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用诗特点刍议
- 格式:pdf
- 大小:309.89 KB
- 文档页数:3
郑玄《中庸注》的诠释特色
《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启发了无数思想家。
其中,郑玄《中庸注》的诠释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郑玄的《中庸注》建立在孔孟之学的基础上,其解释“中庸”的思想极具特色。
他认为,“中庸”是一种理性的秩序,介
于“绝对”与“放任”之间,把“左右”、“修饰”、“厚恕”与“尊卑”
这几个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从而实现秩序的最大化。
其中,非常重视“尊卑”,他认为贵贱要根据责任来分,以而促进社会秩序、凝聚社会力量。
此外,郑玄《中庸注》的诠释特色还体现在“尊重师道”的观念上。
他认为,“师道”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它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身,使人们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同时,他也强调“尊
重师道”,他认为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师长,尊重上下级,
尊重老幼,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最后,郑玄《中庸注》的诠释特色还表现在“仁政”的观念上。
他认为,要实现仁政,必须结合“中庸”的精神,以致实施“尊卑”、“厚恕”,使政府的政策更具有温情,从而更有利于改
善民生,提高国家的国力。
总之,郑玄《中庸注》的诠释特色是一种以理性为基础,以“尊卑”、“尊重师道”以及“仁政”为核心,以实现社会秩序最
大化为目标的思想体系。
其观点今天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深思。
《中庸》引用《诗经》情况比较研究内容摘要:《四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引用《诗经》情况,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对所引诗句进行了解释,但是所作解释与《诗经》诗句的本意有出入。
这篇论文就根据《四书章句集注》中的《中庸》引用《诗经》的情况,与《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正义》的解释来进行比较。
意在说明《四书章句集注》中《中庸》引用《诗经》的几种情况。
关键词:《四书章句集注》;《中庸》;《十三经注疏》;引《诗》情况一.《中庸》引用《诗经》情况统计:1.右第十二章:“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六之三,第516页2.右第十三章:“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出自《诗经·豳风·伐柯》)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八之三,第399页3.右第十五章:“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出自《诗经·小雅·常棣》)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九之二,第409页4.右第十六章:“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出自《诗经·大雅·抑》)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一,第555页5.右第十七章:“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
受禄于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出自《诗经·大雅·假乐》)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七之三,第540页6.右第二十六章:“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九之一,第583页7.右第二十六章:“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九之一,第584页8.右第二十七章: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出自《诗经·大雅·烝民》)见《十三经注疏》中《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第568页9.右第二十九章:“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第期(总第期):KY @文史哲学研究在中国,中庸思想可追溯到氏族社会,相传帝喾便“溉执中而遍天下”。
[1]尧舜时代,又有“允执其中”的说法。
[2]成书于殷周之际的《周易》一书,更是鲜明地体现了“尚中”的倾向,如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带“中”的卦爻,都是吉卦和吉爻,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足见其对“中”的重视。
除了受到“天人合一”、“太和”、“合和”思想的影响外,中国古代中庸思想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儒家的“中庸之道”之中。
孔子十分重视对三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他的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尚中”观念。
