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证合一”后,三个涉税风险不可忽视[税务筹划优质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一般纳税人的税务风险及应对措施税务风险是指在纳税人在履行税收义务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到的各种潜在风险和税收环境的不确定性。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税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探讨一般纳税人常见的税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税务风险之一:税法法规遵从风险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时,需要遵守各类税法法规。
税法法规的复杂性和频繁的变化给一般纳税人带来了法律遵从的风险。
特别是对于中小型企业,税法税则的理解和操作难度较大。
应对措施:1.建立专业税务团队: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税务律师或会计师团队,负责公司税务事宜的咨询和合规性审核,确保企业纳税合规。
2.定期培训和学习:企业应不断学习更新税法法规,及时了解新政策和税务变化,以规避因法律风险而产生的税务风险。
3.及时获取权威信息:企业可以通过税务部门官方网站、税务报刊等渠道,获得税法法规的权威解读和最新动态。
二、税务风险之二:税务合规风险纳税人需要及时、准确地申报纳税信息,按规定缴纳税款。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申报错误、漏报或偷漏税的情况,导致税务合规风险。
应对措施: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申报准确性。
2.加强内部核对审核:对涉及纳税申报的数据进行内部核对和审核,避免因数据错误或遗漏而导致的非法风险。
3.委托专业机构审核:企业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税务申报事项进行审核,提高准确性和合规性。
4.及时纠正错误:一旦发现申报错误,应该及时进行纠正并主动向税务部门说明情况。
三、税务风险之三:税收优惠政策风险纳税人有时会根据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负的减免和避免。
然而,由于对政策理解不深或缺乏专业指导,企业可能会出现滥用优惠政策、虚假申报等违法行为,面临税收优惠政策风险。
应对措施:1.了解政策规定:企业应全面了解适用于自身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准确理解政策的适用条件和限制。
2.遵从政策规定: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时应严格遵守政策规定,确保符合条件并提交真实、准确的申报材料。
纳税人三证合一税务变更处理与注意事项纳税人三证合一税务变更处理与注意事项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办理完之后,我们还需要办理其余的各项,三证合一时税号也会发生变更,银行信息也需要有所改动,发票之类的也需要进行变更,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一、纳税人三证合一各种税务变更处理事项:1、“发票专用章”重新刻制以及更换发票领购簿,需要携带法人印和公章、新刻制的发票专用章以及旧发票领购簿到办税服务厅窗口进行办理。
2、进行网络申报缴税的纳税人须重新签署“三方协议”凭“三方协议”表文件到银行进行重新签署,再到办税服务厅窗口办理即可。
3、发票校验(1)纳税人手中剩余的发票将会作废同时会将开票系统联网以及数据成功上传;(2)携带发票到办税服务厅窗口完成发票验旧工作和旧税号发票的认证工作。
4、税控设备变更发行(1)持税控设备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时钟授权业务;(2)持税控设备完成注销抄税操作工作;(3)携带税控设备与服务单位所开具的维护单至办税服务厅办理变更发行的业务。
5、领购发票(1)携带营业执照原件、购票员身份证原件、变更发行后的税控设备和新的发票领购簿到办税服务厅窗口领购发票;(2)联系服务单位进行开票系统的重新安装。
6、若您在办理“三证合一”之后,才进行征期抄报税与清卡需要注意:因为换证后纳税人识别号由15位升到18位,系统无法完成“自动清卡”操作,需要携带准备的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窗口办理手工解卡业务。
(1)完成增值税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将申报表的主表、附表一、附表二打印出来并加盖公章;(2)在开票系统里完成抄报税操作,打印当期的发票汇总表与认证汇总表且加盖企业公章;(3)准备以上的材料跟税控器具到办税服务厅窗口进行办理事项。
二、纳税人三证合一税务变更注意事项:1、纳税人在征期之内进行变更“三证合一”的,应先办理手工解卡手续,再按照规定办理剩余的其他业务;在征期外进行变更的,请按照上述顺序依次办理;2、变更当月系统无法自动进行验旧的,建议纳税人在变更当月时请勿领票、开票;3、在税号升位之前,建议纳税人完成申报表的申报工作、抄报税工作并且进行清卡处理;4、在税号升位以前,若是还有空白发票的,建议开完所有的发票并且完成验旧,开不完的发票全部作废。
税务筹划中的风险与对策税务筹划是企业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尽量减少税负,优化税收结构的行为。
税务筹划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从税务筹划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讨论。
一、税务筹划中可能面临的风险1. 法律风险税务筹划如果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就容易面临政策变动、罚款、甚至刑事处罚的风险。
尤其是在国际税务筹划中,很可能触犯多个国家的法律法规,面临更加复杂的法律风险。
2. 税收风险税务筹划的目的是降低税收负担,但如果筹划不当,就会导致税务风险,甚至可能出现逃税行为。
在税务管理部门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的情况下,一旦企业因为不当的税务筹划被查处,将面临重大罚款和信用受损的风险。
3. 商业风险税务筹划往往与企业的商业活动联系紧密,一些税务筹划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合作关系。
尤其是在跨国企业中,由于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和商业环境不同,税务筹划可能会对企业的商业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4. 舆情风险一旦企业因为税务筹划引发公众质疑,很容易导致不良舆情,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舆论监督日益严格的情况下,企业应当警惕税务筹划可能引发的舆情风险。
