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8.17 KB
- 文档页数:7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一按章节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肥力)、(潜在肥力)二、判断题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
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形成的矿物质。
二、填空题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生物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离子半径和离子浓度。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和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被专性吸附的阳离子主要是 BⅠ、BⅡ族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
6、土壤钾元素形态可分为水溶态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钾。
7、若土壤的容重为1.325g.cm3,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50% ,空隙比为 1:1 ,三相比为固:液:气=50:26.5:23.5 。
8、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田间持水量与萎焉系数的差值。
9、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空隙性,即要求总孔隙大而且大小孔隙合理分布,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
10、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硅氧烷类型。
11、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12、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固>液>气,热容量顺序是液>固>气。
13、土壤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其中交换性酸度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4、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能使植物吃得饱、喝得足、住得好、站得稳。
15、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16、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断键、解离。
17、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是总碱度,固相指标碱化度。
18、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土壤水贮量。
19、1:1型粘土矿物是由 1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代表矿物是高岭石;2:1型粘土矿物由 2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胀缩型如蒙脱,非胀缩型如伊利石。
植物营养学试题(1)一、填空:(每题1分,计20分)1、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是(合成有机氮肥)和(包膜氮肥)。
2、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锌)。
3、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科和(百合科)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是(钙)和(钾)。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的条件,为(升温)并(分解),后期要创造较为(嫌气)的条件,利于(保肥)和(腐殖质形成)。
8、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是(铜)。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分)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 B )A、钠B、硅C、钛D、钴2、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 C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是缺少元素( A )A、硫B、氮C、钙D、锰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A )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C )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是缺少元素( A )A、硼B、锌C、铁D、钼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哪种元素( A )A、钙B、钾C、硫D、镁8、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碱性肥料( B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10、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 B )A、镁B、硼C、铁D、钠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和施入的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四、简答题:(计26分)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5分)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5分)截获,质流,扩散。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克/厘米3.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植物营养学与土壤学考试必背试题及答案Introduction:考试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植物营养学与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给出植物营养学与土壤学考试的必背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试题一:植物营养学基础1. 什么是植物营养学?2. 列举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