以此为出发点,孔子建构了自己的“中庸”思想体系,并传之后世。
《中庸》第一章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指出,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它帮助人们体认并受用宇宙自然的和谐之美。
中华民族的美学观念也来自中和哲学,其意义是导致“中和”审美观的产生。
在美学批评的标准上,孔子认为美离不开“中庸”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不能有美。
要求在美和艺术中处处都应把各种对立因素、成分和谐地统一起来,不要片面强调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并且每一因素的发展都要适度。
孔子是一位音乐大师,其音乐欣赏水平之高,常人难以企及。
浅谈中庸的诗歌写作之道作者:向迅来源:《北极光》2009年第03期中庸不意味妥协也不是折中,而是在传统与现代、在普遍与先锋之间寻找一个临界点,从这个临界点出发,构建现代新诗在当下语境中新的美学意义和诗学理论。
以前谈及文学,特别是诗歌在现实中所遭遇的困境时,总会提到回归经典。
现在我要说的是,我们在强调文本回归经典的同时,是否更要注重创新,力图在当下语境中找到一种最适合诗歌发展的新径呢?我们能否通过这种寻找使诗歌重新回到大众的阅读视野和关注视野呢?现在文学界讨论最多的恐怕首推文学在市场和读者面前所面临的双重困境。
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世界旋转的速度似乎越来越快,全球化的速度亦加快步伐。
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里,文学正处于一个从来未曾面临过的尴尬境地,曾为文学皇冠的诗歌更是首当其冲。
甚至有人认为,从文学走向边缘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文学最终会走向消亡的结局。
这似乎有些夸大其辞,但不得不令我们深深忧虑。
寻求诗歌发展的中庸写作之道,首先要弄清楚诗歌在失宠于市场和读者的来龙去脉。
古典诗词盛行中国五千多年,直到“五•四”运动倡导白话文写作以后才逐渐式微,但这些诗词所显示出的人文价值和美学意义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否认的。
它们所构建的审美标准和评价制度深深地根植于汉语的血液之中,会恒久存在,散发独特的艺术魅力。
有学者说,阅读古典诗词是读者选择的,而现代诗歌是诗人选择的。
颇有道理,一句话便说清楚了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在它们各自把握话语权的时代,为什么一个盛行几千年,而一个刚刚经过短短百年的发展就失去了读者。
任何一种写作体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从发展走向高潮,从稚嫩走向成熟。
新诗,这种被学者称之为用汉语创新的西方文学,在中国还处在一个发展期,坚持诗歌写作的人还在摸索更为纯熟的技艺,积累为诗歌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
但高潮还没有到来就跌入低谷,还没有产生足以能与古典诗词比肩的大师级文本,就被市场这根杆杆玩弄了一把。
这似乎是诗歌的不幸,但我觉得这也正是诗歌为写作诗歌之人敲醒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这个物质横溢的时代要冷静思考,这又是不幸中的有幸。
写《中庸》七律诗《中庸之道》致中为大本常平,不倚不偏妙意呈。
和也同存参物理,诚兮独运悟人情。
中庸日用知行处,圣道修持内外明。
千古遗风传智慧,中华大地耀文明。
衍生注释:- “致中为大本常平”:“致中”表示达到中庸的境界,“大本”是根本的意思,“常平”指平常稳定。
整句意为达到中庸是根本所在,会使状态平常稳定。
- “不倚不偏妙意呈”:“不倚不偏”是中庸的核心概念,就是不走极端,这样美妙的意味就呈现出来了。
- “和也同存参物理”:“和”是和谐的意思,和其他事物共同存在并能够参悟事物的原理。
- “诚兮独运悟人情”:“诚”是真诚,通过真诚地独自思考领悟人情世故。
- “中庸日用知行处”:中庸就在日常生活里的知行合一当中。
- “圣道修持内外明”:这圣道(中庸之道)通过修持能让内外都明白事理变得明智。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要表达的是对《中庸》思想的理解与推崇。
诗中从阐述中庸的根本意义“致中为大本常平”开始,表达了对中庸那种不偏不倚状态的赞美,如“不倚不偏妙意呈”。
情感上,诗人充满对《中庸》思想智慧的崇敬,希望这种千古智慧得以传承。
表现手法上,采用传统七律的形式,对仗工整。
比如“和也同存参物理,诚兮独运悟人情”句中,“和也”与“诚兮”、“同存”与“独运”、“参物理”与“悟人情”对仗巧妙。
全诗句句围绕中庸之道展开,由其核心拓展到在日常生活、人情物理、修行养性中的意义,结尾“千古遗风传智慧,中华大地耀文明”升华主题,点明中庸思想作为中华千古智慧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
作者介绍:因为没有确切的作者,我们可以推测作者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庸》思想有深入研究和理解的人。
他热爱传统文化,深知《中庸》的内涵价值,所以用诗词这种优美的文学形式来表达对《中庸》的感悟。
可能是一位老学究,整日研读古典经文;也可能是一位年轻的文化爱好者,通过学习感悟来抒发自己对传统文化瑰宝的敬意。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国学课堂上,老师在讲解《中庸》的重要意义时说:“有一首诗很能概括《中庸》的内涵,‘致中为大本常平,不倚不偏妙意呈。
中庸的诗句
摘要:
1.中庸的诗句概述
2.中庸的诗句特点
3.中庸的诗句举例
4.中庸的诗句的现代意义
正文:
中庸的诗句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它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即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谐的状态。
中庸的诗句在古代文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论语》等经典著作中。
中庸的诗句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的是一种处世态度,即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其次,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即在和谐中达到事物的极致。
最后,它倡导的是一种道德观念,即以道德为中心,追求道德上的完美。
举例来说,“不偏不倚,保持中立”这一中庸之道在《论语》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一句中得到了体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长久。
再比如,“在和谐中达到事物的极致”这一中庸之道在《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
”一句中得到了体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礼仪的使用,最重要的是达到和谐。
最后,“以道德为中心,追求道德上的完美”这一中庸之道在《论语》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一句中得到了体现。
这句话的意思
是说,能够以道德为中心,追求道德上的完美,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长久。
总的来说,中庸的诗句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处世态度、一种精神境界、一种道德观念的体现。
高考语文古文解析古文解析- 中庸篇古文解析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重点内容。
其中,中庸篇又是古文解析中的重要部分。
中庸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子思。
该篇共有三十三章,对人的修养与治理社会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考。
首先,中庸篇注重人的修养。
篇中提到:“诗云:‘君子于未有治也,为之;诬之,未有兴也,为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当行善,即使没有人治理也要自觉行善,不怕别人的诬蔑。
这体现了中庸的思想,即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内心的平衡和恪守道德准则。
而“君子中庸而言忠信”则告诉我们要保持中庸的态度,既不偏激,也不偏离正义。
诚实和忠诚是君子品质的重要表现之一。
其次,中庸篇还强调了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篇中说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和谐、协调,但并不意味着要在意见相异的问题上一味妥协。
真正的君子应该坚持真理、主持正义,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同时,篇中也提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事先谨慎考虑,决策前要预先思考是否确保成功,否则就要废弃不做。
这是一种明智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在中庸篇中,篇中通过孔子的言行来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一些准则和原则。
篇中说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到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同时,篇中也提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要保持谦逊之心,不要骄傲自大。
只有善于反思自己,不断进取,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庸篇是一篇对人生思考的好文章,它以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刻而准确地阐释了君子的品质和修养,以及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正是这些深邃的思想和观点,使得中庸篇成为古代中国文化的瑰宝。
通过仔细研读中庸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修养自己,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总之,中庸篇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高度哲理的古代文章。
通过阅读和解析中庸篇,我们可以了解到君子的品质和修养,体会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并对人生有更为深入的思考。
高中新课标推荐默写72首古代诗文的理解性默写之《中庸》节选简介本篇文档介绍了高中新课标中推荐的默写72首古代诗文之一,是《中庸》的节选部分。