二、税务筹划中的对策1. 合法合规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严格遵守适用法律法规,不得以违法手段规避税收。
为了规避法律风险,企业应当委托专业的税务顾问进行税务筹划,并及时了解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政策变化,确保税务筹划合法合规。
2. 风险评估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企业应当对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和预测。
要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化、税收监管力度加大等因素,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3. 整合资源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当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税务筹划的合规性。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结构,确保资金运作合规。
4. 保持透明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应当与税务管理部门保持沟通,并主动展示税务筹划的合规性。
国地税合并+金税三期大数据“全面”监管后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应对措施杨秋娟宁夏建投服务有限公司摘要:国地税终于合并了,在国家加强监管之后,许多虚开发票的公司已经被一个个揪出来,列入税收“黑名单”!一旦列入黑名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后果相当严重。
随着金税三期再次升级,国地税稽查合并,稽查工作方案的亮剑,预警企业迫在眉睫的是,要尽快进行账面大扫除。
对企业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合规性要求更强。
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规范入账合理报税,企业的税务风险就会显著上升,进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产生影响。
关键词:国地税;金税三期一、企业在国地税合并+金税三期大数据“全面”监管后或将存在的税务风险金三系统征管信息大整合,对纳税人涉税行为管理,将会更加集中在,全面税种监管。
原国地税两分离交叉管理中的漏户和归属权限追究的盲区,将逐户的进行彻底的清理。
企业面临更大挑战,也面对更大风险。
以大数据著称的金税三期,将实现覆盖税务总局、国税、地税各级机关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的网络互联,逐步建成基于互联网的纳税服务平台。
第一是在国地税合并过渡期间及时报税,如果未按规定时间,向税务局报税,或报税不完整,那将会引起税务局关注。
对连续亏损三年的企业,大数据风险指标对比会提示,专管员会要求企业对连续三年的亏损情况展开自查,分析亏损原因。
长亏不倒企业也将引起税务局关注。
第二是很容易出现涉税违法犯罪的情况,如果企业增值税额与企业毛利不匹配;如果企业期末存货与留底税金不匹配;如果企业缴纳了地税附加税费,但与国税增值税比对不一致;如果企业实收资本增资了,而印花税却为0;如果企业增值税额偏低;如果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长期偏低;如果企业应纳税额变动太大,以上问题,金税三期都会识别出来的。
前四个维度都能识别出异常,而应纳税额就是有以上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所以金税三期通过比对收入、成本、利润、库存、资产资本、国地税数据、往期税收数据等来判定出企业应纳税额的异常。
税务法规解读三证合一后不容忽视的三个涉税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改革,税务法规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三证合一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张证书,简化了企业的登记手续,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
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涉税风险,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首先,企业在三证合一后需要关注的一个涉税风险是纳税报告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原来,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和统计部门分别管理着企业的登记信息,这导致了信息的不一致和错误。
而现在,由于三证合一,这些信息集中在税务部门管理,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必须确保所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
如果企业报告的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存在错误,将会面临税务部门的处罚和调查,甚至面临企业信用受损的风险。
其次,税务法规解读三证合一后,企业需要关注的第二个涉税风险是避税和逃税行为的查处。
三证合一后,税务部门拥有了更加完整和详细的企业信息,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税收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任何企图通过操纵账务、虚报收入或其他手段逃避税收的行为都将面临更高的风险。
税务部门将通过查账、抽查和数据比对等方式来发现和打击违法的避税和逃税行为。
因此,企业应当遵守税收法规,切实履行纳税义务,确保自身合法合规的经营。
最后,税务法规解读三证合一后,企业还需要关注的一个涉税风险是税务争议的增加。
由于税务部门拥有更加详细和准确的企业信息,税务检查的效率和严格程度都得到提高。
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纳税人受到税务部门的调查和审计,从而增加了税务争议的可能性。
税务争议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耗费企业的时间和资源,给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企业在三证合一后应当加强税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避免出现纳税纠纷。
针对这些税务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规避和应对。
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财务和税务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中面临的六大问题“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为群众省了心,让办事群众不再来回工商、质检、税务三部门奔波,同时为群众省了钱,申办企业不再收取任何证照费用。
