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人类的食物
- 格式:doc
- 大小:295.59 KB
- 文档页数:4
第1节人类的食物典型例题一:青少年适当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蛋白质()A.能预防脚气病B.是人的生长和细胞更新的重要原料C.能加速血液循环D.是人体生命活动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答案:B解析: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典型例题二:某人患贫血,你认为该患者在饮食上应该适当增补的是含()丰富的无机盐。
A.钙B.铁C.锌D.碘答案:B解析: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人体缺钙,幼儿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在牛奶、虾皮中含有丰富的钙,不符合题意;B、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缺乏会患贫血,在肝脏、蛋含有丰富的铁.所以符合题意;C、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在海产品、瘦肉中有丰富的锌,不符合题意;D、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应食用加碘盐,不符合题意;故选:B。
典型例题三: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A.糖类B.脂肪C.无机盐D.维生素答案:D解析:AB、糖类和脂肪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AB错误;C、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D、维生素虽然是有机物,但不能提供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典型例题四: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主要为人体提供()A.脂肪B.糖类C.蛋白质D.维生素答案:B解析: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故选:B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2)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1) 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知识点归纳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2、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3、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
4、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5、检测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检测维生素C用加碘的淀粉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6、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薯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瘦肉、鱼、奶、蛋和豆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花生、芝麻和植物油。
7、夜盲症—--缺维生素A;坏血病——缺维生素C;脚气病—--缺维生素B1;;佝偻病——缺维生素D和钙。
《皮肤与汗液分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1.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 )A. 肺B. 小肠C. 皮肤D. 肝脏2. 在参加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时,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这些表现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①保护②调节体温③排泄④感受外界刺激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 皮肤烧伤而失去再生能力,至少伤到皮肤的( )A. 真皮的致密结缔组织B. 表皮下面的皮下组织C. 表皮的角质层D. 表皮的生发层4. “一针见血”时,针至少刺到皮肤的哪个部位?( )A. 皮下组织B. 生发层C. 角质层D. 真皮5. 经常用冷水擦澡或淋浴,对皮肤的锻炼作用不包括( )A. 能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B. 降低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活动C. 提高人体适应骤寒和骤冷的能力D. 减少皮肤病的发生。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表皮功能的是( )A. 角质层组织细菌的侵入B. 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C. 有血管进行物质交换D. 生发层形成新细胞7. 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 汗液的排出C. 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排出D. 皮脂腺的分泌8. 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中都含有( )。
《人类的食物》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食物营养的知识,并且在七年级上册做过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的实验中,已初步学会了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的方法。
这为本节课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首先了解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最后通过建议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懂得分析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举例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能明确认识缺乏哪种维生素会患什么缺乏症•了解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教学重难点1、举例说出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2、了解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2、设置问题:食物能为我们提供哪些营养物质呢?缺乏这些营养物质能维持我们的生存吗?3、教师介绍各种营养成分相关的食物。
4、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言交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5.总结营养物质的种类,了解无机物和有机物,功能物质和非功能物质的区别。
二、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巡视检查,学会找出重点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A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B 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C 缺乏各种维生素会引起什么症状?四、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1.通过针对营养成分,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了解各种检测方法和效果。
2.了解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3.了解各种营养成分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作用。
4.知道缺乏维生素会引起什么症状五.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1.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2.完成练习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3)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功能。
能力目标: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反射(如:眨眼反射、缩手反射),这些反应可以使你避开造成伤害性刺激的物体,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以及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三、教学难点: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功能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方法相结合五、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第74~79页教师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一时的内容神经系统的调节方式,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等。
(二)新课导入通过展示芒果、缩手反映和猴子骑车的图片,并提问学生:这些行为是先天就会的吗?(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展示“铃声-唾液分泌反射”实验的示意图,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己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3、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长期只给铃声,不喂食物,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四)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呢?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对狗建立条件反射进行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我们来看看他的实验过程。
