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1
欧亚大陆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背景下的喜马拉雅山脉隆升机制欧亚大陆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构造活动之一,而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机制则是这一碰撞所造成的最显著结果之一。
欧亚大陆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始于约5000万年前,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板块之间的冲撞和相互促进作用逐渐加强,直到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质构造之一。
在碰撞的初期,印度洋板块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板块开始向北移动。
而与此同时,欧亚大陆则是一个体积巨大的板块。
这两个板块间带有印度洋海盆俯冲带,海洋地壳因此在俯冲带中沿着欧亚大陆向下俯冲,形成了深海沟。
随着印度洋板块不断向北移动,它迎头撞向了欧亚大陆,导致两个板块之间的冲撞。
随着板块之间力量的交互作用,喜马拉雅山脉开始迅速隆升。
这种隆升是由板块碰撞所引发的构造抬升过程。
碰撞引发了巨大的地震活动,地表也因此出现了断裂和褶皱。
这一过程导致了地壳的厚ening并且构造性地抬升了印度亚大陆。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持续了数百万年的长期过程。
在喜马拉雅山脉隆升的过程中,不仅有垂直上升,还有水平挤压。
印度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挤压,造成了沉积在地下的岩石受到挤压,从而形成了褶皱。
随着时间的推移,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向上隆升,这也与地下的熔岩活动有关。
熔岩活动使得地壳改变,形成了相对较软的物质,从而让山脉更容易隆起。
此外,熔岩活动还导致了火山喷发,喜马拉雅山脉周围地区有一些活跃的火山,如尼泊尔的安纳普尔那。
喜马拉雅山脉不仅仅是地质上的奇迹,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高海拔和崎岖的地形创造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这里是很多物种的避难所。
从高山植物到稀有的野生动物,在喜马拉雅山脉中你可以发现许多独特的物种。
然而,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随着山脉的抬升,冰川融化加剧,导致了洪水和干旱的频繁发生。
此外,山脉的隆升还引发了许多地震,给附近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不仅仅是一个地质奇观,还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自然现象。
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王晓楠;唐方头;邵翠茹【摘要】本文基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16个宽频带地震台的观测波形数据,对地震事件进行相关分析,使用MSDP软件进行多台定位,编制了研究区内的地震目录,并利用CAP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主要断裂带两侧10km范围内M3.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用于分析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受主要断裂带的控制;墨脱断裂带现今运动主要为左旋逆冲运动;米林断裂带以左旋正断运动为主;嘉黎断裂带以右旋逆冲为主,兼有左旋和正断运动;阿帕龙断裂带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边坝-达木新生断裂带运动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兼有正断和左旋运动;各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特征与地质和GPS观测结果相同,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现今运动主要受阿萨姆构造结俯冲作用的控制.【期刊名称】《震灾防御技术》【年(卷),期】2018(013)002【总页数】9页(P267-275)【关键词】南迦巴瓦构造结;断裂运动特征;CAP方法;震源机制解【作者】王晓楠;唐方头;邵翠茹【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南迦巴瓦构造结位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前沿部位,其地下结构复杂,地震多发,是探索地震活动与断裂运动关系的理想场所。
1950年8月15日,在其东侧发生察隅MS 8.6地震,震源机制解表明发震断裂为右旋走滑,与喜马拉雅碰撞带以逆冲为主的发震构造存在差异。
察隅地震发生前,1950年2月23日,在南迦巴瓦构造结顶端发生M6.0地震;2017年11月18日,在南迦巴瓦构造结顶端又发生M 6.9地震,两者相距仅28km左右,震源机制解表明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均为北西向断裂。
自察隅发生MS8.6地震以来,南迦巴瓦构造结周边地区没有再发生7级以上地震,未来该地区有发生强震的可能性。
腾冲热海各位朋友,热海位于腾冲城南10公里处,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云南省旅游度假区。
亿万年前,印度次大陆和欧亚大陆在这里碰撞结合,地下岩浆活动强烈,岩浆囊的热能源源不断的在此释放,早就了举世无双的火山地热奇观。
腾冲是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与它齐名的是西藏羊八井和台湾低热带),腾冲温泉甲天下,起地热温泉(生态SPA)类型之齐全、面积之广、泉眼之多、温度之高、疗效只好,为国内罕见,堪称“地热博物馆”。