因此,从10月1日起实施该改革以来,企业对“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媒体对此次登记制度改革也给予了高度肯定。
然而基层工商部门在推进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中仍面临六大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登记窗口人员短缺问题目标: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使政府管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三证合一”后,由工商部门一窗受理核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造成工商登记窗口工作量倍增。
一是咨询量倍增。
改革实施以来,重庆永川分局共受理电话咨询、现场咨询量达886次。
二是换照量巨增。
一方面,企业纷纷自觉前来体验“三证合一”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但凡组织机构代码证未年检、未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或税务登记证的企业,质监、税务部门都要求企业到工商窗口换发“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导致区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受理量特别是换照量“井喷”。
截止目前,该局共换发营业执照409张。
三是资料审查量和信息录入量增加。
改革后,工商部门为税务、质检部门收集了生产经营地、行政区划、财务负责人、核算方式等相关信息,据统计,审查的公司登记资料增加了32项,信息的录入量增加了21项。
工作量倍增的同时,登记人员数量却未发生任何变化。
以重庆永川分局为例,11个工商所分别配备1名企业登记人员,区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受理人员仅3名,改革实施以来,办事群众排长队,登记人员加长班成为常态。
与比邻窗口单位相比,工商登记窗口每日工作量在10倍以上。
(二)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混乱问题“三证合一”以来,工商部门为税务部门采集了生产经营地、所在镇街等信息,但在推进过程中登记人员发现其中问题不少。
三证合一后企业报税有什么新变化如今变化的事情太快,什么政策、制度之类的,都在变化,而自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
新的企业注册登记制度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为有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张营业执照。
然而对于企业报税以及注销等方面有什么新变化呢?那么知道为大家介绍下三证合一后企业报税的变化情况。
一、取得一照一码无需再进行税务登记初次办理涉税业务只需补录涉税信息:企业在取得工商登记机关发放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同时也不用领取税务登记证,但要在税务机关首次办理涉税业务的时候到主管税务机关补录涉税信息。
由于此次“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只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新设立企业等,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类型纳税人目前还不纳入这次改革,其相关登记、缴税等管理制度仍按原规定执行。
二、过渡期内税务登记证可继续使用换发新执照时收缴原税务登记证:在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底为过渡期内,对于未领取“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纳税人,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仍可继续使用,但在申请变更登记信息、或者申请换发营业执照时,需前往工商部门申请变更,同时换发新版营业执照,原税务登记证由工商部门收缴、存档。
企业在已领取“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若企业信息发生变更,则企业应向工商部门申请变更;但涉及生产经营地、财务负责人、核算方式三项内容变更时,应由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变更。
三、企业注销需开具清税证明:企业领取“三证合一”新证后,若发生法人、生产经营地址、经营范围等涉税信息变更时,需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变更。
企业要提供纳税人信息变更的相关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以及经办人身份证明原件,到注册地的国税办税服务厅办理。
已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的企业注销时,需要先办理清税申报。
办理清税申报需要填写清税申报表,并提供上级主管部门董事会决议或批复文件原件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原件。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中仍面临六大问题亟待解决背景为了促进企业登记和管理的便利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国家在2014年底启动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即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纳税登记证合并为一个证照,称之为“营业执照”。
目前,三证合一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近七年,旨在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秀的市场环境。
但是,改革中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六大问题1.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实现三证合一的核心就是信息共享,然而,存在信息不同步、信息安全隐患、数据重复、数据准确性等问题。
不同机构之间对于企业信息共享的接口问题也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2.信息公示责任不够明确三证合一实施后,企业信息公示的主体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转为资信信息机构。
但难免出现信息不全、信息错误、信息迟缓等问题。
