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388.53 KB
- 文档页数:12
第2课时酚课后篇素养形成【A组】1.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A.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C.浑浊的苯酚加热后变澄清D.苯酚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苯酚钠CO2,发生反应生成苯酚,溶液由澄清变浑浊,说明苯酚酸性比碳酸弱,可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
苯酚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苯酚钠,只能证明苯酚具有酸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酚是粉红色晶体B.苯酚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C.苯酚和环己醇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再经过滤可得到苯酚,因被氧化而呈粉红色;因苯酚的酸性强于HC O3-而弱于H2CO3,故苯酚不与NaHCO3溶液反应;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环己醇不能,故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苯酚和环己醇;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所得的苯酚为油状液体,不能用过滤法分离,可用分液法得到纯净的苯酚。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5个氢原子都容易被取代B.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70 ℃以上的热水清洗C.苯酚在水中能电离出H+,故其属于有机羧酸D.茶叶中含有的酚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使苯环在羟基的邻位、对位的3个氢原子都容易被取代,A 项错误;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70 ℃以上的热水会造成烫伤,B项错误;苯酚在水中能电离出H+,具有酸性但不属于有机羧酸,属于酚类,C项错误;茶叶中含有的酚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D项正确。
4.(2020安徽合肥高二检测)下列物质中,与NaOH溶液、金属钠、饱和溴水均能起反应的是()A. B.C. D.项物质属于烃类,与NaOH溶液、金属钠不反应;B项物质属于酚类,与三者均可反应;C、D项物质属于醇类,与NaOH溶液、溴水不反应。
5.(2020山东泰安高二检测)下列试剂能鉴别苯酚溶液、戊烯、己烷、乙醇四种液体的是()A.溴水B.新制Cu(OH)2悬浊液C.NaOH溶液D.水:苯酚中会有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生成;戊烯会使溴水褪色;己烷与溴水不反应,但液体会分层;乙醇与溴水不反应,且乙醇能溶于溴水,不会分层。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1.准确量取25.00 mL的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为() A.500 mL量筒B.10 mL移液管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解析:准确量取25.00 mL溶液应用滴定管或移液管,因KMnO4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故应用50 mL酸式滴定管。
答案:C2.下列某种仪器中盛有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甲同学平视读数为n mL,乙同学仰视读数为x mL,丙同学俯视读数为y mL。
若x>n>y,则该仪器是()A.酸式滴定管B.量筒C.容量瓶D.碱式滴定管解析:仰视读数时数值偏大,俯视读数时数值偏小,即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因此该仪器是滴定管。
又因为盛放的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故应是酸式滴定管。
答案:A3.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解析: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滴定等顺序操作,则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4.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碱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会引起碱溶液浓度的测定值偏大的是()A.锥形瓶中的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溅出B.滴定管装液后尖嘴部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指示剂变色15 s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便停止滴定D.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解析:根据c(B)=c(A)·V(A)V(B)判断,A项中,V(B)的实际量减少,导致V(A)减少,测定值偏小;B项使液体充满气泡,导致V(A)增大,测定值偏大;C项未到滴定终点,偏小;D项,不影响测定结果。
