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16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不于其他事物现象的全然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多特有的一种故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故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截了当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妨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
二、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1.教育具有继承性。
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进展的水平的国家,会有别同特群的教育;别同名族的教育会表现出别同的传统和特点。
2.教育要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妨碍。
(要紧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妨碍,要紧表如今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进展别平衡。
教育也许超前于一定的政治进展水平,也有也许降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进展水平。
三、20实际往后的教育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教育的多元化四、人的进展人的身心进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一辈子过程中,别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殊是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发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进展包括两个发面:一是生理的进展。
二是内心的进展。
五、人的身心进展规律1.顺序性。
2.时期性。
3.别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不差异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进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进展。
(2)学校教育是经过受过特意训练的教师来举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操纵和协调学生进展的各种因素。
七、学校教育对个体进展的特别功能(1)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础要求对个体进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进展的特别功能。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观考纲的要求(中小学):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的现象。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由于教育目的不同,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活动也不同,从而区分了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也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教育观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关。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
●违背教育发展规律或不能完整认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都会导致错误的教育观,进而导致错误的教育结果。
(师出网校)一、素质内涵所谓素质,就是指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内化和积淀。
基础素质大致可以包括如下方面:第一,自然素质,分为身体和生理的素质。
主要有身高、体重的正常发育,消化、循环、内分泌等主要生理系统的健康,以及良好的运动和适应能力。
第二,心理素质。
包括直接承担人的认识过程的智力因素和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及构成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的智力因素。
第三,社会文化素质。
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科学文化知识、劳动生活技能以及审美的知识和情趣等等。
这三种素质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般来说,生理和身体的素质是人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素质教育(一)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45第四章写作能力一、写作常识(一)认识写作1.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过程。
简言之:将思维和语言文字联结在一起的精神劳动,其成果就是文章。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
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具体又可分为采集、立意、选材、谋篇、起草、修改等几个环节。
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
2.写作的种类(1)文学创作:诗歌、散文、诗歌、戏剧——“作品”。
(2)文章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章”。
(3)文书拟制:办公文书、专业文书——“文书”(二)文章的构成要素1.主题——言之有理主题是作者在说明事物、阐述道理、反映生活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或观点。
文章的主题是衡量、评价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好坏的重要尺度。
文章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
当然,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现主题的方法上不尽相同,或直接提出(如议论文),或曲折展示(如文学作品),但不论表现方法如何,主题思想都应该是明确的。
师出网校文学作品——主题或主题思想;记叙类文章——为中心思想或中心内容;议论说理类的文章——中心论点、观点、论题;应用类、新闻类文章——主要内容、主旨、中心内容,无法叫“思想”、“观点”。
在普通文章中,主题是“灵魂”“统帅”;在应用文体中,主题是”核心“”主体“。
主题的特点:客观性、单一性、明晰性(直白性)、时代性主题的要求:正确、集中、鲜明、深刻、新颖如何提炼和表现主题:(1)必须以正确思想为指导。
(2)必须从材料出发。
(3)必须注意反映时代精神。
常见的表现主题方法是:(1)开门见山,开宗明义。
即开篇就把主题直接扼要、明确而醒目地提示出来。
(2)片言居要,点题显旨。
即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精辟的话,将全文精神点化出来。
点题的形式,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应以文而定。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重点整理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33地理知识:(一)陆地和海洋世界地理陆地和海洋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
1.陆地地形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褶皱山系。
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部。
包括落基山脉、海岸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山脉。
其中,南美安第斯山山脉是最长的山脉,被称为“南美洲的脊梁”。
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2.重要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巴士海峡——太平洋和南海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通道麦哲伦海峡——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二)河流和湖泊尼罗河——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亚马孙河——流量最大、流域最广、支流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欧洲第二长河(仅次于伏尔加河),自西向东流,注入黑海,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苏伊士运河——最早的运河,是亚洲与非洲间的分界线、也是亚非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死海——海拔最低的湖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贝加尔湖——最深的湖泊最大的湖泊——里海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沿岸国最多的海——加勒比海古巴、海地、委内瑞拉、巴拿马、哥伦比亚、牙买加、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共和国、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安提瓜、巴布达、多米尼加联邦、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
师出网校例:1、马拉松长跑是现代奥运会的一个重大比赛项目。
它源自于()A、布匿战争B、希波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特洛伊战争答:B、希波战争例:2、庄严声明“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全部归还中国”的国际公约是()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开罗宣言D、雅尔塔协定答:C、开罗宣言例:3、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轮船漂洋过海;②乘公共汽车上学;③乘飞机在天空翱翔;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1。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47三、记叙文写作(一)文体常识1.涵义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记叙文写作,就是要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2.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
师出网校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3.表达方式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
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2第二章学生观考纲的要求: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
科学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效的开展教学实践,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发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明确的指出,德育、智育和体育是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人是由德、智、体诸多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我国古代所推崇的“六艺”,即射、御、礼、乐、书、数,是对人全面发展的一种诠释。
马克思对人全面发展思想的论证,其核心就是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内容阐述中,明确的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要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要求。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重点记忆)“人的全面发展”一般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