如何保证信息公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系统接口操作繁琐实施到现在,状态还是传统的监管,由于接口问题导致的操作繁琐较为广泛。
企业申请三证合一证照后,在使用或者办理相关业务时需要提供组织结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反而混淆了企业办事的逻辑。
4.注册资本标准化仍需明确根据三证合一政策,工商营业执照中不再标注注册资本,同时注册资本的管理和核实也由工商局转到了税务部门。
但是目前,注明注册资本的业务还存在一部分场景,所以如何更加有效的引导企业标准化注明注册资本,仍需要加大引导力度。
6.对于企业治理的规范化要求未明确三证合一制度下,企业工商注册管理变得更简化,但是与管理简化对应的是企业治理要求的完善及规范化的重要性。
当前,对于企业治理的规范化要求,依然较少。
结论综上所述,虽然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简化企业登记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面对新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共享,提升信息质量,简化审批程序,推动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
、老户“三证合一”后,国税系统何时可以直接录入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就可以办理业务?答:存量企业取得“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即可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识别号变更、税控系统重新发行等换证事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此处地存量企业是指北京地区年月日之前已取得营业执照地企业.、对于“三证合一”前注册地纳税人,因公司名称变化取得了“三证合一”地新营业执照,但用之前就购买地税控设备开发票时,应该盖原发票专用章还是新发票专用章(原发票专用章名称不对,新发票专用章识别号不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已换发“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地存量企业,原发票专用章可继续使用,并保留原法律效力.此处地存量企业是指北京地区年月日之前已取得营业执照地企业.文件依据:税总函〔〕号、纳税人在“三证合一”变更税号后,如何开具红字发票?答:纳税人在“三证合一”变更税号后,按变更前税号填写红字发票申请单,以变更后新税号开具红字发票.、办理税务登记变更需要带什么资料?答:.《变更税务登记表》(签章齐全);.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地有关证明文件原件及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涉及税务登记证件内容变化地需提供);.税务登记证及副本(涉及税务登记证件内容变化地需提供).复印件应注明“此复印件与原件相符”并签章.若企业为“一照一码”户,除财务负责人、生产经营地址和核算方式外,其他项目变更均不提交纸质资料.、增值税普通发票扩版增量需要带什么资料?答:.《纳税人领用发票票种核定表》;.《发票领用簿》;.经办人身份证明(经办人变更地提供复印件).、新办纳税人在工商部门办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以后是否需要到税务部门进行登记?答:新取得“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地企业,在取得“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时已经视同办理了税务登记.如果企业短期内无应税事项发生,不需要办理纳税申报或领用(代开)发票地,可以暂不办理报到.如果企业发生涉税事项需要办理纳税申报或者领用(代开)发票地,应先到地税局办理报到和信息补录,然后再到国税局办理报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证合一”新户报到有时间限制吗?答:没有时间限制.、“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后,如何办理变更登记?答:“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后,“一照一码”企业发生变更应区分以下情况处理:.变更基础登记信息.生产经营地、财务负责人、核算方式由企业登记机关在新设时采集,在税务管理过程中,上述信息发生变化地,由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变更.除上述三项信息外,企业在登记机关新设时采集地信息发生变更,均由企业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机关变更后将信息共享到税务机关,不需要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变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变更涉税信息.税务机关在后续管理中采集地除工商采集地基础登记信息以外地其他必要涉税基础信息发生变更地,由企业在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变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非一照一码企业发生变更仍按原有税务登记变更流程和资料办理.、“三证合一”后,一般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件上还需要加盖“一般纳税人”戳记吗?答:主管税务机关在为纳税人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时,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件上不再加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戳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对后退还纳税人留存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表》,可以作为证明纳税人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地凭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文件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有关事项地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年第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于*******股份有限公司“三证合一”变更公司税号地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地通知》(国发〔〕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地意见》(国办发〔〕号)和国家工商总局、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地意见>地通知》(工商企注字〔〕号)精神,我公司已于年月日作了“三证合一”变更(见附图),我公司税号变更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便于新规定在我公司生产经营中顺利对接,经与主管税务机关协商,我公司将于年月日起启用新税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税号变更流程规定:纳税人税号变更前,应将所有已取得尚未认证地增值税进项发票全部认证.