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587.00 KB
- 文档页数:43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及题型归纳一、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 碳的化合价:碳的化合价为4,可以形成单、双、三键。
2.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指的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3.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
4. 酸性和碱性:酸性物质能够产生H+离子,碱性物质能够产生OH-离子。
5. 合成与分解反应:合成反应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合成成一个物质,分解反应是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
6. 酯的合成与水解:酯是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
酯在水中可以被酸或碱水解。
7. 脂肪酸与甘油的酯化:脂肪酸与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三酯。
8. 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的氧化反应是指有机物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有机物获得电子。
二、常见的题型归纳1. 填空题:根据所给的条件或反应式,填写正确的结果或物质名称。
2. 选择题:从给出的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3.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说法是否正确。
4. 解答题: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解答。
三、常见的高考化学题型1. 酸碱中和反应:题目要求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平衡浓度。
2. 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给出的物质,判断其在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计算电子的转移数等。
3. 酸碱滴定:题目要求根据反应方程式和滴定方法,计算滴定中的物质的物质量或浓度。
4. 有机化学反应:题目要求理解和运用有机化学反应的知识,判断反应类型,写出反应方程式等。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的知识点总结包括有机化学知识点以及常见的题型归纳。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理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高考化学考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相信每个考生都能够在化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化学新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化学科目的考试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新高考化学考试,下面将对化学新高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区别2. 物质的性质- 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比较-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反应特点3.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二、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浓度和温度的关系2.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对平衡位置的影响三、溶液及溶液的配制1.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溶剂和溶质的概念及其区别- 饱和溶液和非饱和溶液的特点比较2. 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 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 浓度的转换关系3. 溶液的配制- 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溶液的稀释计算方法四、电化学1. 电解与电解质- 电解的概念及其条件-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2. 电池和电解池- 电池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电池的分类和应用- 电解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规律五、有机化学1. 有机物的特点和结构- 有机物的共价键特点- 碳原子的价层及其杂化方式- 碳链的分类及其命名规则2. 有机反应及应用- 氧化、还原与酯的制备反应- 烷烃和烯烃的重要反应类型- 功能团的概念及其在化合物中的反应性表现综上所述,化学新高考的知识点主要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及溶液的配制、电化学以及有机化学等方面。
考生应熟悉每个知识点的概念、特点和相关计算方法,并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合理的复习,相信大家能够在化学新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大全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而化学作为其中一门科目,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下面将对高考化学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元素周期表:周期性规律、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特点2. 原子键和分子键- 原子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分子键:极性和非极性分子的特点3. 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与变化过程- 物质的密度、硬度、延展性等物理性质- 物质的燃烧性、酸碱性等化学性质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的描述与计算-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与平衡计算2.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集中度、浓度和饱和度的关系3.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关系三、溶液的物理与化学性质1. 溶液的构成和性质- 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特点-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影响因素2. 溶液的浓度计算- 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的计算方法- 溶质溶解度和溶解热的关系3. 酸碱溶液的性质- 酸碱中的离子和取代反应- 酸碱滴定和指示剂的选择四、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和电子转移的定义- 氧化数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平衡2. 电化学基本概念和电解-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倒腾现象3. 电池和电解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种类- 电解池的构成和电解过程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 苯的衍生物和卤代烃的命名法- 醇、醛、酸的分类和命名规则2. 烃类化合物-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方法- 饱和烃、不饱和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其他有机化合物- 卡宾和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酮、酯和醚的命名规则和应用以上是,涵盖了该科目的基本要点和重点内容。
高考化学必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本文将总结高考化学必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分类及性质•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2.原子与分子•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3.晶体结构•晶体的分类与性质•晶体的空间结构•晶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计算•平衡常数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三、溶液与浓度1.溶液的分类与性质•溶液的定义与特点•溶液的分类(均相溶液、非均相溶液)•溶液的性质(稳定性、均一性、透明度等)2.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与计算•浓度单位(mol/L、mol·L⁻¹)•溶液的稀释与浓缩3.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的概念与计算•物质的量分数的概念与计算•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四、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自发的与非自发的)2.电子转移与电极电势•电子转移的概念与类型•电极电势的定义与计算•标准电极电势表•电极电势的应用(原电池、电解池等)3.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配平过程中的电子守恒•配平实例分析五、物质性质与变化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氢、氧、氮、卤族、硫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2.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等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3.有机化合物•烃、卤代烃、醇、酚、醚、酮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六、实验操作与技能1.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与洗涤•溶液的制备与浓度测定•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滴定、光谱、色谱等分析方法2.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步骤与方法•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分析3.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处理•化学实验废物的处理与环保通过上面所述六个方面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高考化学必学的基础知识点。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