答案:B5.向盛有10 mL NaOH稀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边加边振荡,下列图象中能体现溶液pH变化情况的是()解析:滴加盐酸之前,稀NaOH溶液pH>7,则A和B不正确。
第2课时 溶液pH 的计算[学习目标定位] 1.学会pH 的简单计算。
2.了解溶液稀释时pH 的变化规律,会计算各类混合溶液的pH 。
一 酸碱溶液混合后pH 的计算方法1.根据常温下,水的离子积K w =c (H +)·c (OH -),回答下列问题: (1)c (H +)为1.0×10-12mol·L-1的溶液呈碱性,判断的依据是c (OH -)>c (H +)。
(2)pH =3的某盐酸溶液中,c (H +)为1.0×10-3_mol·L -1,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为1.0×10-11_mol·L -1。
(3)0.05mol·L -1H 2SO 4溶液中,c (OH -)=1.0×10-13mol·L -1,其pH 为1。
(4)将0.4gNaOH 固体溶于水,得到1L 溶液,c (OH -)=0.01_mol·L -1,c (H +)=1.0×10-12_mol·L-1,pH =12。
2.常温下,pH =2的盐酸与pH =4的盐酸,若按1∶10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c (H +)为1.0×10-3_mol·L -1,pH 为3。
3.常温下,将200mL5×10-3mol·L -1NaOH 溶液与100mL2×10-2mol·L -1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c (OH -)为1.0×10-2_mol·L -1,c (H +)为1.0×10-12_mol·L -1,pH 为12。
4.常温下,pH =12的NaOH 溶液与pH =2的硫酸,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为7;若按9∶11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 为3;若按11∶9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 为11。
1.强酸、强碱溶液pH 的计算方法 (1)强酸c mol·L -1H n A 强酸溶液――→电离c (H +)=nc mol·L -1―→pH =-lg nc 。
(2)强碱c mol·L -1B(OH)n 强碱溶液――→电离c (OH -)=nc mol·L -1――→K wn (H +)=10-14ncmol·L -1―→pH =14+lg_nc 。
2.酸、碱溶液混合后pH 的计算方法 (1)强酸与强酸混合c (H +)混=c 1(H +)·V 1+c 2(H +)·V 2V 1+V 2,然后再求pH 。
(2)强碱与强碱混合先计算c (OH -)混=c 1(OH -)·V 1+c 2(OH -)·V 2V 1+V 2,再求c (H +)混=K w c (OH )混,最后求pH 。
(3)强酸与强碱混合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pH =7。
②酸过量:先求c (H +)余=c (H +)·V (酸)-c (OH -)·V (碱)V (酸)+V (碱),再求pH 。
③碱过量:先求c (OH -)余=c (OH -)·V (碱)-c (H +)·V (酸)V (酸)+V (碱),再求c (H +)=K w c (OH -)余,最后求pH 。
1.常温下,pH =13的强碱溶液与pH =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 =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 A .11∶1 B .9∶1 C .1∶11 D .1∶9答案 D解析 可设碱与酸的体积分别为V 碱和V酸,由题意可知,混合后碱过量,可列等式:10-(14-13)·V 碱-10-2·V 酸V 酸+V 碱=10-(14-11),解之可得V 碱∶V 酸=1∶9。
2.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 一定大于7的是( ) A .pH =3的硝酸跟pH =11的氢氧化钾溶液 B .pH =3的盐酸跟pH =11的氨水 C .pH =3硫酸跟pH =11的氢氧化钠溶液 D .pH =3的磷酸跟pH =11的氢氧化钾溶液 答案 B解析 A 、C 两项中都是强酸与强碱中和,等体积混合时酸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和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pH 强酸+pH 强碱=14,恰好完全中和,pH =7;B 项,pH强酸+pH 弱碱=14,混合后碱过量,pH >7;D 项,pH 弱酸+pH 强碱=14,混合后酸过量,pH <7。
二 酸碱溶液稀释后的pH 变化规律1.计算下列酸溶液稀释后的pH(1)pH=2的盐酸,若加水稀释10倍,其pH为3;若加水稀释10n倍,其pH为2+n。
(2)若将pH=5的盐酸加水稀释103倍,其pH接近于7。
(3)pH=2的醋酸溶液,若加水稀释10倍,其pH大小范围应是2<pH<3。
2.计算下列碱溶液稀释后的pH(1)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加水稀释10倍,其pH为10;若加水稀释10n倍,其pH为11-n。
(2)pH=11的氨水,若加水稀释10n倍,其pH大小范围应是(11-n)<pH<11;若无限稀释时,其pH接近于7。