在税号变更后,所取得发票地公司税务代码应为新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否则,进项发票不能进行抵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已取得地进项发票受理截止日期:年月日.对已取得地增值税进项发票,应按公司进项发票管理流程在此之前交给公司财务部,否则,发票过此时点将不能认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发票更换:在年月日前,客户有需要更换发票地,务请尽量提前与财务部联系更改.同时,已开出地发票,要提醒客户拿到本公司发票后,尽快使用发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本公司将在年月日到月日期间停开发票,请各位同事提前与用户沟通好.特此通知*******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税收筹划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税收筹划是指通过合法的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或个人的税负,从而实现税收优化的目标。
然而,税收筹划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来保障合规性和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一、税收筹划风险1.法律风险:税收筹划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税法法规,如果筹划方案存在法律漏洞或违反法律规定,将面临税务部门的处罚和法律风险。
2.道德风险:一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合法但不道德,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可能会引起社会舆论的质疑和道德风险。
3.操作风险:税收筹划需要复杂的操作和安排,如果操作不当或失误,可能会导致筹划效果不达预期,甚至引发税务部门的审查和调查。
4.信息风险:税收筹划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如果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可能导致筹划方案的失效或风险增加。
二、税收筹划风险控制措施1.合规性审查:在进行税收筹划前,企业或个人应进行合规性审查,确保筹划方案符合国家相关税法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2.专业咨询:税收筹划涉及复杂的税法和财务知识,建议寻求专业税务咨询机构的帮助,确保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3.风险评估:对于可能存在的法律、道德、操作和信息风险,企业或个人应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合理安排:税收筹划应合理安排,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筹划方案或手段,减少单一风险的暴露。
5.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税收筹划的操作准确、及时和可靠,减少操作风险。
6.信息管理:加强信息管理,确保筹划所需的信息准确、完整和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7.定期审查:对已实施的税收筹划方案进行定期审查,确保筹划效果符合预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
总结:税收筹划是企业或个人合法降低税负的一种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筹划的合规性和可行性,应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合规性审查、专业咨询、风险评估、合理安排、内部控制、信息管理和定期审查等措施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降低税收筹划风险,实现税收优化的目标。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标 签】税务登记证件,三证合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颁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文 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74号【发文日期】2015-11-02【实施时间】2015-11-02【 有效性 】全文有效【税 种】征收管理为配合“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有关事项进行了调整,现公告如下:一、主管税务机关在为纳税人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时,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件上不再加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戳记。
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对后退还纳税人留存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表》,可以作为证明纳税人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凭据。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8号)第二条第(一)项中所称的“税务登记证件”,包括纳税人领取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三、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2号)第十条暂停执行,相应条款将依照规定程序修订后,重新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11月2日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的解读为配合“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现解读如下:公告明确自公告公布之日起,主管税务机关在为纳税人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时,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件上不再加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戳记,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对后退还纳税人留存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表》,可以作为证明纳税人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凭据。