新打印版)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原子与分子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与化合价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与读写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三、化学计算
- 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计算
-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化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四、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
- 电离与离子
-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 沉淀反应的判定与应用
五、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与还原的基本概念
-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六、酸碱中和反应
- 酸与碱的基本概念
-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规律
- 强酸强碱的溶液与中和反应
七、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非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八、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
- 烃及其类别
- 功能团及其命名方法
这份归纳总结大全包含了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所需的主要知识点。
阅读和复这些内容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考试,祝您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元素与化合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 无机物与有机物2. 原子结构-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核与电子云- 原子序数、同位素、核素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分子的几何形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4.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5. 溶液与溶度- 溶液的组成与分类- 溶度积与溶解度- 酸碱指示剂与pH值二、无机化学1. 元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卤素与氧族元素- 过渡金属与稀土元素2. 周期表与周期律- 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性与族性规律- 元素的电子排布3. 无机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配位化学基础- 酸碱反应与盐的水解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碳的杂化与有机分子的结构 - 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同分异构体与立体化学2. 有机化学反应-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与重排反应3. 生物分子与天然有机化学- 糖类、脂类与蛋白质- 核酸与酶的作用- 天然产物的结构与性质四、实验技能与分析方法1.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基本的实验仪器使用2. 化学分析方法- 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 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 - 色谱分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3. 安全与环保- 实验室安全规则- 化学品的储存与处理-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五、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与摩尔概念- 摩尔质量与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2. 溶液的酸碱性计算- pH值的计算-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计算3. 化学平衡与反应动力学- 平衡常数的计算- 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六、综合应用1. 化学与日常生活- 食品中的添加剂与营养- 家庭与个人护理产品-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2. 化学与工业- 石油化工与塑料工业- 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 能源转换与储存3.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在医药发展中的作用- 化学与环境保护- 化学教育与科学普及以上总结了高考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电子分布在原子核外,遵循电子排布原理。
2. 元素周期律: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规律。
周期表分为四个周期,每个周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规律性的性质和递变性。
二、化学键与化合物1.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总和。
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元素的原子价、原子间的作用力和电子云的分布。
三、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2.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态变化,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
四、无机化学1. 酸碱盐:酸、碱、盐是无机化学中的基本物质。
酸是指能释放氢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释放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盐是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的化合物。
2. 溶液: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溶液的性质取决于溶剂和溶质的相互作用。
五、有机化学1. 烃: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碳骨架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烃和复杂烃。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进行命名,如烷烃、烯烃、炔烃等。
六、化学分析1.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方法。
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2. 常用分析方法: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七、物理化学1.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热力学:热力学研究物质在温度、压力等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八、化学动力学1.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参数。
2.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九、环境化学1. 环境化学: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和影响。
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
3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5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6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7pH值的计算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3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程4利用等效平衡”观点来解题9电化学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2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3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4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10盐类的水解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
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