(一)核心是对教育活动对象——学生所做的完整认识: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具有完整性的人3.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4.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5.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二)“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36第六节中国现当代文学1、鲁迅,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
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彷徨》(包括《祝福》、《伤逝》);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等。
2、郭沫若,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
这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
历史剧本:《王昭君》、《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
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甲申三百年祭》等。
3、沈雁冰,笔名茅盾。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
4、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
1930年,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
5、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6、冰心,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的散文被誉为“美文”的代表。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7、郁达夫,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8、徐志摩,“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
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三、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一)宏观——国家政策保障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
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
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
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二)中观——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
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目标和内容的基础教育课程,就是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①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②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2019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程复习资料【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5分,共30分)1、(A )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
A、教育法B义务教育法C、高等教育法D、教师法2、(D )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的、普及的、免费的教育制度。
A、学校教育制度B职业教育制度C扫除文盲教育制度D、义务教育制度3、( B)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的学术性称号,表明其获得者达到了一定的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
A、学历B学位C、学业D、职称4、( A )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A、教师资格制度B教师职务制度C、教师聘任制度D、教师岗前培训制度5、( A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A、教育B、科学技术C、人才D农业6、( B )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别于企业组织的根本特点。
A、营利性B、公益性C、强制性D、系统性7、教师考核应当( B )、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A、主观B客观C、公开D、公平&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D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低于B、高于C、不低于D、不低于或者高于9、下列各项中,属于《高等教育法》的最突出特点是( A )。
A、立足教育改革B突出高校地位C、注重人才培养D、关注高校教师10、高等学校的(A )是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A、校长B、党委书记C、董事长D举办者11、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D )毕业学历。
A、大学专科B、大学本科C、研究生D、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12、高等学校实行教师(B )。
A、委任制B、聘任制C、选任制D、转任制13、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B )。
A、校长负责制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党委书记负责制D、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4、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C )。
师出网校专注教师考试A、2至3年B 3年C、4至5年D、5年15、( C )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主力军。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5第二章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一、教师的权利教师的基本权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可称之为教师的公民权利;二是身为教师所享有的权利,可称之为教师的职业权利,这两部分权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教师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有一部分体现在教师的公民行为中,然而,也有一部分是教师职业所独有的,与其它公民的权利不同。
按照我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管理学生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六项权利。
(一)教育教学权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
《教师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任何个人或部门都无权干涉。
教育教学权有三方面的具体含义:1.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剥夺,教师是发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有权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非因法律的规定或教师客观的原因不能剥夺教师的教育教学权;2.教师可以根据国家、学校制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自主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这一权限必须在国家、社会、学校许可的范围内,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教育的基本规律;3.教师有权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大纲,为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二)学术研究权学术研究权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教师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教师拥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教师学术研究权有三方面的具体含义:1.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有权进行任何专业的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开发研究,有权将教学中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撰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出版,著书立说;2.在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参加有关学术交流活动,参加有关学术团体并在团体中兼任职务;3.有权在学术研究中和学术活动中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意见,有学术争鸣的自由。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46二、议论文写作(一)文体常识1.涵义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可以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
1.立论和驳论(1)立论: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立论文需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议论文是考试中最常见的考察文体,考生应重点掌握。
写立论性的文章,必须做到:①论点要正确、鲜明。
正确就是论点本身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鲜明就是说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同时要注意,在表明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时,这些看法和主张必须是经过认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实践,确实是自己所独有的正确的认识和见解,或者是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张。
要使读者感到有新意,增长知识,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②论据要真实、充分。
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公认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
用事实作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③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
写立论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
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
论据必须足以证明论点,论点必须是从论据中推断出来的必然结论。
④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
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要归结到这一问题上。
在论证过程中,不能离题万里,任意发挥,或者任意变换论题。
如果有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有关联,要从属于中心论点。
⑤“立”往往要在“破”的基础上进行。
在立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到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以否定和反驳,以增加论证的效果。