《中庸》是一部重要的古代经典著作,代表着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诗文理解《中庸》是一部论述中庸之道的经典之作,本节选部分主要探讨了中庸的内涵和应用。
中庸之道强调人在思想、行为以及心灵状态上的平衡和中正。
它提倡人们在处理事物时保持中庸之道,既不偏激过分,也不过于保守,而是要找到一个适度的平衡点。
在理解这部分诗文时,关键是理解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思想。
首先,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石之一,通过诗文将其思想内涵传达给读者。
其次,中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个体始终保持平衡,并通过自我修养和正确的行为来影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
默写指导默写是对诗文理解性的一种呈现方式,通过默写可以考察学生对诗文内涵的把握程度。
默写中,学生需要准确地书写出《中庸》节选的诗句,并在默写后对诗句的含义进行简要解释。
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并提升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默写的注意事项包括:- 注意正确书写每个字和词语,保持格式的准确性;- 在解释诗句的含义时,注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核心思想;- 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和对中庸思想的理解,给出个人的见解和感悟。
总结《中庸》作为一部重要的古代经典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瑰宝。
通过阅读和默写《中庸》节选的古代诗文,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并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
希望这份默写文档能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庸与文人墨客的创作之道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的研究让我深刻认识到其在文人墨客的创作之道中的重要性。
中庸强调“中”即平衡、和谐的状态,追求“不偏不倚”的境界。
在文人墨客的创作中,也需要追求这种平衡和和谐。
首先,文人墨客在创作时需要在情感和理性之间找到平衡。
情感是文学创作的灵魂,它能够激发创作者的热情和激情,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然而,如果情感过于激烈,可能导致作品过于主观、情绪化,缺乏客观性和思考性。
因此,文人墨客需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把握,使情感得以合理表达,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平衡。
其次,中庸对于文人墨客的创作还强调了对于形式与内容的平衡。
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诗歌的韵律、散文的结构等。
内容则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义。
在创作中,文人墨客需要在形式与内容之间寻找平衡点。
如果形式过于繁复,可能会使作品显得晦涩难懂,难以被读者接受;而如果形式过于简单,可能会使作品显得平淡乏味,缺乏艺术感染力。
因此,文人墨客需要在形式与内容之间取得平衡,使作品既有艺术性,又能够被广大读者理解和欣赏。
另外,中庸还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在文人墨客的创作中,道德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道德追求的表达。
作为文人墨客,他们需要通过作品传递正能量,引导读者追求善良、美好的品质。
同时,文人墨客在创作过程中也需要保持道德修养,遵循道德准则,做到真实、善良、正直。
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够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中庸还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文人墨客在创作之前,需要进行自我修养,提升自身的素养和修为。
只有通过对自身的修养和提升,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悟中庸的精神,才能够在创作中真正做到“中”即平衡、和谐。
文人墨客需要通过学习、阅读、思考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使自己具备更好的创作能力和创作素材。
总之,中庸在文人墨客的创作之道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读书心得——司马光《中庸》诠释的特色及其不足一、“性者,物之所禀于天以生者也”心性论的不足是儒学难以回应佛教的重要原因,故而加强儒学性命之学的建构是儒士们(尤其是宋儒)的重要任务。
到庆历之际,性命之学已是士人热议的话题,以至于欧阳修批评说“夫性,非学者之所急,而圣人之所罕言也”。
司马光也有相似的论述:“且性者,子贡之所不及……今之举人,发言秉笔,先论性命,乃至流荡忘返,遂入老庄。
”然而,司马光与其他宋儒(如苏轼等)一样,不可能违背主流,也围绕时代主题来建构自己的心性之学。
他在许多论著中都谈及“性”,如他在《中庸广义》中对“天命之谓性”作了如下解释:性者,物之所禀于天以生者也……天不言而无私,岂有命令付与于人哉?正以阴阳相推,八卦相荡……庶物禀之以生,各正性命,其品万殊。