2024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功能性质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4. 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5.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关系:分子与离子的电子云分布和化学键6. 平衡与不平衡态:平衡态的条件及酸碱、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态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元素符号、价数、离子式、分子式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反应物、生成物、符号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质量守恒法则、电荷守恒法则三、溶液和溶剂1. 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浓溶液2. 溶解过程:离子迁移、溶解度、溶解热、溶解度曲线3. 溶解度与物质的性质:溶解度规律、共振作用4.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溶解度曲线、固体溶解的逆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四、化学反应1.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2.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3.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酸碱指示剂、pH值、酸碱物质溶液的浓度计算五、化学能和化能变化1. 化学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能储存与释放2. 热量和功:焓变、热容、焓变的计算、准确测定热量的方法3. 化学反应热:燃烧热、标准状况、标准生成热六、化学量和物质的定量关系1. 化学量和物质的摩尔关系: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的计算2. 极限消耗量和反应过程:摩尔比例、反应限度、反应机理、实际产率和理论产率3. 溶液的浓度: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计算溶液的浓度七、离子和离子反应1. 离子:阳离子、阴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氧化态2. 离子反应:电离、电离平衡、电离常数、溶解度积、酸碱离子反应3. 酸碱离子反应:强酸、强碱、弱酸、弱碱八、化学原子理论1. 原子结构: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规律、元素的周期性变化、周期性规律的解释3. 原子的构成:元素的同位素、同位素的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九、化学成分和组成1.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温度、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式、反应级数2. 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式3. 化学平衡:平衡态的条件、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酸碱平衡4. 平衡移动:平衡反应之前和之后物质的浓度变化、平衡移动规律和应用以上是____年高考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 原子结构- 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 元素、同位素的概念;- 原子序数、质量数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主、副、过渡元素的区分;- 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原子能、金属性等的趋势变化。
3. 分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氢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反应-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沉淀反应、配位反应等的特点;-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的基本概念。
2. 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质量法、容量法、浓度法等;- 摩尔的概念及其在计算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粘度、密度、比热容等物理性质的测定;- 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化学性质的测定。
2.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燃烧、腐蚀、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电解等常见的化学变化。
四、离子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1. 离子反应-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判定;- 匹配反应的配离子方法;-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沉淀反应。
2. 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的概念和特性;- 酸碱的浓度、强弱与pH值的关系;-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五、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和特性;-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实例。
2. 电化学- 电流、电势、电解质的基本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程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电池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物的特点和碳原子的多价性;- 化学键的特点和有机物的分子式。
2. 烃的基本分类和性质- 脂肪烃、烯烃、炔烃的区分和命名规则;- 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比较;分子式和离子式的表示方法。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原因;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规律。
2. 化学键和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因和性质;键长和键能的概念;阴离子和正离子的离子半径。
- 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一般性质;氧化还原性质和酸碱性质的理解;溶解度和电离度的关系。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判别方法;氧化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和简化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4.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特点和条件;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求解和应用;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率的关系。
-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
5. 酸碱及其盐-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酸和碱的离子理论定义;酸碱的常见性质;强酸强碱和弱酸弱碱的区别。
-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酸碱盐的生成和命名规则;酸碱盐的应用。
6. 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质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的定义和电离的过程;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理;饱和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电解过程和电解法:电解反应的方向和电解液的选择;电解产物和电一化学的应用;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电解的效果。
7. 化学能量及其转化- 化学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焓的变化;焓变的计算方法和焓变表的应用;焓变与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 化学能量转化和利用:化学能的转化过程;燃烧和爆炸的化学反应;燃烧热和能量利用效率的计算;化学能的利用和环境问题。
8. 非金属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和它们的一些典型化合物的性质:氢、氧、氮、二氧化碳、氯气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化学知识要点篇一一、溶解性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二、密度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高考化学方程式知识篇二常用的离子方程式(1)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 反应:2H++SO42-+Ba2++2OH-=BaSO4↓+2H2O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2)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H2SO4+Ba(OH)2=BaSO4+2H2O(3)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硫酸根沉淀完全:H++SO42-+Ba2++2OH-=BaSO4↓+2H2ONaHSO4+Ba(OH)2=BaSO4↓+NaOH+H2O(4)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ˉ=CO32-+H2ONaHCO3+NaOH=Na2CO3+H2O(5)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钙溶液:Ca2++HCO3-+OH-=CaCO3↓+H2ONaOH+CaHCO3=CaCO3↓+ Na2CO3+H2O(6)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钙溶液:Ca2++2HCO3-+2OH-=CaCO3↓+H2O+ CO32-NaOH+CaHCO3=CaCO3↓+Na2CO3+H2O(7)向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Al3+ + 3OH-= Al(OH)3↓AlCl3+3NaOH=Al(OH)3+3NaCl(8)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 +4OH-=AlO2-+2H2O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4+2H2O