酸或碱溶液稀释后溶液pH的变化3.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中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的酸性强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D.一定有关系:5>a>2答案 C解析由图像可以看出稀释过程中两种酸的pH增大程度不同,说明两种酸的酸性强弱不同,故pH=2的两种酸的浓度一定不同,A项错误;由图知,稀释后A溶液的pH大于B溶液的pH,则A中c(H+)小于B中c(H+),此时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的弱,B项错误;a =5时表明,pH=2的A酸溶液稀释1000倍,pH增加3,故A一定是强酸,pH=2的B 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pH<5,说明B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则B是弱酸,C项正确;若A、B都是弱酸,稀释1000倍后,A、B两溶液pH均要增大,而增加的值均小于3,有5>a>2,若A是强酸,则a=5,D项错误。
4.某温度下,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判断错误的是()A.a值一定大于9B.Ⅰ为NaOH溶液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C.完全中和稀释相同倍数后的两溶液,消耗相同浓度的稀H2SO4的体积V(NaOH)<V(氨水) D.稀释后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答案 D解析氨水稀释过程中,NH3·H2O NH+4+OH-平衡向右移动,n(OH-)增大,所以pH=11的NaOH溶液和氨水稀释至100倍后,NaOH溶液的pH=9,氨水溶液的pH>9。
因此,Ⅰ、Ⅱ曲线分别表示NaOH溶液和氨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a>9,A和B项都正确;稀释前pH=11的氨水和NaOH溶液比较,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完全中和稀释相同倍数后的两溶液,消耗相同浓度的稀H2SO4的体积V(NaOH)<V(氨水),C项正确;稀释相同倍数后,氨水中的c(OH-)大于NaOH溶液中的c(OH-),故稀释后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比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D项不正确。
1.溶液pH计算碱按碱、酸按酸,同强混合在中间;异强混合看过量,无限稀释7为限。
2.pH差值≥2的两种强酸等体积混合后,pH混=pH小+0.3pH差值≥2的两种强碱等体积混合后,pH混=pH大-0.31.在25℃的条件下,将体积都为10mL 、pH 都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到a mL 和b mL ,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 均为5,则稀释时加入水的体积为( ) A .a =b =1000mL B .a =b >1000mL C .a <b D .a >b答案 D解析 在溶液中,盐酸电离是不可逆的,而CH 3COOH 的电离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
若a =b ,稀释后的CH 3COOH 溶液pH<5,若使CH 3COOH 溶液pH =5,就必须继续加水稀释,即a >b 。
2.某温度下,相同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 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 变化曲线B .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 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 .a 点K w 的数值比c 点K w 的数值大D .b 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 点酸的总浓度 答案 B解析 根据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特点知:Ⅱ应为醋酸溶液稀释时的pH 变化曲线,A 项错误;溶液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b 点的H +浓度大,导电性强,B 项正确;K w 的大小取决于温度,C 项错误;相同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醋酸溶液浓度远大于盐酸的浓度,稀释到相同体积时,醋酸溶液(Ⅱ)浓度大于盐酸(Ⅰ)浓度,D 项错误。
3.常温下,将pH =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 都增大了1。
则加入水和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比约为( )A .11∶1B .10∶1C .6∶1D .5∶1 答案 C解析 设所取每份硫酸的体积为V 1,使硫酸由pH =1变为pH =2,所加水的体积为9V 1;设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为V 2,则有c (H +)=0.1V 1-0.05V 2V 1+V 2mol·L -1=0.01mol·L -1,解得V 2=32V 1,即V 水∶V NaOH =6∶1。
4.将0.1mol·L -1HCl 溶液和0.06mo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则该溶液的pH 是( )A .1.7B .12.3C .12D .1 答案 C解析 这是强酸和强碱的混合,要先判断混合液的酸碱性。
酸中c (H +)=0.1mol·L -1;碱中c (OH -)=0.12mol·L -1,等体积混合碱过量,根据pH 值的计算方法,要先求c (OH -),再求c (H +),最后求pH 值。
c (OH -)余=c (OH -)·V 碱-c (H +)·V 酸V 酸+V 碱=0.01mol·L -1,c (H +)=K w c (OH -)余=1×10-12mol·L -1,则pH =-lg c (H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