3. 简述植物对于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过程。
答案:1.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元素吸收、转运、利用等相关机制的学科。
2. 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镁、钙、硫、铁、锌、锰、铜和钼等。
3. 植物对于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过程主要包括根系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在植物体内的转运与代谢过程,以及氮的定量和定位等。
试题二:土壤学基础1. 什么是土壤?2. 列举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
3. 简述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素。
答案:1. 土壤是由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和堆积形成的一种生物活动的适宜场所。
2. 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
3. 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等。
其中,气候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催化剂,地形对于土壤形成有一定影响,时间是土壤形成的积累过程。
试题三:植物营养与土壤关系1. 土壤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哪些重要作用?2. 植物营养元素与土壤有哪些相互作用?3. 如何解决土壤中的养分失衡问题?答案:1. 土壤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提供养分、保持水分、提供生长空间、调节土壤温度、提供支撑和保护等重要作用。
2. 植物营养元素与土壤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离子交换、络合作用、吸附作用和化学转化等。
其中,离子交换是植物营养元素在土壤中吸附和释放的重要途径。
3. 解决土壤中养分失衡问题可以通过施肥调节、合理利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措施来实现。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粘化过程运积母质根际效应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凋萎系数土壤热容量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2.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3.简述黄壤的形成过程及特点4.简述土壤养分来源和损失的主要途径5.什么是毛管水?有几种类型,为什么说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三.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2.请试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3.从北到南土壤有机质、土壤pH 和土壤粘土矿物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
答案:一.名词解释土壤肥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直至母质层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这段垂直切面的深度一般在2m 以内。
粘化过程:指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和定积粘化。
运积母质:指在水、风、冰川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迁移到其他地区的母质,如坡积物、洪积物、冲击物、湖积物、风积物等。
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为根际效应。
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酶的氧化作用下,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和植物可以利用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分为化学转化过程,动物的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的转化过程。
凋萎系数:指导致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1) 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度协调:团粒结构是经过多次复合,每一次复合或团聚,都产生相应直径的孔隙,初级复合的孔径小,多次复合的孔径大。
因此,团粒结构土壤不仅总孔隙度大,而且具有3~5个直径级别的孔隙,即大小孔隙比例协调。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1. 尿素、氯化铵不宜作(追肥).2. 对无结构的挖垫土壤进行改良,最好施用( 堆肥 ).3. 杜鹃、山茶、兰花、凤梨对养分需要属( 少肥 )花卉.4. 土壤腐殖化程度强,其不良后果是导致土壤(养分积累少).5. 当填充物在填补树洞边缘时,填充物应(低于韧皮部 ).6. 施用过多的氮肥,会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7. 下列常见化学肥料中,(磷酸二氢钾)为复合肥料.8. 下列氮肥中,(硝酸铵)属生理碱性肥料.9. 五星花是茜草科的耐热性花卉,其主要繁殖方法是(播种 ).10. 磷肥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失).11. 下列营养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s).12. 土壤微生物中耐酸性较强的是(土壤真菌).13. 为减少磷酸亚铁被土壤固定,可与(泥炭或有机肥)混合施用.14. 根据测定土壤的(电导度),可以大致推断土壤中氮的含量.15. 下列花卉中耐热性最弱的花卉是(欧洲报春)16. 在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中,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还原转给(非生物成分)而形成循环..17. 露地用地膜覆盖,其土壤属于(非淋溶、非聚积型).18. 下列氮肥中,(尿素)属生理酸性肥料.19. 晚香玉为春植球根,不耐寒,喜温湿气候,其主要用途是(切花).20. 以观花为主的植物,在花芽分化期应多施(磷肥).21. (花叶芋)是以观赏叶片为主的球根花卉.22. 风信子在观赏应用时同中国水仙的类似特点为(水养)23. 植物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适合于(磷)的pH值,其他营养元素也是基本足够的.24. 施用锌肥时,如果与(尿素)适宜配合,效果更好.25. 单位体积固体颗粒(不包括孔隙)的干重称(土壤比重).26. 