(2)驳论: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反动的观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40第一章信息处理能力考纲解读1.能够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2.能够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3.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管理和应用4.能够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5.能够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计和制作课件【考情介绍】:本部分每年均以选择题形式来考查,统考以来每次考试都会涉及本部分内容。
其中以Word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考查最多,2013 年下半年开始增加了对Power point 幻灯片演示软件使用的考查,其他部分的知识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所以,本部分的复习应以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为重点。
考纲要求:1.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2.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3.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
4.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第一节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概述1.概念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简称,是一种自动高速地进行数值运算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也就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信工具。
2.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诞生1946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由莫奇来(Mauchly)和爱科特(Eckert)领导的研制小组为精确测算炮弹的弹道特性而制成了ENIAC(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3.计算机的结构中央处理器CPU数据流指令流控制流当输入设备向总线输入指令时,CPU 获取该指令并处理。
当CPU 处理指令时,CPU 调用内存储器的数据以便进行控制和计算,最后将计算结果发送给输出设备或者外存储器。
当内存储器中的数据需要从外存储器中读取时,外存储器将数据送往总线,在CPU 的控制下,内存储器再将该数据存储。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麦克风、摄像头、手机、相机、扫描仪、手写板、触摸屏等。
(2)输出设备:显示屏、打印机、投影仪、音响、刻录机、耳机等。
(3)存储设备:光驱、内存条、U 盘、移动硬盘、MP3、平板电脑、手机记忆卡。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精编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目录第一章教育基础 (2)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4)第四节教育目的 (5)第五节教育制度 (6)第六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7)第七节学校组织与管理 (10)第八节教师专业发展 (10)第九节教育研究方法 (11)第二章学生指导 (12)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12)第二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18)第三节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发展理论 (19)第四节小学儿童的学习 (20)第五节小学德育 (23)第六节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25)第七节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调 (26)第三章班级管理 (27)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27)第二节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28)第三节班级活动与班队活动 (30)第四节课外活动 (30)第五章教学实施 (31)第一节、教学概述 (31)第二节教学过程 (31)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方法 (32)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 (34)第五节课堂教学的实施 (35)第六节学习动机 (36)第七节学习方式 (37)第六章教学评价与反思 (39)第一节教学评价 (39)第二节教学反思 (39)教学设计 (39)历年真题展示 (39)第一节文本解读 (40)②精读赏析,体验情感(教师针对重点词句,问学生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派小组代 .. (43)③再读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设疑,问学生...、学生谈感受...、教师推荐课外读物....) (43)1、初读课文,整理感知。
(43)2、精读赏析,体验情感 (43)3、再读总结,拓展延伸。
(43)(1)略版 (43)(2)详细版 (43)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45)一、导入 (45)二、新授: (45)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5)2、精读课文,体味情感 (45)3、熟读回顾,迁移应用 (45)4、小结作业 (46)综合素质 (46)第一章职业理念 (46)第一节教育观 (46)第二节学生观 (46)第三节教师观 (47)第二章职业道德 (47)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 (47)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47)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内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教师资格证.docx教育学一章1.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再形式上的发展: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教育发展过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a全民性平等性 b 教育是和生产劳动结合联系的。
(2)古代教育特征:a 阶级性和等级性 b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分离(3)近现代教育的变化表现在a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b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c 教育的世俗化d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4)当代教育的特征a 教育的终身化 b 教育的全民化 c 教育的民主化 d 教育的多元化 e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二章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决定教的领导权(2)政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决定着教的目的。
(4)教相对独立与政。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为政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可以促进民主7.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8.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该面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动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9.信息技术与教育:(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这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1、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改的评价观①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②评价内容综合化。
③评价方式多样化。
④评价主体多元化。
⑤更注重评价过程。
2、学生观(幼教中称为儿童观。
记忆:王官人差钱或钱坏玩意)(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
3、教师观(1)教师角色观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⑤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学观(记忆:人生教程)①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④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记忆: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材料:李老师认为,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就必须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
在一次课上,李老师组织孩子讨论:“你有那些优点?”同学们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说自己乐于助人,有的说自己孝顺父母,有的说自己尊敬老师......,大家发现原来自己和小伙伴都有很多优点呢,这时,活泼好动的小明把手举得很高,李老师说:“小明,你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小明说“你为什么总是让我们说优点呢?爸爸说,每个人都有缺点,老师也有缺点,你也有,我想说缺点。
”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了,李老师楞了一下,然后说:“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老师也有缺点,请大家经常帮助我哦,大家围绕小明的观点讨论一下。
”大家七嘴八舌,最后,李老师总结道:“我们谈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了缺点,我们会更棒。
”最后,老师在自己的日记记录这件事,并打算在合适的时候组织学生举办一次“我的小秘密”活动,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平时不好意思说出的缺点,并引导他们改掉这些缺点。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解答:第一步:先不要看材料,先看一下问题是要求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哪一个角度来答,并回忆一下相关条目,在稿纸上简单写一下。
比如这道题目要求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行为,因此回一下教育观的内容,并在稿纸简单标记: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新精神(2)新课改的评价观目的促进发展。
内容综合化。
方式多样化。
主体的多元化。
更注重过程。
第二步:阅读材料2-3遍。
第三步:逐条对应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条目作为答题框架。
比如在本题中,通过逐条对应,我们发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新精神、评价内容综合化。
第四步:展开答题。
答题时先把材料中老师体现或违背的条目列出,然后再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体现或违背了这一条。
注意答题时完整的结构。
比如以上这道题,我们可以得出答案: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改的教育观。
具体如下:(1)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材料中,李老师在听到小明找出自己缺点的建议后,让大家讨论自己的缺点,并打算组织学生活动,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这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2)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材料中,李老师要求每人找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这其实是对学生人格的完善,是一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