同时明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8号)第二条第(一)项中所称的“税务登记证件”,包括纳税人领取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三证合一”后, 三个涉税风险不可忽视-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2015年10月1日起, 三证合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新设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 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 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
但三证合一并不是简单地合, 以下三个方面的税务风险不能忽视。
日常管理三证合一后, 无需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信息与工商、质检等部门的注册登记信息比对分析也将不存在, 但并不意味着税务机关放弃或放松日常监管, 税务机关将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加强后续管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三证合一有关工作衔接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47号)规定, 企业登记机关新设登记、变更登记(备案)后, 将其基本登记信息、变更登记(备案)信息即时共享到省级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信息后, 将该税务主管机关全称即时共享到交换平台。
这样, 税务与工商部门共享一照一码注册登记信息。
税务机关对接收的新登记注册户应开展纳税身份甄别, 确认负有纳税义务的, 及时纳入税收管理。
发票管理三证合一后, 一些涉税信息如税种、票种登记等需要税务机关补录, 才能纳税申报和购买发票, 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接触最多的可能是申领发票,发票管理将取代税务登记, 成为整个税收管理的基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新税收服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税总发〔2014〕85号)规定, 初次申领普通发票数量应控制在一个月用量或省税务机关确定的初次领用数量范围内。
对纳税信用好、税收风险低的纳税人可适当放宽, 但最多不得超过省税务机关确定的最高领用数量, 省税务机关未确定最高领用数量的, 最多不得超过三个月使用量。
对新开业的一般纳税人, 税务机关可按照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经营模式、行业特点、开具发票特殊性等因素设置增值税专用发票基本月供应量, 申领超过基本月供应量的纳税人, 需向税务机关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证合一后一般纳税人管理问题解答三证合一后一般纳税人管理问题解答1.三证合一后,一般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件上还需要加盖一般纳税人戳记吗?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74号)第一条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在为纳税人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时,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件上不再加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戳记。
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对后退还纳税人留存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表》,可以作为证明纳税人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凭据。
因此,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后,不再加盖一般纳税人戳记。
2.三证合一后,如何查看某企业是否为一般纳税人?答:部分省份开通查询纳税人资格功能,如可登录北京市国家税务局网站(bjsat),进入办税服务>涉税查询>税务登记及一般纳税人资格查询,输入企业名称或者纳税人识别号查询企业税务登记及一般纳税人资格信息。
3.对方是三证合一企业,信用代码为18位,但本企业机器设定纳税人识别号为15位,现在如何开具发票?答:三证合一之后,企业通过税控器具应当能够为已取得18位信用代码的客户开具发票。
如果无法开具,企业应立即与税控设备服务商联系,尽快进行系统升级。
4.三证合一之后是否需要变更发票专用章?答:纳入三证合一范围的存量企业因工商登记信息变更换发载有18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其纳税人识别号应同时变更。
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企业识别号变更会带来CA数字证书的换发、三方协议的变更、防伪税控系统的重新发行等一系列后续工作。
如企业目前暂不需要做税号变更,可暂不刻换发票专用章,待技术问题进一步解决后再变更税号并且刻换发票专用章。
5.三证合一后纳税人识别号有何变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修订纳税人识别号代码标准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66号)规定,明确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其纳税人识别号使用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老会计经验】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税务筹划风险及防范税务筹划是指在遵守税法规定及遵循立法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理财活动的筹划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收益,使企业整体上实现最合理、最优化纳税的理财活动。