铵态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流失与挥发).27.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种类丰富,下列常见的栽培种类中花色最丰富的是(欧洲报春).28. 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植物(徒长 ).29. 豆科绿肥在(盛花至初荚期)翻压人土最为适宜.30. 以下几种介质中持水性能最强的是(木屑 ).31. 土壤内物质和能量存在状况及其被植物利用转化程度称为(土壤肥力).32.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花卉种类丰富,其中以观叶为主的是(彩纹秋海棠).33. 以下几种介质中通气性能最好的是(陶粒).34. 上海土壤类型中,分布最广且耕性较好的是(黄泥沙).35. 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下列肥料中的(磷酸铵)属于复合肥.36. 大多数园林植物适宜孔隙度的范围是(50-60%).37. 为减少饼肥在腐熟时的臭味和氮的损失,同时增加营养可在饼肥中加入(磷酸亚铁).38. 在下列氮肥中,(硝酸钠)属生理中性肥料.39. 土壤真菌的营养类型为(异养型).。
《土壤学》复习题一、填空1.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淋溶层A)、(淀积层B)和(母质层C)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7.写出两种次生矿物名称:(蒙脱石)、(高岭石)。
8.写出三种原生矿物名称:(石英)、(长石)、(云母)。
9.高岭石属于(1:1)型矿物。
10.矿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二大类。
11.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12.按照二氧化硅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13.岩浆岩按成因和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喷出岩)两类。
14.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按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类。
15.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溶解)、(水化)、(水解)、(氧化)。
16.卡庆斯基把土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简明二级分类制,其分界点是(0.01)毫米。
17.土壤粒级按国际制可分为(石砾)、(砂粒)、(粉粒)、(粘粒)四级。
18.土壤质地按国际制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四类。
19.土壤腐殖质可分为(胡敏酸)和(富啡酸)两大组分。
20.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矿质化)和(腐殖化)两个过程。
21.腐殖质与钙结合成凝胶状态具有良好的(胶结作用),但具有(不可逆性)。
22.富啡酸的酸度比胡敏酸(大)。
23.土壤腐殖质是两性胶体,带(负)电,也带(正)电,但以(负)电为主。
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土壤中铵态氮肥或尿素转化成的铵在硝化细菌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2.最小养分定律:在作物生长因子如果有一个生长因子含量相对量少,其他因子即便丰富也难以提高产量。
3.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吸收作用,土壤呈现酸性的肥料。
4.复合肥料:肥料主要成分中同时含有N、P、K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5.生理碱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吸收作用,土壤呈现碱性的肥料。
6.营养临界期: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不平衡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损害,而这种损害即便以后养料补充也很难纠正,这段时期叫植物营养临界值。
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
7.土壤供肥强度: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与作物根表面该养分浓度之差。
供肥容量: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降低时,土壤补给有效养分的能力,即潜在转化为有效养分的能力。
8.矿质营养学说:土壤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养料,厩肥及其他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不是由于其中所含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分解形成的矿物质。
9.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从四周向施肥点汇集,使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一钙溶解并进而水解,形成磷酸一钙、磷酸和磷酸二钙组成的饱和溶液。
10.离子拮抗作用:一种离子存在抑制另一种离子吸收的作用。
协助作用:一种离子存在促进另一种离子吸收的作用。
11.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无论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对作物来说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
营养元素不可替代律: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其特殊功能,相互间不可替代。
12.反硝化作用:NO3-在嫌气条件下,经过反硝化细菌的作用,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13.磷酸退化作用:贮存潮湿条件下,过磷酸钙吸湿后,会引起各种化学变化,往往使水溶性磷变为水不溶性,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磷酸退化作用。