全县有沸泉、喷泉、温泉群87处,按不同化学成分可分为碳酸泉、硫磺泉和硫酸泉。
数以万计的泉眼、喷气孔处处喷珠溅玉、吐雾蒸云,组成一道道奇观妙景,美不胜收。
在玲琅满目的众多温泉之中,热海是其中的佼佼者,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一泓热海”的盛誉,是古代腾越十二景之一。
它位于大盈江支流澡塘河河谷地带,总面积约为9平方公里。
热海的高温高压喷泉、气泉、沸泉高度集。
热海具有出水温度极高,水质极软,酸碱度适宜,矿物质含量适宜的特点。
热海有14个温泉群的水温达90℃以上,形成了热海显著的地热特征,如喷气孔、冒气地面、热沸泉、喷泉、热水泉华、热水喷爆、毒气孔七种景观。
这里还有碳酸泉、硫磺泉、硫化氢泉、硅酸盐泉、氧泉等多种治病健身矿泉。
通过沐浴、熏蒸、饮用、拔水罐等疗法,可以医治风湿、妇科、皮肤等多种疾病,真的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延年益寿,妙水回春。
热海景观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大滚锅、香枝坡、澡塘河景观及浴谷、美女池两个天然温泉泡汤片区,热海是集观光度假、康体疗养和科学考察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度假胜地。
各位朋友,前面这条水汽蒸腾、烟雾弥漫的峡谷,叫澡塘峡谷。
这里地热出露较多,水热活动十分激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所以又被称为科考区。
澡塘河上的这道瀑布叫做澡塘河瀑布,高10米,宽5米,河水从高岩上跌落,形成飞泻轰鸣的瀑布,瀑布下多处热泉、气泉喷薄不止,整个地段热水沸腾,河水轰鸣,水气相接。
蛤蟆嘴瀑布旁边悬崖上热水飞溅的高温泉群叫做蛤蟆嘴,是全国唯一的脉动式沸喷泉,射程1.5米,温度95.5℃,由于高温泉水中混合有气体,呈现间歇性喷发,故而形成脉动式喷射特点,。
世界未解之谜:青藏高原地底巨型空间世界未解之谜:青藏高原地底巨型空间之谜“青藏高原是空心的,在它的地表层下存在一个极为广缈的地下世界。
” 这一胆大而又离奇的学说发表后,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
多国科学家探测发现,青藏高原下存在神秘地下空间。
自1995年始,一个国际科学小组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沿东西方向布置了4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对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阿尼玛卿山之下,存在一个面积约10-1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地下空间。
研究青藏高原是一门显学两大板块“碰撞”出新疑问大陆形成的板块学说是地球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中曾提出过大陆漂移的学说,却因缺少证据而未能让人信服。
到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并得到古地磁学、地球年代学、海洋地质学等一系列学科新证据的支持。
地学界普遍接受了活动论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板块运动学说。
青藏高原是大陆中颇为突出的构造体,因而也是研究板块碰撞的最理想地域。
参与此次电磁探测的中方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魏文博教授表示,青藏高原有其独特性,海拔高、范围广,因此,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新构造发展是我国和亚洲,乃至全球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
在这门显学中,解释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高原隆升是破解青藏高原演变的第一道门槛。
根据主流观点,在7000万年前,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的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
关于这一演变过程,至今已有多种学说。
魏文博介绍了其中主要的几种。
第一种假说认为,印度大陆俯冲到欧亚大陆下面,把青藏高原抬了起来,既为大陆俯冲说。
在大陆俯冲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壳的厚度比一般的厚。
青藏高原南部地壳厚度为70至80公里,而一般为30-40公里,科学家认为这种“超厚”完全是因为西藏地壳和印度地壳累加而成。
延迟俯冲说与第一种假说类似,认为印度大陆冲到了雅鲁藏布江后,到一定程度后就呈现下陡趋势,一直深入到了地幔。
青藏高原整体北移导致国土缩小航拍青藏高原(资料图)青藏高原整体向北和向东运动,正在导致中国的国土面积缩小。
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挤压的影响,青藏高原形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西部边界线的形态,导致中国国土面积的损失。
来自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张双喜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表明,在1991-1999年期间,中国西部3900km长的边界线向内缩小了0.37km2。
研究者们利用现代测绘技术,精确地记录了青藏高原形变这种不易察觉的变化,精确度达到毫米级。
由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造成的地壳压缩,青藏高原地壳水平运动由南往北逐渐减少,青藏高原的形变主要呈现出南北向缩短、东西向伸长的特征。
而在缩小的国土面积中,以中国和尼泊尔边界变化最大,达到0.24平方公里;中国与印度边界变化次之,为0.098平方公里;中国和不丹边界变化最小,为0.032平方公里。
由于青藏高原形变每年在cm级的水平运动,不会造成国界标志物的重大改变。