人为万物之灵,得五行之秀气,故皆有仁、义、礼、智、信,与身俱生……五常之本,既禀之于天,则不得不谓之天命也……夫人禀五行而生,无问贤愚,其五常之性必具,顾其少多、厚薄则不同矣……多且厚为圣贤,少且薄者为庸愚,故曰:“天命之谓性。
”在此,司马光明确认为人之性禀于自然之天(“以阴阳相推,八卦相荡”)与义理之天(“五常之本,既禀之于天,则不得不谓之天命也”)。
人与物虽皆禀气而生,但两者所禀的气有质的区别,人所禀的是五行之秀气,故而人天生就稟有五常之性。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是质上的不同,而在于所禀有的量有所差异(“多且厚为圣贤,少且薄者为庸愚”),故有圣贤与庸愚之别。
从思想源流上说,这一思想受到孔颖达的影响,但又有所不同。
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唯人独禀秀气……被色而生,既有五常仁、义、礼、知、信……但感五行,在人为五常,得其清气备者则为圣人,得其浊气简者则为愚人。
降圣以下,愚人以上,所禀或多或少,不可言一,故分为九等。
”(6)两者相较,很容易发现两者的异同。
相同的是,他们都是从“气化论”的理路上对人性进行论证的,皆认为人之性禀气而成,且人与人之间所禀有的气有量的差别。
读书心得——论《诗经》在《中庸》叙事中的结构性意义很少有人在《中庸》研究中指出《诗经》的使用问题,其中《诗经》在《中庸》文本中的反复出现毫无疑问构成《中庸》说理叙事的重要特征。
《诗经》在《中庸》文本中的出现不能被认为是简单的修辞性引用。
《诗经》的反复出现,对于《中庸》说理具有重要的叙事性作用和根本性意义:修辞性意义、阐释性意义以及结构叙事的功能性意义。
《诗经》之所以能够在《中庸》中反复出现并使《中庸》呈现特有的叙事性局面,有许多内在原因,其中有三个原因尤为重要:一是《诗经》之于中国文化思想具有经典性意义和地位,这决定了《诗经》对于《中庸》具有“原型”性价值;二是中国文化“述而不作”与崇古宗经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促使《中庸》不断回到《诗经》的古代现场;三是中国古典思想文化的口语文化本质导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文化经典在《中庸》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叙事方式。
一、《诗经》之于《中庸》文本的三重叙事性意义在查找《诗经》之于《中庸》文本叙事作用的内在原因之前,我们先以现代叙事学理论为基点对《诗经》在《中庸》叙事中结构性作用的具体表现进行梳理。
《诗经》在《中庸》叙事中的作用可以从修辞、阐释和结构性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引用:修辞性意义《诗经》在《中庸》中的出现,首先是以被引用的方式呈现的,并且通常是在一个章节主文之后,作为补充、说明和证据被引用。
如第13、14、15、16、17、20章,全部是在孔子语录之后引用一段《诗经》,而结尾的第34 章则整章以引用六段《诗经》为内容而结束。
这种行文表明《诗经》占据了《中庸》叙事的重要地位,总是作为重要的文献传统和思想依据被引用。
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引用”指的是,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所讨论问题和道理的见解。
这种修辞的目的是运用各种语文材料或各种表现手法修饰文章词句,以便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使表达更准确、鲜明和生动。
中庸的诗句
【实用版】
目录
1.中庸思想的概述
2.中庸诗句的意义
3.中庸诗句的启示
正文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孔子提倡的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
中庸的含义是“中正之道”,即在各种事物中寻求平衡和谐,避免极端。
这种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中庸诗句是体现中庸思想的一种文学形式。
诗句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描绘,传递了中庸之道的理念。
其中,最著名的中庸诗句当属《论语》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这句诗描绘了中庸之道的崇高和难以企及,强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追求中庸,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中庸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时,我们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寻求事物间的平衡和谐。
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我们个人成长,更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庸之道已成为许多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智慧。
总之,中庸诗句是儒家文化中的瑰宝,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处世原则和价值观。
第1页共1页。
《中庸》的语言艺术
《中庸》一书广受国内外哲学家和知识界所喜爱,称其为“六经之首”,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文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多学科研究的宝库。
《中庸》是一部关于人们的共同信仰的“谆谆教诲”。
其字句宛若珠玑,蕴含着中国传统哲理和道德。