14.归还学说:由于不断栽培作物,土壤中的矿物质势必引起损耗,如果不把土壤中摄取的矿物质归还土壤,土壤将会瘠薄,寸草不生,完全避免不可能,但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损耗和营养物质归还之间保持一定平衡。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各章复习题土壤+植物土壤部分 (2)Chapter 1 土壤农化分析基础 (2)Chapter 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7)Chapter 3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1)Chapter 4 土壤氮的测定 (15)Chapter 5 土壤磷的测定 (23)Chapter 6 土壤钾的测定 (27)Chapter 7 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 (30)Chapter 8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 (32)Chapter 9 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 (34)Chapter 10 土壤中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测定 (37)Chapter 11 土壤中硅铁铝的测定 (38)植物部分 (40)Chapter 12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水分测定 (40)Chapter 13 植物灰分和各种营养元素的测定 (41)Chapter 14 农产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析 (42)Chapter 15 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43)Chapter 16 籽粒中油脂和脂肪酸的测定 (46)Chapter 17 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分析 (47)土壤部分Chapter 1 土壤农化分析基础一、名词解释1. 蒸馏水——利用水与杂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蒸馏,去除杂质后制得的水。
2. 去离子水——水流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杂质后制得的水。
(也称:离子交换水)3. 系统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引起的、变异方向一致的误差,可测定并予以校正,又称可测误差或易定误差。
4. 偶然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异方向不定的误差,一般难以测定,又称随机误差。
5. 对照试验——用标准物质(或参比样品)或标准方法(或参比方法)与待测样品或待测方法同时进行相同的分析测定,所得结果可用于检验和校正样品测定值。
6. 空白试验——除了不加样品外,完全按照样品测定的同样操作步骤和条件进行测定的试验,所得结果(空白试验值)可用以校正样品测定值。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13.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4.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 依变电荷;15.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或单位土重)的CO2数量;16.有机质腐殖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17.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18.土壤热容量: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升高1度或降低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卡/克.度);19.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0.有机质矿质化: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的过程。
(二)填空题1.土壤肥力因素包括水、肥、气和热。
土壤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有、、、等四层。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矿质化和腐殖化两个过程。
3、土壤粒级一般分为、、和四组。
4、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三大类。
5、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由土壤胶体所吸收的氢离子或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潜在酸度。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为、、、、。
7、土壤主要由四种物质组成,分别是、、、。
8、根据作用力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与。
9、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包括、、、等四种。
10、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包括、、、等四种。
11、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
12、土壤有机质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等营养元素和林木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13、土壤结构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四大肥力因素。
14、液态水是土壤水分的主体,按其吸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5、胶粒由、两部分构成。
16、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除、、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等主要由土壤供给。
17、林木必需的营养元素共16种,其中个大量元素和个微量。
18、林木通过和完成对其所需养分的吸收。
19、复合肥料一般是指含有氮、磷、钾或的化学肥料。
20、我国土壤分类为多级体制,共分六级,自上而下为、、、、和。
21、我国的漂灰土类可分为四个亚类、、和。
22、在林业生产中施肥的方法一般有、、等几种。
23、绿肥的利用方式通常有四种、、、。
24、土壤中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是、、。
25、土壤水的来源是、、和。
二、名词解释:1、土壤2、土粒密度3、土壤孔隙度4、田间持水量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6、土攘胶体7、土壤盐基饱和度8、土壤活性酸9、土壤潜性酸10、土壤缓冲性11、有机肥料12、绿肥13、微生物肥料14、土壤有效含水量15、单粒三、简答题:1、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是什么?2、什么叫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3、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5、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6、什么叫根外追肥?它有哪些特点?7、绿肥在农林生产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8、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1、林木施肥方法有哪些?并阐述其优缺点。