研究者呼吁,这种微小的形变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
致国土面积缩小来自对中国与尼泊尔、印度及不丹三国边界附近GPS测站地壳水平运动速率的统计分析,张双喜运用平均速度法估算了近年西部边境地区的形变面积。
青藏高原形变对中国西部边界存在影响。
张双喜的研究表明,在1991-1999年之间,西部边界的不均匀形变导致国土面积缩小0.37km2。
中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端,连接印度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西伯利亚和蒙古板块,由于其东部受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消减影响,西部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才形成“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航拍青藏高原(资料图)但中国西部边界的形变受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印度板块向北碰撞欧亚大陆,挤压青藏高原南部,导致该地区快速隆起,在上部形成横向的拉张。
研究表明,以上这种构造应力场的格局是造成西部边界形变的主因。
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形变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在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的作用下,具有整体向北和向东运动的趋势。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试阐述青藏高原隆升的主要过程及其引起的季风气候的演化过程,并阐述青藏高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气候、地貌、水文有哪些影响?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在之前的地史学课上有过了解,现在结合查找的文献资料,这个隆升过程可以分成三阶段:(1)断离隆升阶段大约在 40一50Ma 之前 ,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后,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其相对运动的速度从 10cm/a降至5cm /a(2)挤压隆升阶段印度大陆同欧亚大陆的碰撞和俯冲板片的断离可能改变青藏高原下局部区域上地慢物质运移的图式,但是它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尺度地慢对流的基本格局。
印度大陆仍以5cm/a的速度向北推进、挤压欧亚大陆板块。
在其挤压下青藏高原继续隆升 , 地壳不断增厚,同也不断缩短(3)对流隆升阶段欧亚大陆和印度大陆碰撞后,高原下部上地慢稳定的流场又开始活跃,新的对流格局主要受推进的印度大陆和塔里木地块的控制,下降流中心仍然处于塔里木地块之下,对流上升流也保持在高原的中部地区可以看到当受挤压的岩石层停止增厚以后,再次增长的上升流将使原来下移的等温线很快地向上推移,它意味着增厚的岩石层被很快减薄,其过程大约为10 - 15 Ma。
减薄过程是从高原中部区域开始的,地幔下部的热物质上升,推动和支撑着岩石层向上隆起。
同时,增长的热流动将很快地把青藏高原下部那一部分在挤压隆升过程中被“挤入”软流层的岩石层下部搬离。
同时,均衡力的作用将直接导致青藏高原一次的快速隆升,这就是所谓的对流隆升。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傅容珊李力刚黄建华徐耀民)季风气候的演化,我根据《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陈隆勋刘骥平周秀骥汪品先)的观点季风气候的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隆起初期 , 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冬季开始出现弱的中纬NE风和比较明显的热带NE 季风,高空出现弱的两支西风急流及东亚沿岸弱的东亚大槽。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什么板块碰撞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梵语:hima alaya,意为雪域),藏语意为“雪的故乡”。
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
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全长2450km,宽200~350km。
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又名圣母峰,藏语名:Qomolangma),是藏语第三女神的意思,海拔高达8844.43米。
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地理位置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中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中国和尼泊尔交接处。
西起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50千米,宽200~350千米。
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
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山脉。
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
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板块构造学说的证据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提供了关于地球表面变动的解释。
这一理论的主要证据包括地震分布、地壳形变、地热活动和岩石类型等。