它不仅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表达得恰到好处,还把东方文化的核心思想精炼地提炼出来,在语言表达上也十分出色、灵动多变。
说到《中庸》的语言艺术,首先要说的就是它的哲学性。
《中庸》把坚定的信念和正当的行为写得非常扎实,在文章中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和君博施,施之虽少,而乐无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近乎中庸,终不至于仁”等,短小精悍,朴素而通俗易懂。
用这种语言表达,深入鲜明地传达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至今仍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尊重和广大读者的喜爱。
其次《中庸》的语言表达也极具艺术性。
- 1 -。
试论中庸诗歌翻译观的构建——以王维诗歌英译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诗歌被认为是一种高雅文学形式,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
其中,王维诗歌以其清新淡泊、含蓄典雅的风格,成为唐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深入,王维诗歌的翻译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如何正确地传达王维诗歌的情感与思想,成为了翻译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对于中庸诗歌的翻译,更需要有一种翻译观念的引导,以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忠实性。
因此,本文将以王维诗歌为例,从中庸诗歌翻译观的构建角度,探讨如何确保王维诗歌在翻译过程中的真实性和美感。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将以王维诗歌中的代表性作品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 中庸诗歌的特点:通过对王维诗歌的创作背景、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的分析,论述中庸诗歌的特点。
2. 翻译观的构建:在了解中庸诗歌的特点基础上,探讨中庸诗歌翻译的价值取向、技巧和策略。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王维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其思想内涵和文学特点;其次,收集并分析王维诗歌的翻译作品,了解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提出中庸诗歌的翻译观点。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庸诗歌翻译观的构建,为王维诗歌的翻译提供技巧和策略的指导,确保翻译结果的忠实性和美感。
同时,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促进和王维文学作品的推广,也有一定的意义。
预期成果包括:1. 掌握王维诗歌中庸性的特点和翻译难点,为后续翻译工作提供参考;2. 提出中庸诗歌翻译观点,为中西文化交流中诗歌翻译研究提供新思路;3. 在推广文化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四、研究难点1. 王维诗歌思想内涵的深入分析,需要对诗歌的相关历史、文化和哲学背景有一定的了解;2. 针对中庸诗歌的翻译观的构建,需要对诗歌的语言风格、韵律和意象等有充分的认识;3. 在收集王维诗歌翻译作品的过程中,需要避免被不同的译者、出版社和版本等因素所影响,以确保收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中国包头职大学报2009年第2期《中庸》用诗特点刍议殷世宜(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300387)摘要:《中庸》用诗大多引于《雅》和《颂》,既富理性,又富比喻,《中庸》和《诗经》在思想上具有共同点,从而构成了《中庸》“有德”及“有言”的和谐之美。
关键词:用诗;中庸;内在关联中国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l—1440(2009)02—0025—03《诗经》中的诗句常为古代典籍所引用.“《左传》中大量记载了诸侯君臣赋诗言志的事例,她们以‘诗7来酬酢应对,出使专对,以赋诗来表情达意,在七层的人际交往中。
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而诸子百家在著述中引诗,也很常见。
他们所引用的‘诗’句。
往往是断章_敬义。
竹l”《中庸》中也有不少处引用《诗》进行观点叙述或者事理论证,然而从整体看来,《中庸》中所引用的“诗”并不能认为是断章取义,这些“诗”是作者谨慎、理性以及尊重地选择的.对于《中庸》整体颇为重要的部分。
《中庸》中出现的涛,共有如下条数:(~)右第十二章: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出自《诗经大雅旱麓》)(二)右第十三章: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出自《诗经豳风伐柯》)(三)右第十五章: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出自《涛经小雅常棣》)(四)右第十六章: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出自《诗经大雅抑》)(五)右第十七章:嘉乐君子,宪宪今德,宜民宜人。