AlCl3+4NaOH=NaAlO4+3NaCl(9)氯化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 3++3NH3?H2O= Fe (OH)3↓+3NH4+FeCl3+3NH3?H2O= Fe (OH)3↓+3NH4Cl(10)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13++3NH3?H2O= Al(OH)3↓+3NH4+A1Cl3+3NH3?H2O= Al(OH)3↓+3NH4Cl(1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氨水(同上)A13++3NH3?H2O= Al(OH)3↓+3NH4+ A1Cl3+3NH3?H2O= Al(OH)3↓+3NH4Cl(12)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十OH-+HCO3-= CaCO3↓+H2OCa(OH)2+NaHCO3-= CaCO3↓+NaOH+H2O(13)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 CaCO3↓+2H2O+ CO32-Ca(OH)2+NaHCO3= CaCO3↓+NaOH+H2O NaOH+ NaHCO3= Na2CO3↓+ H2OCa(OH)2+2NaHCO3= CaCO3↓+2H2O+ NA2CO3(14)铝片溶于苛性钠溶液:2Al+2OH-+2H2O =2AlO2-+3H2↑2Al+2NaOH=2NaAlO2+3H2↑(15)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 8H+ + 2NO3- = 3Cu2+ +4H2O+ 2NO↑3Cu+8HNO3(稀)℃3Cu(NO3)2 + 4H2O + 2NO↑(16)金属铜与浓硝酸反应:Cu + 4H+ + 2NO3- = Cu2+ + 2NO2↑ +2H2 OCu+ 4HNO3 (浓)= Cu(NO3)2 + 2NO2↑ +2H2 O(17)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Fe+4H++2NO3-= Fe2++2NO↑+2 H2OFe+HNO3(稀)= Fe(NO3)2+2NO↑+2 H2O(18)稀硝酸与少量的铁屑反应2Fe+8H++2NO3-= 2Fe3++2NO↑+4 H2O 2Fe+8HNO3(稀)= 2Fe(NO3)3+2NO↑+4H2O(19)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盐酸Fe (OH)2+2H+ = Fe2++2H2O化学高考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篇三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原子与分子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质量较小。
2.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元素根据原子序数排列在周期表上。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和周期性性质的变化排列。
3. 分子结构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共享电子对形成化学键。
分子的空间结构对物质的性质有影响。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化学计量关系。
通过化学计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体积和摩尔数。
3.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量,受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三、离子反应与溶液的电离1.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彼此之间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发生反应。
2. 溶液的电离电离是指在溶液中,化合物分解为离子的过程。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四、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根据元素的氧化态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态增加为被氧化剂,氧化态减少为还原剂。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通过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态,以及相应的电子数来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五、酸碱反应1. 酸碱反应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2.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根据酸碱的化学式平衡反应方程式。
3. 盐的水溶液盐的水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彼此离散并被溶剂包围。
六、化学能1. 化学能的释放与吸收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释放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
2. 燃烧反应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有机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是高中最后一个学期科目中难度较大的科目之一,也是最后一个需要备考的科目之一。
化学基础较为丰富,考查的内容也比较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较多。
以下是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氢键。
2. 共价键:单键、双键、三键的概念和特点。
3.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别。
4. 分子性物质和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和特点。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要求。
3. 电离反应和不电离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三、化学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2. 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和过渡族元素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3.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四、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3. 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点。
4.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5.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强、浓度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
五、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热力学1. 反应焓、反应焓变和焓变的计算。
2. 化学反应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
3. 反应焓与物质的热稳定性与活化性关系。
4.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方程。
六、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概念与特点。
2. 溶质、溶剂和溶解度的概念。
3. 反应物的溶解度与物质的形态、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4. 溶液中的物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类型和强度。
七、酸碱中和反应与盐1. 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3. 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4. 盐的命名和化合式的书写。
5. 强酸和强碱的判定方法。
八、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作用。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氧化态变化。
化学高考知识点结构总结一、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1. 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分组的特点(3)原子结构的性质:原子的电荷、质量数、原子序数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分子结构:分子的性质、构型、极性3. 物质的状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气体、液体、固体(2)物质的状态变化:升华、凝固、熔化、汽化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定义、类型及特点(2)热力学基础:焓变、内能变化、熵变(3)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速率与速率常数、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4)动力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方程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1)化学计量: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摩尔法则(2)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计算2. 酸碱中和反应(1)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强酸、强碱、弱酸、弱碱的概念(2)酸碱滴定:酸碱滴定的原理、滴定曲线3. 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电化学原理:电解质、电解定律(3)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化学电池、电解、化学电镀4.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与计算(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反应速率方程三、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1. 金属(1)金属元素的特点: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结构、金属的化合物(2)金属的提取与利用:金属的提取原理、冶金过程2. 