需求。
这种模式适用于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等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
5. 高频振荡通气模式〔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Mode,HFOV〕高频振荡通气模式是一种通过高频率的小幅振荡来通气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会以高于自然呼吸频率的频率产生气流,并在患者的肺部产生小幅振动。
这种模式适用于特殊情况下的重症患者,例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者。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在临床实践中,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旨在规范机械通气的操作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一、适应症机械通气适用于以下情况:1. 呼吸衰竭:包括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无法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2. 意识障碍:患者意识丧失或明显受损,无法保持呼吸通畅。
3. 手术麻醉:手术期间需要维持人工通气状态。
4. 重度呼吸肌疲劳:呼吸肌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正常呼吸需求。
5. 全身性疾病导致呼吸困难:如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引起的呼吸问题。
二、设备准备在进行机械通气前,需准备以下设备:1. 呼吸机:选择适合患者病情和身体条件的呼吸机。
2. 气管插管:保持通畅无堵塞。
3. 气囊面罩:用于无法气管插管的患者。
三、操作步骤进行机械通气时,需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1. 保持呼吸机正常运转状态。
2. 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3. 监测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情况。
4. 定期调整通气参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5. 随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保持与患者沟通。
四、并发症预防在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但不限于:1. 感染:保持呼吸机和气管插管清洁,定时更换气管插管。
2. 气压伤:避免气压过高引起气压伤。
3. 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
4. 肺泡损伤:避免过度膨胀引起肺泡损伤。
五、临床监测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以下指标:1. 血氧饱和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 动脉血气分析:及时监测动脉血气指标,调整通气参数。
3. 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调整通气参数。
4. 循环情况: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六、护理措施进行机械通气护理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和肌肉萎缩。
2. 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
3.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提供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正确操作机械通气设备,严格遵循操作步骤和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临床上机械通气模式的应用在临床上,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尤其在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临床上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及其应用。
一、容量控制通气(VCV)容量控制通气是一种最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通过设定潮气量(tidal volume)和呼吸频率来实现通气。
在这种模式下,机械通气机会提供设定好的潮气量,而呼吸频率由医生设定。
VCV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机械通气治疗,简单易操作,且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通气功能。
二、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控制通气是一种以压力为控制参数的机械通气模式。
在PCV 模式下,机械通气机会提供设定的吸气压力,而潮气量会根据肺的顺应性和气道阻力来自动调整。
PCV适用于部分患者较为特殊的情况,如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下,对于患者的保护性通气有着较好的效果。
三、辅助通气(AV)辅助通气是一种患者与呼吸机共同完成通气的模式,患者自主呼吸时呼吸机提供支持性通气。
在AV模式下,一般还会设定一个压力支持水平,即当患者自主呼吸时,呼吸机会按照设定的支持水平提供通气支持。
AV模式适用于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在患者拔管后的辅助通气过程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
四、间歇强制通气(IMV)间歇强制通气是一种结合VCV和AV的通气模式,患者在IMV模式下既可以自主呼吸,同时机械通气机也会按照设定的频率提供通气支持。
IMV模式适用于需要减少肌肉疲劳的患者,同时还可以在患者的呼吸功能逐渐好转的情况下逐渐减少机械通气的支持。
五、压力支持通气(PSV)压力支持通气是一种让患者自主呼吸的模式,呼吸机会按照设定的压力支持水平提供通气支持。
在PSV模式下,患者可以更自主地呼吸,同时机械通气机会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通气支持。
PSV模式适用于需要减少患者通气功耗,促进患者撤机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呼吸舒适度。
常用机械通气方式概述引言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外部机械装置向病人的气道输送气体以维持或辅助呼吸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机械通气方式有多种,每种方式都有其适应症和特点。
本文将对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进行概述,并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1. 控制通气模式控制通气模式是最常见的机械通气方式之一,也是最简单的方式之一。
在控制通气模式下,呼吸机以预设的频率和潮气量控制病人的通气。
呼气时,机器会主动提供呼气阀门的支持以减少病人的吸气功,从而使病人能够轻松地完成呼气。
控制通气模式适用于需要完全机械辅助呼吸的患者,如昏迷、肌无力或无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
2. 辅助通气模式辅助通气模式是机械通气中更常见和更流行的方式之一。
辅助通气模式下,病人通过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呼吸时机提供一定的压力支持以辅助病人的呼吸。
辅助通气模式能够提高病人与呼吸机之间的配合度,并降低机械通气对病人的不适感。
辅助通气模式适用于那些局部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
3. 同时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同时间歇指令通气模式〔SIMV〕是一种在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模式之间的折中方式。
在SIMV模式下,设定的机械通气频率会激活呼吸机的控制通气模式,而病人的自主呼吸会激活呼吸机的辅助通气模式。
这种模式下,呼吸机在设定频率下提供一定的通气压力,而病人可以通过自主呼吸来改变吸气压力和呼气时间。
SIMV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辅助通气但已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
4.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是一种以最小的干预来提供气道支持的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呼吸时机提供一定的压力来辅助病人的呼吸。
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吸气和呼气的时间和频率,同时呼吸时机提供一定的呼气压力来保持气道通畅。
压力支持通气模式适用于那些需要轻度或中度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
5. 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是一种通过控制吸气压力来辅助病人呼气的方式。
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呼吸机以设定的峰压来控制吸气,而呼气时,那么由病人自己完成。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引言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协助患者呼吸。
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包括适应症、不同通气模式的选择、参数设置等内容,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通气。
适应症机械通气适用于以下疾病和情况:1.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氧合和通气,减轻肺泡塌陷和肺水肿,提高生存率。
2.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可减轻呼吸肌疲劳,减少通气和脱氧肺血流的不匹配,缓解呼吸窘迫。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可以辅助或替代患者的呼吸功能。
4.中毒和麻醉后呼吸抑制:机械通气可维持氧合和通气,促进药物的代谢和排除。
5.手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机械通气可恢复手术后的呼吸功能,提高氧合和通气。
通气模式选择常见的通气模式包括控制通气、辅助通气和自主通气。
在选择通气模式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以及机械通气的目标。
1.控制通气(CMV):控制通气是一种完全由机械通气控制的模式,患者无需主动参与呼吸。
该模式适用于昏迷或无法主动呼吸的患者。
2.辅助通气(AMV):辅助通气是一种机械通气与患者自主呼吸相结合的模式。
患者可以主动触发呼吸,机械通气会根据预设的参数提供相应的支持。
3.自主通气(SIMV):自主通气是一种机械通气与患者自主呼吸完全分离的模式。
机械通气与患者的呼吸动作完全独立,患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呼吸。
参数设置在进行机械通气时,需要设置以下参数以确保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潮气量(VT):潮气量是每次呼吸进入肺部的气体量,一般设置在6-8 ml/kg。
过高的潮气量可能导致肺泡过度膨胀,造成肺损伤。
2.吸气压力(PIP):吸气压力是患者在吸气时所需的压力,一般设置在20-30 cmH2O。
过高的吸气压力可能导致肺泡过度膨胀和气道压力损伤。
3.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末正压是在呼气结束后,保持在气道中的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