受禄于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出自《诗经大雅假乐》)(六)右第二十六章: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七)右第二十九章: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出自《诗经周颂振鹭》,其中“射”作“晕女”)(八)右第三十三章:衣锦尚襞。
(《诗经卫风硕入》及《诗经郑风丰》为“衣锦餐衣”)(九)右第三十三章: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出自《诗经小雅正月》)(十)右第三十三章:相在尔室,尚不傀於屋漏。
(出自《诗经大雅抑》)(十一)右第三十三章:奏假无言,时靡有争。
(出自《诗经商颂列祖》)(十二)右第三十三章: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
(出自《诗经周颂烈文》)(十三)右第三十三章: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
(出自《诗经大雅-皇矣》)(十四)右第三十三章:德蝤如毛。
(出自《诗经大雅丞民》)(十五)右第三十三章: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均取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从以上的列举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庸》用诗的一些特点:首先是所引之诗大多出于《雅》和“颂”,只有两处出于“风”;其次是所用涛句大多为商接说理型,只有三处富于比喻意味;另外,《中庸》是将《诗经》中的诗句作为正确的“真理”进行引用的,体现厂其对《诗经》的崇敬。
《中庸》中所引之诗大多出自《雅》和《颂》之中,只有两处出于国风。
由于《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之后《中庸》由宋儒从《礼记》中与《大学》一起分离出来,而《礼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用正统的《雅》和《颂》中的诗句更能体现内容的典雅隽永,这种典雅隽永的风格是大多数团风中绝大多数的作品所不能及的。
季札观诗时有这样的~些论述,“欧小雅。
日:‘美哉,恿而不贰,怨『『i i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也。
’歌大雅。
日:‘广哉,熙熙乎。
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歌颂。
日:‘至矣哉.直而不借,曲而不诎.近丽不循.运雨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
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
五声和,八风平,节存度。
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I”正是由于《雅》和《颂》相比于《风》有着更为紧密的政治功用性,及其内容与君王德行的相关性,季札观诗所观得的才是“犹有先王之遗收稿日期:2009._03—22作者简介:殷世宜(1987一),女,山东省惠民县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学生。
民”的《小雅》,有“文王之德”的《大雅》,以及载有“盛德”的《颂》.硅然,他是从政治的视角来欣赏《诗》的。
为了彰显君手德行之高贵,《雅》和《颂》的文字典雅而且具有体现着道德伦理等思想,而且使得艺术审美与政治伦理审美相旺配。
也就足美与美德的结合:这种艺术与政治、伦理的结合体。
在零札看来表现为“思而不贰,怨而不言”,“曲而有直体”,以及“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倡,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小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厩,行衙不流”。
季札在评论《颂》的时候用了十四个“……而不……”来彰显其中的中庸。
从季礼的表述上看,“直而不倨,蓝丽不t谧”就是益矗有度,弓{串为为人不可耿直至傲慢不恭,亦不可委曲求全至丧失人格;“近而不倡,远而不携”就是远近有度.引申为与人亲近但不可眶迫他人,与人疏远{H-不qf☆心叛离;“迁两不淫,复丽不厌”,引申为纵有变迁变化而不。
J放纵恣肆,即便反复I口J复也不可内心生厌(即杜预所言“常日新也”);“哀而不愁,乐而小荒”,就是哀乐有度,即哀怨而不愁苦,欢乐fi i i不荒淫(节之以礼);“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所彰显的是耗用使用而不至匮乏,富有富足Ifi i并不彰硅;“施而不费,取而不贪”。
意味着施舍给予但是不要过度耗费,获取得到但是不能贪得无厌;“处而不厩.行而不流”.即居家不仕但不处于最底下的位置,入世行事却不随波逐流。
这说明了在《雅》和《颂》中的典稚源于其“不偏”和“不易”的中庸之风。
”观诗”所观得的内容既有舞乐又有诗歌本身,若单独查看《中庸》中的“诗”,较多引用《雅》和《颂》也可以说是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引史倾向。
《孟子离娄下》中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诗亡然后奏秋{乍”。
《春秋》瞬记为变。
而盂子将《诗经》与《春秋》如此并举,这无疑表明了《诗经》和《春秋》在史学上的传承性,也就是肯定了《诗经》中的史料成分。
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史学名著》中所言,“周代的历史不仅在《书》,还在《诗》。
’’钱先生还认为,“远溯周代开始,后稷公刘一路到文壬,在《诗经》的《大雅》里整整卜篇十篇地详细描述。
反复歌诵.这些都是历史。
”而在《中腑》中我们不难看到,十四处引诗,共有七处引自《大雅》,两处引自《小雅》.四处引自《颂》。