《土壤学》试题集(适用于农学、园艺、茶学、林学等专业)说明:本试题集是根据农学、园艺、茶学和林学等专业的《土壤学》教学大纲编写的。
根据多年的实践,我们将试题分为名词解释、填空和问答题等三大部分,210个题目。
每一部分试题均按章为序排列。
在命题时,根据难度和内容分布要求,可以从试题集中选择题目,组成难度和内容覆盖度适合的试卷。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1、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1-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2-1、矿物:就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2-2、原生矿物:地球内部岩浆岩冷凝时形成的、存在于岩浆岩之中的矿物2-3、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各种风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形态、成分和性质而形成的新矿物。
2-4、岩石:岩石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2-5、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2-6、沉积岩:各种先成岩的风化剥蚀产物、火山作用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产物经外力搬运后重新沉积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2-7、化学或化学岩:由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
2-8、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热气热液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2-9、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2-12、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2-13、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2-15、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产物。
土壤学复习资料《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2.土壤容重3.土壤退化4.土壤养分5.BS6.同晶替代7.富铝化作用8.土壤圈9.粘化作用10.土壤肥力11.CEC12.土壤质量13.土壤结构性14.可变电荷15.土壤呼吸强度16.有机质腐质化17.田间持水量18.土壤热容量19.土壤污染20.有机质矿质化(二)填空题1.土壤肥力因素有、、和。
2.人们常说的五大圈层系统分别为、、、、。
3.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有、和三种。
4.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主要有、、等。
5.目前我国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等。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分别是、、、、。
7.交换性阳离子可以分为和,其中,Al3+为,NH4+和Ca2+为。
8.土壤养分元素根据植物的需要量可以划分为和。
(三)简答题1.制备1mm和0.25mm的土壤样品时,为什么必须让所称取的土壤全部通过1mm和0.25mm孔径的筛子?2.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3.为什么土壤的水解酸一般大于交换酸?4.今有一容重为 1.2g/cm3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
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5.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6.为什么磷肥的利用率一般比较低?7.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有何关系?8.为什么说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9.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
10.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1.砂土和粘土肥力水平有何差异?12.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13.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四)问答题1.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灌溉都要考虑土壤质地状况?3.“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为什么?4.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土壤矿物质1、什么是土壤、肥料和土壤肥力?解答要点:(1)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凡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
(3)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土壤肥力。
2、李比希对土壤肥料科学的贡献主要是什么?解答要点:他从化学的观点來研究土壤与植物营养,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植物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土壤的矿质成分以及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矿物质,只有不断地向土壤归还和供给矿质养分,才能维持土壤肥力,不仅推动了土壤植物营养科学的发展,而且使得化肥工业迅速发展。
3、什么叫做矿物?分析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解答要点: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原生矿物是直接來源于母岩的矿物,其中岩浆岩是其主耍来源,而次生矿物,则是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来。