首先,地震分布是支持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证据之一。
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界附近,特别是在构造边界处。
当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时,板块边界处的应力通过应变积累,最终导致地震发生。
例如,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日本地震带和安第斯山脉附近的秘鲁地震带等都是板块边界处活跃的地震带,证明了板块相对运动的存在。
其次,地壳形变也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证据。
地壳形变主要表现为地震引起的地表断层和地壳隆起。
断层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断裂,导致地表上的错动和位移。
而地壳隆起则是由于板块相互碰撞或远离引起的地壳抬升或下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印度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所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隆起则是由于北美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远离所致。
另外,地热活动也为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证据。
地球上的地热活动主要表现为火山喷发和热液活动。
火山喷发是由于板块边界或热点区域的岩浆上升到地表引起的,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边界是岩浆上升的主要通道。
热液活动是指地下水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溶解了岩石中的矿物质后再重新沉积,这种活动通常与板块边界附近或地壳隆起的地区相关。
最后,岩石类型也是支持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证据之一。
不同板块边界处的岩石类型有所差异,这是由于不同板块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岩浆上升导致的。
例如,在岛弧地区,如日本、菲律宾等,岩石类型主要是火山岩和沉积岩,这是由于岩浆从地幔上升到地表,带来了丰富的火山岩材料。
而在造山带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岩石类型主要是变质岩和岩石圈片层状混杂岩,这是由于板块碰撞引起的大规模岩石变形和变质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地震分布、地壳形变、地热活动和岩石类型等多个方面的证据都支持了板块构造学说。
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不仅对地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质灾害预测和资源勘探等应用提供了指导基础。
冈底斯—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前陆盆地系统及构造演化丁林;蔡福龙;张清海;张利云;许强;杨迪;刘德亮;钟大赉【期刊名称】《地质科学》【年(卷),期】2009(0)4【摘要】碰撞带前陆盆地的建立是大陆碰撞的直接标志和随后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忠实记录。
本文对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前后发育在拉萨地块上的冈底斯弧背前陆盆地,同碰撞产生的雅鲁藏布江周缘前陆盆地,以及碰撞后陆内变形产生的喜马拉雅前陆盆地的沉积地层演化以及碎屑锆石物源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前人及我们近些年的研究成果,认为冈底斯岛弧北侧发育一个典型的弧背前陆盆地系统而不是以前普遍接受的伸展盆地。
除传统认为的喜马拉雅前陆盆地系统外,在碰撞造山带中还发育一个雅鲁藏布江前陆盆地系统,它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以后,欧亚板块加载到印度被动大陆边缘产生的典型周缘前陆盆地。
上述2个造山带前陆盆地系统的识别,大大提高了对新特提斯洋俯冲、碰撞过程的认识。
造山带前陆盆地证据指示,新特提斯洋至少于140 Ma以前就已开始俯冲,110 Ma俯冲速度开始提高,在65 Ma前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喜马拉雅山于40 Ma开始隆升,其剥蚀物质大量堆积在喜马拉雅前陆盆地中。
【总页数】23页(P1289-1311)【关键词】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前陆盆地;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物源【作者】丁林;蔡福龙;张清海;张利云;许强;杨迪;刘德亮;钟大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相关文献】1.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流体成分与演化: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高压麻粒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J], 沈昆;张泽明;闫玲;王金丽2.从弧后盆地到前陆盆地--北祁连造山带奥陶纪-泥盆纪的沉积盆地与构造演化 [J], 杜远生;朱杰;韩欣;顾松竹3.从弧后盆地到前陆盆地--北祁连造山带奥陶纪-泥盆纪的沉积盆地与构造演化 [J], 杜远生;朱杰;韩欣;顾松竹4.陆-陆碰撞造山带双前陆盆地模式——来自大别山、喜马拉雅和乌拉尔造山带的证据 [J], 李曰俊;陈从喜;买光荣;曾强;罗俊成5.喜马拉雅造山带新生代构造演化:沿走向变化的构造几何形态、剥露历史和前陆沉积的约束 [J], 尹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三维运动学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它指的是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的两个板块在过去的6000万年中逐渐碰撞和迅速提升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过程。