(3)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念。
材料中,当小明提出不同的观点时,体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是创新低额体现。
对于小明观点,李老师积极肯定,并按照小明的意见要求大家讨论各自的缺点,这是对小明创新精神的保护和培养,也是对全班其他同学创新精神的发挥提供了榜样。
(4)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对学生评价上内容的综合化。
材料中,李老师不光要求同学们找出自己的优点,还要求找出自己的缺点,这是对学生综合评价的表现。
综上所述,材料中李老师的行为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这样一道题目就分析完了。
第二道题目其实更简单,只有一个考点,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表述(三爱两人一终身),直接逐条对应材料就可以了,这里便不再举例。
1近代教育的变化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纪后教育特征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的全民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调查研究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制定调查计划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④实施调查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4行动研究步骤①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研究方案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⑤总结与反思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7人口对教育作用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③人口的结果影响教育的发展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8学校教学独特功能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④互补性→长善救失⑤差异性→因材施教10教育目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激励功能③选择功能④评价功能11社会本位论观点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12教师劳动特点①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③劳动的复杂性④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⑤劳动效果的隐含性⑥长期性13教师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1)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③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2)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4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①关注生存阶段: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过多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花大量时间去搞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②关注情境阶段: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教学效果③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实施因材施教15新教师成长途径①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②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③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④反思教学经验16制约课程因素①社会需求②学科知识水平③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④课程理论17学习者中心课程论观点①学生是课程的核心②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核心来编排③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④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18课程实施结构①安排课程表②确定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19影像遗忘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20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21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①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②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③创设想象情景,引发想象④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22影响问题解决因素①问题的特征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定式④功能固着⑤原型启发⑥情绪与动机⑦个体智力水平23学习动机功能①激发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功能24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②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③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④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⑤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⑥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25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表达明确的期望②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③合理运用外部奖励④有效运用表扬26促进学习迁移教学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27加捏学习结果分类①言语信息②动作技能③智慧技能④态度⑤认知策略28建构主义学习论①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②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③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④教学观:强调情境式学习、合作学习29怎样有效对知识进行概括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正确地使用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30操作技能行程过程①操作定向阶段②操作模仿阶段③操作整合阶段④操作熟练阶段31操作技能培训要求①准确讲解与示范②合理安排复习③充分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32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过程①活动的定向阶段②物质化活动阶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④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33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班群体内部条件④认识失调⑤态度定式⑥道德认知34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35小学生品德发展特征①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②言行逐步分化③自觉纪律的形成36德语过程的基本规律①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②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37德育原则①方向性原则②知行统一原则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④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长善救失原则⑦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⑧疏导性原则⑨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38长善救失原则要求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②发扬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③引到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39疏导原则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40说服法要求①目的性明确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41情感陶冶法要求①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③与启发说服相结合42班主任了解学生哪些方面①学生个体②群体关系③学习和生活情境43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①书面材料分析法②调查访问法③问卷法,谈话法④观察法(最常用)44良好班集体的特征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健全的组织结构③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④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45常见班级模式都有哪些?①常规管理: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②平行管理: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③民主管理:调动学生,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每个人参与到班级事务④目标管理:总体目标、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4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都有哪些?①备课②上课③作业的布置和批改④课外辅导⑤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7一堂好课标准①目标明确②重点突出③内容正确④方法得当⑤组织严密⑥表达清晰⑦气氛热烈4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③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49教学过程的结构①心理准备(引起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效果50小学常用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②启发性原则③巩固性原则④循序渐进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⑦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⑧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51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有哪些?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52谈话法要求有哪些?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要善问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