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外交01
- 格式:ppt
- 大小:367.00 KB
- 文档页数:11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考博指导与分析一、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考博资讯(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1.030201政治学理论研究方向0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导师是张桂林。
研究方向02:西方政治思想。
导师是丛日云。
考试的科目:(1)1101英语、1102俄语、1103日语、1104德语、1105法语、1106西班牙语选一(100%)。
(2)2229西方政治思想史(100%)。
(3)3322政治学理论(100%)。
研究方向03: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
导师是林存光。
考试的科目:(1)1101英语、1102俄语、1103日语、1104德语、1105法语、1106西班牙语选一(100%)。
(2)2231中国儒学史(100%)。
(3)3322政治学理论(100%)。
2.030202中外政治制度研究方向01:传媒制度。
导师是宋建武。
考试的科目:(1)1101英语、1102俄语、1103日语、1104德语、1105法语、1106西班牙语选一(100%)。
(2)2225传媒制度(100%)。
(3)3322政治学理论(100%)。
3.030206国际政治研究方向01:亚太地区研究。
导师是孙承。
考试的科目:(1)1101英语、1102俄语、1103日语、1104德语、1105法语、1106西班牙语选一(100%)。
(2)2232国际政治与亚太地区研究(100%)。
(3)3327国际关系理论(100%)。
研究方向02:欧洲政治。
导师是贾文华。
考试的科目:(1)1101英语、1102俄语、1103日语、1104德语、1105法语、1106西班牙语选一(100%)。
(2)2235欧洲政治(100%)。
(3)3327国际关系理论(100%)。
4.030207国际关系研究方向01: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导师是刘长敏。
考试的科目:(1)1101英语、1102俄语、1103日语、1104德语、1105法语、1106西班牙语选一(100%)。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之小船创作第14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标要求]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自主学习夯基固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及其成就1.背景□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资本主义阵营和□2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总原则新中国始终奉行□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方针(1)“另起炉灶”:不承认□4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2)“一边倒”:旗帜鲜明地站在□5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6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主要成就(1)1949年10月2日,□7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
随后,保加利亚等国相继与中国建交。
(2)1949年12月,□8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1950年2月,两国签订《□9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经济援助协定。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1953年□1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目的争取□2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为国内即将展开的□3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3.提出(1)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4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5周恩来首次提出了“□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7领土完整、互不侵犯、□8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9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1.参加日内瓦会议(1)概况:□1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这是新中国□2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
本专题含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五个系统而实用的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被动开放(1)晚清外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领土、贸易、关税、领海、司法等主权受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成立总理衙门专管外交、通商和洋务事宜。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中法新约》第一次使列强取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特权。
《马关条约》使众多列强可向中国输出资本,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维新派希望列强支持中国变法。
义和团运动以“灭洋”为口号盲目排外。
《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南京临时政府外交: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各友邦书》,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来换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
(3)北洋政府外交: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掌握清政府全部统治大权并最终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后以基本接受“二十一条”来取得日本对其称帝复辟的支持。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走上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中共的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都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有关。
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4)南京国民政府外交: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发动政变,篡夺了大革命果实,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抗战时期,英美苏等国谴责蒋介石破坏中国抗日大局,英美等国取消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企图实现控制中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过渡时期:面对两大阵营尖税对立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倒向苏联)等外交方针(还包含“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记忆:①尊重主权②不侵犯,③不干内政④等⑤和平),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当代中国的外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政策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读中国外交政策的能力,提高其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近期国际新闻,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外交的动态,激发其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a. 当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内容;b. 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原因;c.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作用;d. 中国外交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外交领域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归纳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外交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 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法,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提供清晰简洁的PPT,帮助学生整理笔记和理解知识点。
2. 案例分析库:收集一系列外交领域的案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应用。
3. 学习网站:推荐一些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专业网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浅论当前中国国际外交中的大国关系浅论当前中国国际外交中的大国关系摘要:外交,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重要职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作为一个新型大国,中国同其他大国的关系,备受关注。
针对新情况,我国对外交工作做出了调整,提出外交工作要建立“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关系是重要舞台”的战略格局。
明确提出中国外交中关键之处便是要处理好中国同大国的关系。
认清国际外交格局,把握中国外交中的大国关系,对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字:国际外交;典型大国关系;新格局正文:一、中国国际外交中大国关系的意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逐渐成为国际上的新兴大国。
但在新形势下,中国国际外交的形势依然严峻,中国需处理好同大国,周边和多边的国际政治外交关系。
而其中,中国同大国间的国际外交关系是中国外交关系的关键。
新时代,中国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的新理念。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2012年5月3日,这一概念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被高调推出,新型大国关系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中国国际外交中的大国关系包括同发达国家中大国的关系,也包括同发展中国家大国的关系。
其中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是中国大国关系中的重中之中。
二、几种典型的大国关系1、中美关系: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
习近平主席在安纳伯格庄园用三句话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
这三句话体现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内涵。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权,二战后一直扮演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警察”角色。
虽说美国经历过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冲击,但其仍拥有无可比拟的超级实力。
大国外交,中国特色中国的大国外交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即中国特色。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中国一直强调自己的和平外交立场,主张通过和平、磋商和谈判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使用武力或强权政治。
中国也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的外交原则。
中国主张国际关系应基于国家间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并极力支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强调国际事务应由各国共同参与和共同决策。
中国积极参与并倡导建立包括东盟、上海合作组织在内的区域和国际多边合作机制,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中国一直坚持南南合作的原则,愿意与发展中国家分享经验和资源,提供援助和援助,帮助他们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签署贸易协定、经济合作协议等方式推动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中国坚持开放的外交政策。
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推动亚欧非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国还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国际经济合作机制,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开放和自由贸易。
中国倡导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的方式处理国际争端,鼓励各方进行对话和磋商,以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安全。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等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为维护地区和全球和平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政策体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多边主义、开放合作和乐于助人的理念。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的大国外交政策不仅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