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矿物的稳定性,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4、试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形成条件和晶架构造上有何不同?解答要点:高岭石是土壤中最常见的一种1: 1型硅酸盐粘土矿物,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重叠而成,是南方热带和亚热土壤中普遍而大量存在的粘土矿物。
蒙脱石晶层由两层硅片夹一层铝片构成,胀缩性大,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土壤分布最广。
伊利石晶层与蒙脫石相似,非胀缩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多种土壤中,尤其是西北、华北等干旱地区。
5、试比较高岭石组矿物与蒙脱石组矿物在性质上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解答要点:高岭石组矿物具有非膨胀性,电荷数量少,胶体特性较弱,而蒙脱石组矿物胀缩性大,电荷数量大,胶体特性突出。
主要是因为高岭石组矿物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重叠而成,可以产生键能较强的蛍键,极少同晶代替现象,蒙脱石组矿物晶层由两层硅片夹一层铝片构成, 晶层间形成很小的分子引力,同晶替代现象普遍。
植物营养学题库答案1名词解释1.硝化作用:土壤中铵态氮肥或尿素转化成的铵在硝化细菌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2.最小养分定律:在作物生长因子如果有一个生长因子含量相对量少,其他因子即便丰富也难以提高产量。
3.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稀释促进作用,土壤呈现出酸性的肥料。
4.复合肥料:肥料主要成分中同时含有n、p、k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
5.生理碱性肥料:施入土壤后,经植物吸收作用,土壤呈现碱性的肥料。
6.营养临界期: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太少或营养元素不均衡将对植物生长发育导致侵害,而这种侵害即便以后养料补足也很难制止,这段时期叫做植物营养临界值。
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的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
7.土壤供肥强度: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与作物根表面该养分浓度之差。
供肥容量: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减少时,土壤给养有效率养分的能力,即为潜在转变为有效率养分的能力。
8.矿质营养学说:土壤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养料,厩肥及其他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不是由于其中所含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分解形成的矿物质。
9.异成分溶解: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从四周向施肥点汇集,使肥料中的水溶性磷酸一钙溶解并进而水解,形成磷酸一钙、磷酸和磷酸二钙组成的饱和溶液。
10.离子拮抗作用:一种离子存在抑制另一种离子吸收的作用。
协助作用:一种离子存在促进另一种离子吸收的作用。
11.营养元素的同等关键律:无论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对作物来说就是同等关键的,缺一不可。
营养元素不可替代律:作物所需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其特殊功能,相互间不可替代。
12.反华硝化作用:no3-在嫌气条件下,经过反硝化细菌的促进作用,还原成为气态氮的过程。
13.磷酸发育促进作用:储藏干燥条件下,过磷酸钙经久耐用后,可以引发各种化学变化,往往并使水溶性磷变成水不溶性,这种促进作用通常称作磷酸发育促进作用。
14.归还学说:由于不断栽培作物,土壤中的矿物质势必引起损耗,如果不把土壤中摄取的矿物质归还土壤,土壤将会瘠薄,寸草不生,完全避免不可能,但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损耗和营养物质归还之间保持一定平衡。
《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D )A、CO2B、H2 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B、Al3+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月B、7月C、8月D、7月或8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B、次生矿物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大致范围( B )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 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 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 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 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 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 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 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 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 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 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 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 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 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土壤学课程考试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 20分)1土壤肥力2亚类3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4土壤质地5 土水势6 吸湿水7 导热率8 永久电荷9 土壤供肥性10 生物小循环二、填空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1、五大成土因素有()、()、()、地形和时间。
2、蒙脱石的SiO2/R2O3为()。
3、黑钙土有深厚的()。
4、灰化过程是()条件下形成的。
5、影响山地垂直分布的因素是()、()。
6、草甸化过程包括()、()。