这一碰撞被认为是地球板块构造和地壳变形的典型例子之一,对构造地质学、地震学、地壳演化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三维运动学。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印度和欧亚板块的起始位置和运动轨迹。
据研究表明,约6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是孤立的,并位于南印度洋的地板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板块向北漂移,移向欧亚板块,最终产生碰撞。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碰撞过程中的三维运动学。
首先,印度板块向北方漂移的速度很快,每年大约50毫米到55毫米,这是地壳运动的非常大的速度。
同时,欧亚板块也在向东北方向漂移,但速度相对较慢,大约每年25毫米到30毫米。
由于这两个板块的运动略有不同,当它们碰撞时,产生了剧烈的地壳变形。
在碰撞过程中,有三个主要的运动学特征值得注意。
首先是静上升速率,即碰撞过程中地壳隆起的速率。
研究表明,在喜马拉雅山脉区域,大约每年上升大约10毫米到20毫米。
这是一个非常快速的速率,显示出碰撞的剧烈程度。
其次是构造活动的总位移,即板块碰撞引起的地壳变形总量。
最后一个是残余速度,指的是碰撞结束后两个板块仍然存在的相对运动速度。
除了这些特征外,还有其他地质学证据支持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理论,如地震活动、构造残余等。
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带,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地震活动,这是板块碰撞的明显迹象。
此外,残余速度的测量结果也显示出两个板块虽然碰撞,但仍然具有相对的移动,这对地质学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总之,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通过研究它的三维运动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板块碰撞的机制和影响,对地球构造和地壳演化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测量静上升速率、构造活动的总位移以及残余速度等特征,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碰撞的过程和结果,并有助于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中生代(英文名:Mesozoic Era;时间:距今约2.5亿年~6500万年)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
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
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是表示这个时代的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中间性质。
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
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中文名称:中生代外文名称:M esozoic Era 别名:恐龙时代时间:距今约2.5亿年~6500万年中生代名称: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提出主要动物:恐龙类、se龙类、翼龙类等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se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
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
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
中生代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Age of the Reptiles)。
中生代植物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
到中生代末,被子植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裸子植物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生代末发生著名的生物绝灭事件,特别是恐龙类绝灭,菊石类全部绝灭。
有人认为生物绝灭事件与地外小天体撞击地球有关,但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中生代蕨类植物古生代与中生代古生代时的盘古大陆分裂成南北两片。
北部大陆开始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但是没有完全分开。
南部大陆开始分为南美,非洲,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
古生代末期,联合古陆的形成,使全球陆地面积扩大,陆相沉积分布广泛。
中生代中、晚期,联合古陆逐渐解体和新大洋形成,至中生代末,形成欧亚、北美、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等独立陆块。
并在其间相隔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极海。