其要点在于“三性”: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
税务筹划本质上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在给企业带来筹划收益的同时也蕴涵着各种风险。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同时,应正视税务筹划风险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实现税务筹划目标和收益。
一、来自企业外部的税务筹划风险1、经济环境变化风险。
企业的纳税事宜与税收政策及所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会施行积极的财税政策,制定减免税或退税等税收政策,鼓励企业的生产和投资,企业的税赋相对较轻或稳定;反之,政府为抑制某产业的发展就会利用税收杠杆调整税收政策,企业的税赋可能加重或不稳定。
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在不同时期或地区,运用税收杠杆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针对不同产品或行业实行差别的税收政策,使税收政策常处于变化之中,这种不确定性将会对筹划人员开展税务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筹划)产生较大的风险。
所以税务筹划将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所引致的风险。
2、税收法律及执法风险。
即由于税收法律的不明晰性和各级税务机关在执法时未按相关法律或法定程序受理税收筹划事项所导致的税务筹划风险。
一方面,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税收基本法,现有的税收法律、法规层次较多,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众多,企业可能要应对国税和地税两套征纳系统,所以筹划人员适用法律时就可能因不了解相关税收法规或是对法律理解有偏差或适用不当,从而导致筹划失败。
同时,由于税收法律法规庞杂,税务筹划人员在筹划时可能对税法精神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引致税收法律选择风险。
另一方面,税务机关拥有税法的具体执行权和解释权,而且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所以筹划人员所面临税务机关税收执法不规范甚至受违法行为侵害的风险很大,例如税务机关可能将合法的税收筹划认定为非法避税或逃税甚至偷税、针对税收筹划设置各种政策壁垒、对不同企业的税收筹划执行歧视政策、不执行或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税收筹划面临的风险与防范对策税收筹划是企业为减轻税负而采取的合法避税行为,但税收筹划也存在一定风险,下面将从法律风险、经营风险和声誉风险三个方面对税收筹划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税收筹划存在法律风险。
一些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能会越过法律底线,采取非法手段进行逃税行为,这样做将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和惩罚。
为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该合法合规地进行税收筹划,遵守相关税法法规的规定,充分了解和熟悉税收政策和优惠政策,并与税务机关保持沟通和合作,及时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确保筹划合法合规。
税收筹划也面临着经营风险。
一味追求税收优惠,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不足,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税收优惠和经营效益,确保税收筹划能够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运营目标相一致。
企业应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合理判断筹划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避免因税收筹划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税收筹划也可能面临声誉风险。
一些税收筹划行为可能会被公众和媒体质疑和指责,对企业的声誉造成损害。
为避免声誉风险,企业应当做到公开透明,及时向公众和媒体说明其税收筹划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和经济合理性,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企业还应该加强社会责任,履行企业公民责任,以提升企业声誉和社会信任度,降低声誉风险。
税收筹划在为企业减轻税负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应当合法合规地进行筹划,与税务机关保持沟通和合作,及时咨询专业税务顾问;在进行筹划时,要兼顾税收优惠和经营效益,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企业还应该加强社会责任,维护企业声誉和社会信任度。
只有综合考虑法律、经营和声誉风险的防范对策,企业才能在税收筹划中实现最大的效益和最小的风险。
工商变更三证合一后续国税事宜提醒一、办理税号变更手续必须在月初申报并缴纳税款以后。
工商变更后需要在30天内到国税窗口办理变更手续。
二、涉及需要办理的事宜1、发票专用章变更2、银税协议变更3、涉及法人变更的,需要带好法人身份证原件到2、3号窗口进行核对。
4、防伪税控变更(1)变更防伪税控前务必上传所有已开具发票,并进行报税清卡操作。
(2)把未开具的所有空白发票带到发票发售窗口进行退票,也可等发票全部开完上传信息报税清卡后再来办理。
(3)原税号防伪税控信息暂不注销保留6个月,即到期后原税号进项发票无法再认证。
提醒:以上操作完成后,进项发票务必要求销货方以新税号开具。
三、三证合一单位使用电子税务局申报电子税务局网址:(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或IE8浏览器,谷歌浏览器可在电子税务局首页右下方下载中心下载。
)四、其他注意事项1、发票认证变更税号重新发行后,一般纳税人新旧税号的发票都能认证,月初申报后,纳税人凭新旧税号的认证相符通知书到窗口进行手工清卡,同时填写异常处理表,经核实税控系统和征管系统无误后,启动一窗式比对工作流,予以手工清卡。
2、海关专用缴款书仍按照先比对后抵扣操作。
纳税人凭两个税号的稽核比对相符通知书,在申报期内到办税服务厅进行手工清卡,经核实税控系统和征管系统无误后,启动一窗式比对工作流,予以手工清卡。
3、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先比对后抵扣的要求与海关专用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要求一致。