由于这些所引之诗出处更为“正统”,其史学成分也就相对较高,困此可以认为《中庸》用诗有一定的史学色彩:但就其具体引诗的方法和意图而言,却与同样偏爱引用《雅》《颂》的《孟子》不同。
孟子引诗和引史的目的是为了发表其政治见解,实现其政治理想.也就不免要把《诗》当做贤乇的历史记载。
在《孟子》中住浚论交王功德时夏是常以《涛》为证,如在《梁惠王下》中.“静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什者世禄,关市讥析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老而无妻H鳏,老而无夫口寡。
老而无子}l i虫。
幼丽无父日孤。
此螋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孟子以史说诗时。
有时诗与史的结合会显得有些牵强。
上例中”哿矣富人,哀此茕独”出自《小雅r正月》,但从原诗中并看不出这是在叙述文王德行的。
相比而言。
在《中庸》中直接将文王与《诗》相联系的只有26一处。
“诗云,‘缨天之食,於穆不已。
’盖日.天之所以为天也。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盖日,文王之所以为文也。
纯亦不已。
”显然,在这处引用的诗句中已有议论文王美德的成分(也就是“史”的成分),可见作者在引诗时非常谨慎,与孟子引诗的方法大为不同。
即便《雅》和《颂》本身已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中庸的特点,但是《中庸》中所引用的”诗”也不是断章取义的,相反,他们都很好地反映了“中庸”这一主旨,从所引用“诗”的内容上,可分为两类:j、直接说理的《中庸》中所引之诗多为直接说理型的,“诗”所传递的对于德行的构建与《中庸》的主旨相匹配,体现了中庸思想鲍一脉桓传。
如“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它出自《诗经大雅抑》,其全句为:“视尔友君子。
辑柔尔颜,不遐有愆。
相在尔室。
尚不愧于屡漏。
无日不显。
莫子云殛。
神之格思。
不可度思。
矧可射思!”根据《毛诗传笺》,此句大意为”今视女之诸侯及卿大夫,皆胁肩谄笑以合安女颜色,是于正道不远于罪过平?……诸侯卿大夫助祭,在女宗庙之室,尚无肃静之心.不惭愧于屋据。
有神见人之为也。
女无谓是幽味不明,无见我者,神见女矣。
……神之来至去止,不可度知,况可于祭末而有厌倦乎?””’这句诗所阐明的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道理.因为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
还有自己,而在冥冥之中还有鬼神在察看自己的行为举止。
要做到慎独,就需要心中有城意.这种诚意不仅仅是在祭祀时对鬼裤有诚意,而是要时弱牢记在心的.以此来提商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也可以说是对人的道德修养要求达到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占人把人的道德修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反映出中汉矗代}警歌内涵的丰富性。
再看“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两句出于右第二十六章,此章的主旨是“至诚无息”,文王之所以为文王的原因在于“纯”,朱子日:“纯,纯一不杂也。
引此以明至诚无息之意。
”…这样看来,这两句所阐释的都是“诚”,而“诚”可谓是《中庸》的核心。
另外,“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眈: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此句既说理又有”如鼓瑟琴”这一比喻,所谈及的是修道.这个“道”是浅显的,容易做到的,体现了君子之道如登高自卑之意。
2、富于比喻酌《中庸》中有一定数量的”比”,但是仔细观之,除去引自《诗经》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和“德蜉妞毛”三处,以及“子日:‘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鹳.反求诸其身…(右第十四章),和“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右第十五章)两句,余者寥寥无几,可以说没有比喻句了。
但是“失诸正鸪。
反求诸其身”出自孔子之口,再加上“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它们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都不比所引之诗。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作者为了追求行文的严肃和稚正而刻意避免比喻的产生,于是比喻的创造转掰变为对《涛经》中比喻的信手拈来。
但是在行文之中,作者并未将其视为比喻成分,Ij j i是将其作为~种论断加以引用。
朱熹在解释“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时说:。
子思引此诗以明化育流行,上下昭著,莫非此理之用,所谓费也。
”“’此/口J诗所在章之“义”在于“君子之道费而隐”(右第十二章),朱子曰:“费。
用之广也。
”¨,从格式上以上下相对的“天”与“渊”,表示运用范围的广大,在字面上和联想卜.使人有“执其两端”之感,不能不说这是在形式上体现着一种中庸的思想。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以伐柯之事所阐释的是“道不远人”(右第十三章)的思想,教君子以“以人治人.改而止”(右第十三章),朱子日:“若以人治人,则所以为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