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特征与演化机制研究喜马拉雅造山带位于亚欧大陆板块之间,是全球最年轻、最高、最广阔的造山带之一。
它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所引起的。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特征和演化机制一直是地质学家和地球科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首先,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特征表现为巨大的山脉、高原和断裂带。
其中最著名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包括了许多高峰,如珠穆朗玛峰。
此外,喜马拉雅山脉周围还形成了大片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和德昂地块。
断裂带则是由于板块碰撞所引起的地壳应力释放,形成了许多断裂和地震活动。
其次,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
在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从东南方向开始向北移动,并与欧亚板块相碰撞。
这种碰撞导致了两个板块之间的地壳挤压和折叠,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山脉。
此过程称为印度-亚洲碰撞。
在印度-亚洲碰撞的过程中,喜马拉雅造山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化。
首先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这导致了大规模的地壳挤压和厚ening。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的厚ening使得喜马拉雅造山带逐渐形成。
在进一步的演化中,板块之间的压缩力造成了地壳断层和山脉的形成。
在喜马拉雅山脉正中央,还形成了构造弯曲的“马迪群岛”,这是印度板块被欧亚板块挤压后抬升形成的。
此外,印度-亚洲碰撞还导致了地壳的扩张和延伸。
喜马拉雅地区的地壳被拉伸,形成了大片的高原和断裂带。
地壳的延伸在造山带边缘的青藏高原得到了最好的展示。
这片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区,不仅是地理上的巨大景观,也对区域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所引起的。
它的构造特征包括了巨大的山脉、高原和断裂带。
演化机制主要是地壳的挤压和厚ening,以及地壳的扩张和延伸。
喜马拉雅造山带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造山带之一,对于地球科学和地质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地球上多样的地形和地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欧亚大陆板块构造运动研究欧亚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大陆,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土地形态板块之一、它包含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面积达到了54,000,000平方公里。
由于欧亚大陆历来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这里发生了众多重要的构造运动。
本文将对欧亚大陆板块构造运动进行研究。
欧亚大陆板块地处多板块交汇地带,因此常常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包括大地震、火山喷发等。
最显著的构造运动就是地壳的运动和地震活动。
地壳的运动包括水平方向的慢速推移、迭加、挤压、水平伸长和收缩等,使得这一地区充满了构造的复杂性。
首先,欧亚大陆的构造活动主要是由印度—亚洲碰撞造山带引发的。
约5000万年前,印度大陆从南侧向亚洲大陆北上运动。
因此,欧亚大陆东部和南部的地壳受到挤压和推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这个过程仍在继续,喜马拉雅山脉每年上升2-6毫米。
其次,在地壳运动中,欧亚大陆的地壳还常常与其他板块发生碰撞和挤压,形成了众多的构造形式。
例如,欧亚大陆的北部与北美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白令海峡;欧亚大陆的西部与非洲板块发生碰撞,并形成了地中海。
此外,亚洲地震带是欧亚大陆板块构造运动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它是构造火山弧和构造坳陷形成的结果。
最后,欧亚大陆板块构造运动还表现为地理景观的丰富多样性和复杂性。
河流系统和地貌特征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形成。
例如,长江在欧亚大陆东中部形成的深长裂谷被认为与地壳的伸展和收缩有关。
此外,众多的喀斯特地貌、高原、盆地、台地等地貌类型也是构造运动的产物。
总之,欧亚大陆板块构造运动是一个复杂且多样的过程,包括印度—亚洲碰撞造山带、板块碰撞与挤压、构造地震等。
这些构造运动塑造了欧亚大陆板块的地理格局和地貌特征。
对欧亚大陆板块构造运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地壳的演化过程,也对地震预测、资源勘探等具有重要意义。
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很多人都好奇喜马拉雅山到底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而形成的。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解喜马拉雅山的相关知识。
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原因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据地质考察证实,早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