4、开具红字发票(1)对购买方申请开具《红字信息表》的,若购买方以需做进项税金转出为理由开具的原纳税人识别号的《红字信息表》,需退还购买方,要求购买方按新纳税人识别号重新开具《红字信息表》。
若购买方以其他理由申请开具《红字信息表》的,若销货方已经完成档案信息维护(防伪税控新税号变更),销货方识别号既可以是原纳税人识别号也可以是新纳税人识别号。
(2)对销货方申请开具《红字信息表》的,若销货方已经完成档案信息维护(防伪税控新税号变更),既可以原纳税人识别号也可以新纳税人识别号申请开具《红字信息表》;否则需办税服务厅维护档案信息。
国地税合并+金税三期大数据“全面”监管后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及应对措施作者:杨秋娟来源:《财会学习》2019年第28期摘要:国地税终于合并了,在国家加强监管之后,许多虚开发票的公司已经被一个个揪出来,列入税收“黑名单”!一旦列入黑名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后果相当严重。
随着金税三期再次升级,国地税稽查合并,稽查工作方案的亮剑,预警企业迫在眉睫的是,要尽快进行账面大扫除。
对企业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合规性要求更强。
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规范入账合理报税,企业的税务风险就会显著上升,进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产生影响。
关键词:国地税;金税三期一、企业在国地税合并+金税三期大数据“全面”监管后或将存在的税务风险金三系统征管信息大整合,对纳税人涉税行为管理,将会更加集中在,全面税种监管。
原国地税两分离交叉管理中的漏户和归属权限追究的盲区,将逐户的进行彻底的清理。
企业面临更大挑战,也面对更大风险。
以大数据著称的金税三期,将实现覆盖税务总局、国税、地税各级机关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的网络互联,逐步建成基于互联网的纳税服务平台。
第一是在国地税合并过渡期间及时报税,如果未按规定时间,向税务局报税,或报税不完整,那将会引起税务局关注。
对连续亏损三年的企业,大数据风险指标对比会提示,专管员会要求企业对连续三年的亏损情况展开自查,分析亏损原因。
长亏不倒企业也将引起税务局关注。
第二是很容易出现涉税违法犯罪的情况,如果企业增值税额与企业毛利不匹配;如果企业期末存货与留底税金不匹配;如果企业缴纳了地税附加税费,但与国税增值税比对不一致;如果企业实收资本增资了,而印花税却为0;如果企业增值税额偏低;如果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长期偏低;如果企业应纳税额变动太大,以上问题,金税三期都会识别出来的。
前四个维度都能识别出异常,而应纳税额就是有以上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来的,所以金税三期通过比对收入、成本、利润、库存、资产资本、国地税数据、往期税收数据等来判定出企业应纳税额的异常。
法治平台16“三证合一”变更登记的税务风险樊其国公司注册资本发生变化,无论是增加或者减少,均应当修改公司章程并向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笔者提醒纳税人,注册资本一旦发生变化,需要加强变更注册资本税务风险管理。
风险一:抽逃注册资本,未视同红利分配征收个税一是验资后以股东借款方式将注册资金抽走,跨年度借款可视为企业对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个人所得税。
即便不跨年度,属于关联交易,也可能面临核定借款利息征税。
二是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抽走,无偿使用面临按核定使用费征税风险。
三是以预付款方式付出,以后索取票据,虚列成本费用是偷税,面临补税罚款的风险。
四是用虚报利润的方法,以分配利润名义提走,虚报利润本身就多交了企业所得税。
五是通过对投资主体的反投资、捐赠、提供抵押担保等形式抽逃出资金,捐赠应视同销售交税,对方接受捐赠也要交企业所得税。
在注册资本减少时,其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
对于实质性减资,股东实际上收回了投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34号公告)的规定处理。
即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风险二:公司减资,注册资本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如果公司注册资本额低于该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应同时增加注册资本使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其中,变更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而未取得批准,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精品优质】价值文档首发!“三证合一”后,三个涉税风险不可忽视[税务筹划优质文档] 2015年10月1日起,“三证合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设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
但“三证合一”并不是简单地“合”,以下三个方面的税务风险不能忽视。
日常管理
“三证合一”后,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信息与工商、质检等部门的注册登记信息比对分析也将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税务机关放弃或放松日常监管,税务机关将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加强后续管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三证合一”有关工作衔接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47号)规定,企业登记机关新设登记、变更登记(备案)后,将其基本登记信息、变更登记(备案)信息即时共享到省级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信息后,将该税务主管机关全称即时共享到交换平台。
这样,税务与工商部门共享“一照一码”注册登记信息。
税务机关对接收的新登记注册户应开展纳税身份甄别,确认负有纳税义务的,及时纳入税收管理。
发票管理
“三证合一”后,一些涉税信息如税种、票种登记等需要税务机关补录,才能纳税申报和购买发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接触最多的可能是申领发票,发票管理将取代税务登记,成为整个税收管理的基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新税收服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税总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