(教师放映课件——条件反射的建立)问题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生:食物引起的是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的是条件反射。
观察图1,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非条件刺激,那么食物就是非条件刺激;观察图2,狗只听到铃声不分泌唾液,铃声为无关刺激;观察图4,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条件刺激,那么这个铃声就是条件刺激;问题2:观察图3,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生:食物与铃声的多次结合)食物这个非条件刺激与铃声这个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就使本来与分泌唾液无关的刺激—铃声,转变为引起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
第8章人体的营养第1节人类的食物(第1课时)一、教学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人类的食物》的新授课,是七年级下册的开篇章节。
内容上改变了以往从结构入手的编排方式,意在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时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首先了解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最后通过建议活动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为第3节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食物营养的知识,并且在七年级上学期做过的“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的实验中,已初步学会检测水、无机盐、淀粉、脂肪的方法,这为本节课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进行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并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最终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及在人体中的作用。
四、设计思路(一)教材处理教学中可以结合上学期学习的“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的实验,帮助学生迁移相关知识和实验方法。
在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种子中含有水、无机盐、淀粉和脂肪等物质,本节课要利用已知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继续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在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的实验中,我们用稀释到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代替教材安排的加碘的淀粉溶液(维生素C水溶液能够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效果明显)。
(二)重要概念及事实性知识梳理1.重要概念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氧气等并排出废物。
2.支撑的次级概念及事实性知识A.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是动物和人类的食物来源。
B.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六大类。
B1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B2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生物优化设计答案?第一节人类的食物????快乐预习感知?一??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 二??1.最主要?薯类2.储备?肉类?植物油?3.生长发育?瘦肉?奶?豆类?三1.60﹪~70﹪?2.钙、磷??血红蛋白3.水溶性?脂溶性??轻松尝试应用????1~6??DDAABA??7(1)A、B(2)C(3)含碘的无机盐(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力提升1~14?BBDDADCCCCCACB?15(1)ADC(2)贫血(3)B?16(1)富病主要是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
富病中还有一种称为“神经炎”的疾病。
食物疗法是应尽可能多吃一些穷人吃的东西,如新鲜蔬菜、糙米等。
(2)穷病主要是由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雀目”指的是夜盲症,食物疗法是应尽可能多吃一些富人吃的东西,如猪肝、鱼肉、胡萝卜和玉米等。
?17(1)马铃薯?肝?(2)糖(3)维生素C?18(1)④?使用同一滴管吸取吲哚酚试剂(2)多(3)先加等量的水果汁,再向其中滴吲哚酚试剂(使操作更加简便)(4)猕猴桃?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快乐预习感知????一1.咽?胃?小肠?磨碎?搅拌?运输?2.唾液腺?胃腺?肝脏?消化液?消化酶3.唾液淀粉酶?胃液?胃液?肝脏?胆汁?二1.较大?蛋白质?脂肪2.?唾液淀粉酶?麦芽糖?三1.可吸收?消化2.口腔?胃?小肠?四、口腔?食管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无机盐?维生素?例题B???轻松尝试应用1~5?CBBCA?6(1)2、3、5、8、9、10?(2)2?口腔?9?大肠?5?胃8?小肠(3)5?胃?氨基酸?2?口腔8?小肠(4)4?肝脏?胆汁?11?胆囊?肠腔?脂肪?(5)8?小肠?三9?大肠?(6)1?唾液腺?4?肝脏?6?胰腺?胃腺?肠腺(7)唾液腺?6?胰腺?肠腺(8)阑尾???能力提升?1~11?BCBCBDADDBD?12(1)变蓝?变蓝?不变蓝?变蓝(2)在0℃和80℃时,唾液不能使淀粉分解。
人类的食物教案个性修改教学教程〖设计思路〗本课是全书的开篇,教材内容改变了以往从结构入手的编排方式,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出发,来探讨人类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因此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通过大屏幕展示食物图片把学生引入情境,然后通过教师的层层设疑,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得出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
接着通过演示实验和讨论引发学生找出检测食物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本节教学以学生探究为主,从讨论到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把学会方法和培养能力作为整堂课的教学核心,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获得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特别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因此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长,将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弱不同的学生搭配开;并推选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课前对各组组长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组长们明确了本实验的目的和自己的职责。
各组长进行了组内同学的分工,并和组内同学共同准备了实验材料,预先设计了本组的实验方案。
在课前我和实验员亲自动手做了大量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我发现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本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准备了用于粉碎食品的加工机和研钵;用于脱色的活性炭;用于过滤样品的纱布和滤纸;还准备了多种食物样品(比如豆浆、果汁饮料、牛奶、生猪肉、馒头、花生米、玉米面、玉米粒、海米、土豆、黄瓜、洋葱、茄子、葡萄、梨、菠菜、苹果、西红柿、鸡蛋、维生素C片、核桃、西瓜等等)。
我还配制了双缩脲试剂A液(0??1g/mL)和B液(0??01g/mL)各200mL;高锰酸钾溶液(0??001g/mL)200mL(注:教材中配制的是吲哚酚试剂,由于没有买到,所以用高锰酸钾溶液代替);碘液200mL。
8.1 人类的食物一.选择题(共7小题)1.人体内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①水②无机盐③糖类④脂肪⑤蛋白质⑥维生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2.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水④无机盐⑤蛋白质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3.下列各项物质中,全部属于有机物的是()A.水、蛋白质B.糖类、核酸C.氧、无机盐D.脂质、无机盐4.要预防夜盲症,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适量食用()A.动物肝脏和胡萝卜B.米饭和馒头C.黄瓜和豆腐D.鸡、鸭、鱼5.下列食物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营养物质是()A.水、淀粉、脂肪B.无机盐、纤维素、水分C.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D.无机盐、氨基酸、蛋白质6.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就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你认为培养瓶中含有的主要供能物质可能是()A.水B.葡萄糖C.氧气D.无机盐7.下列长兴特色农产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紫笋茶B.葡萄C.芦笋D.湖羊二.填空题(共5小题)8.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类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所属的类别是(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9.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食物中含有的、、、无机盐、蛋白质和维生素。
10.我们摄入的营养成分中,是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