非金属(1)非金属元素的特点:非金属的性质、非金属的结构、非金属的化合物(2)非金属的利用:非金属的应用、非金属化合物的应用3. 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特点、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的命名(2)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特点、共价化合物的性质、共价化合物的命名(3)配合物: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的构型四、化学能量1. 化学能的转化(1)热力学基础:焓变、内能变化、熵变(2)化学反应与热力学:放热反应、吸热反应2. 化学能的储存与利用(1)化学能的储存:化学能的储存形式、储能原理(2)化学能的利用:燃烧、发电、化学加热五、化学实验1.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室安全、实验数据记录(2)常用实验方法:溶液制备、气体收集、固体析出2. 化学实验的技术与仪器(1)常用实验仪器:热力学、光谱仪器、色谱仪器(2)实验技术:分离技术、纯化技术六、化学环境保护1. 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影响(2)大气污染的控制: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控制措施2. 水资源保护(1)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保护措施(2)水质污染与治理:水质污染的种类、治理方法3. 土壤保护(1)土壤污染的影响: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土壤污染的控制(2)土壤保护:土壤修复、土壤保护措施以上是化学高考知识点结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大题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离子反应1. 阳极反应:正离子(阳离子)在阴极接受电子,还原成非金属元素或负离子。
2. 阴极反应:负离子(阴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氧化成非金属元素或正离子。
3. 水的电离与酸碱中的电离反应。
4. 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各类实例分析与推导。
二、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2. Le Chatelier原理:当平衡系统受到扰动时,系统会通过改变温度、浓度、压力等因素,以抵消扰动,保持平衡。
3. 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1. 反应速率的定义与计算。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3. 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的关系。
4.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关系。
四、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2.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与例举。
3. 非电解质:不能在水中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五、溶液的浓度与溶度1. 溶液的浓度计算与浓度单位的换算。
2. 溶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3. 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的区别与实例。
六、化学反应原理1.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定义与例举。
2. 还原反应的应用:金属的制备与锈蚀、还原焰色反应等。
3. 酸碱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七、化学实验与理论1. 实验操作技巧:称量、烧杯与容量瓶的使用、干燥法等。
2. 实验室装置的使用与构造:滴定装置、容量管、玻璃仪器等。
3. 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八、高分子化学1. 高分子聚合物的定义与特点。
2. 塑料与合成纤维的分类、性质与应用。
3. 聚合反应的机理与分子结构。
总结:高考化学大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从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到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再到溶液的浓度与溶度等,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我们理解清楚,并能够熟练运用。
此外,化学实验与理论的结合也是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互验证,更能够加深我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分支,需要我们掌握聚合反应的机理与分子结构,了解塑料与合成纤维的分类和应用。
化学新高考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一个基本形式。
其特点包括变质性、放出或吸收能量、伴随着物质的分子结构改变等。
2. 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物质量,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用反应速率方程描述。
反应动力学研究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反应速率达到恒定值的状态。
平衡常数是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乘积比的常数,与温度有关。
4.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释放出能量,吸热反应吸收能量。
二、化学键和化合物1. 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形成方式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根据键的强度可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等。
2. 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化合物按结构和性质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化合物、共价网络化合物等,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3. 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性质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4.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周期性规律和周期性性质。
5. 共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共价键理论描述了共价键的形成和性质,分子轨道理论描述了分子中电子的空间排布。
三、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应用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氧化数变化、电子转移等基本概念。
2. 酸碱中和和盐类生成酸碱中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而盐类生成则是许多化学反应的结果。
3.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了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配位化学对催化剂、生物学和药物化学都有重要意义。
4. 合成化学和有机化学合成化学研究了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途径,有机化学则研究了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物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与物质本质相联系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腐烂等。
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物质的形态、性质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没有改变的变化,如溶解、沉淀等。
化学变化是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改变的变化,如燃烧、腐烂等。
二、化学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式计算1. 化学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化学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相对于碳-12同位素在质量上的相对大小。
2. 化学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相对原子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来计算。
3. 化学式的概念和计算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元素的原子个数的组合。
计算化学式时,首先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然后化简得化合物的最简整数比。
三、原子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没有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和特点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依次排列的元素表格,它按元素的原子性质、化学性质和周期性规律进行分类。
3.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由一横行称为周期,一竖列称为族组成。
周期数表示各元素的层数,周期内有两种类型的元素:A族元素和B族元素。
四、元素的化学性质1.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横向周期中,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改变,纵向周期中,元素的性质随着周期序数的增加而变化。
2. 元素的主族和副族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不同,分为主族和副族。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副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是2或8。