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
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喜马拉雅山脉是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东南亚山脉这一连串欧亚大陆山脉的组成部分,所有这些山脉都是在过去6500万年间由造成地壳巨大隆起的环球板块构造力形成的。
[9]大约18000万年以前,在侏罗纪,一条深深的地槽——特提斯洋与整个欧亚大陆的南缘交界,古老的贡德瓦纳超级大陆开始解体。
贡德瓦纳的碎块之一、形成印度次大陆的岩石圈板块,在随后的13000万年间向北运动,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逐渐将特提斯地槽局限于自身与欧亚板块之间的巨钳之内。
在其次的3000万年间,由于特提斯洋海底被向前猛冲的印-澳板块推动起来,它的较浅部分逐渐干涸;形成西藏高原。
在高原的南缘,边际山脉(外喜马拉雅山脉)成为这一地区的首要分水岭并升高到足以成为气候屏障。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
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发生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在之前的地史学课上有过了解,现在结合查找的文献资料,这个隆升过程可以分成三阶段:(1)断离隆升阶段大约在 40一50Ma 之前 , 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碰撞后,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其相对运动的速度从10cm/a降至5cm /a(2)挤压隆升阶段印度大陆同欧亚大陆的碰撞和俯冲板片的断离可能改变青藏高原下局部区域上地慢物质运移的图式,但是它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尺度地慢对流的基本格局。
印度大陆仍以5cm/a的速度向北推进、挤压欧亚大陆板块。
在其挤压下青藏高原继续隆升 , 地壳不断增厚,同也不断缩短(3)对流隆升阶段欧亚大陆和印度大陆碰撞后,高原下部上地慢稳定的流场又开始活跃,新的对流格局主要受推进的印度大陆和塔里木地块的控制,下降流中心仍然处于塔里木地块之下,对流上升流也保持在高原的中部地区可以看到当受挤压的岩石层停止增厚以后,再次增长的上升流将使原来下移的等温线很快地向上推移,它意味着增厚的岩石层被很快减薄,其过程大约为10 - 15 Ma。
减薄过程是从高原中部区域开始的,地幔下部的热物质上升,推动和支撑着岩石层向上隆起。
同时,增长的热流动将很快地把青藏高原下部那一部分在挤压隆升过程中被“挤入”软流层的岩石层下部搬离。
同时,均衡力的作用将直接导致青藏高原一次的快速隆升,这就是所谓的对流隆升。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三阶段模式》(傅容珊李力刚黄建华徐耀民)季风气候的演化,我根据《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陈隆勋刘骥平周秀骥汪品先)的观点季风气候的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隆起初期 , 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冬季开始出现弱的中纬NE 风和比较明显的热带NE 季风,高空出现弱的两支西风急流及东亚沿岸弱的东亚大槽。
夏季则出现弱的低空SW季风和高空反气旋。
但此时的SW季风只在中国沿海可以深人大陆,并且高空反气旋存在多个中心。
这表明高空副热带高压带弱。
随着高原隆起至现代高度一半时,由于青藏高原隆起的作用,夏季低空出现了明显的 SW季风并可以深入到中国大陆,由SW风转向的SE风可以深入到中国西部地区。
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
据季建清地质学家(1999)研究,在大峡谷的核心地段,大致从米林县派乡到西兴拉,主要是一套相当于下地壳根带深度形成的高压麻粒岩相岩石。
该麻粒岩相地体是由印度大陆的东北端组成,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麻粒岩相岩石之一。
其变质作用与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过程所发生的陆内俯冲作用有关。
区域上这套麻粒岩相岩石普遍经受了后期与构造变形作用相关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过程,岩石组构显示是一个与快速抬升相关的有含水流
体参与的变质变形事件,这一事件在时空上显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
大峡谷地区与两大陆碰撞和持续会聚有关的构造变形迹有两组:一组是以左旋走滑兼具逆冲的近东西向构造为主,反映了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南北碰撞构造变形的特征,时代与两大陆的闭合时限相当;另一组是印度大陆东北端挤入欧亚大陆楔状体东西边界发育的东北向构造,西边界是以米林-林芝左旋走滑兼具西盘向上斜冲的变形带为主的剪切带,东边界是阿尼桥右旋走滑断裂为主的构造带,其活动年代约从两大陆闭合延续至今。
过去一直推测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的接合部位有蛇绿岩的发育,并且是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
在1998年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科学探险活动中证实它的具体位置在大峡谷的西兴拉-各布拉一线,二者的接合形式为走滑变形带。
它不严格循着雅鲁藏布江中河谷,也没有发现象雅江中、上游河段河谷中那样广泛出露的蛇绿岩套。
在接合带北侧,与南侧高压麻粒岩相地体相对应的是一套眼球状花岗质糜棱岩,与之相当的变形层次限于中上地壳,构造片理北西走向,北东倾近直立,是雅鲁藏布江出现主干河道上大瀑布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