7、我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从东到西的趋势是(),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
8、沙土的总孔隙度(),毛细管孔隙(),非毛细管孔隙()。
9.H/F表示()比值。
10、石灰性土是盐基()土。
11、活性酸是指()中的H+浓度。
12、岩石的风化过程可分为()、()、()。
三选择题:(1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值得分1.我国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南北差异主要是()。
A.气候 B.植被 C.粘土矿物2.土壤经度地带性规律主要是由()差异造成的。
A温度B湿度C寒流3.土壤土水势中产生渗透势的土壤是()。
A栗钙土B黑土C盐土4.粘土矿物中阳离子交换量最大的是()。
A蒙脱石B高岭石C伊利石5.含水量相同的粘土与砂土接触后()。
A水分不运动B砂土向粘土运动C粘土向砂土运动6.人们说的热性土是()。
A粘土B砂土C壤土7.硬度为7的矿物是()。
A磷灰石B长石C石英8.土种是土壤分类系统的()A.基层单元B.续分单元C.辅助单元9.土壤表面能引起的吸收性是()。
A机械性吸收B物理性吸收C物理化学性吸收10.土壤的新生体是()。
A成土过程中形成的B外界影响下进入土壤的C母质供给的四.判断题:(正确的划ˇ,错误的划×,共计10分)1.岩石放入水中,呈酸性反应者称为酸性岩。
()2.“蒙金土”是指上粘下沙的土壤。
()3.土壤有效粒径是指客观存在的土壤不同大小颗粒直径。
()4.土壤交换量随PH增高而增加。
土壤肥料学试卷一及标准答案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土壤生产力2、根外营养3、土壤经度地带性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5、化学风化作用6、腐质化系数7、氮肥利用率8、养分的主动吸收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6分)1、肥料的混合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土壤有机质转化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的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两个过程。
3、高温堆肥的堆制腐熟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四个阶段。
4、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_ 、5、植物缺氮时,植株___________ 而叶片、__________ 严重时叶片变成黄色。
&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 _____________ ,因此,在施用微肥时必须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钾在作物体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土壤胶体是指那些大小在_____ 毫微米的固体颗粒。
自然界土壤通常带有正和负的电荷,除少数土壤,在强酸条件下可能带______ 电荷外,一般土壤带电荷。
9、土水势由_______ 、_______ 、 ______ 、______ 四个分势组成,在非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在饱和土壤中分势为零。
三、选出正确的答案(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a 老叶b 幼叶c 老叶和幼叶d 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四、判断题(正确的打“ + ” ,错的打“―”。
1.比较和说明矿质化与腐殖质化的关系与区别。
矿质化与腐殖质化是土壤中有机物质转化的两个过程,二者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矿质营养的过程。
腐殖化过程:指矿质化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再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
或者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经分解再合成腐殖质的过程。
2.根据土壤镁形态和有效性影响因素,说明如何合理施用镁肥根据土壤中的镁的形态可以分为:(1)有机物中的镁(2)无机形态的镁:包括矿物态镁、代换态镁和土壤溶液中的镁。
土壤的中有效镁形态主要为水溶态和代换态,矿物态和有机态的镁一般需经风化或分解后才能为植物利用,因此属于难效态。
影响土壤有效镁的因素:(1)土壤全镁量土壤全镁是供应镁营养的重要基础。
有些土壤虽然代换性镁含量较低,但全镁量较高,往往对镁肥的效果不明显,表明植物仍然可以吸取较多的镁。
(2)土壤质地和代换量代换量大的土壤,可以容纳较多的代换性镁,而代换性镁则是有效镁的主要形态。
反之,代换量小的土壤,则有效镁往往较低。
(3)土壤酸度和盐基饱和度土壤酸度和盐基饱和度既影响代换性盐基总量,也影响代换性镁的饱和度。
一般是在强酸性调节下,土壤缺镁的可能性较大,随着土壤pH值增加,有效镁的平均含量明显增加,缺镁的土壤百分率降低,镁肥的肥效减少.(4)土壤胶体的种类土壤胶体对镁离子有不同的吸持力,因此在含有不同粘粒矿物的土壤,代换性镁的利用也有显著差异。
在几种主要粘粒矿物中,以蒙脱石对镁的吸持力最强。
(5)其他离子的影响植株的镁营养不仅决定于土壤中有效镁的数量,而且也受土壤中各种离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植株体内各种离子之间拮抗作用的影响。
(镁肥的施用见另外一分复习资料)3.举例说明土壤中典型粘粒矿物的特点与区别。
(1)高岭石:a构造:1:1型,层间无阳离子,O-OH离子通过氢键联结,膨胀性小,轴长7.2A,基本固定。
b理论结构式:Al4Si4O10(OH)8,SiO2/R2O3=2 (含SiO2 46.5%; Al2O3=39.5%; Fe2O3=14.0%),不含层间水。
c电荷:主要靠边缘断键产生,同晶置换少,CEC=3-15 cmol(+)/kg。
d膨胀性:非膨胀,因为氢键。
e比表面:5-20 m2/g,无内表面,保肥力弱,无层间水(吸水性差)。
f分布:南方红壤、砖红壤中较多。
(2)蒙脱石:a构造:2:1型,层间阳离子多为Ca2+, Mg2+, Na+等水化离子,层间可吸附多层水分子,轴长9.6-18A。
b理论结构式:Al4Si8O20(OH)4.nH2O, SiO2/R2O3=4/1 c电荷:同晶置换强,可发生于八面体或四面体,电荷80%来自同晶置换,20%来自断键;CEC=70-130 cmol(+)/kg。
d膨胀性:很大,因为(1)层间分子弱;(2)层间水化半径大;(3)负电中心在八面体片,离阳离子远。
e比表面:700-800 m2/g,颗粒较小,保肥力强,保水性好。
f 分布:北方(东北)土壤。
(3)伊利石:a构造:2:1型,层间结合靠分子力和K+,轴长10A。
b理论结构式:Si8(Al, Mg, Fe)4,6(K.H2O)2O20(OH)4, SiO2/R2O3=3 或4 c电荷:负电中心在四面体上,对层间K+束缚力大,CEC=10-40 cmol(+)/kg。
d膨胀性:弱,因为K+附加结合,负电中心在四面体上。
e比表面:65-10 m2/g,保肥力中等。
f分布:西北土壤。
(4)绿泥石:a构型2:1:1型,b层间距14A,同晶置换强,种类多;CEC=20-40 cmol(+)/kg;c主分布于漠境土壤。