3. 元素反应的活性元素的反应活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周期内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基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高中化学总复习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弱氧化性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氧化剂: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还原剂: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双线桥: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 氧化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箭号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看两剂分子式,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求最小公倍数,得出两剂系数,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变化 反应物→ 概念及转化关系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产物①、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元素周期律) ②、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④、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 2、Br 2、O 2 等;②、元素(如Mn 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2、KMnO 4等 氧化剂: ③、元素(如S 、N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 2SO 4、HNO 3 等 ④、元素(如Mn 、Cl 、Fe 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 4、KClO 3、FeCl 3、K 2Cr 2O 7⑤、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等。
①、活泼的金属,如Na 、Al 、Zn 、Fe 等;②、元素(如C 、S 等)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如CO 、SO 2等还原剂: ③、元素(如Cl 、S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浓HCl 、H 2S 等④、元素(如S 、Fe 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 2SO 3、FeSO 4等⑤、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 、Si 等。
概念: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离子互换反应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类型: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个数、电荷数是否相等。
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本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Al 2O 3、SiO 2)中学常见的难溶物 碱:Mg(OH)2、Al(OH)3、Cu(OH)2、Fe(OH)3生成难溶的物质:Cu 2++OH -=Cu(OH)2↓ 盐:AgCl 、AgBr 、AgI 、CaCO 3、BaCO 3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2Ag ++SO 42-=Ag 2SO 4↓发生条件 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Ca(OH)2+CO 32-=CaCO 3↓+2OH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H 2O 、CH 3COOH 、H 2CO 3、NH 3·H 2O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CO 2、SO 2、NH 3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强弱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符号:△H单位:一般采用KJ·mol-1测量:可用量热计测量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表示方法:放热反应△H<0,用“-”表示;吸热反应△H>0,用“+”表示。
燃烧热:在101KPa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1molH2O时的反应热。
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aq)+OH-(aq)=H2O(l); △H=-57.3KJ·mol-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H|<57.3KJ·mol-1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反应热的微观解释:反应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意义:既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①、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298K,1atm可不注明;方程式②、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书写方法③、△H与方程式计量数有关,注意方程式与△H对应,△H以KJ·mol-1单位,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④、在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下△H的“+”或“-”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H之间用“;”分开。
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
A+B=ABAB=A+BA+BC=C+ABAB+CD=AC+BD概念、特征、本质、分析表示方法、应用化学反应:本质、特点、分类、发生的条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②、符号:n 物质的量 ③、单位:摩尔、摩、符号mol ④、1mol 任何粒子(分、原、离、电、质、中子)数与0.012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
⑤、、架起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联系的桥梁。
①、定义: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 ②、符号N A③、近似值:6.02×1023、定义: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基本概念 气体摩尔体积:②、符号:Vm、单位:L·mol -1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②、符号:M ③、单位:g·mol -1或kg·mol -1④、若以g·mol -1为单位,数值上与该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②、符号:c(B)、单位:mol·L -1①、定律: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作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同温同压下:212121N N =n n =V V ②、推论: 同温同压下:212121Mr Mr =M M =ρρ 同温同体积下:212121N N =n n =P P Ⅰ、气体休的密度和相对密度:标况下:1-L •g 4.22Mr =mol•.4L 22M =)(ρ气体 A 气体对B 气体的相对密度:)B (M )A (M =)B (ρ)A (ρ=)B (D Ⅱ、摩尔质量M (或平均摩尔质量M —)M=22.4L ·mol -1×ρ,•••+)B (n +)A (n •••+)B (M •)B (n +)A (M •)A (n =M — M —=M(A)ф(A)+M(B)ф(B)+···ф为体积分数。
③、运用: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物质的量①、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物理量的换算关系:②、物质的量与其它量之间的换算恒等式: )(V •c =)S +100(M )S (m =H ΔQ =N N =V )g (V =M m =n A m 溶液溶液 ③、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伯龙方程): PV=nRT 或 RT Mm =PV (R=8.314J/mol ·K ) 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不变,m(浓)·w(浓)= m(稀)·w(稀);c(浓)·V(浓)=c(稀)·V(稀)②、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w 换算式: 100%×S +100S = w w —1w •100=S ③、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cM—1000d 1000cM =S )s +100(M s •ρ•1000=c ④、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ρ1000cM = w M w •ρ•1000=c 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主要仪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溶液的配配制: 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识差分析:关键看溶质或溶液体积的量的变化。
依据MVm =V n =c 来判断。
×N A A ×V(溶液(溶液)⑤、溶液浓度换算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关系及其它中子N(核素)原子核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Z →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③、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①、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最外层电子数②、原子半径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决定编排依据 具体表现形式X)(A Z 七主七副零和八三长三短一不全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