11.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的吸收,维持骨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12.在人体所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中,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贮存在人体内的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提供的;被誉为“健康第四餐”,一旦缺乏,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
三.解答题(共3小题)13.在医院里的病人,特别是比较虚弱不能进食的病人,往往被医生安排打葡萄糖点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打葡萄糖点滴的目的是使人体细胞及时获得哪种物质?;这种物质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专题07 人类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2021·山东·高考真题)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
该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B【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应该是隋唐时期,故选B;秦汉时期主要产粮区应该是在黄河中游,特别是关中地区,排除A;宋元和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长江中下游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区,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CD。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 远古时期,人们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内过着迁徙的生活。
2. 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3.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
4. 畜牧业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业和定居而产生的。
表格如下:(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人类从迁徒过渡到定居,从临时窝棚到长期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
开始出现手工业劳动,文化艺术获得发展。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学科逐渐发展。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 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王室、神庙和贵族占有大量土地,或出租给佃户,或合伙经营。
2.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条件。
崇拜尼罗河和太阳神。
3.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代中国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由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个体经营。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4. 爱琴海,古希腊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
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建立果园,从事农产品加工。
城邦公民占有土地,农业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
5. 美洲,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人的土地有贵族私有,还有村社公有。
第1节人类的食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叙述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并能举例说明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积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物,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课堂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倡体验、参与、合作、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形成关注、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说明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难点:
①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②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③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
课型探究课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饱受饥饿,骨瘦如柴的儿童;另一组是过度饮食,肥胖异常的儿童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结论:(1)两组图片上孩子体态上的明显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可能是营养问题。
(2)这两组图片中儿童少年是不是得了营养方面的病?一是营养不良,一是营养过剩。
(3)是不是与生活环境有关?一个生活环境艰难,一个生活环境优越。
总结并引出课题:是的,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差却是因为同一原因,就是都与营养相关,都是营养方面出现问题造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健康,就是科学营养。
科学营养离不开营养物质,而我们获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是摄取食物,那么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这就是这一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熟悉的食物名称及其所含营养物质种类写在一张纸上,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安排、统计自己小组总共列举出多少种食物及其成分。
在列举中要求能够简单地分出类别。
交流将各小组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再统计,全班总计列出多少种食物及营养成分。
讨论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2、演示实验:“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C的检测”
老师介绍双缩脲试剂和吲哚酚试剂的配制方法。
小结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吲哚酚与维生素C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通过以上演示实验,同学们知道了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里有一些食物,你能猜一猜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吗?
(1)作出假设
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即将检测的食品作出假设,填入下表。
(2)设计实验方案
我们已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所要检测的食品的营养成分作出了假设,那么供检测的食品中是不是含有这些营养成分呢?请同学们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小组讨论: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检测方法,实验材料的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预期的实验结果等。
小结: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老师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探究方法。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5、6页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讲解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来源和主要功能
水:约占人的体重60%——70%,是细胞达到重要组成成分。
体内的养分等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
无机盐:无机盐占量4%,作用十分重要,如,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厂细胞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常见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D。
它们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见p6表。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缺乏症状。
(四)课堂巩固和作业
1、课堂练习
2、作业:P8 第1、2、3题
板书设计第一节人类的食物
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检测
2、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
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作用
1、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无机盐:含铁、含磷的无机盐是构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3、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5、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和储存能量的物质。
6、维生素;可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