4.根据粘粒矿物特征分析不同土壤保肥、保水特征为什么不同?不同粘粒矿物, 保肥能力相差很大。
首先,不同的粘土矿物,其代换量相差较大,不同土壤类型含有不同的粘土矿物,因此其代换量也相差很大。
另外粘土矿物具有吸附性,其中吸附最强的是蒙脱石,因此它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的能力,而高岭石的吸附性差,保水保肥的能力差。
土壤矿物含量, 决定土壤性质。
(见另外一分复习资料)5.氧化物含量相同的两种土壤为什么对重金属的吸附特征不同?(见另外一分复习资料)6.什么么是电荷零点,其影响因素是什?电荷零点(PZC):是指胶体表面正负电荷相等时的体系pH。
其影响因素是:(1)电荷零点首先决定于金属离子对电子亲和力的大小,金属离子价数与电荷零点有一定关系,总体来说,随着金属离子价数的增加而电荷零点降低。
一价离子氧化物(M2O)PZC>11.5 二价离子氧化物(MO)8.5< PZC<12.5 三价离子氧化物(M2O3) 6.5<PZC <10.4 四价离子氧化物(MO2)0<PZC<7.5 其它离子氧化物(M2O5、MO3)PZC<5(2)土壤中主要粘粒和氧化物对电荷零点的影响。
不同氧化物其电荷零点(PZC)变化较大,其原因比较复杂,例如氧化物有其他杂质参加,氧化物表面水合状况,参加配位的金属阳离子的性质等,都会造成不同氧化物之间PZC的差异。
(3)受土壤离子的专性吸附的影响:专性吸附阴离子(H2PO4-. F-….)时,PZC的值降低;专性吸附阳离子(Cu2+、Zn2+…..)时,PZC的值升高。
(4)取决于矿物组成。
7.什么是专性吸附与非专性吸附?专性吸附:也称化学吸附或者强选择性吸附,是指在含有大量浓度的介质离子时,土壤对痕量浓度的待测离子的吸附作用;或者吸附自由能中非静电因素的贡献比静电因素的贡献大时,这中吸附作用可称之为专性吸附。
这种吸附发生在扩散双电层的内层,不可逆。
非专性吸附:又称物理吸附,这种类型吸附的离子主要依靠静电引力和热运动的平衡作用,保持在扩散双电层的外层,这种吸附是可逆的,可以等量的互相置换,并遵守质量作用定律。
8.试述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硝化作用:是指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氧化过程的总称。
硝化过程主要是由微生物进行的。
分为两段进行:第一步由亚硝酸细菌把铵态氮氧化为亚硝态氮。
第二步是又硝化细菌把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
其影响因素:(1)土壤通气性:硝化作用是由一类好气性微生物进行的,因此必须以良好的通气条件为前提。
土壤通气状况受许多土壤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如质地、结构、、坚实度和含水量。
(2)土壤pH:硝化作用一般在pH5-9范围内几乎都能进行。
但以中性和微酸性反应最好其中硝化细菌对pH的要求较高,一般在过酸或过碱的条件下明显减弱,而亚硝化细菌对Ph的敏感性较弱。
(3)土壤温度:最适的温度是30-35摄氏度,超过40摄氏度则严重抑制硝化过程。
但在低温条件下,对硝化作用的影响较少,即使在0-5摄氏度时也有硝化作用进行。
(4)土壤水分:土壤水分主要是影响土壤的通气性,进而影响硝化作用。
(5)土壤中的其他养料和化学条件对硝化作用也有一定影响。
如微量元素钼可以促使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土壤中一定的有效磷水平也可能有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
反硝化作用:是通过微生物把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的过程。
反硝化过程通常在嫌气条件下进行。
其影响因素:(1)土壤通气性:一般在嫌气条件下进行。
在旱地土壤中主要和含水量有关。
如果硝化作用的临界含水量是土壤饱和含水量的60%左右,则反硝化作用就会在大于这一含水量水平的土壤中产生,并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2)土壤pH:一般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反硝化作用较弱,当pH<5时,反硝化作用的速率是很低的,随pH升高而增强,在pH7.5-8.2时最快,pH过高也将抑制反硝化作用。
(3)土壤温度:在低温时,很少有反硝化现象产生,当在10摄氏度以上则反硝化作用随温度上升而加强,基本上要达到75摄氏度才开始下降。
(4)其他因素:反硝化作用必须有一定的能源。
在缺少有机质或含C:N率低的土壤,由于缺少能源,其反硝化作用往往受到抑制。
9.土壤氮素的收入与支出有哪些途径?土壤氮素的收入:(1)生物固氮能够固定空气中氮的生物过程很多,在土壤中最重要的是微生物固氮作用其中包括共生固氮菌与非共生固氮菌。
(2)大气沉降土壤中的含氮量和大气有密切关系,通过降水带入土壤或者大气沉降。
(3)加入土壤中的有机物在自然条件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枯枝、落叶、残根等,每年加入土壤的残落物平均约为200-350Kg。
(4)施肥在生产实践中加入的有机肥、化学氮肥,对土壤氮含量起着很大影响。
土壤氮素的支出:(1)气态损失通过土壤中微生物反硝化作用把硝酸根转化成氮气、氧化二氮和铵挥发导致氮的损失。
(2)地表径流刚施入土壤中的氮肥或者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化成的硝酸盐容易随地表水的流动而流走,导致土壤氮的损失。
(3)渗漏土壤中的硝态氮移动性强,很容易随土壤水分的移动而流动,再加上土壤对硝态氮的固定和吸附能力较弱,因而很容易导致硝态氮的损失。
(4)作物收获通过作物收获,把土壤中的氮带走。
10.论述酸溶液中性土和碱性土中磷酸根的存在形态土壤存在的主要是正磷酸,其形态也最稳定.正磷酸是一种三元酸,随着其氢离子的逐步解离,可以形成三种不同的磷酸根,即一价磷酸根H2PO4-,二价磷酸根HPO42-和三价磷酸根PO43-,这三种离子之间存在平衡关系:H3PO4 =(K1)H2PO4- +H+ =(K2)HPO42- + H+ =(K3)PO43-+ H+各种磷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比与pH有关,根际其解离常数可知:游离磷酸只在pH4一下的溶液中存在;在pH3-7范围内以H2PO4-为主;pH7-12范围内以HPO42-为主;而PO43-则在pH11以前始终是很少的。
一般土壤溶液的pH是4-9,因此可以认为,在酸性土壤溶液中的磷酸根以H2PO4-为主;而碱性土壤溶液中则以HPO42-为主。
11.为什么土壤在pH为6.5时水溶性磷含量最高?磷酸铁、磷酸铝是酸性土壤中主要的固相磷酸盐矿物。
各种磷酸钙盐矿物是中性和碱性土壤中的固相磷酸盐矿物,土壤溶液中的磷的浓度很大决定于这些固相磷酸盐的溶解度。
从溶度积计算中表面磷酸铁铝矿物中磷酸根离子的是很小的,在pH5左右条件下,与固相平衡的H2PO4-浓度也不会超过10-5-10-6mol/l即溶液含磷量将在1ppm以下,pH降低则可溶性磷还将减少。
在酸性条件下,随pH增加,磷酸铁铝的溶解度降低,在pH6.5左右磷酸根浓度又受到Ca-P体系,此时,随pH增加,磷酸钙的溶解度降低。
因此,磷的浓度最大时在pH6.5左右,此时溶液中H2PO4-的浓度为10-5-10-6mol/l,即溶液含磷量在1ppm以下。
因此,这可能是土壤溶液中磷酸盐矿物把溶解平衡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而在这pH一下,磷酸根离子的浓度可能受磷酸铁、铝的控制;在这pH以上,则受磷酸钙矿物的控制,都将使磷的溶解度降低,即土壤中溶液中磷酸根的浓度为最大,通常不会超过1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